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匠人物素材事蹟7篇

來源:巧巧簡歷站 8.88K

事蹟材料的編寫是為了激發人們的勇氣和信心,讓他們相信自己能夠戰勝困難,事蹟材料記錄了一個人通過實際行動來踐行自己信仰和理念的執着和追尋,本站小編今天就為您帶來了工匠人物素材事蹟7篇,相信一定會對你有所幫助。

工匠人物素材事蹟7篇

工匠人物素材事蹟篇1

賀耀宇,男,漢族,中建六局上合國際交流中心項目工程部副部長。

賀耀宇堅守上合國際交流中心項目建設施工一線,盡職盡責投身項目建設,緊緊圍繞膠州市上合示範區建設,做“尚德膠州”的踐行者,爭做新時代中國青年,為上合示範區注入發展動能。組織開展“青年突擊隊”搶拼產值活動,與項目青年員工一道日夜堅守崗位,在保證安全生產、工程質量的情況下,全力推進項目生產進度,創造了“8天1層公寓”、“7天澆築混凝土5000方”的上合速度;進行科技創新、技術質量攻關,共取得7項成果;組織青年志願服務活動,落實疫情防控、為老黨員送慰問、關愛留守兒童、幫助青年解決急難愁盼等問題,踐行企業責任擔當。

他投身建築行業已經4年,4年間他始終堅守項目施工現場,不畏艱苦,以飽滿的工作熱情投身到項目的建設中,以高度的責任感來進行每一項工作,精益求精,力爭將每項工作做到完美。上合國際交流中心是上合示範區首個地下二層工程,基坑開挖深度超過10米,且工程地點距海直線距離僅2公里,因此基坑開挖面臨多處湧水的難題,直接影響項目正常施工。他針對基坑多處湧水現象,積極與建設單位溝通,提出增加基坑內止水帷幕和基坑外降水井的施工方案,對基坑湧水進行“外降內排”,有效解決了項目基坑湧水難題,為項目正常推進做出了重要貢獻。他在項目組織開展“青年突擊隊”搶拼產值活動,與項目青年員工一道日夜堅守崗位,在保證安全生產、工程質量的情況下,全力推進項目生產進度,創造了“8天1層公寓”“7天澆築混凝土5000方”的上合速度,為項目2021年產值目標的實現做出了重要貢獻。

他帶領項目青年團隊優化項目管理,進行科技創新、技術質量攻關。經過努力,項目榮獲青島市建築施工安全文明標準化示範工地、順利通過山東省綠色施工科技項目中期評價、公司2021年項目管理綜合考評第一名、青島市工法一項、局級工法一項、山東省工法一項、發明及實用新型專利2項、中建六局2021年優秀qc小組活動成果、天津市建協bim大賽三類成果、中國信息協會優秀獎、“金標杯”bim施工成果組二等成果、完成核心期刊發表文章,《關於建築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中bim技術應用研究》、參與行業標準技術規範編制1項——《建築採暖用相變蓄熱地板幹鋪技術規範》,以上創新創造共形成技術創效500餘萬元。

在項目疫情防控工作中,他積極帶領項目青年羣體落實項目疫情防控工作,每日檢查出入口測温登記、進出場人員排查、生活區消殺、防疫資料更新、組織項目全體人員核算檢測等,每項工作他都帶頭落實,躬身力行,任勞任怨,從不抱怨。

他積極踐行“奉獻、有愛、互助、進步”的志願服務精神和“為人民服務”的雷鋒精神,開展志願服務活動,為項目周邊老黨員送慰問,聆聽老黨員講黨史,使青年團隊更加堅定理想信念;他組建上合項目“混凝土”樂隊,為留守兒童及工人兄弟表演,為他們送去關愛,讓愛不再留守;成功開展“建證”品牌志願服務活動,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為生態文明建設貢獻力量;成功開展“我為青年做件事”主題實踐活動,幫助青年團隊解決急難愁盼問題,進一步提升了青年團隊的歸屬感、幸福感,成功將學習教育成果轉化為服務青年的生動實踐。

工匠人物素材事蹟篇2

徐立平,男,1968年出生,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第四研究院7416廠航天發動機固體燃料藥面整形組組長,國家高級技師、航天特級技師。

自1987年入廠,徐立平一直為導彈固體燃料發動機的火藥進行微整形。固體燃料發動機是戰略戰術導彈裝備的心臟,也是發射載人飛船火箭的關鍵部件。它的。製造有上千道工序,要求最高的工序之一就是發動機固體燃料的微整形。雕刻固體燃料,也就是火藥,極其危險,稍有不慎蹭出火花,就會引起燃燒,甚至爆炸。

火藥整形在全世界都是一個難題,無法完全用機器代替。下刀的力道,完全要靠工人自己判斷,火藥整形不可逆,一旦切多了,或者留下刀痕,藥面精度與設計不符,發動機點火之後,火藥不能按照預定走向燃燒,發動機就很可能偏離軌道,甚至爆炸。0.5毫米是固體發動機藥面精度允許的最大誤差,而經徐立平之手雕刻出的火藥藥面誤差不超過0.2毫米,堪稱完美,這讓他的師傅都望塵莫及。

袁媛,女,1982年出生,於2005年進入農業科學院信息中心工作,2013年任職於黑龍江省農業科學院辦公室。15年來,袁媛同志始終懷揣一顆熱忱的“匠心”,一步一個腳印的勤懇奮鬥在每一個崗位上。多年來,她始終把思想政治學習擺在突出位置,吃苦耐勞、勤勤懇懇、敢説實話的精神和能辦實事的優良品質,工作作風嚴謹,能夠嚴守黨的紀律,自覺遵守廉政準則的各項規定,在工作中嚴格按規矩辦事,積極樂觀、踏實肯幹,對待工作盡心盡力。

辦公室工作千頭萬緒、紛繁複雜,要保證政令暢通,面面俱到,需要高度的責任心和使命感。袁媛同志始終將“勤、慎”作為自己工作的標準牢記心中。積極主動,認真負責做好各項工作,加班加點,隨叫隨到是辦公室文件工作的常態,只要工作需要,她一定在第一時間趕到單位。在處理日常繁雜工作中,她認真思考,在文件管理方面,她精益求精、以心“護文”的職責使命,嚴把辦文環節,確保全院公文的準確、規範、嚴謹;接收各級來文數十萬餘件,發送各類通知近萬餘件,將嚴肅認真的工作態度貫穿於文件保密、簽收、登記、簽發、傳閲、歸檔、督辦、落實等環節,使我院公文運作工作多年來無延誤、無遺漏。多年來,嚴把文件運轉“時”“度”“效”三要素,對全院重點工作事項,尤其是對省領導批示、院領導批示,把握聞令而動求“時”、通權答變求“度”、走深走時求“效”,進行了“點對點”“一對一”式督辦落實,累計開展督辦事項千餘次,真正做到了件件有着落,事事有迴音。在服務管理方面,堅持“嚴謹、高效、規範”的原則,始終堅持規範化,堅持“小事不小”的原則,有序開展網絡信訪疏導工作;加強統籌協調,保障處裏常態化工作有條不紊。

袁媛同志除了認真做好本職工作,對待同事熱心幫忙,多次被評為院先進工作者、優秀共產黨員,並獲得“三個好把式”的榮譽稱號。獲得了領導的認可與廣大同事們的好評,面對大家給予的認可,她懷揣一顆感恩的心,勤奮鑽研。始終以歸零的心態認真學習,用心琢磨、悉心對待“新時代、新形勢”下的“三服務”工作。堅持匠風,精益求精。把高標準要求自己,用力用心做好每一項服務工作。力爭辦文辦成精品、辦會辦成樣板、辦事辦得圓滿,為全院科研管理工作做好最有利的保障!

工匠人物素材事蹟篇3

蛟龍號載人潛水器是目前世界上潛深最深的載人潛水器,其研製難度不亞於航天工程。在這個高精尖的重大技術攻關中,有一個普通鉗工技師的身影,他就是顧秋亮——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第七o二研究所水下工程研究開發部職工,蛟龍號載人潛水器首席裝配鉗工技師。

10多年來,顧秋亮帶領全組成員,保質保量完成了蛟龍號總裝集成、數十次水池試驗和海試過程中的蛟龍號部件拆裝與維護,還和科技人員一道攻關,解決了海上試驗中遇到的技術難題,用實際行動演繹着對祖國載人深潛事業的忠誠與熱愛。

作為首席裝配鉗工技師,工作中面對技術難題是常有的事。而每次顧秋亮都能見招拆招,靠的就是工作四十餘年來養成的“螺絲釘”精神。他愛琢磨善鑽研,喜歡啃工作中的“硬骨頭”。凡是交給他的活兒,他總是絞盡腦汁想着如何改進安裝方法和工具,提高安裝精度,確保高質量地完成安裝任務。正是憑着這股愛鑽研的勁,顧秋亮在工作中練就了較強的創新和解決技術難題的技能,出色完成了各項高技術高難度高水平的工程安裝調試任務。

已近花甲的顧秋亮仍堅守在科研生產第一線,為載人深潛事業不斷書寫我國深藍乃至世界深藍的奇蹟默默奉獻。如今,他又肩負起了新的挑戰——組裝4500米載人潛水器。

工匠人物素材事蹟篇4

近前,觀看央視首播的“大國工匠年度人物”發佈晚會,感觸頗深,那些受到隆重表彰的“大國工匠”,個個技藝精湛、匠心築夢,而他們最令人歎為觀止的是擇一事,終一生。李萬君,獨創一槍三焊新方法,用柔情呵護“復興號”的筋骨;夏立,組裝妙至毫巔,鋪就嫦娥奔月星途;王進,在“電波”上起舞,守護着萬家燈火通明……他們是一個個普通的人,在普通的崗位上幹着普通的事,而他們能日復一日、年復一年重複的幹,最終鑄就不普通的事業。

細節決定質量。“大國工匠”中的幾位都是負責把控飛機、火箭、高鐵等技術質量的,從他們手裏加工出來的都是一批質量要求相當高的產品,如有0.01%的質量問題,飛機、火箭可能墜落、高鐵可能脱軌。這讓我想到在平時設備維修中,遇到小問題、小毛病時,常以“差不多”、“還湊合”來解釋,殊不知“差之毫釐,謬之千里”,我們要學習他們的“工匠精神”,將本職工作做到分毫不差,哪怕再小的細節,也要全心專注,全力以赴,不斷修煉自身“內功”,秉持精益求精、刻苦鑽研、甘於奉獻的工匠精神,只有這樣我們的企業才會不斷髮展壯大,大家才能過上越來越幸福的生活。

改革開放以來,國家經濟總量已躍居世界第二,但是,我們的製造業大而不精,因此,需要大量高水平的專業技術人才。我們單位作為全路最大的機務段,歷經蒸汽、內燃、電力多次轉型,現在正逐步邁向高鐵時代,今年段職代會上鮮明提出“推動大段向強段轉型”,堅持目標導向,堅定不移的走質量效益型發展道路,實現從“體量優勢”到“質量優勢”的根本性轉變。這就要求我們的一線職工要提高自身素養,學習先進技術,不斷完善自己、提高自己,把本職工作做好,自我約束和要求,把自己培養成高技能人才,技術水平提高了,才會大有作為。

工匠人物素材事蹟篇5

小馬,循化縣羣眾稱 “哈三”。於1968年9月出生在循化縣清水鄉大寺古村。他是羣眾眼中的技能大師,技術明星……他以自己20多年對農機具的鑽研、維修製造,生動詮釋了工匠精神的深刻內涵,展示了草根企業家鍥而不捨,艱苦奮鬥的創業風範。

目前小馬創立的青海哈三工貿科技開發有限公司佔地6畝,員工約60人,從事農機具的研發、生產、推廣、銷售、技能培訓等。主要加工製造穀物脱粒機系列、小型割曬機、卧式鍋爐系列、雙層面高效節能熱循環採暖爐、家用小型核桃剝皮機、玉米蠶豆兩用脱粒機、粉碎機等產品。在短時間內鑄就了品牌,贏得了市場,多年來產品市場供不應求。

精緻精細、執着專一。小馬説“他不論在生活中,還是在工作中,都是完美主義者,凡事都做到精益求精,一絲不苟。説起自己的這一路,小馬一掃臉上的靦腆,開始滔滔不絕——頭頂似火驕陽,有時候一干就是一天,一整夜,忙起來都顧不上喝一口水;滾燙的鐵水不時會濺到胳膊、脖子上,工作服和貼身衣服被焊花燙出大大小小的洞……,這些事蹟從小馬的口中説出來,顯得異常的平淡。

“做人要踏實,做事要認真,我今天的成績,離不開我父親的教育,在我印象當中,我父親是全村二百來户近1500人中唯一會駕駛和修理青海手扶拖拉機的人,是全村的能人。”小馬説,小時候由於家境貧寒,放棄了繼續上學。在父親的影響下他將村民的播種機,脱粒機、噴霧器等各種用具一一修理好,在修理過程中,不斷積累經驗,並瞭解到當時很多用具並不適用於西部山區實際需求,想為我們老百姓做出一份力,幫助他們解決實際需求。但是,心有餘而力不足,由於貧窮,小馬就去出門賺錢。

20多年來,他沒少吃苦頭,但也並未放棄,一路披荊斬棘,摸索,鑽研,開始他的製造之路。1994年帶着幾件自制的修理工具,在循化縣城環城路一間簡易的鋪面裏電焊及農機修理鋪。當時,縣內手扶拖拉機除了耕種莊稼,最重要的用途就是到外地去淘金掙錢。手扶拖拉機成了長途跋涉的交通工具和種地拉運不可或缺的重要機械。因此,在出發前修理或保養一下自己的手扶拖拉機是拖拉機手們的最大心願。很多客户都找他搗鼓。他們説是小馬修理收拾過的拖拉機從出門到回來的幾個月裏從來不出任何故障。就這樣,小馬的家名—“哈三”在循化基本上家喻户曉了。

小馬深刻體會農民之苦,盡他所能為農民排憂解難,解決“疑難雜症”。相比種田,收穫時更辛苦,因天氣多變,搶收稻麥,缺少勞動力,不能及時進行脱粒入倉,這成為百姓的一大煩惱,西部山區稻麥成熟週期長、麥稈長,脱粒季節氣候已變涼,當時市場中的脱粒機是根據內地環境而設計製造,用於這邊明顯不太理想,麥稈多、喂入稻麥時滾筒很容易纏草,而無法從機子中排出,工作效率和精選效果很低、村民保養意識和故障排除能力不足,於是小馬深入各村去解決、排除機器故障,為民解憂。在此期間,總結出當下百姓最需要的是一種適合西北山區可移動和維修方便及精選工作效率高的、能夠較理想地解決實際需求的多用脱粒機。於是,他找一台報廢了的脱粒機,用2年時間,不斷拆卸、組裝、摸索、改進、試用、創新,最終設計製造出一種工作效率在原有基礎上提高4倍以上的脱粒機,此機子不管稻麥怎樣喂入工作,都能利索地進行脱粒,不出現滾筒纏草現象,能真正解決百姓在脱粒中的所急,所想問題。

產品創造成功後,很多百姓開始找他訂購脱粒機,但因缺乏廠房、設備和技術隊伍,供不應求,收到100多台訂單,他找幾個人自己在當年麥子收穫前只完成了30多台脱粒機的製造,使30户人受益,百姓贊聲不斷。萬事開頭難,這30多台機子對我來説很難得,創作過程更是艱難,不停地想、看、拆、裝、磨……親力親為,力求“完美”,卻也覺得不滿意。小馬覺得當時要想解決百姓的脱粒問題及需求,最重要的還是缺乏一定的技術,於是他又踏上尋求技術的道路,找大企業無償工作,在期間,通過自己的努力,短時間內企業管理人員看到他的優勢能力,將重要工作交予他,並獲得一定報酬,同時,也使他收穫頗多,學會了操作車牀、銑牀、刨牀等機器,並瞭解了企業管理和運行模式。因小馬工作踏實認真,工作能力強,很快被祁連縣農機修造廠負責人聘請,並擔任技術指導。在期間,不斷的充實自己的技能,並學習理論知識,與實際工作結合起來。

兩年後,他帶着積累的資金和經驗,在循化縣城郊區買了六百多個平方的地皮,蓋了簡易車間,想辦起自己的農機研發和生產廠地,卻因資金、設備等因素,無法滿足老百姓缺乏先進產品的需求。於是,他再次出門找企業合作,用自己所掌握的技術開發設計穀物揚場風扇。在此過程中每天除了吃飯睡覺,其他時間看到的都是小馬在車間工作搗鼓的身影,他對這份事業的熱衷已無法形容。

3年後回到家鄉循化縣,辦起了“循化縣農機修造廠”,製造銷售他製造的新型精選脱粒機、鍋爐等。從嚴格選料、下料、精加工、焊接、組裝、打磨、噴漆、檢測、到出廠,每一關都親力親為,直到每一個細節都毫無問題才出售。他研發的多用脱粒機可以脱粒小麥、青稞、油菜、玉米、豌豆、藜麥、粉草等,得到了村民的歡迎,也解決了稻麥收穫時,搶收搶打、糧食及時入倉等問題。在短時間內得到羣眾的歡迎,還不斷地銷往省內外,產品供不應求,規模也越來越大。

小馬深刻體會到冬季取暖效果不理想,一進屋都搶坐在爐子邊,才能感受到熱度。他想到要改造爐具,因為我們高原氣候冬季長達6-8個月且寒冷耗煤,於是他不斷地思索和研究,根據老百姓生活取暖方式,於2010年研發出雙層爐面熱循環取暖爐,產品功能理想,並獲得國家發明專利和國家科技成果證書,該產品比傳統燃料節約30%-50%燃料,室內温度比傳統爐提高1-2倍,使火焰在雙層爐面內強制循環,提高了室內温度和熱量面積,吸入煙筒的火焰和灰塵降低70-80%,技術先進,購買的客户絡繹不絕。根據本地實際,少數民族喪事喜事和餐飲都離不開燒水鍋爐,他從小看到的都是立式鍋爐,市場上燒水鍋爐也都是傳統的立式鍋爐,不便移動、燒水時間長,致使爐內水變渾濁、耗燃料、煙筒排放火焰和灰塵太多,污染環境、爐內水垢很難清理等,根據這些不足因素,他就開始研究和設計,設計出一種新型可移動卧式鍋爐。傳統立式鍋爐燒開200斤水需1-1.5小時左右,耗煤30斤左右而小馬開發的卧式鍋爐燒開200斤水需要20-25分鐘左右,耗煤4-5斤左右,排放在大氣灰塵和火焰降低60-70%,並將排放到煙筒內的火焰再次利用起來可燒水,大大改善了傳統鍋爐中所存在的問題,易清理水垢、節能環保、便於移動,該鍋爐已獲得國家發明專利。

不放棄努力成為小馬的任務,在現有的基礎上爭取再爭取更是他的職責。為了擴大市場,他將研發的產品推廣到外州縣,親自操作機器、手把手教農户正確使用,並讓農户先試用,試用待滿意後才付款。他生產的產品年年供不應求,收到羣眾好評。並且各類產品以圖文並茂的形式登上了《青海日報》《青海農民報》《青海科技報》等。羣眾搶購產品,稱讚不斷,笑顏連連……小馬説:“這一切,就是我最大的收穫,也是我最大的喜悦,羣眾滿意我的產品,就是我最大的快樂”。

小馬生產的脱粒機於2013年被列入“青海省農機購置補貼項目”;“哈三”品牌先後獲“循化縣好商標”、“海東市知名商標”、“青海省著名商標”等;近幾年來,企業先後被各相關部門評定為“年度文明誠信私營企業”、“年度守合同重信用企業”、“省級產業化扶貧龍頭企業”、“科普示範基地”、“循化縣先進基層工會”、全國“安康杯競賽優勝班組”、“青海省科技型企業”、“全省培育和發展市場主體創業獎”、“全國科普惠農興村先進單位”、“誠信經營示範單位”等。2012年中共海東地委、海東行政公署評為“海東地區就業創業先進個人”;2015年獲“青海省科學技術成果證書”。2016年,本廠名稱變更為“青海省哈三工貿科技開發有限公司”。

“創業”有着太多的心酸歷程,不斷鑽研,不斷髮明,不斷試驗,親自與農户進行產品試驗,親自用本廠脱粒機脱粒,親自用本廠小型收割機收割,做實驗,一遍又一遍,不停地改善,不停的研究,最終達到最完善效果。

一個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人,卻憑藉自身的努力幹出了一番不普通的事業。從十幾歲在村裏維修家電、手扶拖拉機,到縣城電焊鋪,到第一個以他名字命名的品牌、修造廠,再到國家發明專利獲得者,小馬二十多年如一日,在工作中精益求精,從一名普通農民成長為一名技能大師,他的成功,源自於對生活工作的那一份踏實、認真、熱愛”。

工匠人物素材事蹟篇6

張冬偉是個80後,但手裏的活兒卻讓老師傅們豎起大拇指。他是滬東中華造船(集團)有限公司總裝二部圍護系統車間電焊二組班組長、高級技師,主要從事lng(液化天然氣)船圍護系統的焊接工作。雖然年紀不大,卻已是個明星工人,所獲獎勵無數:2005年度中央企業職業技能大賽焊工比賽銅獎、2006年第二十屆中國焊接博覽會優秀焊工表演賽一等獎,是當今世界最先進、建造難度最大的45000噸集裝箱滾裝船的建造骨幹工人。

lng船是國際上公認的高技術、高難度、高附加值的“三高”船舶。作為lng船核心的圍護系統,焊接是重中之重。圍護系統使用的殷瓦大部分為0.7mm厚,殷瓦焊接猶如在鋼板上“繡花”,對操作人員的技術、耐心和責任心要求非常高。面對肩上的重擔,張冬偉不斷地磨練自己的心性,培養專注度,潛心研究焊接工藝。為了攻破技術難關,他與技術人員放棄休息時間,日夜埋頭圖紙堆中,潛心鑽研技術突破。最終,他主持的實驗取得成功,得到專利方的認可,並用於lng船實船生產,收到良好成效。

張冬偉特別注意經驗的積累總結,國內沒有現成的作業標準,他就不斷摸索完善各類焊接工藝,先後參與編寫了多部作業指導書,為提高lng船生產效率,保證產品質量發揮了積極作用。

張冬偉,是中國廣大“造船工匠”的傑出代表,他用自己火紅的青春譜寫了一曲執着於國家海洋裝備建設的奉獻之歌。

工匠人物素材事蹟篇7

孟劍鋒是北京工美集團的一名鏨刻工藝師,他用純銀精雕細琢鏨刻的“和美”純銀絲巾,在去年北京apec會議上,作為國禮之一贈送給外國領導人及夫人。從業二十年來,他追求極致,對作品負責,對口碑負責,對自己的良心負責,將誠實勞動內化於心,這是大國工匠的立身之本,中國製造的品質保障。

純手工國禮 出自我手

北京apec會議上送給外國領導人和夫人的國禮中有一件看起來是草藤編織的果盤,裏面有一條柔軟的銀色絲巾,絲巾上的圖案清晰自然,賞心悦目。為了分別作出果盤的粗糙感和絲巾的光感,孟劍鋒反覆琢磨、試驗,親手製作了近30把鏨子,最小的一把在放大鏡下做了5天。

追求極致 超越自我

追求極致,這是孟劍鋒給自己提的標準。支撐果盤還需要4箇中國結作為托兒,工藝標準並沒有規定它們必須是手工加工。技師們準備用機械鑄造出來,再焊接到果盤上,但是,鑄造出來的銀絲上有砂眼,儘管極其微小,孟劍鋒心裏卻怎麼也過不去這道坎。在他心目中,沒有瑕疵,並且是純手工,這才配得上做國禮。

如今,已經是國家高級工藝美術技師的孟劍鋒,對自己還有更高的要求,他覺得要幹好工藝美術這行還應該懂繪畫,現在有時間就和愛人一起出去寫生、練素描。孟劍鋒説,有一天,他一定會拿出一個像樣的繪畫作品,就像做鏨刻那樣,他就是要超越自己,追求極致。

一句話概括

北京apec會議上,我國送給外國領導人及夫人國禮之一——“和美”純銀絲巾果盤,是孟師傅在只有0.6毫米的銀片上,經過上百萬次的精雕細琢才打造出的“絲巾”。航天英雄、奧運優秀運動員、汶川地震紀念等獎章都是出自孟劍鋒之手。——國家高級工藝美術技師孟劍鋒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