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宮二課觀後感800字7篇

來源:巧巧簡歷站 2.56W

一般人們欣賞完一場影片後,一定有不少啟示,可以完成一篇觀後感,大家在寫觀後感的過程中,能夠結合自身的生活實例,以下是本站小編精心為您推薦的天宮二課觀後感800字7篇,供大家參考。

天宮二課觀後感800字7篇

天宮二課觀後感800字篇1

望向星空,一顆顆星星在不斷的眨眼睛,月兒像小船掛在天空,那裏就是遼闊的宇宙。今天,我們很榮幸可以觀看由神舟十三號乘組航天員翟志剛、王亞平、葉光富將在空間站進行的太空授課。此次授課分別介紹展示了中國空間站工作生活場景,演示微重力環境下細胞學實驗、物體運動、液體表面張力等現象,包括太空細胞學研究實驗、浮力消失實驗、水球光學實驗等,並與地面課堂進行實時交流,傳播載人航天知識,激發了我們對科學的興趣、對宇宙的嚮往。

宇宙是很奇妙的,但在我們觀看之前,三位宇航員及工作人員付出了許多,正所謂“台上一分鐘,台下十年功”啊!我們的夢想的實現是與努力密不可分的。當初“發明大王”愛迪生為了發明燈泡,尋找實驗了1600多種礦物、6000多種植物,經過了上萬次試驗才成功!在我們肆意的用着電燈時,有沒有考慮過愛迪生付出的辛苦?沒有他的努力,就沒有我們現在的電燈;貝多芬,他28歲失聰了,你知道,音樂家失去了聽力就像廚師失去了味道,木匠失去了手臂一樣痛苦,但他沒有放棄,反而更加努力練習音樂,對音樂的追求更高。所以,貝多芬成為了音樂節的奇蹟,被稱為“音樂聖人”;愛因斯坦,達爾文……這些科學家讓他從一個普通人變成一個流芳百世的名人,是努力,只有努力才能得到別人的讚揚和認可。

高爾基曾經説過:“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在這次授課中,涉及到了生物和物理的方面的知識。他們怎麼學會的?靠看書和理解。一本好書,可以讓我們受益終身。往小説,閲讀可以豐富我們的知識,提高寫作能力。往大説,閲讀可以增強我們的能力,長大為祖國的繁榮貢獻自己的力量。在三國時期,有一位吳國將軍叫呂蒙,他勇敢且擅長戰鬥。但呂蒙在十幾歲的時候就參軍了,卻沒讀多少書。後來,吳王孫權批評了他,並提到了閲讀的重要性。從那時起,呂蒙就不知疲倦地努力學習,最終成為一名偉大的將軍。後來,“士別三日即當刮目相待”變成了一個習語,呂蒙的學習態度也值得我們學習。

努力學習,終能成就夢想。在不知不覺間,這堂課就結束了。我們要不斷學習,不斷努力,為中國航天事業貢獻一份力量!期待下次太空授課的到來!

天宮二課觀後感800字篇2

太空授課的“選題”條件是實驗所需的材料和設備必須安全可靠、質量小、體積小、功耗小、對航天員健康無影響、不會污染座艙環境等;當然,也要考慮創意新穎、簡單可行、不需要花費航天員很多時間等因素。

“當時還設計了一個磁鐵實驗,但考慮到磁鐵可能對航天器內部儀器和設備產生影響,所以這個實驗被放棄了。”龐之浩補充道,此外,化學實驗有一定的危險性,為了安全起見,太空裏的化學實驗通常在實驗櫃或者手套櫃進行,難以向地面學生呈現,因此挑選物理實驗作為太空授課的內容更具安全性和可視化。

為做好中國首次太空授課科普教育活動,當年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聯合教育部、中國科學技術協會等部門對活動進行了系統、周密的策劃,完成了課件、教具製作和地面課堂的準備工作,航天員還為此進行了專題準備。

由於天宮一號是精密飛行器,航天員的授課活動必須小心謹慎,既不能動作幅度太大,干擾到正常飛行,還要當心漂浮的實驗器材、液滴影響到航天器安全。

作為主講人的航天員王亞平,在備課時沒少下功夫。她精心準備授課內容,向專業教師虛心請教講課技巧。指令長聶海勝擔任太空課堂的助教,負責配合王亞平管理教具,維護課堂秩序。航天員張曉光幾乎是被“捆”在艙壁上聽完這堂課的,因為擔任攝像師的他,要想在失重環境下保持平衡,必須用束縛帶把自己固定在艙壁上,才能在用手持攝像機的情況下,保持長時間穩定拍攝,把太空授課的精彩圖像傳回地面課堂。

“未來的太空授課將會有更多、更新穎的實驗內容和形式。例如天地對比實驗,比較蠶或蜘蛛在太空與地面吐絲的區別,觀察蝴蝶在太空中如何飛舞等。”龐之浩介紹,我國有關部門也已開始組織青少年設計太空實驗,並定期請專家評審,優秀的實驗方案未來有望在中國空間站上實施。

天宮二課觀後感800字篇3

今天的載人航空授課,我從中感悟出一個國家需要科技研發,而科技研發需要青年。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青年一代的理想信念、精神狀態、綜合素質,是一個國家發展活力的重要體現,也是一個國家核心競爭力的重要因素。”任何一個時代,青年都是社會上最富活力、最具創造力的羣體,他們往往站在歷史發展的風口浪尖,個人命運與國家民族的命運緊密相連,成為推動歷史前進的重要力量。通過學習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我們不難發現,我們黨帶領人民贏得的每一個進步、取得的每一項成就,背後都凝結着無數青年的辛勤汗水、青春熱血。向上的路,從來都不好走。廣大青年身處新時代、奮進新徵程,要珍惜現在來之不易的生活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青年一代的理想信念、精神狀態、綜合素質,是一個國家發展活力的重要體現,也是一個國家核心競爭力的重要因素。”任何一個時代,青年都是社會上最富活力、最具創造力的羣體,他們往往站在歷史發展的風口浪尖,個人命運與國家民族的命運緊密相連,成為推動歷史前進的重要力量。通過學習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我們不難發現,我們黨帶領人民贏得的每一個進步、取得的每一項成就,背後都凝結着無數青年的辛勤汗水、青春熱血。向上的路,從來都不好走。廣大青年身處新時代、奮進新徵程,要珍惜現在來之不易的生活,把歷史作為最好的“教科書”和“營養劑”,弘揚革命先輩的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堅定跟黨走的信念,在接續奮鬥燃燒着青春

理想指引人生方向,信念決定事業成敗。對馬克思注意的信仰,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信念,對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信心,是指引和支撐廣大青年前行的強大精神力量。周恩來早年在歐洲,對當時流行的種種思潮進行認真比較後,最後選擇了“能使中國投身於社會變革的”馬克思主義,並斷言:“我認的主義一定是不變了,並且很堅決地要為他宣傳奔走。”青年一代肩負着國家和民族的希望,作為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堅持和發展馬克思主義,是當代青年的使命責任。地球是我們賴以生存的母親,我們要去用自己的行動保護她。中國也是我們的母親,我們要去用自己的行動去推動發展她讓她變得更加強大。我相信,在不久後我們和我們的夢想將再一次衝破雲霄,駛向未知的宇宙。

天宮二課觀後感800字篇4

3月23日,我和同學們一起收看了中國航天“天宮課堂”第二課,神舟十三號的翟志剛、王亞平、葉光富宇航員再次變身“太空教師”,給我們上了非常生動有趣的一課。

2021年12月9日,“天宮課堂”第一課正式開啟。神舟十三號乘組航天員翟志剛、王亞平、葉光富相互配合進行授課,在中國空間站精彩開講,並面向全球直播。這是時隔8年後,中國航天員再次進行太空授課,也是中國空間站首次太空授課活動,他們講得精彩、講得成功,備受歡迎。而繼第一堂課後,“天宮課堂”第二課更加令人期待。

本次太空授課活動繼續採取天地對話方式進行,由航天員在軌演示太空“冰雪”實驗、液橋演示實驗、水油分離實驗、太空拋物實驗,介紹與展示空間科學設施。例如,太空“冰雪”實驗,演示失重狀態下的飽和液體結晶現象。“天宮課堂”第二課,旨在傳播普及空間科學知識,激發廣大青少年不斷追尋“科學夢”、實現“航天夢”的熱情。

“天宮課堂”第一課的太空實驗我還歷歷在目:“太空健身”“細胞培養”“浮力消失”……其中,讓我印象深刻的是王亞平宇航員做的一系列關於水的實驗,水在太空中由於失重,展示了和在地面完全不同的奇妙現象。而“天宮課堂”第二課中,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水油分離實驗,我們都知道,在正常環境下,水油是分離的;但在失重環境下水油分層現象消失了,實驗還演示了通過旋轉產生離心力實現分層的現象。真是太不可思議了!

通過天宮課堂,我不僅學到了奇妙的科學知識,同時也感受到科學技術的力量。我國航天事業的飛躍發展,空間站的建立,飛天夢的實現,靠的就是先進的航天科技。仰望星空,我將更加努力,學好科學知識,為未來中國科技發展貢獻力量。

天宮二課觀後感800字篇5

今天太空授我太空授們看了航天員王老師給我們先是稱質量,其實具體的演示,王亞平給指令長聶海勝稱了一下他的體重。第二個實驗是關於失重的單擺運動。在地球上,單擺小球會在一定範圍內來回晃盪,但是在太空當中給它一個作用力,它會做圓周運動。現場的同學們見到這個現象,也感到眼睛一亮。第三個實驗是王亞平手裏拿了兩個我們從小就玩的陀螺,在太空當中,給它一個作用力,它就會朝着一個方向去轉動。第四個實驗和水有關,是要驗證表面液體的張力,捏出一個水泡之後,形成了一個水膜,後來緊接着的實驗就是給一個水膜不斷的注水,形成了一個透明的水球。最讓大家驚喜的就是王亞平在後來就給這個水球裏面用注射器注射進去了一個藍色的水滴,這個棉絮狀的水滴就蔓延開來,瀰漫了整個的水球。王亞平介紹説,在失重環境下,人們能夠獲取結構更加均勻完整、尺寸更大的半導體晶體,有利於開展材料學基礎性研究,優化和改進地面生產工藝。失重條件下冷原子鐘的頻率穩定度會大大提高,可以應用於高精度的衞星導航定位系統……。在太空”等一系列太空教育計劃。

作為載人航天的後來者,我國在這一領域的實踐剛剛開始,但歷次神舟飛行在實現工程目標的同時,也極大提升了全社會尤其是青少年瞭解航天、走近科學的熱情。30歲左右的年輕一代已經成為載人航天工程各系統的技術骨幹,而他們中的很多人。勵下走進航天行列的。正如女航天員王亞平在接受採訪時曾説過的,面對浩瀚的宇宙,我們都是學生。科學永遠是一個國家前行的基石。在建設創新型國家的歷程中,我們需要更多的人才熱愛航天、投身航天,需要全社會理解、支持這項造福人類的偉大事業。從這個意義上來説,航天科普活動中藴藏着中國航天走向明天的無窮潛力。

在今天的神十航天員太空授課,我意猶未盡。因為少年強則國強;少年行則國行;少年富則國富,這就是我的中國夢。每個人都可以有一箇中國夢,就好像每個人都可以仰望星空,星光灑在每個人的臉上,照亮更加豐沛的人生,也照亮更加燦爛的中國!

天宮二課觀後感800字篇6

這次“天宮課堂”授課的對象主要是青少年,採取天地協同的互動方式,由神舟十三號的航天員王亞平擔任主授課教師,葉光富和翟志剛擔任助手,為大家進行直播授課。

三位“太空教師”為廣大青少年展示了三個有趣的科學實驗:乒乓球實驗、水膜實驗和泡騰片實驗。同學們在地上也進行了上述實驗,由於太空失重環境和地球的重力環境完全不同,呈現出了完全不同的實驗現象,引發人們的深思。

比如同學們把乒乓球浸入水中,由於受到浮力的影響,小球會浮在水面上。但是在太空中,將乒乓球浸入水中後,小球卻懸在水中,即使在空中來回旋轉也不會下落。據王亞平解釋,這是因為在空間站內浮力會消失,所以小球不會受浮力影響上浮。

再來説説給我印象最深刻的實驗——有趣的水膜實驗。王亞平把水注入金屬圈中,形成一個似凸透鏡的大水球,放入摺紙花,花在水球中綻放開來,令人歎為觀止。這是由於失重環境下水的表面張力大顯神威,所以水不會向下流,從而形成水球。再向水球中注入氣泡,氣泡將水球分割成兩個部分,會形成兩個一正一反的像,但是王亞平並沒有直接告訴我們,而是引發我們思考,讓我們積極去探索,發現科學的奧祕。

這次空間站的授課,我受到了極大的震撼,這也大大增加了我對科學的興趣,在我心中埋藏下了探索宇宙的種子。

綻放的水中花似祖國欣欣向榮的繁華,綻放着自己的光彩,熱烈而又美好。在直播中,我們不僅學習到了許多知識,同時也看到了地球表面和太空的美麗景象,太空中遨遊的每一顆星辰,大海中的每一滴海水,都承載着中國無數青少年的夢想。

這是“天空課堂”第二次在中國空間站開課,我們堅信,在未來,中國空間站會繼續利用太空中獨特豐富的資源,引導和鼓勵青少們積極探索,弘揚偉大的科學精神,讓我們懷着一顆熱愛科學和探索未來的心繼續期待接下來的課程吧!

天宮二課觀後感800字篇7

星辰大海未止步,航天英雄再出徵。北京時間10月16日0時23分,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載着翟志剛,王亞平和葉光富三名中國航天員飛向太空,他們成為中國空間站天和核心艙的第二批“入住人員”,這次全球直播的《天宮課堂》更為人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這次太空直播課堂裏,有多樣有趣的實驗以及課程,了其中最令我感興趣的,還是關於水膜的幾個小實驗。

首先是水膜張力實驗,王亞平老師説,這是一個美麗的實驗,那麼究竟有多美麗呢?第一部需要做一個水膜,然後往水膜里加水,讓這個水膜變成一個後水膜,此時,王亞平老師拿出了她和她女兒在地球上做的花朵摺紙,如果把花朵摺紙放在水磨當中,會出現什麼現象呢?這還需要我們繼續往下看,只見那花朵摺紙慢慢開展來,王亞平老師還説看到了這朵花,她就想到了她的女兒,“同學們你們都是祖國的花朵,含苞待放,未來是你們的。”這讓我感到,作為我們祖國新時代的少年,我要發憤圖強,好好學習,讓祖國更加繁榮昌盛!

接着,再往水球里加水,讓它變成一個大水球,變大後,我能看到一個倒立的王亞平老師,這讓我明白,在失重的環境環境下,水的表面張力會大顯神威,這是凹透鏡成像的結果,接着,在水球裏注入一個大氣泡,能發現一個倒立的老師和一個正常的老師,原來這個實驗叫做水球光學實驗,我知道了,在水球光學實驗中,水球中形成一正一反兩個象,是因為氣泡將水球分成兩部分,分別成象的效果在地球上難以見到這樣的現象。

最後老師着我們看了一個有趣的實驗:我們將水球裏的氣泡取出來,為了美麗,再將顏料注入到水球當中,顯出漂亮的藍色的水球,把半片泡騰片放入水球裏,會出現怎樣的效果呢?這就是泡騰片實驗,泡騰片在水球裏不斷的泡騰,產生了許多小氣泡,就這樣一個小知識又出現了!原來在失重的環境下,雖然氣泡在水裏不斷的產生,但並沒有離開水球,隨着氣泡的逐漸增多,水球變成了一個充滿歡樂小氣泡的歡樂球,隨着氣泡的增加,還過發出清香。

這個藍色的小球,像我們的地球。

“地球是我們人類在宇宙中的搖籃,但人類不可能永遠生活在搖籃裏”這也是王亞平老師説的。這讓我感到,中國正在跟着新時代的腳步,一步一步走向新的世界,如今,我們已經有了自己的空間站,我們會逐漸踏入月球、火星和更遠深空!

這次的課程,讓我對太空中的一些知識以及一些常識有了更多的興趣。也希望隨着科技的發展,我們的生活會越來越美好!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