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科技觀後感8篇

來源:巧巧簡歷站 1.88W

我們在寫觀後感的時候,需要聯繫自己的現實生活,每次大家欣賞完一場影片後,應該有很多感觸,可以撰寫一篇觀後感,下面是本站小編為您分享的腦科技觀後感8篇,感謝您的參閲。

腦科技觀後感8篇

腦科技觀後感篇1

在極不平凡的2020年,“最美科技工作者”胸懷祖國,努力奮鬥,書寫精彩篇章。他們中間,有的人瞄準科研空白奮力攻關,有的人根據國家需要確定研究方向,有的人臨危受命奔赴疫情防控一線……他們的功績值得銘記,他們的精神值得弘揚。

我國改革開放經歷了42年,中國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從自行車到家家户户都有的小轎車,從20寸黑白電視到現在大屏幕液晶屏,從手撥電話到5g網絡,我們共同見證着中國的變化。這過程離不開我們中國的正確決策,離不開我們的科技工作者的努力奮鬥,離不開我們工農兵各行各業的恪盡職守,正是這14億人創造了這個美麗而偉大的中國。

細數中國近年來的科技工作者,我們熟知的有“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青蒿素的發現者屠呦呦、“兩彈元勛”鄧稼先、“中國地質學之父”李四光,還有在這場疫情中衝鋒在前的“共和國勛章”獲得者鍾南山院士,這些偉大的科技工作者鑄就了我們輝煌的今天,帶動了中國快速的發展。在中國邁向世界的潮流做好了強大的支撐力量,他們的付出是值得我們敬仰的,他們的努力是值得我們學習的,他們的精神是值得我們傳承的。

其實,在我國發展的道路上,還有許許多多優秀的科技工作者,他們挑戰科技的空白,用“十年磨一劍”的精神在各自的領域專研,用無數的白天加黑夜,創造出一項項不可估量的成果,他們有的力攻地震,有的發揚中醫的精髓,有的紮根戈壁荒漠研究地下實驗室,有的則穿越太空,探索外星球的世界。一項項成果的背後都離不開這些科技工作者的執着追求,他們用堅定和使命來詮釋科學精神。雖然經過歲月的洗禮,他們的額間已爬滿了皺紋,但是那科技的光環照耀着他們,閃出最美的光芒。

腦科技觀後感篇2

有這樣一羣人,他們不忘初心,甘於奉獻,面對疫情勇敢逆行,以自身所學守護人民健康;他們矢志報國,鋭意攻關,鑄造“大國重器”,打造高質量發展新引擎;他們面向國家和人民需求,立報國之志,學報國之能,建報國之功。

他們,是全國9100萬科技工作者的優秀代表,他們是新時代科學家精神的踐行者,他們的品質與精神之光,照亮了科技星空。新華社記者近日走近一些“最美科技工作者”,記錄他們的故事。

知行合一:把“解決問題”作為創新動力

他是我國泌尿外科微創醫學領域的開拓者之一,在國際上首次提出等離子前列腺切割手術全新理念;他臨危受命出任雷神山醫院院長,打造聞名中外的“重症救治堡壘”……他是武漢大學中南醫院院長王行環。

從醫30餘年,王行環始終把“解決問題”作為創新的動力和方向。

經尿道前列腺電切術,百年來被視為前列腺增生治療領域的“金標準”,然而,這一療法存在諸多國際性難題:出血多、存在水中毒風險、手術死亡率高達8‰……通過近20年不懈探索,王行環和團隊創建了微創等離子前列腺切除手術體系,迄今治癒超過200萬例,未見死亡病例報道。

今年2月,王行環出任雷神山醫院院長。臨危受命,他無暇顧慮,一心撲在“解決問題”上,克服運行初期的重重困難,將來自286家醫院3202名醫護人員、1000餘名後勤保障志願者、1.3萬名建設者緊緊凝聚在一起,鑄造成一支抗疫精鋭之師,取得了近98%的救治成功率、醫院零感染、安全生產零事故、環境零污染的抗疫成績。

“面對困難,千方百計找到最好的辦法解決問題,這是科技工作者的使命,也是科學家精神的重要內涵。”王行環説,科技工作者一定要做到知行合一,“心中有良知,行為有擔當”。

腦科技觀後感篇3

從西藏昌都到青海玉樹,從林芝到那曲,次旦央吉幾乎跑遍了青藏高原。這位西藏自治區藏醫院眼科主任、西藏眼科研究領域學科帶頭人,被人稱為藏區的“光明使者”。

冬日的青藏高原寒冷乾燥。有時候,早晨6點左右,當大多數人還在睡夢中,次旦央吉就要趕到醫院準備手術。

次旦央吉的辦公室牆上,掛滿了患者送來的錦旗。“我把患者當家人,盡己所能,為他們減輕病痛。”她説。

次旦央吉説,希望廣大西藏農牧民能看眼病不出藏。一有機會,她就到內地“充電”。2012年,她在西藏開展了首例角膜全層移植術;2014年開展西藏自治區第一台玻璃體切除手術;2017年開展了西藏自治區第一台眼底激光術。至此,西藏眼科手術開展項目基本上實現了與內地一流眼科醫院同步。

武漢大學中南醫院院長王行環是我國泌尿外科微創醫學領域的開拓者之一。從事泌尿外科臨牀、科研工作30餘年,王行環引入、改良、創新了微創泌尿外科理論與技術,臨牀研究成果被國際多種疾病權威指南採納。同時,他還在國際上首次提出等離子前列腺切割手術的全新理念,創建了微創等離子前列腺切除手術體系,推動國產醫療設備研發及產業化,使過去只能在教學醫院開展的高難度手術成為在基層也能做的技術,惠及了更多老百姓。

今年2月8日,王行環接到武漢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任命,兼任雷神山醫院院長。當天,他就帶着8名管理人員到了雷神山醫院,此時數萬名工人還在加緊施工。為了加快收治患者進度,王行環要求建好一個病區,就開放一個病區。運行67天后,雷神山醫院宣佈休艙,創造了“雷神山奇蹟”。

“善良是醫務工作者最寶貴的品質。”王行環説,對待患病的小朋友必須像對待自己的孩子一樣,對待年長的患者應該像對待自己的父母,對待同齡人就應像對待自己的兄弟姐妹,只有對患者有同情心、同理心,才能成為一名好醫生。

腦科技觀後感篇4

新華社北京12月27日電(新華社記者張泉、温競華)有這樣一羣人,他們不忘初心,甘於奉獻,面對疫情勇敢逆行,以自身所學守護人民健康;他們矢志報國,鋭意攻關,鑄造“大國重器”,打造高質量發展新引擎;他們面向國家和人民需求,立報國之志,學報國之能,建報國之功。

我們正見證中國航天發展的新跨越。“天問”探火、“嫦娥”奔月……這些舉世矚目航天任務的順利實施,都離不開長征五號系列運載火箭的強力引擎。起飛重量約870噸,地球同步轉移軌道運載能力達14噸……十年磨一“箭”,長征五號的成功研製,傾注了總設計師李東的全部心血。

新技術多、新研產品多、技術跨度大、研製規模大……面對挑戰,李東率領技術團隊突破了12大類247項關鍵技術,解決了一系列世界性難題,確保長征五號火箭於2016年11月3日成功完成了首飛。

寶劍鋒從磨礪出。2017年長征五號遙二火箭發射失利後,李東和團隊並沒有退縮,他們開展了長達兩年多的艱苦“歸零”和攻關。2019年12月27日,隨着長征五號遙三火箭發射成功,長征五號“王者歸來”。

“鬥轉星換,十年終鑄成巨箭。甘苦暑寒,波折歷罷捷報傳。初心不變,今日夢築空間站。”2020年長征五號b火箭發射成功後,李東用這樣的詩句描述了自己的心情。探索不會止步,“更待來年,鯤鵬扶搖九重天!”

腦科技觀後感篇5

瑰麗的舞台表演,高超的舞蹈技術,透露着時代氣息的數字演繹。從東京到北京,從盛夏到冰雪,不同的賽場同樣的夢想,隨着奧運聖火在中國鳥巢的再次點燃,第24屆冬季奧林匹克運動會在北京拉開序幕。此時,北京正式成為全世界第一座“雙奧之城”。

北京2022年冬奧會開幕式恰逢中國二十四節氣之首的“立春”節氣,開幕式也結合了“立春”元素。在一段表演中,演員們手持綠色的發光杆,寓意春的勃勃生機。隨後,綠色和白色焰火在空中拼出“立春”字樣,體現出“春來到、萬物蘇”的振奮和力量。

在開幕式中,每個國家的名字都是由一片片小雪花組成,這些小雪花又組成一個大雪花,這代表着中國嚮往和平互助團結。這場充滿冰雪元素的盛會簡約卻精彩紛呈,向世界展現了一個更加繁榮、強大和自信的中國。如果信念有顏色,那一定是中國紅!身着紅色服飾的中國體育代表團邁着自信堅定的步伐進場,每一步都代表着我國強大自信的精神風貌!這身中國紅!亮眼!美麗!

雖然北京冬奧會開幕式時長縮短,表演規模也減小了,卻展示出了一個更加繁榮、強大和自信的中國,體現了新時代中國文化自信,彰顯中國文化氣質和大國民族風範。

2022冬奧會,我為你加油!2022北京,我為你喝彩!

腦科技觀後感篇6

2022年北京冬奧會開幕式在首都鳥巢盛大開幕,觀看了冬奧會開幕式,我心潮澎湃,震撼不已!

隨着屏幕上依次閃現美麗節氣圖片,最終定格在春分,映入眼簾的是生機勃勃的小草,象徵着春暖花開,那些舞動的“小草”其實是一個個的人在舞動。接着小草變成了一朵朵蒲公英,忽然一個小男孩的剪影出現在畫面中,他輕輕一吹,蒲公英隨風飄散,畫面十分唯美!令我最震撼的是一滴湛藍的水滴緩緩出現,接着是滾滾的黃河水從天而降,佈滿了整個舞台,然後是黃河水變成了冰立方,隨後冰立方不斷變換,最後被刻成了五環奧運標誌,象徵着破除“堅冰”,相互靠近!

冬奧會的開幕式十分精彩,運動員的出場也格外隆重。每個國家都統一着裝,揮舞自己國家的國旗,向大家揮手致意!有的國家只有一兩位運動員,有的國家有幾十位運動員。最後出場的是中國隊,隨着悠揚的《五星紅旗迎風飄揚》,運動健兒身穿中國紅,緩緩走來,作為東道主,中國隊387名運動員包攬了冬奧會的全部運動項目。此時此刻,我為祖國的強大感到無比的驕傲和自豪!

2022年北京冬奧會傳遞了奧林匹克精神,也表現中國的繁榮昌盛,冬奧會的吉祥物“冰墩墩,雪容融”向世界展現了中國人民強身健體,勇於拼搏,敢於奮鬥的精神!

腦科技觀後感篇7

對於被廣大羣眾給予厚望的中國代表團而言,要想在北京家門口的冬奧賽場上創造佳績,除了賽場之上的速度與力量的比拼外,同樣還藴藏着各國先進技術和智慧角力的暗流湧動。

近日,聯想正式對外公佈了為中國短道速滑和速度滑冰國家隊提供的全線智能產品及解決方案,包括三大類智慧設備:高性能智能終端設備、it基礎設施與智慧訓練解決方案相關產品。

由蘇州速邁醫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產的oms3200高端手術顯微鏡已入駐冬奧村,將用於北京冬奧會綜合診所中的牙科診療室,為運動員們的口腔健康保駕護航。顯微鏡內置4k超高清影像系統,術面照度在最高倍率時自動增益30%,精度突破人眼分辨率極限,從裸眼0.2毫米提高到6微米,可有效提高診療效率、優化就診體驗。

榮耀為中國冰雪及短道速滑國家隊提供智能手機及智能穿戴設備支持。包含搭載8通道心率ai引擎的榮耀手錶gs3記錄、分析運動員的訓練狀態,還能借助榮耀magic3 pro的計算攝影來定格賽場瞬間。

此外為運動員訓練和比賽提供支持保障的高科技還包括:雪上賽場的“百米級、分鐘級”精準氣象預報系統,二七廠國家冰雪運動訓練科研基地的風洞實驗室,六自由度電動模擬體育訓練系統等。為運動員和相關人員提供醫療保障的設施有:移動診療車和智能移動方艙。為場館提供防疫衞生保障的設施有:霧化消毒機器人、巡檢機器人、公共空間氣溶膠新冠病毒檢測系統等。

隨着大量科技元素不斷融入,不僅將大幅提升本屆冬奧會賽事管理水平,還將在衣、食、住、行、娛樂、學習、創造等各方面激發出人們的創新意識,促進企業和研發機構將更多創新成果用於體育產業發展。此舉不僅將幫助冬奧健兒創造佳績,未來更將有助於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

腦科技觀後感篇8

以籌辦本屆冬奧會為契機,北京冬奧組委着力構建低碳交通運輸服務體系,採用高鐵提供賽區間客運服務,充分應用智能化交通系統和管理措施,推動賽區交通服務採用清潔能源,同時在全社會倡導綠色低碳出行方式。目前,不斷完善、健全、便利的公共交通體系大大增加了民眾選擇公共交通的可能性,民眾低碳出行意識和低碳出行水平顯著提升,冬奧會對民眾低碳出行起到了促進、示範和引導作用。

不同賽區間的轉運充分利用高鐵。北京冬奧會加速了京張高鐵建設步伐。京張高鐵已於2019年12月30日建成通車,為鼓勵觀眾在北京冬奧會舉辦期間賽區間通行優先選擇鐵路,北京冬奧會專門制定了跨賽區鐵路使用政策。京張高鐵的開通不僅能滿足賽事運行需求,還成為了低碳公共交通體系建設的重要一環。截至2020年底,京張高鐵開通一週年共發送旅客680.6 萬人次。截2021年8月,延慶支線開通9個月延慶站共發送旅客30萬人次,日均發送旅客量呈顯著增長態勢。截至2020年底,進入冰雪季後,張家口太子城站日均發送旅客量從200餘人次猛增至4000餘人次。乘坐高鐵前往延慶和張家口已逐步被廣大公眾所接受。

加快推進氫能源示範應用。開展制、儲、運、 加氫全供應鏈建設,氫能發動機已裝配在公交、物 流等不同車型;試製氫燃料電池發電車作為賽事場 館應急電源備用,配置輸出功率為400kw氫燃料電池發電系統,可實現無時差供電切換賽時,延慶區將投運212輛氫燃料電池大巴,賽後將用於延慶區的公共交通,改變公交能源結構。截至2020年9月,張家口市公交運營車輛2325 輛,其中新能源1718輛,佔比73%。截止2021年6月,張家口市已投運氫燃料電池公交車304輛,累計完成載客量4300萬人次,累計運行1480萬公里,是全國燃料電池運行數量最多、 最穩定的城市之一。

同時,北京市和張家口市舉辦積極倡導“135”綠色低碳出行方式(1公里以內步行,3公里以內自行車,5 公里左右乘坐公共交通工具)。2020年,北京市綠色出行滿意度超過85%,中心城區綠色出行比例達到73.1%,張家口城市交通綠色出行比例達到60%以上。隨着氫能在北京冬奧會的應用,對推動其在交通、發電、供能、工業等 多領域全場景起到示範推廣作用,並將帶動氫能全產業鏈技術進步與產業規模化、商業化發展。

北京冬奧會在實施各項碳減排措施的同時,積極推進林業固碳工程,鼓勵涉奧企業自主行動,實施碳普惠項目,努力實現碳中和目標。並通過上述措施發揮示範引領效應,加速中國向低碳社會轉型, 助力中國2030年前碳達峯、2060年前碳中和目標的實現。

我相信無論是不是因為冬奧會,這項技術也會遲早投入到我們日常生活中去使用,便利我們每家每户的生活。藉着本次冬奧讓我們瞭解了其實科學也可以離我們這麼近。我們為生活在這個國家而感到自豪!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