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社局2019年工作總結5篇

來源:巧巧簡歷站 2.36W

【篇一】

人社局2019年工作總結5篇

今年以來,在區委區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區人社局緊緊圍繞“民生為本,人才優先”這一主線,積極落實“三個年”活動、“三個一批”等重點工作,奮力推進“創新之區,品質之城”建設。現將主要工作總結如下:

一、特色亮點工作

一是人才工作創中求新,全市首家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於7月21日建成開園,建園經驗在省政府專報刊出,盛閲春市長作“人才是第一資源,xx辦得好”的肯定性批示;
出台全省領先的《xx區促進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實施辦法》,得到媒體廣泛點贊;
舉辦“百所高校xx行”活動,承辦“活力紹興

智引全球”北京專場,成功舉辦浙江省專家服務傳統制造業改造提升現場會,建立杭州灣新材料技術創新聯盟,到12月底,全區新增各類人才2.62萬名,其中新增就業大學生15816名,居全市第一名;
招錄“雙一流”黨政儲備人才22人,完成時間全市最早,招錄人數全市最多。二是培訓就業成績顯著,掛牌成立紹興市xx區公共實訓基地,至12月底,共培養高技能人才4368人,鑑定各類技能人才13594人,各項指標居全市第二;
12月底,新增城鎮就業18358人,完成全年任務的115.1%,實現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7785人,其中就業困難人員1576人,城鎮居民失業登記率保持在2.25%以下。三是勞動者利益得到維護,共受理勞動者舉報投訴351起,立案306起,涉及金額915.2萬元;
勞動仲裁院受理勞動人事爭議案件646件,調解及撤訴案件500件,提供法律援助186件,為勞動者追回損失1694.93萬元。四是社會保險穩步擴面,“五險”參保人數比去年全年均有增加,其中,醫保參保率99.23%,居全市第二。五是信訪工作紮實有效,到12月底,累計受理信訪件共計1812件,涉及2036人,辦結率100%,羣眾信訪答覆滿意率達95%以上,信訪工作得到省信訪局周維亮局長的高度肯定。六是基層黨建不斷強化,堅持全面從嚴治黨,顯性陣地建設引領全區第一方陣,內涵建設不斷深化,以“黨建+”為體系的活力支部建設初見成效,省直機關黨工委副書記王義給予“黨建很有特色,讓人耳目一新”的高度肯定。

二、主要工作措施

(一)招才引智成果豐碩,人事工作有序規範。

1.人才生態不斷優化。出台《xx區促進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實施辦法》,並在省人才市場舉辦xx人才政策新聞發佈會,新華社等40餘媒體參加,擴大引才宣傳。8月開展“百所高校xx行”活動,設立24所高校引才聯絡點。目前,已與省內外76所高校建立了校地合作關係,確立了卧龍、龍盛、中化藍天、新和成、美諾華和銀泰6家企業見習基地,吸引來虞機關企事業單位見習實習高校學生6320人,進一步深化校企合作、產教融合,實現招才引智從季節性、階段性走向陣地式、常態化。

2.校招頻次再創新高。精心謀劃好春、夏兩季人才招聘專場的同時,根據年初企業上報的人才需求彙總信息,局領導分片包乾,組織骨幹優勢企業開展“招才引智

春季專列”五大片區活動。積極瞄準人才最集中、智力最集聚的高校開展招才引智活動,頻次歷年來最高,全市領先。今年以來,到中國人大、中國農大、北京化工大學等30所在京高校宣講人才政策;
共32次組織853家企事業單位去天津大學、華科大、武漢理工等47所與我區產業匹配度較高的高校參加或舉辦xx專場招聘會,與參會企事業單位達成初步意向6232人次。

3.產業園建設富有成效。建成全市首家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得到盛閲春市長作“人才是第一資源,xx辦得好”的肯定性批示。開園3個多月來,產業園各服務機構獨立引進大專及以上高校畢業生447人,為區內48家企業派遣員工4359人,培訓人次935人,已與e遊小鎮、皇馬科技、華通機電、xx湯浦童裝協會、銅管行業協會等簽訂合作協議,實現了產業園開園“開門紅”;
產業園"走進園區"對接人力資源服務系列活動2次(走進杭州灣xx經濟技術開發區和xx經濟開發區)。區人力資源市場共舉辦綜合性招聘會45場,高校畢業生專場招聘會1場,退役士兵專場招聘會1場,進場求職者5750名,參會企業1076家,達成意向1903人。

4.柔性引智成果豐碩。舉辦好“浙江省專家服務傳統制造業改造提升活動”現場會,聯合浙江大學、天津大學等10所在全國處於化工研究前沿的一流高校、科研院所和浙江龍盛、浙江閏土等17家全區行業龍頭企業共同發起成立“杭州灣技術創新聯盟”,彭孝軍等14位院士、長江學者、傑青被xx區委區政府聘為特聘專家。成立浙江工業大學博士後“創新實踐基地”,成功對接四名博士後落户企業;
通過“企業點單、聯盟配單、專家接單”等方式,對接區內16家企業與18位專家形成柔性合作,形成合作項目25個,預計提高企業產值上億元。與中科院化學所簽訂《博士後人才合作戰略協議》,實施博士後成果轉化、博士後企業孵化等一系列工作,為促進我區社會經濟發展、提升高新技術自主創新能力再添新動能。共組織72家次企業參加德國工業4.0、美國麻省新材料及物聯網洽談會等活動,與美國、德國、意大利、日本等十餘個國家的專家和專家組織進行對接。

5.公務員隊伍建設務實創新。圓滿完成2019年公務員招考工作,共招錄公務員122名,其中區級機關106名,鄉鎮16名;
組織開展了“5+x”更新知識培訓和學法用xx訓,共組織6期,培訓1001人;
開展2019年度全區公務員信息系統網絡版布控工作,推動全區118家單位通過網絡版公務員信息系統進行機構、人員變動的實時更新;
做好企業軍轉幹部工資補差、生活醫療補貼增資工作;
嚴格落實“屬地管理”和“五包”責任制,做好企業軍轉幹部維穩工作;
完成2019年軍轉安置任務,共安置軍轉幹部18人。

6.事業單位招錄規範優化。一是優化黨政儲備幹部隊伍,今年以來先後兩次面向全國“雙一流”高校開展擇優招聘,報名總人數達到264人,最終錄用22人,其中博士1人,碩士21人,都已成了各單位業務戰線的主力軍,黨政人才結構不斷優化。二是規範做好事業單位公開招聘,今年我區事業單位招考較往年相比,招聘崗位因機構改革大幅度減少,報名人數創歷史新高,參加考試人數達3305人。經過筆試、面試及體檢等環節,35人新錄用為事業單位人員,2019年度事業招聘工作圓滿完成。

二、就業保障精準有效,培訓鑑定不斷提高

1.安排精準就業服務。一是精準把脈企業用工需求調查。今年上半年,舉全局之力開展“百人千企大走訪”,對區內757家規上工業企業、農業及服務業龍頭企業開展走訪,共收到大專以上人才需求2603名,其中高層次人才需求313名,技能人才需求2930名,為做好精準引才服務文章把好脈。二是開展好各類招聘活動。在新春招聘週期間,根據企業前期上報的崗位需求密集安排各類招聘會,累計進場單位200餘家,提供崗位3200多個,在開發原區人才市場二樓舉辦殘疾人專場招聘會,13家企業提供80餘個崗位,40餘人達成就業意向。三是開展東西攜手精準就業扶貧工作。把東西結對就業扶貧作為一項政治任務落實,與小金縣人社局簽訂《勞務協作協議框架》,10月,精心組織20餘家針對性的勞動密集型需求企業赴四川省小金縣開展2019年東西部協作就業扶貧暨金秋專場招聘會,提供各類崗位1200餘個,達成就業意向50餘人。今年,共吸納中西部省份貧困人口到xx就業數308人,超額完成市定指標。

2.落實各項就業補貼。完成2019年度就業困難人員靈活就業社保補貼、公益性崗位補貼、用人單位社保補貼發放工作。受理2017年度就業困難人員靈活就業社會保險補貼共計19234人次,發放金額7469.18萬元;
發放2017年度用人單位社會保險補貼共計866250元,受益人數196人,涉及32家企業;
審核通過2017年度公益性崗位補貼40人,發放金額為183280元;
6月起開始受理2017年度穩崗補貼,對804家企業發放穩定崗位補貼805萬元。

3.嚴格把控基金安全。一是對失業保險基金和就業專項資金展開嚴格的自查自糾工作。從制度制定、業務管理、財務管理、信息系統管理、內部監控共計五個方面進行嚴格監管。二是加強對失業金髮放的監管、執行力度。收回失業保險金詐騙案被公安分局和法院扣押的基金,從4月份開始陸續收回被扣押的基金,到目前為止基本完成收回任務,收回金額達30餘萬元。三是發揮失業保險基金基本功能。按時足額發放失業補貼。截止2019年12月份全區共發放失業保險金2190.71萬元,受益13192人次。

4.強化職業技能培訓鑑定。設立區公共實訓基地1個,2人被評為紹興市突出貢獻高技能人才,2人入選“金藍領”高技能人才出國培訓名單(全市4人);
王幼江技能大師工作室被評為省優秀工作室(全市3家)。全年,全區共鑑定各類技能人才13594人,完成紹興市下達9000人考核目標任務的130%。其中初級工7402人,中級工1824人,高級工及以上4368人。共培訓農民12790人,完成紹興市下達12000人目標任務的106%。其中農村實用人才培訓2730人,新型職業農民356人,轉移就業技能培訓1107人,普及性培訓8500人。同時,積極開展社會人員、下崗失業人員職業技能培訓,引導職業學校(技工學校)學生、企業在崗職工技能提升培訓,共計12487人,完成區政府目標任務10000人的124.8%。

三、社會保障精準擴面,政策待遇提質提標

1.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一是開展“起底式”業務梳理。對照省廳“八統一”標準,堅持應進則進的原則,對辦理事項進行梳理。目前共梳理確定“最多跑一次”事項38個主項,153個子項,新增事項39個,其中五星事項為46項,佔30%,四星及以上事項為87項,佔56.86%,“一證通辦”事項為42項,佔民生事項的72.41%。做到實現羣眾和企業到政府辦事事項“最多跑一次”100%全覆蓋。二是建設“共享式”信息平台。對全區20個鄉鎮街道,414個村(社區、居委)都開通了“全市通辦”系統。強化對鄉鎮街道基層平台“全市通辦”業務指導和培訓,基層平台辦件量不斷提升。同時,30個“一卡通辦”事項,已在我區落地生根,讓“就近辦”“網上辦”“掌上辦”成為人社業務時尚。三是強化“一站式”基層平台。人社事項積極向縱向延伸,首批35個事項下放鎮街平台。20個鄉鎮街道按示範型、標準型和簡樸型分類,統一鎮街便民中心建設標準,統一全區人社公共服務平台,同時通過區級層面協調,一支穩定的基層平台工作人員隊伍初步形成,確保改革的基層支撐力。

2.社保擴面穩步前進。到2019年12月底止,參加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城鄉養老保險全區共計參保56.06萬人,比去年底增加2.61萬人;
基本醫療保險、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全區共計參保73.58萬人,比去年增加1.39萬人;
參加工傷保險共計24.42萬人,比去年底增加0.25萬人;
參加失業保險共計參保19.43萬人,比去年底增加0.6萬人;
參加生育保險共計參保19.33萬人,比去年底增加2.31萬人。我區醫保全民參保率99.23%,位列紹興市第二。

3.退休人員待遇增資。開展企事業退休人員2019年養老待遇增資、城鄉居保退休人員基礎養老金增發工作,增資補發共涉及職工退休人員共計10.18萬人,補發金額共9746.97萬元,惠及11.41萬城鄉居保待遇享受人員,發放增資金額共計約171.20萬元,全面提升全區退休人員待遇。同時做好機關事業養老保險春節慰問金補發工作,實現與紹興市機關保退休人員春節慰問金水平持平,共計發放人數8074人,共計發放金額1215.50萬元。

4.各項保險政策落地。做好基本醫療保險、工傷保險、

生育保險新政策落地工作,完成工傷待遇業務系統改造和完善,擴大生育參保範圍,將阿達木單抗等28種藥品納入本區大病保險支付範圍,進一步防止“因病返貧、因病致貧”。截止到12月底,本共辦理醫保轉外就醫1051筆、“特門”審批4095人次,醫療費審核結算22305筆,報銷金額9179.84萬元,異地定點備案1145人次,辦理工傷待遇審核發放2475人次,工傷固定發放2700人次,生育補償金審核發放4112人次,充分發揮了保險政策的社會福利功能。

四、勞動關係和諧穩定,仲裁信訪服務高效

1.健全“雙愛”勞動關係協商機制。製作“雙愛”活動宣傳筆記本2000本,發放“雙愛”活動宣傳畫報、冊子、“雙愛”宣傳環保袋等5000餘份,拍攝構建和諧勞動關係的專題片,並在《法治xx》欄目播放。區協調勞動關係三方會議成員組成聯合督查組,建立聯繫點制度,對全區鄉鎮開展“雙愛”活動推進情況督查,同時按照紹興市級和諧企業複評要求,組織專家考評組,對全區18家市級和諧企業進行實地走訪考評,在勞動合同簽訂、社會保險繳納、工資工時執行等方面進行監督檢查,幫助企業嚴格執行勞動法律法規,降低用工風險及成本。

2.着力打造xx“無欠薪區”。一是做好重點節慶治欠保支工作。在元旦、春節、五一、國慶等重點節假日期間全面排查欠薪,精準摸排出重點欠薪企業18家,涉及職工1334人,欠薪額達2974萬元,主要涉及建設施工企業與製造業。二是嚴密組織開展專項檢查。以鎮村聯動、部門協同形式,實現協同監管,充分發揮牽頭單位作用,強化聯動,強化整治,嚴密組織巡查執法工作,共檢查各類用人單位900餘家,對8家拒不改正的用人單位依法予以了行政處罰,勞動者權益進一步得到維護。三是強化欠薪源頭治理。以“xx無欠薪”活動為契機,落實企業主體責任,加強動態監管,完成2017年度勞動保障書面材料審查和誠信等級評定企業7961家,強化欠薪源頭預查與治理。我區有13家企業被評為勞動關係和諧企業,佔全市獲評企業數的近1/4。

3.積極探索勞動仲裁新途徑。今年建立了調解仲裁監察綜合受理、先行調解制度,實現三項業務一窗受理,在接待當事人要求勞動仲裁或勞動監察時,主動引導當事人先行向勞動調解委員會先行申請調解。同時發揮企業勞動調解組織作用,要求建立工會組織的企業,依法建立企業勞動調解組織,各企業勞動調解組織要積極宣傳和引導工作,儘可能將勞動爭議在企業得到妥善解決。今年以來,向勞動爭議人民調解委員會申請調解處理的案件達360起,成功調解270件,先行調解成功率達75%,仲裁案件同期下降達30%,大量勞資糾紛在短時間內化解,有效維護勞資關係的和諧穩定。

4.紮實推動信訪工作新實踐。一是規範信訪辦件制度。由局主要領導籤批信訪件給各科室,各科室及時與信訪人溝通聯席在規定時間內做好政策解釋,信訪答覆件“零漏報、零遲報”。二是落實重點時段穩控機制。成立專門的工作領導小組,組織矛盾糾紛排查,密切關注企業軍轉幹部、欠薪羣體等重點利益羣體及人員的動向,共摸排出重點對象28人,開展邊管控邊化解,把問題解決在萌芽。三是完善信訪應急預案制度。今年共開展排查9次,排查不安定因素25起,對排查出來的重點案件和重點人員,全部明確包案領導,及時進行交辦,限期解決,努力做到早發現、早介入、早平息。

五、黨建引領凝聚合力,幹部隊伍作風優良

1.以“黨建全域提升年”為抓手,狠抓幹部隊伍建設。

一是政治統領隊伍建設。年初制訂了《關於“黨建全域提升年”活動實施方案》和《黨建工作實施方案》,做到幹有目標、行有方向;
開展“一強四好”領導班子創建活動,圍繞“政治思想強、精神狀態好、團結協作好、作風形象好、工作業績好”要求,建成旗幟鮮明講政治的堅強團隊。二是規範任用中層幹部。嚴格按照《中層幹部選拔任用工作實施辦法》規定,開展幹部調整,樹立正確的用人導向,上半年,分兩次調整中層幹部,平調幹部4名,進一步提高了人崗適配度,創業幹事的氛圍進一步濃厚。三是加強幹部教育培訓。上半年度共組織全體幹部集中學習2次,發佈自主夜學內容28次。另組織35名幹部參加公務員三年輪訓班,109名機關幹部參加網絡學習,推薦2名年輕幹部參加百名源頭幹部培訓班。通過培訓,使全局幹部的政治素養、工作能力和服務水平都得到了切實提高。

2.以落實“主體責任”為統領,狠抓黨風廉政建設。一是落實黨風廉政“兩個責任”。堅持全面從嚴治黨,制定黨風廉政建設“兩個責任”清單,明確領導班子的主體責任和紀檢組織的監督責任,按“一崗雙責、分級負責”的原則,明確責任任務。堅持“三重一大”事項集體研究、集體決策。二是注重強化廉政教育。持續貫徹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省委“28條辦法”“六項禁令”、市委“26條辦法”和區委相關規定;
召開全體中層以上幹部參加的黨風廉政專題會議,組織學習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典型問題的各類通報,加強警示學習教育;
認真抓好元旦、春節、端午等假期重點時段的廉政教育。三是完善制度建設。制訂出台了《關於進一步加強春節期間黨風廉政建設的通知》、《廉政風險點排查的實施方案》、《黨風廉政和作風建設工作要點》,落細落實各項制度規定,開展廉政風險點自查,確保從源頭上規範工作程序;
制訂《局黨委會議事規則》,進一步規範集體研究、集體決策相關要求,確保科學決策。通過完善制度,促進規範管理,築牢了反腐倡廉“防火牆”,形成不能腐的防範機制、不敢腐的保障機制。

3.以“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為載體,狠抓作風建設工作。一是抓學習教育。每月召開中心理論組學習、支部主題黨日活動等“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專題教育,統一全局幹部思想,採取集中學習、自主學習、黨校培訓、網絡教育等多種學習形式,廣泛開展“學黨章、學系列講話”活動,切實提高幹部職工的政治素養和作風建設。二是抓服務規範。制訂出台《xx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行風效能責任追究辦法(補充)》,對銀行、保險公司等派駐機構工作人員首次提出懲戒措施,進一步提高服務的規範性;
專門召開“便民中心人力社保窗口行風動員會”和局行風建設暨“最多跑一次”改革工作會議,補短板、抓整改、強作風,努力推動“最多跑一次”改革向縱深挺進。三是抓作風檢查。今年以來,局紀檢組把平時督查作為尋找作風問題的放大器,敢於刀刃向內,自加壓力。先後就全體工作人員夜學、上下班情況、在崗狀態、請銷假制度執行、辦公室面積等不同專題進行檢查,全局幹部黨紀黨風意識不斷增強,全局幹部職工精氣神進一步提升、為民服務理念進一步強化。

2020年工作要點

2020年全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的總體要求是: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認真落實省委、市委及區委上級部門工作要求,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發展思想,深入開展“三服務”活動,圍繞“民生為本,人才優先”主線,主動適應社會發展新常態,順應新形勢,為“創新之區、品質之城”建設再立新功。2020年主要工作要點如下:

一、創新人才引育,有效提升精準服務

1.着力強化人才招引。充分整合多方資源,精準摸底企業需求,對接專業匹配高校,全年組織校招70場次以上,依託新人力資源市場,充分發揮人才就業服務網的平台作用,通過專場招聘會和綜合性招聘會,持續引進緊缺型人才。全年新增各類人才2萬人以上,其中新增就業大學生1.6萬人以上。其中面向“雙一流”高校的黨政儲備人才每年引進不少於20人,五年內達到區委提出的100人目標。(責任科室:人才市場辦公室、事業單位人事管理科)

着力創新引才政策。積極探索建立高校畢業生見習實習基地新途徑,圍繞“安全有保證,生活有保障,見習有實效,擇業有推介,認知有提高,創業有指導”的目標,制訂出台具有吸引力的配套資助獎勵政策,積極鼓勵和引導我區廣大企業提供有質量的實習見習崗位,吸引更多的大學生來我區實習見習。全年對接高校總數達到100所以上,引進見習實習高校畢業生10000名以上,建成大學生見習實習示範工廠6個。(責任科室:人才市場辦公室)

3.着力提升產業園能級。進一步發揮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能級優勢,做大做強引才平台。落實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入駐和優惠政策,加強產業園招商工作,壯大產業園入駐機構隊伍,發揮產業園的機構集聚效應。加大獨立引才力度,加快智力成果轉化,有效提升園區名片效應。挖掘入駐機構潛能,聚焦做優服務、做深服務。全年引進人力資源服務機構達到30家,整體產值突破2億。(責任科室:人才市場管理辦公室)

4.着力拓寬引智渠道。進一步深化專家服務傳統制造業改造提升活動,做精載體、做實效果,積極為我區企業引進技術項目和高層次緊缺型人才。組織企業做好國內智力引進工作,積極做好博士後工作站建設,努力提高項目申報數和立項數。深化職稱制度改革,全面實行分類評價、量化評審,優化評審服務機制,逐步擴大自主評聘範圍。(責任科室:專業技術人員管理科)

二、精準提升技能,推動高質量社區建設。

1.積極創建高質量社區。積極開展創建指導工作,充分利用村(社區)產業優勢,全力打造具有特色的創業載體和服務品牌,推動更高質量、更充分就業,全年創成省市高質量就業社區10個,實現高質量就業崗位8000個以上。(責任科室:就業管理服務中心、人才市場管理辦公室)

2.完善公共就業服務。加強企業用工調研,做好就業形勢分析研判,落實好減費降負的相關政策,切實減輕企業負擔,出台促就業、穩就業的相關政策措施。開展各類就業服務活動,摸底企業用工需求,舉辦特殊羣體、困難羣體專場招聘會,開發公益性崗位,幫助困難職工再就業。全年新增城鎮就業17000人以上,城鎮失業登記率控制在2.6%以下。(責任科室:就業管理服務中心、政策法規和行政許可科、人事考試辦公室、大眾公司)

3.加快技能人才培養。充分發揮企業在技能人才培養工作中的主體作用,引導企業建立分類分層的培訓體系。利用區公共實訓基地,進一步加強“校企合作”、“產教融合”,着力培養知識型、技能型、創新型技能人才。新建一批技能大師工作室並予以重點扶持,發揮優秀技能人才示範帶動作用。進一步做好規模以上企業的培訓服務,拓展企業自主評價範圍,在全區規模以上企業建立起高技能自主評價體系,加快培育區級高技能人才集聚示範企業。指導各職業技能培訓機構全年共開展職業技能培訓10000人次以上,培養高技能人才2600人次以上。(責任科室:職業技能培訓鑑定中心)

4.開展東西幫扶脱貧。按照省、市就業扶貧“三年行動計劃”要求,繼續做好與四川省小金縣等對口幫扶地的勞務協作對接工作,加強扶貧資金保障力度,落實東西就業扶貧勞務協作補貼政策兑現,積極開展幫扶就業,開展建檔立卡貧困勞動力就業需求大調查,通過貧困人口轉移就業,實現脱貧,通過開展東西幫扶脱貧工作,實現東西雙贏。同時加大本區貧困、困難人員的幫扶就業工作,提供政策諮詢、求職信息、專場招聘等常態化精準服務,加強對困難人員的就業援助和生活保障。(責任科室:就業服務管理中心)

5.落實就業扶持政策。充分發揮好失業保險基金和就業專項資金在預防失業、促進就業的作用。進一步擴大就業補貼覆蓋面,提升就業困難人員靈活就業社保補貼、公益性崗位補貼、用人單位社保補貼、穩崗補貼扶持力度,注重對低收入人羣的幫扶,保障基本生活需求。(責任科室:就業管理服務中心、社會保險科)

三、優化社會治理,營造區域性和諧勞動關係

1.紮實推進“無欠薪區”創建。不斷加大對六項制度落實情況的督查和懲處力度,健全源頭預防、動態監管、失信懲戒相結合的制度保障體系,落實企業主體責任,進一步規範用人單位用工管理。探索建立解決拖欠勞動者工資問題的長效機制,落實用人單位勞動保障誠信等級評價制度和拖欠農民工工資“黑名單”制度,實行部門聯動,加大勞動違法行為聯合懲戒力度,維護好一線工人的基本權益,確保順利通過“無欠薪區”創建驗收。(責任科室:勞動監察大隊)

2.完善仲裁調解機制。堅持預防為先、主動作為、靠前服務,妥善處理勞動關係突出矛盾。加強調解仲裁工作制度建設,進一步推行案件先行調解機制,加強基層調解組織建設,大力推行“陽光仲裁”,全面提升勞動人事爭議仲裁辦案效能,推進調解仲裁實體化、標準化、規範化建設,促進勞資關係和諧穩定。全年實現規上企業和已建工會規下企業勞動人事爭議結案率92%、調解率70%以上。(責任科室:仲裁科)

3.加強日常勞動監察。按照省廳“雙隨機”抽查監督辦法,積極組織開展專項檢查和日常巡查工作,針對用人單位違法使用童工、不及時足額支付勞動報酬、不依法簽訂勞動合同等行為,加大行政處罰力度。同時,重點做好節假日期間的“治欠保支”工作,確保春節、五一、國慶等節假日農民工工資按時足額發放。(責任科室:勞動監察大隊)

4.積極推進信訪維穩。積極探索社會治理新途徑,加大信訪突出問題的分析梳理和政策研究,集中力量從源頭上化解信訪矛盾,充分發揮“楓橋經驗”,確保把矛盾化解在基層。健全社會穩定風險預警和評估機制,及時制定應對預案,認真排查和梳理矛盾風險點,對可能引發影響社會穩定的問題早發現、早處理。完善社會風險化解機制,明確主體、責任到位,確保不發生系統性、區域性風險。(責任科室:信訪服務中心、勞動監察大隊、仲裁科)

四、推進社保精準擴面,全面實現最多跑一次改革

1.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嚴格按照“八統一”標準,做好辦理事項再梳理,辦事流程再規範,服務效能再優化。加快推進基層平台建設和業務下沉,進一步健全和完善鎮村社保機構設置、職能配置和人員安排,加強對鎮街平台工作人員的業務培訓和監督指導,進一步提升經辦服務水平,打通人社公共服務“最後一公里”。深化“互聯網+政務服務”,對全區中心村、社區、居委網絡接入調試、硬件設備安裝和經辦人員操作培訓,實現人社業務“全市通辦”,社保業務“一站式”辦理。(責任科室:政策法規科和行政許可科、社保局、信息中心)

2.穩步推進社保擴面。進一步落實好省市社會養老保險政策,積極穩步推動基本養老保險擴面,落實被徵地農民轉保、社保扶貧等政策,全區基本養老保險參保率達到95%以上。(責任科室:徵收管理科)

3.強化基金監督保障。進一步加強內控能力建設,規範基金管理和數據分析,加強徵繳、稽核,待遇審核發放等各環節的監督管理。開展社會保險基金專項檢查,加強社保基金監管軟件應用,做好疑點信息核查處理。組織開展打擊欺詐騙取社保基金專項行動,嚴肅查處欺詐、套取基金等違法違規行為,確保基金安全完整。(責任科室:社會保險基金監督科、監督稽核科、信息中心)

五、深化人事改革,加強幹部隊伍建設

1.深化事業單位人事制度改革。貫徹執行好省市人事管理政策,規範事業人員考核辦法,做好事業人員交流調配等管理工作,嚴格執行事業單位招聘程序,規範做好2020年事業單位公開招聘及其他考選工作,加大力量組織招聘高層次緊缺型、專業型優秀畢業生進入事業隊伍,面向“大學生村官”、“大學生退役士兵”等羣體開展事業招聘等。(責任科室:事業單位人事管理科、人才市場管理辦公室)

2.健全乾部人事工作制度。樹立正確用人導向,嚴格貫徹新時代黨的組織路線,嚴把德才標準、堅持公正用人、拓寬用人視野、激勵幹部積極性,大力選拔任用優秀年青幹部,努力造就一支忠誠乾淨擔當的高素質幹部隊伍,總體上使人社幹部隊伍年齡更年輕、業務更專業、視野更開闊、服務更精準。(責任科室:辦公室)

3.持續深化作風建設。深入貫徹區委“幹部作風深化年”要求,引導幹部職工牢固樹立大局觀念、團結觀念、責任觀念、規矩觀念、服務觀念,在專業知識、專業能力、專業作風、專業精神上有新提升,不斷增強履職本領。進一步規範服務行為、改進服務機制,加大明察暗訪、教育懲處力度,打造規範運行、勤政廉潔、優質高效的服務平台,切實提高羣眾滿意度。(責任科室:辦公室、機關黨委、機關紀委)

六、聚焦清廉人社,開創黨風廉政新局面。

1.突出黨的政治建設。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把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和習近平系列重要講話精神作為首要政治任務。紮實開展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綜合利用集中學習與個人自學,專題學習、專家輔導與實地調研相結合的多種學習形式,把學習教育引向深入,教育引導黨員幹部樹牢“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自覺做到“兩個維護”。(責任科室:機關黨委)

2.深化黨風廉政建設。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作風建設的重要指示精神,認真落實中央八項規定實施細則,積極強化監督執紀,持續糾治“四風”和反腐敗高壓狀態,始終保持正風肅紀和反腐敗工作力度不減、節奏不變、尺度不鬆。嚴格落實黨風廉政建設主體責任,不斷夯實“一崗雙責”,層層傳導壓力,把全面從嚴治黨各項要求落到實處。聚焦“清廉人社”,加強責任機制、深化黨建引領、嚴格教育管理、推進清廉文化建設等重點工作,力爭創成全區首批清廉機關。(責任科室:辦公室、機關黨委)

3.不斷深化行風建設。“行風不牢、前功盡棄”,全局幹部職工必須提高政治站位,深化思想認識,切實把加強行風建設擺在突出位置,抓緊抓好。辦公室要組織開展全員行風建設大學習大討論,把行風建設內化為全局工作人員的自覺行動。局紀委要定期或不定期開展勞動紀律、服務態度、工作狀態等為主要內容的行風檢查,加強自我監督和糾正的能力。各工作人員要保持對行風的敬畏,把行風要求放到服務工作的突出位置,自覺當好行風建設的示範生。(責任科室:辦公室、機關紀委)

4.細化黨建品牌建設。以“三服務”為抓手,全面做好“黨建+”文章,充分建設活力支部,把黨的建設與企業、羣眾和基層需求結合起來,全面夯實黨性根基,錘鍊幹部黨性修養,發揮黨員和黨組織的先鋒模範作用,引導全體幹部職工做到“多一些主動上門、多一些繡花功夫、多一些齊整合拍、多一些細水長流、多一些羣眾評判”,助推人社工作高質量發展。(責任科室:機關黨委)

5.做好巡視整改工作。把抓好巡視整改作為一項重要的政治任務,以“思想再深化、站位再提高、問題再聚焦、責任再落實”的態度對巡視提出的問題做到“不避、不推、不拖”,通過整改舉一反三,做到真嚴、敢嚴、長嚴,不斷擦亮人社政治建設底色。(責任科室:相關科室、單位)

【篇二】

2019年,在區委、區政府的堅強領導下,我局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習近平總書記來川視察重要講話精神和省市區全會精神,努力踐行保障和改善民生總要求,緊扣青羊“三步走”願景,紮實推進就業優先發展戰略、完善社會保障、落實人才新政等重點工作,全力助推我區高質量發展。

一、目標任務完成情況

2019年,我局承擔省市區目標任務共計135項,其中定性目標84項,定量目標51項。定性目標按計劃推進,定量目標中40項已提前超額完成任務,其餘項目預計年底前能按時按量完成。

二、重點工作完成情況

(一)大力實施就業優先發展戰略,穩固轄區就業形勢。一是就業扶貧不斷鞏固。多種形式做好五類羣體的就業幫扶,全年預計促進困難人員就業1548人。積極開展對得榮、蒲江、簡陽的就業幫扶,提供就業崗位3283個,達成青羊、得榮、香格里拉、德欽四地勞務合作協議,積極推動藏區就業跨區域協同發展。二是創新創業深入推進。進一步完善三級創業指導服務體系,積極開展系列創業交流活動,推薦11個優秀創業項目參加xx市第三屆就業創業大賽,bibi嘰項目奪得創新組決賽第一名。三是就業途徑多元拓寬。積極加入xx“東進就業創業生態圈建設”,與高新區、簡陽市、資陽市雁江區等八區(市)縣達成《xx市“東進”就業創業“生態圈”建設區域合作協議》。開展“春風行動”等各類招聘會45場次,提供崗位9345個,達成意向性協議687人,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以內。

(二)紮實推進社會保障工作,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一是全面深化全民參保。截至11月,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數分別達35.19萬人、36.82萬人;
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數分別達1.14萬人、17.13萬人,參保質量水平穩步提升。二是狠抓專項工作落地落實。深入推進長期照護保險、工傷保險預防等改革試點工作,加快建設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截止11月,共制發社會保障卡179011張,評估長期照護保險839人,全面開展工傷預防工作,目前正處於實施環節,舉辦大型工傷預防講堂5場。三是持續加強基金監管力度。採取普遍檢查和重點檢查方式,實地稽核86餘户參保單位7000餘人次,補收社會保險費204餘萬元,巡查定點醫藥機構458家次,清退違規醫療費用31.43萬元,下達《整改通知書》129份。

(三)深化人社領域依法行政,努力構建和諧勞動關係。一是深化“五級聯創”。牽頭制定《青羊區構建和諧勞動關係實施方案》,開展主題宣傳,發放各類資料2000餘份,邀請市人社局領導和專家進行專題培訓2次,被xx市協調勞動關係三方委員會辦公室表彰為全市和諧勞動關係先進單位。二是強化執法維權。着重加強對農民工較為集中的行業開展排查,全年共受理勞動監察案件268件,結案率98%,為4800名農民工追回勞動報酬8000萬元;
處理各級信訪轉辦件2415件,回覆率100%。三是創新仲裁調解。不斷改進辦案方式,推行調解前置,截止11月共發生仲裁案件1332件,結案1247件,結案率達93.6%,其中調解812件,調解結案率達61%,有效維護了企業和勞動者的合法權益。我局被人社部表彰為2019年全國清理整頓人力資源市場秩序專項行動取得突出成績單位,被xx市解決企業拖欠工資問題聯繫會議辦公室表彰為2017年度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工作先進集體(青羊區政府)。

(四)全面落實人才新政,建設高素質人才隊伍。一是強化政策落地落實。持續推進“人才安居”和“蓉漂”工作。截止11月,人才資格認定累計審核1458人次,通過321人。提供落户服務共3733人,其中博士25人,碩士493人,技能人才16人。配合區人才辦建立“新型人才工作站”。二是抓好專業技術人才和技能人才隊伍建設。開展專業技術人員人才評價,完成2017年度工程、教師、衞生系列職稱評定工作,推薦5家單位獲評省市專業技術和技能人才培訓基地。三是深化公務員隊伍建設。推進法治建設,集中組織59名幹部進行憲法宣誓;
組織實施2019年公招考試,招錄公務員22名、事業單位工作人員122名,開展各類公務員培訓9次,穩步推進機關事業單位人力資源優化改革試點工作和軍轉安置工作。四是加快國家級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xx人才園)建設。抓緊推進載體建設進度,印發了產業引導措施、項目准入退出、項目評審實施等政策文件,舉辦了首屆國際人力資源協同發展高峯論壇等各類簽約推介、人才峯會4場次,目前產業園主要裝修改造工程全面完工,與67家企業簽訂入園意向協議,公共服務進駐工作正緊密展開。

(五)變革服務羣眾理念,提升公共服務水平。一是開出服務清單,實現全流程再造。全面梳理93項公共服務事項,修訂完善辦事指南和業務規程,實現“同城通辦”。二是強化信息公開,實現全透明服務。充分運用社區電子屏、新青羊、青羊電視台、青羊微信公眾號和手機app等各類媒體,及時公開“最多跑一次”事項,形成全天候宣傳網絡。三是轉變服務理念,實現全方位提升。以“加法”思維做好監管服務,嚴格執行“一事一標準”服務規則,強化專業能力和作風建設,大力推行就業服務“五心工作法”,創新開展社保“服務外賣”,全力打造羣眾滿意的“人社窗口”和“服務之家”。

三、特色亮點工作

(一)青羊·得榮就業創業培訓示範基地順利建成。基地於2019年上半年順利竣工,投資280萬元,佔地面積近1000㎡,年培訓能力約2000人次,是全省首個對藏區扶貧的就業創業培訓實訓基地。8月22日,在四川省藏區深度貧困縣就業扶貧暨對口幫扶工作會議上,基地正式揭牌,並得到省就業局長黃曉東專題批示:“xx市青羊區懷着真情實意、拿出真金白銀,投資建設全省藏區首個就業扶貧公共實訓基地,為全省就業對口幫扶工作樹立了一面旗幟”。基地結合得榮當地產業發展需要和xx企業用工需求,依託青羊區、甘孜州定點培訓機構、四川省商務學校等強大師資力量,開展電子商務、酒店服務、民居接待、餐飲服務等多項技能培訓服務。

(二)創新開展社區創新創業“五個一”工程。即:組織開展1次創業培訓意願調查;
開展1輪社區幹部創業政策培訓;
在各街道至少建立1支社區“創業導師”團隊;
在各街道至少建成1個創業培訓基地;
努力實現在2020年前在青羊區內至少建成1個示範性創新創業社區。到11月底,“五個一”工程建設已完成前期創業培訓意願調查工作,並在文家、蘇坡等街道組織有創業願意的人員開展了創業意識培訓,新華西、草堂、金沙等14個街道已在轄區內組建了“社區導師”團隊並建成創業培訓基地,組建了人數達80餘人的社區“創業導師”團隊,全年共開展創業指導活動20餘場。

(三)探索開展家庭醫生簽約長期照護保險居家失能人員工作。秉承親情優於專業、政策適當傾斜的宗旨,在全市率先將家庭醫生納入失能人員居家照護範圍,並選擇轄區11家社區衞生服務中心進行試點。通過制定個性化服務方案,將全區11個社區衞生服務中心,85支家庭醫生團隊共388人納入照護人員範圍,為普通人羣、65歲以上老年人、慢性病患者等特殊人羣量身制定a、b、c三類專屬服務包,提供多樣化、多層次居家照護選擇。下一步將按照全市統一部署,逐步把失智人員納入長期照護保險保障範圍,不斷擴大醫療惠民政策的覆蓋率。

(四)創新推行社保經辦“服務外賣”。為切實解決當前社保經辦服務中的“堵點、痛點、難點”問題,區人社局探索推行社保經辦“服務外賣”制度,通過深入基層街道、社區、企業開展蹲點調研活動,梳理彙總窗口排隊時間長、辦理程序複雜等社保經辦問題,成立“服務外賣”服務隊,嚴格相關業務經辦流程和審核標準,簡化辦理手續和證明材料,按需提供上門辦理養老待遇核定等業務,打通特殊困難人羣業務經辦綠色通道。根據“服務外賣”落實情況,針對個別生活無法自理的老人,組建臨時“全程代辦”小組,全程跟蹤並代辦社會保障卡信息採集、制發、激活等業務。

四、2020年工作安排

(一)穩紮穩打實現就業工作新突破。一是紮實推進就業精準扶貧,做細做實區內重點就業困難羣體幫扶,強化高校畢業生就業服務,力爭實現困難家庭未就業高校畢業生100%就業,城鎮新增就業15000人,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以內。持續發揮“青羊得榮縣就業創業培訓示範基地”示範帶動效應,全力促進得榮羣眾就業能力提升。二是深化基層就業服務標準化建設,持續開展就業政策巡迴大講堂活動,強化落實就業服務“五心工作法”,提升基層就業工作隊伍的“服務水平、服務意識、服務能力、服務標準”。三是積極構建社區創新創業生態環境,加強基層創新創業孵化基地建設,大力實施創新創業“五個一”工程,利用我區創業孵化平台、專家指導團隊等資源為創業者提供專業精準服務,力爭促進創業就業4500人以上。四是大力推進職業技能培訓建設,創新培訓組織形式,持續擴大職業技能全員培訓覆蓋面,力爭培育初、中級技能人才1000名。五是深化區域聯動協同,積極拓寬就業創業途徑,加強與“東進”就業創業生態圈區(市)縣合作,共享信息資源、共建就業創業平台,積極開展各類線上線下招聘活動,開闢建立新經濟企業“綠色招聘通道”,培育新的就業增長點。

(二)系統推進打造“暖心社保”新模式。一是持續鞏固全民參保登記工作成效,建立完善人員數據庫,多方式加快成果轉化應用,推動實現擴面徵繳數量質量雙增和法定人羣參保全覆蓋。二是認真做好社會保險費徵收劃轉相關工作,緊扣時間進度要求分步做好養老、醫療、工傷、生育、失業等各項社會保險費的順利、平穩和有序劃轉,全面提升社會保險費徵管效率和社保經辦服務水平。三是加快“智慧社保”體系建設步伐,充分運用“互聯網+”,繼續推進參保企業社會保險網上經辦,進一步擴大“銀社服務一體機”覆蓋面,完善社保業務自助辦理相關功能,加快實現手機app、微信、支付寶等移動終端業務功能,建立以數字社保、電子社保、掌上社保為支撐的‘智慧社保’服務體系。四是持續強化社保基金監管力度,加強政策法規學習、廉政教育和專業技術培訓,完善社會保險稽核的監督機制,落實社會保險稽核工作的初審、複核程序。

(三)多維並舉搶佔人才戰略新高地。一是強化政策執行,認真貫徹落實人才新政12條、“蓉漂”計劃和區內人才政策,指導“新型人才工作站”做好人才服務,建好建強“兩支隊伍”。二是提升服務水平,完善人才服務“僅跑一次”規範流程,大力開通網上辦理事項,讓人才少跑路。三是建好產業平台,抓緊推進中國xx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xx人才園)載體建設,拓展招商模式,實現合作落地,打造一站式便捷人才公共服務大廳。

(四)防治結合構建和諧勞動新關係。一是持續深化“五級聯創”活動,在全區範圍內開展和諧勞動關係“135”行動。二是完善仲裁案前調解機制,推進巡迴仲裁庭建設,促進勞動仲裁法治化、人性化雙提升。三是加強勞動保障監察信息化建設,提高街道、社區勞動糾紛的預警和調處能力,強化勞動保障監察執法與司法銜接,提升勞動保障監察效能。

【篇三】

一、2019年工作總結

(一)深入實施就業優先戰略,就業形勢保持總體穩定

高校畢業生、返鄉農民工等重點羣體就業工作紮實推進,困難家庭高校畢業生100%就業。實施全民技能提升行動,建成xx職業培訓網絡學院,培訓城鄉勞動者11萬人次。加快打造簡陽、邛崍國家級返鄉創業示範園區,全市返鄉創業1萬餘人,實現產值10億元以上。開展就業巡迴服務680餘場次,發放失業保險金22.17億元、穩崗補貼6億元,“散亂污”企業涉及本市户籍失業人員再就業率96%。強化農民工服務保障,全市農村勞動力輸出規模達248.87萬人,勞務轉移收入突破650億元。積極應對中美貿易摩擦,加強就失業動態監測和預警研判,確保了全市就業形勢總體穩定。全年城鎮新增就業27.6萬人,“零就業”家庭動態清零,城鎮登記失業率保持在3.4%。

(二)持續健全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保障水平穩步提升

全民參保計劃、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改革等重點工作有力有序推進。落實階段性降低社會保險費率政策,全年為企業減負70.3億元。被徵地農民參加社會保險“應保盡保”取得突出成效;
老農保制度和城鎮老年居民養老保障制度與現行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制度全面並軌;
健全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逐步調整我市職工養老保險繳費基數下限,完善我市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轉移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辦法;
研究制定了《xx市促進新經濟新業態從業人員參加社會保險的實施意見》;
積極穩妥推進社保費徵管職責劃轉工作。實施建築和道路交通等建設項目按項目參加工傷保險,有效保障農民工工傷合法權益。全年城鎮職工“五險”和城鄉居民基本養老、基本醫療保險參保達4384.54萬人次,同比增加454.31萬人次,增幅達11.56%;
城鄉居民基本養老、基本醫療保險參保覆蓋率分別達92.9%、98%。全市企業退休人員人均月養老金3135元,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繳費領取待遇人員人均月養老金514元。

(三)深入實施人才優先發展戰略,人才隊伍建設不斷加強

成功舉辦“獨角獸”企業推介引才、重點企業進知名高校院所招才引才、“蓉漂人才薈”青年人才招聘會、海外高層次人才才智對接、海外創新創業大賽等系列引才引智活動。實施“技能xx”品牌培育計劃,加快區域性技能品牌建設;
我市10名選手入選第45屆世界技能大賽國家集訓隊;
參加第10屆穗港澳蓉青年技能競賽獲2金2銅4優勝,金牌數、總成績均列第一。全年引進急需緊缺專業技術人才2749人,新增高技能人才7.97萬人。集中走訪全市5468户參保規模百人以上企業和66個產業功能區及園區,針對反映集中的招工難、負擔重、人才缺等問題,研究制定了20條對策措施。編制發佈《xx市人才開發指引(2019)》,建立起人才信息系統、產業功能區人才協同信息庫、新型人才工作站,引導人才按需流動、高效配置。加快發展人力資源服務業,中國xx國家級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入駐知名人力資源機構186家,初步形成較為完備的人力資源服務產業鏈。

(四)穩慎推進收入分配製度改革,收入分配格局更加合理

持續深化國有企業負責人薪酬制度改革;
及時發佈企業工資指導線和人力資源市場工資指導價位、企業人工成本;
將全市月最低工資標準調整為1780元、1650元,將非全日制用工小時最低工資標準調整為每小時18.7元、17.4元。

(五)積極構建和諧勞動關係,勞動者和企業合法權益得到有效維護

成立了市協調勞動關係三方委員會,國家級、省級和諧勞動關係綜合試驗區建設工作紮實推進,和諧勞動關係“五級聯創”工程取得階段性成效,全市勞動合同、集體合同簽訂率分別達98%、97%。“無欠薪”治理工作有序推進,出台實施農民工工資支付工作考核辦法、欠薪應急週轉金管理辦法和拖欠工資“黑名單”管理辦法。勞動人事爭議仲裁能力提升工程持續推進,勞動人事爭議裁審銜接機制進一步健全,勞動監察、仲裁案件結案率分別達97%、95%,全年共為2.3萬名勞動者追發工資(含工程款)2.32億元。

(六)全面加強行風建設,羣眾辦事更加方便快捷舒心

認真貫徹人社部關於全面加強行風建設的部署要求,組建專職隊伍、召開專題會議、制定行動方案、健全責任機制,積極建設“人民滿意的人社公共服務示範城市”。深化“放管服”改革,大幅度精減審批事項,審批事項精減率達87.5%;
加大審批事權下放力度,下放69.2%的人社審批事項至區(市)縣;
精減各種“證明材料”,材料“瘦身”率達95%;
持續提升審批效率,在法定工作日基礎上承諾提速率達51.3%。強化基層公共平台服務功能,建成基層人社服務389箇中心、3104個站(所),形成了“三級管理、四級服務”15分鐘人社公共服務圈。綜合運用大數據和現代信息技術,建成“xx市社會保險現代治理體系”,全面實現社保業務“一網辦、一門辦、一次辦”,窗口經辦平均辦理時限縮短67%;
依託網上經辦平台,208項人社服務事項中96.6%實現“最多跑一次”、83.7%實現網上辦理;
我市“互聯網+人社”工作作為全國優秀案例參加“數字中國建設峯會”展示。組織400餘名窗口工作人員開展職業能力提升專題培訓,講解工作要求、剖析典型案例;
開展服務品牌創建行動,選樹表彰先進典型。健全專項督查和集中暗訪機制,對局屬各窗口單位、各區(市)縣經辦大廳及基層服務站點開展專項檢查督導和多輪集中暗訪,確保窗口有變化、羣眾有感受、社會有認同。

(七)紮實推進人社扶貧工作,為打贏脱貧攻堅戰貢獻力量

深入實施就業精準扶貧,為貧困勞動力提供“一對一”“一條龍”就業服務,舉辦專場招聘會、送崗位下鄉等200餘場次,提供崗位3萬餘個,幫助2萬餘名貧困人口實現就業;
開發貧困村公益性崗位684個,託底安置“零就業”貧困家庭勞動者570人。加大藏區、彝區就業扶貧力度,指導20個區(市)縣與藏區貧困縣開展結對幫扶,組織送崗位到藏區專場招聘會16場,提供崗位3萬餘個,開展就業培訓2000餘人;
在涼山州昭覺縣、布拖縣承辦全省就業扶貧專場招聘會2場;
援建甘孜州得榮縣的“青羊·得榮就業扶貧公共實訓基地”成為全省首個援助藏區就業扶貧公共實訓基地。實施貧困家庭技能培訓行動,組織貧困家庭勞動力參加各類技術技能培訓,累計培訓48期2734人。紮實開展社保扶貧,出台實施政府資助建檔立卡貧困户參加城鄉居民養老保險辦法,市財政投入5000萬元為16週歲以上、60週歲以下困難羣體人員建立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參保關係,為60週歲及以上人員辦結參保代繳和待遇計發手續;
對建檔立卡貧困人口給予醫保政策傾斜,切實緩解因病致貧、因病返貧問題,全市建檔立卡貧困人口醫保參保73200人,住院、門診實際報銷比分別達91.19%、88.55%。加大人才扶貧力度,依託全市專家服務基地和新型人才工作站等專家服務基層載體平台,引導專家人才赴基層開展鄉村振興、社區治理等260餘場專題活動,為貧困地區脱貧發展提供人才智力支持。

二、2020年工作計劃

(一)就業創業。堅持把穩就業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深入實施就業優先戰略和積極就業政策,健全經濟發展與擴大就業聯動機制,推動實現更高質量和更充分就業。一是深入實施全民技能提升計劃,健全終身職業技能培訓制度,讓每一個有就業意願的市民都能免費掌握一項就業創業技能,推動實現技能就業、技能增收、技能成才。二是積極應對涉外經貿摩擦,加強就業形勢監測預警,組織開展入企摸排,實施援企穩崗“護航行動”,防範規模性失業風險。三是做好重點羣體就業工作,實施大學生就業創業促進計劃,多渠道促進大學生就業創業;
穩妥做好去產能職工分流安置工作,強化就業援助和託底幫扶。四是促進創業帶動就業,實施“創業天府”行動計劃,完善創業扶持政策機制,加快建設國家級返鄉創業示範園區。

(二)社會保險。按照兜底線、織密網、建機制要求,持續深化社會保障制度改革,適度提高待遇水平,構建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一是落實降低社保費率政策,做好社會保險費徵管職責劃轉工作,減少徵收體制改革和中美經貿摩擦帶來的影響,確保總體上不增加企業負擔。二是繼續全面實施全民參保計劃,出台實施促進新經濟新業態從業人員參保意見,促進全市社保參保覆蓋面穩步擴大。三是完善工傷保險制度,將全市用工單位超齡人員納入保障範圍,將工傷人員臨牀急性期康復治療費用納入基金支付。

(三)人才隊伍建設。堅持人才優先發展戰略,着眼解放和增強人才活力,深化人才體制機制改革,加快建設高素質專業化人才隊伍。一是加強專業技術人才隊伍建設,深化分類職稱制度改革和人才評價機制改革,加快建設全市人才信息庫,強化專家人才選拔培養,加快專家服務基地、新型人才工作站建設。二是加快推進“技能xx”品牌建設,加大高技能人才引進培養力度,加強技工院校、民辦培訓機構和高技能人才培訓基地等技能人才培育平台建設,做好各類競賽工作,培養選拔更多優秀技能人才。三是加快推進人力資源協同產業發展和功能區建設,建立覆蓋全市的人力資源供需信息平台,促進供需雙方精準匹配;
加快中國xx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建設,力爭2020年人力資源服務業產值突破190億元。

(四)勞動關係。積極應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涉外經貿摩擦對勞動關係的影響,進一步強化勞動者權益維護,努力構建和諧勞動關係。一是繼續下大力抓好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工作,健全治理欠薪問題長效機制,全面落實欠薪應急週轉金、“黑名單”管理等制度,加強欠薪違法失信行為聯合懲戒,有效維護勞動者合法權益。二是加快建設國家級、省級和諧勞動關係綜合試驗區,加強新經濟新業態勞動用工管理問題研究,強化勞動關係形勢動態監測和分析研判,防範化解風險矛盾。三是深化國有企業負責人薪酬制度改革、國有企業工資決定機制改革,健全與勞動力市場基本適應、與企業經濟效益和勞動生產率掛鈎的工資決定和正常增長機制。完善企業工資指導制度,做好企業薪酬調查和信息發佈工作,推進企業工資集體協商。四是加強全市勞動人事爭議仲裁標準化建設和基層調解組織建設,構建多方聯動調解仲裁工作機制。

(五)公共服務方面。健全優質、快捷、安全的公共服務體系,建設羣眾滿意的人社公共服務示範城市。一是創新公共就業創業服務供給模式,深化社會保險現代治理體系建設。二是持續深化行風建設,規範標準流程、改進窗口作風。三是深化xx平原經濟區人社事業協同合作,建立信息共享平台,推動區域公共服務均等化、無障礙、全覆蓋。

【篇四】

2019年我局在區委、區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市局的精心指導下,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緊緊圍繞“年年有變化,三年大變樣,五年新跨越”重大決策部署,各項工作取得新進展,根據要求,彙報如下:

第一,2019年工作情況

一、民生工程任務完成情況

(一)多措並舉,確保就業幫扶工程全面完成

就業技能提升工程大幅提升,全區共開展各類培訓63場,培訓人數2654人,完成全年任務132%。就業質量提升工程穩中向好,爭取就業創業資金1015萬元,完成進度100%;
開通困難人員社保補貼,企業和個人補貼13.8萬元,受益人數56人;
新增10個公共就業網格化示範村,已下撥資金50萬元,完成進度100%,如排上鎮荷塘村等;
新增10個就業扶貧車間,完成進度100%;
新增485個公益性崗位,其中250個用於建檔立卡貧困勞動力就業扶貧,超額完成385個;
打造12個五星級勞保平台,各鄉鎮街、產業園勞保平台全部完成改造。創業促進提升工程持續推進,創業貸款放貸超過1億元,扶持726人創業,帶動就業人數6000餘人;
培育11個創業典型,11月成功舉辦xx區首屆“情歸桑梓,出彩人生”返鄉農民工創新創業大賽。

(二)真抓實幹,力推社會保障工作全面展開

1、落實惠民政策。一是全面推進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提標代繳工作,全年累計代扣代繳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費1920萬元,工作成效在全市位列前茅,進一步做好資助貧困人員繳納基本養老保險工作,共完成資助建檔立卡、城鄉低保户、特困人員、城鄉重度殘疾人員等困難羣體15083人代繳保費工作;
二是實現基本醫保和大病保險全覆蓋,我區基本醫保參保人數366280人,完成民生工程任務的103%;
異地就醫直接結算有成效,異地就醫即時結算1933人次,報銷金額727.08萬元,區人民醫院、區中醫院、區婦幼保健院列為異地就醫直接結算定點醫院。城鄉居民免費參加大病保險350998人,參保率為100%;開展全區打擊欺詐騙取醫療保障基金專項行動,檢查兩定醫藥機構共26家,共追回基金34.93萬元,對違規機構限期整改3家,暫停基金墊付3家。三是五險統一徵繳工作平穩開展,2019年各項社會保險費通過統一徵繳共計50942.63萬元,其中養老保險費20000萬元,工傷保險費720萬元,生育保險費150萬元,醫療保險費29872.63萬元,失業保險費200萬元。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有序推進。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工作平穩有序開展,基本做到了及時足額收繳。現有參保人數8241人,徵收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費14200萬元;
現有離退休人數2893人,月應撥付養老金1250萬元,共計撥付15000萬元。

2、確保各項保障待遇發放到位。今年以來,我區基本養老保險退休人數23732人,月應發養老金2967萬元,今年以來共計發放35600萬元,發放率達100%;
工傷保險各項待遇支付達670萬元,為308名受到工傷侵害的勞動者提供了工傷保障;
生育保險共支付99人次生育待遇200萬元。

3、基金運行安全平穩。建立和完善了監督巡查機制,以開展專項檢查為契機,加強日常監管,落實財務管理,準備隨時迎接檢查。高度重視向上爭取民生項目資金工作,今年,我局已獲上級民生項目資金44740.7萬元,同比增加60.2%,項目資金爭取總額實現新的突破。

二、狠抓人事人才工作,工資線條工作有條不紊

1、完善人事人才管理。一是在公務員、事業人員招錄過程中,不折不扣執行“凡進必考”的進人制度,2019年招募“三支一扶”大學生13名,招錄公務員20名。二是引進各類急需人才,協助教育系統做好27名省統招教師的招聘工作,46名特崗教師公開招聘工作,補充了41名三定向畢業生和1名免費師範生充實教師隊伍,協助林業、農業部門做好3名林業定向生和5名農業定向生接收工作。

2、開展職業技能鑑定。經我局考核、評審和職業技能鑑定1500人,推薦xx職業中等專業學校申報省級高技能人才培訓基地,推薦彭國龍和賴明德申報省級技能大師工作室,推薦天涯種業張少虎同志申報2019年享受省政府特殊津貼人員,併成功入選。

3、深化職稱改革。第一加強專業技術人才隊伍建設。一是穩步推進職稱制度改革,中國小教師職稱制度、衞生職稱等制度改革已基本完成;
二是積極做好職稱評審工作,全區推薦評審高級教師45人,一級教師76人,高級工程師1人,工程師3人,高級會計師2人,高級統計師1人,衞生高級9人,為專業技術人才晉升提供服務。三是建立專業技術人才數據庫,建立專業技術人才數據庫,入庫人員2654人。第二加強高技能人才隊伍建設。一是實施“技能升級”工程,2019年共組織職業技能鑑定1次,總共110人。二是藉助xx區電子商務人才培訓基地、xx區創業孵化基地、贛西電子商務中心三大平台,為龍發實業等11家企業進行新員工崗前培訓。三是建立高技能人才數據庫,目前入庫人員1241人。

4、搞好工資審批工作。為全區217個機關事業單位6253人辦理正常晉級晉檔工資審批,為全區機關單位28人完成公務員職務與職級晉升,完成全區1872名崗位設置聘任人員工資兑現工作,成全區機關事業單位退休審批121人次,為法檢兩院37名員額內法官檢察官和52名司法輔助及行政人員核定績效考核獎金總量,月人均增加2395.34元,為政法委、司法局19人審批政法工作津貼,月人均增加1200元,為117名新錄用人員辦理工資定級,審批立功獲獎人員和30年以上教齡人員一次性退休補貼365人,人均補發3.7萬元。

三、健全機制,力構和諧勞動關係

全年共接待受理羣眾舉報、投訴62起,協調處理25件立案10件,到期結案率100%,對68多家用人單位開展了2019年度勞動年審,制定農民工工資“早掌握,早預防,早介入,早處理”工作機制,為1815位農民工追討工資1647.1124萬元,收取農民工工資保證1578.1186萬元,共有29個項目納入實名制工程項目管理。

四、強抓責任,力促扶貧工作取得新突破

作為脱貧攻堅領導小組成員單位,堅決落實脱貧攻堅工作職責,全面負責全區就業、醫保、社保、城鄉居保等扶貧工作的指導、監督,先後開展了“春季攻勢”、“夏季整改”、“鞏固提升”扶貧專項行動,強化結對幫扶幹部責任落實,做好個人扶貧、就業扶貧、健康扶貧工作。

1、健康扶貧,一是提高建檔立卡貧困人口保障水平,資助五保、低保、建檔立卡人員免費參加基本醫療保險和大病保險,全年全區建檔立卡貧困人口4873人,按220元/人/年標準由區級財政出資107.2萬元,資助其免費參加基本醫療保險。二是保障五道保障線補償,建檔立卡貧困人員醫療實行政府兜底補助,個人最多自付5%,五道保障線合計補償1131.59萬元。

2、就業扶貧,一是創建扶貧車間平台實現家門口就業,按吸納建檔立卡貧困勞動力就業人數給予扶貧車間按每人1000元進行補助,創建扶貧車間10個,吸納建檔立卡貧困勞動力63人,發放補貼4.1萬元。二是搭建用工幫扶平台推動轉移就業,實現區、鄉、村三級就業信息。三是開發公益性崗位平台用於保障就業,全年共開發250個扶貧公益性崗位,補貼49.2萬元。四是通過技能實訓平台促進技能就業,今年開展11場扶貧培訓,促使353名貧困勞動力達成就業意向。

第二,目前存在的困難

1、異地結算監管難度大。異地醫療機構不受參保地醫保辦機構監管,監管不到位造成過度醫療,甚至有些醫療機構將自付費用或自費費用納入報銷,使基金壓力大。

2、勞動監察任務繁重。羣眾維權意識增強,投訴舉報突發事增多,導致勞動保障監察局的工作疲於應付,創新不足;
在新形勢下的勞動保障新問題難點多,協調勞動關係和維護勞動者合法權益任務艱鉅,處理難度大,任務繁重。

第三,2020年工作打算

在確保完成全年各項目標任務的前提下,確保“四個方面”不出問題,即就業資金不出問題、基金安全不出問題、人事考試不出問題、幹部作風不出問題,兜牢民生底線,重點做好以下工作:

1、全力以赴抓好民生工作。我局將積極做好創業就業、社會保障等民生工作。加大創業培訓力度,積極落實大病保險待遇享受、小額擔保貸款等民生就業政策,發揮好就業改善民生的託底作用,做好健康、就業精準扶貧工作。

2、夯實服務基礎。不斷提升服務水平,加強業務培訓,提高經辦人員的業務素質,規範辦事流程,簡化辦事手續,結合當前中央“放管服”改革和我區“減證便民”行動的要求,努力打通“最後一公里”,為羣眾少跑腿、好辦事,提供更加優質、便民服務。

3、全力抓好基金安全運行。加強基金預警,完善社保基金內部控制,嚴格收支平衡,進一步優化管理服務流程,圓滿完成全年基金徵繳任務。

4、加強人事人才管理。一是在招聘人才方面繼續加大力度,根據事業發展需要,面向社會招聘專業性強、從業經歷豐富的專技工作人員;
二是在引進人才方面持續多下功夫。依託博士後科研工作站,為企業引進高層次人才;
三是在留住人才方面不斷多想辦法。結合“昭萍英才”計劃和“湘人迴歸”計劃,積極履行部門職責,加大扶持力度。提供創業諮詢,開展農村電商培訓和創業培訓,進行小額擔保貸款扶持,落實勞動密集型小企業貼息補貼優惠政策等,使人才引得進、留得住、有作為。

5、努力構建和諧勞動關係。繼續把解決拖欠農民工工資問題作為重要工作來抓,不斷完善“四早”機制,開展農民工工資支付清欠等專項執法行動,努力從源頭上預防化解勞資糾紛,做好兩個“確保”;
進一步暢通羣眾信訪渠道,認真落實信訪處理各項制度,提高信訪事項辦理能力和水平,切實解決人社政策執行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6、全面從嚴治黨,切實加強幹部作風建設建設。切實轉變全局系統工作作風,提高窗口單位服務質量,加強財務監督、作風監督、社會監督,全力打造五型人社系統。

【篇五】

2019年,市人社局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繼續圍繞“民生為本、人才優先”工作主線,堅持促發展與惠民生相結合,深化社會保障制度改革,紮實推動人社事業全面可持續發展。現將全年工作開展情況總結如下:

一、指標完成情況

(1)就業創業工作

2019年,全市城鎮新增就業5400人,完成年度任務5300人的101.89%;
失業人員再就業3067人,完成年度任務2800人的109.54%;
就業困難對象再就業835人,完成年度任務800人的104.38%;
創業帶動城鄉就業8622人,完成年度任務4200人的205.29%,其中創業帶動城鎮就業5225人,完成年度任務2100人的248.81%;
新增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2800人,完成年度任務2800人的100%,其中貧困勞動力轉移就業340人,完成年度任務340人的100%;
新增創業擔保貸款發放2879萬元,完成年度任務2800萬元的102.82%;
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3%以內。

(2)職業培訓工作

2019年,職業培訓總人數6000人,完成年度任務5960人的100.67%,其中創業培訓660人,完成年度任務660人的100%;
貧困家庭“兩後生”技能培訓50人,完成任務任務50人的100%。

(3)社會保險工作

2019年,企業養老保險基金徵繳44545萬元,完成年度任務29697萬元的150%;
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在職參保人數15800人,完成年度任務15800人的100%;
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基金徵繳13557.3萬元,完成年度任務3079萬元的440.3%,參保登記總人數達394373人;
城鎮職工醫療保險基金徵繳10248.5萬元,完成年度任務9830萬元的104.26%;
生育保險基金徵繳411.8萬元,完成年度任務411萬元的100.19%;
工傷保險基金徵繳2129.91萬元,完成年度任務1260萬元的169.04%,參保總人數達48603人,完成年度任務43000人的113.03%,工傷保險新增參保人數5603人;
失業保險基金徵繳420.49萬元,完成年度任務402萬元的104.6%,參保總人數達33780人,完成年度任務33780人的100%,失業保險新增參保人數700人。

二、主要工作情況

(一)就業創業方面。一是開展以“促進轉移就業,支持返鄉創業、助力脱貧增收,解決園區企業用工需求”為主題的“春風行動”大型招聘活動。活動期間,分批次採取集中招聘和現場流動招聘的形式舉辦兩期招聘會,重點服務全市有就業創業意願的務工人員、貧困家庭人員和返鄉務工人員等羣體,兩期招聘會分別持續一個星期,共組織40餘家企業參加招聘,提供近10000個用工崗位,現場諮詢6000餘人,與企業達成就業意向1857人。二是充分發揮人力資源市場服務職能,開展日常招聘活動。5月將人力資源市場管理中心整體搬遷至工業園區,長期開展招聘活動,搭建園區、本地企業與求職者雙向選擇和交流平台,提供職業培訓、職業介紹、職業指導、勞務代理等“一站式”服務。三是積極開展就業援助。為更好地發揮失業保險預防失業、促進就業的作用,鼓勵企業穩定就業崗位,實施穩崗補貼政策。

(二)社會保險方面。一是超額完成擴面徵繳任務。企業基本養老保險、機關事業養老保險、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失業保險和工傷保險“五險基金”均完成或超額完成擴面徵繳任務。二是提高社會保險待遇。2019年7月,為38232名企業退休人員調整了基本養老保險金,月增資492萬元,人平增資約128.69元,月平均退休工資達2050.82元;
為8867名離退休人員調整了基本養老保險金,月增資149.71萬元,人平增資約134元,月平均退休工資達3300元。三是基金稽核管理規範到位。2019年,市人社局聯合市衞計局、市公安局、市食藥局聯合開展打擊欺詐騙取醫療保障基金專項行動,對全市定點醫療機構及定點藥店開展專項整治工作,目前已查處4例套取醫保基金案例移送司法機關,約談限期整改醫院2家,暫停醫保服務協議3家,追回醫保基金122293元。城鄉居民養老保險所堅持開展數據比對工作,及時核減了重複領取和亡故領取養老金人員,對不符合待遇領取條件人員所冒領的養老金進行了追繳,並及時辦理了稽核退款手續,查出70名重複領取待遇人員,暫停了1166名疑似死亡人員的待遇,對403人辦理了稽核退款手續,追回養老資金14.24萬元。社會保險所加強稽核,追回死亡冒領養老金1起,受理養老保險投訴3起,追回冒領養老金3萬多元。四是拓展異地就醫直接結算工作。全面實行省、地市級定點醫療機構住院即時結算;
實現了省外異地就醫備案,我市現有6家醫院成功接入異地就醫平台,實現了在線備案人員跨省異地就醫住院醫療費用直接結算。截止12月,我市異地就醫備案人數1151人,其中跨省異地備案人數400人;
省內異地就醫715人次,統籌基支付765.05萬元;
跨省異地就醫148人次,統籌基金支付143.93萬元。五是積極開展被徵地農民社會保障工作。根據益陽市〔2008〕5號令《新被徵地農民社會保障實施辦法》以及《關於進一步做好被徵地農民社會保障工作的指導意見》精神,xx市出台了沅政發〔2015〕7號《xx市被徵地農民養老保險實施辦法》,被徵地農民養老保險繼續執行,2019年,辦理被徵地農民參保175人,個人實繳1101萬元,政府補貼543萬元,總計徵繳1644萬元。六是做好機關養老保險制度改革。根據省人社廳、財政廳下發的《湖南省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原試點工作中有關問題的處理意見》(湘人社發〔2017〕17號)和省人社廳《關於實施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原試點與企業養老保險銜接的通知》湘人社函〔2019〕年97號文件精神,完成全市46個參保單位合計623人不能參加此次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的原已參加改革試點的無編(編外)人員轉移至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
完成省內和省外跨制度轉移和同制度基本養老保險關係轉移接續703人。

(三)人事人才方面。一是做好人才引進工作。2019年,嚴格按公開、公正、公平的原則完成公務員錄用、事業單位公開招聘工作,面向社會公開考錄公務員110人、公開招聘教育、衞計系統事業編制工作人員106人、赴高校招聘財政全額撥款事業編制教師112人。二是建立健全聘用制度和崗位管理制度,實現單位人事管理的科學化。2019年,完成8個事業單位崗位動態管理異動設置,完成10個事業單位首次設崗。三是完成職稱評審申報評審工作。按時申報2019年度高、中級職稱評審職數;
按時完成中級職稱評審工作。四是做好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培訓工作。2019年9月,分兩期組織全市各行業、企事業單位、行政機關和非公經濟組織共1000餘名在崗專業技術人員開展繼續教育培訓,提高專業技術人員的業務素質和創新能力。五是做好全市機關事業單位工資福利工作。審核正常晉升工資13500人,辦理退休610人,年終一次性獎金審批6460人,按240元/月標準預發2019年7月-12月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及離休人員調標工資。

(四)勞動執法方面。一是規範勞動人事爭議仲裁。仲裁院在辦案、開庭的過程中,認真履行法定職責,嚴格按照規章制度辦事。2019年,共受理各類勞動人事爭議案件117起,結案率91.5%,通過調解成功75起,佔案件結案率的64.1%。二是規範勞動保障維權執法。2019年,共接待舉報投訴剋扣和無故拖欠工資32起,涉及勞動者465人,涉案金額356.7萬元,協調處理29起,全年為勞動者追回勞動報酬368.64萬餘元;
立案查處7起,依法定程序做出了行政處理決定;
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6起,移送公安部門3起,聯合處置1起規模涉薪羣體性事件,做到處理欠薪案件依法依規、有理有節。三是加大建築行業農民工維權力度。繼續執行建築行業農民工工資保障金制度,對建築行業農民工工資保障金實行專户存儲、專款專用,保證資金安全,有效預防和及時查處建築行業違法行為。2019年,共徵繳農民工工資保證金1196萬元,退還農民工工資保證本金及利息474.8萬餘元,農民工工資保證金專户累計餘額1335萬餘元。

(五)行業扶貧方面。一是加強組織領導,部署行業扶貧工作。與市財政局、市扶貧辦等部門聯合制定了《xx市2019年就業扶貧實施方案》、《xx市2019年就業扶貧工作考核辦法》、《xx市村級人社平台建設實施方案》、《xx市就業扶貧工作要點》、《xx市醫保扶貧實施辦法》等文件,對就業扶貧和醫保健康扶貧進行了統一部署,制定了嚴密的考核細則。二是狠抓政策落實,全力促進行業扶貧工作。印發了28000多份扶貧政策告知書發放到每户貧困勞動力家中進行了張貼,讓貧困户深入瞭解扶貧相關政策;
認真開展就業扶貧工作,全市共採集更新農村貧困勞動力11791人,人員信息核實更新人次為19913人次,全年新增農村貧困勞動力轉移就業340人,完成貧困勞動力職業技能培訓400人、貧困家庭“兩後生”培訓50人;
全面落實健康扶貧政策及工作任務,落實住院“先診療、後結算”,嚴格實行“一站式一單”即時結算,提高了基本醫療(含意外傷害)住院治療報銷比例,降低農村貧困人口大病保險起付線,全面推進健康扶貧“一站式”補償,全年共補助貧困人口報銷15250人次,補償金額5289.32萬元。其中,住院補償提高10%部分優惠金額169.89萬元;
大病保險929人次,補償金額265.37萬元,大病起付線降低50%部分優惠金額191.6萬元;
貧困人口普通門診補償4588人次,補償金額28.14萬元。

(六)黨的建設方面。一是強化思想理論武裝,提升黨員政治素質。貫徹落實“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要求,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組織學習黨的十九大精神、學黨章、學條例,堅定地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全體黨員幹部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和看齊意識得到明顯增強。二是做好組織發展,嚴格黨員考核管理。嚴格執行《發展黨員工作細則》,抓好黨員發展,2019年全系統發展8名入黨積極分子參加黨校學習教育活動並順利結業;
發展新黨員2名,按期轉正預備黨員1名;
規範黨員積分考核和黨費收繳工作。三是落實黨建制度,規範黨內政治生活。深入推進黨支部“五化”建設,嚴格落實“三會一課”制度;
落實重大事項議事規則;
嚴格組織生活,按要求開展組織生活會、民主生活會和民主評議黨員工作,以支部為單位組織180名黨員開展民主評議,根據民主評議和組織審定,評選出優秀黨員34名;
認真抓好徵求意見、批評與自我批評、整改落實等環節工作;
四是持續改進作風建設,加強黨風廉政建設。深入貫徹落實中央八項規定,推行黨務政務公開,領導幹部帶頭講廉政黨課,到廉政教育基地學習,堅持反對“四風”,堅持問題導向,積極查擺本單位作風建設存在問題,開展專項整治,抓好服務型黨組織建設。

(七)提案、議案方面。一是成立了提案、議案辦理工作領導小組,及時對提案、議案工作進行任務分解,責任明確到人,對承辦的每件建議、提案都明確了一名班子成員負責,並將任務明確到業務部門、到人。二是嚴格辦理要求,充分開展調研,明確要求每件建議、提案與代表、委員進行電話溝通或面對面的溝通,對所辦建議、提案充分了解情況,並針對性地進行回覆,確保了見面率、代表滿意率、辦結率達100%。

三、存在的困難

(1)園區企業招工難以達到預期效果。一是園區部分服裝企業為訂單式生產,訂單量季節性波動明顯,人力需求週期性變化幅度較大,生產旺季對勞動者需求大,生產淡季閒置勞動力增加,勞動者難以穩定。二是企業招工與勞動力就業結構矛盾突出,招工難和就業難並存,勞動者素質與市場需求不匹配,技術技能人才短缺矛盾日益加劇,大齡低技能勞動者就業更加困難。

(2)基金支付壓力大。一是隨着人口老齡化加快,社會保險制度內人口撫養比不斷下降,加之受養老待遇連年上調、醫療保險支出剛性增長、全面放開二孩政策等影響,社會保險基金總體支付壓力不斷加大。二是就業補助資金逐年減少,資金缺口不斷增大。三是工傷保險徵繳需自願參保,無法強制參保,參保單位和務工人員對工傷保險的認識不全面,主動參保意識不強,統籌不到位,而工傷保險案件賠付率不斷上升,造成工傷保險基金缺口不斷增大。

(3)基金監管難度大。社保基金“跑冒滴漏”仍是心腹大患,雖加強了基金稽查稽核,但經辦機構人力不足,監管過程環節多、鏈條長、風險點多,養老保險金死亡冒領、重複領取待遇、醫療機構費用直接結算監管難度大等現象仍存在,基金安全面臨越來越嚴峻的挑戰。

三、2020年工作思路

全面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賦予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領域的目標任務,繼續把“民生為本、人才優先”作為工作主線,促進充分就業,堅持社會保障全覆蓋、保基本、多層次的社會保障體系建設,深化人事制度改革,構建和諧的勞動關係,圓滿完成2020年人社工作各項目標任務。

一是全力抓好就業創業工作。堅持民生優先戰略和積極的就業政策,繼續紮實開展就業服務專項活動,繼續實施重點羣體就業援助,落實創業優惠政策;
健全人力資源市場體系;
開展職業技能培訓,運用“互聯網+”發展就業形態,穩妥有序引導造紙企業職工安置工作;
紮實推進就業扶貧工作;
確保全年新增城鎮就業5400人、新增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2800人,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5%以內。

二是深化社會保障制度改革。貫徹落實全面建成覆蓋全民、城鄉統籌、權責清晰、保障適度、可持續的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要求,全面實施全民參保計劃,社保基金規模穩步擴大,保障基金安全可持續運行;
積極加強與税務對接,全力做好社保費徵管劃轉改革;
完成2020年醫保籌資工作任務;
做好離退休人員養老金資格認證改革工作,確保養老保險待遇按時足額發放。

三是大力加強人才隊伍建設。堅持人才強市發展戰略,加強基層專業技術隊伍建設,加大高端急需緊缺人才培養和引進,深入推進職稱評定,規範事業單位人事管理,進一步激發人才創新創業活力。

四是着力構建和諧勞動關係。全面實施勞動合同制,企業勞動合同簽訂率保持90%以上,推進集體協商和集體合同制度建設;
健全協商勞動關係三方機制,完善勞動人事爭議處理多元化機制;
加強勞動保障監察執法,全面治理拖欠農民工工資問題;
着力強化源頭治理,推進人社領域依法行政。

五是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加強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基本服務,優化服務流程,提高服務質量,提升社會保障經辦機構管理服務水平,實施“互聯網+人社”2020行動計劃,推進社會保障卡的應用。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