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鄉村旅遊調研報告6篇

來源:巧巧簡歷站 2.61W

在寫調研報告的時候,需要用樸實的語言把事情講清楚,對待調研報告,大家必須要遵照工作的需要,擬定出可行性高的調研計劃,本站小編今天就為您帶來了赴鄉村旅遊調研報告6篇,相信一定會對你有所幫助。

赴鄉村旅遊調研報告6篇

赴鄉村旅遊調研報告篇1

縣地處泛珠三角地區中南部,處在我國與東盟自由貿易區的黃金廊道上,位於市南面、區東北部,隸屬桂北經濟區的南部,縣人民政府則處於桂東北重要交通樞紐國道323與國道321的交界處。

旅遊產業是支撐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縣地處優拓區,與大旅遊圈陽朔縣僅相距40km,不僅交通便利同時旅遊資源豐富,1994年我國加大了旅遊產業的推廣力度和政策支持,到1998年我國旅遊正式進入產業化轉型階段,並從以接待為主的旅遊產業轉化為以經濟發展為主的旅遊產業,在這樣的大背景下穩步提升,使旅遊成為了聞名天下的重要旅遊地點,尤其是以陽朔鎮為中心不斷輻射的旅遊產業。2005年縣在旅遊高速發展的大環境下,正式將旅遊提升到產業化發展階段,到2008年底,縣已基本實現了“四大旅遊景區,五大旅遊線路,六大旅遊特色”的總體發展格局。

在深入調查瞭解的基礎上,對照縣鄉村旅遊發展情況,經過認真思考,現將縣鄉村旅遊發展有關調研情況具體報告如下:

縣具有秀麗的田園山水景觀、特色民居景觀、豐富的巖溶資源、濃郁的民間文化,依託這些資源開發的。旅遊項目主要有田園風光遊、巖洞探險遊、攀巖登山活動、竹筏漂流及尋幽訪古遊,取得了顯著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由於有強烈的致富願望,縣廣大村民對發展鄉村旅遊認識超前,並表現出了極大的熱情,許多村民主動開辦家庭旅館飯館。但是,由於受主客觀因素的制約,縣鄉村旅遊還存在着旅遊資源整合不夠,從業人員的素質尚待進一步提高,民居建築有待進一步改善,可供遊客購買的商品比較少等問題。另外,參與性、體驗性的活動還不多。具體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一)旅遊經濟呈現“餐宿經濟”顯著特點,旅遊綜合效益尚需提高

縣遊客結構以散客、觀光為主體。旅遊經濟呈現“餐宿經濟”特點,綜合帶動作用沒有得到顯著體現。旅遊總收人中餐飲、住宿收入比重佔絕對優勢,其他如門票、導遊、娛樂、購物等方面收入比重小,旅遊綜合效益不高。

(二)旅遊產品質量較低,類型較單一,體驗參與性活動項目尚需進一步開發

縣一些飯館廚房設備簡陋,基本消毒設施缺乏;排污排水通道不暢;從業人員也缺乏必要的健康保證等。此外,民居旅遊仍停留在單純的餐飲和住宿服務上,對於挖掘民俗和利用農家生活開展的參與性項目較少,缺少“農家樂”的“幹農家活、享農家樂”的體驗。

(三)規劃佈局不夠合理

縣鄉村旅遊的規劃設計佈局由於得到政府和有關部門的重視,總體情況良好,90%村民建了新房,縣賞月路兩側已改造成具桂北民居特色的飯館、旅館。但由於鄉村旅遊具有分散性、鬆散性等特點,很多規範管理是事後管理,事前較難控制,造成縣主村一些飯館旅館在規劃佈局上缺乏必要的科學依據,亂建設、亂開發在一定範圍內存在。縣目前尚有大量舊房保存的現象,同時縣主幹道尚未改造完成。

(四)鄉村旅遊的內涵挖掘不夠深人

縣對獨特的田園山水、民俗文化、飲食文化等旅遊資源的培育開發不夠。縣優越的旅遊資源未得到充分利用,文化品位尚需進一步提高。

(一)鄉村旅遊日益成為全省旅遊產業的重頭戲

2010年到2012年,各級政府和組織把發展鄉村旅遊作為響應國家提出的“鄉村旅遊年”和融入全省社會經濟發展的切人點,積極規劃景區,推出線路,培育產業龍頭典型,合力推進。雖然起步較晚,但行動迅速,很快由落後地區躍升為全國鄉村旅遊的巾上游省份。到***年,全省評比推出了涉及鄉村旅遊的各類省級示範區(景點)***家,其中涉及“三農”的示範區(景點)**家。到2012年末。鄉村旅遊已經成為整合全省各類旅遊資源,推動旅遊產業發展的重要支柱。

(二)形成了較高水準、品牌獨特的鄉村旅遊線路和景區

黑龍江省根據國家旅遊局確定的“中國鄉村旅遊年”的“新農村、新旅遊、新體驗、新風尚”的主題,將“旅遊產業促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作為全省旅遊業發展的重要目標之一。推出了多條鄉村遊線路,集中展示了縣眾多的農業產業、田園風光、山水森林、地質奇觀、鄉村古鎮、休閒養生、民風民俗、鄉村古蹟、農耕文化遺存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風貌等獨特景觀,推出了***區旅遊區、**狩獵場、**森林動物園、**山莊、**生態湖、***農場等一大批鄉村旅遊精品。

(三)極大的推動了全省旅遊產業的發展和宏觀經濟建設

鄉村旅遊的發展,推進了全省的旅遊產業,推進了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和生態環保建設,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到2012年,全省共接待入境旅遊者***萬人次,創匯***億美元,分別比上年增長***%;接待國內旅遊者***萬人次,旅遊收人***億元,分別比上年增長***%和***%;旅遊總收入實現***億元,比上年增長***%。各項指標均創歷史最好水平。鄉村旅遊經濟總量估計佔全省旅遊經濟指標的***%左右。

(一)政府主導戰略,加大宣傳力度

縣政府應將鄉村旅遊產業發展提升到經濟發展的戰略層面上,將政府的主導作用充分發揮出來,並根據社會、經濟以及環境制定整體發展規劃。同時政府應加大資金投入力度,積極聯合網絡、廣播以及電視等媒體,擴大縣鄉村旅遊的對外宣傳力度,此外,對縣旅遊資源進行整合,突出重點旅遊資源,並實施對旅遊周邊產業,配套產業進行引導,為旅遊營造一個良好的發展環境,進而實現推動縣鄉村旅遊業穩步發展的目的。

(二)發揮示範作用,推動品牌建設

品牌塑造差異,精品鑄就品質,推動精品化戰略發展,樹立起“打造世界級休閒度假旅遊目的地”的總體發展目標,發揮鄉村旅遊示範作用,對各示範點的特色進行調查研究,結合實際情況,全面打造縣旅遊示範基地,將**示範片作為縣發展的龍頭示範片,縱深推動**、**等示範片的旅遊資源開發和配套設施建設力度,形成具有特色的溶洞旅遊精品,使旅遊形象和品質得到彰顯,進而塑造起獨有的旅遊品牌。

(三)推動特色產業,營造民俗氛圍

是一個多民族居住地,這裏集合了壯族、漢族、苗族和瑤族等多個民族,其中壯族和瑤族只要集中於茶城、新坪、龍懷、東昌、馬嶺以及杜莫等鄉鎮,他們長時間居住於此,形成了獨特的精神和物質文化,也為縣營造了獨特的民族文化資源,積極推動鄉村旅遊與民族文化相結合的本土特色旅遊項目,使田園和民族特色成為吸引遊客的亮點,通過構建茶場遊、民族園等遊園項目,重點對民俗風情遊進行開發,為遊客營造一個民風特色和鄉土氛圍濃厚的旅遊園地,讓遊客能夠在旅遊中體驗到不同於當代的特色文化,進而使其魅力得以充分展現。

(四)加大資金投入,推動新農村建設

政府應設立專門的鄉村旅遊專項資金,將其全部用到縣鄉村旅遊發展中,重點用於鄉村旅遊資源的保護、項目貸款貼息和補助、鄉村宣傳促銷獎勵等上,同時給予新農村建設優先扶持,加大生態環保、水電路氣等設施建設中,將農村飲水和建設工程作為重點,通過推動休閒林場、休閒農村、綠色茶園、庭院大户延伸、規模果園等發展,針對以農業為依託的旅遊項目應優秀安排、優先考慮。組織農民參與到鄉村旅遊服務培訓中,尤其是針對導遊、營銷、管理以及民俗文化傳承等人員應作為重點培訓對象。

(五)結合農業發展,打造生態旅遊

縣不僅擁有享譽國內外的“皇室貢品”芋,同時縣的生豬、馬蹄、生薑、夏橙、八角以及食用菌等均非常聞名,故應將發展的重點放到花卉、桑蠶、速豐林、中草藥等上,以“生態、綠色、體驗、休閒”為主題,真正實現生態旅遊的構建,同時將市場需求作為發展嚮導,在農村的依託下,打造一個民俗文化、自然生態、農林牧漁以及田園景觀的特色農業產業,培訓其一批具有代表性的鄉村旅遊點,使其真正成為推動縣旅遊發展的動力源。

赴鄉村旅遊調研報告篇2

建始縣旅遊??

如何藉助滬渝高速公路和宜萬鐵路即將建成通車、省委省政府建設鄂西生態文化旅遊圈、國家擴大內需等機遇,以旅遊景區和小城鎮為依託,加快發展適合我縣特色的鄉村旅遊業,促進全縣旅遊產業的可持續發展,為縣域經濟的發展作出積極的貢獻,根據縣委的統一安排,我局於4月8日—5月5日,組織專題調研工作專班,深入到業州、高坪、紅巖、花坪、景陽等鄉鎮實際調查走訪,併到恩施、咸豐、利川等旅遊業發展較快和鄉村旅遊業發展基礎較好的縣市學習考察,在深入調研的基礎上形成了建始縣鄉村旅遊業發展專題調研報告。

一、鄉村旅遊業發展的基本概述

鄉村旅遊是以鄉村獨特的自然風光和人文特色(生產形態、生活方式、民俗風情、鄉村文化等)為對象,進行觀光、度假、娛樂或購物的一種旅遊形式。從鄉村旅遊發展上而言,其主要以農村社區為活動場所,以鄉村田園風光、森林景觀、農林生產經營活動、鄉村自然生態環境和社會文化風俗為吸引物,以都市居民為目標市場,以領略農村鄉野風光、體驗農事生產勞作、瞭解風土民俗和迴歸自然為旅遊目的的一種旅遊方式。對於我縣而言,在加快旅遊景區開發建設的同時,大力發展鄉村旅遊業,可以促進農村產業結構調整,增加農村就業崗位,提高農村居民收

入,有效擴大內需及拉動消費,加快農村經濟社會發展,達到以旅促農、以旅帶農、以旅富農、以旅富農,實現旅遊產業的可持續發展。鄉村旅遊作為旅遊業發展的一種新形式,越來越受到廣大旅遊消費者的普遍青睞,成為加快旅遊產業發展的催化劑。

二、建始鄉村旅遊業發展的基本現狀

(一)鄉村旅遊資源十分豐富,開發潛力巨大

我縣自然生態文化旅遊資源豐富,交通區位條件優越,旅遊資源開發起步較快,這為鄉村旅遊提供了十分廣闊的發展空間,顯現出了美好的發展前景。

1、自然生態資源豐富。豐富的自然景觀,良好的生態植被,宜人的氣候是發展鄉村旅遊的有利條件。我縣山嶺縱橫、河谷幽深、流泉飛瀑、植被繁茂、景緻眾多。這裏有聞名全國的南方最大的落葉松基地——長嶺崗林場,有原汁原味原生態的野三河,有清江畫廊之稱的景陽河,有奧陶紀石林代陳溝,有山水風光獨特的大沙河等等。縣內最高海拔2090米,最低海拔308米,立體氣候明顯。加之我縣屬典型的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雨量充沛,氣候温和,既無嚴寒,又無酷暑。森林覆蓋率達70%,是最適宜人類居住地,有湖北後花園之稱,發展鄉村旅遊具有得天獨厚的條件。

2、民俗文化底藴深厚。獨特的民俗民間文化是打造鄉村旅遊的重要載體。我縣除了擁有“建始直立人”這一世界級特質旅遊文化品牌外,這裏還有蜚聲中外的民歌《黃四姐》,有收入《中國名勝辭典》中的石通洞、石柱觀等名勝古蹟,有被譽為土家交響樂的絲絃鑼鼓、鬧年歌等非物質文化遺產,有政要吳國楨故居、朱和中故居、五陽書院等一批歷史古蹟。同時,我縣屬於少數民族集聚地。獨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善良純樸、率性耿直、熱情好客的民俗民風,是鄉村旅遊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源泉。

3、交通區位條件凸顯。滬渝高速公路和宜萬鐵路即將建成通車,318國道、209國道、清江黃金水道貫通全境,全縣已構成立體型交通網絡。我縣已融入了恩施州一小時經濟圈,建始大部分的鄉村距縣城都在一小時車程內。鄉村旅遊的客户羣主要是大都市生活人羣,獨特的地理位置和便利的交通將為建始鄉村旅遊的發展提供充足的人氣,從而為鄉村旅遊的快速發展插上騰飛的翅膀。

4、地域人文環境優越。我縣廣大農村生態良好的田園風光,山清水秀的鄉野村落,風格獨具的農家小院,慢節奏的農家生活方式,綠色環保的農副產品,風格獨特的農家飲食,熱情好客的鄉村居民,這些都是極好的鄉村旅遊資源,適宜打造出高質量的旅遊產品。

(二)旅遊景區開發起步較快,發展平台初具

我縣旅遊業發展雖然起步較晚,但發展勢頭強勁,為鄉村旅遊的發展提供了廣闊的空間。目前,野三河景區由武漢志順房地產公司投資開發,規劃總投資2.2355億元。該景區地跨花坪、景陽、高坪三個鄉鎮,規劃總面積155平方公里。野三河景區現

已步入全面開發建設階段,計劃於2011年試營業,2012建成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被業界認為是湖北省最具成長的旅遊景區之一。雲霧靈山景區由恩施今大集團投資開發,規劃總投資1.32億元,規劃總面積100多平方公里,景區內基礎設施建設已全面啟動,計劃2011年底試營業。該景區是恩施州最具後發優勢的城郊公園,景區所在的代陳溝村已申報為湖北省旅遊名村。長嶺崗林場則是最具開發潛力的度假旅遊聖地。旅遊景區的開發建設,必將為鄉村旅遊業的快速發展提供有效的平台。

(三)鄉村旅遊發展業已起步,發展勢頭良好

我縣通過大力實施整村推進扶貧開發和新農村建設,農村基礎設施條件得到了極大的改善,人民羣眾的生產發展觀念得到了較大的轉變,一部分農户依靠自家的基礎條件,開辦起了農家樂,以農家樂為主要形式的鄉村旅遊便應運而生,成為我縣鄉村旅遊發展的基本形式。2000年,業州鎮就與旅遊局共同發起在野韭池村辦起了農家樂試點。隨着城裏人到鄉下休閒娛樂漸成時尚,在地方黨委政府的高度重視下,以農家樂為主的鄉村旅遊得到了較快的發展。如對應城區休閒需求的“野韭池農家樂”、紅土坪的“泳豐山莊”等,對應景區觀光遊客食宿的“黃鶴橋農莊”、對應新農村建設的高坪“八角人家”、“偏溝灣農莊”等。為引導鄉村旅遊的規範發展,高坪、花坪等鄉鎮還召集各農家樂主協商制訂服務規範,舉辦農家樂從業人員培訓等。據統計,我縣現有農家樂100多家,每年農家樂綜合接待收入近千萬元。農家樂

從一產生就顯現出了蓬勃的生機與活力。

三、建始鄉村旅遊業發展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是對鄉村旅遊業發展的認識不到位,思想解放不夠。根據調查走訪,目前在鄉村旅遊業發展上,對鄉村旅遊的產業地位認識不夠,沒有看到鄉村旅遊廣闊的市場前景。我縣現有的農家樂,基本上都是農户藉助自己家的優勢和基礎條件,自發的發展起來的,鄉鎮政府和旅遊職能部門缺乏強有力的引導和指導,在發展上存在着很大的盲目性和隨意性。在生產經營活動中,由於對鄉村旅遊的內涵認識不足,忽視了鄉土性是鄉村旅遊的核心特徵和基本依託點,盲目引進都市化的旅遊產品形式,盲目建設現代化的接待設施,出現了建築城市化、活動簡單化等趨向,鄉土特色不明顯,致使以農家樂為主體的鄉村旅遊出現了盲目趨同發展的現象。

二是鄉村旅遊發展規劃不到位,缺乏科學指導。我縣在鄉村旅遊業發展上,主要由經營者自己謀劃、自行設計、自主建設起來的。由於缺乏科學的規劃,目前還處在散亂狀態,絕大多數農户一般是在原有基礎設施上稍加改動就開始接待遊客,出現了無序開發、重複建設、惡性競爭的現象,不利於鄉村旅遊業的健康持續發展。

三是鄉村旅遊產品開發不到位,發展活力不強。近幾年來,我縣鄉村旅遊業雖然有了一定發展,但從目前鄉村旅遊業發展現狀而言,僅僅只能提供餐飲住宿、娛樂為主的短線經營服務。

赴鄉村旅遊調研報告篇3

今年3至4月,常委會組成了以李桂珍為組長的調研組,採取聽取彙報、召開座談會、實地察看等形式,深入我市有關部門和各縣(市、區)開展鄉村旅遊進展事情專題調研,赴我區恭城縣和浙江省桐廬縣、安吉縣學習考察有關鄉村旅遊進展的先進經驗。現將有關調研事情彙報如下。

一、梧州市鄉村旅遊進展要緊事情

近年來,梧州市人民政府高度重視鄉村旅遊工作,分別出台了相應的財税、土地、投融資政策,扶持和推動鄉村旅遊進展,農村產業多元化逐步形成,較好地促進了農村進展和農民增收。

(一)鄉村旅遊初具規模

截止20xx年底,全市共有全國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示範縣1個(蒙山縣)和全國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示範點1個(石表山景區);廣西生態旅遊示範景區1家(石表山景區);廣西星級鄉村旅遊區9家;廣西星級農家樂32家;廣西農業旅遊示範點5家;廣西森林人家2家。其中:有廣西五星級鄉村旅遊區2家、四星級鄉村旅遊區4家,五星級農家樂1家,四星級農家樂10家。全市鄉村旅遊年營業額6750多萬元,直接帶動就業6815人,間接帶動就業2536人,帶動農民增收效果顯著。

(二)鄉村旅遊集聚區逐步形成

梧州市人民政府和有關部門結合扶貧攻堅戰的開展,明確鄉村旅遊進展的定位,合理佈局,加大投入,分類指導,促進鄉村旅遊業與相關產業融合,科學引導鄉村旅遊向縱深進展。經過開展漂亮鄉村、生態鄉村、宜居鄉村、扶貧攻堅戰等一系列活動,加大了鄉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的建設力度,有效地促進了旅遊產業與鄉村相關產業的有機融合,為鄉村旅遊業的進展營造了良好氛圍和條件,逐步形成了蒙山鎮髙堆村、梨埠鎮沙地村、糯垌鎮古河村、天平鎮新馬村、倒水鎮三貴村、龍圩鎮念村等鄉村旅遊集聚區。

其中:蒙山鎮高堆村有四星級農家樂2家,二星級農家樂1家,5公里範圍內還有廣西五星級農家樂1家,四星級農家樂3家,而且鄰近永安王城國家4a級旅遊景區;蒼梧縣梨埠鎮沙地村形成了農業產業化、規模化模式,帶動經濟進展,該村的仙蹟桃花島廣西四星級鄉村旅遊區為我市鄉村旅遊區的示範點;岑溪市糯垌鎮古河村依託良好的區位條件和農業資源優勢,打造以農業休閒、鄉村度假、養生康體、休閒娛樂等為主體功能的生態鄉村旅遊區;藤縣天平鎮新馬村有明督師袁公袁崇煥故里紀念碑等, xx年北京商戰旅遊單位,把新馬村選入中國旅遊風景名勝大典長洲區倒水鎮三貴村依託碧浪灣建設鄉村旅遊項目,帶動貧困人口就業;龍圩區龍圩鎮念村依託蒼海旅遊度假區的建設,逐步實現旅遊脱貧。

(三)品牌打造初顯效應

梧州市湧現出了一批特色鮮亮、初具規模、妨礙較大的鄉村旅遊點和特色旅遊名村(鎮),如長坪水韻瑤寨鄉村旅遊區、道家村鄉村旅遊區、仙蹟桃花島鄉村旅遊區、萬聖和漁家樂等為廣闊遊客所熟知。以特色鄉村旅遊點為吸引物,以都市為依託,以旅遊大通道為紐帶,形成了生態鄉村民俗遊、漁家風情遊、長壽養生遊、古鎮古村休閒觀光遊等特色精品線路。鄉村旅遊別僅創出了特色,而且發揮了品牌的市場效應。

藤縣道家村原為貧困村,20xx年,在市、縣有關部門的引導下,石表山景區進村投資建設鄉村旅遊區,修築十多幢農家客棧,建設影視文化區,建設廉政教育基地、旅遊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挖掘孝文化、廉政文化策劃旅遊體驗項目。經過政府的扶持和石表山景區的帶動,於20xx年成功創建梧州市第一家廣西五星級鄉村旅遊區。

蒙山縣長坪鄉充分利用長坪村的獨特民俗風情資源、生態旅遊資源大力進展鄉村旅遊,建設相應的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招商引資建設天鵝湖賓館,鼓舞當地大學生返鄉就業。經過兩年多的建設打造,於20xx年成功創建廣西五星級鄉村旅遊區。

蒼梧縣沙堤村仙蹟桃花島鄉村旅遊區建設運營主體為農民合作社,村民以資金或土地折算入股,統一經營治理,獲利分紅。那個經營模式有效整合鄉村土地資源,長遠規劃進展鄉村旅遊,提升村民參與積極性。20xx年春節期間,仙蹟桃花島共接待遊客5.46萬人,營業收入達35萬元。

二、梧州市鄉村旅遊進展存在的要緊諮詢題

在我市人民政府的積極推動下,我市鄉村旅遊業有了較大進展,但是,還沒有真正形成產業化經營,整體推進別力,進展效果還別夠理想,在促進農村進展、帶動農民增收方面,尚有很大進展空間。

(一)特色別鮮亮

從近兩年的鄉村旅遊等級評定工作中能夠了解到,不少鄉村旅遊企業沒有在特色方面下功夫,特色旅遊體驗項目策劃欠缺。鄉村旅遊靈魂農(農業)、俗(民俗)、情(風情)、趣(趣味)、真(自然)沒有做出來,吸引力別腳、生命力彆強。我市的貧困村也存在特色旅遊資源別腳,旅遊開闢乏力的諮詢題。

(二)進展模式滯後

我市鄉村旅遊點大部分以餐館、養殖小户自發經營為主,沒有長遠的進展目標,也沒有很好地整合周邊農民資源,導致鄉村旅遊點建設規模小、進展緩慢、旅遊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薄弱。我市各部門的扶貧資金沒有很好地融合到一起,分散幫扶、項目分散建設,沒能形成合力。

(三)基礎設施薄弱

我市鄉村旅遊交通條件差,鄉村旅遊重點村進村道路、綠化帶、停車場、廁所、垃圾污水處理等基礎服務設施薄弱。大部分鄉村旅遊點沒有公共交通到達,鄉村旅遊業損失了一大部分沒有車的消費羣體,造成周末集中出行的現象,週一至週五冷冷清清,週末停車場別夠用的尷尬現象。

(四)經營水平別高

鄉村旅遊經營者和從業人員以本地及周邊村民為主,大多數文化水平別高,整體素養偏低,經營治理水平和旅遊服務質量別高;從全市層面來看,具有現代經營治理素養的鄉村旅遊企業治理人才和優秀旅遊服務人員十分缺乏,鄉村旅遊產品開闢、營銷推廣人才嚴峻別腳。

三、推進鄉村旅遊進展的幾點建議

(一)完善規劃,推進向產業化進展進程。

我市人民政府要進一步提高對鄉村旅遊業在促進農村進展、農民增收重要性的認識,結合扶貧攻堅戰的推進,對我市鄉村旅遊資源進行排查摸底,制訂鄉村旅遊長遠進展規劃,把鄉村旅遊作為促進農村進展、農民增收的一項主導產業,整合資源,統籌推進,根除鄉村旅遊業進展各自為政、分散經營、推進別力的弊端,市、縣、鄉三級齊抓共管,形成整體合力,推進鄉村旅遊向產業化進展,確保鄉村旅遊業健康穩步進展。

(二)政府主導,形成廣泛參與進展格局。

各級政府要充分發揮在推動鄉村旅遊業健康進展的主導作用,重點挑選一些鄉村旅遊、人文、民族、民俗的優勢資源,向社會和企業推介,充分利用好社會和企業的力量,形成政府引導、企業為主、農民參與的進展格局,促進鄉村旅遊業快速進展。在這方面,浙江省桐廬縣、安吉縣的先進經驗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鑑。桐廬縣、安吉縣政府把一些古建造、民俗的優勢鄉村旅遊資源向社會和企業推介,吸引企業資金整體購買這些古建造、民俗的優勢鄉村旅遊資源,政府明確古建造、民俗的愛護要求,確定企業開展古建造、民俗鄉村旅遊項目建設方向,企業完成項目建設後,原古建造、民俗的農民作為企業職員,參與經營,使鄉村旅遊業成為促進農村進展、農民增收的一項主導產業,有力地促進了當地經濟社會進展。曾在去年召開世界互聯大會的江南水鄉烏鎮算是這一進展模式的典範。

(三)加大投入,逐步完善基礎設施建設。

妨礙我市鄉村旅遊進展的一具重要因素是基礎設施建設滯後。如蒙山縣長坪鄉水韻瑤寨鄉村旅遊區的道路,山高路窄彎多,使一些旅客望而卻步;藤縣石表山景區道路達別到二級路的標準等,都嚴峻制約了鄉村旅遊的進展。各級政府要進一步整合資金,加大投入,逐步完善基礎設施建設。這方面,我區的恭城縣和浙江省的桐盧縣、安吉縣都有很好的經驗值得學習和借鑑,他們把有限的資金整合後向鄉村旅遊重點項目傾歪,以點帶面,逐步完善鄉村旅遊基礎設施建設。特別是道路建設方面,鄉村旅遊道路多為地點管轄,單靠我們本級財政投入,財力有限,難以取得全然改善。我市有關部門要大力爭取上級資金支持,推進鄉村旅遊基礎設施建設。自治區為了促進旅遊業進展,設立了旅遊進展基金,在開展扶貧攻堅戰中,也有一些加強基礎設施建設的專項資金,一定要大力爭取,與我們本級資金配套,加大投入,為推進鄉村旅遊進展夯實基礎。

(四)依託資源,打造鄉村旅遊優勢品牌。

要充分利用好我市農業基礎好、優質農副產品眾多的優勢,自然、生態、山水等鄉村旅遊資源十分豐富,要在特色上做好文章,充分體現本地鄉土特色,打造鄉村旅遊優勢品牌。各縣(市、區)能夠挑選一些具有顯著特色的景區景點,做好進展規劃,設計好鄉村旅遊線路,穩步推進,別斷完善,把優質旅遊線路串聯起來,形成鄉村旅遊精品線路,推進特色旅遊名縣、名鎮、名村建設,打造鄉村旅遊優勢品牌,使鄉村旅遊真正成為促進農民增收的一項主導產業。如蒙山縣是中國長壽之鄉、中國中老年養生基地、全國最美生態旅遊示範縣等,優勢鄉村旅遊資源豐富,2013年7月蒙山縣被列入20個創建廣西特色旅遊名縣以來,做好特色文章,逐步打造出 長壽養生、歷史文化、武俠文化、農業觀光等特色旅遊品牌,廣西特色旅遊名縣穩步推進,20xx年接待遊客約80萬人次,實現旅遊收入約8億元。

(五)強化服務,推動鄉村旅遊提檔升級。

各級政府要進一步強化服務意識,充分利用好新聞媒體,加大宣傳力度,每年都投入一定的資金進行市場宣傳推廣,提高我市鄉村旅遊的市場認知度,廣泛吸引遊客。加強鄉村旅遊治理人才和從業人員的培訓,做好鄉村旅遊營銷的指導和協調工作,提升鄉村旅遊治理水平,引導遊客從食宿、觀光向休閒、度假轉變,促進鄉村旅遊提質增效。鄉村旅遊的進展,離別開政府的服務和引導。如浙江省安吉縣在推進新農村建設中,加強服務和引導,建造設計部門依照本地特點,為農民做好幾十種類型的房屋設計,每當農民建房時,都為農民提供無償設計,經過多年的引導和服務,逐步形成了地點特色鮮亮、整齊劃一的新農村村降,對遊客來説,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可以有力地促進了鄉村旅遊進展。

赴鄉村旅遊調研報告篇4

在省、市旅遊主管部門的正確領導下,xx縣切實搶抓雲南旅遊“二次創業”的大好機遇,突出重點打造鳳凰谷、菌子山精品旅遊景區,整合帶動發展鄉村旅遊產業。

一、鄉村旅遊發展優勢及前景

(一)發展優勢

xx位於滇桂兩省結合部、中國第三大河流珠江上游。全縣國土面積2783平方公里,轄4鎮(丹鳳、雄壁、彩雲、葵山)4鄉(五龍、竹基、龍慶、高良),104個村委會、5個社區786個村民小組,全縣總人口38.78萬人,其中少數民族人口占總人口的16.86%,是曲靖市少數民族人口比例最大的縣。東與羅平縣接壌,南與文山州的丘北縣毗鄰,東南同廣西壯族自治區的西林縣一水相依,西南和紅河州的瀘西縣連接,北倚陸良縣。在雲南六大旅遊片區中,xx處於滇中與滇東南兩大旅遊片區的結合部,是滇東南旅遊精品線路中的連接環。

1、交通區位優勢。xx不僅區位優越,而且交通便捷,距省城昆明174公里,距曲靖120公里,國道324線(高速化)穿越xx境內,省道以(且)馬(關)線連通文山、鳳凰谷、菌子山兩大景區和五龍旅遊集鎮,師(宗)彌(勒)公路貫通紅河州周邊縣市,形成了較為理想的旅遊交通網絡,而四通八達連接全縣4鎮4鄉的鄉村公路為鄉村旅遊的發展提供了完善的交通條件。

2、旅遊資源優勢。境內羣峯疊翠,溪流縱橫,“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是地形、地貌、氣候特徵的真實寫照。這裏自然風光優美,旅遊資源豐富,類別組合好,具有獨特性、差異性和唯一性的鮮明特徵。菌子山景區享有“天然奇石園、天然大花園、天然野果園、天然動物園、天然植物園、天然菌子園”等美譽;鳳凰谷景區是“是世界第一高洞,形象逼真的生命之門,傳説中鳳凰涅磐的地方,中國唯一生命文化主題公園”。隨着旅遊基礎服務設施的不斷完善和宣傳營銷力度的加大,旅遊知名度和影響力逐步擴大,為鄉村旅遊的發展提供了客源保障。

xx不僅自然風光優美,而且歷史文化積澱較深,民族文化濃郁。“帝師故里,楹聯之鄉”的美譽、“十里不同族,五里不同俗”的民族文化的概括和總結以及保留完整的壯、彝、苗、瑤、回等少數民族的民居、服飾、語言、歌舞、禮儀習俗、婚喪嫁娶、節慶活動、生產、生活場景使xx鄉村旅遊發展底藴不斷增強。

(二)發展前景

在上級有關部門的正確領導、關心扶持下,xx縣委、政府舉全縣之力、集全縣之智,依託獨特、豐富的旅遊資源,把旅遊業作為全縣新興後續產業加以培育。到目前為止已累計投入資金1.2億元,高起點、大手筆打造旅遊產業,品牌效益初步顯現,2008年接待國內外遊客56萬人次,實現綜合收入2.1億元。2007年7月,劉平副省長率相關部門負責人到xx調研時強調指出:雖是初步開發,但搞得很好,很有氣魄,很有水平。按現在的發展思路,再精心規劃,加大投入,重點建設,xx就會快速崛起,成為一個重要的旅遊目的地”。“要把xx旅遊列為旅遊‘二次創業’的重點地區來支持、培育”。xx旅遊業已受到廣大遊客、旅遊企業的廣泛關注,市場前景廣闊。

二、鄉村旅遊發展新亮點

(一)五龍旅遊小鎮

五龍鄉最高海拔2326.1米,最低海拔737米,屬典型的亞熱帶氣候,森林覆蓋率達71%。由於氣候濕熱、生態植被好,天然形成了豐富的旅遊資源,境內自然風光優美,山、林、水、峯、洞、峽、霧等自然景觀,集雄、奇、險、峻、秀為一體,融山水田園風光為一色。彙集了xx的主要景區景點,不僅有菌子山、鳳凰穀風景區,鄉政府駐地10平方公里範圍內的自然景觀還有天然大佛南丹山、亦真亦幻五龍雲海,萬畝柑桔圓、滿目青衫林,芭蕉滿坡、緬桂飄香,奔波不息的南盤江,萬種風情的五龍河旁,火紅的攀枝花,蒼翠的楠竹林等等。

五龍民族風情濃郁,壯族民俗文化保存完整,獨特的壯族服飾、飲食文化體現了華夷交融與民族凝聚的縮影,每年的農曆“三月三”是壯家人的傳統節日,也是壯家文化集中展示的大舞台,“三月三”也成為五龍鄉村旅遊中不可或缺的靚點。

2005年8月8日在全省旅遊集鎮規劃建設會上五龍被列為全省重點規劃建設的60個旅遊小鎮之一,2007年10月經考評驗收被繼續列為全省的重點旅遊小鎮。一是明確旅遊發展思路。制定了“轉變觀念建新村、打牢基礎興旅遊、依託優勢強產業、改善環境引外資、明確責任保增收”的工作思路。近抓優質煙菜米,遠抓特色林果畜,快抓基礎水電路,穩抓三產遊玩樂,達到農業穩鄉、林業強鄉、旅遊富鄉、人才興鄉的目標。充分挖掘稻作文化,創造特色田園風光,鞏固提升農業觀光品位和檔次。二是加快旅遊基礎設施建設,綜合新農村建設,重點加快民族文化廣場建設,投資1500萬元,建設集體閒、民族文化表演等為一體的民族文化廣場,並對水寨實行舊村改造,完善五龍集鎮功能。三是做好旅遊“水”文章。依託五龍豐富的水資源,加大水資源的保護力度,開設水上娛樂、漂流項目,創造名副其實的高原水鄉。四是成立五龍文工團。大力挖掘以民族歌舞為主的民族文化,讓遊客在領略自然風光的同時,體驗壯家獨特的民居、民俗文化,營造濃郁的民族風情旅遊氛圍。五是持續加大生態建設力度。結合旅遊業開發,走建管並重的路子,提升森林覆蓋率。六是品牌營銷、以節促旅不斷提升五龍旅遊知名度。自2001年以來,持續成功舉辦了九屆“三月三”民俗文化旅遊節。在壯族傳統的、盛大的、最具民族特色的“三月三”節日裏,開展民族歌舞表演,篝火晚會,情歌對唱,潑水狂歡,竹筏漂流等特色鄉村旅遊活動,吸引大批遊客紛至沓來。已成為曲靖市知名度最高的節慶活動之一。七是圍繞“吃、住、行、遊、購、娛”旅遊六要素,抓好旅遊文化產業“六個一”的開發利用,即開發好具有民族特色的一桌菜餚、一本畫冊、一個故事、一支舞蹈、一首歌曲、一份紀念品。加大民族手工藝品、壯族服飾等特色旅遊產品的開發力度。

(二)特色農家樂

隨着xx旅遊的不斷升温,採取政府扶持發展、農户自主經營的模式,一批傳承了壯族杆欄式建築風格,兼具休閒、娛樂為一體的休閒度假型“農家樂”和家庭式“農家樂”迅速發展。由於獨特的壯家風味和優質的服務,生意異常火爆,深受遊客歡迎,五龍水寨、菌子山小法塊80餘傢俱有“農家樂”特色餐飲企業,成為xx鄉村旅遊的新亮點。

三、存在困難

一是xx旅遊產業發展資金嚴重緊缺,以旅遊開發公司等為業主單位開發建設的項目欠債3000餘萬元,欠債壓力過大。

二是對鄉村旅遊投入不足。我縣是一個經濟欠發達縣,財政十分困難。在對主要景區投入的同時,對鄉村旅遊的發展投入不足,不適應鄉村旅遊發展的趨勢。

三是對鄉村旅遊發展引導不夠,農户投入自覺性較差。

四是鄉村旅遊配套設施不完善,還未形成良好的產業格局。

四、請求事項

(一)請省市旅遊主管部門把xx鄉村旅遊列為全省重點地區給予項目資金扶持。

(二)請省市旅遊主管部門加強指導,特別是市場拓展方面的扶持幫助。

赴鄉村旅遊調研報告篇5

北京市鄉村旅遊興起於上世紀90年代後期,歷經自發發展、數量擴張、規範發展和品質提升四個階段。目前,北京市鄉村旅遊呈現快速發展與品質提升並進的局面,形成了由鄉村景區、民俗旅遊村、休閒度假村、觀光農業示範園以及鄉村節事構成的鄉村旅遊產品體系。但是,北京市鄉村旅遊還存在諸多問題,突出表現為:初級觀光產品比重大、產品開發同質化嚴重、產品佈局單體化明顯、產品標準體系不完整、產品營銷方式較落後、鄉村環境破壞較嚴重、鄉村基礎設施不完善、鄉村旅遊發展資金少。為有效解決上述問題,加速推進北京市鄉村旅遊從初級觀光向高級休閒、從同質開發向差異發展、從單體經營向集羣佈局的轉變,構建鄉村旅遊的全新品牌、提升鄉村旅遊產業的規模和質量、促進鄉村旅遊產業的全面升級,北京市應積極打造鄉村旅遊新業態,並通過制定《鄉村旅遊特色業態標準及評定》系列標準規範各業態的發展。

上世紀90年代後期,隨着北京城市化的迅速發展,城市的生態環境質量不斷下降,不少蝸居都市的現代人開始將目光轉向具有清新田園風光和濃郁鄉土文化氣息的`鄉村,北京的鄉村旅遊悄然興起。這一時期北京市鄉村旅遊的主要特點是:旅遊形式以郊區農村觀光、學生郊遊和農家樂為主;經營方式以農民自主經營為主;鄉村旅遊所需的基礎服務設施極不完善;尚未出現與鄉村旅遊相關的規範、標準和制度,鄉村旅遊處於自發發展狀態。

1998年北京觀光農業工作會議之後,作為觀光農業的一種類型,以“吃農家飯、住農家院、觀自然景、賞民俗情、享田園樂”為主要內容的鄉村旅遊活動迅速發展。這一時期北京市鄉村旅遊的主要特點表現在四個方面:一是鄉村旅遊產業規模迅速擴張。到2002年底,郊區已有10個區縣開展了鄉村旅遊接待活動,鄉村旅遊接待户達到1520户。二是鄉村旅遊產品逐步豐富。北京郊區已形成食宿接待型、觀光采摘型、特色餐飲型、休閒度假型和生態健身型等多種形式的鄉村旅遊產品。三是經營理念亟待轉變。鄉村旅遊經營者特別看重菜品質量、味道和價格,而對旅遊接待地吸引遊客至關重要的一些因素,如特色、環境、服務等沒有高度關注。四是經營方式趨向多元化。鄉村旅遊經營方式從農民自主經營逐漸轉變為村集體經營、農户自主經營、政府主導經營、混合經營等多種經營方式。

2003年,北京政府制定和實施了推進北京郊區農業現代化發展的“221行動計劃”,為鄉村旅遊的發展指明瞭方向,北京市鄉村旅遊進入了規範發展階段。這一時期北京市鄉村旅遊的主要特點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相關標準逐步完善。為支持鄉村旅遊發展,加快農民增收致富步伐,市農委、旅遊局會同市相關部門,先後制定了鄉村旅遊評定標準(試行)和扶持政策。2004年底,市旅遊局同市發改委、市農委聯合制定了《北京市“十一五”時期鄉村旅遊發展規劃》。2005年,市旅遊局會同市農委在《北京郊區民俗旅遊村(户)標準》(試行)的基礎上,對《鄉村民俗旅遊村(户)等級劃分與評定》進行立項,經過反覆調研、專家論證,於4月30日通過北京市和國家技術監督局的批准,6月1日正式頒佈實施。二是市場競爭逐步規範。由於相關標準的制定,這一時期的鄉村旅遊逐步走上“有序化發展”的道路。

為促進鄉村旅遊的結構優化與品質升級,北京市於2007年推出了24條鄉村旅遊精品線路,逐步帶動了全市鄉村旅遊的整體提升。這一時期北京市鄉村旅遊的主要特點表現在三個方面:一是高標準規劃。2007年,北京市旅遊局完成了13條“一溝一品”的溝(帶)地域鄉村旅遊規劃。二是高視角審視。為促進北京市鄉村旅遊的升級換代,北京市旅遊局完成了多個涉及鄉村旅遊的專項調研報告,如北京環城旅遊鄉村休閒度假帶研究、北京郊區旅遊用地需求與功能配置研究等,這些調研成果已經或將對北京鄉村旅遊工作產生積極的影響。三是高質量建設。北京市規劃建設了一大批投資規模大、旅遊品質高、市場前景看好的旅遊項目,鄉村旅遊逐步走上了品牌化發展的道路。

傳統意義上“吃農家飯、住農家院、幹農家活”的鄉村旅遊已經不能滿足市民對鄉村旅遊品牌的多樣性、內容的豐富性和體驗的差異性的要求。近年來通過不斷培養,北京市已形成了由鄉村景區、民俗旅遊村、休閒度假村、觀光農業示範園以及鄉村節事構成的鄉村旅遊產品體系。

北京鄉村景區數量眾多、類型豐富。目前,北京郊區共有144處a級景區,其中5a級景區2處、4a級景區42處、3a級景區30處、2a級景區50處、1a級景區20處。

從分佈來看,鄉村景區分佈呈現北密南疏、西強東弱的特徵。重自然景源的鄉村景區近郊很少,中郊區集中,形成從北京正北方向延伸到西南方向的環形風景名勝區帶;重人文景源的鄉村景區近郊集中,以博物館、遊樂園為主,遠郊以長城、陵寢、宗教文化景區為主。

據不完全資料統計,懷柔和密雲的自然景區數量排第一位,分別佔總量的18%;延慶排第二,佔總量的14%;房山、昌平排第三位,佔總量的13%;通州的自然景區最少,佔總量的1%。北京市重自然景源的鄉村景區主要依託資源有三類:一是山脈資源。北京的山按城區的方位來説,分為北山和西山。北部為燕山山脈,層巒疊翠,自西向東直;二是水文資源;三是生物資源。

北京的人文資源的等級最高,影響最大。在郊區,有周口店北京人遺址,長城,明十三陵三處世界文化遺產。a級人文型景區在郊區的分佈情況為:房山數量最高,佔19%;昌平、密雲、延慶、門頭溝、通州、平谷、順義、大興分別佔15%、14%、13%、13%、10%,5%、5%、3%、3%。北京市重人文景源的鄉村景區主要依託資源有四類:一是長城資源;二是邊貿古道資源;三是皇家陵寢;四是革命遺蹟。

截至2007年底,北京市已有17000多個農户開展鄉村旅遊,市級民俗旅遊村達到154個,民俗户8713户。全年共接待遊客1613.5萬,同比增長27.2%,實現收入10.5億元,同比增長29.2%。北京市的民俗旅遊村大致分為八種類型:國際風情型、創意產業型、品牌餐飲型、新村建設型、景區依託型、生態示範型、古村聚落型和民族文化型。

從分佈來看,民俗旅遊村主要分佈在北京西北部和西南部遠郊區縣,以懷柔、延慶、房山、昌平為主,近郊幾乎沒有,其它區域較少。民俗旅遊村的地域分佈呈現三大特徵:一是西南郊區沿河流分佈,永定河、拒馬河、清水河沿岸都是民俗村密集區;二是西部地區沿交通幹線分佈,北京通往周邊地區的國道如108、109、110、111等國道沿線都是民俗村密集區;三是北部地區沿溝谷帶分佈,懷柔、平谷地區尤為明顯。

國際風情型民俗旅遊村是指具有濃郁的異域鄉村風情的民俗旅遊村。典型代表有懷柔區慕田峪村、海淀區管家嶺村等。國際風情型民俗旅遊村以國外特有的民俗風情等為核心吸引物,突出對異域氛圍的營造,帶給遊客對異域風情的真實體驗,能滿足大多數遊客追求新、異的心理,並易形成與其它鄉村旅遊地錯位競爭的發展格局,是對鄉村旅遊產品的重要創新與補充。

創意產業型民俗旅遊村是指依託鄉村地區良好的生態環境和發展創意產業所形成的氛圍,開發藝術家社區等具有鮮明創意產業特色旅遊產品的一類民俗旅遊村。典型代表有通州區宋莊鎮、昌平區下苑畫家村等。創意產業型民俗旅遊村把創意產業與鄉村旅遊業有效結合起來,豐富了鄉村旅遊產品的內容,提高了鄉村旅遊地的吸引力。

品牌餐飲型民俗旅遊村是指以品牌化的特色餐飲作為吸引遊客的主要手段,從而推動鄉村旅遊發展的民俗旅遊村。典型代表有延慶縣柳溝村、懷柔區楊樹下村等。遊客對旅遊地的深層體驗,“從味蕾開始”。特色餐飲,是鄉村基於飲食傳統文化,投入最少,最易於經營的旅遊服務。該類民俗旅遊村抓住了旅遊者對特色餐飲細緻追求的心理,從旅遊者的“口”入手捕獲其“心”,帶動鄉村旅遊地聲譽的快速擴大和旅遊者數量的迅猛增長,不僅能有效增加農民的收入,還能促進農民衞生意識和環境意識的培養,有利於村容村貌的改善。

新農村建設型民俗旅遊村是指在旅遊資源豐富的村鎮,把村鎮建設與旅遊開發有機地結合起來,把國家和地方對於農業產業化、扶貧開發、環境保護、城鎮建設等促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政策運用於支持鄉村旅遊的發展、解決鄉村旅遊基礎設施薄弱和從業人員素質較低等問題,消除鄉村旅遊發展中的制約因素,從而帶動鄉村旅遊發展的民俗旅遊村。典型代表有昌平區鄭各莊村、平谷區玻璃台、將軍關、掛甲峪和南宅等。新村建設型民俗旅遊村把新農村建設與鄉村旅遊發展有效結合起來,在新農村建設中注重對旅遊功能的開發,實現了新農村建設與鄉村旅遊發展的雙贏,有利於農村環境的整體改善和農民收入的穩步增加,是農村現代化和文明化進程中的歷史性邁進。

景區依託型民俗旅遊村是指依託旅遊景區(點)開展鄉村旅遊,把附近旅遊景區(點)的部分服務功能分離出來,吸引周邊農民參與旅遊接待和服務,並融入一些鄉情活動,從而促進農民增收致富和鄉村旅遊發展的民俗旅遊村。典型代表有海淀區車耳營村、房山區十渡鎮、房山區中英水村、懷柔區紅螺寺村、昌平區瓦窯村、延慶縣西大莊科村、密雲縣花園村等。景區依託型民俗旅遊村以鄉村旅遊地周邊景區的客源為主要客源,並依託這些景區發展旅遊服務業,在完善景區服務功能的基礎上,能實現鄉村旅遊接待户自身的致富,從而達到景區發展與自身發展雙贏的結果。

生態示範型民俗旅遊村是指以生態環境作為旅遊吸引物,開發觀光、休閒、度假旅遊產品,促進鄉村旅遊發展的民俗旅遊村。典型代表有密雲縣石塘路村、昌平區鄭各莊村、昌平區香堂村、昌平區羊台子村、延慶縣秀水灣村等。生態示範民俗旅遊村以生態環境為核心吸引物,發展鄉村旅遊業,滿足遊客對良好生態環境的需求,能夠在鄉村旅遊發展的同時實現生態環境的改善。

古村聚落型民俗旅遊村是指以濃厚的古村聚落文化和特色古村聚落建築為核心吸引物,以保護為主,因勢利導開發旅遊,促進鄉村發展的民俗旅遊村。典型代表有門頭溝區爨底下村、門頭溝靈水村、門頭溝琉璃渠村、門頭溝沿河城村、門頭溝椴木溝村、昌平區長峪城村、延慶縣岔道村、密雲縣遙橋峪古堡民俗村等。古村聚落型民俗旅遊村以古村落的特色建築與文化為核心吸引物,滿足遊客對古村歷史與文化體驗的需求,能夠在實現鄉村旅遊發展的同時,達到古村落建築與文化保護的目的。

民族文化型民俗旅遊村是指以獨特的少數民族風情為基礎,大力改善基礎設施和旅遊接待設施,引導少數民族農民參與旅遊開發,促進鄉村旅遊發展的民俗旅遊村。典型代表有懷柔區七道樑正白旗村、懷柔區項柵子正藍旗村、懷柔區老西溝鑲紅旗村、大興區巴園子村、昌平區西貫市村、密雲縣古北口河西村等。民族風情型民俗旅遊村以鄉村旅遊地特有的民族風情為核心吸引物,突出對民族特色的挖掘和展現,將民族文化與旅遊有效地結合起來,滿足遊客體驗民族文化的需求,能達到民族文化傳承與保護、農民增收致富、鄉村旅遊業發展等多重目標。

目前全市已形成100餘處休閒度假村,主要的依託資源有生態農業、温泉、森林、旅遊景區(點)、體育設施等。

從分佈情況來看,北京的休閒度假村主要分佈昌平、平谷、懷柔、密雲和延慶等山區、半山區區縣以及西北六環外側的平原區和淺山區。休閒度假村的地域分佈呈現兩大特徵:一是近郊平原地帶受距離影響形成一個六環附近的度假環帶,主要集中在通州和順義地區;二是中遠郊地區具有明顯的“環水”情結,在各郊區分別圍繞密雲水庫、懷柔水庫、十三陵水庫、金海湖、紅螺湖、永定河、拒馬河、清水河形成了密集的度假村分佈區,而具有一定人文景觀或山地景觀的地區分佈尤為集中。

生態農業依託型休閒度假村大都採用前村後園,以園養村,以村促園的經營模式,其中90%以上的土地用於種植、養殖業,10%的土地用於休閒、娛樂、康體、會議、餐飲等設施的建設。其典型代表是朝陽區的蟹島綠色生態度假村。

温泉依託型休閒度假村通過開發地熱温泉,建成温泉療養地、戲水池、游泳池等,使度假者通過温泉浴達到醫療、保健作用。北京郊區有豐富的地熱資源,温泉型度假村較多,如位於昌平區小湯山鎮的御林湯泉度假村。

森林依託型休閒度假村即利用森林資源,在森林內或森林公園旁修建的度假村,遊客可以在這裏呼吸到城市裏享受不到的新鮮空氣。其典型代表是順義區的北京綠色度假村。

景區依託型休閒度假村大都修建在旅遊景點周圍,遊客白天可以領略風景區的秀麗風光,夜晚可以在度假村休息、娛樂。其典型代表是懷柔的神堂峪山野度假村。

體育設施依託型休閒度假村是以大型旅遊設施如高爾夫球場、滑雪場、足球場、羽網球館等為依託,進行配套設施開發的度假村,主要滿足運動休閒的需求。其典型代表是豐台區大井體育公園休閒度假村、大興區採育陽光休閒度假村。

旅遊地產依託型休閒度假村以房地產開發為依託,大部分是具有異域風情的度假別墅羣。其典型代表是密雲的瑞海姆田園度假村。

除上述六種類型的休閒度假村外,北京市還有會議型休閒度假村,如怡生園國際會議中心;狩獵型休閒度假村,如北京天龍狩獵山莊;科普文化型休閒度假村,如地球村等。

依託特色農產品、農業高科技、牧場、水庫等資源,北京郊區已建成各類觀光農業園200餘個。

從分佈來看,各區縣情況相差不大,順義排第一位,佔14%;昌平、懷柔、密雲、門頭溝居第二位,分別佔10%;海淀、房山、大興,分別佔7%;朝陽、平谷、豐台分別佔5%。北京市觀光農業園的地域分佈呈現兩大特徵:一是市級農業觀光農業園主要集中在近郊和中郊;二是近、中、遠郊農業觀光園項目各異。近郊地區的觀光園以科研、觀光、採摘、科普、康體為主,以“新技術、新品種、高科技、現代化”為主要特色,充分體現現代農業、都市農業的發展水平。中郊地區的觀光園以採摘、娛樂為主。遠郊地區的觀光園通常依託其它景區存在,項目種類繁多。

農園觀光型觀光農業園是指以展示種植業的栽培技術或園藝、農產品及其生產過程等為主,建立的觀光農園、教育農園、農業農園、市民農園或租賃農園等。其典型代表有朝陽區的朝來農藝園,昌平區小湯山的燦爛陽光少兒農莊、海淀區的錦繡大地農業觀光園等。

農園採摘型觀光農業園利用開放成熟期的果園、菜園、瓜園、花圃等,供遊客入園觀景、賞花、摘果,從中體驗自摘、自食、自取得果(花)農生活和享受田園風光。其典型代表有懷柔區的鄉間情趣園、門頭溝區的瑞豐花果園和龍泉香杏園等。

養殖園體驗型觀光農業園通過飼養家禽、家畜、蜜蜂等,開發參與功能,滿足遊客的體驗需求。典型代表有順義區的神農卉康蜂情園等。

漁場垂釣型觀光農業園利用水庫、池塘等水體開發垂釣、駕船、划艇、食水鮮和水上娛樂等內容的水域旅遊活動。典型代表如懷柔虹鱒魚養殖、垂釣點等。

生態科技展示型觀光農業園利用生態示範區或高科技農業示範園區吸引遊客,使他們在休閒中增長知識。典型代表有昌平區小湯山現代農業科技示範園等。

鄉村濃厚的鄉村氣息為市民度過傳統節日提供了絕好的背景,鄉村因時因地打造的地方性節慶活動也是促使市民到鄉村旅遊的重要動力。目前,北京鄉村節事產品主要分為兩類:一類是民俗型節事活動,如湯河川滿族風情節等;另一類是創新型節事活動,如平谷國際桃花節等。目前北京市主要的鄉村節事活動已達60餘項。

民俗型鄉村節事是以傳統的鄉村民俗節日、民俗活動、民俗文化及特殊物產為依託開發的一種鄉村旅遊產品。典型代表有懷柔區“斂巧飯”民俗風情節等。

創新型鄉村節事是指依託各類鄉村旅遊資源,通過不同主題創新性開發的一類鄉村旅遊產品。典型代表有平谷國際桃花節等。

目前,北京市鄉村旅遊產品仍以初級觀光產品為主,高級休閒旅遊產品比重較小,這點在鄉村景區和觀光農業園兩類產品中表現最為明顯。從鄉村景區來看,北京鄉村景區呈現冷熱不均的發展特點,大多數冷點景區的旅遊活動形式仍是留在淺層面的走馬觀花式,未深入挖掘該景區所屬地區的“地格”,缺乏參與性、休閒性、體驗性強的旅遊產品;從觀光農業園來看,數量眾多的觀光農業園大都側重觀光產品的開發,而對遊客迫切需求的教育、休閒、體驗等旅遊產品重視不夠。

北京鄉村旅遊產品開發存在嚴重的同質化傾向,鄉村旅遊產品的特色體現不足,這點在民俗旅遊村、休閒度假村和鄉村節事三類產品中表現最為明顯。從民俗旅遊村來看,目前北京市眾多的民俗旅遊村真正具有特色的少之又少。通常在一個小景區周圍就佈局多個民俗旅遊村,各個民俗旅遊村又未有自己的特色,純屬重複建設;從休閒度假村來看,休閒度假村在建設過程中大都缺乏規劃、佈局不合理。另外,休閒度假村市場競爭重點只是放在價格及改造升級上,僅僅靠提高檔次進行競爭,未從產品特色等更高層面尋求突破,最終必將陷入惡性競爭的循環中去;從鄉村節事來看,各區縣的鄉村節事從名稱、內容、受眾等方面都缺乏差異性,真正結合各地地域特色和文化開發的成功的節事活動十分鮮見。

北京市鄉村旅遊產品仍處在單打獨鬥的層面,產品多為單體化佈局,嚴重影響了產品的體量和市場影響力。這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一是各鄉村旅遊接待單位沒有意識到聯手經營、共拓市場的重要性;二是政府層面缺乏相關的促進政策和聯動措施;三是受資金等方面的限制,各地不具備集羣佈局的條件。鄉村旅遊產品的單體化佈局導致各地的重複建設、同質開發,造成對鄉村旅遊資源的浪費和破壞。另外,還影響了大體量、高規格、高品質鄉村旅遊產品的開發,不利於鄉村旅遊產品的升級。

目前,北京鄉村旅遊產品存在的同質化等問題都與產品標準體系不完整有關。北京市鄉村旅遊在發展過程中比較重視鄉村旅遊產品標準體系建設,如出台了《北京郊區民俗旅遊村(户)標準》、《鄉村民俗旅遊村(户)等級劃分與評定》等。但這些標準尚不能改變目前鄉村旅遊產品發展過程中存在的產品開發類型趨同、產品文化特色不足、產品佈局單體化等諸多問題。北京市鄉村旅遊在發展過程中仍存在經營不規範的現象,具體表現為:旅遊項目開辦審批不規範,很多項目沒有申辦報告,沒有經專家論證,沒有一定的審批手續,自發、盲目發展;旅遊項目尚未納入旅遊部門的正式管理範圍之內,其開業、停業都較隨意;價格不合理,任意定價,價格過高,甚至有蒙客、宰客現象;經營人員素質差,服務水平低,不能滿足遊客的要求;對旅遊項目沒有嚴格的考察和動態跟蹤管理,缺乏定期評估和淘汰制度等。

鄉村旅遊的發展離不開市場營銷。目前,北京市鄉村旅遊在市場營銷方面存在四個突出問題:一是由於鄉村旅遊經營者資金有限,導致營銷投入不足;二是由於政府層面缺乏合作,鄉村旅遊經營者缺乏聯合營銷意識,導致鄉村旅遊單體營銷;三是由於鄉村旅遊產品較為單一,鄉村旅遊經營者水平有限,導致鄉村旅遊營銷方式缺乏創新;四是由於鄉村旅遊市場分析不足,營銷手段單一,導致營銷效益有限。

由於各地的重複建設和不合理開發,導致北京鄉村生態環境破壞嚴重。以旅遊度假村為例,很多旅遊度假村全憑開發商個人的偏好進行設計,無論從環境保護,安全管理上,還是獨特個性上都沒有周全的考慮。而且,休閒度假村過度密集於景區周邊及旅遊道路沿線,嚴重影響了周圍環境。另外,很多鄉村旅遊地在發展中沒有認真分析本地的資源優勢和客源市場,既不做市場調查和投資分析,也不做規劃設計,導致產品低層次開發,嚴重破壞了鄉村生態環境。

較之其他鄉村旅遊地,北京鄉村的基礎設施較為完善。但從發展鄉村旅遊的角度看,北京鄉村旅遊基礎設施仍有待升級完善。這不僅表現在郊區道路、郊區停車場、郊區照明設施、郊區環衞設施、郊區醫療救助設施、郊區郵電通信設施等公共設施方面,也表現在鄉村旅遊接待單位的道路、停車場、餐飲設施、住宿設施、購物設施等旅遊服務設施方面。

無論是開發鄉村景區,還是發展鄉村民俗接待、開辦觀光農業園、開發休閒度假村、舉辦鄉村節事活動,都需要一定的投入資金,用於產品開發、宣傳、人員保障等方面。但是,目前由於農民資金量有限,投融資渠道相對較窄,招商引資難度較大,政府支持力度有限等,鄉村旅遊發展的資金還比較缺乏,這也導致鄉村旅遊產品難以實現升級發展和集羣佈局。

為加速推進北京市鄉村旅遊從初級觀光向高級休閒、從同質開發向差異發展、從單體經營向集羣佈局的轉變,構建鄉村旅遊的全新品牌、提升鄉村旅遊產業的規模和質量、促進鄉村旅遊產業的全面升級,北京市應積極打造鄉村旅遊新業態,並通過制定標準規範各業態發展。具體如下:

結合區縣旅遊資源特色,北京市可以開發八類鄉村旅遊新業態,分別是:鄉村酒店、國際驛站、採摘籬園、生態漁家、休閒農莊、山水人家、養生山吧、民族風苑。

國際驛站(international homestead)指以家庭(户)為基本旅遊接待單位,並形成一定規模的經營主體。

採摘籬園(picking gardens)是指能提供觀賞和採摘特色蔬菜、果品或其他特色農作物等休閒活動的高新農業實驗基地或種植基地,具有觀賞、採摘、學習和科普等綜合功能。

鄉村酒店(rural hotel)是指具有休閒、娛樂、求知、教育功能的綜合性旅遊住宿單位。是將農業景觀、生態景觀、田園景觀與住宿、餐飲設施進行結合,能夠為遊客提供鄉村休閒體驗的經營主體。

養生山吧 (wellness mountain bar)指依託山地資源,以綠色健康、修身養生為經營理念,從事頤養身心、健康休閒、舒適度假的活動場所。

休閒農莊(leisure farm)是指佔地100畝以上,以農業生產和鄉村生活為依託,以農耕文化為核心,利用田園景觀為遊客提供鄉村生產生活休閒體驗以及住宿、餐飲等基本服務設施的經營主體。

生態漁村(eco fishing household)指依託鄉村良好的自然生態、村容風貌和漁業特色產業,以“魚、漁”和水體景觀為主題旅遊吸引物,可提供特色餐飲、觀光遊覽、休閒娛樂等服務的鄉村旅遊接待場所。

山水人家(natural village household)指具有一定規模,以自然山水景觀為資源實質、以遊山玩水為代表活動,能夠為遊客提供集觀光、娛樂、住宿、餐飲、購物等多功能於一體的山水環境度假場所。

民族風苑(minority nationality cultural village)是指以少數民族建築、服飾、風俗生活形式和宗教信仰與生產方式等為依託,集中展示少數民族風情,以提供少數民族風情體驗為特色的旅遊休閒娛樂綜合接待場所。

為避免鄉村旅遊的同質化競爭,鄉村旅遊新業態也應當錯位開發。結合各區縣的旅遊資源特色,近期:朝陽重點發展國際驛站;通州重點發展休閒農莊;房山重點打造養生山吧;大興重點打造採摘籬園;昌平重點發展鄉村酒店;密雲重點打造生態漁家;懷柔重點打造民族風苑;延慶重點發展山水人家。遠期:在各區縣打造多種業態,豐富產品形式,提升產品檔次,帶動鄉村旅遊產業升級。

結合區縣的新業態開發水平,北京應該通過打造鄉村新業態集聚區,進一步促進鄉村旅遊精品項目和典型示範區的建設。如打造“朝陽區國際驛站鄉村旅遊新業態聚集區”、“通州區休閒農莊鄉村旅遊新業態聚集區”、“房山區養生山吧鄉村旅遊新業態聚集區”、“大興區採摘籬園鄉村旅遊新業態聚集區”、“昌平區鄉村酒店鄉村旅遊新業態聚集區”、“密雲縣生態漁家鄉村旅遊新業態聚集區”、“懷柔區採民族風苑鄉村旅遊新業態聚集區”、“延慶縣採摘籬園鄉村旅遊新業態聚集區”等。另外,在遠期可以結合區縣發展實際打造多業態集聚區。

為便於京鄉村旅遊的整體品牌及其後期管理,完善鄉村旅遊基礎設施,提高鄉村旅遊服務水平,保護鄉村旅遊生態環境,建議北京市旅遊局制定《鄉村旅遊特色業態標準及評定》系列標準,推進鄉村旅遊經營管理規範化、標準化、制度化。《鄉村旅遊特色業態標準及評定》系列標準應包括由9個部分分別為《鄉村旅遊特色業態標準及評定 第1部分:通則》、《鄉村旅遊特色業態標準及評定 第2部分:國際驛站》、《鄉村旅遊特色業態標準及評定 第3部分:採摘籬園》、《鄉村旅遊特色業態標準及評定 第4部分:鄉村酒店》、《鄉村旅遊特色業態標準及評定 第5部分:養生山吧》、《鄉村旅遊特色業態標準及評定 第6部分:休閒農莊》、《鄉村旅遊特色業態標準及評定 第7部分:生態漁家》、《鄉村旅遊特色業態標準及評定 第8部分:山水人家》、《鄉村旅遊特色業態標準及評定 第9部分:民族風苑》。上述標準應從環境要求、住宿設施、餐飲設施、基礎設施、安全要求、服務要求、社會貢獻要求等方面對各業態做出具體規定。

北京市要不斷創新鄉村旅遊市場營銷方式,大力實施鄉村旅遊新業態品牌營銷,圍繞新業態品牌打造設計營銷活動,並實現營銷理念、營銷手段和營銷主體的升級。營銷理念升級要求鄉村旅遊新業態營銷以“綠色”為核心,運用綠色營銷手段,傳播綠色理念,樹立鄉村旅遊的綠色形象;營銷手段升級表現為整合多種營銷手段,打造全方位營銷網絡,通過口碑營銷、網絡營銷、事件營銷、關係營銷、媒體宣傳等各種營銷方式讓遊客瞭解鄉村旅遊新業態,並運用廣泛營銷和重點營銷相結合的方式強化營銷效果;營銷主體升級表現為新業態的營銷要實現行政和行業主管單位、鄉村旅遊企業、鄉村旅遊個體經營者等多主體的合作。

鄉村環境的保護要求鄉村旅遊產品開發必須尊重生態,其文化展現必須傳承鄉土。因此,鄉村旅遊新業態產品必須強調“生態性”,要求其對環境的損害降到最低,保護鄉村原生的自然環境、人文景觀和農耕文化,實現開發與保護的有效結合。為實現上述目標,需要做到三點:一是鄉村新業態產品的開發必須經過科學論證和合理規劃、設計,並嚴重執行新業態標準;二是新業態產品經營者在經營過程中必須嚴格執行標準,提供合格的產品和服務;三是旅遊局等行業管理部門必須做好監督,以保護鄉村環境。

加強鄉村基礎設施建設,是增強鄉村旅遊發展後勁的根本。鄉村旅遊基礎設施的完善需要旅遊局、發改委、財政局、交通委、農委等部門的聯合,上述部門應該建立良好的工作協同機制,對鄉村旅遊地的道路、環衞設施、郵電通信設施、照明設施、污水排放系統、自來水系統、垃圾處理系統及燃氣系統等進行規劃、完善。各鄉村旅遊新業態接待單位也應按照標準進行建設,不斷完善區域內的旅遊接待設施,以保證鄉村旅遊的接待質量。

鄉村旅遊新業態的發展需要強力的資金支持,為此需要不斷拓寬鄉村旅遊新業態的投融資渠道。一方面政府要加大鄉村旅遊基礎設施、新業態產品開發、生態補償、宣傳促銷等方面的投資;另一方面也要遵循市場規律,引入社會資本,增加對鄉村旅遊新業態項目的投資。主要方式有三:一是吸引國際資本進入鄉村旅遊;二是充分運用村鎮銀行、農村資金互助社、小額貸款公司等多種金融機構的資金;三是通過寬鬆的投資環境吸引具有先進經營理念的外來投資者進入。五是政策優惠吸引大項目落地。

赴鄉村旅遊調研報告篇6

縣政協於20__年4月下旬,在馮興錢副主席的率領下,就如何發揮農村資源優勢,大力發展鄉村旅遊,推進我縣城鄉統籌發展,開展專題調研。現將有關情況報告如下:

一、我縣鄉村旅遊發展現狀

(一)自然資源特色鮮明。蒼南縣旅遊資源獨特,境內有省級重點風景名勝區濱海-玉蒼山景區,同時還有石聚堂、燕窠硐、鯨頭等多個縣級風景區。金色沙灘、彩色島礁、山巔石海、古老村寨,構成了蒼南獨有的自然旅遊景觀。

(三)生態農村建設成效明顯。目前,我縣已建成(或已通過生態鎮現場核查)國家級生態鄉鎮4個,國家級生態村2個,省級生態鄉鎮5個,市級生態鄉鎮1個以及縣級以上生態村324個。特色農業發展訊速,如靈溪觀美桃湖的農業觀光園、馬站農業園區等農業基地和觀光園區建設初具規模;馬站四季柚、炎亭梭子蟹、蒼南翠龍茶等特色知名農產品聲名遠播;擁有中國四季柚之鄉、中國蘑菇之鄉等多張涉農國字號金名片。優美的環境和特色農業基地,為鄉村休閒生態遊、農業觀光遊提供了良好的環境和活動載體。

(四)鄉村農家樂快速發展。近年來,我縣農家樂呈現良好發展勢頭。截至到20__年底,農家樂累計總投資規模達4280萬元,接待餐位數7840個,牀位數258個。全縣已發展農家樂旅遊特色村5個,農家樂旅遊特色點72個,20__年全縣共接待遊客50萬人次,直接營業收入4856萬元,遊客購物收入108萬元,直接從業人員745人。鄉村旅遊業的發展,有效的推進了我縣農村經濟的發展,農民的創業增收。

雖然我縣鄉村旅遊發展勢頭良好,但還存在對開展鄉村旅遊重視不夠,缺少科學的發展規劃,農家樂佈局不合理,功能單一;對民間民俗、農耕文明、抗倭文化、畲鄉文化等旅遊產品的挖掘和開發不深;對外宣傳推介力度不夠;鄉村景點檔次不高、分佈較散、旅遊服務能力不足、經營管理欠規範、發展機制不靈活等問題,發展鄉村旅遊工作還需強力推進。

二、大力發展我縣鄉村旅遊的幾點建議

發展鄉村旅遊業,有利於促進地方傳統文化發展,保護古民居、古村落等;有利於促進鄉村生態文明建設,保護良好生態環境;有利於優化產業結構,促進農村剩餘勞動力就業,增加山區羣眾收入,統籌城鄉發展,全面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目前,我縣的鄉村旅遊還處於發展初期,應按照科學發展理念,將政府扶持、政策引導、培訓教育和市場運作等各項舉措有機結合起來,不斷推動鄉村旅遊上檔次、高效益。

(一)加強部門協作,支持鄉村旅遊發展。各級鄉鎮政府應加大力度,將發展鄉村旅遊業作為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重要內容,統籌兼顧,合理開發,加快發展。要發揮鄉鎮政府屬地管理的主導作用,加強與交通、建設、環保、農業、林業、水利、工商、宣傳、廣電、教育、文化等部門之間的合作關係,建立鄉鎮、部門協作聯動的管理機制。

(二)科學編制規劃,合理開發資源。要根據現有鄉村旅遊資源,制訂出我縣鄉村旅遊的中長期和近期發展計劃,合理佈局鄉村旅遊景點和線路,明確全縣鄉村旅遊的板塊特色、項目重點和發展目標。要引入先進的鄉村旅遊文化理念和創意,結合美麗鄉村打造、農業產業化建設、農房集聚改造、新農村建設等工作,做好我縣國字號涉農品牌資源文章,穩步發展農業觀光型、休閒度假型、民俗文化型和美味佳餚型農(漁)業旅遊產品,逐步形成一村一品一户一特的發展格局。要選擇一些條件好,有潛力的鄉鎮和村莊,策劃好之後率先發展,以點帶面,全面突破。同時要鼓勵支持本地企業、農户加強對鄉村旅遊商品特別是特色農產品如金鄉同春酒、本地筍乾、席草製品、海鮮產品等開發經營,不斷延伸鄉村旅遊產業鏈,增加鄉村旅遊附加值,為農民帶來實惠。

(三)完善投入機制,拓展融資渠道。增加財政資金投入,完善農村配套基礎設施。要創新投融資體制,為鄉村旅遊發展提供更加有利的融資環境,尤其是要爭取金融機構的信貸資金支持。應研究出台對鄉村旅遊提供信貸支持和資金支持的機構和個人的優惠政策,鼓勵社會資本和金融資本為鄉村旅遊提供資金支持與信貸服務,以解決鄉村旅遊在發展初期和發展壯大的關鍵時期普遍存在的資金支持不足的難題,最大限度地支持鄉村旅遊業的發展和升級。例如,提供税收優惠,鼓勵社會資本投資鄉村旅遊;通過財政貼息,鼓勵金融機構為鄉村旅遊和農家樂提供小額貸款或低息貸款;通過再保險、風險貼息等方式,鼓勵政策性和商業性保險機構積極開展鄉村旅遊業保險業務,幫助農户和相關組織化解經營風險等等。

(四)加強綜合管理,提升整體環境。一要依據鄉村旅遊特點制定標準,規範管理。要把蒼南實際與市場需求有機結合起來,制定一套便於操作的鄉村旅遊管理辦法,用來指導、規範和幫助農家樂經營者。按照現有的示範標準和星級標準加快經營户的提檔升級,加強對遊客權益保護,規範農家樂文明友好待客行為,以確保鄉村旅遊市場規範、有序、健康發展。二要加強培訓,提升綜合服務素質。要加強鄉村旅遊從業者的業務知識、旅遊知識和法律知識培訓,提高從業人員的整體素質和接待服務水平。特別是要有計劃地組織培訓一批鄉村特色景點導遊員,提升遊客對景點的內容感知度,促進對景點的宣傳和推介。三要加強環境保護,走可持續發展道路。良好的生態環境是鄉村旅遊能夠吸引旅遊者的重要因素,也是可持續發展的根本保證。要加快推進農村環境的綜合治理,建設整潔、衞生、和諧、優美的旅遊環境;要做好鄉村景點間的綠道、慢行道的規劃和建設,拓寬遊玩項目,增加遊客的遊玩興趣和滯留時間;要加強環境法制建設,把鄉村旅遊的發展與生態環境的保護統一起來,實現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的有機統一。

(五)加大宣傳力度,拓展鄉村旅遊市場。一要多渠道推介旅遊資源。要綜合利用電視、網絡及平面媒體等各種渠道,全方位的開展宣傳。要創辦鄉村旅遊節目,定期宣傳蒼南鄉村美景,積極開展蒼南人遊蒼南、外地人遊蒼南活動,進一步拓寬旅遊市場,提高蒼南在外的知名度。二要以舉辦節慶活動為抓手,加大鄉村旅遊營銷力度。要組織有關單位積極參加各種旅遊交易展覽會,舉辦富有地方特色的漁寮端午觀海節和沙灘音樂會、玉蒼山重陽登高節和炎亭海鮮美食節,四季柚、蕃茄、柑橘、五鳳茶葉等農產品採摘節,做到以節興旅,以旅促商,以商富民。三要利用區位優勢,開展精品聯合,努力拓展鄉村旅遊市場。要圍繞浙閩邊界山海生態遊的主題,加強區域聯合,營造精品線路,繼續主動與甌南閩東二省六縣(市)合作,做到優勢互補,資源共享,客源互送,共創精品旅遊線。

世界經濟進入旅遊經濟時代,據統計,_年中國的國內旅遊市場,旅遊人數達到了41.2億,其中每次旅遊人均消費達到4000元以上,一年的旅遊綜合收入超過4萬億。發展鄉村旅遊是建設一箇中心、三個邁進、五個常德的必然選擇,是調整和優化產業結構,轉變經濟增長方式,適應經濟新常態的有效途徑。今年3-5月,市政協港澳台僑外事委牽頭,就如何依託我市豐富的鄉村旅遊資源,發展壯大有常德特色的鄉村旅遊,為我市經濟轉型發展做貢獻,進行了專題調研,並前往長沙靖港鎮、永順老司城進行了考察。現將調研情況彙報如下:

一、現狀分析

近年來,我市鄉村旅遊的發展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績,但不容迴避的是,我市與長沙靖港鎮、永順老司城開發類型相似的鄉村旅遊點數量不少,包括柳葉湖白鶴山鎮、桃源楓樹鄉、桃花源鎮、鼎城十美堂鎮、石門壺瓶山鎮、石門羅坪鄉、津市靈泉鎮等。這些鄉村旅遊點從自然資源、文化、市場潛力以及羣眾基礎等方面對比具有相對優勢,然而通過多年努力,雖然十美堂、楓樹創造過萬人空巷的景象,但從產品本身來講並不成熟,市場競爭力不是很強,如果不盡快調整思路,實現產品升級,曾經出現的鄉村旅遊美好景象也將不過是曇花一現。我市目前沒有打造出一個特色鮮明、市場影響力強的鄉村旅遊點,主要存在四個方面問題:

一是缺特色。有些地方開發主題雖然明確,但地方文化挖掘不夠,表現形式缺乏,有的雖然號稱旅遊特色村,但遊客身處其中,都無法從建築、環境等方面感受到特色氛圍。如桃源楓樹,開發主題是打造維吾爾族風情,然而楓樹目前旅遊主體項目以賞花為主。

二是缺業態。常德的鄉村旅遊大部分停留在吃飯、釣魚、打牌等老三篇上,近幾年,由於楓樹、十美堂的成功,各地一窩蜂地搞起了賞花遊,卻又毫無新意,雷同現象十分嚴重。

三是缺後勁。我市鄉村旅遊投資渠道單一,基本沒有專業的投資公司進入,開發資金主要依賴鄉政府整合各種項目資金。同時,地方政府領導一旦發生變化,旅遊開發便受到影響。如津市靈泉鎮,20_年開始,鎮黨委政府走上與新農村建設結合發展鄉村旅遊的路子,在整體景觀的打造、業態的培養都取得不小的成就,但隨着黨委政府班子的更換,旅遊開發也隨之停止。

四是缺理念。雖然桃源楓樹成功通過微營銷帶動了人氣,但全市大部分鄉村旅遊點沒有主動採取長期有效手段進行市場營銷。

二、意見建議

鄉村旅遊因具有生態、環保、可參與性強等特點,深受旅遊者特別是城市旅遊者的青睞,目前成為旅遊業新的增長點,據國家旅遊局測算,每年五一、十一、春節三個黃金週,全國城市居民出遊選擇鄉村旅遊的比例約佔70%,每個黃金週形成大約6000萬人次的鄉村旅遊市場。為此,建議:

1.提高認識,實現規劃特色化。建議各級黨委政府進一步提高發展鄉村旅遊的認識,把發展鄉村旅遊納入本地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內容,加強組織領導和協調力度。建議旅遊局在認真分析研究鄉村旅遊發展的新形勢,新特點基礎上,明確發展新思路和新重點,對《常德市鄉村旅遊規劃》要組織修整完善編制。各區縣(市)則按照市委市政府對鄉村旅遊發展的總體要求,編制和完善鄉村旅遊發展規劃。在規劃設計上建議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結合主導產業和自然人文環境,從房屋建築、環境營造、活動設計等方面下功夫;認真挖掘地方民俗文化和風土人情,使鄉村旅遊與當地民俗風情和鄉土文化實現有機結合,提高鄉村旅遊文化品位。

2.一村一品,實現特色差異化。開發中須提煉當地的地脈、文脈,挖掘抓住鄉村旅遊文化,如白鶴山鎮重點還原和展示漁耕文化,楓樹重點體現維迴風情,城頭山重點體現史前稻作文化,羅坪重點體現土家民俗文化。開發過程中,則通過建築風格、景觀打造、情景設計以及生活體驗等方面來反映出各自不同特色,如楓樹房屋按照新疆維族的風格進行改造建設,白鶴山打造常德地方小吃等文化,羅坪還原當地人穿土家服裝、舉辦土家節慶活動,城頭山通過種植各類特色稻田展示稻作文化。

3.精益求精,實現產品品質化。產品品質決定了遊客的口碑,長沙靖港鎮能夠牢牢抓住長沙等地遊客的心,關鍵在於堅持不懈維護產品品質。我市在鄉村旅遊開發的過程中,必須注重旅遊要素品質化發展,如經營地方文化應原汁原味,農家土菜和特產,必須原生態、無污染,切不可因為遊客數量增加,造成品質下降。同時,在服務上要做到精益求精,讓遊客有賓至如歸的感受。

4.多利共贏,實現投資多元化。資金問題可通過政府、企業、農民三個方面來解決,一是整合政府相關項目資金,重點用於核心吸引物的打造;二是將開發項目分塊招商,將開發權交由市場主體來開發經營。如長沙靖港鎮引進廣西旅遊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成功實現轉型升級,實施了宏泰坊提質改造,增設了蘆江浮橋、親水碼頭、畫舫遊船等遊樂設施;三是吸引當地農民參與開發,如白鶴山小鎮組織當地的住户利用各自的住房,統一參與小吃一條街的項目。

5.整體聯動,實現業態體系化。每個鄉村旅遊點的業態必須建立各自的產品體系和上下游生產鏈,在突出特色的基礎上,應包含吃、住、行、遊、購、娛等內容,做到滿足遊客的基本需求,這樣才能留住遊客,更好產生經濟效益。以楓樹為例,花海項目比較成功,但遊客來了之後往往停兩三個小時便離開,如果借鑑袁家村的經驗,開發出維吾爾族風情美食、民居休閒體驗等項目,能延長遊客停留時間,增加遊客消費,還能形成穩定的客源。

6.精細管理,實現經營規範化。通過長沙靖港鎮的經驗,可以學習三個方面,一是改變鄉村旅遊開發由當地政府大包大攬的情況,根據情況不同,通過自籌或引進等方式成立旅遊開發經營公司,既可減輕當地政府的工作壓力,又可發揮公司專業水平;二是對開發建設的內容進行管控,防止一哄而上,亂搭亂建現象出現,確保開發有序進行;三是建立符合當地實際情況的管理制度,避免惡性競爭,杜絕宰客欺客現象出現。

7.加大宣傳,實現全面信息化。要充分利用互聯網+,擴大影響。一是建議利用各類媒體資源,宣傳我市鄉村旅遊產品,重點推介特色項目、特色活動、特色餐飲、特色商品,為我市鄉村旅遊吸引人氣提供保障。二是要提升鄉村旅遊節會的舉辦水平,精心策劃葡萄節、採茶節、油菜花節、花海節等鄉村旅遊活動,激活鄉村旅遊市場。三是建設鄉村旅遊營銷網絡,積極探索鄉村旅遊網絡營銷與預訂服務。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