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被騙調查報告5篇

來源:巧巧簡歷站 7.6K

如果調查報告寫得不夠認真,那麼我們就很難收穫他人的肯定,對於已經結束的調查,我們首先要確保對其做好全面的回顧,寫好一篇調查報告是很關鍵的,以下是本站小編精心為您推薦的學生被騙調查報告5篇,供大家參考。

學生被騙調查報告5篇

學生被騙調查報告篇1

一、調查背景

在長期教學國小語文實踐中發現:學生的學習習慣較差,要讓學生“養成語文學習的自信心和良好習慣”,“學會使用常用的語文工具書”是一件困難的事。《新華字典》是國小生最基本的工具書,它是咬文識字的基礎,但是現在學生們的書包中即使有字典,在遇到問題時,也不願拿出來查找,自己解決問題。

而是尋求最直接的方法,求助於老師或同學,他們認為翻字典是十分麻煩的事,費腦筋。同時國小低年級語文課標要求:能借助漢語拼音認讀漢字。能用音序和部首檢字法查字典,學習獨立識字。由於在教學過程中遇到這兩條迫切需要“勤查字典,規範用字”的問題,所以教者決定從“大處着手,小處着眼”細緻研究,如何才能真正培養好學生勤查字典的習慣。還記得著名教師高林生,在談學生“習慣篇”培養的文章中説:“有的東西看起來並不起眼,但它卻一輩子有用;有的東西一時有用,但它卻一輩子無用。諸如‘勤查字典’、‘主動識字’之類的習慣大概都屬於前者。” 所以更應該深入研究。

現代科技發達,對小孩獲取各種各樣知識的渠道越來越多,這也是把“雙刃劍”,渠道寬了,細心鑽研的習慣自然就沒有了,現在的學生依賴心強,求知慾弱,自然對查字典這個習慣不以為然,心態浮躁。歸納起來,現在國小生在查字典等使用工具書方面存在不懂、不會、不用的“三不”現象,所以我準備首先調動了他們的興趣後再着手教授一些查字典的技巧,再在平時的教學生活中長期的貫徹實施,形成自然常態後,對學生的動手能力,思維和記憶的能力都會有所提升,讓他們能夠靜下心來去認識理解一個字,對他們在語文方面的組詞造句和作文寫作方面都有很好的幫助。

二、調查內容

調查我校二至三年級學生查字典習慣的現狀。

三、調查方法

1、問卷調查法

(1)設計《低年級學生查字典習慣現狀的調查問卷(學生篇前期)》,對我校二至三年級40名學生進行調查。

(2)設計《學生查字典現狀的調查問卷(教師篇前期)》,對我校11名(包括我)語文教師進行了問卷調查。

四、調查結果與分析

1、學生對字典這個工具書興趣很大,但是使用的很少。

問卷調查顯示100%的學生都有字典,但是能帶到學校來的只有45%。85%的學生“喜歡查字典”,25%的學生遇到不認識的字時,是願意問家長、老師和同學或是自己猜。而語文教師發現遇到不認識的字時,自己猜的或問別人的佔了70%。班上學生會使用字典的佔了70%。我們從這些數據中可以看出國小生對字典有着濃厚的興趣,都想把字典學好用好,但是能真正使用它的卻很少。

2、學生對查字典的方法的掌握比較單??

調查顯示52%的學生只掌握了音序檢字法,47%的學生只掌握了部首檢字法,只有12%的學生能夠做到兩種檢字法都能掌握。 0%的學生能掌握數筆畫檢字法。從我們現場抽查情況來看,絕大多數學生掌握查字典的方法單一。

3、學生不能把自查字典運用到閲讀和習題中去

調查10語文教師發現班上的學生在字詞句方面的積累認為積累的不多的為40%,認為一般般,還算過得去的為60%,認為積累的很多的為0%。平時的習題和習作方面的錯別字很多的班級佔了60%,認為一般般,過得去的佔40%,認為錯別字很好的班級佔0%。調查中還發現70%的語文教師對學生不會使用字典或者不用字典這種學習方式困擾過,亟待解決。

五、應對策略

1、在學生當中提高對查字典價值的認識

在學生中,有將近一半的學生不喜歡字典,或者是遇到不認識的字,會求助家長老師或者同學。這時教師應強化這方面的訓練,教給學生查字典的方法和技巧,並通過習題和習作方面讓學生意識到查字典的重要性和好處;利用每天早自習或者課前預習的時間讓學生對當天要學習生字,通過查閲字典進行自主的理解,然後逐漸形成習慣。每天堅持使用翻閲字典,一旦形成習慣,會使學生受益一生。同時,學生也做到了充分的心理準備,用認真的態度去學習和練習查字典,使學生能樹立遇到不認識的字就能自主的查字典的意識,而不是僅僅流於形式。

2、擴寬學生的查字典技巧和水平、並在班級測試中體現出來

國小低年級語文課標要求:能借助漢語拼音認讀漢字。能用音序和部首檢字法查字典。其實另外還有數筆畫檢字法,通過調查發現,很大一部分學生對查字典的方法的掌握比較單一,一年級時教師就在教學生使用音序查字法了,到了二年級,部首檢字法和數筆畫檢字法應該都要能掌握。所以就需要語文教師來教導學生多學些查字典的方法和技巧,提高他們使用字典的效率,自然他們就會覺得字典很方便實用。後面通過每個班的查字典測試,就可以提現出他們學習的水平和效果。

3、營造良好的班級查字典氛圍,引導學生互幫互學

4、開張豐富多彩的語文活動,提高學生對查字典的興趣

採用班級內的作業展示、“小小查字手”比賽活動等方法激勵學生,提高書寫能力,加深對字典的實用功能的理解;開展查字典測試,通過一系列的活動,激發對查字典的興趣,提高字典運用水平。

學生被騙調查報告篇2

一、問題提出

學習心理是人們尤其是學生羣體學習過程中的思維方式、行為方式、學習類型、認知理論、信息加工、學習遷移等。筆者於xx年3月——6月對黃驊市呂橋鎮中學學生的學習心理狀況進行了調查。通過調查研究,對農村國中生的學習心理有了初步的理解,為準確把握當前農村國中學生的學習心理動向,提高教育教學的實效性,提供了客觀依據。

調查內容:農村國中生的學習心理現狀,造成當前農村國中生的學習心理的成因及對策。

調查方法:問卷調查。學生問卷,內容涵蓋教育價值觀、學習態度、學習需求和學習目的四個方面。問卷調查在呂橋中學進行,共發問卷200份,收回有效問卷188份。

二、調查結果

農村國中生的學習心理現狀分析

1、教育價值觀

調查顯示,大部分農村國中生具有較為明確的教育價值觀。64%的學生認為學習的作用是提高自身素質,15%的學生認為學習的作用是為了考中專和大學,21%的國中生沒有考慮。

2、學習態度

調查結果表明,僅有47%的學生對學習的熱情較高,24%的學生對學習的熱情中等,29%的學生害怕學習或對學習不感興趣。值得注意的是,害怕學習或對學習不感興趣的學生數佔相當份額。而且,我們在調查中還發現,90%的學生都有自己“最討厭的課程”。學生害怕學習或討厭某些課程的根本原因,一是與教師的教學方法緊密相關;二是與該課程的實用價值緊密相關。

3.學習需求

在調查中發現,大部分學生對“特長”有正確的認識,其中,92%的學生有自己感興趣的目標,且有52%的學生希望得到教師的指導。同時,有將近一半的學生認為現在所學的政治、歷史、英語等學科對自己日後的生活幫助不大,更希望學習對他們以後的工作有所幫助的科目。調查中還發現41%的學生認為“學校老師能力有限,希望得到名師指點”。由此可以看出,“教師行為滯後”已經得到越來越多的學生的認同,並越來越嚴重地影響着他們的學習。

4.學習目的

調查結果表明,對於國中畢業後的打算,52%的學生選擇讀高中或中專,18%的學生選擇就業,30%的學生還沒有考慮。國中學生對於“務農”的態度的調查結果表明,農村國中生大部分不願意務農,其比例隨年級變化,且該心態呈現出一種特殊的波動,其波動特點為:七年級為69%,八年級為58%,九年級為72%。

三、當前農村國中生的學習心理狀況成因分析

當前農村國中生的學習心理狀況,其主流是積極向上的,他們正在健康地成長,同時也存在消極的一面,不容忽視。

1.農村教育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影響

素質教育是一種突出生存能力和生活能力的教育。其對於學生的積極作用,是使他們認識到了具有真才實學、一技之長的重要意義,從而要求課堂教學更多地聯繫生活實際和生產實踐,並自發地牴觸以考試為中心和片面追求升學率的教學方式。其對於學生的消極作用,是使部分學生過多地追求學習的功利性,而忽視了學術性較強的文化課程的基礎性意義。

4.家庭教育的影響

當前,農村國中生大多處於一種相對優越的生活環境中,備受家人的寵愛,他們一般表現為意志不堅強,缺乏進取精神,耽於生活享受。值得注意的是,我們在接觸眾多的學生家長後,發現很多家長對學生的要求較低,且大多數側重於紀律方面,而對學生提出考高中、特別是考大學要求的家長越來越少,從而在學習上對學生形成了一種內家庭鬆外學校緊的矛盾局面。

5.學校教育的影響

在農村教育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進程中,農村國中越來越重視特長教育和培養學生的個性。可是,由於資金和人才的制約,對於學生學習的縱向多層次和橫向多目標需求無法滿足,從而導致學生需求與學校教育之間的矛盾衝突。

6.教師的影響

在諸多的影響因素中,我們認為,教師對於學生的影響最直接、最持久、最有效。但當前的問題是,由於教師行為滯後,所以使教師的教育和教學工作對學生學習產生的制約和負面影響越來越大。

四、形成健康的學習心理的幾點對策

影響學生學習心理的因素非常複雜,因而幫助他們形成健康的學習心理的任務十分艱鉅。為了適應改革開放新形勢的要求,實現由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的轉軌,應積極地幫助農村國中生形成健康的學習心理。

1.增加投入,創造良好的教育教學環境

當前,農村學生已經感受到了社會進步的快節奏,初步瞭解了滲透於社會生活各個領域的高科技。但在日常的學習中,他們接觸的卻是落後的儀器設備、簡陋的實驗場所、過時的科技知識,這種強烈的反差必然使他們感到厭倦併產生牴觸。因此,只有增加硬件和軟件的投入,使儀器設備、實驗場所、科技知識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徵,才能對學生產生求知的誘惑和刺激。

2.幫助學生準確地瞭解和把握未來

由於主客觀方面的原因,農村國中生對國家市場經濟發展、高等教育改革、素質教育實施等的瞭解既不全面也不深入,所以有必要以專題報告的形式,向他們介紹國家市場經濟發展所取得的輝煌成就和存在的困難以及未來的美好前景;向他們介紹高等教育改革中招生制度的合理性、科學性,收費制度的公平性、保護性,分配製度的靈活性、公正性;向他們介紹素質教育實施的具體內容、價值和未來取向,以幫助他們明辨是非,消除誤導。

學生被騙調查報告篇3

誠信,自古以來就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上至管仲?先王貴誠信。誠信者,天下之結也?,下至同仁堂?求珍品,品味雖貴必不敢減物力;講堂譽,炮製雖繁必不敢省人工?,誠信一直都是人在待人接物時不可或缺的一項重要品質。尤其是對於當前處在轉型期的中國,培養人們誠信的道德操守,對於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和諧社會的建設都具有重要意義。

但是,在社會發展的過程中,不誠信的行為始終是不可避免的。本組調查採用自編的《關於大學生誠信狀況的調查問卷》,內容涉及在校大學生如何看待誠信、學生會考試作弊情況、調查誠信度與受教育程度的關係等方面的主要內容,力圖通過該問卷比較客觀、全面、科學地瞭解大學生的誠信狀況。本文欲通過問卷調查探討大學生誠信特點,以及形成的原因和造成的影響。以期引導在校大學生客觀、冷靜、正確地審視自己的誠信度,樹立積極、健康誠信觀念,促使大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理念。

我們對大學生誠信的調查活動的步驟如下:

1、 確定社會調查主題以及調查中使用的調查方法。

2、 查找資料,瞭解誠信道德的基本內容及意義,有正對性地設計調查問卷。

3、 分組分發調查問卷、統計結果、整理分析數據。

4、 討論總結大學生的誠信道德觀,分享各自的感想,提出合理建議。

5、 擬定寫作提綱,撰寫本次調查報告。

6、 向老師提交調研報告。

和諧社會,從誠信開始

——大學生誠信調查報告主要結論

誠信,作為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它是我們在日常生活中的行為準則。但是近年來受到社會風氣、社會環境和就業壓力等等各方面因素的影響。以大學為例,從學生方面看,考試作弊,在很多學生眼中根本不是羞恥的事;班幹部、學生會幹部的選舉、獎學金的評選等存在着一定程度的虛假行為。從老師方面看,學術的不誠信也不容忽視,抄襲他人論文的事件屢見不鮮。這些對學校的誠信教育產生了負面的影響,繼而影響整個社會。

我們調查組分別進行了資料查詢、學生訪談等事前準備工作,保證此次活動的可行性。在這些工作結束後針對性的 設計並隨機發放調查問卷100份,回收問卷99份,回收率99%。

其中,在調查誠信的重要性時,有 99%的大學生認為誠信是十分重要的;但是12.1%的大學生的誠信態度很好;81.5%的大學生基本都能做到誠信;69.4%的同學認為在學校目前誠信狀態一般;還有18.2%的同學認為自己學校誠信度差。數據調查從中發現我校大學生的總體誠信還算比較好的,但還是存在一些不足之處。很多學生對論文抄襲、考試作弊等不以為然,60.6%的同學認為可以理解,15.2%的同學認為難以理解,24.2%的同學認為這是品質問題,絕對不可以。

大學生中45.5%的人有過考試作弊的念頭而最終實施了,而佔54.5%的同學與之相反。通過調查發現超過半數的同學對於考試作弊最直接的目的還是在於通過考試,這足以説明大家會發生考試誠信問題的根本原因還是在於平時的`不努力,選擇投機的方式達成自己的目的。

對於作業抄襲大學生中只有6.1%的同學是個人完成,81.8%的同學是大部分自己寫,少量引用資料,12.1%的學生是大量引用資料或用別人的文章來拼湊。

對於調查誠信度與受教育程度的關係時發現,如圖表可知,大部分同學還是認為誠信度與受教育程度是有一定的關係的,但仍有21.2%的同學認為誠信度與受教育程度無關。從中可以看出,部分同學認為教育對誠信的樹立作用不大。

我們也針對性地對學校圖書館提供愛心傘的借還做了調查,有78.8%的同學在沒帶傘的情況下會借用;9.2%的同同學不會借用;還有12%的同學會看情況。關於還傘問題,84.4%的同學會馬上還回去,一定還有和我一樣需要它的人;15.2%的同學認為宿舍離圖書館太遠了,我很忙,等有空再去還。所以同學們對在圖書館提供愛心傘的看法如下圖:

為了提高誠信水平,建設美好的和諧社會,我們有以下建議:

1、重視家庭教育:長輩應該多對學生做誠信等基本帶的觀念的教育,樹立德育為先的觀念。誠信教育是一個潛移默化的過程,需要家長在生活中正確的引導,形成一個良好的家庭氛圍。

2、大學生應該從自身作起,大學生作為祖國的中堅力量,他們的誠信狀況將會深深影響整個社會的風氣,由調查中可以看出,在校大學生的誠信狀況還沒達到令人滿意的程度,所以我們需要加大大學生誠信教育的力度。比如開展誠信論壇,國學課堂等等活動,讓大學生加深對誠信重要性的認識。而作為大學生自己,也要保持自己的誠信,不要被校園和社會上的不良風氣所影響,堅持自我,不要被身邊的不誠信行為所影響。

3、學校要做好誠信教育,提高學生的道德水平:首先,努力創新誠信教育的方法。搞笑誠信教育一定要跟緊時代步伐,在發揮傳統教育方法的基礎上,充分發揮現代教育手段優勢,多方面、全方位地對大學生進行立體的誠信教育,力求提高哦大學生誠信教育的影響力和覆蓋面。其次,將誠信教育與學生生活實際結合起來。在對大學生進行誠信教育的時候,要切實堅持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的原則,關注大學生的思想,關注大學生的日常生活,講解決思想問題,開展誠信教育,滲透到處理大學生生活實際問題中去。最後,廣泛開展誠信教育活動,在實踐中機槍誠信教育。

學生被騙調查報告篇4

調查目的:

隨着社會的不斷進步,經濟的不斷髮展,人們的價值觀和人生觀也在不斷髮生變化,越來越多的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越來越差,學生越來越厭煩學習,即便是成績優異的的學生也或多或少的存在厭學情緒。為了加強教育教學的針對性,提高教育教學的實效性,激發和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探究教育教學的新思路,特進行此項調查。

調查對象:

天獅民族中學七――九年級學生

調查方法:

問卷調查、個別交流

調查步驟:

1、設計調查問卷

2、學生問卷調查

3、個別交流,收集相關數據

4、統計調查資料

5、分析調查結果

調查過程:

資料統計:(總人數417人)

1、喜歡學習的有235人佔57。3%

2、不喜歡學習認為學習沒意思的63人佔15。1%,因為不懂而不學習的112人,佔27%

3、希望學校多開展活動的佔85%

4、認為教師對學生影響大的佔46。3%

5、因對某位老師不喜歡而該科成績差的佔35。2%

6、學習目標不明確的佔36。7%,

7、認為自己努力的佔673。%;想學好的佔98。3%

8、認為學習無所謂的佔21%。

調查結果分析

從調查的資料分析,學生中有42%左右的學生存在厭學傾向。學生的厭學主要存在以下問題。

1、 學生理想缺失,沒有目標。

教育的目的到底是什麼?學習的目的是什麼?如今這個社會,即使再退一步,説學習是為了中華之崛起,這樣的人大概也很少了。我們現在很多人學習的目的僅僅是為了使自己的生活更加舒服。我不好去評論這些想法哪個對哪個錯。畢竟從根本上來説,我們追求的最終目標是人的自由。為中華之崛起,為了自己的利益也好,都是為了使自己過得舒服。不過,如果僅僅是為了讓自己過得舒服的話,這種學習觀是值得懷疑的,它完全是自私的了,不是人性自由所追求的——自由的人應該是既利人又利己的。而完全自私的學習,也使得學習這個本來應該具有正外部性的事業失去了本來的意義。更有甚者,有些學生根本沒有目標,也就談不上學習了。

2、 新學習無用論左右學生思想。

隨着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經濟意識衝擊着人們的世界觀和價值觀,普遍家長認為孩子讀中學外出是打工,大學畢業後外出也是打工,家長也就並不重視學生讀書。學生在家長和社會意識的潛移默化下也就認可了這種價值觀。另外,有越來越多的學生認識到讀書並不是唯一的出路,片面的認為就是不讀書,也一樣有所成就。

3、學校生活單一,學生無法表現自我。

通過調查,學生整天都重複着教室、寢室、食堂三點一線的生活。除了學習還是學習,學習生活太枯燥乏味,而且提供給學生的展示平台太少,學習成績好的學生得以在學習上展示自己的長處。而成績並不理想的,甚至較差的則難以實現自身的價值,他們渴望表現自己,不能滿足學生的表現慾望。學生普遍渴望學校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拓展學生更多的活動空間,希望在學習之外的空間表現自我。

4、 教師的教育影響學生的學習。

62%的學生認為對他影響最大的是教師的教育教學方式。學生不僅是以學習為主要任務的教育對象,同時最重要的是學生同時又是有思想、有感情的人。當學生的思想感情得不到教師的尊重時,他在內心深處會產生對學習的牴觸情緒,學生希望得到老師對他的肯定。如果課堂教學形式活潑有趣,教師所教知識通俗易懂,學生的興趣會增加,這就需要教師更多的耐心和用心。

5、學生學習壓力大影響了學生正常的學習生活。

與部分學生厭學相反,有41%的學生有學習壓力,這種壓力大多來源於家長。現在社會競爭相當激烈,家長在競爭攀比的環境中生存,他自然而然也就給孩子造成緊張的,大壓力的競爭,攀比的氛圍。家長對孩子的期望往往超出了自己能力所及。給孩子造成了沉重的心裏負擔,他們強迫孩子學習、學習、再學習,學習失去了活動的時間和空間,天真、好奇、好玩的天性被扼殺。嚴重的影響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

6、心理承受能力普遍弱化影響了學生的正常學習和生活。

青少年階段是人生心路歷程中最為躁動不安的階段。在這個階段裏,青少年無論在生理上或心理髮展、社會適應等方面都要經歷巨大的變化,擺在他們面前需要面對的,不僅是學習、交往、發育、升學、就業等自身成長過程中遇到的一系列問題,同時,還有現代化進程中社會轉型給他們造成的巨大心理壓力與考驗。一方面,強烈的自尊心與過高的期望值常常使他們幻想一切順利、事事成功;另一方面,在越來越實際的現實面前,他們又面臨着各種壓力,要承受各種困惑、煩惱、挫折、憂傷乃至不幸。處在這種現實中的青少年,面對挫折和失敗,心理承受能力往往不堪一擊,部分接受調查的大學生承認自己經常伴有焦慮不安、精神抑鬱、冷漠、恐懼、易怒、自卑、多疑、逆反心理等症狀。這種心理狀態嚴重影響了學生的學習和生活。

調查反思:

在問卷調查與學生交流的中,在整理與分析統計數據的同時,我們覺得,我們學生的厭學傾向比較嚴重,當然,厭學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作為教育工作者,我們有必要對自己的教學行為進行反思,徹底解決學生的厭學問題。我們認為可從以下幾個方面着手。

1、改進教師的教學方法,提高教學效率。

農村中學學生在校上課時間遠遠大於學生的課間活動時間,所以,教師改進教學方法,提高課堂效率,應該是每位教師的首要任務。如何提高效率呢?首先教師要明確每節課的學習任務,內容安排要難易適度。要讓大多數學生都有收穫,使他們在學習中有成就感,讓學生學得快樂。

學生被騙調查報告篇5

調查目的:

學習興趣是影響國小生學習的一個重要因素,是學生從事學習活動、探索知識的內在動力,它能讓學生萌發出強烈的求知慾,直接影響學生學習的進程和學習效果。要想提高國小生的數學學習質量,就必須使學生對數學產生濃厚興趣,並且有良好的學習習慣,這對學生掌握數學基礎知識、基本技能,發展智力有着重要意義。本次調查的目的是瞭解一、二、三年級學生學習數學興趣的現狀及影響他們學習數學興趣的因素,從而有針對性的注重培養他們學習數學的興趣,提高數學課堂教學的效果。

調查時間:

xx學年度第一學期

調查地點:

校內

調查對象:

國小一、二、三年級各50名學生

調查方法:

問卷調查法、現場調查法

調查結果分析:

一、這三個年級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並不濃厚

1、只有近一半同學對數學感興趣(其中很喜歡的只佔總人數的7%,喜歡的佔43%),還有44%的同學對學習數學情感體驗一般,6%的同學明確表示不喜歡學習數學。

2、數學在所有學科中,按學生喜愛的程度,排在第一的只有11%,排在第二的有29%,排在第三的佔38%,排在第四或以下的佔22%。

3、喜歡做數學作業的同學只有36%(其中很喜歡的只有4%),而有近一半同學對做數學作業很勉強,還有13%的同學明確表示不喜歡做數學作業。

4、學生學習數學的動力是“興趣愛好”的只佔18%,是因為“考試的壓力”而學數學的有26%,而有46%的同學學習數學的動力是認為數學“有實用價值”,還有10%的同學是由於“老師管得嚴”才學數學的。

二、學生對學習數學缺乏信心,自主學習數學的少,依賴他人學習數學的多。

調查中發現:數學課堂中,最喜歡“聽老師講解”的人數佔48%,最不喜歡的只佔3%,最喜歡“與同學討論”的人數佔28%,最不喜歡的只佔7%,而最喜歡“上台板演”與最喜歡“上台當小老師”的人數分別只佔4%與5%,但最不喜歡的卻分別佔44%與35%,最喜歡“舉手發言”的人數只佔12%,最不喜歡的也佔14%。這説明學生在數學課堂上不喜歡錶現自我,不願暴露自己的缺點和錯誤,他們很少自主、主動學習數學,這恰恰也是他們對數學缺乏興趣的標誌。

三、影響學生學習數學興趣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有來自於教師方面的原因,也有來自於學生自身的原因,還有教材內容本身的原因。

1、對數學不感興趣的同學有30%的學生是基礎不好。數學基礎是否打好,是學生對數學興趣形成的重要條件。因此,教材內容需要降低難度,學生自己也要牢固掌握基本知識,打好基礎。

2、最受學生歡迎的數學教師是“活潑開朗”型的,這説明教師的教學態度,教學行為也是影響學生學習數學興趣的重要因素。

培養國小生學習數學興趣的幾點建議:

一、讓學生享受學以致用的樂趣

調查中發現:多數同學認為:“把數學知識用於生活實踐”是培養他們學習數學興趣的關鍵。數學的最大魅力就是它的實用,它是人人必需,個個必用的一種工具,而任何知識的學習,有用才會有學的興趣。因此,在教學中要善於引導學生運用所學的數學知識去解決實際生活問題;另一方面,要善於結合教學內容,選取貼近生活實際的題材,把生活問題變為數學研究對象。使學生認識到數學知識來源於生活實踐,又為生活實踐服務。只有這樣,從實踐中來,又到實踐中去,才能培養學生對數學知識的價值感與渴求感,體驗數學知識的內在力量,嚐到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樂趣。

二、讓學生經常體驗成功的樂趣

調查中發現:對數學不感興趣的同學中,因為覺得“數學太難”的人數佔的比例最大,其次是因為“基礎不好,從小就不喜歡”。這説明這些同學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很少體驗到成功的快樂,因此對學習數學缺乏信心。人類需要成功,而學生需要成功的感情更為強烈,成功的歡樂是一種巨大的精神力量,是學生克服困難的勇氣,堅定學習願望的內在動力。如果學生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很少嚐到成功的滋味,他們就會過高估計數學的難度,認為自己不是學習數學的料子,從而對學習數學失去信心,失去興趣。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要想方設法為學生創造成功的條件。在平時練習、課堂作業、考試中,要給大多數學生成功的機會,在課堂提問或上台板演時,要讓學生能體面地、自豪地坐下去或走下去。當學生出現差錯或回答不出時,不要簡單地給予否定或讓其他同學代答,應耐心啟發,適當地給予搭橋鋪路,一步一步引導他找到正確的答案,促使他知難而進,在克服困難中體驗成功的樂趣。

三、讓學生在民主、平等、輕鬆、活躍的學習氛圍中,感受到學習數學的樂趣。

首先,教師要改變不良的行為和態度,融洽師生關係,這是調動學生學習興趣的前提。調查中發現,“耐心細緻、和藹可親”型的教師最受學生歡迎。如果當老師的沒有耐心,動不動就對學生髮脾氣,那麼學生對他所教的學科是不會感興趣的。因此,教師要放下架子,以平等的態度對待學生,在教學中充分發揚民主,與學生一起學習,一起思考,一起探索,使學生在融洽的師生關係中由喜歡“數學老師”而喜歡學習數學。

其次,數學訓練不要搞題海戰術。因為一大堆的題目會把學生的學習胃口全部打消掉,最能遏制學生學習興趣,讓學生心煩的,就是反反覆覆的題海戰術。調查中發現,大部分的同學不是很喜歡做數學作業,主要原因就是數學作業太多,題目又枯燥無味。因此,數學訓練,要精選題目,要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布置適量的不同難度的題目,讓他們都能輕鬆地完成作業。

再次,在數學課堂教學中,要善於創設問題情境,激發學生討論。

興趣往往是從疑問開始的,教學時,教師要圍繞教學內容精心設疑,抓住學生的好奇心理,創設激疑情境。疑問促使學生產生好奇心,好奇心又轉化為強烈的探求知識的慾望,以疑激學,造成學生急着想了解為什麼,怎麼辦的心理,接着再讓學生討論,引導學生髮表自己的見解。這樣既能活躍課堂氣氛,又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