學語文的心得體會5篇

來源:巧巧簡歷站 2.87W

現如今心得體會的使用次數已經越來越高了,相信每個人對不同事情都會有不同的見解,用心得體會表達出自己的想法,以下是本站小編精心為您推薦的學語文的心得體會5篇,供大家參考。

學語文的心得體會5篇

學語文的心得體會篇1

通過這次新課程標準的學習培訓,作為一線教師的我們收穫不小。特別是網上學習培訓,這個平台給了廣大教師更多的學習討論的空間。老師通過在線學習,網上發貼、回貼把學習的認識、感受、心得體會等發到網上,大家一起學習討論,收穫很多。我就此次的學習談幾點心得體會。

體會一:學高為師,身正為範,無私奉獻。

我覺得,作為一個光榮的人民教師,必須具備高深的學識和高尚的情操。一個現代合格的教師,首先要具備高尚的師德和無私的奉獻精神,才能在工作中,嚴於律己,寬以待人。所以有人總結,教師要有五心:即愛心、誠心、耐心、信心、真心。用博愛去關懷學生,用真誠去打動學生,用毅力去感染學生,用自信去鼓舞學生,用人格去引領學生,自然會贏得學生的愛戴,換得一顆顆幼小心靈的健康成長。

體會二:教學有法,教無定法

通過這次集體培訓學習,我的最大感觸是教育教學要教學有法,教無定法。具體的教學方法是多種多樣,而每一種教學方法都有其特定的適用範圍。對此,我們一方面要學習各種方法,瞭解各種方法,掌握這些方法,做到胸中有法另一方面,我們要根據施教的不同內容,靈活採用恰當有效的教學方法。首先,應該善於學習,通過各種渠道。廣泛吸收,注意儲存各種教學方法的信息,仔細研究其中的.異同,這樣才能在設計教學方案時做到信手拈來,亦即教學有法。其次,教無定法,教學方法不能一成不變,要因人、因課、因境而異 。所謂因人而異,即要因教師、學生的實際而異。如有的教師,演講能力強,講課時聲情並茂,而有一些教師則善於使用圖表、幻燈、錄相、彩圖等多種立體教學手段,結合啟發、提問、歸納講解等教學方法。這樣就能使情境教學法達到爐火純青的境地;

體會三:優化課堂教學,提高課堂教學的技藝。

通過學習,我進一步認識到,新課程特別強調問題情境和問題意識,進一步明確了情景教學在學習活動中的重要性。新教材最大的特點是從學生喜聞樂見的生活情境和客觀事實出發,以圖畫情景的展現,使學生親自體驗知識就在生活當中,給學生充分提供動手、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機會,讓學生在自主學習中獲取知識的同時,思維能力、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等多方面都有了進步。實踐表明,新課程課堂教學發生了可喜的變化,學生思維活躍,敢於質疑,願意與同學、老師交流,勇於發表不同見解,樂於表現自己。一個體現師生交往互動、學生自主探究學習的新的課堂教學模式正逐步形成,課堂教學正逐步達到最優化。

學語文的心得體會篇2

在這次培訓中,我們討論瞭如何搞好網絡大集體備課,學習了新課程標準,觀看了錄相名師課堂,並間接聽了全國國小名師於永正老師的報告《關於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使我受益匪淺。對待這次培訓學習的機會,我非常珍惜。培訓雖然緊張,天氣也很是炎熱,但天天的感覺是充實而幸福的!下面是我通過培訓獲得的點滴體會:

一、教師要不斷進行知識更新

這次培訓中聽了專家的講座,也聽了許多課堂教學實例,我明白了課改的真正意義,從大處説是為了國家在21世紀的發展,而從小處説則是為了每一個學生的成長和生活。所以,進行課改,落實課標,不是一句虛無縹緲的口號,而更應該具體地體現在每一堂課中和教師的一言一行中。課堂中少一些做秀,多一些本真,也許才是我們的努力方向。

準確把握教科書編輯思想的基礎上,從本班學生的實際出發,根據學生的年齡特徵和不同教學內容,創造性地靈活地選擇和運用教科書的各種設計,採取合適的教學策略,把讀寫聽説和綜合實踐活動落到實處;大力改進課堂教學,培養和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積極開發課堂學習資源和課外學習資源,溝通課堂內外,增加學生語文實踐的機會,讓學生在實踐中豐富語言積累,掌握學習方法,提高基本技能,接受薰陶感染,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打下紮實的語文基礎;鼓勵學生採用各種手段擴大閲讀面,增強學生在一切場合學語文用語文的意識,積極參加各種課改活動,促進學生語文素養的整體提高。

二、課堂教學理念的轉變

在講課中,多注重學生的理解,少講、多讀,多讀,學生能理解的、能自己學會不講,對一些學生理解不好的或不透徹的,這時老師在引導學生進行深入理解。這樣學生學得輕鬆了,老師也不覺得累了。避免老師囉囉嗦嗦一節課,學生感覺如在夢境中,什麼也沒學到,而老師呢?口乾舌燥,毫無益處。

對於國小語文教學來説,既要轉變教的方式又要轉變學的方式,培養和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在這兩個轉變中,教的方式轉變是主要矛盾,教的方式一轉變,學的方式也隨之轉變。學的方式轉變可以理性地在課堂中呈現,證明教的方式轉變,證明教師新理念的真正樹立。課改實踐告訴我們,沒有堅定的新課程理念,真正意義上的教與學方式的轉變是不可能的。老師只有真正地“放手”了,課堂才會充滿生機。

三、更加明確了一堂好課的標準

想讓學生愛上語文,就讓語文課堂布滿吸引力。如今倡導自主、合作、探究性地進行,這種學習方式非常好。以前那種老師只顧講解,不管學生有沒有自己的體會和感悟,有沒有學習的愛好和進取心,教學進度雖然把握得很好,但教學的實際效果是可以想見的。好課的標準歸結如下:

1、看教學目標的制訂。首先是作文課的教學目標。要體現年段教學目標。

2、看教學內容。培養孩子聽説讀寫的能力。

3、看教與學的過程。看學生課堂上是否生動活潑的學,包括恰當有效的合作學習;老師的作用,看指導是否真正落實到學生的學上。

4、看教學效率,是否做到省時高效。

假如在課堂教學中做到了以上幾點,那麼就具備了一堂好課的條件。

總之,這個暑期的語文培訓,使我不僅得到了不少教學上的啟迪,更感受到了大師們的人格魅力和理想追求,讓我們意識到一名合格的語文教師應是永不枯竭的河海,應有廣闊的知識,飽滿的激情,橫溢的才華。此次培訓,使我深深地感受到教學是一門偉大的學問,它不是一朝一夕就得學會,就能融會貫通,而是需要我們認真的去研解教材和日積月累的教學經驗達成的。從這次的培訓中,我學到了前人們先進的經驗,明白了一些道理,使我明白教師這個職業的沉重份量,對我今後教學工作中啟到很大的幫助。

學語文的心得體會篇3

上週六我校派了我們十名教師去山東---濰坊學習。我們懷着熱情的心情參加了全國國小語文主題學習觀摩研討會議,聽取了李虹霞、韓興娥、畢英春、萬增豔、代吉娥、李海梅、於永正、尹宜梅八位名師的展示課,現場觀摩了李振村校長報告的《全課程教育實驗的語文走向》先進做法,還聽取了陳耀方的 報告《語文主題學習的10件事》,還有很多數不勝數,讓我感受頗深,我的心也熱血澎湃。

講課的八位老師,講課風格,各有特色。現在我就談談自己的一點小感受吧。

1、主題閲讀明確了學習的目的,學生帶着主題來閲讀,激發了學習的興趣。主題閲讀的心基礎是學生的興趣,有人説“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自己喜歡的,才有可能廣泛地去閲讀。學生只有明確了學習的主題,才能深入地去研究,才能通過閲讀找到其中的快樂。

韓興娥老師的課,平凡卻最有實效。她的課是平常積累的一種展示,曾經很多人慕名而學,但是成就的僅僅只有韓老師自己。看過網上很多關於韓老師的評論,印象最深的卻是平凡紮實兩個字。在她的課堂上,我感觸最深得就是語文就是生活,尤其是韓老師將我們中國古代文學的經典最為日常所習,從小就培養學生的這種文化底藴,其妙處不僅僅在於多認字,更重要的是一種人生的沉澱。這種嘗試有時候是膽量的問題,當然,也需要老師不斷的積累、學習、反思、堅持,韓興娥老師做到了平常老師所不能做的,所以她成功了。

2、主題閲讀有力地開發了教材,讓學生有書可讀,讀得全面。經濟時代和網絡時代的到來,文字的地位在慢慢下降,學生越來越不愛讀文學作品。教育部門雖然已給中學生提供了許多“文學作品必讀篇目”,但真正去讀過的同學很少。

韓老師為我們展示了“海量閲讀”的課堂教學藝術,以及畢英春老師的“1+x”單元閲讀教學展示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讀書已經不再成為需要,而那些必讀篇目也成了學生心上的一筆筆債務。如何改變這種狀況,讓學生從文學作品中吸取有益的營養,成了當今中學語文教學有待解決的大問題。“主題閲讀叢書”就解決了這個問題,學生可以藉助一本書瞭解一個主題的,藉助一本書讀很多篇書,藉助一本書豐富閲讀積累。

3、語文主題學習對學生寫作能力的提高有一定幫助。它給學生提供了一種有效的閲讀方法,讓學生從自己的興趣出發,充分調動學生主觀能動作用,並且讓個人的興趣完成由淺入深、由粗到精的蜕變,同時又充分利用學生相互間的影響、學習作用,通過交流,達到對文學作品的閲讀、理解、體會目的,另外,它不只是停留在閲讀文學作品的層面上,讀可以促進寫。主題閲題可以幫助解決學生寫作素材的大問題,讓學生對自己感興趣的事物從語言文學的角度進行深入的研究,全方位地瞭解這一事物中藴含的哲學思想、文化心理、人類情感、生活情趣,為學生的筆記、縮寫、改寫和仿寫提供豐富的題材,開拓思維空間,成為學生寫作起步的根據地。

總之,在以後的教學工作中,我要認真學習這幾位名師的先進教學方法,讓學生在快樂的學習中掌握更多的知識。創新地運用主題學習的方法,將語文學習與學生生活體驗緊密結合,真正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篇三:主題閲讀學習心得體會

通過語文閲讀教學的培訓學習,我頓時茅塞頓開,眼前豁然開朗,彷彿有一條光明大道在牽引着我前進!

我從教已經二十多年,從事語文教學也好多年了,從應試教育走向素質教育,其中,我也不斷學習,改變教學觀念,也進行教改實驗,大膽進行教研,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參與學習,建立民主和諧的師生關係,課堂氣氛活躍,課堂效果比傳統教學也有了明顯提高,成績也是可喜的!可是,長時間以來,我總感覺語文教學成效還是不大,似乎又回到了以前的教學上,一點都不新穎,學生的積極性不高,老師也費盡不小,許多老師都很糾結,這語文課到底該怎樣上?語文的任務到底是什麼?怎樣才能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怎樣才能做到減負?

學習了主題閲讀,我真是高興,在我迷惘之時,有人為我指明瞭道路,語文教學歸根到底就是三大任務:寫好字,讀好書,寫好文。一切為了教學,學生會的老師不講,課堂堅持“三不講”“五個代”原則。學生會的不講,學生能會的不講,講了學生不會的不講。以讀代講、以述代講、以議代講,以寫代講,以演代講。在大量語文實踐中學會語文。這不是説,老師就可以不講了,而是給老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上課前,一定要認真鑽研教材,吃透教材,掌握教學要求及任務,更好地引導學生學習,完成教學任務。老師可以根據情況,編一些課本劇,讓學生表演,總之,通過多種形式,讓學生身臨其境體會文章的表達思想。加強朗讀的指導,朗讀對培養學生語感有特殊功能,而語感對於學好語文又有特殊功能。讀不只是為了寫,有時寫也是為了讀。但重要的是在讀寫中讓孩子成為一根會思考的蘆葦。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閲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他們對文本的理解智者見智、仁者見仁,常常爭論不休。教學中,教師應提供爭論的平台,讓學生各抒己見,落於筆端。朱作仁先生説,讀寫結合是一座“富礦。”可開採的策略還有許多,只有不斷開掘,才會不斷為閲讀教學、習作教學注入活水。讓學生在具體的情境中體會一些詞語的用法,在學習中,積累詞彙,豐富語言,通過大量的閲讀來體會語言的優美,通過小練筆慢慢地提高寫作水平!

我要從我做起,平時就要多做一些課件,上網查閲一些資料,為學生學習做好準備。閲讀教學不是一日之功,要靠我們語文老師的不斷努力,要長抓不懈,只有這樣,我們的語文教學才能百尺竿頭更進一步!

學語文的心得體會篇4

我有幸參加了高中新課程標準培訓,收穫很大。作為教師,首先要明確教師的職責和師德的重要性,努力踐行“學高為師,身正為範”的教師的基本準則。着力追求教師的“第三境界”,讓自己在教育教學中,真正實現教師“幸福的境界”。

我深深地懂得,教師要注意角色的轉換。要從知識的“壟斷者”轉變為學生學習的“促進者”,教師要想方設法從課程的“執行者”轉變為課程的“研究者”和“開拓者”;同時,教師要由學習上的“管理者”轉變為學生的人生路上的“引路人”,和心理健康的“維護者”。由“教書匠”轉變為“研究者”。

作為教師,要淡泊名利。從學習中瞭解到,上海一位退休教師,把自己的一處住房以250萬元拍賣所得款項全部捐獻給四川汶川賑災。這是多麼偉大的教師啊,她淡泊名利,視錢財如糞土。她真正是“捧着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實在值得我們後學仿效。

當然,對那些教師中的敗類,我們要堅決剷除。我學習中,瞭解到,有些教師,為了達到自己的目的,做事不擇手段,做出種種出格的行為,如,一篇文章被抄襲25次,還有“公開課作秀”,考試作弊,拷貝論文等,這些行為,實質是師德的問題。為此,教師的確要加強教師的道德修養,確實要“一切為了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要時時處處警醒自己,一切名利都是“浮雲”。要着力提高教師的職業境界,加強自身修養,發揮教師的人格力量,對學生要真誠,要嚴格,要全面。要豐富教師的文化底藴。作為教師,要不斷學習,尤其是加強專業知識的學習,要拓寬學習的界面,從而更好地讓自己在教學中游刃有餘。教師也要開展實踐活動,在實踐中不斷提高自己,促進教師人格的昇華。

作為教師,要真正對得起教師這光榮的稱號,要在教育教學方面下大苦功,切實搞好教研活動。要向教研要質量。我們知道,教研對教師的成長有很大的作用。教師會在自己的教研中學到很多新的東西,同時也是對自己的不斷超越,而且,在不斷自我超越中,教師有很大的發展。

教師在教學研究中,要注意幾點:要有利於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啟發學生思維,有利於學生的能力的發展,有利於學生構建知識結構,有利於學生掌握重點,難點,有利於強化學生的直觀印象。總之,有利於學生的素質全面提高。

總而言之,通過學習,從思想上,從教育教學理論上,從教育教學的實踐中,我都有了全新的認識。相信在以後的教育教學實踐中,我會力求活學活用,爭取在教育教學中創造更好的成績,以無愧於人民教師的光榮稱號。

學語文的心得體會篇5

於老師能夠成為一名當代國小語文教育家是因為他對教育有着有一種責任。我想如果我們每個教師如果都把教育看作是一種責任,那他不久的將來也一定會成為一名學生喜愛的好老師。

如何成為一個像於老師那樣的好老師?

一、做“性温”、“味甘”的甘草。

幾乎每付中藥裏都有甘草。它既有藥用價值,又能“調和”百藥,解百藥之毒。作為一個教師我們也應該像 於老師寧願做甘草,因為甘草不僅性温,而且具有包容性。無論酸甜苦辣,它都能與之為伍,與之匹配,做人也是如此,只有理解、寬容、冷靜、善於後退,才能包容別人。在我們生活中要以欣賞的眼光去看周圍,看別人,看到的就只是優點,會覺得到處春光明媚。教師提高自身修養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去做:

(1)讀書同時讀自己。

(2)以人為鏡。按照我喜歡的,崇拜的老師塑造自己。

(3)不斷反思。在教學中,要學會不斷反思,找出自己的不足,這樣才能有所進步。

(4)不斷地寫。作為一個語文教師要讓自己的孩子愛上寫作,首先自己也得善於寫作,要把寫作看作是一種最好的修煉。

二、讓每個學生都感到我喜歡他(她)。

其實,我們每個學生都渴望老師喜歡他,如果他感受到老師喜歡他了,他們也會自然地喜歡你,如果學生喜歡上你了,那麼他們也對你所教的學科產生興趣。這不就是愛屋及烏嗎?

美國託德,威特克爾説:不強求你喜歡每個學生,但要做出喜歡他的樣子。如果你的行為並不説明你喜歡他們,那你無論多麼喜歡他們都沒用。但是。如果你的行為表現出你喜歡他們,那麼,無論你是否真的喜歡也無關緊要。所以做出喜歡他的樣子十分重要。可以是一個動作,一個微笑,一句話,一件小事,一件小禮品等。總之,一定是“行為”,行為的背後,是師愛,師愛的核心是理解,沒有理解就談不上真正的愛。記得泰戈爾曾説過“愛是理解的別名。”所以我們在教育中,一定學會理解、包容孩子。

三、童心不泯

於老師教了48年的書,最終把自己教成了孩子。張光鑑:‘要蹲下來看學生,老師要和學生相似了,所以他成功了。蘇霍姆林斯基:“只有那些始終不忘記自己曾是孩子的人,才能成為真正的老師。從這些名家的話中,我深深認識到,作為一個國小教師應該有一顆童心,因為有了一顆童心,就對學生多一份理解,就會知道學生喜歡什麼,渴望什麼。其實我們現在的學生都喜歡搞活動,不想做太多的作業。所以我們的老師千萬不要讓作業把孩子的空間填滿。於老師説過:“靠做作業成績好的學生將來沒多大出息,讓學生多讀書成才的才是真正的才子。”於老師的作業就是三樣,一是練字,因為寫好字是國小生的標準。二是讀好課外書,三是寫好作文。

四、身正

教育的第一個名字叫“影響”。所以我們教師在平時的生活要注重自已的一言一行。於老師平時這樣要求自己的;穿戴不敢隨便,字跡不潦草。説話不敢隨意,態度不敢生硬。錯誤不敢不認,行動不敢落後。備課不敢馬虎,書報不敢不讀。其實於老師的這八個不敢,寫出了我們作為一個國小人民教師應該必備的技能,

五、激勵

我覺得教學藝術不在於傳授的本領,而在於激勵、呼喚和鼓舞。激勵時要動情、及時。我們表揚、激勵學生要有實指性。要用放大鏡找激勵後進生的理由,沒有差生,只有差異。興趣是在激勵中產生,是在為不斷取得進步中鞏固。

跟大師學習交流,思想的火花會不斷地飛濺,我相信不斷地吸收大師的思想,自己的水平能夠更上一層樓。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