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小子觀後感7篇

來源:巧巧簡歷站 1.9W

在觀看一部好的電影之後,寫好觀後感是非常重要的,一般大家觀看完一部影片後,肯定有很多感觸,可以書寫一篇觀後感,下面是本站小編為您分享的神奇小子觀後感7篇,感謝您的參閲。

神奇小子觀後感7篇

神奇小子觀後感篇1

“媽媽”究竟是一個什麼樣的角色呢?有説她偉大,有人説她嚴厲;有的人眼中她不苟言笑,有的人眼中她和藹可親。但不置可否,每一個媽媽都能用自己佈滿糙繭的温暖手掌撐起一個小家。

不放棄的愛

以前我不懂,大家總説母愛是最無私的愛,我卻總不能理解,究竟什麼樣的愛才是真正無私的愛,甚至總把媽媽為我做的一切,當作理所當然。直到今天,我看了這部讓我觸動很深的電影,才豁然開朗般,終於明白:什麼是無私的愛。是小蘇樺偉生了那樣嚴重的病時,蘇媽毫不猶豫的地“治”!是小蘇樺偉終於站起來時,蘇媽眼眶裏的淚水和張開的手臂;是蘇媽要第二個孩子不是為了頂替蘇樺偉,而是怕他老了後無人問津。

蘇媽的愛像黑天夜中的星光劈開一條裂縫,像寒冷深冬裏一縷温暖的陽光,照亮了蘇樺偉不完美的身體,照亮了他的一生。沒有一個媽媽會放棄自己的孩子,哪怕是有殘疾的孩子。就像蘇樺偉説的“我知道我起跑慢,所以我才要在後面拼命的追。”他也很幸運,他媽媽的不放棄,讓他有了“追”的機會

用力哭不如用力跑

那是一條紅色的跑道,是次次的`槍響,一遍又一遍的起跑,和一陣又一陣的掌聲。一個“跑"字,為蘇樺偉本來殘缺的人生添加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整部電影最觸動我的,就是蘇樺偉第一次獲獎後,將那塊沉甸甸的金牌掛在了媽媽的脖子上,信誓旦旦地説,自己會贏好多的金牌給媽媽。多少媽媽勤勤懇懇付出一生的勞與愛,就是為了這一刻,這驕傲的一刻。

媽媽不善言辭,卻總在用自己笨拙的語言鼓勵着蘇樺偉,蘇樺偉也從不曾忘記媽媽的話:用力哭不如用力跑。從此,他遇到困難不再無助地哭泣,他只能用力的向前奔跑,他知道,自己雖然走得比別人慢,但跑得比別人快。

這是一部被愛包圍的電影,是一位殘疾人的奪冠歷程,也在呼籲着我們多關注殘奧會。運動員就是一個這樣的職業,一剎那的閃耀不等於永恆,或許很久之後,蘇樺偉這個名字會被人們淡忘,會有新的殘疾運動員頂替他的位置,可真正重要的,是這份對生活永不言棄的赤誠的心,是這樣的精神長存於我們的心中。或許,這才是殘奧會的意義所在。

神奇媽媽和神奇小子,像兩把生生不息的篝火,燃燒在我們的心中。

神奇小子觀後感篇2

?媽媽的神奇小子》,一部電影,講述了一名殘障運動員奮鬥的一生,光輝的歷程。影片的內容和呈現都十分精彩,構思和編劇很是精妙。從中,我竟學到了寫作之妙處。

行文必要點題,明中心。電影劇情以“神奇“為線索,講主人公蘇樺偉的神奇,蘇媽的神奇。先天腦腦痙攣的他,學會了走路、説活;先天殘障的他,成為世界短跑冠軍。一天打四份工的蘇媽,逼着兒子行走、跑步;受人冷眼的蘇媽,硬是把兒子養大成才。細細想來,這一切都在闡述着神奇與非凡。“培養神奇小子”“是時候了,神奇小子,出場”。這兩句話分別在劇中和劇尾,給人一種恍然明悟的感覺,這正是適時點題的魅力和關鍵。行文作章,緊扣主題,讓故事以是目來高度概括,讓題目來統領全文,文章自會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此為妙囊之一。

倒敍手法,增強故事的感染力。影片的開頭是蘇樺偉人生最後一賽的特寫鏡頭,轉場回到他出生不久時的情境,全片講述他的成長經歷,最後又回到最開頭的時刻。這是電影中常有的倒敍。這樣的展現既設置懸念,吸引觀者眼球,又有種混然自成,看到最後一切彷彿還在眼前的感覺。而將這用於寫作,可以説是錦上添花。首尾呼應,承上啟下,敍事亦或抒情,皆出彩。不過,也並非單此一種手法。起承轉合,欲揚先抑,夾敍夾議,插敍補敍等等,將靈活的寫法運用起來,此為妙計之二。

鋪墊加渲染,更引人、更感人。在影片中極為引人的,感動的情節,很多都是在語言、場景的渲染以及前情鋪墊下演繹下出彩的。比如阿偉在訓練場認識了傳聞中比火車還跑得更快的火車東,在不久之後,由一個腦筋急轉彎引出了阿偉賽過火車的神奇一幕;劉先生給蘇媽拍廣告賺錢的名片,在蘇家經濟危機時,便派上了用場。一些快要被淡忘的故事埋下伏筆,終見“光明”,我們也會在這過程中感受到了奇妙。再説渲染,蘇媽含淚與阿偉對峙的那一夜,“沒有人會怪你”蘇媽轉頭偏過身,“只會怪我。”就只這一個動作和四字,我的淚奪眶而出,久久感於心。阿偉最後一賽開跑前的片段,也很巧妙。那刻,彷彿世界只有他和他的母親二人,往日歲月浮現腦海,就如此渲染出他最後的榮譽。不得不説,這些輔助成文的方法會給人留下極其深刻的印象,文章也會被“支稜”起來。可以寫人物的一顰一笑,或是日月星辰,總之細膩之至,刻畫傳神。鋪墊渲染,此為妙方之三。

把影片當小説來閲讀,當文學作品來欣賞,有時不覺之中便收益頗豐。《媽媽的神奇小子》,是一部好電影,一部神奇之作。

神奇小子觀後感篇3

“望着媽媽,et,go!"

他是不幸的,在同齡人中,一場病讓他從普通人變成了異類。

她也是不幸的,在一羣人中,一個兒子,讓她遭受許多異樣的目光與責怪。

當醫生告知時,“你兒子得了黃疸病,也就是腦痙攣,你救,還是不救?”難以接受事實的她,猛地抬起頭,錚然作聲。“救!”一個字,是生命的最後一根弦,雖然這就是事實,但那是孩子。看見哭得撕心裂肺的他,卻只能趴在玻璃上默默流淚,內心絞痛而無助。

從此,歲月壓垮了她。身為蘇媽,她一邊忙於勞作,一邊帶着阿偉。那天,助聽器找不到了。蘇媽發瘋地尋找,猛地想起兒子,抓開衣服,看見笑得正歡的他。蘇媽這麼多年來積壓在心底的絕望猛然爆發,將阿偉放在絞衣機上,站在前方,用肝膽俱裂的呼喊,甚至威逼的鼓勵,混雜着憤怒與不甘,喊着“你走給我看,不然我們一起去死。”她一次次用手指向眼睛,一次次喊着,而對面的兒子只是坐着,那樣無知。蘇媽癱倒在機器上,絕望地哭。

淚眼朦朧中,突然伸出了一雙手,緊緊地握着欄杆,支撐着一條腿,蹣跚地站起來。四目相對,在她驚愣的目光中,阿偉笑了。蘇媽用顫動的手抱起,“所有人都不把你當普通人,你就做一個,不普通的人。”

蘇樺偉的人生,是後發制人的路。

他的跑步節奏也像他的人生一樣,後來居上。沉溺於起跑練習中,幾乎讓他忘記了初心,他不明白為什麼要一直練習起步,他只想要跑步啊。

起步,就像一個人無從選擇的出身,但蘇樺偉瞭解自己,就像他説的一樣,“我知道我起步比別人慢,所以才會更拼命的從後面追上來,就像我的命一樣。”身後的賽道彷彿不是一條跑道,而是他奮力前進的人生之路。

而蘇媽,則是蘇樺偉繞不開的一個人物。

每一場比賽,蘇媽都在終點看着阿偉。兒子剛開始訓練跟不上,她就陪跑;每次不能進訓練場,她就端個板凳默默觀察與守候;兒子被隊員排擠,她假裝不經意去與對方談心;發現兒子有喜歡的人,她小心鼓勵他勇敢去表達。

就在這種小心翼翼中,蘇媽白了頭髮,被歲月蹉跎,她何嘗不是用一生的時光,用每一件事,給予他凝視呢?我想,在蘇樺偉出生時,她已決定用一輩子接住他的靈魂。兒子的痛苦和焦慮,媽媽都懂,她只能向現實低頭。

“為什麼小明會比火車跑得還快?”

“因為,他有一個神奇的媽媽。”

就像那句“望着媽媽,et,go!”一樣,母親是每個孩子奔跑的永恆方向。

神奇小子觀後感篇4

由尹志文導演,吳君如、張繼聰、樑仲恆主演的電影《媽媽的神奇小子》已於9月4日在內地院線上映。昨天,片方在北京舉行了觀影會,監製兼主演吳君如線上跟現場觀眾分享拍攝這部電影的經歷,“這次拍攝跟我以往所有的角色都不一樣,有很多場哭戲。”而吳君如的丈夫,著名導演陳可辛更是透露,“拍攝這部影片她真的非常不容易,每天都是‘哭’着回家的。”

影片根據參加過4屆殘奧會、獲得6塊奧運金牌的“神奇小子”蘇樺偉的真人真事改編,講述了生來因患黃疸病而無法正常站立行走的蘇樺偉,在母親的幫助和鼓勵下,被殘障田徑隊選中,多次奪得殘奧會冠軍並打破世界紀錄的勵志故事

吳君如最為觀眾熟悉的是她的喜劇角色,尤其是她跟周星馳合作的那些喜劇電影,但《媽媽的神奇小子》中沒有任何的喜劇元素。“老實説,這樣題材的電影很多人一開始都不看好,影片中也沒有明星,但我覺得這個電影非常勵志,非常有意義,尤其是片中蘇樺偉的媽媽這個角色,她是把母愛掰開了揉碎了,再展現給大家看,這是我們拍攝這部電影的初心,我們想試試看能不能拍攝一部成功的電影。”

片中吳君如演的母親跨度30年,從蘇樺偉的小時候一直演到他參加2008年北京殘奧會為止。為了演好角色,吳君如專門去跟蘇樺偉的母親聊天溝通,後者告訴她,自己的生活一直都是圍着蘇樺偉轉的,“蘇樺偉10歲之前,她的母親一直是很憤怒的,因為她覺得老天很不公平,為什麼我就生了一個不正常的孩子。後來她發現,這個孩子有跑步天賦,就刻意培養他,當他拿到了金牌後,蘇媽開始有了信心,原來我兒子是有能力的。蘇媽的愛是無私的。”

影片中讓吳君如印象最深的一場戲,是蘇樺偉跟母親的“決裂”。蘇媽為了兒子退役後的經濟來源,替他接了不少廣告,需要他配合拍攝,但這影響到了蘇樺偉的正常訓練,有一次終於情緒爆發了。這時候,這麼多年為兒子默默付出的蘇媽説出了心裏話,“你長成這樣是天性,沒有人會怪你,只有怪我的!”原來蘇媽早年的確受了很多人的歧視,尤其是她帶着小蘇樺偉出去,旁人難免會指指點點,這些經歷也都被寫進了電影中。

扮演蘇樺偉的有三個演員,除了飾演小時候的蘇樺偉也是一名殘疾人外,扮演14歲和27歲蘇樺偉的的演員,都是正常人,他們以前也都沒有受過體育訓練。為了拍攝,提前訓練了半年。扮演27歲蘇樺偉的樑仲恆,是一名舞台劇的演員,他的表演受到了著名編劇張翼的讚美,“絕對是一次影帝級別的表演。”

至於蘇樺偉本人的現況如何?吳君如透露,他還是每天早上9時就去上班,蘇媽已經退休,但蘇樺偉的父親已經過世了。至於片中提到的“同工同酬”,現在中國香港地區殘疾人運動員的獎金“的確加多了一點點,獎金也提升了一點點”。而中國香港地區,今年也是第一次可以收看到殘奧會的直播節目。

神奇小子觀後感篇5

成事在天,謀事在人,事在人為,有志竟成。

生而為人,不是一切都掌握在自己的手中,殘疾可悲,可難又註定殘疾人的一生沒有光輝?

蘇樺偉,出生後得腦痙攣,聽力喪失,語言功能減弱,站起來都十分困難。人們常説“上帝為你關上一扇門的同時又打開了一扇窗”。正是那扇窗讓蘇媽發現了他的跑步天分,開啟了奪冠之旅。如同學習一般,可能“尺有所短,寸有所長”學習不好不意味着全盤皆輸,總有自己發光發亮的時間、地點,所以我們要把握機遇,找到自己正確的道路。我很幸運出生健康,四肢健全,成績也還不錯,未來更希望自己全面發展,走文化道路。

“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蘇樺偉一次次創造了奇蹟。從站起來到講出來,他用了比常人多數倍的心血,付出了更艱辛的努力,後來幾十年如一日的練習,在經歷一次次失敗後,他成功百米跑出了14秒58的好成績,在人生第一場比賽中成功奪金。與火車賽跑是他多年來的希望,那一次,他做到了!他超越了火車!回望國中,我也是在目標中前行的,第一次48名到立志進前30名,20名到立志進前10。上課時的仔細聆聽,回家時的認真寫作業,只為了那千鈞一髮時一名驚人,。馬上又至期末,我定當全力以赴,完成目標,不辱使命!

“用力哭不如用力跑”,失意時,人們常會用哭來發泄,但不如用實際行動證明我能行。蘇樺偉就是將淚水變成汗水,用努力來換取冠軍的輝煌,將質疑自己的人打敗。我曾經也被質疑過,國小時成績可能不是十分突出,幾乎沒有考過全班第一,可能自己也不自信的緣故,總是想證明自己,我銘記笨鳥先飛,以更多的努力逐漸找到學習方法,成績穩步上升。

“一剎那的光輝,不代表永恆”。每個人都輝煌過,可當你取得成就的那一刻,就是過去式了,“好漢不提當年勇”,過去的終究過去了,只有未來的才值得努力為之奮鬥。蘇樺偉不斷突破自己,為香港對奪取了一枚又一枚的金牌,至今仍是世界紀錄保持者,但他沒有驕傲,我曾也參加過各種比賽,也拿過不少證書,但那隻證明那一階段還可以,不能因為第一名而沾沾自喜,以為自己很厲害,如同龜兔賽跑,你不失敗,天理不容。

在人生道路上,有酸,有甜,有苦,有辣,有鹹,每一天都是五彩繽紛的,我要以鐵一般的意志去戰勝生活中的“攔路虎”,勝不驕,敗不餒,相信吧,我的勝利終會到來!

神奇小子觀後感篇6

東京殘奧會開幕當日,被網友稱為“蘇神”的中國男子短跑運動員蘇炳添在社交媒體上表示,自己心目中也有一個蘇神——香港傷殘人田徑運動員蘇樺偉。

蘇樺偉1981年出生在香港的一個普通家庭,爸爸是油漆工,媽媽無業,還有一個弟弟。蘇樺偉是目前男子100米和200米跑t36級殘疾人世界紀錄保持者,被稱為“神奇小子”。

媽媽用目光丈量兒子的跑道。

近日,以蘇樺偉為原型的電影《媽媽的神奇小子》上映,越來越多的人知道了蘇樺偉的故事。他自幼因黃疸病導致的痙攣性腦癱,無法正常站立。作為母親,蘇樺偉的媽媽一開始難以接受這個現實,更不願意任兒子因為身體殘障受到異樣的目光與對待。

在蘇樺偉的童年,媽媽總是站在他的前方,用撕心裂肺的呼喊,用接近威逼的鼓勵讓他站起來,向前走。在兒子人生的前十年,她充滿了憤怒和不甘,甚至絕望説出“你走給我看,不然我們一起去死”。

隨着蘇樺偉長大,媽媽又發現了他跑步很快,自此,蘇樺偉迎來人生轉機。在媽媽的注視下,他正式開始訓練,經歷了刻苦訓練、自我懷疑、自我超越,他終於能夠賽過火車,一次又一次地高舉代表冠軍的手勢。

“神奇小子”背後,是一個家庭的辛苦。蘇樺偉的爸爸不幸工傷,為了不拖累家庭,放棄了治療。媽媽讓蘇樺偉專心訓練,自己一天打四份工,累到吃着飯睡着。弟弟偷偷賣了蘇樺偉的金牌,憤怒地指責母親偏愛哥哥。

每個家庭在教育中遇到的難題都是相似的,殘障兒除了要邁過自理、自立的關卡,也會和所有同齡人一樣,經歷自我意識的萌發、覺醒。飾演媽媽的演員吳君如回憶,在運動場與兒子決裂的一場戲讓自己印象深刻。“兒子長大了,第一次要媽媽放手,很傷媽媽的心。”

?媽媽的神奇小子》:殘障兒的賽道上,不只蘇樺偉的家庭在陪跑。

從電影中的媽媽身上,我們可以看到許多媽媽的影子:全心全意地愛孩子、為孩子打算,恨不能以身替之。其中有人也會敏感、暴躁、無心的偏袒,但她們一樣自強自尊,儘管不完美,卻一直在用堅定的目光鼓勵孩子前行,一如既往陪伴孩子面對人生路上一個又一個賽程。即使撇去蘇樺偉的金牌經歷,這段故事反映的家人之愛,也足以令人動容。

多少殘障兒在“各就各位,預備,跑”。

這部電影,很難不令人聯想到東京殘奧會。擁有不同膚色、不同語言的體育健兒,用殘缺的身體詮釋更高、更快、更強,盡展人性的光輝,奏響生命的旋律。

當地時間8月31日,東京殘奧會上的輪椅籃球項目比賽。

顯然,因為身體的缺陷,他們要承受的磨礪遠比身體健全的運動員更多。這也是為什麼蘇炳添將蘇樺偉奉為自己的“蘇神”。

東京殘奧會上,中國健兒領獎台下蹲,與坐輪椅的對手、隊友合影。

賽場之外,還有一個值得全民關注的龐大羣體,他們身殘志堅,找準自己人生的賽道,不斷向前。

江蘇人陸鴻,因為中毒性腦炎留下了小腦指揮神經失常的後遺症,現在,他有一家生產相冊的工廠,40多位員工中,一半以上是殘障人士。他説,殘障人士很難找到讓自己發光的工作,自己要為他們提供機會。

湖南姑娘楊淑亭,19歲那年因為一場車禍高位截癱,憑藉堅強的意志和家人的鼓勵在當地創辦了扶貧車間,專門生產仿真花,帶領1300多個曾經的貧困户和59位殘疾人摘掉了貧困的帽子。

還有舞蹈家邰麗華,曾因《千手觀音》家喻户曉,在聽不到音樂和節拍的情況下,為觀眾帶來一場場精彩舞蹈。作為全國兩會的“老委員”,她提交了幾十個提案,涉及農村殘疾人醫療保障、建議設“全國無障礙日”等各類內容,她説:“我希望殘疾人活得更有尊嚴。”

還有千千萬萬我們不知道姓名的殘障人士,奮鬥在這平凡的世界。他們身後,是給予他們支持與關愛的家庭和家人。每一個他們,都是父母的“神奇寶貝”。

向前跑吧!你們身後還有大家,促進每一位殘障人士更好地發展,不只是他們家庭的責任。政府、媒體、企業、各種社會組織和每一個人都應該行動起來,盡己所能,為他們提供更多社會支持。

以殘障運動員為例,我們不得不承認,不少網友只知奧運會,不知殘奧會。客觀而言,更偏愛商業價值高的熱門項目,追捧明星運動員,是更多普通人的選擇。普通運動員尚且要面臨退役後的落差,對殘障運動員而言,這個問題就更加殘酷。

?媽媽的神奇小子》中展現了對殘障運動員出路的探討。影片裏,蘇樺偉參加訓練,每月只能領到3000港幣的政府津貼,遠低於送快遞等普通工作。考慮到家庭經濟負擔,蘇樺偉一度不想跑了,而他的媽媽則將目光放到了廣告代言上。現實中,同工同酬的制度還需要不斷推動制定落實,對殘障運動員的未來規劃,也應被用人機構納入工作計劃。

據吳君如透露,這部影片本身10年前已有雛形,但一直被投資者拒絕。演員古天樂的投資,才使這個故事得以搬上銀幕。

文藝創作、新聞宣傳、科普工作,對消除歧視、營造助殘氛圍,同樣有着不容小覷的效用。蘇樺偉主演的電影《12秒58》,曾經收到了一些這樣的評論:

“只要看見殘疾人在社會中受到不公正待遇,就會覺得好傷心。希望社會能多些寬容理解吧。”

“二十年後的我,在錄像中依舊被這個殘疾少年在跑道上燃燒的激情所感染。”

神奇小子觀後感篇7

非常勵志,非常感人的電影《媽媽的神奇小子》,吳君如擔綱,影片為我們演繹了殘疾人一樣可以成就自己,包括母親對孩子的教育和付出,非常有教育意義,推薦。

吳君如只要不是演喜劇,她的這個名字就是演技的保證

雖然有點重複了以往的角色,但演得依然很打動人,我很喜歡,所有演員的表演總體都不錯,只是影片劇情走向沒太大驚喜,很勵志,很有能量,煽情戲也是意料之中,比較欣賞的一點,它講出了殘疾運動員所面臨的現實問題,比如同樣是拿了金牌,殘疾運動員與奧運會運動員的待遇不一樣的“同工不同酬”、殘疾運動員退役後何去何從等等,在某種程度上表達了殘疾運動員的現實訴求,值得大家關注,他們為國家、為人民贏得了榮耀,他們也需要我們給予關懷。

上一次看到吳君如扮演媽媽的角色還是多年前在歲月神偷吧,這一次是殘障題材,與腦痙攣的運動員孩子共同成長的故事,兩個人都站在為了對方好的立場做的讓彼此難受的事情,或許這就是考驗吧。還有值得稱道的就是那種不服輸的精神,望着一個目標向前衝的專注力與勇氣,即便他天生有缺陷,蘇樺偉真是了不起。

電影故事原型

由蘇樺偉原型改編的電影《媽媽的神奇小子》,為我們呈現了一個冠軍、尤其是一個殘疾人冠軍誕生的不易,他的堅持、他的付出,以及在他背後,母親蘇媽的引導、培養和教育的不易。

蘇樺偉是“神奇小子”,蘇媽就是“神奇媽媽”。無論是影視作品、還是傳統道德,我們都在歌頌母親的付出和犧牲,但鮮有作品能夠生動描述殘疾人運動員母親的堅毅和智慧。

母愛至上

?媽媽的神奇小子》的中譯名很直接的點出了本片的兩位主角——母親和神奇小子,影片在敍事手法和鏡頭語言上都採用了大量的情感“特寫”,主線平鋪情況下講述一個故事並不會讓人覺得觀感乏味,相反自然而然的情感流露比起用電影技法去催人落淚顯得更加高級!

雖説母子之間的情感是本片的一大要素,但是本片中的運動場面拍攝和配樂結合的相得益彰,成功構造出了應有的競技氣氛和緊張氣息,中國的運動題材影片就應該這麼拍,不刻意但有力。

比同為殘疾運動員跑步的題材電影: 《了不起的老爸》更傳記一些。

這兩位爸爸媽媽都很了不起。一樣是跑步,跑到我心潮澎湃,熱血沸騰。鄭愷的《超越》和這兩部電影比起來簡直就是個垃圾。本片根據香港殘奧會田徑冠軍蘇樺偉的真實故事改編,他一直被稱為港版的阿甘,從腦痙攣患者到世界冠軍的征途。在今年殘奧會開幕之際特別獻禮上映,除了對母愛親情的讚頌,更是呼籲關注殘疾人運動員,提倡“同工同酬”的心聲。本來沒有多大期待,結果卻超出預期的好看,並讓我潸然淚下,真實動人,不造作,不刻意, 娓娓道來。

劇情橫跨了從1996年亞特蘭大奧運會, 到2008北京奧運會12年的時間。神奇小子的背後有着一位堅韌不拔的神奇媽媽,吳君如從無厘頭喜劇諧星巨大轉型,包括所有其他演員都演技在線,張繼聰更是奉獻了自己從影以來的最佳表演…… 殘疾的男主角和馬來西亞電影《光》裏的自閉症患者也有點像,“傻憨憨”的三位童年少年青年男主角分別飾演了樺偉的成長曆程(劇終奪冠更是穿插了樺偉本人的實事錄像)可謂四大男主角蒙太奇齊聚。ps:2006年,這個故事已經拍過一次電影《12秒58》, 蘇樺偉本人親自飾演自己,張國柱和潘虹分別扮演父母。

神奇媽媽和神奇小子的故事。

奧運冠軍不容易,殘疾人的奧運冠軍更是飽含了更多的血與汗與磨難。敬佩每一個這樣的殘疾人家庭,也希望他們的日子都不這麼難。既然上天讓你不一樣,那就做一個不普通的人。

很樸實,沒有過度渲染英雄主義和苦難,但就是看得熱淚盈眶和熱血沸騰。在講述個人傳奇的同時還不忘聯繫社會痛點和家庭的矛盾,同工同酬和忽略小兒子的感受讓電影昇華成一部好的現實題材電影。從一個殘疾運動員輻射到整個運動員的境遇,告訴觀眾的不只是一個人的成功,還是更多人的失敗和無力。

正如片中所説“同工不同酬”,奧運冠軍和殘奧冠軍在現實世界的待遇是懸殊的,在電影界同樣如此,為奧運冠軍拍攝的作品多不勝數,但反映殘奧比賽的作品寥寥無幾。由戲骨級演員吳君如領銜的電影《媽媽的神奇小子》,根據殘奧冠軍蘇樺偉的真人真事改編,但這並非是傳統意義上的體育明星傳記,影片更多的是在觸探這個平凡家庭的生存之困,以及在向一條條賽道衝刺過程中的掙扎與突破。

真實的故事最感人,即便做好了心理準備不要哭,但觀影過程依然屢屢破防,只因那不離不棄的母愛,與不屈不撓的拼搏,最令人動情。

個人總結

被預告片吸引,點映時就趕來看。一部勵志感人的故事,講述殘疾運動員成長的艱辛和奮鬥。故事講述手法簡單,嘗試將重點放在母子情的“神奇效應”,來推動整個故事。

故事還是有不少戳中淚點的位置,吳君如又一次獻上“lv”級別的演出,不過映像更深的是扮演蘇樺偉不同年齡的幾個演員,真摯感人,尤其是成年的阿偉,值得給贊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