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佰》個人的觀後感範文四篇

來源:巧巧簡歷站 6.53K
觀後感作為一種表達形式非常靈活的文體,我們的日常生活中需要寫觀後感的地方越來越多,你有為你喜歡影視作品寫過觀後感嗎?下面是本站小編和大家分享的《八佰》個人的觀後感範文四篇,提供參考,歡迎你的參閲。

《八佰》個人的觀後感範文四篇

《八佰》個人的觀後感範文

懷着激動的心情,我和燒結廠的同事們一起觀看了《八佰》,感謝公司,感謝闞總給予我們這次特殊的觀影機會

電影剛開始的幾分鐘,感覺很壓抑,透不過氣。同事説我,這是最基礎的戰爭題材,你連這個都看不了?看完整部電影,在我看來這不是戰爭題材,這是一部民族主義歷史沉澱片。引起了我們強烈的共情:當他們在自己身上綁上炸藥喊出自己的名字義無反顧的跳下去的時候,當他們説來生再見的時候。

四行倉庫與租界隔河而望,形成了鮮烈的對比,一線天堂,一線地獄。連接租界和四行倉庫的橋叫浙江路橋,也叫老垃圾橋,長59.741米。影片的最後是生的希望,而這生的希望就是穿越這59.741米,許多人留在了這59.741米上。

觀影后覺得我們現在的幸福生活實在是來之不易,我們要珍惜現在的幸福生活。當下每個人都有不同的壓力。許多人在夜晚跨越白晝的時間無法自處。或許這是社會現狀,形成這樣的原因是我們不夠強大,對社會的認知不夠多。和《八佰》裏面的戰士一樣,有了民族信仰,有了對自由的嚮往,就不會再有崩潰的時刻。

我們沒有生在戰爭時代,我們的今天是祖祖輩輩為我們創造的。當我們有了夢想,有了要努力的方向,就要去拼搏。為我們美麗的特鋼,我們的德龍集團貢獻出一份力量!要把每一分每一秒都用在努力上,學習上。努力學習自己沒有接觸過的知識,學之所用在闞總的帶領下會建設出一個更美好的新特鋼!在廠領導的推動與鼓舞下我們會更出色的完成每一項任務,努力向上!

《八佰》個人的觀後感範文

疫情來來,第一次走進電影院,看了管虎導演的《八佰》。很是慚愧因為這部電影我才知道這場如此慘烈的戰役,這次戰鬥中我國實際參戰人數只有420人,為了迷惑敵人,對外宣稱800人,史稱八百戰士。

當那英演唱的片尾曲《蘇州河》響起,遲遲不願離開影院,只因想看看很多真實人物介紹,知道他們的名字和籍貫,有的戰士甚至連張照片都沒有留下……

影片儘量給我們還原了這樣一個真實的歷史故事,拍攝場景震撼,拍攝手法巧妙,鏡頭設計總是巧妙從租界記者的望遠鏡內轉場到戰場,強烈的對比感震懾着每一位觀眾,無論是彩色繁華的租界,灰黑破舊的四行倉庫形成的對比,還是鏡頭的最後,高樓林立的現代大魔都依然挺立的滿布彈孔的大樓舊址。

特別讓人感動的是所有貼近人性的真實表達。沒有人生來就是英雄,在成為英雄前他們都是普通人,很多角色思想轉變非常貼近人性。害怕,想回家,最後無論是正規軍,雜牌軍,還是游擊隊,都是為了中華民族的榮譽而戰鬥,用謝晉元團長的那句話,是作為種子去叫醒另外的人。

看完影片,心中除了感動佩服,更多的是致敬,致敬那場戰役中犧牲的以及倖存的人們,無論是留下姓名的,還是不知名的英雄,無論是軍人還是平民,你們都是好樣的。

《八佰》個人的觀後感範文

如果説《1917》是偏向於個人英雄主義,憑藉着一個人的英勇排除萬難、堅持到底,傳達了正確的消息。那麼《八佰》是真正意義上的集體力量、民族力量,這種力量更有震撼力,也更能觸動人心。

抗戰中的上海,已經幾乎淪陷,被困在四行倉庫中的四佰多名中國士兵是這個城市最後的防線,如果他們失守,上海便真正的淪陷了。

隔着一座橋對岸的租界是另外一番景象,有歌舞昇平,是美好的天堂。同時也有很多心懷國家危亡的各界人士,他們心中有着無奈、有着失望,更有着對中國士兵的期許。

日軍揚言三小時之內攻下四行倉庫,想要擊潰這上海的最後一絲反抗,當日軍試圖通過工事摧毀牆體,讓倉庫中的中國士兵失去作戰的陣地。緊要關頭,有人身體上綁了炸彈,開啟了自我犧牲式的爆破,去摧毀日軍的工事。緊接着就是一個接一個的士兵排成隊,身體都綁了炸彈,只留下自己的姓名,然後就為國獻身了。

不禁讓人發出感歎,國人皆如此,倭寇何敢。

天空中的飛機中有各國的觀察員,為了向其他國家表明中國的立場,冒着挑釁敵軍的危險,中國士兵決定升旗,護旗手被機槍掃射,旗杆將倒之際,中國士兵用身體繼續護旗,不顧生命的成為旗杆下的水泥樁。

戰鬥機中的士兵對這種舉動甚是驚訝,飛機的玻璃時不時被中國士兵打中,展示了我們的決心和大無畏的精神。

最後為了保存實力,去喚醒更多的中國人,四佰名士兵決定衝過橋的對面,衝到安全區。明知道會被機槍掃射,但是這是我們必須的選擇,就好像那幾個冒死將電話線送到倉庫的英雄一樣,多活一個就是多一分希望。

危難之際,我們能看到同胞之情,安全區的教授也會拿出自己的槍,不願再忍受別人的欺負,混血後代也會貢獻自己的一份綿薄之力,因為身體裏流着一半中國人的血。無數的人們拿出最珍貴的物資,為的就是爭一口氣。

戰爭是萬惡的,和平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吾輩不應忘記這血的教訓,當以自強不息去敬慰先驅。這種近似殘暴,令人髮指的場面希望不要再有,那一幕幕血肉模糊,那一幀幀生離死別帶來的只有痛心與沉重。

記錄不去忘記,是我們最大的尊重。珍惜好好生活,也是先驅們當初最真摯的期望。

《八佰》個人的觀後感範文

“橋那邊是天堂,橋這邊是地獄”謝晉元站在四行倉庫的頂樓,看着對面燈紅酒綠的法租界,很感慨的對小湖北他們説。

謝團長深邃的眼眸難掩內心的波瀾,堅定的表情透漏出對勝利的渴望,橋這邊的戰士們浴血奮戰,為的是能讓橋那邊國泰民安,雖然兩軍兵力懸殊,但誓死捍衞上海不被淪陷的決心卻一直未變。

這部愛國題材的電影拍得真心很棒,影片中很多細節處理的都非常到位,每一個人的愛國情懷都通過不同的方式和細節來展現,讓我們看到了相同的愛國主義卻有着不同的表達方式。

小女孩的突然敬禮、老教授天天拿着望眼鏡觀望對面的四行倉庫、壯士過橋時,蓉姐擰着兩箱嗎啡奔跑相送、槍林彈雨中,老鐵獨自一人扛起旗杆,升旗、白馬一次又一次獨自往外奔跑。

許多類似且不同的場景都讓人為之感動落淚。

影片中也不乏有些搞笑的片段,端午被子彈擦傷脖子時的膽小、老鐵的唯唯諾諾、抵抗日軍時,老算盤的懦弱無能。張譯塑造的老算盤一角,可謂是讓人啼笑皆非,無論是整體造型還是面部神情,無不詮釋了一個膽小怕事渴望生存下去的人物形象。

有一個場景,朱隊長讓老算盤他們用槍去打日本鬼子的時候,老算盤慌了,他不敢,他説家人在老家給自己找了一個圓圓胖胖的媳婦,等着他回家結婚,可是他到現在都沒有見過“媳婦”,他不想死,他就是普普通通一算賬的,他想活下來。看着老算盤眼鏡框下那雙迷離的小眼睛,那個無辜微涼的眼神,真讓人心疼。沒錯,對於普通的中國人來説,他們只想活着,活着一切都才有意義。單從活着這個角度來看待,其實大家都沒有錯。

雖然我不是很喜歡這種題材的電影,但是此刻安靜的坐在電腦屏幕前,細細的回憶着影片中的情節,真得有很多很多畫面能夠觸碰到我心底的淚點。第二場戰鬥時,倭寇軍強攻不成便在牆上鑿孔,將炸藥包塞進孔裏爆破,此時四行倉庫裏的軍人們一個又一個背上炸藥包往樓下跳,每一名跳下去的戰士都大聲報出自己的名字、來自哪裏、有什麼話要説,其中陳樹生第一個跳下去,喊了一聲“我叫陳樹生,這個給我媽”,然後就聽到砰的一聲炸裂聲。就這樣一個又一個不怕死的戰士為了保衞上海,壯烈犧牲。面對此情此景,橋那邊的何香凝凝視着雙眼,説了句“國人皆如此,倭寇何敢”,這九個字,鏗鏘有力,是對我國人民英勇抗戰最大的肯定。

這部電影整體上講述了1937年淞滬會戰中“八百壯士”保衞四行倉庫的英勇事蹟,是他們的捨生忘死激起了國人抗戰的決心。戰爭年代,有人不畏生死,捨生取義,這種品質值得子孫後代去銘記。

電影結束了,愛國情操卻永久不息。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