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課調研報告6篇

來源:巧巧簡歷站 1.44W

調研報告是職場人在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項準備工作,對於調研報告,每個人務必要遵照領導的要求,制定出簡單可實施的調研計劃,以下是本站小編精心為您推薦的創業課調研報告6篇,供大家參考。

創業課調研報告6篇

創業課調研報告篇1

在市場化的今天,農業創業帶頭人是推進農村經濟發展的傑出人才,是農民增收致富的領頭雁。他們是農村改革的必然結果,同樣也是現代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中的一支“不可替代的生力軍”。下面是農村婦女創業發展調研報告。

一、當前我市農村婦女創業存在着四多四少和兩個正比現象

一是在企業類型上:勞動密集型企業多、科技型企業少。女性創業大多采用粗放型、傳統型的生產方式,依靠科技、運用現代企業管理經驗的不多,科技含量的偏低,導致了抵禦市場風險、自然災害等能力的降低。從事加工業的34人中有6人從事電子產品加工行業,其中僅有2家企業具有一定的自我研發能力,其餘均為勞動密集型的來料加工型企業和傳統服務業。

二是在創業領域上:資源依賴型企業多、現代工業服務業少。女性選擇資源型創業比較突出。97位女性中從事種養殖、農產品加工、營銷等依託本地農業資源優勢和勞動力優勢發展壯大起來的企業佔到82.4%。服務業和現代工業製造業僅佔17.6%。

三是在資金來源上:自籌資金比例多、銀行信貸比例少。97人中僅有17人在初創業時得到過金融機構的資金支持,而且都是在黨委政府領導支持並出面協調的情況下得到解決。即使企業具備了一定規模,處於成長髮展時期,如果在社會上沒有一定的知名度,想得到貸款也不容易。

四是在運作方式上:單槍匹馬多、合作經營少。xx市xx鎮xx村婦代會主任説:“女人也要有野心,野心是金”。但在實際上,傳統觀念對女性角色的定位決定了女性創業很難得到他人的認可與支持,更談不上合作。根深蒂固的女主內、男主外的思想意識在農村,尤其是農村家庭中“當家作主”的男性頭腦中還是普遍存在,女性創業的外部壓力和阻礙仍不容忽視。在調研中,有3位創業女性談到創業貸款時,頗有感觸地説,貸款時找女人擔保很難辦成,同樣的事換成找男人作擔保就有可能成功。

五是創業者知識水平的高低與企業科技含量成正比。在被調研的97人中,選擇在印刷、建材、紡織、玻璃纖維、機械等現代工業製造業、電器電子行業創業的女性86%為大專及其以上文化程度,而從事種養殖、農產品和資源加工、營銷、傳統服務業的女性中國中及其以下文化程度者佔90%多。

六是夫妻攜手創業時間的長短與企業發展速度規模成正比。創業得到丈夫理解和支持,夫妻攜手並肩共同奮鬥,不僅在精神上激發了創業女性,而且夫妻分工負責,相互配合,有有利於企業一步步發展壯大。97名女性中在初創業時就得到丈夫理解,夫妻共同創業的,其現有企業規模均在100人以上,年純收入均在30萬元以上,有的甚至達到上百萬元,在企業規模和效益上相對來説較大。而承受着各方面的阻力,僅靠個人打拼的女性創業,不僅要自己一人承擔創業過程中的酸甜苦辣,而且還要揹負應盡的家庭責任和義務,這無疑影響了企業的`發展壯大,多為家庭作坊式企業。

二、我市農村婦女創業發展的成效顯著

一是女性創業意識增強。 經過幾年強勢的創業宣傳,廣大農村婦女創業意識明顯增強。走訪調研的97名創業女性普遍認為,她們選擇自主創業大多並不是因為貧窮,而是不甘於現狀,渴望能夠依靠自己的雙手改變命運,普遍具有強烈的獨立意識和捷足先登的創業意識,她們均贊同“自主創業”是實現自我人生價值、改變生活狀況的一條途徑。

二是女性創業意志堅定。女性一旦下定決心,選擇創業這條路,往往表現出超常的毅力和非凡的魄力,即使遇到阻力也不放棄,面對困難也不回頭。被調研的97位女性創業時都曾不同程度地遭到家人的反對、朋友的不理解和周圍人的議論,但都堅持了下來,從不輕言放棄。壩頭村,經過20xx年摸索,擁有了佔地10餘畝的種雞養殖場。為節約成本,她想自己再建一個苗雞繁育基地。她的這一想法,不但鄉鄰們不信,還説“炕孵不是女人做的事”,而且連曾經搞過炕孵的公公也給潑冷水。但敢闖敢試,隻身到鹽城學習炕孵技術後,20xx年投資10多萬元建起佔地12畝的種雞養殖場,從南京引進8000只良種雞,建成育種—產蛋—炕孵一條龍生產線,新建雞舍60餘間,使孵化、育雛和種雞飼養三級分離,實行生態養殖。20xx年飼養種雞2萬多套,孵化銷售苗雞150多萬羽,不但在本地暢銷,沐陽、宿遷和魯南等地養雞户也紛紛上門訂購,苗雞供不應求。

三是女性創業帶動就業效果明顯。97位創業女性輻射帶動近4萬名婦女就業,人均帶動就業在400人以上。現任沛縣華豪玻璃纖維廠總經理王素英,47歲時開始涉足玻璃纖維生產,先後建成華英和華豪兩個玻璃纖維廠,擁有資產上千萬元,共安排女工450多人,月工資均在1000元以上。

四是基層婦女幹部的“雙帶”作用增強。xx縣僅村級婦代會主任創辦的企業就有50多個。xx鎮xx村婦代會主任充分發揮村婦代會作用,帶動全村180户婦女編扎苕帚、養兔、貼畫等,年人均收入4000餘元。同時她還與人共同投資興建了紡織廠,年利税100多萬元,吸納本地勞動力76人。xx市xx鎮由村婦代會主任牽頭創辦的婦女創業示範基地有4個,帶動發展有機蔬菜、水產養殖、珍禽飼養、柳編、刺繡地毯等六大特色產業,湧現出像、等一大批創業致富能手。由xx村婦代會主任帶頭創辦的巾幗蔬菜營銷合作社,主動與市xx公司聯合,發展3000畝有機農場,以農場為示範基地向廣大婦女傳授標準化生產技術,組織婦女種植有機蔬菜,目前,已帶動全鎮發展有機蔬菜10000多畝,畝均1000多元。目前,合作社已發展社員800多人,興辦了再生塑料廠、蠶繭收購站等實體,年收入200多萬元。

五是返鄉女性自主創業方興未艾。97名創業女性中有21人有打工經歷,屬於返鄉創業。邳州市碾莊鎮劉莊村女青年王豔,打工有了一定積蓄後回到家鄉,創辦了“舒爾美”服裝技校,開展技能培訓、勞務輸出、跟蹤管理的一條龍服務。幾年來,學校培訓農村女青年3000多人,其中2800多人被送到浙江、上海、深圳、無錫、常熟等地打工,60多人跨出國門,前往美國、日本、阿聯酋、毛里求斯務工,人均年收入8000元以上,總收入達到2250萬元,200多户貧困户因此脱貧。目前,xx市xx鎮壩頭、房場、堰頭等村,由回鄉務工婦女興辦的服裝製鞋、制梳、地毯、電子、串珠等項目13個。

三、創業女性進一步發展壯大所面臨的制約因素:主要有“三難”

一是招工難。我市女性創業多是家庭作坊式生產,沒有建立起現代化的物流和管理經營機制。由於一些企業的“先天缺陷”,當本地資源和勞動力市場發生變化時就自然而然地會影響到企業的進一步發展壯大。近年來由於農村勞動力的外出轉移,年輕的農村勞動力多數願意進廠打工,xx市陳圩村柳編廠長年從事柳編的人員大多是60歲左右的老人,柳編產品市場前景雖然看好,但加工人員已成嚴重不足狀態,甚至處於人員萎縮狀態。

二是貸款難。女性創業缺乏有效的啟動資金來源和措施保障。從調研情況看,女性在創業初期, 申請創業貸款很難實現,大多都是依靠親戚、朋友的借款來作為創業啟動資金。女性企業多為資金積累較慢的種養殖業和加工業,即使在創業過程中,想要進一步擴大生產,也缺乏雄厚的資金支撐。尤其是規模較小的中小企業由於知名度不高、規模不大,也很難得到銀行貸款。經濟基礎發展較好的如xx縣、沛縣等,老百姓手裏比較富裕,能夠借到資金,而經濟發展較慢的如、等,有的女性很難借到創辦企業所需的啟動資金,有的不得不借非正規渠道的農村的“高利息貸”,無形中增加了企業運營風險。創業女性普遍認為企業經營中最主要的困難是“資金缺乏”和缺乏良好的銀行貸款保障機制。

三是用地難。我市女性創辦的企業規模普遍較小,一些企業甚至是家庭作坊、手工作業,缺乏市場競爭能力。一些經濟效益較好的企業,出於競爭和發展的需要,想進一步擴大規模苦於無場地,由於國家加強對土地的宏觀調控,嚴格控制工業用地,土地緊張,企業發展面臨用地困難,土地問題難以落實。

四、推動農村婦女創業發展的建議:四個強化

一是強化政策扶持,為女性創業營造氛圍。由於女性創業難度更大、遭遇的矛盾更多,需要政府及有關部門從政策上、工作上、資金投入上給予更多的扶持與引導。建議將xx市婦女發展規劃中女性創業的各項目標列入xx市經濟社會發展目標,分解為各相關部門工作指標,明確措施,逐年推進。針對女性創辦企業普遍碰到的困難,由政府推進建立婦女創業基金,為女性創業人員提供降息、貼息、無息創業貸款;為發展前景好、信譽度高的女個體私營業主、女企業家發展經營生產規模提供貸款擔保,解決融資困難。新聞媒體加大對女性創業典型、非公經濟領域中的優秀女企業家的宣傳力度,擴大社會對她們的瞭解和認同,為艱苦創業者創造良好的社會輿論氛圍。

二是強化能力培訓,為女性創業增強本領。在調研中我們發現,有些女性很想創業,但缺乏相關知識技能,盲目投資難免遭遇失敗。建議由勞動部門牽頭,聯合婦聯和工商、財税等部門,開辦女性創業培訓班。通過培訓,激勵女性自強自立,創造新崗位、創造新生活、創造新業績;提高女性的創業技能,面向市場找準投資方向,發揮一技之長,力求成功業績。同時要創造條件,啟動與培訓項目相配套的小額貸款措施,探索以培訓促進創業,以創業帶動就業、促進就業的新模式。

三是強化典型宣傳,為女性創業搭建平台。要發揮宣傳導向作用,大力宣傳創業精神,弘揚創業文化,激發婦女創業熱情,激勵婦女自主創業、勇創大業。要發揮現有創業典型的示範輻射帶動作用,通過結對創業,帶動更多的婦女自主創業。要採取多種措施,扶持現有的女企業家做大做強。要通過對創業典型的強力宣傳,給創業女性造勢,為成功女性喝彩,為女性創業推波助瀾,真正做到讓想創業的有機會、會創業的有舞台、創大業的有地位,為又好又快實現“兩個率先”充分發揮“半邊天”作用。

四是強化協調服務,為女性創業創造條件。建議有關部門為女性創業提供全方位的貸款、信息服務和創業指導,使女性能理智選擇創業項目,提高成功概率。婦聯組織作為黨的羣眾工作部門,將發揮聯繫婦女羣眾的天然優勢,大張旗鼓地樹立、培養、宣傳、表彰創業女性,引領更多的女性走創業之路;從生活和事業上關心創業女性,組織專家學者為她們提供學習幫助,信息指導,通過牽線搭橋促進女個體私營業主、女企業家成立協會組織,為創業女性擴大聯誼、互通信息、相互促進、共同發展搭建平台。

創業課調研報告篇2

一、大學生就業、創業的現狀分析

20xx年筆者在上海市閘北區團委掛職期間,參與了上海市閘北區團委對轄區內大學生進行的就業創業狀況問卷調查,綜合分析和檢視大學生羣體的就業心理、就業期待和創業意願,調查顯示當前大學生就業創業存在以下五個方面的問題:

(一)普遍擁有技能證書,但工作實習經歷不足。

技能證書是國家或者相關機構對於個人某方面技術、能力的認證,擁有技能證書往往對於個人的求職有相當大的作用。從本次調查的結果來看,在校大學生普遍擁有1張以上的技能證書(95.2%)。大學生認為有用的技能證書依次是外語等級證書、職稱證書(會計類、經濟類)、計算機等級證書;與此相對的是,在校大學生比較缺乏工

作實習經歷,有超過六成(60.7%)的被調查大學生沒有工作實習經歷。即使排除剛入學的大學新生,沒有工作實習經歷的大學生比例也是偏高的。這種偏重考取各類技能證書而輕視工作實踐的做法會對大學生日後的工作、就業或創業帶來負面影響,必須引起重視。

(二)工作意願較強,對擇業面臨的困難有理性的認識。

調查顯示,在校大學生具有比較強的工作意願,有近七成(69.8%)的被調查大學生選擇在畢業後馬上參加工作。而在選擇不馬上工作的大學生中,有一半以上(58.5%)是因為想繼續讀書,提升學歷或技能,也有一部分(22.6%)是因為想出國留學或者在國外工作,而只有極少部分(3.8%)是因為家庭條件好而選擇不馬上工作。對於擇業所面臨的困難的認識,有超過一半(51.2%)的大學生認為最大的困難是社交能力不強和缺少社會關係,還有部分大學生認為最大的困難是畢業學校名氣不大、學歷和專業不夠好,這也表現出大學生對於自身以及就讀學校和專業對未來就業的影響有着理性的認識。

(三)就業信心較強,對收入的預期較高。

調查顯示,在校大學生的就業信心比較強,有超過六成(60.1%)的被調查大學生對自己今後就業有信心或者非常有信心。而對自己工作後首月的收入(扣除三金後),大學生表現出比較高的預期,有四成二(42%)的被調查大學生對首月收入的預期在3000元以上,其中有一成多(11.1%)的被調查大學生的預期在5000元以上,另有近五成(48.9%)的被調查大學生的預期在1500到3000元;與上海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前幾年發佈的畢業生平均薪酬相比,此次調查顯

示的大學生對於首月收入的預期是比較高的。

(四)擇業標準呈現多元化,外資公司、國家政府機關是首選單位,普遍認可職前培訓的必要性。

此次調查顯示在校大學生的.擇業標準主要有四個,依次是發展空間大、薪水高、符合自己的興趣愛好、工作穩定。與前三年的同類調查數據相比,閘北大學生的擇業標準由少到多,呈現出多元化發展的趨勢。對於畢業以後工作單位的選擇,在校大學生比較偏愛外資公司(44.6%)和國家機關以及企事業單位(36.9%),對於進入民營企業、從事藍領技術工種或者自由職業的熱情則相對小很多。此外,大學生普遍認為職前培訓是必要的,他們最希望參加的培訓內容是面試技巧、人際關係處理、就業形勢分析,而他們現在最希望得到的服務是社會實踐、技能培訓、創業培訓、崗位推薦,這也表現出在校大學生在學習專業知識之外,為日後工作做準備的各種需求比較強烈。

(五)創業意願仍不夠強烈,創業行業範圍不廣,對創業政策瞭解不多。

創業是促進大學生就業的重要組成部分。調查顯示,在校大學生創業的意願有所欠缺,僅有三成多(30.2%)的大學生有創業的意願,在有創業意願的大學生中,對於創業行業的認識稍有不足,範圍比較狹窄,僅僅侷限在創意產業、零售業和it行業;對於創業的條件和困難,他們的認識則比較深刻,缺乏資金、缺乏社會關係、沒有專業技能、擔心風險問題、沒有合適創業項目都是大學生眼中阻礙他們創業的困難,這也從一個側面反映了隨着社會經濟的發展,在校大學生

逐漸認識到了創業門檻逐步提高的趨勢;正是因為對創業的困難有足夠的認識,大學生希望政府對他們創業提供幫助,他們主要希望得到資金、創業培訓和開業指導、市場需求方面的服務和信息。此外,對於政府鼓勵和支持創業的優惠政策,在校大學生也瞭解不多,很瞭解這種優惠政策的大學生少之又少(3.2%),大多數人(57.4%)只是有一個一般的印象,而也有很多(33.5%)被調查大學生表示並不是他們不願意瞭解這些政策,而是缺乏瞭解的渠道。

二、做好大學生就業創業工作的對策

通過以上對於調查所得資料的分析,可以發現在校大學生就業、創業方面存在以下問題:首先,在校大學生社會實踐經歷不夠豐富,社交能力不強,社會關係網絡缺乏;其次,大學生對工作收入預期偏高,對工作選擇比較單一;第三,大學生創業意願不足,創業條件不成熟,創業信息不夠。基於這些問題,着眼於拓寬解決大學生就業問題的途徑,筆者認為一方面必須為大學生提供各種社會實踐的機會和崗位以及關於就業和創業的培訓、信息等,豐富他們的工作實踐經歷,鍛鍊他們的社交能力,另一方面也必須對他們進行正確引導,使他們樹立正確的擇業觀,形成合理的工作和收入預期。

(一)整合資源、多方聯動,搭建就業和創業平台。秉持政府主導推動、社會各方參與的原則,將政府相關部門以及高校、企業等機構的資源整合起來,搭建一個大學生就業和創業的一體化服務平台,可以考慮以地方共青團組織和高校的團組織、政府的勞動局和高校的就業服務部門以及企業的招聘部門這兩條線來構建。並且將這個平台

逐漸做大做強,把提供社會實踐和見習、信息發佈和諮詢、就業培訓和創業指導等職能集於一體,這樣一方面有了政府和高校的合作,可以把最新的關於大學生就業、創業的各項新政策及時傳遞給大學生,另一方面可以有效梳理、整合區域內的企業資源,從而給在校大學生提供各種實踐鍛鍊的機會和求職就業的各種信息。另外,還可以考慮把其他社會力量,諸如志願者、各種基金會、非政府組織整合進來,真正實現社會各方參與,讓大學生就業、創業問題在社會各方的聯動下得到有效解決。

(二)推進青年職業見習計劃,完善見習崗位制度。

結合青年職業見習計劃實施幾年來的經驗教訓,繼續完善見習崗位制度,進一步推進青年職業見習基地的建設,堅持學歷教育與技能培訓相結合,智育德育雙促進,就業能力和就業崗位雙保障的原則,為大學生提供更多的實踐鍛鍊機會,提高他們的工作能力,增加他們的工作經驗,增強他們的適應性。同時針對本次調查反映出來的大學生在面試技巧、人際關係處理、就業形式分析、技能、創業培訓等方面的迫切需求,可以在職業見習計劃中增加這方面的內容,以滿足大學生的需求。同時,也可以考慮將職業見習計劃和大學生就業、創業一體化服務平台一起建設,將職業見習計劃納入大學生就業、創業一體化服務平台,或將職業見習計劃逐漸建設成一個一體化服務平台,以避免職能重複,節省資源。

(三)樹立廣義就業觀念,培養良好的個性品質。在“大眾化就業”時代,大學生必須調整就業觀和就業期望值,樹立大眾化的就業

觀。正確認識自我,認識社會職位要求,找準自己就業的社會定位。大學生要按市場經濟需求實現就業方式的多樣化,要樹立職業不分貴賤,適應社會需要,靠勞動體現自我價值的優良傳統觀念,形成一個良好的擇業氛圍。各類新聞媒體要加大宣傳力度,用正確的輿論導向引導大學生衝破精英就業觀念的束縛,走出心理誤區,形成有利於廣義就業的社會氛圍。樹立大眾化的廣義就業觀念,最終使大學生接受只要是憑藉自身能力從事合法的經濟活動獲取收入即為就業的觀念。同時大學生的自身就業能力才是用人單位所看重的,才是順利實現就業的先決條件和必要條件。畢業生自己更應積極主動提升其綜合素質,突出個體優勢,增強自己的就業能力。大學生在校期間所學習的只是本專業所涉及的最基本的東西,因此,還應不斷擴展自己的知識面,要倍加珍惜學習機會,努力掌握知識與技能,為將來打好堅實的基礎。

(四)鼓勵自主創業,開發大學生創業扶持政策。

針對大學生創業意願不高的問題,除了要繼續制定相對優惠的政策之外,還可從如下幾方面鼓勵大學生創業,一是幫助大學生獲取開業貸款擔保和開設大學生創業基金。政府部門要儘快出台相關優惠政策,通過給予創業資金支持、減免創業規費、健全社會保障制度、實行工資傾斜政策、落實國家代償助學貸款政策等措施,積極支持高校畢業生到基層自主創業和就業,並廣泛動員社會力量,整合各方資源成立大學生自主創業基金。二是推出一批適合大學生的創業培訓項目、創業見習基地和開業服務項目等。政府和各相應部門可加強與各

高校的聯繫,合作建立大學生自主創業服務中心,及時為大學生提供優惠政策信息。比如為自主創業的大學生代理工商註冊、税務登記等手續,建立綠色通道,構建創業跟蹤服務平台,為大學生創業提供堅實支持。三是積極開發符合大學生需要的創業園區,向他們提供各種優惠條件。政府可以考慮與社會合作建立大學生創業園,為創業者減少初期的成本支出。相關部門還應暢通創業融資渠道,落實税收優惠政策,降低大學生辦企業的註冊門檻。當然,以也可以考慮把以上三方面的工作納入大學生就業、創業一體化服務平台內進行。

創業課調研報告篇3

一、生逢其時,還是命途多舛?

——廈門市創業環境現狀分析

進入20xx年以來,廈門打造創業型城市的步伐加快。據悉,最新的《廈門市創業觀察研究報告》新鮮出爐。報告表明,廈門的創業環境優良,在參評的全國24個城市中居於第4位。廈門正努力着手於各方面的建立,以達到國家各項創業環境的標準,在此,我們將着重從政策、經濟、金融、市場、文化和地域等方面來析廈門市大學生創業環境。

從我們的調研情況來看,可以發現廈門目前的創業環境有着以下幾個典型現象:

(一)政策環境:大學生難以運用優惠政策。

全國各地的地方政府都紛紛為解決當地大學生就業問題提出了種種創業方案,制定了各項創業政策。然而,大學生難以運用優惠政策的現象普遍存在。究其原因,主要是:政策宣傳不足、落實不到位,有些政策還存在設計不合理的現象。

(二)經濟金融環境:大學生創業資金來源狹窄,風險投資等先進金融投資方式十分缺乏。

通過採訪一些大學生創業者,我們深深地體會到:大學生在創業過程中面臨的主要困難是資金問題。通過統計分析我們做的調查問卷可知,創業過程中遇到資金不足等財務問題時,近45%的大學生選擇了“向銀行貸款”,20%的學生選擇“吸引風險投資基金”。然而,銀行貸款也未必能夠得到充分的支持:很多大學生自身的創業項目成長性不足,而且由於無充足的擔保源,使得銀行沒有動力為這些大學生創業者進行擔保貸款,從而導致很多大學生創業者連最基本的銀行貸款都無法實現,最終只能通過向親朋好友借款,甚至是進行非法的資金募集。

(三)創業文化環境:多數大學生對創業缺乏一個成熟的理解

在我們的調研中發現,大學生分成兩種顯著的羣體,一是想要創業的大學生或是創業初期的大學生,這類大學生對創業的概念理解相當不成熟,他們多數將創業當作一種餬口的工作,追求的是形式上的創造企業;二是創業成熟度較高的大學生,他們大多數考慮到事業的長遠發展,在經歷了很多困難的磨練後,他們追求的是創造價值。因此,兩者有着本質性的區別,前者在“做事”,後者在“做事業”。

(四)創新環境:大學生創業的核心技術普遍不足

在調研中我們發現,目前大學生創業依靠核心技術起家的並不多,大部分的大學生僅僅依賴於簡單的營銷手段等低技術含量的商業活動而將其當作創業,例如代理服裝、校內複印、雜誌製作等,他們的“創業”更多的強調“挖掘未挖掘的市場”,但他們沒有發現這個市場的深度不足,即該市場已經被開發的差不多了,只剩下些門檻極低的邊角料,都令我們為他們的未來擔憂。

我們認為沒有“核心技術”的“創業”並非創業,而是在就業,在掙錢。大學生創業應當牢記,只有擁有核心技術,大學生在創業中才有與他人競爭的資本,才能在這個行業中生存。

(五) 家庭環境:家人的支持極大影響創業者心態

在我們對創業者的調查過程中,幾乎近90%的受訪者有考慮到家庭因素對其創業的影響。來自家庭的因素對於創業者的創業之路的選擇以及創業成功的可能性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影響。其一,家庭環境影響其創業素質;其二,在選擇創業道路時,家庭的態度也會對創業者有重大影響。

a.政策面的四大矛盾

我們看到,在上面所述的五個影響大學生創業成功率的重要因素中,應該説存在最大問題的在於政策實施現狀,即政策環境在形式上是樂觀的,實際實施情況卻值得堪憂。就我們的調查上看,政策直接影響大學生創業成功率的四個主要矛盾在於:

(一)豐富的政策與基層機關政策宣傳動力不足的矛盾

根據我們發放的問卷調查,在目前打算創業大學生中,知道這些政策的比例不足50%,很多大學生通過自己向銀行貸款或者向親朋好友籌集資金來解決初始資金問題。在調研過程中,當我們以創業大學生的身份去廈門政府某部門詢問關於創業政策的問題時,部門的工作人員對我們卻愛理不理,給我們看的政策僅僅一些在網上就可以找到的、有限的幾個政策。據很多創業已久的大學生透露,這個現象由來已久,因為他們創業多年積累的人脈已經使他們其能夠輕易的瞭解到政府政策動向,而初創業的大學生則沒有那麼多渠道能夠了解一些政府早已頒發卻不為大眾知曉的文件或政策。

根據我們對多位創業者的走訪總結出造成該現象的原因在於:政策出台與落實在宣傳環節中出現嚴重脱節,有些文件之所以難被大眾獲取,在於我國政策執行環節中長期存在的“潛規則”:多一事不如少一事。那麼對基層工作人員而言,少一事如何實現?少宣傳或者不宣傳政策,政策信息不被瞭解,自然就減少了工作量。可見,政策推廣中的宣傳環節備受考驗。政策頒佈和執行力度未統一,光頒佈不執行的做法未免有造“形象工程”的嫌疑。

(二)多樣的政策推動與政策執行效果的矛盾(以廈門ybc為例)

ybc的申請與發放從屬於政府運作環節,在實際運作中有其固有的缺陷。首先, ybc審核的過程,按照制定的程序從申請到放款至少要四個月時間,而且通過率很低,只有30%的項目可以通過;其次,ybc為每個項目只能提供小額融資(一般為3~5萬元)。而在我們對大學生的調查中發現,大部分創業項目的發展一方面需要有資金持續注入方可存活,另一方面資金需求量較大。所以,短期小額的資金扶持並無法滿足大學生創業中的資金需求。因此,ybc對大學生創業項目的幫助更多的體現在“形式上的幫助”,並無法從根本解決大學生創業的實際困難。

ybc雖然是眾多政策扶持之一的一份子,卻能深刻的反映出目前政策與落實的實際問題。廈門市在創業資金扶持、創業培訓以及創業服務方面都取得了可喜的進步,以政策推動創業在全國處於領先水平,政策的“量”已得到了保證,而“質”卻未得到相應的保障,這就是政策“量”與“質”的直接矛盾。

(三)必要繁瑣的審批程序與審批成功率之間的矛盾。

我們在調研中發現,只要涉及資金支持的創業扶持政策的申請都有較為嚴格的審批程序,這在客觀上極大的降低了申請的成功率。例如,在上面介紹的ybc項目,實施效果有限的一個重要原因在於審核過程至少需要四個月。這裏就反映了我們一直強調的政府政策執行力的問題,政府執行效率能夠有效提高的關鍵在於審批程序的精簡和審批門檻的降低,審批手續的簡化是提高政府運作效率最直接的辦法。但問題的關鍵在於:審批程序的簡化是否可行?廈門市ybc負責人林煒主任給我們介紹,目前申請ybc扶持需要通過初篩、培訓、實地考察、ybc全國辦複審等程序,通過這幾個必要審查程序的合格申請人才能獲得創業啟動資金貸款,並得到指導老師一對一的輔導。而這些程序確實是在審查項目的必要環節,林主任也表示:社會資源是有限的,如何把這些有限的資源真正送達到那些最需要幫助,才能夠產生最大效益的項目上,政府作為政策的執行者,有義務嚴格管理好這些社會資源,將它的效益發揮到最大。這也反映了大部分政策執行者的心聲,他們在政策執行過程中,常常會面對追求政策執行效率和嚴格政策執行原則之間矛盾的權衡,一方面高效的政策執行效率意味着簡化的審查程序;另一方面,政策執行原則又要求政策的落實必須符合政策頒佈的意圖,真正能夠幫助有需求的大學生創業。

(四)項目成長性與政策扶持原則的矛盾

在調研中,不僅是政策執行者有這樣的考慮,連創業大學生都有相同的反應,大學生創業的項目普遍過於理論化,甚至大部分的項目並沒有嚴格的策劃書。就策劃書而言,大學生對未來現金流的估計和折現率的選擇,都主要是從理論角度出發;相反,實際創業的現金流估計卻需要學生了解這個行業的利益結構和利益來源,才能對現金流形成合理的估計。這源於大學生尷尬的創業地位,他們通常沒有考慮到這個項目涉及到各利益羣體以及項目在市場的可接受性。因此,很多項目未來的現金流很難估計,也就是説現金流的不確定將會導致成長性不穩定。

可見,一個創業項目面臨的現金流不確定因素越多,這個項目的風險越大,因此,一份優質的策劃書至少應當考慮到各類可預見的因素,否則就會因為考慮不周全而面臨失敗的風險。

二、 創業環境面面觀

-----中國與西方發達國家創業環境的比較

中國與西方國家的創業環境究竟有哪些差異呢?根據實際調研及對國外創業環境和案例的研究,我們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分析:

(一)創業教育的差別

西方國家對大學生創業的教育成熟度遠高於我國,它們在理論與實踐上形成了一整套完善的體制。在理論上,國外已經編寫了若干部創業學著作,其中美國創業學專家傑弗裏蒂蒙斯和小斯蒂芬斯皮內利編著的《創業學》已更新至第六版;在實踐中,國外創業實踐活動豐富,美國、新加坡和英國等國家都在大學設置了創業培訓基金,鼓勵大學生申請資金將想法投入運作,旨在培養其成熟的創業心態。而我國高校的創業教育卻處於剛剛起步的階段,且未有較為成熟的指導思想與教育體系,廈門作為我國沿海經濟開放城市,在創業教育方面有一定的突破,取得的實際成效卻也十分有限。總體説來,我國對大學生的創業教育仍十分匱乏。

(二)創業心態的差別

發達國家青年的創業心態較我國大學生相比更為成熟,他們將創業視為磨練自己、考驗自我的過程,是主動式的創業,他們在乎的是過程的享受與體驗,從而達到經驗積累的目的;而我國的大學生創業很大一部分是由於就業壓力所迫,是被動式創業,僅僅將創業視為一種就業的替代方式,對創業概念理解不夠深刻。在對廈門市大學生的調查中,我們發現,在計劃畢業後創業的大學生中,約有37%是在近一年內才開始考慮創業的,自己對創業並沒有特別明確的認識和長期準備。

(三)市場化程度的差別

相比於歐美髮達的資本主義國家來講,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目前仍然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政府幹預,以政府為主導的思維仍然沒有完全轉變過來,在創業過程中,許多措施比如創業推介會及創業初始投資方面由政府來做反而不如由市場來做會更有效率一些。創業本身就屬於市場領域的內容,因此從政府層面來講,對待創業,應當把服務於創業者,為創業着提供便利作為政府理應做好的職能,而不是僅僅作為考核政績的指標。我們在對新加坡鍾駿源教授的採訪中瞭解到,新加坡政府對於其創業者來説提供的資金及指導和優惠措施比中國目前更加豐盛,而且落實到位及其嚴格。

(四)創業思路的差別

在創業思路上來講,歐美國家講究的是專業化分工的創業方式,對於那些初創期的企業來講,可以沒有資金或市場,也可以沒有這些方面的人才,只要創業者擁有令那些投資機構另眼相看的個人素質能力、創意新奇的產品、獨特的經營思路和管理理念,那麼對於創業者所缺乏的其它一切來説,投資機構都可以提供給創業者,甚至到了後期,投資者甚至會更改企業的經理人,以致創業者與企業不再擁有控制權,但是,此時的企業,也已成為了其領域的佼佼者,產生了巨大的社會價值和經濟效益。而在中國,對於自己辛苦創立的企業,最後卻轉手給別人,在對廈門市各高校的走訪中,我們發現,對於大學生創業者來説,無論是在感情還是思想上,這點是都是很難接受的。

(五)創業政策的差別

國外良好的創業政策是造就一個個創業神話的重要因素,我國的大學生創業政策是在近年逐漸加大扶持力度的,在資金、教育、指導等方面的扶持計劃都處於初始階段。與我國相比,國外不但在資金上做足功夫,成立各種創業基金,為大學生解決“創業血液”問題,還特別重視大學生創業軟實力的建設,注重培養教育,全面提高大學生的創業能力。例如新加坡,近10年來,新加坡政府以每年不少於20億新幣用於風險投資、技術轉移和創新創業。edb(經濟發展局)還設立了各項優惠扶持計劃促進了創業活動的開展,營造了良好的創業氛圍。此外,新加坡政府還制定政策,將每年派出一批大學生赴美硅谷創業型公司學習一年,意在將這種創業精神的“種子”帶回新加坡。相較而言,我國的創業政策較為簡單,扶持面小,在目前嚴峻的就業環境背景下大多數政策帶有“以創業帶動就業”的色彩,其次我國創業政策的執行力較為薄弱,這也成為大學生創業成功的一個瓶頸。

當然,我國與國外在創業環境上的差別不止體現在這五個方面,但是其他的各個差別都可以由上述五個因素引申,從這五個方面我們可以看出,社會對於創業的整體思維和認識是重點,因此創建創業型社會,促進大學生創業並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也不是發佈幾個政策,建立幾個基金就能完成的,這需要社會各方的共同努力。

三、我的未來不是夢

---更多優質創業,我們還需做些什麼

我們根據上述所提到的現象,結合中外創業環境的對比,借鑑優秀的國外經驗,從與大學生創業環境相關的兩個主體提出以下幾個建議:

(一)政府:

1. 提高政府運作效率,強化政策執行力,合理的制定政策

我們認為我們不應該過分關注政策發佈的數量,而應更重視其實施的質量。如果因為審批手續複雜、審批週期長、政策宣傳不到位、政府職員責任心差、政策制定不合理的原因打擊大學生運用政策的積極性,那麼政策只能徒有其表。

2. 加強法制建設,完善市場經濟環境

前文中對比中我們可以看出,廈門在法制城市的建設上已取得很大成效,但從總體上來講,我國與國外的一個重要差別在於法律環境的差異,在實際操作中,應該指出的是我國在知識產權以及維護市場公平方面做得仍是不足。我們理應正視問題,明白法律法律保護的不僅僅是大學生,更是健康的創業環境。完善的法律體制對我國構建公平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從而改善大學生創業環境的是很重要,把法治思想深入貫徹到公平市場經濟的建設中,為大學生提供公平的創業環境,提供知識產權的保護。法律保護的不僅僅是大學生,更是健康的創業環境。

3. 增強對創業的認識和理解

在政策上偏向於知識文化層次較高的大學生創業要比偏向於勞動導向型卻沒有任何發展優勢的創業要更能提高社會的可持續發展與我國的經濟生產發展競爭能力。對於創業,政府不能只滿足於做表面文章,除了在制定創業政策時要慎重考慮,更多的是要參考專家學者的意見,而不應由領導拍板做決定。政府轉變思維方式,使其政策能真正惠及到大學生創業者,使其在創業過程中更能專注於其企業經營與管理。

4.普及創業知識,搭建創業幫扶平台

這裏有兩個方面,一是普及創業知識,即創業教育。

其次,搭建創業幫扶平台指的是政府等服務機構與組織應作為中介的身份參與大學生創業的過程,幫助他們解決實際困難。

5.應適當引導創業方向,對高新技術等成長性好、潛力大的項目進行偏向性支持

目前我國創業項目中高新技術,具有完全知識產權的項目佔的比重偏低,這不但與我國的法制不健全有關,也與國家對科技資金投入偏少有關。只有國家堅定支持高新技術的發展,為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大學生創業項目實行更多的政策傾斜,才有利於引導大學生的創業方向,實現創業結構的優化。

6.多部門合作,為大學生創業資金融通打通經脈

資金是大學生創業中最容易面臨的困難,而政策支持的資金不但量小,而且申請難度大,在實踐中的形式意義大於實質意義。

目前,除了有福建省推出的專為異地創業的高校畢業生申請貸款提供擔保的大學生自主創業擔保基金,目前在廈門市已有交通銀行等多家銀行推出了針對大學生創業的小額貸款。另外,廈門同安等地區也出現了互助性質的小額貸款擔保的創業民間團體,這些都構建成了正在完善的創業金融體系。 只要方法得當,就能為大學生解決最急迫的困難。

(二)學校:

1.教育改革。事實已證明,在大學所實施的教育產業化,現在早已不能適應中國經濟增長方式改革和產業結構調整的整體思想。僵化的應試教育打壓了中國學生的創造能力。論動手能力,創新思維,活躍程度,皆要弱於國外大學生,但中國學生優勢在於基礎紮實,勤懇認真,改革中國大學的教育制度,既要保留中國特色教育下所帶來的優勢,又要彌補其不足。這樣的話,那些在大學中的佼佼者,將會成為創業的新生主力,而不僅僅只有讀研一條路,因為創業更能考驗一個人的綜合素質。

創業課調研報告篇4

大學生普遍缺乏創業實踐教育,對於創業基本知識的認知不足,創業能力亟待提升。

就業狀況好的工科生創業的少

成都市高校開設的專業中,工科最多,佔%。調查結果顯示,創業者當中,工科專業的僅佔10%;經濟學專業的最多,佔%;第二是管理學專業的,佔%。

四川大學制造工程與科學學院的級本科生周宇,是個地地道道的工科生,曾經一度有過創業念頭的他,畢業前半年就被一家公司提前“預訂”。3000多元的月薪讓他安穩地當起了上班族。調查報告認為,經濟、管理類學生的專業知識與創業關係密切,比其他專業的學生更瞭解企業發展和市場運作,因而選擇創業的比例較大。工科生的就業狀況優於其他專業的學生,因而選擇創業的比例較小,這也反映出自主創業大學生中,以科技成果轉化為經濟支撐創業的比例較小。

調查報告發現,大學生創業者在把握創業機遇時,對政策的依存度較大,基於政府的組織號召、政策引導而走上創業道路的佔%。創業者尤其在資金方面對政策具有較大的依賴性,遇到資金不足等財務問題時,%的創業者傾向於找政府部門申請資金。正在創業的大學生中,對“政府最應該做的工作”的選擇,最多的是“完善有利於大學生創業的制度環境”,佔%,可見大學生創業對政策的渴求度,就業參考《成都大學生創業報告:三分之二學生有盈利》。

已畢業的創業大學生%有盈利

畢業以後,翟寧於年中旬開始創業,正在運營成都的大學生購物網站——同校網。同校網經營網絡覆蓋了四川大學、電子科技大學等多所位於成都的高校。翟寧告訴記者,按目前的經營狀況看,到年5月才有可能實現盈利,這意味着自己還要想辦法籌集資金,至少再支撐一年時間。

調查報告顯示,成都市已畢業的大學生創業者,無盈利的佔%,月收入萬元以內的佔%,萬~1萬元的佔%,1萬~5萬元的佔%,5萬元以上的僅佔%。在校的大學生創業者則差得很遠,%沒有盈利,創業收入在500元以內的佔24%,500~1000元的佔%,1000~3000元的佔%,3000~5000元的佔5%,5000元以上的僅佔4%。

盈利不易,讓翟寧這樣的創業大學生開始清醒地看待企業成長。翟寧起初想一年內做成本地大學生購物的第一門户網站,現在,他的目標是把網站支撐下去,“在盈利之前不死掉”。總結自己目標的轉變,翟寧認為最大的原因是缺少創業教育和實踐。

調查報告印證了翟寧的感受。有%的大學生沒有參加過創業培訓或講座,%的學生參加過1~2次,只有%的學生參加過5次以上。而在“大學生對培訓和講座認同度”的調查中,認為“有些幫助”的佔%,“一般”的佔%,“幫助不大”的佔%,“幫助很大”的僅佔%。大學生對創業培訓的認同度不高,表明創業培訓的質量有待提高。

建議創業培訓課程作為大學必修課

“創業者的素質和能力,是決定創業成敗的重要因素。”團成都市委副書記惠朝旭表示,健全創業教育體系是當務之急。

調查報告發現,成都大學生普遍缺乏創業實踐教育,在獲得創業知識的途徑調查中,%的大學生選擇老師授課,%的大學生選擇親身實踐。“用親身‘試水’的方式來培養創業能力,對大學生來説,風險太大,成本也太高。”惠朝旭説。

調查報告認為,目前的創業教育相對缺乏,已有的教育形式也多停留在講座、演講、選修課等理論層面,並且質量不高,將理論與實踐結合的教育方式就更少了。調查報告因此建議,創業教育可以將市屬高校和中職院校當成突破口,開設kab創業培訓課程,作為必修課對大學生進行教育,同時加強高等院校之間的合作,以“創業夜校”、“創業訓練營”等形式開展培訓。與高校建立創業課程體系相呼應的,是應該依託青年(大學生)創業園區,對正在創業的大學生進行指導,定期組織專家對初創企業進行巡診,有針對性地提出意見,同時根據創業者的實際需求,開展市場營銷、企業運營、財務管理等方面的專業培訓。

除此以外,有關大學生創業能力培養的比賽,應得到格外關注。團成都市委創業辦公室的範才全特別列舉了調查報告裏的一組數據:參加過挑戰杯、成都青年創業大賽、科技競賽獲獎的大學生中,%正在創業,%畢業後打算創業;沒有參加過這些活動的大學生,正在創業的僅為%。

調查報告建議,政府應充分發揮團組織作用,動員大學生參加創業實踐,並舉辦規模大、層次高的創業大賽,讓大學生通過比賽積累更多的經驗。

創業課調研報告篇5

按照上級優化創業環境工作要求,近段時間以來,我委圍繞服務投資創業、工作作風、工作效率等方面的問題先後組織開展機關工作人員自查和下企業走訪公開徵求意見建議等活動。通過對收集意見建議進行梳理,形成以下自查自糾報告:

一、當前機關存在的主要問題

1、少數機關工作人員工作責任心不強,工作消極應付。工作上得過且過,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不求有功,但求無過,飽食終日、無所事事。

2、機關學習風氣不濃,對知識更新普遍不夠重視,滿足於吃老本,憑經驗辦事。

3、對企業服務不夠全面,服務意識服務水平與企業要求仍有一定的差距。

4、機關制度建設不夠完善,現有制度執行不夠到位,執行力提高有待於加強。

5、市場經濟條件下政府職能轉變還不夠到位。

二、產生以上問題的主要原因

1、主題教育活動流於形式。由於許多活動開展都是為了應付上級檢查,只重形式,忽視效果,表面上轟轟烈烈,實際上一潭死水,毫無生機和活力。

2、現有工資分配製度影響積極性。機關中存在能者多勞,鞭打快牛的現象,而工資的高低與工作量大小毫無關聯,只一味強調奉獻,多勞多得,按勞取酬在機關中得不到體現。

3、機關工作人員普遍年齡偏大,缺乏積極進取的心態,對工作只滿足於過得去。

4、機關效能建設抓得不實,長效機制尚未建立。

5、機關現有機制體制制約着機關發展,影響着機關工作人員情緒。

6、機關缺乏獎勤罰懶績效考核辦法,一些機關工作人員整日悠閒自在,內無壓力外缺動力。

三、整改措施

1、建立機關學習教育考核制度,努力構建學習型機關。抓好學習教育活動,促進機關工作人員提高綜合素質,通過強化考核制度,使機關工作人員增強學習自覺性和主動性,變要我學為我要學。

2、認認真真抓好機關效能監察工作。結合機關工作特點,每年重點選擇2—3個問題開展機關效能監察工作,從中總結經驗、吸取教訓,進一步完善健全制度。

3、積極開展作風整改和專項整治活動,針對機關中存在“庸、懶、散”問題以及上網玩遊戲等現象,組織開展作風整頓和專項治理活動,嚴肅處理一些影響機關形象的人和事。

4、建立科學的機關績效考核辦法。為切實加強對機關工作人員定性定量考核,以充分調動機關工作人員積極性,今年6月份即將出台機關績效考核辦法。

5、切實加強機關股室工作間交流。針對機關運轉協調不暢,信息溝通欠缺的問題,從6月份開始每月召開工作例會,機關分管領導和股室負責人分別彙報一個月來工作開展情況。

創業課調研報告篇6

青年是創業創新的重要力量,是創業創新的生力軍和主力軍。自治區政協高度重視青年創業創新工作,將加強青年創業創新工作作為今年界別協商會的協商議題。根據《自治區政協20xx年度協商工作計劃實施方案》,在高楓副主席領導下,自治區政協辦公廳與共青團廣西區委、廣西青聯聯合組成調研組於4月下旬赴梧州市開展調研,5月上旬赴浙江省、上海市考察。現將有關情況報告如下。

一、促進青年創業創新的意義及青年創業創新工作的有關情況

(一)促進青年創業創新的重大意義

推動大眾創業創新是現階段經濟社會發展的迫切要求。青年是社會中最有朝氣、最具創造力的羣體。一方面,創業創新是當代青年的內在需求。另一方面,創業創新是歷史賦予當代青年的使命。

(二)我區和浙江等地青年創業創新工作的有關情況

1.我區青年創業創新工作的探索

在城市青年創業創新方面,各類創業孵化基地建設取得突破進展,以電子商務為抓手的青年創業創新局面初具規模。

在農村青年創業創新方面,初步形成了以樹典型、強示範為重點,以創業培訓、小額貸款、實用技能培訓為抓手的工作格局。

在青年學生創業創新方面,通過系統規劃和氛圍營造,提高青年學生的創業意識和創業能力。

2.浙江等地青年創業創新的做法和經驗

領導重視、措施得力。如浙江省長李強把推動創業創新工作作為省長工程,親自掛帥推動眾創空間夢想小鎮建設。創新創業環境排行榜中排名第三。

整合資源、眾籌融資。針對創業青年融資難的問題,近年來,浙江省積極出台相關政策,整合政府和社會資源,有效解決了青年創業融資難題。

搭建眾創平台、構建眾創空間。如杭州市打造了以互聯網創業小鎮和天使投資小鎮雙鎮聯合的夢想小鎮。

結對幫扶、傳幫接帶。如杭州市建立有完善的創業導師制度,對創業導師進行分類管理、健全創業導師績效評估和激勵機制。

二、我區青年創業創新遇到的主要問題

(一)從青年自身情況看,青年創業動力和能力明顯不足

從整體上看,我區青年創業率不高,青年創業的成功率也不高。影響青年創業動力和能力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1.缺乏創業意識。

2.缺乏創業資金。

3.缺乏創業知識。

4.缺乏駕馭市場的能力。

5.缺乏獲取創業信息和政策的渠道。

(二)從政府支持和服務看,支持青年創業創新力度不夠

1.我區扶持青年創業創新的政策不足和發佈政策信息渠道不暢通解不到,沒有真正實施和落實。

2.我區扶持青年創業創新的公共服務體系建設不足。

3.我區扶持青年創業創新的金融服務配套不足。

4.我區在青年創業創新人才引進和培養不足。

(三)從社會層面上看,青年創業創新的社會氛圍和環境條件欠缺

1.青年創業創新的社會氛圍不夠濃厚。

2.支持青年創業創新的社會資源不足。

三、推動我區青年創業創新工作的意見建議

(一)構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生態環境

與資金、技術、市場等創業要素相比更為重要的是青年創業創新氛圍的培育。建議加大宣傳力度,營造青年創業創新的濃厚氛圍。一是由自治區層面統籌進行系統、全面、廣泛、深入的宣傳。在廣播、電視、報紙、期刊、網絡以及各類移動互聯網媒體終端開設專欄,引導全民參與創業,在全社會倡導敢為人先、寬容失敗的精神,樹立崇尚創新、創業致富的價值導向,大力培育企業家精神和創客文化。二是大力開展青年創業創新活動。以活動為載體,通過採用青年人喜聞樂見的方式,舉辦各類創業講堂、創業評比、創業大賽等活動,引導廣大青年積極投身創業創新事業。三是大力支持各類青年創業組織發展,構建遍佈全區各地、各業、各領域的青年創業微生態體系,推動各類創業協會、聯盟成為青年創業創新工作的最前線陣地。

(二)建立自治區、市兩級創業創新工作協調機制

成立由自治區領導牽頭、各相關政府職能部門組成的全區創業創新工作領導小組,統籌制定出台全區創業創新政策文件,形成部門聯動機制,並制定具體實施細則和配套文件,通過自治區黨委、政府督查室加強對政策文件督導和落實,杜絕政策文件隨意性大、零碎化、落實難等問題,切實優化青年創業創新環境。各市參照自治區成立相應工作機制,制定扶持青年創業創新政策文件和實施細則,切實加強對創業創新工作的領導和支持。

(三)建立和完善我區青年創業創新服務的陣地和平台

根據國務院辦公廳《關於發展眾創空間、推進大眾創新創業的指導意見》,構建一批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開放式的眾創空間。一是打造廣西青年創業創新主席工程、市長工程。借鑑浙江杭州創業基地夢想小鎮的經濟政策和人才政策做法,由自治區主席和相關市的市長親自掛帥,集中優勢資源,在我區經濟基礎較好、發展層次較高的地級市打造一批示範性眾創空間,抓住我區實施現代服務業提升工程以及推進電商廣西、電商東盟工程的有利時機,把廣大青年羣體推到創業創新一線陣地。二是進一步推進青年創業創新基地的建設。依託全區各市高新區、重點工業園區、特色農業示範區打造一批青年創業創新基地,加大青年創業基地對政策、項目、市場信息、技能培訓等方面的整合力量;加強校地合作,由地方政府和高校共同建立大學生創業實訓基地,各市針對大學生創業出台政策文件,整合各種資源支持大學生創業。

(四)建立扶持青年創業創新綜合服務體系

一是由政府牽頭建立自治區、市、縣三級青年創業創新服務平台,將扶持青年創業創新綜合服務體系建設納入政府工作規劃,建立和完善創業創新政策和信息統一發布、諮詢和服務的平台,為青年創業創新提供項目開發、方案設計、風險評估、開業指導、融資服務、跟蹤扶持、法律諮詢、培訓等一條龍創業服務。二是由政府牽頭建立全區青年創業創新人才庫,在全區開展統計調查,全面瞭解和掌握全區各類青年數量、受教育程度、技能經驗、創業意向、政策需求等情況,按照城市、農村、學生創業青年,建立青年人才動態數據庫,建立個人信息、項目、業績、信用等基本檔案,為各項服務的實施提供科學依據。三是進一步建立和完善全區創業創新導師隊伍,加強創業結對幫扶,鼓勵創業導師以入股、合夥等方式與創業青年結成更加緊密的商業關係。四是建立青年創業項目庫,向全社會徵集適合青年創業的優秀項目供我區青年學習、參考,邀請專家對創業青年的項目和案例進行評估、梳理、總結,不斷提高青年羣體的創業能力。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