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聖母院》讀後感優秀實用範文三篇

來源:巧巧簡歷站 2.74W

人最重要的是要有一顆善良的心,千萬不要以貌取人,讀後感作為我們看完作品之後記錄的文字,你一定要會寫哦,下面是本站小編整理的《巴黎聖母院》讀後感優秀實用範文三篇,一起來看看吧。

《巴黎聖母院》讀後感優秀實用範文三篇
《巴黎聖母院》讀後感1

我是個不太喜歡讀書的人,但我知道腹有詩書氣自華,讀書着實是個好習慣,可以提升一個人的氣質和才華,談吐不凡、氣質優雅説的就是讀書人。我不止一次在心裏給自己定下一週讀幾次書的計劃,通通未實現罷了。

由於疫情原因,今年遲遲不能開學。三月的時候,突然就想讀書了,於是不給自己寫計劃定目標機會喘氣了,直接打開微信閲讀,便搜了一本書開始讀。我首先想到的就是《巴黎聖母院》這本書,因為前段時間巴黎聖母院失火,微博上了熱搜。一時間,朋友圈、抖音、空間都在談論這個話題,而我除了知道這是一座古蹟,其他的便再不曉得了,心中無所感想,只覺得有些尷尬。那段時間網上還傳着一句説笑的話:有文化的人看到巴黎聖母院着火後都在感慨,卡西莫多失去了他心愛的鐘樓;而沒有文化的人大喊一句:WC,好大的火!我當時看到這個段子覺得很好笑,這不就是在説我麼?頓時心裏更是尷尬了幾分。

許久不讀書的原因,我速度很慢,幾乎是一字一字在讀。以前的文章,不那麼通俗易懂,讀快了就囫圇吞棗,免不了要再讀一遍。讀這本書的時候,我總想起國中時,總能看到國中生必讀書目……,現在想想,還是那個時候更適合讀書。那時候,我們情竇初開,性子懵懂,所以看書是書,很能接受作者的詞藻寓意。而現在讀書難免會代入自己的三觀想法,若沒有解析,真的會越來越偏離一本書的主旨。

《巴黎聖母院》中主要講述了一位吉卜塞女郎和四個男人之間的故事。埃斯梅是一位外表奇美,宛若天仙的吉卜塞女人,她多才多藝,經常帶着自己的山羊在教堂外面表演,以此賺錢維持生活。克洛德是這座教堂的副主教,可以説是一位受人敬仰的聖人,在人間做着天使的事。偏偏這樣一位道貌岸然的人,卻內心粗鄙骯髒,他偏執地愛上了埃斯梅,一步步將埃斯梅逼入絕境,再步步威脅她接受自己的愛。弗比斯是國王侍衞隊的隊長,埃斯梅把帥氣紳士的弗比斯比作天上的太陽,深深地愛上了他,然而弗比斯卻是在玩弄她的感情。可悲的是,埃斯梅在克洛德面前誓死捍衞着自己的清白,堅守着自己對弗比斯那至死不渝的愛情時,弗比斯不僅沒有救她,還和其他女人結婚了。

埃斯梅是個天性善良的人,曾救了兩個男人,一個是甘果瓦,一個是卡西莫多。甘果瓦起先垂涎埃斯梅的美貌,被拒絕後,他就一心放在賺錢上。埃斯梅的山羊聰明伶俐,是生財的寶物,甘果瓦為了得到山羊,與克洛德設計害埃斯梅,還牽連了許多吉卜塞人。而卡西莫多卻是個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的人,他為了報答埃斯梅多次救她於險境,並愛上了埃斯梅。但他卻相貌醜陋得讓人作嘔,儘管心靈美好,卻也改變不了人們對他相貌的厭惡。人都是嚮往着美好事物的,就算卡西莫多對埃斯梅再好,埃斯梅依舊害怕着他的相貌,依舊期許着她的騎士來解救她。

一切美麗的事物,都看不透暴風雨來臨的前夕,只覺得片刻的寧靜便是幸福,殊不知惡魔正在悄悄的伸手。作者通過複雜多面的人性來反映了大自然是一個複合陳雜的狀態,儘管人們崇尚着高雅,但是這個世界就是善與惡,黑暗與光明共處的。醜陋與美麗無限靠近,畸形地緊挨着,極力勻稱。

弗比斯這樣的人,現實生活中也有,倒沒讓我有太多驚訝,只是文中説弗比斯是悲哀的,因為他娶了一個自己不愛的人,可是我卻覺得薄情寡義的人心中並沒有愛,他只渴望權勢帶來的滿足,所以他幸不幸福,我還真不好説。克洛德這個人物可以説是在我心裏留下了陰影,我看完了書還覺得有股後怕。這個人的愛太扭曲,太偏狂了,簡直就是教堂裏封印着的惡魔,將人一步步拉入地獄,還不給人一點求生的機會。他覺得自己很可憐,我卻同情不起來。也許只有卡西莫多讓我覺得有些深刻,首先是他的相貌,讓我從幻想的視覺上都忘不了。那裏所有的人都欺壓、厭惡、排斥他,他自卑、孤僻、憂鬱的心裏卻開着一樹花,美得旁人無顏色,就是這樣的反差使我印象加深。

紳士有可能是靠衣服的包裹,好人有可能是上帝忘記了愛他,只不過不一定每個人都看得清,就算看清了,也不一定不會做一隻撲火的蛾。這個世界就是這般的,美好與醜陋總是相輔相成,又有着不可調和的內在矛盾。

《巴黎聖母院》讀後感2

這本書以15世紀路易十一時代的巴黎為背景。作品一開始就是巴黎的愚人節和主顯節,主角卡西莫多,這個可憐的敲鐘人就出場了,他被人們稱為“愚人之王”也許正是這個“華麗”的出場使許多人先入為主的否定了這個人物的形象。

許一開始,人們都很討厭這個集所有身體缺陷於一身的人,覺得他長得很難看,很醜陋,我一開始也是這麼覺得,可是到最後卻情不自禁的喜歡上這個角色,喜歡上他的善良。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卡西莫多為報答愛思梅拉達的“杯水之恩”,奉獻了他的全部忠誠以及感情。

他愛她一輩子,但她卻一直沒有感受到他的愛。她始終想着那個薄情漢,不過他有一個美好的結局——他抱着她長眠,他完成了自己的心願。雖然卡西莫多很醜,但相信他心靈的美麗一定打動了所有人。所以世界上沒有完全的醜和絕對的美。

《巴黎聖母院》讀後感3

他的眼中是花容玉貌,她的眼中則是陋形鬼面。

——題記

“命運”二字,被冷竣地刻在了巴黎聖母院的牆上,成為了這世界最為可怕的詛咒,愛斯梅拉達、卡西莫多、弗羅洛副主教……他們無一不葬身在這二字之下。然而作者雨果卻將筆觸深入到這二字之後,探尋深埋在命運之下的事物。

它便是人性的對立。

《巴黎聖母院》的浪漫,在於將人性中的某一部分放大到極致,再讓這些特性相互衝突:美與醜、善與惡、靈與肉、偉大與渺小、忠誠與背叛……這些抽象的、彼此對立的概念,被賦予到不同的甚至是同一個人物上,也讓這部作品超越故事本身,超越時代地展現了人類的普遍面貌,成為作者對人本身存在的一次有力叩問。

美與醜的對立是最直觀的。小説的結尾,卡西莫多擁抱着愛斯梅拉達,花容玉貌與陋形鬼面的戲劇性對比發人深省,具有很強的隱喻意味。然而這僅僅是先天肉體上的美醜,心靈的美與醜是超越形態而存在着的,是選擇的結果,弗比斯與卡西莫多的對比彰顯着靈之美對於肉之美的壓制,這也是作者想要表達的一個主題。

卡西莫多無疑是最具浪漫主義色彩的人物,可以説,他身上寄託着雨果的某種期待。他代表着人性的光芒一面,無私奉獻,英勇主義,他被理想化了,羅曼諦克化了,也是被簡單化了。他的存在,是黑暗時代的絕對對立面,他不被那樣一個時代所容忍,而他身上的高貴品質,正是時代所缺少的。卡西莫多的“牧哥式”(純粹的)形象,是雨果對於中世紀的“詩化”批叛。但由於這種純粹化處理,卡西莫多是不真實的,它只是人某些品質的具象化,不能代表人本身。他存在的意義也不在於實現,而在於諷刺,用自身的純淨性對不純淨的現實進行批判。

與卡西莫多不同,弗羅洛主教的存在更能反映人的矛盾與複雜。如果説卡西莫多的愛是聖潔的陽光,那麼弗羅洛對愛斯梅拉達的愛就是的洪水。他的愛是畸形的,被死死束縛在封建道德與宗教的壓制中,在陰暗處不斷扭曲變形。中世紀對人性的摧殘可見一斑。從這種程度上來説,他是具有反抗意義的。這是作者所給予他的肯定與同情的一面。然而他的心中也存在着人性之惡,他對愛斯梅拉達的愛並不純淨,有很大一部分僅僅是他的佔有慾,源於他自私自利的劣根性。他近乎於人格分裂的癲狂正是由於善與惡在他體內的高度鬥爭形成的。這種衝突最終導致了他的毀滅傾向。時代在一邊,卡西莫多在另一邊,而弗羅洛則恰是三者的分界點。他在深淵的邊緣跳着毀滅的舞蹈,正如他從聖母院上墜下,他也落入了無盡的深淵。

《巴黎聖母院》是一部規模宏大的史詩,既是大寫的,又是小寫的。雨果將人類的情與愛放在鮮明的時代背景下,讓人與時代緊密相連。它所寫實質上是一場革命,既是場人對愛的革命,又是一場人對時代的革命。

懲惡揚善,激濁揚清,《巴黎聖母院》是一次黑夜向黎明的遙望。所謂“命運”,拆解開來也不過如此。也許刻在牆上的那二字不是“命運”,而是“人性”。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