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國家記憶》觀後感5篇

來源:巧巧簡歷站 1.09W

篇幅的長短不是判斷一篇觀後感好壞的唯一標準,一部電影能夠給我們不少啟示,可以寫一份觀後感記錄收穫,以下是本站小編精心為您推薦的2024年《國家記憶》觀後感5篇,供大家參考。

2024年《國家記憶》觀後感5篇

2024年《國家記憶》觀後感篇1

在所有的影視片中,紀錄片可以算是真實性、文化性最高的片種。它真實記錄我國曆史發展變化和周圍人們的生活狀態,並以影像記憶的方式為當今的我們留下了一部部民族文化史書,通過媒介的傳播與觀眾進行交流,為過去流逝的歲月儲存大量寶貴的影像資料,從而促進我國乃至人類文明歷史的進步與發展,所以有學者稱,從傳播人類文明意義上來説,紀錄片功莫大焉。

近幾年,關於南京的紀錄片層出不窮,如《南京大屠殺》、《南京》、《南京夢魘》、《南京城》等,還有很多紀實性的欄目等都講述着南京的過去與現在。南京是中國苦難最深、文化底藴深厚的一座城市,沒有哪一座城市像南京這樣與中華民族的深重災難如此緊密相聯。《紐約時報》的一篇評論更為精闢:中國人的口號可能有50條。但他們實際上只需要一條就夠了,那就是squo;牢記南京squo;……①此言不無道理,確實,南京曾經經歷過華夏乃至世界最慘痛的記憶,也經歷了中華民族最為旺盛的輝煌。

一、影像記憶

南京素以六朝古都、十朝都會名世,2480多年的建城歷史書寫着其無數的輝煌。然而,很多人對於南京卻是由一段最刻骨銘心的記憶——南京大屠殺開始的,這已經成為全中國乃至世界都不可忘卻的記憶。1937年12月13日至1938年1月,日軍侵佔南京,在短短的六週之內,日本侵略者在南京燒、殺、搶、掠,無惡不作,屠殺我國30多萬的平民和士兵,史稱南京大屠殺。自20世紀80、90年代至今,全世界人民開始關注這段令人震撼、驚訝和恐怖的歷史記憶,以南京大屠殺為題材的紀錄片也隨之湧現。

正如表格中所列的紀錄片一樣,不同的時代、不同的國家和不同的文化,人們對南京大屠殺的解讀也就不同。

?南京暴行紀實》是迄今記錄南京大屠殺最早的一部紀錄片,具有珍貴的歷史價值。如果説日記、信件可以讓那些日本右翼分子拿出來造謠生事的話,那麼這一部紀錄片應該讓他們啞口無言。這部片子是德國牧師約翰·馬吉冒着生命危險用一架不常見的16毫米的攝影機在南京的各個大學、醫院和其他一些地方拍攝的關於南京大屠殺的真實畫面,日軍入城式、難民區慘景、南京街頭到處都堆集着燒焦的白骨……由於當時條件和技術的限制,畫面的剪輯比較粗糙,只是簡單地刪減幾個鏡頭,然後組接在一起。然而時隔多年,一些影像依然清晰,後期許多紀錄片中的很多影像都來自於這部紀錄片。

在我國國內由於當時的社會政治、經濟和文化等因素,真正關注南京大屠殺的則是在20世紀80年代之後。1982年,日本通過修改教科書否認南京大屠殺一事,激起國人的憤慨,也喚起全世界對南京大屠殺的關注。同年,中國新聞電影製片廠製作了一部紀錄片《南京大屠殺》,這是中國真正意義上的第一部關於南京大屠殺的紀錄片,豐富翔實的資料把1937年那個真實可怕的南京城充分展現在觀眾面前,擊敗和極大諷刺了日本右翼分子的愚蠢的謊言。然而當時電視機仍未普及,電視觀眾少,所以導致這部紀錄片最終的反響不是很大,很多觀眾對南京大屠殺這一歷史事件仍不是很清晰。真正開始有些影響的紀錄片是1987年,為紀念南京大屠殺70週年,南京電視台拍攝了系列片《南京大屠殺》,值得關注的是這次片子不僅侷限於國內,而且也到了日本,有侵華第16軍團曹東史郎的反省和謝罪,也有愛知大學教授江口圭一對日軍暴行的揭露,更有受害人夏淑琴、李秀英等對日本軍國主義展開強烈的控訴。同時也向觀眾展示了當年守衞南京的將領孫元良和工兵(營長)紐先銘,遠東國際軍事法庭中國檢察官顧問桂裕等一系列的珍貴鏡頭。②國內關於南京大屠殺題材的紀錄片宏觀性強,力求還原歷史的真實,很多細節和畫面是通過人物口述或者解説來解讀南京大屠殺的,故教化的意味比較濃。

2008年,南京市委宣傳部攝製的《見證南京大屠殺》則是對前兩部的拓展,影響範圍廣,並獲得業界一致好評。該片主要以紀實為原則,所有的拍攝剪輯都是從見證角度出發的,以當事人所見所聞為主。據悉,該片採訪遍及國內16個省市,遠赴美國、日本、德國、丹麥和中國台灣等9個國家和地區拍攝收集史料。創作者們為了便於人們更準確地瞭解當年日軍大規模集體屠殺地點的選擇和當年國際安全區的位置,在攝製中使用直升機對上述地點和今日南京城區、古城牆、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進行了大規模的航空攝影,以表現歷史的滄桑與厚重,取得了較好的影像效果。據悉,這次航拍是國內外迄今為止第一次就南京大屠殺這一歷史題材所進行的航空攝影。③另外,新世紀以來,國外媒體對南京大屠殺也越來越關注,國際上也先後出現了幾部影響甚廣的紀錄片,最有影響力的要屬《南京夢魘》、《南京》、《張純如—南京大屠殺》,它們不但向西方社會揭露日本當年南京大屠殺的恐怖暴行,其獨特的敍事特點也給國內創作者關於南京大屠殺的影像記憶之建構提供了重要的啟示。

美國導演郎恩·約瑟夫的紀錄片《南京夢魘》就擺脱了傳統的紀錄片思維觀念,片中沒有幸存者的控訴,也沒有什麼專家的點評,其影像視頻基本上只是一些非連貫性的文字圖片:檔案資料、動態影像、解説等。片子是通過描述戰前戰後的南京來解讀南京大屠殺的,戰前的南京正如影片所説:南京,是一個美得讓人窒息的城市。而陷落的南京到處是日軍炸彈的攻擊,無數被炸燬的房屋和炸焦的屍體,侵華日軍制造出的各種不堪入目的虐殺方式……。郎恩·約瑟夫更是運用一種客觀而冷峻的視角來展開對這次屠殺的分析,其一是日本人從小就被灌輸的軍國主義思想,其二是國內蔣介石政府軍的潰退與抵抗。朗恩·約瑟夫以全球化視角來展開對南京大屠殺的影像記憶,通過其影像的真實紀錄來冷峻地呈現日本軍國主義對人性和諧的破壞和屠掠。片中解説員吳海燕的語氣平淡而又冷靜,整體上顯得很客觀。吳海燕説:約瑟夫不只一次地和她説,別讓觀眾聽出你的想法,讓他們自己去思考。導演約瑟夫還專門為影片開設了網站,藉助於網絡傳播,《南京夢魔》在世界引起極大的轟動。

2024年《國家記憶》觀後感篇2

在今年的清明時節,為致敬英烈,央視《國家記憶》欄目推出了紀錄片《絕筆》系列。全片以“英烈絕筆”為核心,通過史料展示、親歷者講述和專家解讀等方式,帶領人們重温一封封絕筆背後的感人故事,既展現了革命英烈們初心不改、信仰彌堅的革命精神,也讓歷史照進現實,讓理想信念的力量在人們的心中愈發堅定。

觀完此片,我的內心久久不能平復:這十多位共產黨員,為了追求信仰,慷慨明志,從容赴死,把生的希望留給後人,用血淚寫下臨終絕筆,寄託着對後人的殷殷囑託,更承載着超越時空、傳承至今的精神信仰。

這些絕筆中有對革命信仰的吶喊:在無邊黑暗中,葉挺將軍昂首挺胸,揮筆寫下撼天動地的《囚歌》,“我只能期待着,那一天,地下的火衝騰。.。.。.我應該在烈火和熱血中得到永生”;夏明翰在臨死前吶喊:砍頭不要緊,只要主義真,殺了夏明翰,還有後來人。

這些絕筆中有對妻兒的不捨和囑託:陳覺給妻子的絕筆中寫道:我們正是為了救助全中國人民的父母和妻兒,所以犧牲自己的一切!紅巖烈士藍蒂裕犧牲前在遺囑中寫給兒子:願你用變秋天為春天的精神,把祖國的荒沙,耕種成為美麗的園林。烈士鍾奇犧牲前在丟棄的香煙盒上給妻子寫下“一定要再婚”的殷切囑託。

一封封在生死關頭留下的絕筆,是革命英烈留給世間的最後話語,凝聚的是他們始終如一的初心信仰和內心深處最具力量的聲音。初心不改書絕筆,革命自有後來人。作為新時代的“後來人”,也許不能完全體會革命先烈們舍小家,為大義,拋頭顱灑熱血感人壯舉背後的崇高精神,但卻能在這些震撼人心的紅色記憶中激發信仰,汲取力量。

從紅色記憶中傳承“初心不改”。百年傳承,初心不變。在那個苦難的年代,革命先烈經歷的困苦程度是當下我們這代人難以想象和承受的,支撐他們前赴後繼、死而後已的力量,就是堅信革命會勝利的信念。革命理想大於天,信念如鐵關鍵是要勤修內外功,不斷加強自身思想淬鍊、政治歷練、實踐鍛鍊。要多學黨史、新中國史,自覺接受紅色傳統教育,常學常新,不斷感悟,鞏固和昇華理想信念。

從紅色記憶中傳承“鬥爭精神”。無論是烽火連天的抗戰歲月,還是艱苦卓絕的建設時期,再是改革開放高歌猛進書寫中國奇蹟,推進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都是在鬥爭中誕生、在鬥爭中發展、在鬥爭中壯大的。

從紅色記憶中傳承“無我之境”。“為了開闢新天地,喚醒了沉睡的高山,讓那河流改變了模樣”。新中國成立以來,面對積貧積弱的狀況和人民羣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中國共產黨人始終秉承初心和使命,帶領全國各族人民矢志不渝艱苦奮鬥,實現了中華民族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歷史性飛躍。“我將無我,不負人民”,平凡之中見偉大,中國共產黨人應以無我之奉獻,行國之大業。

在中國共產黨百年華誕之際,作為一名共產黨員的我將汲取革命先輩們“初心不改、信仰彌堅”的力量,用更加強大的工作幹勁、工作激情,在不懈奮鬥中,為祖國更加繁榮、更加昌盛貢獻自己的全部力量!

2024年《國家記憶》觀後感篇3

是中國航天事業創建60週年,也是中國航天的奠基人錢學森誕辰105週年。在今年,我國已經發射了長征七號火箭和天宮二號 空間實驗室,還將在第四季度發射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和新一代大型運載火箭長征五號,這將在全國掀起新一輪關注航天、關注科技創新的熱潮。

在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和中央電視台的支持下,中國航天系統科學與工程研究院(中國航天十二院)與央視中文國際頻道(cctv4)以高標準製作了專題紀錄片《國家記憶(錢學森與中國航天60年)》。該片共採訪了東方紅一號衞星總體設計師孫家棟院士、載人航天工程原總設計師王永志院士、神舟5號飛船總設計師戚發軔院士、錢學森之子錢永剛教授等24位專家,拍攝了原國防部五院舊址、火箭研製廠、風洞實驗室、錢學森圖書館等10多處現場,查閲了大量歷史檔案。

經過近4個月的緊張工作,順利完成了所有拍攝和製作工作,將於10月7日20:00在央視中文國際頻道播出。

該片共包括5集,分別是《艱難歸國路》、《命運的抉擇》、《長箭趁東風(上)》、《長箭趁東風(下)》和《巡天第一星》。該片形象地反映了在毛主席、周總理和聶榮臻元帥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的領導下,錢學森帶領航天科技工作者創建中國航天事業和研製兩彈一星工程等重大歷史事件,內容豐富,史實確鑿,畫面震撼,情節感人。該片也是我國今年計劃播出的、唯一一個紀念錢學森與航天事業60週年的專題片。

在同類記錄片中,本專題片實現了多個突破:

首次反映了錢學森主動尋求歸國的艱難歷程。錢學森雖然具有優渥的科研生活條件,但是,為了回到新中國,遭受了多重磨難,最後想盡辦法回到祖國。

首次展現了系統工程的重要作用。中國航天不斷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錢學森帶領航天人探索出來的系統工程方法;該片反映了航天系統工程產生、發展和應用到社會經濟領域的全過程。

首次披露了許多重要歷史事實,包括蘇聯專家幫助研製東風一號導彈、國家困難時期航天工程下馬之爭、兩次啟動衞星研製工程等。該片在歷史性和藝術性兩個方面都達到一個新高度。

該紀錄片在送審時,得到了張文台上將、錢永剛教授、錢學森與中國航天課題組專家、北京出版集團和中國航天十二院領導的高度評價。

2024年《國家記憶》觀後感篇4

照片,對於歷史研究來説無疑是極有價值的。這是因為它的直觀、形象和真實。

與之相比,文字就太主觀化。不同書寫歷史的人,其歷史觀、意識形態不同,他們筆下的歷史就會呈現出不同的面目。

歷史也是人的記憶,而記憶在時間的侵蝕下,會不斷折射、扭曲、變形。時間,創造了歷史,也改變了歷史。所以,我們現在看到的歷史已經是變了樣子的。這裏面有多少是真實的,也只有時間知道。

文字,不可信;照片,則基本上是真實的。當拍攝者按下快門的一瞬間,歷史就被定格成為永恆,它不再懼怕時間。當然,照片也會有問題,例如擺拍。那張著名的美軍士兵把國旗插上硫磺島的照片,就是擺拍的。雖如此,但照片中的地理環境、戰場硝煙、軍裝、人的面貌等等,這都是真實的,通過這些我們依然可以感受到一種真實的歷史氛圍,所以這樣的照片也是有價值的,是文字所不能取代的。

觀看歷史照片,會有一種在場感,彷彿我們已經置身其中,時代氣息撲面而來。

這本以“國家記憶”為名的書就是一本照片集,反映的是抗日戰爭中的滇緬會戰。這段歷史,隨着圖書和影視作品的流行對我們已不再陌生,而這些由當年美軍通訊兵拍攝的照片,會讓我們更全面更形象地感知那段殘酷而輝煌的歲月,會讓我們更直觀更真實地認識那些被我們曾經歪曲、遺忘的國軍抗日軍人。

這些照片,隨着時間的流逝,會愈顯其珍貴。

2024年《國家記憶》觀後感篇5

六年國小生活即將結束,在這六年中,有風有雨,有悲有喜,讓我記憶猶新的事有許多許多,但印象最深的還要屬那一天了……

我與同行的四人一起來到操場培訓,項目是1200米,準備了一會兒,我們站到了起跑線上。

預備,跑!隨着老師一聲令下,我們五人飛快地衝了出去,像一支支離弦之箭似的。

一眼,來到了第二圈的彎道口,我與他幾乎並肩跑着,兩人互不相讓,突然間,也不知怎的,他猛得朝我一撞,把我推翻在地。

正在劇烈運動的四肢突然停止運動,導致全身急劇痠痛。

我一時還站不起來了。

眼看後面兩人追了上去,我卻還站不起來——這可怎麼辦呀!再看看老師,他正用嚴肅的目光直視着我,彷彿有什麼話要説。

此刻,我突然明白了老師想告訴我的話。

我奮力爬起,不顧疼痛繼續向前衝,漸漸超過了前面兩人,緊追第一……

最後,雖然我沒有奪得第一,但我卻從老師的目光中悟出了一個令我一直受益的道理:在人生的跑道上,有無數艱辛和挫折,有旁人的嘲諷與傷害,遇到困難摔倒了,要懂得爬起來,堅強地繼續向前跑……人生充滿挑戰,要站起來,站起來。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