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援朝志願軍精神演講稿

來源:巧巧簡歷站 8.72K

  抗美援朝志願軍精神演講稿

志願軍“鋼少氣多”“骨頭比鋼鐵還硬”,以不畏艱險、不屈不撓、勇於犧牲的大無畏精神,前仆後繼,浴血奮戰,與朝鮮人民軍並肩協同作戰。本站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抗美援朝志願軍精神演講稿資料,歡迎參閲。

抗美援朝志願軍精神演講稿

篇一

親愛的同學們:

你們好!我是一名參加過抗美援朝戰爭的老兵,我叫孫xx。很高興今天來到xx國小給親愛的同學們講講60多年前我參加過抗美援朝戰爭的故事。在座的同學們能生長在今天的和平年代裏,你們是幸福的,更是幸運的,對過去的戰爭歲月和苦難年代無從體會,僅從書本和電視裏有些許瞭解,但是對於我這個親身經歷過戰場的老同志來説,今天的生活實屬來之不易,我倍加珍惜。

那是在1950年6月,朝鮮戰爭爆發,戰火燒到鴨綠江邊的時候,中華人民共和國才誕生9個月;中國人民志願軍出兵抗美援朝的時候,新中國也才只有1歲。一個遭受連年戰火,經濟和軍事實力都相當薄弱的國家,面對世界經濟軍事頭號強國的挑戰,應該説是十分艱難的。然而,中朝人民最後取得了這場戰爭的偉大勝利。如果説,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讓全世界看到了一個偉大民族的覺醒,那麼,抗美援朝戰爭的勝利,則讓全世界看到了中華民族的偉大力量。

記得當時我們團被集中到鐵路邊的空地裏,團長傳達上級命令,準備過江支援朝鮮。戰前給兩天的準備時間,要求:1要準備7天的乾糧。2是檢查武器裝備。3要把身上帶的照片、立功證章、紀念章等物品全部集中上繳,把所有用具上標有中國人名解放軍和軍用品的字樣全部去掉。每人增發了一件大衣,部隊也更名為:中國人民志願軍。第3天晚上,我們肩負着中朝兩國的重託,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大橋,告別了祖國,踏上了朝鮮的國土。

剛入朝鮮,語言不通給我們帶來很大的不便,當地老百姓説話我們一句也聽不懂,吃第一頓飯就鬧出了笑話:我們燒了一鍋開水沒東西盛,我就主動到一户人家去借,進屋看到炕上有個很精緻的小白罐子,心想不正好用它盛水嗎?我就對他們説借用一下,用完就還給他們,可我連説帶比劃愣是沒聽懂我的意思,急得我直跺腳,到後來也不管那麼多了,索性拿起瓷罐就走了。過了一會兒,那家老百姓來要他的罐子,正趕巧我方的聯絡員也回來了,聯絡員告訴我們這個小罐是人家盛小便用的,是個尿壺!,一聽説是個尿壺,我們幾個你看我,我看你 ,臉上都露出了難堪的表情,我們已經用它喝水了啊!胸口一熱直反胃。。。到後來為了克服語言障礙,我每到一地,只要遇到朝鮮羣眾都要主動和他們打招呼,交談、打交道,也請教聯絡員有機會就學習朝鮮語。入朝作戰不到兩年,日常的朝鮮用語已基本掌握。

自入朝7、8天,我們每天行軍都在100華里以上,腳上打滿了水泡,每走一步都很疼,由於得不到很好的休息,戰士們都極度疲勞,真是一步也不想走了。按照團裏的兵力部署,我們三營還要繼續前行,又經過一個多小時的行軍,我們營終於到達了預定陣地,並按作戰要求於天亮前做好一切戰鬥準備。這時的我們累的實在不行了,真想躺下睡一覺,可是肚子又餓的咕嚕咕嚕直叫 。身上那7天的乾糧我們早就吃完了,今天已是第8天,有的戰士兩天幾乎粒米未進,真是飢寒交迫啊!沒辦法,我們只能咬牙堅持!

還記得在一次的戰役中,早上6點多鐘敵我雙方開始交火,敵人大概覺察到了我軍的意圖,猛烈的炮火向我陣地襲來,子彈及彈片到處亂飛,因我方缺少有效的工事做掩護不少同志中彈負傷,一時忙壞了擔架班,他們抬了一批又一批,不知道抬了多少,直忙到上午9時許才停了下來,這時敵人的炮火也停止了轟炸,陣地上到處硝煙瀰漫,能見度很低。但僅過了一袋煙的功夫,就聽到天空中傳來飛機馬達的轟鳴聲,順着聲音我抬頭一看,只見無數架敵機將成排的炸彈黑壓壓的從空中瀉下來,陣地上頓時形成一片火海。(後來才知道,敵人突圍那天先後出動了300多架飛機作掩護 )隨之敵炮兵也開始了新的一輪轟炸。接下來我連又傷亡了不少同志,擔架班也出現了傷亡,最後不得不取消擔架班讓各陣地自己想辦法。什麼辦法?其實就是放棄了救治!沒法子,戰爭是殘酷的!緊接着敵陸戰一師的步兵在坦克、裝甲車的掩護下,順着公路邊打邊向前推進。我營7連在公路東側山頭上首先和敵人交火了。看到敵人攻勢很猛,營長親自到7連指揮作戰,打退了敵人一次又一次進攻,一直打到下午2點左右,7連最終也沒頂住敵人的攻勢,敵人衝過了7連的陣地。。。。7連編制130多人最後只剩下9人,其中60炮班的佔多數,並有好幾個已經負傷。營長 安排其他幾個同志到其他連隊送信傳達命令,讓負傷的戰士跟着他邊打邊撤,到下午幾個負傷的戰士也隨之犧牲了。每每想到他們我心裏隱隱作痛。。。 他們要是能活到現在該多好啊 !

正是經過了種種這樣無數個意義上戰爭,抗美援朝戰爭是對100多年前鴉片戰爭的一個交代,是中國人民真正站立起來的一個證明。新中國成立前夕,毛主席曾莊嚴宣告,中國人民已經站立起來了。但是這一事實,當時並沒有被所有的人所認識。帝國主義者更是無視中國人民的力量。因為從1840年的鴉片戰爭起,中國抵禦外侮屢戰屢敗。每一個華夏子孫都不會忘記這段百年國恥的歷史。抗美援朝是新中國成立後抵禦外侮的第一仗。贏得了這一場戰爭,中國人民才真正在世界強國之林中站立起來了。抗美援朝是中國人民愛國主義和革命英雄主義精神的集中體現。抗美援朝也是中國軍隊走向現代化的起點。

不錯,有人把抗美援朝的勝利説成是“小米加步槍”打敗了“飛機加大炮”,那只是一種比喻。中國人民志願軍入朝作戰之初,裝備與美軍相比的確有天壤之別。美軍一個軍有坦克430輛,志願軍最初入朝的6個軍,一輛坦克也沒有。美軍的運輸全部機械化,一個軍有汽車7000輛;志願軍第38軍入朝時只有汽車100輛,第27軍則只有45輛,戰士手裏拿的槍還是1905年設計的日本“三八大蓋”。空中力量更是無法相比。美國空軍在朝擁有1100架飛機;志願軍入朝時,別説飛機,連防空武器都極度缺乏。時下被吹得神乎其神的精確制導武器,其實在朝鮮戰場就已初露端倪。當時美國空軍曾用B-52重型轟炸機投放過無線制導的航空炸彈。這是美國國防部在“海灣戰爭報告”中也承認的。而中國人民志願軍就是在這樣的條件下,把美國人打回到了談判桌前。中國人民志願軍英勇頑強不怕犧牲的精神,是連我們的敵人也不得不承認的。

但是,我們也別忘了,在朝鮮戰爭中,志願軍也從敵人手中或通過爭取外援,贏得了64個陸軍師、22個空軍師的裝備,還有3000多輛汽車。沒有裝備的改善很難想像志願軍能夠長驅直入推進到三八線,佔領漢城。中國人民的空軍和海軍,正是在朝鮮戰爭中誕生的。1950年底,志願軍空軍已形成8個航空師的規模,到1951年4月,又組建了9個航空師。是朝鮮戰爭,讓我們進一步明白了,為了反抗帝國主義的侵略,我們不但要建設一支現代化的陸軍,還要有一支強大的空軍和海軍。

抗美援朝是年輕的新中國展現大國外交能力的首次亮相。與朝鮮戰場同時展開戰鬥的還有另一個“戰場”。當我們志願軍在朝鮮戰場取得重大勝利的時候,新中國得到聯合國祕書長的邀請,首次派出代表團出席聯合國大會。中國的聲音出現在世界各大媒體的頭版上。正如作家聶紺弩當時寫的文章説,1950年十大新聞中,第一條是朝鮮戰爭,第二條無疑應該是中國代表“在聯大對美帝侵略台灣的控訴”。“那控訴的義正詞嚴,理直氣壯,自不用談,最重要的卻是這樣指着帝國主義的鼻子直斥他的罪行,不但在中國是第一次,在世界上也該是第一次”。

當年讓美國人走向談判桌的,不僅是我們在戰場上的勝利,它還包括我們在國際外交鬥爭中的成果。如果把戰爭這種綜合力量的較量僅僅看成是單純兵器和兵力的較量時,戰爭本身就被簡單化了。我們生存的這個時代,軍事衝突越來越包含複雜的國際政治、經濟、人文甚至宗教背景。當左右一場戰爭勝敗的地緣政治因素大大超過軍事技術因素的時候,我們從中獲得的啟示,就決不應該是隻把眼光盯在幾件高技術兵器上。

抗美援朝也向全世界第一次顯示了新中國已成為維護世界和平與正義的重要力量。當年,毛主席説過,別人處於國家危機時刻,我們站在旁邊看,不論怎麼説,心裏也難過。這樸素的話語最深刻地體現了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的國際主義精神。而在朝鮮停戰以後,中國人民志願軍又為了和平主動撤軍,至今在朝鮮沒有一兵一卒。歷史是公正的。誰在真正維護世界和平,朝鮮戰爭就是一個證明。

篇二

70年前,當侵朝美軍把戰火燒向我國東北邊境、並侵佔我國領土台灣的時候,面對強敵的侵略和戰爭威脅,中國要不要出兵參戰,要不要同美國進行戰爭較量,這在政治、軍事和外交上都是至關重要的戰略問題。黨中央和毛主席高瞻遠矚,審時度勢,毅然決然地做出抗美援朝、保家衞國的歷史性決策。歷經兩年零九個月貪生忘死的浴血奮戰,中國人民志願軍同朝鮮人民一道,贏得了抗美援朝戰爭的偉大勝利。偉大的抗美援朝戰爭,打出了新中國的國威和人民的軍威,創造了以弱勝強、以劣勢裝備戰勝優勢裝備之敵的戰爭奇蹟。

70年後的今天,世界處於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特別是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國際戰略格局發生重大變化,我國安全面臨嚴峻挑戰,重温抗美援朝戰爭戰略決策的精髓要義,從中汲取戰略意志、戰略智慧和精神力量,對於不斷奪取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新勝利,有着十分重要的意義。敢於鬥爭與善於鬥爭緊密結合出兵參戰戰略決策,是戰略上藐視敵人和戰術上重視敵人辯證統一的科學體現,是敢於鬥爭與善於鬥爭緊密結合的光輝典範。正如毛主席指出的,“我還是那句老話, 在戰略上藐視他,當作紙老虎,在戰術上重視他,當作真虎。”

1950年6月,朝鮮內戰爆發後,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入侵朝鮮,並欲將戰爭強加給中國人民的時候,成立不到一年的新中國滿目瘡痍、百廢待興。面對世界上最強大、武器裝備最現代化並擁有原子彈的美軍,我們敢不敢出兵、能不能應戰?這是擺在黨中央和毛主席面前異常艱難的重大戰略抉擇問題。胡喬木同志曾回憶説,“我在毛主席身邊工作二十多年,記得有兩件事是毛主席很難下決心的”,其中一件事就是“1950年派志願軍入朝作戰”。

面對極端困難複雜的形勢,面對敵我實力對比的懸殊,黨中央和毛主席全面分析戰爭雙方的優劣條件,以巨大的政治勇氣、超常的戰略魄力,及時果斷做出出兵參戰戰略決策。黨中央和毛主席分析認為,美國雖有強大的經濟力量和軍事力量,但其侵略行徑及於五大洲,受到全世界人民的反對,在政治上是孤立的,本質是虛弱的,是外強中乾的“紙老虎”;美國內部爭吵,與其同盟者也不一致,在軍事上也有它不可克服的弱點。

對於戰爭,中國人民是不怕的,新中國雖弱,但也有有利條件:我們有進行了二十多年武裝鬥爭經驗的黨和,我軍佔有數量上的優勢,具有以劣勢裝備戰勝優勢裝備之敵的豐富經驗。因此,我們儘管面臨重大困難,但也有大的條件,是有條件與美國在朝鮮打一仗的。貌似強大的美帝國主義並不可怕,完全有理由在戰略上藐視它、最後戰勝它。黨中央和毛主席作出出兵參戰戰略決策,是非常審慎、非常講究鬥爭藝術和方法的。

突出表現在,立足於最困難的情況、爭取最好的結果,對出兵參戰的戰略目標和戰爭發展做出三種設想和相應準備:一是在朝鮮境內開滅和驅逐美軍,從根本上解決朝鮮問題:二是迫使美國知難而退,通過談判解決問題: 三是美國對中國宣戰,使用空軍轟炸我國大城市及工業基地。使用其海軍攻擊我國沿海地帶,並支持國民黨軍或蔣美聯軍進攻大陸。黨中央和毛主席的戰略期望是,以實現第二種設想為基點。力爭第一種設想,力避第三種設想,據此作了周密部署。

同時,為了保持政治上的主動,不僅事先向美國發出警告,而且決定用志願軍名義參戰,不以國家名義參戰,避免對美國或其他國家宣戰並選擇在侵朝美軍越過三八線,向中朝邊境瘋狂推進時才出兵參戰等。實踐證明,抗美援朝戰略決策是無產階級革命家偉大膽略和馬克思主義科學態度相結合的產物,是非常英明正確的。新時代進行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敢於鬥爭、善於鬥爭是我們必須傳承的寶貴財富。當前,面對更加複雜嚴峻的國內外形勢,迫切需要發揚抗美援朝戰爭不畏強敵、敢於鬥爭與善於鬥爭的精神,堅定鬥爭意志,激揚鬥爭精神,強化底線思維,講求鬥爭藝術,戰勝前進道路上的任何艱難險阻。敢於鬥爭與敢於勝利相得益彰對於可能贏得抗美援朝戰爭的最終勝利,黨中央和毛主席是有信心、有底氣的。

毛主席多次指出:我們是不打無把握之仗的。這次派志願軍出國,勝利是有把握的。我們的願望是不要打仗,但你一定要打,就只好讓你打。

他們要打多久,我們就打多久,一直打到我們完全勝利!堅持人民戰爭思想,緊緊依靠人民羣眾,是敢於鬥爭與敢於勝.利的堅實基礎。抗美援朝戰爭期間,黨和政府在全國人民中進行了廣泛深入的政治動員與組織工作,以高度的愛國主義和國際主義教育鼓舞人民,與為青年踴躍參軍不成幹上萬的民工、鐵路員工、汽車司機、醫務工作者奔赴前線。

中國人民志願軍勇往直前的高昂士氣和不怕犧牲的精神是敢於鬥爭與敢於勝利的力量源泉。抗美援朝戰爭中,志願軍“鋼少氣多”“骨頭比鋼鐵還硬”,以不畏艱險、不屈不撓、勇於犧牲的大無畏精神,前仆後繼,浴血奮戰,與朝鮮人民軍並肩協同作戰,將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從鴨綠江邊打回到三八線地區,實現了朝鮮停戰的戰略預期。主席與美國基辛格博士討論抗美援朝戰爭時,基辛格説:中國缺乏後勤保障、空中支援,裝備如此之差,居然沒有“打輸”。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