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國電影《辛亥革命》觀後感(精選3篇

來源:巧巧簡歷站 2.12W
為什麼清末民初那段大革命的故事,總是讓我那麼神往?為什麼那種為國家民族的犧牲,總是讓我那麼感動?大約,在每個人的心中,都有那麼一分對同胞手足的愛,和對國家民族的承擔,下面是本站小編整理的《愛國電影《辛亥革命》觀後感(精選3篇)》,以供參考。
  
愛國電影《辛亥革命》觀後感(精選3篇

《辛亥革命》觀後感1
  
  在眾多獻禮片中《辛亥革命》算是中上等水平的作品。影片講述了辛亥革命從準備到爆發,再到孫中山辭去臨時大總統之間的歷史事件以及重要人物的命運。影片中有大段的孫文在歐美等國的激情演説——在舊金山為革命活動募捐的演説、在歐洲説服四國銀行拒絕對清廷貸款,均是極為精彩的段落。同時,片中濃墨重彩展現了革命戰爭的慘烈場景——黃花崗起義後徐宗漢帶人清理烈士屍首,此時俯視的鏡頭將烈士的遺體收入灰色的畫面之中,帶來強烈的震撼效果,令人為之動容。
  
  對於辛亥革命這樣的歷史事件,如果沒有巧妙的敍事結構和宏大的場面是很難拍成一部真正的史詩巨片。鑑於中國電影人的一貫水準,這部電影拍到現在的水準已屬不易。如果對中國近代史不是有所瞭解的人,恐怕很難理解這部電影所講述的故事,更難以體會到電影中革命黨人的信仰和氣魄。我想導演在拍攝之時也想到了這點,才會在影片中插入很多文字來承上啟下,但這恰恰違背了電影是用畫面而非文字來講故事的金科玉律,也暴露了電影在敍事方面的不足。而且這種不足是近年的歷史片中尤其是主旋律影片中共同存在的問題。因此,《辛亥革命》只是一部拍給中國人看的歷史片,它不像好萊塢的史詩片,比如《特洛伊》,即使是一個不懂希臘神話的人在觀看這部電影時,也不會因為文化或者歷史障礙而覺得吃力,反而因為電影知道了這個神話。
  
  作為一部獻禮片,《辛亥革命》製作算是十分精良,強大的演員陣容,逼真的場景畫面,直指人心的台詞以及蒙太奇的巧妙運用,更值得一提的是片中很多細節的展現堪稱精彩。檳榔嶼別墅裏的地板上被無意中踢翻的水杯,預示着此刻的寧靜即將被革命風暴打破;紫禁城裏小溥儀往端給親王的粥碗悄悄吐一口口水,是對沒落王朝昏庸可笑的極大諷刺;還有河邊垂釣的袁世凱聽到兒子來報“好消息”時,握着魚竿的手輕輕一顫,將其隱藏至深的狼子野心暴漏露無遺。
  
  影片當然存在的一些敗筆,多為劇本中存在的情節漏洞和個別人物塑造失敗。黃興在米鋪遭到清廷炮轟之後,直接轉換到紫禁城的場景,並未對黃興如何逃脱做明確交代,如果觀眾不清楚歷史的話,恐怕認為黃興早已被炸死。也許編劇也不知道該如何安排黃興死裏逃生了吧。由李冰冰飾演的徐宗漢是眾多人物中的一大敗筆,編劇在人物設置上沒有突出徐宗漢的重要性尤其是作為女性的特殊性,換句話説就是即使把這個角色換成任何一個人或者男性都不會影響到這部影片的發展,這使得徐這一人物塑造十分蒼白。再加上本人愈發不欣賞李冰冰的表演——呆板沒有靈氣,讓這個不足之處顯得頗為扎眼。
  
  總之,對於在類型片上才剛剛起步的中國電影來説,不能有太多的苛刻。化用孫中山的一句話來説——史詩片尚未成功,中國影人仍需努力。
  
《辛亥革命》觀後感2
  
  2011年10月10日,是辛亥革命100週年的紀念日.這是一場空前絕後的革命,在中國歷史舞台畫上了濃墨重彩的一筆.今天,我們去回顧它、銘記它,並必將把它給我們傳遞的一種精神和歷史使命延續到以後的無止盡的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中去.時光流逝,歷史遠去.歲月可以改變滄海桑田,但是永遠無法抹去歷史在此間留下的烙印,那震耳發聵的槍聲將永遠定格在人類歷史的長河中.可以這樣説,隨着硝煙散去的那一刻起,人們就一直在探究這段歷史以期從中吸取有益的借鑑.   當轟轟烈烈的洋務運動失敗之後,當轉瞬即逝的戊戌變法落幕之時.資產階級一場救國圖強的立憲運動在當時外寇橫行、內政腐朽的歷史背景下有條不紊的開展起來.廢帝制促共和為民族民權民生擔起天者大任;興同盟倡博愛號聯俄聯共聯心創生國之新元.一大批知識分子和有識之士滿懷着一腔熱血,用生命譜寫着一段可歌可泣的光輝篇章.那一腔不畏艱難、不怕犧牲的熱忱,值得我們去學習、去敬畏.   歷史總將這場革命一分為二的看待,説它既成功了又失敗了.我不否認它最終的勝利果實被賣國賊所竊取的失敗,但我覺得它的成功經驗遠比它的失敗教訓更值得銘刻在歷史的車輪上.它推翻了中國2000多年的封建統治,給水深火熱的中國燃起了新的希望;它推動了中國資產階級先進力量的進步,為新思想與新文化的傳播奠定了基礎;它讓民主共和的思想深入人心,不論之後何人再復辟帝制,人們都會拿起武器去戰鬥,去維護自己的利益,去捍衞自己的尊嚴.   一個世紀的光陰猶如彈指一揮間,歷史不容假設,所以我很難想像,如果100年前,沒有這樣一部分人為了心中的信念、自己的理想用拋頭顱灑熱血的方式執着的追尋新的希望,那麼如今的中國該是怎樣的一種場面?不過,既然歷史沒有留給我們血雨腥風的生活,沒有留給我們戎馬疆場的機會,那麼我們就該以新的方式開拓進取,去尋找利國利民的新道路.   以銅為鑑,可以正衣冠;以人為鑑,可以明得失;以史為鑑,可以知興替.古人云: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我們,這些生活在安樂世界裏的人們,怎該忘記這段歷史?如今的我們要做的已不是追尋夢境中童話般的天真,而是在現實世界裏腳踏實地的去踐行黨和國家賦予的光榮使命!要將孫中山先生“博愛”的思想發揚光大,即使道路崎嶇、佈滿荊棘,也該微笑着握緊拳頭,因為: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電影《辛亥革命》觀後感3
  
  這是一場空前絕後的革命,在中國歷史舞台畫上了濃墨重彩的一筆。今日,我們去回顧它、銘記它,並必將把它給我們傳遞的一種精神和歷史使命延續到以後的無止盡的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中去。時光流逝,歷史遠去。歲月能夠改變滄海桑田,可是永遠無法抹去歷史在此間留下的烙印,那震耳發聵的槍聲將永遠定格在人類歷史的長河中。能夠這樣説,隨着硝煙散去的那一刻起,人們就一向在探究這段歷史以期從中吸取有益的借鑑。
  
  當轟轟烈烈的洋務運動失敗之後,當轉瞬即逝的戊戌變法落幕之時。資產階級一場救國圖強的立憲運動在當時外寇橫行的歷史背景下有條不紊的開展起來。廢帝制促共和為民族民權民生擔起天者大任;興同盟倡博愛號聯俄聯共聯心創生國之新元。一大批知識分子和有識之士滿懷着一腔熱血,用生命譜寫着一段可歌可泣的光輝篇章。那一腔不畏艱難、不怕犧牲的熱忱,值得我們去學習、去敬畏。歷史總將這場革命一分為二的看待,説它既成功了又失敗了。我不否認它最終的勝利果實被賣國賊所竊取的失敗,但我覺得它的成功經驗遠比它的失敗教訓更值得銘刻在歷史的車輪上。它推翻了中國2000多年的封建統治,給水深火熱的中國燃起了新的期望;它推動了中國資產階級先進力量的提高,為新思想與新文化的傳播奠定了基礎;它讓民主共和的思想深入人心,不論之後何人再復辟帝制,人們都會拿起武器去戰鬥,去維護自我的利益,去捍衞自我的尊嚴。
  
  一個世紀的光陰猶如彈指一揮間,歷史不容假設,所以我很難想像,如果100年前,沒有這樣一部分人為了心中的信念、自我的夢想用拋頭顱灑熱血的方式執着的追尋新的期望,那麼如今的中國該是怎樣的一種場面可是,既然歷史沒有留給我們血雨腥風的生活,沒有留給我們戎馬疆場的機會,那麼我們就該以新的方式開拓進取,去尋找利國利民的新道路。
  
  以銅為鑑,能夠正衣冠;以人為鑑,能夠明得失;以史為鑑,能夠知興替。古人云: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我們,這些生活在安樂世界裏的人們,怎該忘記這段歷史如今的我們要做的已不是追尋夢境中童話般的天真,而是在現實世界裏腳踏實地的去踐行黨和國家賦予的光榮使命!要將孫中山先生“博愛”的思想發揚光大,即使道路崎嶇、佈滿荊棘,也該微笑着握緊拳頭,因為: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