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讀後感7篇

來源:巧巧簡歷站 6.9K

編輯一篇讀後感能夠加強同學們對書上內容的領會,其實寫讀後感是很多人讀書之後都會進行的任務,本站小編今天就為您帶來了投資讀後感7篇,相信一定會對你有所幫助。

投資讀後感7篇

投資讀後感篇1

春節有空,買了巴菲特老師——格雷厄姆《聰明的投資者》,讀完後,沉思了一下,的確這本書在投機盛行的年代,讓投資者找到了方向,在那個年代他應該稱得上是投資界不世出的奇人。

這本書也明顯有自己的缺陷,舉了很多例子,讓人看得有點雜亂無章的感覺,如果初學者看完這本書後,第一感覺就是投資要有安全邊際,但隨後就會感到上市公司有如此多的問題,有點無從下手的感覺。所以在安全邊際的情況下,只能按照它的方法儘量分散投資,而分散投資就是為了降低風險。誠然這種方法可以讓你立於不敗之地,所以絕對是值得一讀的好書。

如果研究過巴菲特的人就知道,巴菲特説要集中投資,格雷厄姆説要分散投資;二者的思想為什麼有如此大的差異呢?原因在於巴菲特汲取老師的安全邊際的思想上,提出啦要買有特許經營權,主營業務清晰,一流的管理者的公司,集中投資然後長期持有。你把這思想理解徹透之後,再反過來思考《聰明的投資者》一書,你就不得不服巴菲特,因為通過巴菲特這一思想過濾,就能把格雷厄姆舉例的那些有問題的公司排除在外,這樣就可以大大降低風險性,從而可以去集中投資,而不是分散投資。

我們的理論應建立在巨人思想的基礎上即安全邊際,再做進一步改善,下面不是評論二位大師的缺點,而是做一點改進,僅代表個人觀點。

1、時代在變化。

格雷厄姆時代是以石油,鋼鐵,鐵路等傳統行業為巨頭的時代,所以他的計算方法是算前三年或前七年的平均利潤,來計算pe,這種方法我認為是有效的,而且現在依然可以用來吸收的計算方法,我未來也會用這種方法進行一些防禦性投資。但對於後期出些的`一些行業,壟斷性非常強的公司,即不受經濟危機影響的公司,再用它這種計算方法,意味着很難買到這種公司。大家可以在前幾年的經濟危機中去驗證一下。

這裏可以吸收一下基金經理的算法,即預期未來,但這種算法一定要保守估計,確定性一定要強。這裏可以舉一個例子,鹽湖鉀肥,現在全世界糧食大漲同時不同的國家都發生自然災害導致糧食減產,通貨膨脹也以10%左右的上漲,在這種背景下,必然會推動鉀肥的需求量增加或價格上的上漲,這種預見性很強的背景下,我們就不必拘泥於格雷厄姆的以過去的利潤的計算方法,而改成將來的計算方法,這樣可以取得不錯的回報率,大家可多舉幾個例子,用時間來檢驗我的推論是否正確,即使一個例子失敗並不代表失敗,因為格雷厄姆的方法也不能保證每個樣本都是成功的,所以他要分散投資。

再次強調一下,這種方法是建立在主營業務清晰,壟斷的公司,在預見性很強的情況下,才能以未來計算,也要在安全邊際下買入。至於傳統性行業,不壟斷的公司,還是以格雷厄姆的計算方法為準。

2、關於淨資產的問題。

格雷厄姆的安全邊際是指低於淨資產的2/3,同理時代在變化,格雷厄姆時代是以石油,鋼鐵,鐵路等傳統行業為巨頭的時代,對於後期出些的一些行業,壟斷性非常強的公司,即不受經濟危機影響的公司,再用它這種計算方法,意味着幾乎買不到這種公司。我個人意見是主營業務清晰,壟斷的公司,下降1/3,我這種方法意味着風險比格雷厄姆的要大,但即使錯了,由於壟斷的特性,經過二年左右又會開始盈利,而且因為主營業務清晰,壟斷的公司特質,這一層過濾本身也降低了風險,我個人認為,這就相當於以前格雷厄姆要求的安全邊際———低於淨資產的2/3,有興趣的可以在以前的熊市裏去驗證一下。

3、反思巴菲特的投資思維。

是他提出要買有特許經營權的公司,但實際上他買的有些公司是沒有特許經營權的,但是別人或他自己(我更傾向於是別人)要強加上去的特許經營權,比如銀行公司,從定義上講銀行無論如何也算不上有特許經營權的公司,但巴菲特確實買啦,買得還不少,這就不得不讓人深思。看完《聰明的投資者》後我恍然大悟,詳見講基金的那些章節。是因為巴菲特後期隨着資金的寵大,他已很少有機會再遇見特許經營權,主營業務清晰,一流的管理者的公司,在安全邊際下買入的機會,所以他的思想只能倒退,退而求其次,回到格雷厄母的思想,即在安全邊際下,買入主營業務清晰,一流的管理者的公司,這就是投資大師的變通,但不能説這不對。

別人總結巴菲特感興趣的公司也是能力圈,護城河,安全邊際,也可能是寫書的人強加上巴菲特的思維,他買的公司就是有特許經營權的。個人觀點,這是巴菲特資金巨大時不得已而為之的倒退投資方法,這也是巴菲特大師能變通之處,不拘泥於形式,只要基本原則不變通—即安全邊際,這也是他的底線。但我們小散,不能把巴菲特倒退的方法拿來吸收,去投資銀行股,如果你是格雷厄姆思想的追隨者除外,畢竟這種方法也是讓人立於不敗之地的一種方法。我們不僅要完全吸收巴菲特的思想,還要對他的思想加嚴,即把有特許經營權的公司,改為壟斷的公司,這樣一改,我們投資的範圍就更加小,目的就是為了更加的降低風險,提高成功率。

結尾之時,再次強調一下上面僅代表我個人觀點,沒有任何批評二位大師的意思,只是對他們的思想進行了一些改進和總結。也許我年少輕狂,但我會用我一生來驗證我改正的是否有效,如果你們覺得對可以吸收,覺得不對可以拍磚。

投資讀後感篇2

今天給大家推薦一本很經典的投資著作《聰明的投資者》。作者本傑明。格雷厄姆是巴菲特的老師,《聰明的投資者》被譽為價值投資的聖經,文章講述了很多投資方面的規律,這些看似淺顯,真正實施卻不容易。

一、要投資而不要投機。

投資就是在全面分析的基礎上,以保證本金安全前提下(價值>價格),去爭取滿意的回報。而投機則完全試圖從市場價格波動中牟利。

投機主要是由於人的本性使然:“投資者潛意識和性格里,多半存在一種衝動,它常常在慾望的驅使下,未意識的去投機,去迅速且刺激的暴富。”格雷厄姆描述了投機者的特徵:

1、意識不到自己的投機行為;

2、缺乏足夠的知識和技巧。這兩點是不是和a股中的“韭菜”很像?

二、“市場先生”是你的僕人,而不是你的主人。

格雷厄姆假設了一個喜怒無常的角色叫“市場先生”,他每天都會提供股票買賣的機會,而這些價格經常都是不合理的。

“市場先生”的情緒不應該影響你對價格的看法。不過,他真的會一次又一次地提供低買高賣的機會。但是,普通人卻會被市場先生所感染,“追高殺跌”。

人性存在很多弱點,對於理性投資,精神態度比技巧更重要。要獨立思考,如果總是做顯而易見或大家都在做的事,你就賺不到錢。

三、使用安全邊際。

正如巴菲特投資理念“一、不要虧損,二、記住第一條”。投資是建立在估計和不確定性的基礎之上的,大範圍的安全邊際保證了不會因為誤差而導致失敗。

最重要的是,前進的方法是不要撤退。安全邊際的概念,即市場價格高於評估價格的差額,安全邊際=價值—價格。

經濟規律不復雜,堅持這些原則,相信投資之路會走的更加順暢。

投資讀後感篇3

“投資”一直是我最喜歡的學科,上學的時候讀的就是“投資經濟管理”專業,當然那時候的投資學不能和如今的投資學同日而語。博迪先生的《投資學》(第四版)也曾斷斷續續讀了三四遍,間或又讀了弗朗西斯先生的《投資學:全球視角》,現在手裏的是博迪先生的《投資學》(第六版)。

投資不同於投資學,投資包含了金融投資和實物投資,但所有的投資的基礎資產都是實物資產,金融投資的金融資產為建立在實物資產之上的虛擬資產,投資學其實是研究金融資產投資的一門學科,培養的是金融投資家和金融投資經紀,至於實物投資的學科是企業創業、商業、工商企業管理,培養的是企業家、商人和職業經理人,當然也包括個體工商户、私營企業主。

?投資學基捶內容簡介:面向中國讀者,結合中國資本市場的發展狀況和最新案例,回答瞭如何進行正確的投資、如何規避投資行為中出現的各種金融風險、如何正確地管理投資,以及如何科學地把握投資成本和收益之間的關係等問題。系統地介紹了一系列進行投資分析的基礎概念和工具,詳細闡述了組合管理方法、衍生金融工具、基礎分析等投資學的核心內容。以清晰的脈絡、簡潔的語言、紮實的基礎,實現了科學性、知識性、實踐性和趣味性的有機融合。網上提供了與《投資學基礎(第11版·中國版)》各個章節配套的練習題和補充材料(英文),供您學習之後温習知識。在第10版的基礎上增加了“投資風險”和“投資須知”專欄;豐富了課後習題的題型;為備考cfa的考生提供了部分習題。《投資學基礎(第11版·中國版)》可作為大學財經專業本科生教材,也可作為非金融專業學生的教材及mba學員培訓課程的參考讀物,同時還適合所有對投資管理和理財管理感興趣的人士閲讀。

投資讀後感篇4

巴菲特1973年在格雷厄姆《聰明的投資者》第四版的前言中寫道:“投資成功不需要天才般的智商、非比尋常的經濟眼光、或是內幕消息,所需要的只是在做出投資決策時的正確思維模式,以及有能力避免情緒破壞理性的思考,本書明確而清晰地描述這種思維模式,你必須將情緒納入紀律之中。如果你遵從格雷厄姆所倡導的投資原則,尤其是第八章與第二十章寶貴的建議,你的投資就不會出現拙劣的結果,這是一項遠超過你想像範圍的成就”。

“我個人認為,當前的證券分析和50年前沒有什麼不同。我根本沒有再繼續學習正確投資的基本原則,它們還是本·格雷厄姆當年講授的那些內容。你需要的是一種正確思維模式,其中大部分你可以從格雷厄姆所著的《聰明的投資者》學到。然後用心思考那些你真正下功夫就充分了解的企業。如果你還具有合適的性格的話,你的股票投資就會做得很好。”

1994年12月6日,巴菲特在紐約證券分析協會的演講中指出:“在《聰明的投資人》的最後一章中,格雷厄姆説出了關於投資的最為重要的詞彙:‘安全邊際’。我認為,格雷厄姆的這些思想,從現在起一百年之後,將會永遠成為理性投資的基石。”

巴菲特:學投資很簡單,願意讀書就行!

“學習投資很簡單,只要願意讀書就行了。我的工作是閲讀。”

想學習巴菲特,首先問問自己,你經常讀書嗎?

格雷厄姆最強有力的一個見解是:“如果投資者自己因為所持證券市場價格不合理的下跌而盲目跟風或過度擔憂的話,那麼,他就是不可思議地把自己的基本優勢轉變成了基本劣勢”———然而,投資活動並非要在別人的遊戲中打敗他們,而是要在自己的遊戲中控制好自己。任何人的墓碑上都不會寫下“他戰勝了市場”這樣的話。最終,重要的不在於你比他人提前的到達終點,而在於確保自己能夠到達終點。

投資讀後感篇5

在“股市是經濟的晴雨表”的言論影響下,很多人都認為天朝持續的經濟增長必將伴隨着股市的持續上升。

不過,事實和《投資者的未來》都證明這兩者之間並沒有明顯的相關性,甚至於恰恰是相反的。

至於是什麼原因,在書中已經給出了一定的解釋:1、樂觀的預期導致了過高的估值和相對的供不應求;2、國內投資者投資渠道的單一性進一步導致了過高的估值。

所以,作者的單純的“買入—持有”策略在天朝並不是必然勝者的投資策略!

但是,我們也不能不注意到作者的結論和我們的感覺是有些偏差的:作者的偏差在於,他看到和使用的數據是整體經濟和整個股市的比較關係。而我們個人感覺的偏差在於,我們自己本身不可能買入整個市場指數範圍內的股票組合,同時絕大多數人並不能真正做到耐心持有和在合理價格買入。

要知道,最初上市的公司,不僅數量上不能反映這個經濟的發展和增長;而且從質量上來説,由於股市更多被作為地方國有企業改革的途徑和手段之一,所以在理論上和事實上都是無法保證的。

實際上,如水晶蒼蠅拍老師所説的那樣,天朝股市其實還是非常不錯的投資聖地的。

而能否成功的關鍵則在於:是否能夠在合適的價格買入值得長期持有的公司,並真正的做到長期持有!

投資讀後感篇6

談及投資理念和投資哲學,尤如金庸先生筆下的武俠江湖。西有查理.芒格—《窮查理寶典》,索羅斯—《金融鍊金術》等投資先驅;東有邱國鷺—《投資中最簡單的事兒》,周金濤—《濤動週期輪》等後起之秀。亦有投機天才利弗莫爾曠古絕今,財報高手老唐會當凌絕頂。讀一本書最終還是得落地到實踐中去的,如果沒有實踐,那最終只是紙上談兵。

投資理念和投資哲學都是簡單的,但是實踐中的情形卻是千變萬化的,充滿各種噪音和干擾。簡單的是理念本身,不簡單的是如何在荊棘密佈、陷阱重生的市場中執着地堅守、靈活地運用——《投資中不簡單的事兒》。

投資框架:自上而下思考,從宏觀經濟和產業發展的角度來圈定行業範圍;自下而上選擇,從人和機制的角度挑選標的。

選股方法:有未來,有成長性,否則容易有價值陷阱;行業格局清晰,贏家先發優勢明顯,後來者無法追趕;估值合理。

調研方法:調研之前,跟公司的研究員討論,與調研過或買過公司股票的基金經理討論,與最瞭解公司的賣方研究員討論,讀一篇深度報告,讀一篇近期報告。調研中,問高管幾個問題,怎麼看競爭對手?最近競爭對手有沒有什麼做法讓你特別難受?你最近有沒有什麼做法讓競爭對手感到難受?調研後,深度分析和討論,對管理層的素質和道德水平定性分析。

判斷管理層的方法:一看個人能力——戰略是否清晰,是否聚焦,轉型的公司從來不碰。戰術執行力,中小公司看老闆的能力和魅力,大公司看中層幹部kpi。二看管理層的誠信度。

跟蹤公司的方法:看到好的行業、好的公司,記錄下來,每隔一段時間拿出來看一下。如果真的找到產業方向有巨大空間,並且行業內優秀的公司已經跑出來,就不要輕易放棄對這些公司的跟蹤和研究。

大勢判斷方法:看當時起作用的主線是什麼,順着市場的角度思考:是流動性,還是經濟本身的結構轉化,還是經濟的週期性變化。當邏輯不斷得到市場驗證的時候,就可以堅持。如果市場發生變化,就要重新梳理,看看主線是否動搖。

抄底方法:站在最強者的邏輯上,把最悲觀的邏輯列出來,當覺得最悲觀的邏輯成立也不怕時,才可以去抄。千萬不能在下跌時用上漲的邏輯來證明跌不動。

投資讀後感篇7

最近在讀這本書,這裏做些簡單的記錄,包括書中的觀點和自己的想法。以備以後查閲和反思。

增長率陷阱其實,作者並沒有否定能夠增長率的存在,更沒有否定增長所帶來的企業的改善速度和結果。之所以出現了“陷阱”,原因在於投資者的過度樂觀。因為過度樂觀,所以給了公司更高的交易價格。公司的實際價值也許和投資者給出的估值是很接近的,只不過,由於大家太過看好公司的增長,所以給的交易價格過高,以至於還不如投資到低增長的公司上的收益高。這讓我想到現在的很多中小板和創業板公司,其中有些自己也看好,不過,一方面是自己不善於估值,另一方面交易價格也確實很離譜,所以自己沒有買。

不過在常去的論壇上見到版友不僅看好,還認為不貴。甚至有些人説,就是現在才有這樣的便宜價格,現在不買以後就沒有機會了!類似的問題,格雷厄姆也早就説過,利用現在以及過去的企業經營情況去估算未來的情況是很容易導致錯誤很危險的事情。換一個角度來説,未來可能的高增長行業,基本上大眾會有比較公認的結論,也就是説,僅此為依據買入股票,很有可能形成“眾人拾材火焰高”的局面,而與此同時,股市裏“一賺二平三虧損”的規律有在暗中起作用,所以結果就可想而知了。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