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心得體會最新模板

來源:巧巧簡歷站 3.01W

前有阻礙,奮力把它衝開,因為老師我們的心田才活力四射,繁花似錦,那麼關於相關的心得該怎麼寫呢,下面是本站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心得體會範文三篇,供大家參考。

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心得體會最新模板

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心得體會1

利用假期我認真讀了《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這本理論專著,這個閲讀過程彷彿是在和一位和藹的老人親切地對話,裏面的字字句句都是對我們教學第一線教師的諄諄教誨,他相信孩子,尊重孩子,用心靈去塑造心靈的思想是教育思想中的瑰寶。他的教育理論深深地鼓舞着我,讓我在教育道路上走得更加有信心、更加有激情。

一、“教師要學會敬畏”,敬畏真理,敬畏權威,敬畏生命。“敬畏真理”這是毫無疑問的,課堂上,當教師在知識傳授時出現錯誤,要勇於承認、及時改正;碰到自己也不確定的問題,可以和學生一起探討,真理面前,人人平等。“敬畏權威”就是對那些有德之人,有廣博知識的人,有才華的人,把他們當成是我們隊伍中較為優秀的普通一員,既學習他們的長處,也寬容他們的不足。“敬畏生命”這使我聯想到“尊重”兩個字,每一個學生都值得我們尊重,尊重他們的思想,尊重他們的人格,並不能把他們當成“小孩”來糊弄。

二、由於自己也屬於需要“回去看半年書、甚至更長時間”類型的,因此今天捧起了“給教師的一百條新建議”一書,其中第25條“思索是件快樂的事”講的就是寫論文,讀完頗受啟發,不知對您是否合適。摘取部分內容與大家,權當分享:“我認為一個人如果要寫作必須具備三個條件:一是想説話,二是有話可説,三是會説話。”

三、“教師應設法讓知識本身吸引學生”,這應該成為每一個教師努力的方向,教師要精心設計教學,凸現知識的樂趣。在課堂上能深入淺出地講解給學生聽,不照本宣讀,讓學生自己去尋求知識,探究知識的形成過程,明白知識的意義、學習的樂趣,讓孩子們真正愛上“語文”,愛上“數學”。記得有人説過這樣一句話:你想把自己的孩子交給怎樣的老師來培育,你自己就做這樣的老師吧!是的,老師,請把美好的笑容帶到學校,把對人與對世界的良好期盼帶到同事們和孩子們面前,像孩子一樣瞪着好奇的眼睛清點知識;把遊戲這一人類最古老的快樂的方式引入課堂;把那些用了好些年的訓詞換成讚美,換成幽默;把那些塵封在角落裏的各種各樣的表情豐富在臉上。

四、讀《給教師的一百條新建議》中的《永不放棄》,優秀學生是相似的,“差生”卻各有各的“差法”。那些好學生,你不用對他們吆五喝六,他們總是乖乖地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而當你面對那一個個千差萬別生龍活虎的差學生,他們一旦出了點小問題,我們總習慣先對他們進行批評、寫檢查、罰掃地……然後再對其講道理,進行所謂的原則性的指導。其實處罰和枯燥的説理不能觸及後進生的靈魂,反而拉大了老師與後進生之間的距離。

而在這篇文章中,作者告訴我們每個老師:“那些特別的孩子正是通過犯各種各樣的錯誤來學習正確的;我們永遠都不要絕望,是因為只要我們充滿期待,他們或許很有希望。”“照亮學校的將永遠不是升學率或者其他名和利的東西,而是聖潔瑰麗的師道精神,是一種對孩子的不染一絲塵埃的博大的愛,和對每個孩子作為無辜生命的深深的悲憫。懷着愛與悲憫,我們不放棄,絕不放棄。讓我們專著的神情告訴所有人,我們沒有放棄。”從這些話中我深深地感受到用愛心去開啟學生心靈的窗户,走進學生的心靈世界,成為他們的良師益友的重要性。其實後進生同優秀生一樣他們都是祖國的希望。對於那些尚未開放的花朵,我們就應該傾注更多的耐心,傾注更多的温暖,特別的愛給特別的他們,百花齊放才能迎來滿園的春色!

教師首先是一個完整的人,他們應該有自己的精神空間,他們也要享受生活……這樣的觀點就把教師從“聖人”的位置上拉了下來。教師不可能人人成為“聖人”,也沒有那個必要。要做一個成功的教師,必須首先學會做一個成功的普通人。

教師還應該是一名稱職的員工,在工作中,我們要學會做“減法”,要減掉積壓在我們身上的重壓;我們要對自己的工作崗位負責,我們要學會團結協作……不要總是在自己的腦袋上方罩上飄渺虛無的神祕的光環,我們得像一般單位的員工那樣,先學會做一個稱職的員工,這是使自己事業成功的不可或缺的保障。

可教師畢竟是不同於其他職業的,因此,接下來對教師的要求就是必須成為“一名理性的教育者”。教師要有理性,必須把學生當“人”看待,這是我們的工作與其他工作最大的區別;教師要有理性,必須“從四十分鐘裏榨出油來”,提高教育效率,那是在為學生節約生命……教師應該是理性的,理性的教師才是優秀的教師,他才有可能把自己的事業做好、做大、做強。

我們應該追求的最高境界是,教師要成為一種“自由職業”,教師要“愛惜自己的每一根羽毛”,因為“金盃銀盃不如口碑”,打造出自己的“品牌”,你才能成為教育職場的“稀缺資源”;教師要“傾聽自己的聲音”,這些聲音在告訴我們:“教育是為人生的,不僅是受教育者未來的人生,還有孩子們現實的人生”;“學校教育不僅為着每一個學生的人生,而且也同樣為着每位教師,他們和學生一起共同學習,共同創造着幸福的每一天”……

讀着著作中每一條建議,你對自己的職業一定會有全新的認識,你會因此從容地走好未來的職業之路。正像作者所説:“祝願我們的老師都成為唯一的”,“成為名師,為什麼不?”

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心得體會2

近期讀了前蘇聯作家蘇霍姆林斯基的給教師一百條建議,自己感觸很深。自從1993年參加工作以來,忙忙碌碌近20載。前幾年聽過教育家魏書生的報告,再回顧師專時學習的教育學心理學,才知光有教學經驗是不夠的我們更要有教育理論指導我們的.教學。這樣才不會偏離教育的實質。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全書四個部分四大部分一百條建議,融匯在一起,讓我感受頗深。以下幾點印象尤其深刻:

一、教師要有靜氣

有的人一身匠氣,只知機械地幹同樣的事,幹得毫無生氣。他們眼中的工作,僅僅是要完成的任務,為了完成任務,只習慣於從過去的經驗中去搜取營養,在這種消極態度下,人們形成了一種定勢:凡事都可應付,只需照老規矩辦就是了。有的人沾滿俗氣,或者叫市儈氣,又叫小市民。他們遇事總先考慮自己的得與失,不斤斤計較一番,他絕不罷休。有的人躁氣,這種毛病許多人都有,躁氣就是浮躁之氣,千起事來冒冒失失,想急於求成,沒有多少事情能幹到徹底,卻急於表功,事情沒有幹完,就要評這許那。教師乾的工作需要紮紮實實,點點滴滴,一本本作業,一句句話語。所以,教師要的是靜氣,就是要靜下心來備每一堂課,靜下心來批每一本作業,靜下心來與每個孩子對話;靜氣就是要靜下心來研究學問,靜下心來讀幾本書,靜下心來總結規律,靜下心來反思自己的言行和方式,以便最好地超越自己;靜氣就是要靜得下來細細地品味與學生在一起的分分秒秒,樂趣自然在其中,生活的意義也在其中。靜氣才能平心,心一平,生活會是另外一番景緻,工作也會是另外一番景緻。

靜下心來,受益的是學生,受益的是你身邊的每一個人,而最終受益的是你自己。是呀,作為教師,有的是滿腔的熱情和把事情做好的信念,但是要把工作做好,做精,的確需要靜。需要靜下心來備好每一堂課,批改每一本作業,讀幾本好書,總結一下自己的不足,細細品位與學生在一起的每分每秒,品嚐作為老師的樂趣。何樂而不為呢?來,一起放飛心情吧!

二、教師要學會做減法

這一點其實與我們學校老師們口頭上流行的要學會"偷懶"相似。那麼,在重壓之下,我們教師該如何正確偷懶,如何把減法做得更好呢?

首先,減掉那些不合目的的勞動。教育目的是什麼?這是做教師的首先應理清的。教師的目的在於促進孩子發展,這是教師目的的全部。一旦將其他目的摻雜其中,尤其將個人目的混入其間,則會帶來無盡的苦痛。

其二,減掉那些無效用的勞動。教師的勞動嚴格地説是腦力勞動,教育的智慧首先在於運用智慧減輕體力的勞作。如果我們靜下心來反思一下自己的一天,我們會恍然發現我們有許多事情白做了,有一些事情做下來卻起了反作用,我們為無效勞動付出了青春與心力的代價。

當然了,做減法先要做加法。在我們的頭腦中加入知識,用知識來修煉智慧;在心靈中加入理性,用理性指揮我們的軀體。人只有在克服了盲目和情緒化反應之後,才能在繁瑣的事務中找到一個支點,依靠這個支點,我們才能揮灑自如,遊刃有餘。"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當你用"加法"不奏效時,為什麼不試一試"減法"呢?

三、教師要有寬容精神

寬容很不易,才成為一種美德。如果我們在教書時,只認了教科書和大綱,卻容不得半點質疑;如果我們只守着自己習慣的教法,藉助於習慣的手段和方式,拒絕一切新的想法和創意;如果我們聽了某些宣傳或説教,認為某種教育理論或政策就是惟一正確或惟一必須信守的,那麼我們還是不寬容。

當面對每一個有個體差異的孩子們時,如果我們只以個人的眼光去取捨,唯獨偏愛那些乖孩子,排斥那些笨孩子、髒孩子、調皮的孩子、被父母遺棄的孩子,那麼我們尚不具備寬容精神。我們在不知不覺中已邁入了一個多元化的世界,進入這個世界的資格就是具備寬容精神。寬容不易,才使寬容成為美德。寬容不僅在面對異己時有用,對自己的衝突着的人性而言,寬容意味着造福於自己。寬容會使我們掙脱身心的一切束縛,使我們每一天都很自由。讓我們教師學會寬容,給學生多一點寬容,學生自己就會多一點自尊,多一點自省。寬容,是讓學生感受到愛和友誼的先決條件,更是能令其健康成長的必要條件;同時寬容也會使我們教師處事變得更加理性,使自己的工作變智育中心為以人為中心,造就一種民主的教育、生動活潑的教育,這不正是現代教育所提倡的嗎?

一百條建議,一百個法寶,似陽光,如雨露,滋潤着我乾涸的心田。從這本書中,我們可以讀出人生哲理,教育智慧;而讀出的更多是心靈的共鳴、靈魂的迴音。作為一名平凡的教師,此書讓我感動,更讓我深思。但願在其新鋭思想的指引下,做一名幸福的教師

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心得體會3

讀蘇霍姆林斯基的《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雖然不能全部領悟書中的內容,但在很多問題上給我很大啟發。其中,“教師要愛護學生對你的信任”這一問題的讓我很受觸動。書中有這樣一段話:“我建議你,年輕的朋友:要像愛護最寶貴的財富一樣愛護兒童對你的信任這朵嬌嫩的花兒。它是很容易被摧折,被曬枯,被不信任的毒藥摧殘致死的,所謂要關心兒童的生活和健康,關心他的利益和幸福,關心他的完滿的精神生活,這首先是意味着要愛護兒童對你的信任這朵嬌嫩的花兒。兒童信任你,因為你是教師、導師和人性的榜樣。你必須嚴格地、堅持的關心兒童,毫不妥協地反對我們的教育工作中那種對兒童漠不關心、冷酷無情的現象。”

教育教學過程中,我們往往容易忽視這一點,尤其是當孩子出現問題時,我們的第一反應就是批評孩子,可能完全沒顧及孩子的自尊,也許正是在這時,孩子失去了自信,也失去了對老師的信任。教育心理學家認為,開啟學生心靈之門的金鑰匙在教師手中,這就是教師對學生的愛。教師只有對學生付出愛,付出感情,才會贏得學生的愛與信任,學生才有可能將教師“納為自己人”,才可能接受教師的善意批評,並努力按教師的要求去做,教師的教學工作才可能做好。

還記得,一個星期前我班進行了語文基礎檢測,看到有幾個孩子做得很差,試卷上很多空白,我隨即在教室裏發火,嚴厲地批評了幾位同學。我能看到得出,他們很恐懼。現在想來有點後悔,本來我能感覺到,孩子們還是喜歡我的,可就是在批評他時,我變得冷酷、無情,和其他人沒什麼兩樣。其實那些孩子在看到自己做不上時,就已經很無奈了。好在蘇霍姆林斯基的話及時提醒了我,我以為亡羊補牢為時不晚。

説到這點,我覺得作為一名教師,很少人不愛自己的學生。但是,在教育中,儘管有時我們為他們的成長付出了很多,可他們並不領情,甚至常常事與願違,收到相反的結果。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結果呢?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我們在教育孩子的時候,沒有把他當做一個平等的人來對待,其實孩子也有自尊心。作為一名教師,只有在教師關懷學生人格尊嚴時,教導才能成為教育,就本質而言,教育的核心就是關懷學生。我們要讓學生經常看到自己的成功,讓他們感到每一天都不白費力氣,每一天自己都有新的收穫。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