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級個人演講稿7篇

來源:巧巧簡歷站 2.71W

出色的演講稿是需要結合我們的演講主題的,我們在撰寫演講稿的過程中需要保證強調主題,以下是本站小編精心為您推薦的班級個人演講稿7篇,供大家參考。

班級個人演講稿7篇

班級個人演講稿篇1

各位同學好:

我是來自高_班的__。我今天國旗下講話的主題是[憶端午濃情飄香,承中華傳統文化]。

端午節,又名端陽節,龍舟節等。其最初的起源可追溯至上古時期的祭龍。仲夏端午,蒼龍七宿飛昇之正南中天,是龍飛天的日子。後又有戰國時期楚國詩人屈原在五月五跳汨羅江自盡,人們也將端午作為紀念屈原的日子。端午節的起源涵蓋了古老星象文化,人文哲學等方面的內容,藴含着深邃豐厚的文化內涵,也是南北方文化雜糅的產物。

陸游詩[乙卯重五詩]有云: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粽包分兩髻,艾束著危冠。舊俗方儲藥,羸軀亦點丹。日斜吾事畢,一笑向杯盤。其中寫到了端午之兩大習俗——食粽以及掛艾葉菖蒲。

粽子,早在春秋之前就已呈現,最初是用來祭祀祖先和神靈。到了晉代,粽子被正式定為端午節食品,還用作交往的禮品。到了明清,粽子又有了其他的寓意,比如在秀才參加科舉考試前,家中都會為其打算“筆粽”,模樣細而長形似毛筆,又諧音“必中”也討了個口彩。

艾,又名艾蒿,其莖葉散發出的神奇芳香可驅蚊蠅蟲蟻,淨化空氣,同時也是灸法治病的重要藥材,菖蒲可提神通竅健骨消滯殺蟲滅菌。掛艾葉菖蒲是將艾葉於端午時懸於堂中,剪艾力虎形或剪綵為小虎,貼以艾葉,婦人爭相戴之,以僻邪驅瘴。用菖蒲作劍,插於門榻,有驅魔法鬼之神效。期望全家能夠身體健康,平平安安的度過這一年。

而如今,紀念端午文化的方式也隨着時代的變化而有所改變,但是不變的是中華民族兒女對於傳統文化的崇敬。粽子的取材變得多樣,也隨着地域的不同而向着不同的方向發展,呈現出不同的花樣,但是不變的是對於屈原的紀念。在醫學技術發達的當下,也許不再需要艾葉菖蒲來為家中淨化空氣,吸煙滯塵,但此舉依舊承載着人們對家裏人平安無病的期許。賽龍舟在現如今顯然不可能是為了驅散魚羣,保護屈原的身體,龍舟的樣式也有所改變,但不變的是中華兒女心中的愛國主義精神和集體主義精神。

現代人們的生活節奏快,但是我們不能忘記傳統節日的價值和意義。對於我們而言,要由外而內的汲取端午文化,內化於心,外化於行,真正融入每個人的生活中。詩歌是文化最好的載體,誦一曲[離騷]重拾一段不該忘卻的文化記憶,塑造屬於中華民族的共同信仰。

傳承中華傳統文化,責任在每一中華兒女。

謝謝大家。

班級個人演講稿篇2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大家好!

人生如戲,高潮便是青春。

青春令人流戀,也令人困腦。它向徵着奮鬥、拼薄、不敗。

青春令人留戀,也令人困腦。它向徵着奮鬥,拼薄,不敗。

青春給予我們快樂、與同學相處,感受友誼。與父母知心,感受親情。與老師溝通交流,感受老師對我們的無限期望。

這奮鬥,在天空,鳥兒們竟相飛翔,在廣闊的藍天之間,自由翱翔。與它的夥伴們,相互追趕,不願落後,累了,便在樹梢枝頭停歇,望着遠處,片刻便撲動着雙翅向前趕去。這奮鬥,在大地,小草頑強地生長着,俗話説:“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即使是在冬天,即使有冬風無情地吹拂它們怒力生長着,不畏艱難與惡劣的環境,與同伴互竟互生。這奮鬥是青春,這頑強,是生機,在倒亂倒之後,僅一時,便又生長了起來。這奮鬥,在操場,有同學們賽跑的熱烈,在這兒困奮鬥而灑下了汗水,堅持不懈,頑強薄拼的矯健身影,成了操場上的一景。跳遠,跳繩,長跑,是他們的目標,向目標努力,拼薄。這是青春。而這奮鬥,又在教室中,同學們埋頭伏身苦學的坐影,是青春正在奮鬥的旋律,對他們來説,學習似乎從沒有盡頭,時而勞累,便抬頭看看他人奮鬥的身影,這便是自己緩解疲勞的動力。

唯有堅持,方有勝者。面對青春,更多的是不同以往的更加艱難的考驗與挑戰。這磨練了自身,也磨練了意志。前進的路上,多了絆腳,也多了墊腳石。克服了他們,也就在無行之中磨練了自己。青春重在一念間的選擇,這種選擇,決走了心態,從而也就決定了成敗。

青春給予我們的是美好的,同時也賦予了我們選擇未來的機會。等待我的將是那整裝待發的活力與蓬勃,奮鬥造就了更完美的青春,沒有被奮鬥的汗水洗禮過的青春是不圓滿的,沒有燃燒過激情的人生是飽含缺陷的。

我的演講完畢。

謝謝大家!

班級個人演講稿篇3

老師們、同學們:

包粽子、插艾草、賽龍舟、系五彩線......聽到這些習俗,大家猜到我説的是什麼節日了嗎?對,是端午節。農曆五月初五是我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端午節又名重午節、五月節,它的歷史源遠流長,可以追溯到2500多年以前。經過兩千多年的發展,如今,端午節受到越來越多人的關注與重視。20__年5月20日,端午節與春節、清明節、中秋節一起,被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__年9月30日,這個節日又人選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端午節時值夏季,正是疾病開始流行的季節,因此端午節表達了人民驅邪避惡,以求身心平安的美好願望。關於端午節起源的各種傳説,更增添了它的文化內涵。無論是紀念愛國詩人屈原,緬懷吳國大將軍伍子胥,還是悼念孝女曹娥和鑑湖女俠秋瑾,都表現出孝敬長輩、熱愛祖國的傳統美德,與中華民族的精神緊密貼合。

其中最廣為傳頌的當數偉大的詩人屈原抱石投汨羅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譜寫了一曲壯麗的愛國主義樂章的故事。他矢志不渝地追求真理,堅定不移地追隨故國的腳步,他追求"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這種憂國憂民的政治理想,以及為理想獻身的高尚情操,正是端午文化的靈魂。

心繫人民的人,人民永不忘記他。屈原投江後,楚國百姓爭先恐後地划船去拯救,於是才有振奮人心的端午賽龍舟的民俗;人們將飯糰、雞蛋投入江裏,以免江裏的魚鼈傷及屈原的遺體,於是就有了我們今天吃粽子的民俗。

我們今天過傳統節日,根本意義在於對中華文化精髓的傳承。中華民族的特色就是有強勁的歷史記憶。尊重歷史,牢記過去,社會才能正道前進。這才是端午節對當今社會真正的意義所在。因此,對於我們中學生而言,慶祝傳統節日不僅是延續一種風俗習慣,更是對於民族精神與文化的傳承。

班級個人演講稿篇4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我是來自高一(_)的__,今天很榮幸可以站在國旗下演講,今天我要演講的主題是:“心懷感恩、勵志成長”。一個人來到世上,從嬰兒到兒童、再到少年、再到青少年,要歷經很多年,我們也會遇到很多的困難,我們在成長當中,都會得到很多人的幫助,有爸爸媽媽的,爺爺奶奶的,老師們的,朋友們的,但是他們對我們的幫助都是不求回報的,但是千萬不要覺得那就是理所當然的,因為這都不是理所當然的,你覺得你生日的時候,父母理所當然應該放下工作陪你過生日,理所應當給你買想要的禮物;你覺得你父母理所應當送你來學校讀書;你覺得在學校老師理所應當的去花心思教導你……其實你爸媽也可以只打電話給你説一聲生日快樂,禮物也可以不買,你真的要知道,這些都不是理所當然的。對於他們,我們要做到心懷感恩!

我們現在高一了,對於父母、老師,我們能做的最好的回報是什麼,是把心思都花費在學習上,努力的拿一個好成績給他們看,前不久是我媽媽的生日,我特別心態她,每天辛苦的賺錢給我讀書,所以我就苦思冥想想送一份禮物給她,但是我就是不知道送什麼給她,後來也只是送了一件衣服給她,後來晚上她跟我促膝長談的時候,她告訴我:“孩子,你有心了,現在不光記得媽媽的生日,還會給我買禮物了,但是其實媽媽最喜歡的禮物就是你拿到一張優異的成績、或者是三好學生的獎狀”。是啊,其實他們想要的東西,並不是説要你平等的還回來,那麼我們一輩子都沒辦法還清的。後來我再也不想着以他們的愛同等的回報回去了,因為我永遠都想不到父母有多愛我們,老師對我們操了多少心,朋友對我們付出了多少。

希望大家都能找時間閉上眼睛仔細的去想一下,這多麼年來,父母、老師、朋友們都為你們做了多少,我們要是想要回報他們,那麼我們就只能讓自己變的更好,高中三年,我們要在這三年的時間裏,讓自己產生蜕變,活出自己的人生,這樣我們才能有能力去回報他們更多,感恩是我們無論在何時何地都要遵循的本心。

同學們,心懷着對他們的這份感恩,勵志成長吧,不要讓他們失望了,不管別人有多優秀,他們的眼裏只有我們而已,我們要把這些年他們對我們的幫助,無限的回饋給他們,這才是一名優秀的高中生。

班級個人演講稿篇5

老師們、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

按照原計劃,端午節馬上到了,我今天要講的話題是有關中國的傳統節日,這是喜慶的話題,因為在大部分中國傳統節日裏,一家人都團聚在一起,有吃有喝有玩,非常開心。但是,這幾天幾乎所有的中國人都開心不起來,心裏非常難受——四川地震了,傷亡慘重,損失慘重,死亡人數預計在5萬人以上,22萬多人受傷,幾十萬人無家可歸,親人、房子、財物頃刻間化為烏有……

地震到現在已經整整一個星期,國務院宣佈:從今天到21日,全國哀悼三天,火炬傳遞停止三天,所有娛樂活動停止三天……

但是,地震留給災區人民的悲痛何止三天!可以想象,在即將到來的五月初五端午節的時候,很多孩子都吃不上粽子了,也聽不到大人們講屈原的故事了;在八月十五中秋節的時候,很多孩子也不能夠坐在月光下,吃着月餅,聽爺爺奶奶講嫦娥的故事了;在明年正月十五元宵節的時候,許多孩子再也看不到花燈了;而明年四月五號清明節的時候,會有多少災區人民的眼淚灑在親人的墓碑上,所以今天我不想談節日,也不能談節日。

不談節日,但我們可以懷念,可以惦記一些東西,就像端午節我們懷念屈原一樣。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國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終不忍捨棄自己的祖國,最後抱石投汨羅江而死,以自己的生命譜寫了一曲壯麗的愛國主義樂章。

同樣,在地震災區中,也有很多動人的故事去讓我們永遠銘記。

5月13日,在北川廢墟里面,救援人員發現了一位母親,她已經死了,是被垮塌下來的房子壓死的,他上身前傾,雙膝跪地,雙手支撐着身體,有些象古人行跪拜禮,救援隊長忽然在她的懷中發現了一個嬰兒,大概三四月大,因為母親身體庇護着,他毫髮未傷,抱出來的時候,他還安靜的睡着,他熟睡的臉讓所有在場的人感到很温暖。隨行的醫生過來解開被子準備做些檢查,發現有一部手機塞在被子裏,醫生下意識的看了下手機屏幕,發現屏幕上是一條已經寫好的短信:親愛的寶貝,如果你能活着,一定要記住,我愛你。看慣了生離死別的醫生卻在這一刻落淚了,手機傳遞着,每個看到短信的人都落淚了。

5月15日,在綿竹有位大媽已經在廢墟埋了三天,他的鄰居抱着她的小外孫女在外面等着她。她的女兒28歲,是一名教師,她在救了13個小孩子出來之後,再抱着兩個孩子從危房裏跑出來,不幸被塌下來的大梁壓住犧牲了,而她抱着的其中有一個孩子還活着,這位女教師在最後一刻用身體護住了這個孩子。當這位大媽聽説女兒因為救了13個孩子犧牲了,她在廢墟里面哽咽地説了一句話:我很驕傲。

像大媽女兒這樣的教師還有很多,綿陽武都國小一些老師的屍體被挖出來時,手臂還緊緊地抱着學生。

還有一位水電工程師,他在廢墟中埋了80多個小時,而在這期間,他的妻

子一直守在廢墟旁邊,為他唱歌,鼓勵他一定要堅持。那名工程師出來之後,説是妻子的歌聲讓自己活了下來,他還説,今年國慶節就是他們結婚10週年的紀念日,到時要好好地慶祝一番,我想,他們一定會為此感動一輩子,幸福一輩子。

映秀國小一位消防官兵把今年10歲的尚婷抱出來時,他被深深震撼了。尚婷的左眼已經被戳瞎,左手已經被壓斷,小姑娘身上壓着兩名死者,屍體已經完全腐爛,小婷的頭一直被壓在腐臭的屍體上……然而一個10歲的小女孩,在這樣的環境中硬是堅持了100多個小時,就連小尚的媽媽劉順秋也不相信,女兒還能活着出來……。

這些故事中的主人公雖然平凡,他們的名字沒有屈原響亮,我們也不能用特殊的節日來紀念他們,但他們以及他們的精神與屈原同在,與傳説中勇敢的后羿、忠貞的牛郎、織女沒有兩樣,他們就是汶川明天的希望,他們讓我們有理由相信:今天的唐山,就是明天的汶川。

面對災情,我們時刻被感動,我們每個人也因此捐獻了自己的一份愛心,因此,我想用一句話結束今天的演講:一點很小的善心,乘以13億,就會變成愛的海洋;一個很大的困難,除以13億,就會變得微不足道。

謝謝!

班級個人演講稿篇6

親愛的劉:

您好!

聽説你因為兒子小劉玩智能手機上癮近視,給全校捐了40萬。我對你做這件事的方式感到驚訝。我很驚訝父愛能有這麼強大的力量推動你做決定;我想知道你為什麼要用這種方式表達你父親的愛。長此以往,你會讓人類倒退。

科學技術帶來人類進步,這是科學技術的事實。隨着科技的進步,人類的生活會越來越好。只有隨着科技的進步,國家才會變得強大和繁榮。

隨着科技的發展,我們未來的願望就像沙灘上的沙粒,無數卻堅不可摧。願望一旦實現,任何困難都無法改變。然而現實的屏障就像海浪一樣,無情地衝擊着沙粒,賦予它們頑強的毅力。科技的發展就像催化劑,讓這種美好的願望從幻想變成了現實。

隨着科學技術的發展,人們的物質生活得到保障,科學技術滿足了人們的享受慾望。

所以,我不同意你捐贈傳統手機,但我被你偉大的父愛深深打動了。

父親對孩子的愛是一種獨特的愛,但父親的愛並不意味着以強大的方式得到它。我認為只有真心愛孩子,關心孩子的健康,關心孩子的學習和生活,多和孩子聊天,讓孩子不要玩智能手機遊戲,帶孩子出去玩,過分關注孩子的學習成績,而不是捐40萬元捐手機來表達對孩子的愛。

再者,用傳統手機代替智能手機必然會引起學生的憤慨。父愛是好事,但不代表阻止學生帶智能手機上學。學生不把手機帶到學校玩遊戲。許多學生旨在與父母保持聯繫。很多學生住在校園裏,有智能手機帶來的便利。他們可以在適當的時候觀看相關的新聞廣播,及時瞭解當前的政治熱點,在線獲取信息,豐富自己的生活,拓展自己的視野。

另外,如果給傳統手機捐40萬,也會對孩子產生不良影響。也許他不會明白你在做什麼,也許認識他的人會用驚訝的眼神看着他,説些不負責任的話。也許老師會把你的孩子當成其他學生的榜樣,讓你的孩子與其他學生疏遠,不能有真誠的友誼。

所以,在我看來,你不應該為了自己孩子的近視把40萬捐給傳統手機。父母對你的近視也有不可推卸的責任。父母應該立即想出如何更好地管理孩子,比如沒收孩子的手機,告訴他們保護眼睛,讓他們適當休息。

最後,在科技飛速發展的今天,我們應該展望更美好的未來,而不是停止自己的發展,為人民謀福利,發展科技,讓生活更美好。

班級個人演講稿篇7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我今天的演講題目是《紀念傳統節日 傳承傳統文化》。

大家都知道,端午節是每年的農曆五月初五。關於端午節的由來,有很多種説法,最常見的説法是為了紀念屈原。屈原的國家楚國被侵略,屈原跳江身亡,屈原死後,楚國百姓划龍舟,往江裏投飯糰、雞蛋等,不讓魚吃屈原的身體,飯糰逐漸發展成為今天的粽子。

民間流傳着這樣一首兒歌:"五月五,是端陽,門插艾,香滿堂。吃粽子,撒白糖,賽龍舟,喜洋洋。"端午節到底有哪些習俗呢?

端午節吃粽子是一個傳統習俗。粽子皮是樹葉做的,粽子餡有很多種。吃粽子的習俗還漂洋過海流傳到國外呢。同學們,我想問幾個問題,你吃過什麼餡的粽子?你包過粽子嗎?怎麼包的呢?對,最常見的就是糯米、大棗包的粽子,你喜歡吃什麼口味都可以自己調,也可以包肉粽子呢。我記得,在幼兒園的時候,端午節前舉辦過包粽子活動,當時我和姥姥都參加了。每逢端午節,社區也會組織各族居民一起包粽子呢。

端午節賽龍舟也是一種習俗,每年電視上都會演賽龍舟。

我聽媽媽説,她的家鄉在端午節有很多紀念活動。比如,清晨用艾葉洗手洗臉,門上插着艾草、彩色葫蘆,用香草做一些香包,給小孩子戴五彩線,煮雞蛋,包粽子等。一派喜氣洋洋。總之,這個節日很重要,是民間的一個大節日。

以前端午節是中國的女兒節,每年人們都會拿五彩線團五彩球,在每年的五月初五的後一個雨天,人們就會把五彩球扔到下雨的地方,傳説這樣會帶給人們一年的好運。

我們國家一直重視傳統節日。近些年來,端午節列為法定節假日,全國人民歡度傳統佳節。在這裏,我特別想説的是,現在有很多人忽視了中國的傳統節日,卻喜歡外國的洋節,比如説:聖誕節、愚人節、萬聖節,這是不能提倡的,我們是中國人,每個傳統節日的背後都有深厚的傳統文化,每過一次傳統節日,身心都受到洗禮,我們應該為自己是中國人而感到自豪!

同學們,屈原的故事離我們很久遠,但他的愛國情懷離我們很近。熱愛偉大祖國,建設美好家園,需要我們每代人傳承中國傳統文化,我們是祖國的未來,要好好學習,長大後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