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鏈建設發言材料

來源:巧巧簡歷站 6.55K

  產業鏈建設發言材料

市“鏈長制”辦公室定期督查推進情況,建立問題收集、意見分辦、及時反饋、銷號管理等閉環機制,涉及重大問題及時提交市委、市政府研究解決。以下是本站為大家整理的產業鏈建設發言材料資料,提供參考,歡迎你的閲讀。

產業鏈建設發言材料

回望來時路,啟航新徵程。從“小小紅船”到“巍巍巨輪”,黨領導人民創造了偉大歷史,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鎮江是全國的縮影,經濟社會進入新的發展階段,必須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加快推進產業基礎高級化和產業鏈現代化,奮力推動實現高質量發展。

習近平總書記在系列重要講話中,多次論及產業鏈建設問題。中共中央“十四五”規劃《建議》明確提出,堅持把發展經濟着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堅定不移建設製造強國、質量強國、網絡強國、數字中國,推進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提高經濟質量效益和核心競爭力。習近平總書記在《國家中長期經濟社會發展戰略若干重大問題》一文中深刻指出,為保障我國產業安全和國家安全,要着力打造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的產業鏈、供應鏈。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指示高瞻遠矚,洞察歷史規律,把握世界大勢,指明前進方向。我們要從百年黨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牢記習近平總書記殷殷囑託,牢牢把握新發展階段、新發展理念、新發展格局的實踐要求,把提高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性和競爭力作為重中之重,着力補短板、鍛長板,築牢產業強市的根基和現代化經濟體系的底盤。

一、深刻把握產業鏈發展趨勢

去年以來,市委、市政府鮮明提出,實施產業強市戰略。隨着戰略深入實施和認識逐步深化,我們決定聚焦聚力、握指成拳,重點做強四大產業集羣和八條重點產業鏈,塑造鎮江產業新輝煌。

產業鏈集羣建設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必然要求。從產業演進規律看,產業發展總體都是沿着單個企業、同類企業集羣、產業鏈、產業鏈集羣的邏輯進行演化。特別是隨着產業分工深化,國家間、地區間的產業競爭,逐步從產品、企業的競爭轉向產業鏈體系的對抗。從發展階段要求看,經濟轉入高質量發展階段,增長動力必須從依賴要素投入為主轉向依靠科技創新和效率提升為主,產業鏈集羣化發展是必然趨勢,也是迫切要求。只有通過構建產業鏈集羣,發揮產業鏈的分工優勢和規模效應,才能吸引各類資源要素聚集,推動產業鏈向上突破,最終實現產業強市的目標。

產業鏈集羣建設是構建新發展格局的必然選擇。構建新發展格局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在於統籌發展和安全。推動產業鏈集羣建設,加快形成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的產業鏈、供應鏈,既是自身產業發展的需要,也是直接為服務國家構建新發展格局作貢獻。特別是鎮江處於長江經濟帶發展、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等國家重大戰略疊加區, 在構建“雙循環”新發展格局背景下,鎮江面臨的發展機遇大於挑戰。我們要抓住戰略窗口期,立足強大國內市場,發揮自身特色優勢,加快產業鏈集羣建設,提升產業鏈供應鏈控制力,增創重構產業新優勢。

產業鏈集羣建設是落實產業強市戰略的必然方向。推進產業強市,不能搞四面出擊,因為政府資源有限、地方稟賦不同,必須堅持有所為有所不為,集中力量於幾個主導產業,使資源稟賦匹配產業發展、支撐產業發展。產業強市,既看總量規模,更看產業的競爭力、創新力、控制力、影響力、抗風險能力。我市產業門類齊全,但總體處於產業鏈價值鏈中低端。當前,先進地區都在加速推進產業鏈集羣建設,區域競爭日益激烈。必須強化產業鏈思維,把推進產業鏈現代化作為主攻方向,聚焦“4+8”產業鏈羣,聚智積力、久久為功。

二、加快推動產業鏈培優做強

產業鏈集羣建設不是一蹴而就的速決戰,而是積時累日的持久戰。目前雖然剛剛佈局起勢,但我們要明確目標和方向,圍繞高端裝備製造、生命健康、數字經濟、新材料四大產業集羣和新型電力(新能源)裝備、汽車及零部件(新能源汽車)、高性能材料、醫療器械和生物醫藥、新一代信息技術、航空航天、海工裝備、智能農機設備八條產業鏈,精準發力、聚力攻堅,到“十四五”末,力爭形成2個主營業務收入超1500億元、2個主營業務收入超1000億元的產業集羣,重點產業鏈主營業務收入力爭突破3000億元。重點是構建“點、鏈、圈、羣”體系。

搶佔行業制高點。

一是抓龍頭,發揮頭部企業牽引作用。行業龍頭企業具有強大的號召力、影響力,是產業鏈的組織者。要始終把招大引強作為招商引資的主攻方向,通過引進龍頭項目、培育龍頭企業,吸附產業鏈配套企業和創新要素集聚。

二是抓品牌,發揮冠軍企業引領作用。中小企業是產業鏈的主要組成部分,但只有技術過硬、質量可靠,才能與上下游企業建立長久穩定的合作關係。“專精特新”是中小企業增強核心競爭力的必由之路,是促進大中小企業融通發展的重要途徑。要下大氣力培育“專精特新”冠軍企業,在產業鏈上形成“顆顆明珠”,增強產業鏈、供應鏈黏性。

三是抓節點,發揮科學技術賦能作用。產業基礎能力決定產業競爭力。圍繞產業鏈部署創新鏈,針對產業鏈的短板領域和薄弱環節,深入開展技術引進和研發合作,儘快解決技術和產品“卡脖子”問題,增強產業鏈、供應鏈的安全性。同時利用新技術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帶動提升產業鏈整體競爭力。

鍛造建強產業鏈。堅持因鏈施策,針對性建鏈、固鏈、強鏈、延鏈。潛力細分領域突出建鏈,建出新動能。探索建立健全科技成果加快孵化機制,把握國家戰略導向,在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中提前佈局,推動新科技的加快成熟和新興產業的加速轉化,主動培育一批標誌性、引領性企業,力爭形成新增長點,壯大產業鏈內生髮展動力。

優勢細分領域突出固鏈,固出新優勢。建立本地產業鏈骨幹企業跟蹤服務機制,密切關注企業生產經營、訂單結構、市場佈局等動態變化,強化“一企一策”服務,助力企業轉型發展,以骨幹企業穩定帶動全產業鏈穩定。薄弱細分領域突出強鏈,強出競爭力。集中資源打通堵點、暢通痛點、補上斷點。8條重點產業鏈建設要全市一盤棋謀劃佈局,每個地方都要找準各自在產業鏈中的位置和比較優勢,強化協同互補,決不能搞自成一體。交叉融合細分領域要突出延鏈,延出附加值。要以技術創新引領產業延伸、升級,加快推進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加速拓展應用場景,提升產業鏈價值。

構建創新生態圈。

一是加強自主創新。每年選取1-2個重點產業鏈核心缺失環節,實行“揭榜掛帥”攻關,組織實施產業鏈協同創新和急用先行項目,推動一批關鍵核心技術產品產業化及應用。引導企業開展高價值專利培育佈局,強化知識產權保護與產業化應用。深入開展軍民融合協同創新,實施好軍轉民、民參軍重點項目。

二是加快平台建設。引導企業加大研發投入,分梯隊建立一批國家級、省級製造業創新中心和技術創新中心,鼓勵企業建設新型研發機構。集中資源提升試驗驗證、檢驗檢測、知識產權、標準等技術基礎支撐能力,完善產業技術基礎的公共服務體系。

三是推動數字轉型。數字化、智能化是行業發展的大趨勢。持續加快信息基礎設施建設,強化軟件電子產業支撐能力,提升數字化轉型應用水平。深入推進兩化融合、智能化評估診斷,積極開展重點平台、標杆工廠、企業上雲、智能製造等試點示範建設,打造行業數字化轉型示範樣板,以點帶面推動產業鏈數字化轉型。

打造協同融合羣。

一是着力提升本地配套能力。積極搭建本地產業協作平台,開展接鏈促需專項行動,引導、推動產業鏈就近配套。梳理產業鏈缺失環節,通過招商引資補齊本地配套短板。

二是加快優化產業空間佈局。按照“鏈式整合、園區支撐”的原則,加強省級以下園區整合優化,每個園區聚焦1-2個重點產業,不能“鬍子眉毛一把抓”“撿到籃子都是菜”,每條重點產業鏈明確1個牽頭園區和1-2個重點園區,招商引資優惠政策要圍繞主導產業鏈羣展開,以園聚鏈、以鏈集羣,實現橫向成羣、縱向成鏈、上下互動、左右配套,形成協同合力。

三是主動融入區域產業協作。參與長三角區域產業鏈協作配套,特別是加強與南京等毗鄰城市產業協同發展,鼓勵和支持企業建立跨國、跨省市、跨產業鏈合作機制,穩定供應鏈、提升價值鏈。主動融入“雙循環”,支持企業“走出去”開拓多元化市場,嵌入全球產業鏈、創新網絡。

三、發揮好政府市場兩隻手作用

產業鏈建設是政府、企業、高校科研院所、金融機構等多主體共同作用的系統工程,需要統籌發揮市場主導和政府引導的作用,形成各方共建、接力推進的良好格局。

加強規劃引領。瞄準“高端、緊缺、關鍵”,深入梳理產業鏈發展現狀,全面掌握產業鏈重點企業、重點項目、重點平台、關鍵技術、制約瓶頸等情況。在此基礎上,加快編制“五圖”“六清單”,制定支持重點產業鏈發展工作方案,統籌推進產業鏈上下游企業技術改造、招商引資、項目建設、人才引進、技術創新,推動產業鏈企業“入規、升高、上市、擴面”,引領產業鏈朝着價值鏈中高端發展。

整合資源力量。探索建立“四長聯動”良性互動體系,推動產業鏈與創新鏈、人才鏈、資金鍊協同發力。

一是“鏈長牽總”,推進產業鏈。掛鈎聯繫產業鏈市領導要按照重點產業鏈“鏈長制”要求,推動板塊、園區和部門力量整合,研究制定發展策略,統籌推動產業鏈培育。

二是“盟長搭台”,優化創新鏈。加快成立重點產業鏈產業聯盟、技術聯盟,政產學研協同開展技術攻關,推動產業鏈共性技術和企業個性技術突破。

三是“校長支撐”,集聚人才鏈。發揮鎮江及周邊高校、科研院所優勢,加強創新型、應用型、技能型人才培養,為產業鏈發展提供充足人才儲備和人才供應。

四是“行長幫扶”,提供資金鍊。引導金融機構積極開展產業鏈金融服務,探索推行產業鏈主辦行制度,將重點產業鏈分鏈到行,實行“一鏈一方案”,精準對接、全程介入,幫助企業解決融資問題,推動做大做強。

完善工作機制。建立健全“四項機制”:

一是組織推進機制。健全“鏈長領銜、牽頭部門協調落實、相關部門分工協作、市縣兩級聯動推進”的工作機制,每月由市“鏈長制”辦公室跟蹤瞭解推進情況;每季度由各鏈長召開調度會,協調解決問題困難;每半年由市政府通過現場會等形式,集中調度推進產業鏈工作;年底提請市委、市政府全面總結評估。

二是決策諮詢機制。依託市內外研究機構和智庫力量,分產業鏈組建專家諮詢機構,開展重大問題和政策研究,提出高質量諮詢意見。探索引入第三方評估機制,定期開展重點產業鏈運行監測和風險評估,提出優化建議,為產業鏈建設提供決策諮詢和智力支撐。

三是要素保障機制。強化政策創新集成,制定支持政策清單,對產業基礎再造和產業鏈提升的重點項目,市級層面給予用地用能支持。要以優化營商環境為抓手,全力打造“鎮合意”營商品牌,在“不確定性”的國際發展環境中,提供可持續、可信賴的“確定性”,為全市產業鏈提升鍛造最重要的“籌碼”。

四是會商督辦機制。建立由市級部門、板塊、園區、龍頭及配套企業、高校科研院所、金融機構等組成的聯席會商制度,深入研究產業鏈發展問題。市“鏈長制”辦公室定期督查推進情況,建立問題收集、意見分辦、及時反饋、銷號管理等閉環機制,涉及重大問題及時提交市委、市政府研究解決。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