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關於通用《文化苦旅》讀後感範文

來源:巧巧簡歷站 2.92W

書的魅力是無限的,只有知識上的富有才可以享受心靈上的滿足,那麼相關的讀後感該如何寫呢?以下是本站小編和大家分享的精選關於通用《文化苦旅》讀後感範文,以供參考。

精選關於通用《文化苦旅》讀後感範文
精選關於通用《文化苦旅》讀後感範文

《藏書憂》,則又是文集中一篇獨特文章。沒寫人,也沒寫物,寫的是書,是作者自己的一種心情。我認為,雖是"文化苦旅”,雖是一路走來,寫人寫物。終究,還是不能缺少這一篇的。

書,在文化傳承中的角色,自然不言而喻,文化的傳承在某程度上絕大部分是由書籍來完成的。有人寫書,就是有人買書,看書,當然更有人在藏書。所謂,“藏書”大概不是藏起來,不讓別人看見,而是把書好好的保護起來。我便十分反感,很多人,待書如物,信手而來,隨手而去。看書時,折角撾邊,邊吃邊看,搓搓折折,尚不等他自己看完,書已是殘缺不全,污濁難辨。待書當如交友,寧缺勿濫。待書當如交友,尊敬愛護。待書當如交友,誠心誠意。餘先生之憂便是“藏”不住書。一則憂,友人不時借閲,常常忘記歸還。還難以開口催促。二則憂,自己的藏書,如何“藏”得住,當自己無法再時時刻刻守護着他們的時候。三則憂,自己藏書尚且如此,那些更多的好書珍本,豈不是更難藏住。我到沒什麼藏書,只是喜愛收集些書籍。餘先生這一憂,也令我思索着,這書如何藏的住啊!想必,天下讀書,愛書之人,都難逃此憂!

跟隨餘先生這一路走下來,回首再看這段旅程時,卻是有些苦澀。或許,只有當我們明白了苦澀,才能更好的體會到甘甜。也只有是一段苦旅,才能真正的瞭解什麼是文化。

精選關於通用《文化苦旅》讀後感範文

滇橄欖的甘甜在苦澀之後。

書吸引我的不止是文字,還有那泛黃的書頁散發的樸質的清香。我身邊的許多人都不喜歡書的味道,我卻不然。每次翻開《文化苦旅》之前,我總要先嗅一嗅那書的味道。後來我發現,這種味道可以把人帶入一種境界,跟隨餘秋雨走進文化,找尋文化中的足跡,以深邃的眼光觀滄海桑田的變遷。記得,前言中餘秋雨寫到,書名之所以要叫“文化苦旅”,是因為在歷史中穿梭的沉重。是的,當讀到《陽關雪》和《廢墟》時我分明能感受到他觸摸風沙與殘亙時,我的靈魂也在震撼,震撼的同時眼前浮現出秋雨先生再回首凝視這些古道遺蹟的凝重,好像風沙也打在我臉上,心上。不是鑽心的痛,卻久久揮之不去的矛盾和悲傷。我耳邊迴盪着“這裏,一個民族的傷口在滴血!”這時,一個炎黃子孫的子孫,怎能不痛,在滴血啊,那裏就是中國人心中一道抹不平的傷痕。再看看墨印之下又竄入眼中的黃,書頁上質樸,洽似古老和枯萎了的昏黃正是我腦中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的顏色。

但正如秋雨先生自己所説,如果深邃和青春總是無緣,學識和遊戲總是對立,那麼走進文化和歷史也就稱不上享受,連會心一笑都沒有總是悲傷就是莫大的折磨。人生如戲,歷史亦如一場氣勢恢宏、蕩氣迴腸的大戲。所以有悲傷就有喜悦,有反思就有進步。雖然讀到《白髮蘇州》時稱不上快意,卻也有了幾分舒心。真像他説的原先心裏的皺痕也被抹平了 。不用再在風沙中停步,向粗糙的手掌心中呵氣避寒了。而可以蜷縮起身子在這精緻的亭台樓閣中品一口茶,觀茶杯中的茶舒茶卷直到思索,一直思索到進入夢鄉。不是説蘇州少了歷史的沉澱,而是西湖中的沉澱就猶如西子一般清澈純淨,思量的問題也顯得輕鬆了許多。

此刻,我嘴裏正品着一顆滇橄欖,也體味到作者先寫《道士塔》再寫《江南小鎮》,最後寫《這裏很安靜》的意圖了。原來這一顆滇橄欖苦澀中的回味正如回味歷史,回味文化,回味《文化苦旅》一樣。好像人的認知和年齡的增長亦如此。想起自己也這樣。開始淺薄讀史時只由兩種感情,悲傷之後就是憤怒,怒王道士,怒千千萬萬個王道士的愚昧無知。怒國家寶藏容身之所卻在大英博物館,龐大的中國卻沒有一個卷宗的位置。可是當我越深走進歷史的世界,才發現了一種文化、一種交融、一種安靜的思考,反省真正的歷史,安靜的,不帶任何個人的感情色彩。到《這裏很安靜》中的秋雨先生雖然也被震撼,卻處事不驚仍然冷靜的思考着,思考着,最後宛爾對着街上的日本人一笑。我才頓悟,這就是智者,這就是大家廣闊温潤而博大的頭腦和胸懷。這是經歷多少歲月如歷史一般的沉澱才讓一個人成為真正的慧者。歲月與時光也在磨礪每個人的歷史,我這顆棘頭刺腦的小石子兒還早呢。

有點甘甜,我嘴裏的橄欖,頓時暢快。讀史明智,讀文化,讀完《文化苦旅》合起書一瞬間的暢快與振奮。旅行,一次洗禮讓我更加學會了思考,安靜地,安靜地思考身邊的時光流逝。反省歷史,我又看到窗外明媚的希望,正如橄欖綠一樣深沉穩重,卻有着陽光與生機勃勃!

精選關於通用《文化苦旅》讀後感範文

讀了《文化苦旅》這本書,我感受最深,也是最大的,就是:“文人的魔力,竟能把偌大一個世界的生僻角落,變成人人心中的故鄉。”

我想,每一箇中國人都會有這種感覺,自己特別想去的地方,總是古代文人跟文化留下較深腳印的所在。作者餘秋雨先生認為:“這是中國歷史文化的悠久魅力跟它對我的長期薰染造成的,要擺脱也擺脱不了。”我想,這個原因對每一箇中國人來説,同樣適合。

我們去某一個地方參觀旅遊,都總會不自覺地回想那裏的一切,主人是誰,修建的目的,發生過的歷史事件,何許人也曾經到過這裏等等。這樣,就在這一瞬間,把人、歷史、自然渾沌地交融在一起,歷史的滄桑感與人生的滄桑感便籠罩在每一位參觀者的全身,歷史古蹟所藴藏着的精神與文化也就能嘩的一聲奔瀉而出,使每一位參觀者都好像親身經歷過一定的歷史事件,無端地感動,無端地喟歎。

譬如説,我們路過汨羅江,總會在百感交集之中擠出一聲來源久遠的喟歎。既羨慕沉睡江底的閒散,又恨楚國忠臣的輕生;既有感於物換星移的短促,又興幸楚臣的精神沒有隨流水而長逝;既歎惜滔滔江水的無情,又因身為炎黃子孫而驕傲……這眾多的感慨,全是因為楚臣遇到了汨羅。我們看到了汨羅,就想到了它的主人,感受到他的愛國精神與浪漫詩篇。

又如,我們去參觀長城。長城,之所以能成為我國的象徵,就是因為它一直肩負起了保家衞國的責任。走在長城上,似乎能清晰地感覺到無數英靈在抗擊匈奴時的勇猛,倒下前轉過頭給熟悉的大地投去的目光以及那亙古不變的黑色的眼睛。“不到長城非好漢”這一口號的提出,大概也是來自一個簡單的願望:把中華民族的精神歷代相存。而不懂得這一切,長城,中國的長城,只不過是一條長長的土堆兒而已。

大概,每一處自然景觀跟人文景觀,都需要一些歷史事件才能得以豐富,才能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古蹟,陳年的石頭跟木塊也才能深深的感染着一代又一代的炎黃子孫。而文人的作用,也就是把古蹟封存久遠的文化內涵與人類精神感悟出來。因此,文人也是豐富歷史古蹟的內涵的要素。沒有了歷史事件與人物,人們對於無論有着任何意義的景觀都只會有:“自然的力量多大啊!”或者“古人的智慧與技術多高啊!”之類單純的讚歎,而永遠也不會有更層次的感慨。旅遊的更高層次,就是要領悟我們祖先的精神,繼承跟發揚中華民族數千年來的傳統精神。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