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文化建設特色項目工作總結範文

來源:巧巧簡歷站 3.16W

湛江市高級技工學校始建於1957年,曾兩度停辦、三遷校址、八易其名,57年風雨兼程,滄桑砥礪,積澱了深厚的文化底藴。學校在改革開放中嬗變,實現可持續、高品質發展,需要強有力的文化支撐。在兩年的項目建設中,學校把尋文化之“根”、鑄師生之“魂”,築發展之“基”,造育人之“器”作為基本指導思想,堅持以人為本、育人優先、重在建設、突出個性、協調發展的原則,全面打造魅力校園、活力校園、實力校園。鎖定目標,全員參與,全力以赴,校園文化建設得顯著成效。

校園文化建設特色項目工作總結範文


  一、項目建設基本情況

校園文化特色項目為我校自籌資金建設,建設總體目標達到“四個一”,即:構建一個傳承創新的價值體系;建立一種科學規範的管理秩序;推出一批自主創新的品牌活動;營造一種和諧向上的校園氛圍,項目符合學校總體發展規劃要求。

  (一)項目完成總體情況

完成總體建設任務:根據特色項目建設總體方案,2年時間完成精神文化、課程文化、制度文化、物質文化、社團文化和VI識別系統六大建設任務。

  (二)子項目完成情況

在原來基礎上,用2年時間完成總數21個驗收要點。全部達到驗收標準,任務完成率100%。

  (三)建設機制與保障

成立了9人組成的特色項目建設小組,成員10人,制訂了項目建設任務分解方案、資金分配方案和項目建設會商制度,嚴格按國家中等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示範學校建設計劃項目管理暫行辦法、湛江市高級技工學校示範學校建設項目實施管理辦法進行項目管理。先後與廣東嶺南師範學院、廣東南大理工學院、太原技師學院、昆明技師學院開展交流學習,確保項目建設科學性、穩妥性和時效性。

  (四)建設資金使用情況

特色項目預算資金投入100萬元,實際使用195.49萬元,使用率195.49%,完成率100%。

  二、項目建設成效及特色

  (一)鑄師生之“魂”,建魅力校園。

一、凝鍊校園文化特質,彰顯鮮明的文化特色。通過對學校的文化傳承、文化現狀及文化環境的分析,基於湛江海洋文化的地域文化特質和學校技能文化的校本文化特質,提煉出“湛藍之水,技能之手”校園文化特質,賦予校園文化之根,用鮮明的文化特質鑄師生文化之“魂”。

二、提煉校園文化符號,昇華豐富的辦學內涵。在對學校文化特質進行提煉之後,對學校文化治校理念的原因和實質進行分析歸納,結合學校打造“粵西職教航母、南海育人云帆、湛江工業方舟”的發展目標,提煉出具有豐富文化內涵和個性的校園文化符號--“水手”,用抽象的文化符號鑄師生思想之“魂”。

三、提煉“湛技人精神”,凝結厚重的文化精髓。深入開展湛技人精神大討論活動,在學生中發放問卷調查360份,組織實地考察2次,組織中層幹部、骨幹教師、退休幹部訪談3次共62人,結合學校發展史,提煉出湛江市高級技工學校苦幹、敢幹、實幹的“三幹”精神,用“三幹”精神鑄師生事業之“魂”。

四、制訂形象標準,提升整體精神風貌。面向全社會徵集校徽,對校徽進行個性化設計,徵集“一訓三風八標準”,即:校風、教風、學風、領導形象標準、教師形象標準、學生形象標準、管理形象標準、環境形象標準、工作形象標準、生活形象標準和學習形象標準。制訂了校園文明公約、教師行為規範、教師禮儀規範、學生行為規範、學生儀容儀表規範、學生儀容儀表管理細則六個方面形象文化制度,用內化的規範鑄師生形象之“魂”。

  (二)造育人之“器”,建活力校園。

一、以體系育人,搭建“一組信息平台”。新建了八大信息平台,隨着教學改革帶來設備質量提升,管理手段優化,學校建設了基於信息系統的育人體系,新建了教學平台、管理平台、實訓平台、信息平台、後勤保障平台、校園安全平台、招生就業平台、校企合作平台八大平台,用先進的載體培養人。

二、以環境育人,建立“一組識別系統”。新建學校VI識別系統28項,共 47006件標識已經完成安裝並使用。提練出以代表海洋文化的藍色為主色,以白色和體現紅土文化的橘紅色為副色的學校視覺文化標準顏色,把湛江地域文化特色與學校培養藍領技能人才特質相融合,全方位、立體化、規範設計和建設。使每一處設置發揮育人功能,用濃厚的氛圍薰陶人。

三、以興趣育人,打造“一批專業社團”。現有體育類、藝術類、技能類、實踐類學生社團26個,擁有會員3600多人,在原有基礎上新建社團12個。立足學生成長與個性特長相結合、與第二課堂相結合,與專業特點相結合,與創新創業相結合的“四個結合”,新建立了8個專業社團。新建魔術協會、UIF話劇團、陽光心理協會、愛心助學基金會4個社團,用共同的興趣愛好發展人。

四、以活動育人,搭建一批展示舞台。兩年來,共邀請73家企業、11名學者、專家、121名企業員工參加學校 “兩節一講堂”活動,師生參與活動11600人次。通過學校與企業雙向交流、師生與員工雙向促進的“雙向雙帶”模式,實現校企同台競技,校企文化共融,把技能節、文化藝術節辦成擂台、把“湛江技師校園文化大講堂”建成品牌。以豐富的文化活動展示人。

五、以專業育人,推動一體化課程改革。在全國技工院校一體化課程改革試點專業數控加工、電氣自動化專業的基礎上,新增加模具製造、電氣自動化設備安裝與維修、汽車維修、數控加工、計算機動畫製作五大重點專業一體化課程教學改革。以“校企雙制、工學結合”辦學為牽引,制定了湛江市技師學院一體化課程教學工作方案和一體化教學規範,校企合作開發一體化課程標準。完成了具有湛江高技特色的教學模式、培養模式、評價模式、課改機制成果,使教學過程的實踐性、開放性和職業性顯著增強,用一體化改革成果塑造人。

  (三)築發展之“基”,建實力校園

一、完善“一套制度”,築牢管理基礎。現有規章制度361條, 兩年建設中,在原有基礎上新增制定244條。着眼學校發展,打造精細化管理、體系化管理、信息化管理“三個框架”,新增職能職責、辦學機制、校企合作、行為規範、校紀校規,教學管理、學生管理、實習管理、人事管理、行政管理、後勤管理等規章制度。在示範校建設的過程中,學校還制定了示範校項目建設管理辦法、經費管理實施細則等項目管理制度,用規範的制度打造實力。

二、修建“一批載體”,築牢文化基礎。經過兩年建設,新建完成各種硬件載體18個。按照文化載體與教學載體同步規劃、同步建設“兩個同步”要求,建設多功能電子顯示屏、校園大道改造、雷鋒大道改建、雷鋒大道路燈安裝、果皮箱配置、校史館改造等項目10個,讓文化亮麗;20XX年新建設“五大實訓中心”,對實訓場地環境進行規範和建設,全面實行6S管理,讓文化落地;新建設了陳學軍國家技能大師工作室、數控精英工作室,投入350萬元用於運動場改造,目前已完成投資100萬元,建設10個標準籃球場和標準塑膠跑道,讓文化出彩,用硬件環境託舉實力。

三、打造“一個主陣地”,築牢宣傳基礎。兩年來,新建社團網站27個,新制作學校宣傳片1部、優秀教師畫冊100冊、優秀畢業生畫冊100冊,改造學校部門網站20個,改造電子圖書館1個,現有電子圖書6.5萬冊,新增電子圖書5萬冊。按平面媒體與信息媒體兩手抓的要求,新建校園智能廣播系統,完善文化宣傳長廊,改造升級學校網站、信息平台、學生社團網站。加強校報、簡報建設, 用宣傳陣地鞏固實力。

  三、示範與輻射作用

通過兩年“打磨”,學校建設發生了顯著變化:

第一,學校整體水平顯著提高。兩年來,學校被評為湛江市社會治安、信用示範、文化強省、衞生、綜治先進單位;廣東省職業技術教育先進集體、廣東省首批校企雙制示範創建院校、廣東省技工院校“心理健康活動月”優秀組織獎、連續2年獲得廣東省校企合作優秀;全國全國職工教育培訓優秀示範點、全國技工院校德育教學大賽優秀組織獎。

第二,師生精神風貌明顯改變。兩年來,先後有100多名師生參加各類技能競賽,取得好成績。20XX年技行天下--廣東省20XX職業技能大賽湛江市機電一體化職業技能競賽獲得前三名。20XX、20XX連續兩年榮獲廣東省CAD圖形技能與創新大賽二等獎和三等獎,2013年榮獲第43屆世界技能大賽廣東省機電一體化職業技能大賽二等獎。2013年在省技能抽考中,計算機統考優秀率、合格率居全省第一。電氣、數控、機械、汽車、動漫等專業成績領先同類學校,畢業生優質就業率從實驗初期的90%提高到98%。

第三,學校品牌效應不斷提升。兩年來,學校社會影響力不斷擴大。“兩節一講堂”活動,吸引了廣東技能報、碧海銀沙網站、湛江日報、湛江電視台等省、市媒體爭相報道32篇次,在社會上引起巨大反響。2014年6月,中國教育報以特稿形式刊發了《改革創新 打造職教航母 內涵發展 高揚育人云帆 --湛江市高級技工學校國家示範校建設紀實》的專題報道;同月,《湛江日報》以整版形式對學校進行了《念好技字經、服務湛江大產業》的專題報道。學校也成為湖南農業大學教學實驗基地,文化典型案例列入教師教育國家級精品資源共享課《職業教育管理學》,在全國推廣應用。

第四,成果輻射作用日益增強。兩年來,建設成果校內覆蓋率100%,校外輻射作用日益增強,廣東海洋大學、中山職業技術學院、韶關市技師學院、陽江市高級技工學校、湛江財貿學校等25所大中專職業院校156人次先後到學校進行考察、交流學習。湖南農業大學周明星教授、廣東文學院院長、著名作家洪三泰、浙江工業大學劉曉博士、湛江市作家協會副主席朱海湛、湛江市攝影家協會副主席孫羽等文化名人先後到我校參觀指導,對我校文化建設給予了很高的評價。

  四、存在問題

由於我校地處粵西地區,經濟基礎較差,資金困難,校園文化建設資金投入不足,運動場改造項目尚未完全竣工。

  五、後續建設

按照學校總體規劃,完成運動場改造工程配套項目建設,增強文化硬實力,全面建設魅力校園、活力校園、實力校園。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