錯調查報告6篇

來源:巧巧簡歷站 1.42W

我們在寫調查報告的時候,一定要認真回顧之前的調查經過,我們在結束調查之後,認真寫調查報告可以記錄下自己的調查經驗,以下是本站小編精心為您推薦的錯調查報告6篇,供大家參考。

錯調查報告6篇

錯調查報告篇1

在國小語文教學中,作文教學是一個大難題,學生認為作文難寫,教師認為作文難教。現就國小生作文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下發30份問卷進行調查,經過學生的作答情況和對學生作文情況的詢問,結合自己和本校語文教師的寫作教學實際,可發現以下較普遍的問題:

1、學生對寫作文提不起興趣。

國小作文課往往在審題、選材、要求、方法方面對學生桎梏較多,許多國小生對寫作並不感興趣,寫作是僅僅是為了完成老師交給的任務,長期不喜歡寫作文,自然寫不出好作文。

2、無內容可寫,存在編、套、抄的現象。

許多學生拿到作文題目,首先想到不是自己的生活,自身的經歷、切身的感受,而是作文書。在記憶中去尋找曾經看過的類似的文章。究其原因:首先,學生不會發現和觀察。平時沒有去發現和觀察,沒有處處去留心生活,積累生活中的習作素材,到寫作文的時候,隨便找一找生活中的平常小事,就開始把作文寫下來。很多國小生在寫作文時總是感覺沒有材料可寫。即使絞盡腦汁寫出了一些,但寫出的內容要麼既不具體又很蒼白,要麼生搬硬套別人的,更談不上有真情實感了。

3、教師對初寫作文的要求過高,存在假、大、空的現象。

教師對學生的期望是人為拔高的,學生的思維被限的死死的,學生本來就沒有內容可寫,這樣就更無話可説,自然就要去編、套、抄。作文更多的是充滿虛化的情感,極具功利化的思想和成人話的語言。喪失了學生的自我,如寫幹家務,就一定會寫父母如何辛苦,寫難忘的人,就一定會寫老師。

4、作文修改認識不夠。

學生對作文修改不夠重視,沒有養成良好的作文修改習慣,只重視作文得的分數和等級,怎樣修改習作想都不想。更不要説作文修改的過程、步驟和方法。加之教師在作文教學的過程中,也沒有意識地去教學作文的修改,所以重視程度不夠。

5、學生作文存在一些固有的模式。

國小生在平時的作文訓練中,常用的寫作方法是“四步曲”:

編:編一些不切實際,沒有做過的事情。

仿:仿寫作文,事情一樣,只是改變人物。

抄:抄襲優秀作文選上的作文。

背:背優秀作文,考試時默寫在試卷上。

6、語言方面的問題。

國小生作文寫的是自己的事,是兒童眼光下的世界,童言無忌,童情有趣。心裏想的、口裏説的,就是手上寫的。可學生的作文卻失去了兒童化的語言,沒有寫出自己的真話,老是借用別人的話,借用別人經歷過的情感體驗,裝腔做事、成人味十足,無法如實體現他們的年齡特點、心理特徵和童真童趣。有的學生不注意字詞的用法,很多時候望文生義,濫用詞語,沒有正確的書面用語,錯字連篇,語病連篇,更談不上靈活地運用各種修辭手法和優美準確的修飾語了。

7、學生們缺少必要的寫作方法和技巧。

這主要是平時缺乏練筆,對教師新授的寫作技巧沒有練習鞏固,在寫作中不知道什麼時候能用,什麼時候不能用,未能使技巧成熟和穩固。比如,因為教師有時是會在教課文時適時穿插講相關的寫作技巧,學生沒有及時領會而教師也沒有及時要求寫個小練筆,久而久之學生更不知道這個寫作技巧要如何運用。

總之,學生作文中存在的問題較多,特別是在我們農村學校,這些問題已成為制約語文教學向前發展的桎梏,,如何以最少的時間,獲得最佳的課堂效益?需要有相應的策略。研究如何指導

學生進行習作,培養習作的自主意識,提高習作的效率,提高具體指導方法的可操作性。諸問題的解決必將推進語文教學的改革,提高語文教學的效益,給學生的綜合素質的發展帶來新的契機。

錯調查報告篇2

一、我的調查:

20xx年2月10日開始,我對居住的沙坪壩桃花裏小區內的池塘進行了環境調查,觀察到了一些有趣的現象,也發現了一些令人反思的環保問題。

二、我的發現:

2月10日:小區池塘的水比較清澈,能看見水底土黃色的石頭,有幾條小魚在游來游去。

2月15日:小區池塘的水變得有點渾濁,水面和水底都長了不少綠藻,水面漂浮着一些不知名的白色污染物。

2月28日:池塘的水顏色變得藍綠藍綠的,白色污染物越來越多,有一條小魚浮到了水面死掉了,一個小男孩在池塘裏解小便。

3月5日:我期待的小蝌蚪終於出現了,一羣一羣的,聚集在池塘的邊緣,水面漂浮着一些樹葉,還夾雜着爛菜葉,水果皮。

3月10日:小蝌蚪明顯減少了,池塘裏的水聞起來有點臭。

三、我瞭解到的相關資料:

通過觀察,我得出小區池塘被污染的結果。於是我上網查詢了有關水污染的資料:

水污染會帶來什麼危害?以下所列是主要引起水污染的物質、它們的來源、有什麼危害:

1)死亡有機質:

來源舉例:未經處理的城市生活污水,造紙污水,農業污水,都市垃圾危害:消耗水中溶解的氧氣,危及魚類的生存。導致水中缺氧,致使需要氧氣的微生物死亡。而正是這些需氧微生物因能夠分解有機質,維持着河流,小溪的自我淨化能力。它們死亡的後果是:河流和溪流發黑,變臭,毒素積累,傷害人畜。

2)有機和無機化學藥品:

來源舉例:化工,藥廠排放,造紙、製革廢水,建築裝修,乾洗行業,化學洗劑,農用殺蟲劑,除草劑

危害:絕大部分有機化學藥品有毒性,它們進入江河湖泊會毒害或毒死水中生物,引起生態破壞。一些有機化學藥品會積累在水生生物體內,致使人食用後中毒。被有機化學藥品污染的水難以得到淨化,人類的飲水安全和健康受到威脅。

3)磷:

來源舉例:含磷洗衣粉,磷氮化肥的大量施用

危害:引起水中藻類瘋長。因為磷是所有的生物生長所需的重要元素。自然界中,磷元素很少。人類排放的含磷污水進入湖泊之後,會使湖中的藻類獲得豐富的營養而急劇增長(稱為水體富營養化)。導致湖中細菌大量繁殖。瘋長的藻類在水面越長越厚,終於有一部分被壓在了水面之下,因難見陽光而死亡。湖底的細菌以死亡藻類作為營養,迅速增殖。·致使魚類死亡,湖泊死亡。大量增殖的細菌消耗了水中的氧氣,使湖水變得缺氧,依賴氧氣生存的魚類死亡,隨後細菌也會因缺氧而死亡,最終是湖泊老化、死亡。可對熱帶地區的海濱水域造成與上速情況相似的水體富營養化的威脅。

4)懸浮物:

來源舉例:土壤流失,向河流傾倒垃圾

危害:降低水質,增加淨化水的難度和成本。現代生活垃圾有許多難以降解的成分,如塑料類包裝材料。它們進入河流之後,不僅對水中生物十分有害(誤食後致死),而且會阻塞河道。

四、我的思考:

通過這段時間的觀察和調研,我發現小區的池塘這些天的變化和環境保護有着密切的關係,由於自然和人為等多種因素造成了池塘被污染,水裏的生物逐漸減少,產生難聞的臭味,嚴重破壞了小區居民的生活環境,只有我們人人都重視環境保護,大家都參與環境保護,積極踐行環保行為,才能改善我們的居住環境,還大家一個潔淨的空間。

五、我的環保金點子:

1、在小區內利用櫥窗大力宣傳環境保護的知識,設置醒目的環保提示標語。如:“請別給我穿上白色的外衣!”,“環境保護,要靠你我他”等等。

2、小區內安置分類垃圾桶,嚴懲亂扔垃圾的現象。組織同學成立環境監督小分隊,定時在小區巡邏,幫助維護環境衞生。

3、定期清理小區池塘,多餵養生物,杜絕向池塘排放任何污物。讓池塘形成良性的生物鏈。

錯調查報告篇3

加強實踐教學是中醫藥高素質人才培養過程中的重要環節,隨着我國高等教育的快速發展和21世紀對高素質中醫藥專業人才的基本要求,如何不斷提高實踐教學水平,直接影響到高等中醫藥教育的未來。為此,我們向本校針推專業本科生,以問卷調查的形式,就實踐教學問題展開調查,並將調查結果進行分析研究。現將結果報告如下。

1 調查對象與方法

表1顯示,認為實踐操作較適用於技能教學(86人,87.8%);認為實踐操作較適用於臨牀課教 學(83人,84.7%)。

表3顯示,大部分(86人,87.8%)認為臨牀實習 崗前培訓有必要。

表4顯示,認為臨牀實習中遇到的最大困難為理論知識不紮實(52人,53.2%),其次為臨牀辯證思維能力差(25人,25.5%)。

表5顯示,認為較適用於實習教學的教學方式為臨牀案例(83人,84.7%)。

2 討論

3.1 強化教學環節,培養基本技能

目前中醫以技能為主的課程及臨牀課程,尤其是一些操作技巧、檢查手法、臨牀實例、解剖部位等,很難用語言表達清楚,單純用講授法教學不利於學生理解領會,不便於記憶,不能激發學習興趣。調查表明,針對技能教學運用實踐操作為主的教學方式,可以很快的使學生將書本上的間接經驗轉化為自己的直接經驗,從而提高學習效率,為臨牀實習乃至以後的臨牀工作打好基礎。

臨牀課程的教學,案例教學法作用也不容忽視,它不僅有助於學生汲取診療經驗,更重要的是能培養學生的臨牀辨證思維能力,強化正確辨證方法,從而將理性認識轉化為感性認識,對於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和探究精神很有幫助。技能培養是實踐教學的重要內容,其基本技能應當在教學過程中即獲得較紮實基礎,而不應在實習過程中完成。調查表明,適當減少理論教學時間,增加實踐教學時間,能使學生得到更多的技能訓練機會,提高實踐教學效果。目前,教學中技能性課程理論和實踐教學時數比例約為3:1~4:1,顯然不能滿足技能教學的要求,應進一步調整。調查表明,改革技能課考試辦法,摒棄以往的以筆試問答為主的考核方式,採用以臨牀實際操作或實驗操作為主、筆試為輔的考核方法,可以提高對技能學習的重視程度。而技能課考試中筆答試卷和技能考核較合適的分數比例為1:1。

3.2 加強臨牀實習,提高臨證辨析診療能力

學生進入畢業實習前,缺乏對醫院的瞭解,臨診思維、動手操作能力差,進入新的角色遲緩。針對這種情況,在課程結束後,可安排短期的臨牀基本操作訓練和中醫臨診技巧訓練,以強化學生的臨牀基本技能,並加強 學生醫德醫風及各項規章制度的教育,使學生在正式實習前,對臨牀工作能有大概印象和充分的心理準備。調查表明大部分學生認為實習前進行崗前培訓是必要的,但目前僅有部分專業開展,需要進一步推廣。針對臨牀實習時進行出科考試必要性的調查,認為必要和沒有必要的大體相同,但根據實際情況分析,部分學生對考試的恐懼心理使他們作出了否定的選擇。實行出科考試製度,可以達到促進實習積極性目的,但在實施過程中,應注意考核方式的靈活性並避免流於形式。針對臨牀實習中所遇到困難的調查,感到理論知識不紮實的比例較大,這説明,實踐不能脱離理論的指導,要求我們加強基本理論的教學,同時在教學中注意理論與臨牀實際的結合。另一個困難是臨牀辯證思維能力差,這是每一個剛接觸臨牀的學生必然要面對的問題,也只有通過不斷臨牀經驗的積累才能逐漸提高,因此我們要提高學生對臨牀實習的重要性認識,促進實習的積極性。關於實習教學所適用教學方式的調查顯示,多數認為臨牀案例教學效果良好,生動直觀,易於理解,通過病例討論提高分析解決問題能力,是實習帶教中值得提倡的教學法。而實踐操作可以面對真正的患者,進行真正的治療,體驗並逐漸提高療效,對技能水平的提高有極大地促進。專題講座可以就臨牀適用經驗、突出問題、新型療法等有針對性的進行,突出實踐性和實用性,使學生獲得第一手材料。

【參考文獻】

高宗麗.培養學生中醫臨牀辯證思維能力的體會[j].大理學院學報,20xx,(2):55-56.

錯調查報告篇4

法國著名作家雨果曾説過,人生有兩次出生:頭一次是在開始生活的那一天;第二次則是在萌發愛情的那一天。伴隨着青春的腳步,愛情悄悄地降臨到我們的身邊,隨着心理的成熟,對愛情的嚮往與追求,自然會在大學生的內心萌發。那麼我校大學生是怎樣對待愛情、追求愛情的呢?就這些問題,我對全校各個院系做了抽樣調查,結果分析如下:

大學生的戀愛特點

1.普遍性。在被調查的同學中,42%的同學表示自己談過或是正在戀愛,而有31%的同學則表示目前未談,若遇到合適的也會陷入其中,只有不到三成的同學明確表示至今未談,也不準備在大學期間談。南京大學心理協會的一份關於“大學生戀愛問題”的調查數據也顯示:在接受調查的學生當中有近99%的人在校期間有過戀愛的經歷。

2.成功率低。調查數據顯示:希望畢業後結婚的不到3%,而在校期間因種種原因導致分手的比例竟高達85%.特別是畢業生在面臨畢業、就業等諸多方面壓力時“大學戀情”就像温室裏的牡丹,放到現實環境中不堪一擊。

3.低年級化。當前大學生的戀愛,呈現低年級,而且數量一直在增加。我看到南京一高校的調查統計顯示:從大學一年級到四年級,談戀愛的學生在同年級學生總數中所佔的比例分別是:20%、40%、60%、80%。

4.公開化。在當靜的大學校園裏,無論是教室、圖書館、馬路上還是在食堂、操場……都有大學生談戀愛的身影,一雙雙,一對對,隨處可見;在大庭廣眾之下擁抱、接吻的都習以為常了。現在的大學生談戀愛生怕別人不知道一樣。

5.世俗化。大學生戀愛的世俗化有兩層意思:一是大學生戀愛中的性衝動明顯增多;二是戀愛的非責任化(所謂非責任化,就是不少同學對戀愛更多地抱有一種遊戲的態度,而不是以十分嚴肅的態度對待戀愛)傾向明顯。

大學生戀愛心理特點

1.戀愛心態健康,擇偶標準個性當先。現在大學生在選擇戀人時注重對方的修養、人品德等內在素質,希望雙方能有思想、心靈層次的溝通,而不是單純的把金錢、地位、漂亮的容貌放在首位。調查顯示:80%的人選擇“兩情相悦”。由此可見大學生的戀愛心態是健康的。

2.戀愛的浪漫色彩濃烈。大多數學生在經濟上依靠父母,缺乏對現實社會真實、深入瞭解,對未來生活的設計過於樂觀,對將要面臨的困難和挫折也沒有充分的心理準備。所以,大學生的愛情多是海市蜃樓般的美麗虛幻,經不起矛盾和挫折的考驗,在現實面前往往以分手收場。

3.戀愛盲目性較大。大學校園濃厚的戀愛氛圍,使一些大學生覺得戀愛是一種“時尚”。他們看到周圍的同學都成雙成對的,就想要自己進行一場不計後果的戀愛,這些人只是盲目地隨風而動。

4.大學生對戀愛挫折的承受能力較弱。大學生中“有情人”雖多,但“成眷屬”者少,這樣就有很多人失戀。大學生感情受挫後應該對自己和對方都採取寬容的態度,尊重對方的選擇。但仍有一部分同學擺脱不了“感情危機”,有的失去信心,立誓:“橫眉冷對秋波,俯首甘為光棍”,放棄對愛情的追求。

5.注重戀愛過程,輕視戀愛結果現在大學生流傳着一句順口溜“不求天長地久,只求曾經擁有”。一些大學生把戀愛當作一種感情體驗,及時行樂,藉此尋求刺激,滿足精神享受,“戀愛只是為了獲得經驗”這種觀點或者在校園中還並非主導,但已開始被越來越多學生提及。一些大學生之所以戀愛,是為了滿足與異性交往的慾望,尋求刺激、填補精神上的空虛,把戀愛當作一種遊離於婚姻之外的享受和消費。一些大學生則是為了充實課餘生活,排除寂寞,填補空虛,把戀愛當作一種消遣文化。只注重戀愛過程,輕視戀愛結果,實質上是隻強調愛的權利,而否認了愛的責任。但根據調查,28%的大學生談戀愛是為了“體驗愛情的幸福”;38%是為了“充實大學生活”;11%的為了是“將來能結婚成家”;10%的是為了“趕時髦”。由此可見,當代大學生注重的是戀愛過程,至於戀愛的結果已經不太在意了。

錯調查報告篇5

因為“人與自然”的問題,越來越引人的關注的關係,我做出了一次關於“我們與周圍環境”的調查報告。

4月22日是第三十六個世界地球日。在這個全人類共同的節日裏,讓我們共同回顧最近公佈的幾個重大環境報告,以期更好地保護和合理利用資源,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我一共調查了4個問題。

調查問題1:物種瀕臨滅絕

(1/3的兩棲類動物、1/2以上的龜類、1/8的鳥類和1/4的哺乳動物正在面臨生存威脅,這是世界自然保護聯盟20xx年11月22日發佈的《2004年瀕危物種紅色名單》透露出的信息。這份名單顯示,目前全球1.5萬多個物種,包括脊椎、無脊椎動物以及植物和真菌,正在消失。)

調查問題2:千年生態系統

(這份報告的`初衷是警誡世人保護生態環境,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千年發展目標。報告稱,人類活動已給地球上60%的草地、森林、農耕地、河流和湖泊帶來了消極影響。近幾十年中,地球上1/5的珊瑚和1/3的紅樹林遭到破壞,動物和植物多樣性迅速降低,1/3的物種瀕臨滅絕。另外,疾病、洪水和火災的發生也更為頻繁,一些病毒就會氾濫,還會出現一些新型病毒,空氣中的二氧化碳濃度不斷上升。負責此項研究的科學家沃爾特·裏德接受媒體採訪時説,人類活動對地球的改變,造成了生態多樣性巨大的、不可逆轉的損失。

報告指出,過去50年,人口急劇增長,對生態資源採取了過度開發和使用的方式。1945年以來將土地變為耕地的面積幾乎等於18世紀和19世紀的總和。1985年以後,複合氮肥的使用更加劇了土壤環境的惡化。報告説,地球上10%到30%的珍稀野生動物已瀕臨滅絕。聯合國祕書長安南稱,這份報告是有關人類產業活動和生態環境關係的一個重要研究成果,可以作為全球各國決策者制定環境計劃的參考資料。)

調查問題3:氣候變暖危險臨界

(在10年或更短時間內,持續升高的全球氣温就會到達臨界點,這將引起大範圍的旱災、農作物歉收和水資源短缺等問題。報告驚呼:全球生態災難的降臨已經進入倒計時!英國前交通大臣斯蒂文·拜爾斯是工作小組的負責人之一。他在形容這份報告內容時説:“這是一枚正在嘀嗒作響的生態定時炸彈。”

在指出人類面臨生態災難的同時,報告也不失時機地提出了諸多建設性的環境改善舉措。報告呼籲西方8國集團在2025年之前利用可再生能源生產其1/4的電力,並同時敦促這些國家在2010年前將低碳能源的研究經費再增加一倍。)

調查問題4:印度洋海嘯環境

(3月16日,美國華盛頓地球政策研究所的專家們發表《印度洋海嘯環境評估報告》。報告指出,這次大地震引起的海嘯造成巨大傷亡,與當地的環境保護政策也有着相當緊密的關係。舉例來説,這次受災打擊最嚴重的兩個國家泰國和斯里蘭卡,都有因為過度開發而破壞海岸生態的記錄。泰國的布吉為了發展旅遊業,而把海岸的紅樹林砍伐,開發成度假區,而多年前因為拍攝電影《迷幻沙灘》而嚴重破壞pp島的生態環境,此次海嘯受災最為嚴重;斯里蘭卡因為過度開發而導致水災,但由於修復工作未能在海嘯前完成,結果對當地造成雙重打擊。反而10年前不斷受颶風威脅的孟加拉,由於風災過後當地重新種植防風林及恢復海岸生態,使海岸得到珊瑚礁及紅樹林的保護,從而減輕了當地所受到的損害。專家認為:保護沿海生態可減輕海嘯破壞力。

世界自然基金會的最新調查表明,在這次印度洋海嘯襲擊中,凡是珊瑚礁和紅樹林保存完整的地方其受災的程度明顯輕於其他地方。馬爾代夫雖然是島國,然而由於政府採取了嚴厲的保護珊瑚礁措施,在海嘯襲擊時珊瑚礁起到了“減震器”的作用,大大減少了該國的損失。該基金會的調查還顯示,在過去20年中,印度尼西亞的紅樹林減少了30%,泰國減少50%,斯里蘭卡減少得更多。同時,在印度洋地區,大面積的珊瑚礁被人為地破壞,使海岸線直接受到了海浪的衝擊。)

以上是我調查的4個目前為止比較嚴重的幾個問題,也是人們比較關注的幾個問題。

錯調查報告篇6

一、調查目的

校園文化從各個方面反映了學校的建設狀況,校園文化建設對豐富學生的精神文化生活,培養其高尚的道德品質,提高其綜合素質極其重要,校園文化建設,不但能發展學生的特長,擴大視野,還能促進學生的綜合素質提高。因此我們課題小組對高中兩個年級的學生進行了隨機的心理健康現狀問卷調查。調查結果可以使我們瞭解同學們對校園文化的理解和意見,為今後更好地開展我組的課題提供了依據。

二、對象和方法

(一)對象

高一年級學生

(二)調查方法

調查問卷共10個小題,均為選擇題,由學生按問卷各題的要求,根據自己的情況逐一實情回答

三、調查分析

問卷調查,在張灘高中高一年級、高二年級進行了調查,結果表明兩個年級的學生對校園文化建設明顯瞭解還比較多,但理解還不夠深入,學校開展的有些活動只有部分學生參與,其他學生了解還不夠多,校園文化的精神和思想在學生思想中滲透明顯還不夠。

一、在物質文化建設方面開放不足

校園文化氛圍的產生,它需要藉助一定的物質或載體來營造和傳播。 我們主要對當前學校內硬件設施進行了調查,由調查可知,我校在校園文化建設時期對學校的各種設備設施及配套的書籍儀器等進行了完善,但開放度和使用率卻不夠,有很多的東西都處於閒置狀態,學生並沒有機會接觸和使用。從總體上看,大部分學生對學校的物質建設的變化還是非常的肯定,對校園內基本物質建設很滿意。但只有依託物質建設為基礎條件,學校在其他文化活動方面才可以更好的展開,為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的建設奠定堅實的基礎。

二、精神文化建設方面的形式還過於單一,不夠普遍。

狹義的校園文化是指學校的藝術教育和學生的各種課外活動。在對校園精神文化建設調查時,我們主要抓住校園內學生對各項活動的看法等進行調查,以通過分析我校活動的開展情況,發現和分析我校在精神文化建設的不足。

中學的各種活動與國小不同,學生有更大自主權,也成為了學生學習科學文化知識的第二課堂,對豐富學生的業餘文化生活和培養良好的興趣愛好有着重要作用,是學生提高素質和能力的重要途徑。校園活動是學生認識和交際能力的互動,最終將推動學生知識和能力的豐富和提高。

在調查中我們可以看出各種活動在校園文化建設中的比重還是很大的,這就反映出這些活動在我校的校園文化建設中的地位不可忽視。學生們對各種校園活動也抱着積極參與的良好態度,組織好各項校園文化活動這樣更能調動和發揮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而學生在校園文化建設工作中的"主體"作用也不容忽視:其一、校園文化對學生而言,一定要滿足他們的需求,使他們真正受益。沒有了學生的認同和參與,任何校園文化都是殘缺的或者説是沒有價值和沒有意義的。學生應當是校園文化建設的主體;其二、要使校園文化真正滿足學生的需求, 真正使學生受益,校園文化活動的組織者最好應該是學生自己。校園文化的開展更多的是在課外活動中進行,所以,它不能有太多的説教與約束,而應該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依靠學生自己為自己盡情得創意、盡心得組織和盡力得參與。

而作為各種文化活動額組織者領導者學校本身應該意識到這兩點,恰當的利用和合理的發揮學生們的特點,給與學生更大的發揮空間。不僅對會對整個活動的開展提供有利條件和優勢,同時也是使學生們的能力得以展現和進一步得到鍛鍊。從而對我校的精神文化建設產生推動作用。

在校園文化活動過程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在於組織活動的面積不大和對參與學生的選擇範圍不大。導致有些興趣高的學生沒有參與進來,而有些學生又參與過多產生厭煩,這點尤其在美術活動中體現明顯,學校裏除了本身的美術班學生,其實還有相當一部分學生對美術的興趣很濃厚,卻很少有機會接觸到和參與到有關活動中去,學校在這方面也應該給於一定的重視,爭取能讓每個學生都身同感受學校校園文化建設帶來的變化。

總之校園文化應當堅持以人為本,尊重學生獨立人格,引導學生成為校園文化創造者、優化者、實踐者、遵循者和體現者。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