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小數學四年級上冊北師大版教案6篇

來源:巧巧簡歷站 2.1W

教案的設計應該充分考慮學生的實際需求和學習動機,教案能夠幫助教師合理安排課堂時間,充分利用教學資源,提高教學的效率,以下是本站小編精心為您推薦的國小數學四年級上冊北師大版教案6篇,供大家參考。

國小數學四年級上冊北師大版教案6篇

國小數學四年級上冊北師大版教案篇1

導學目標

1、讓學生知道普查和抽樣調查的區別,感受抽樣調查的科學性和必要性;

2、讓學生理解總體、樣本、個體、樣本的容量的含義;

3、能利用正確的方法進行調查收集第一手信息,並對信息進行有效提煉來為生活服務。

導學重點

1、理解總體、樣本、個體、樣本的容量等相關概念;

2、區別普查和抽樣調查,會利用抽樣調查方法收集信息。

導學難點

1、選用正確的方法收集信息;

2、對收集到的信息進行有效整理,使之為我們的生活服務。

課前準備讓學生對相關問題進行實際調查並作記錄。

導學

步驟導學內容學生活動導學用時

創設情境

導入新課提問導入:

1、我們班有多少姓“周”的同學?

2、我們九年級有多少姓“周”的同學?你知道嗎?那全校又有多少姓“周”的同學呢?

營造氛圍,導入新課學生迅速進行統計;思考老師提出的問題。3分鐘

學生展示

調查結果學生在展示時教師的提問:

1、你們調查的是什麼?

2、你們的調查結果是什麼?

3、你們從調查結果中得出了什麼有用的信息?

看看哪組的同學説得又對又多。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派代表根據調查結果回答。10分鐘

整理調查結果請你將以上同學調查的內容進行分類,説説你這樣分的理由。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討論如何將以上內容進行分類。5分鐘瞭解調查的相關概念教師指導學生迅速閲讀教材p90——91內容;

重點是教材p90最後一段和p91第三段。學生閲讀教材相關內容,並結合以上調查實例深入體會。5分鐘

區別普查和抽樣調查請按普查和抽樣調查各自的特點將你們自己調查的內容進行分類,看看哪組的同學分析得又對又快。學生結合自己調查的內容進行分類。5分鐘

學以致用鞏固練習

1、學生自主完成教材p92練習題;

2、今天有很多老師來聽課,請以小組為單位自列題目向他們作相應的調查;(想想要想較快獲得所需信息,是採用普查還是抽樣調查)

3、想想你還有哪些實際問題需要了解,你將進行普查還是抽樣調查。學生自主完成教材上的練習題;學生以小組為單位主動參與調查。10分鐘

小結導生小結本節課內容:

1、關於總體、個體、樣本、樣本的容量等相關概念;

2、在生活中要選用正確有效的調查方法收集有用的信息,為我們的生活服務。學生自主歸納

小結2分鐘

作業

1、另選生活中你所關心的一個內容作相關調查,注意選擇正確有效的調查方法;

2、想想:你所調查的結果具有普遍性嗎?能從這一部分反映出整體情況嗎?説説你的理由。

板書設計

人口普查和抽樣調查

學生調查的內容相關概念練習題目(現場擬定)

國小數學四年級上冊北師大版教案篇2

教學要求

1.知道我國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學會讀“我國的人口的增長”折線圖,會用調查或收集的我國與當地近年來人口增長的資料繪製人口增長折線圖,並分析我國與當地人口數量的變化和人口增長的特點。

2.學會讀“我國的人口密度分佈”圖,知道我國黑河—騰衝人口地理分界線,並比較其西北、東南在面積和人口數量、人口密度方面的地區差異,從而分析我國的人口分佈特點。

3.通過閲讀上述數字資料和圖表,瞭解我國的人口的基本國情(人口基數大、增長快、分佈不均)和由此帶來的嚴重的人口問題,從而理解我國實行計劃生育這一基本國策的重要性,並初步懂得人口增長必須與地理環境、社會經濟發展水平相適應的道理,提高對我國的人口政策的認識。

內容點析

1.我國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我國的人口的增長和分佈現狀、人口問題及其對我國經濟發展的影響、我國的人口政策等都是九年義務教育階段的教育任務,主要在中國地理教學中完成。

關於我國的人口的國情,教材主要説明了我國的人口基數大,人口增長迅速,人口東多西少,並聯系經濟發展、資源與環境,使學生初步認識到我國的人口問題的嚴峻性和實行計劃生育基本國策的必要性,這既是本節學習的重點知識,又是今後學習我國自然資源和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基礎和出發點。

為突出教學重點,本節教材未涉及“我國的人口年齡構成比較輕、農村人口比重大”等方面的人口內容。

2.我國的人口總數為12.95億(2000年),佔世界人口1/5以上,形象地説明了我國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我國的人口的增長”折線圖和“我國的人口密度分佈”圖,展示了我國的人口增長快和人口分佈的地區差異。人口分佈的地區差異,與區域自然環境差異和區域經濟差異密切相關。

如何運用“我國的人口的增長”折線圖和“我國的人口密度”分佈圖、“我國各省級行政單位的人口與面積柱狀圖”,説明我國的人口增長和分佈的特點,並簡要分析形成原因,是學生在本節應學會的讀圖技能。在基本訓練要求方面,主要是:

(1)學會閲讀和繪製“人口增長”折線圖,並分析人口數量的變化和增長的特點。

(2)學會計算人口密度。(人口密度的大小可以定量地反映一個地區的人口分佈稠密或稀疏狀況。人口分佈的最大特徵就是不平衡性。衡量一個地區人口分佈是否合理,人口密度是否適當,應該根據在一定社會歷史時期、一定的生產力條件下,自然資源與人口資源的結合和利用程度而定。)

(3)學會閲讀“我國的人口密度”分佈圖,能夠使用圖例、註記,識別圖上所表示的地理事物及其分佈,培養閲讀人口分佈專題地圖的能力。能夠根據不同地區的面積大小、人口多少和人口密度數據,説明人口分佈的狀況。

3.本節教材中有豐富的思想教育內容。本節教材通過正文、圖表和活動教材的討論,突出“人既是生產者,又是消費者,人口數量的增長要與社會經濟發展相適應”的觀念,使學生加深對我國的人口國情的理解,增強執行、宣傳我國的人口國策的自覺性。

4.總之,本節沒有明顯的難點,但是基本概念、基本技能、基本觀點和基本數據比上一節要多很多,特別是學會閲讀數字資料和分析運用圖表資料,瞭解我國的人口的基本國情和人口問題及其基本國策,就成為本節突出的難點。因此,教師必須充分利用地圖,再補充一些“鮮活”的材料,訓練學生學會分析課本插圖、數字和文字材料的基本技能,教會學生把已獲得的知識和新知識聯繫在一起,並鞏固在地圖上,幫助學生逐步養成讀圖用圖的習慣。

本節需要掌握的我國的人口國情主要是:我國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我國的人口增長過快;當前人口基數大與人口增長過快帶來的人口問題;我國的人口東多西少。

本節需要掌握的我國的人口基本國策是:實行計劃生育,控制人口數量,提高人口素質。

本節需要理解的人口觀點和原理是:人既是生產者,又是消費者,人口數量的增長、人口的分佈要與經濟的發展及資源、環境承載量相適應;在控制人口數量的同時,要提高人口素質。

本節需要掌握的地理數據是:我國有12.95億人口(2000年),約佔世界總人口的1/5,居世界第一,我國的人口基數大,近幾年每年淨增人口仍在1200萬左右;我國的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134人(2000年)。

教學建議

?課時安排】

建議本節安排1~2課時。

?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

1.引入新課

(1)由啟發性問題引入新課:關於我國的人口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學生對這一“話題”已有一定的知識儲備和各種各樣的看法。由啟發性問題直接引入新課,一方面可通過學生髮表意見,在學生思考討論中形成活躍的教學氣氛,另一方面也是引入人口觀點教育的有效途徑之一。

(2)由與世界面積和人口大國的`對比中引入新課:可聯繫以前學過的世界地理的知識,提問世界人口總數,世界前十位人口大國和前五位面積大國,再與我國的人口和麪積數值進行計算和對比。例如算一算中國的人口數分別是俄羅斯、加拿大、美國和巴西人口的多少倍,中國在世界上人口1億以上的國家中的排位,中國與印度在人口國情方面的異同點,從而説明我國的人口在世界的地位,加深對中國人口最多的印象。

2.轉折深入

(1)結合課本“我國的人口的增長(公元初~2000年)”圖,説明人口增長折線圖的繪法,引導學生從圖中分析出我國在1578年後和1949年後兩個人口增長高峯,特別是1949年後人口增長過快的特點。

(2)學生基礎較好的學校可進一步分析:從以前學過的人口的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長率三者之間的相互關係進行分析,補充説明解放後我國的人口增長快的主要原因是經濟文化發展,醫療衞生條件改善,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死亡率下降,平均壽命延長,同時人口出生率長期保持較高水平。

隨後,聯繫正文的“話題”,引出1970年我國的人口自然增長率為2.59%(特別是1960~1970年,某些年份的人口自然增長率高達3%以上,平均每年新增人口2000多萬,超過澳大利亞的總人口數1875萬);我國1999年的人口自然增長率為0.88%,每年新增人口1200萬(接近荷蘭的總人口數1570萬,超過南斯拉夫、希臘、比利時、捷克、匈牙利、白俄羅斯、葡萄牙這些人口總數為1000萬左右的歐洲國家),近30年少生2.5億人(接近美國總人口數2.78億),僅撫養費一項就為社會節約開支約3萬多億元。説明70年代以來,我國實行計劃生育使人口出生率有所下降的事實,並分析由於人口基數這個人口“分母”太大了,每年淨增人口數很大的事實,突出“人均”觀念,從而使學生明確我國的人口基本國策的重要意義,教育學生自覺地執行與宣傳我國的人口國策。

(3)提出人多好不好的問題,展開討論,啟發學生明確人是生產者,也是消費者,人口數量的發展要與經濟發展相協調,與環境與資源相協調的人口觀。再由學生聯繫實際,結合課本活動教材,舉例説明我國的人口基數大、增長過快所帶來的突出的人口問題,以及晚婚晚育對人口增長的影響。

3.組織學生分組活動

學生基礎較好的學校可印發一些資料,引導學生進一步討論分析我國的人口構成和人口素質。例如利用“中國文化程度構成百分比變化”“中國人口文化程度的構成”“中國每10萬人中各種文化程度人口的增長”圖表,説明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的人口素質正在逐步提高的事實,加強愛國主義、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的教育。還可以舉例説明我國四化建設,特別是改革開放,加速社會主義經濟建設對人口素質提出更高要求,而以上圖表反映我國的人口中大學、中學文化程度的百分比數值還不高,再依據“中國各省(區、市)文盲、半文盲人口比”圖及“各省(區、市)人口的文化素質”圖,分析我國文盲、半文盲仍佔較大的比重,各省區文化素質有較大的地區差異,説明進一步提高我國的人口素質的重要性,並結合人口教育的宣傳圖片,教育學生要努力提高自身素質,為建設祖國打好基礎。

?人口東多西少】

1.仍由與世界面積和人口大國的對比中引入新課:先讓學生複習人口密度的概念,再指導學生計算中國人口的平均密度,與印度、美國、俄羅斯等國的人口密度相比較,説明我國的人口密度大的特點。

2.在講我國的人口分佈時,重點應放在如何閲讀“我國的人口密度圖”和“我國各省級行政區的人口與面積柱狀圖”上,讓學生使用圖例和註記來識別人口分佈情況和分佈特點。這些內容不要單憑教師講授,要在教學過程中啟發學生自己得出結論,例如問我國大約每平方千米多少人?這個數字是怎樣計算出來的?這樣就複習了人口密度這個概念。還可以選出我國東、西部地區幾個省級行政單位的情況(例如完成活動教材),訓練學生掌握其計算方法,並在“我國的人口密度分佈”圖上找出它們的位置,加深對我國的人口分佈很不均勻、東多西少狀況的印象。

3.在指導學生閲讀“我國的人口密度分佈”圖時,要及時提出一些問題,指導學生觀察。例如哪些地區人口密度在400人/平方千米以上?哪些地區人口密度在10人/平方千米以下?人口密度不足1人/平方千米的是什麼顏色圖例,主要分佈在哪些地區?還可以指導學生在圖上找出黑河和騰衝,列表分析“黑河-騰衝”這條“人口分界線”東南部與西北部人口分佈的地區差異,加深對我國的人口分佈特點的認識。

4.要使學生認識到我國東部人口多,西部人口少,是各地區自然、歷史、經濟、社會發展不平衡造成的,不要僅限於自然條件的好壞,要啟發學生從經濟發展和人類生產方式等方面去思考。用近年來農村人口不斷湧入城市,內地人口流向沿海和工礦地區的事實,説明新中國成立以來人口分佈是在不斷變化的。

5.在人口國情教育中,學生基礎較好的學校,在教學時間又可容納的條件下,可以對我國的人口增長、分佈、結構、年齡構成、文化素質現狀做一些補充説明,並分析這方面的地區差異。例如,通過“中國人口年齡結構”圖表,指出我國的人口年齡構成比較輕,一方面後備勞動力資源十分豐富,另一方面到20世紀末,我國面臨又一個新的生育高峯;通過“中國人口增長及自然變動情況”圖表,補充指出我國農業人口比重大的人口國情。

國小數學四年級上冊北師大版教案篇3

學習內容:

人口普查----讀多位數

學習目標:

1、掌握億以內的數的讀數方法,能正確讀出億以內的數。

2、培養學生的遷移類推能力及歸納概括能力。

3、進一步培養學生的數感,結合相關數據進行愛國主義教育。

學習重點:

掌握億以內數的讀數方法,能正確讀出億以內的數。

學習難點:

掌握中間或末尾有0的數的讀法。

學習過程:

一、前置練習

1.你都知道哪些計數單位?

2.介紹數位順序表。

3.讀出下面各數。

742讀作:()

4600讀作:()

3215讀作:()

5009讀作:()

7010讀作:()

10000讀作:()

你能説出這些數的讀數方法嗎?

二、探究學習

(一)想一想,探究交流

1.2000年我國進行了第五次人口普查,請看以下數據

①全國總人口數約為1295330000人。

②北京市約有13820000人。

2.你能讀出以上的人口數嗎?

3.與同學交流一下你是怎樣讀這些數的?

4.認識數位分級。

小組交流一下數位分級的方法,再寫下來。

説明:較大數是按照分級的方法來讀的。每級的數都是按照原來學過的數的讀法來讀的。億級的數讀完後加個億字,萬級的數讀完後加個萬字。如:123456789,億級的數是1,讀作一億;

萬級的數是2345,讀作二千三百四十五萬,整個數讀作:一億二千三百四十五萬六千七百八十九。

5.思考:

①我們原來讀數時末尾有0的數應怎樣讀?小組交流後,寫下來。

説明:讀較大數時,每級末尾的0都是按照上面的方法來處理的。

②把下面的數中每級末尾的零先畫出來,再按照剛才的方法讀一讀。

67800000讀作:()

13820000讀作:()

國小數學四年級上冊北師大版教案篇4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瞭解我國人口多、增長快這一基本國情;認識實行計劃生育的必要性和正確性;

2、瞭解我國人口分佈的特點,並探究其形成的原因;

3、會解讀人口分佈圖、人口增長圖;能用計算、比較的方法認識我國的人口問題,會做人口資源調查。

過程與方法:

通過讀圖分析、計算舉例來探究我國人口的國情和分佈特點,形成技能,培養正確人口觀。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認識人口眾多對我國社會經濟發展和資源環境帶來的巨大壓力;關注人口問題,養成正確的人口觀。對我國的人口形勢形成強烈的憂患意識。

教學重點難點

人口過多給我國社會經濟和環境帶來的諸多負面影響。

教學過程

情景引入

播放電視畫面──城市一景:街上人流如潮,摩肩接踵,異常擁擠。

談談你遇到過類似的由於人多給你生活帶來的諸多不便和煩惱嗎?談談你這方面的遭遇和體驗。

合作探究

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

計算北京人口數量、面積的數據,算一算人口密度

形象感知手拉手站隊繞地球赤道多少圈?

讀我國人口增長圖看《我國人口增長圖》,特別是20世紀以來我國人口增長情況怎樣?師生交流。

教師:人力資源是寶貴的,人是物質財富的創造者,加強人力資源的開發,發揮這一優勢,可促進我國經濟的發展。但人又是消費者,過多的人口,過快的人口增長,勢必給社會經濟發展和資源環境帶來巨大的壓力。

分小組討論我國人口數量過多,會產生那些負面影響?然後小組間交流

教師:由此可見,人口的增長必須同社會經濟發展和資源環境條件相適應,必須嚴格實行計劃生育,尤其要提倡晚婚晚育。

瞭解實行計劃生育和晚婚晚育對控制人口增長的顯著成效;算一筆賬,假設你們是三口之家,年收入是10000元,如果你的父母又超生一個弟妹,你們家的人均收入又是多少,對你的成長有無影響?

我國的人口分佈

説説我國人口分佈的顯著特點?算一算,比一比東部地區以江蘇、山東為例,西部以新疆、西藏為例。

從自然條件、社會經濟的發展等方面,説説我國人口東多西少的原因以小組為單位討論、交流,每小組推舉一位發言代表。

教師:人口的分佈有其必然的自然、經濟原因,人口的流動是經濟發展過程中的必然現象,合理的人口流動有利於國家經濟的發展。不能用行政命令,強行搬遷。在這方面,政府應加強管理,正確引導,使人口有序流動。

全課:請同學們談收穫

拓展探究:

進行家鄉人口狀況調查

國小數學四年級上冊北師大版教案篇5

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情境,探索積的小數位數與乘數的小數位數的關係。

2、結合實際情境,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

教學過程:

一、創設問題情境。

讀信息,提問題。

演示cai—1,呈現下列幾組數據:

1、到1999年10月12日,世界人口總數已突破60億大關。目前,世界人口仍以較快速度增長,按最近20年的人口增長速度,全世界平均每秒增加2.6人。

2、世界人口的分佈很不均勻,我國與美國的面積差不多,而美國的人口僅有2.76億,我國人口卻是美國人口的4.6倍。

3、俄羅斯比我國人口少得多,面積卻是我國的1.8倍,我國陸地國土面積是960萬千米2。

讀了這幾組數據,你想到了哪些可以用數學解決的問題?

二、解決問題,建立小數乘法豎式計算模型。

1、板書出學生提出的問題並解決。重點研究乘法問題。

例如:全世界平均每分鐘增加多少人?列式:2.6×60=

2、如果用豎式計算,你怎樣列豎式?(請幾個學生板書。)

3、討論:如何列豎式,每一個乘數的數位怎樣對齊?

4、師演示豎式計算。

5、學生嘗試計算:3.4×211.24×1.74.47×0.723.5×28

6、集體評議。

7、總結:談談你這節課還有什麼問題?也可談你有什麼收穫?

教學反思:

教材提供世界人口的數量與分佈的有關信息,這些內容對學生來説都比較生疏,但通過這一途徑可以擴大學生的視野和知識面.教學時,可以讓學生讀一讀有關信息,提醒學生特別要關注用紅色印刷的內容.然後鼓勵學生討論"平均每秒增加2.6”是什麼意思,體會平均數的意義.能根據有關信息提出數學問題。並能用小數乘法解決一些實際問題。並學會用豎式計算數目比較大的小數乘法。培養學生估算的習慣。

國小數學四年級上冊北師大版教案篇6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知道我國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

2.知道我國人口分佈的特點。

3.瞭解我國人口增長情況,知道我國人口的突出特點是人口基數大,人口增長快。

4.理解我國人口問題產生的原因及為此制定的基本國策。

5.瞭解有關華僑、華人的知識。

能力目標:

1.學會運用人口資料,計算人口密度。

2.學會閲讀“中國人口密度分佈”圖,能夠使用圖例、註記識別圖上所表示的地理事物及其分佈,培養閲讀人口分佈專題地圖的能力。

3.能夠根據不同地區的面積大小、人口多少和人口密度資料,説明人口分佈的狀況。

情感目標:

使學生了解我國人口方面的基本國情,懂得人口的增長要同經濟、社會的發展相適應,從而樹立正確對待人口問題的態度和價值觀,樹立科學的人口觀。

教學建議

關於“中國的人口”的教材分析

1.本節教材主要內容是我國人口及其分佈概況,是中國地理的基礎知識。我國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這是我國的基本國情,是我國進行經濟建設的出發點。

2.“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這一段中,運用“中國與俄羅斯、加拿大、美國的面積和人口的比較”示意圖,形象地向學生展示了中國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讀一讀”中的資料更是體現了中國人口的這個特點。

3.人口分佈的知識是從“做一做”引入的。這部分內容即可以使學生學會運用人口資料,計算人口密度,而且還使學生初步認識到我國人口的分佈很不均勻。“中國人口密度分佈”圖展示了我國人口分佈的地區差異。人口分佈的地區差異,既是某些自然環境區域的結果,又是形成區域經濟差異的重要因素之一。如何運用“中國人口密度分佈”圖説明我國人口分佈的特點,是本節應學會的讀圖技能。

4.關於我國農村人口和城市人口、華僑和僑鄉的知識不是本節的重點。

人既是消費者,又是生產者,人口數量的增長要與經濟發展相適應。教材通過“我國人口的增長”圖、“我國每年新增人口的消耗佔當年新增財富的百分比”圖、“我國資源總量和人均佔有量在世界的位次”圖,使學生初步認識到我國人口問題的嚴峻性和實行計劃生育基本國策的必要性。這也是本節必須使學生理解的重點知識。

關於“中國的人口”第一課時教法建議

1.我國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這是學生所熟悉的常識。教師在講授這部分內容時,除

去利用課本中“中國與俄羅斯、加拿大、美國的面積和人口比較圖”和“讀一讀”的材料之外,還可以聯繫一年級的世界地理知識,讓學生知道我國人口相當於西半部歐洲30多個國家人口之和的2倍多,比非洲和拉丁美洲兩大地區的人口還多,用這些材料進行渲染,使學生對我國人口眾多這一國情有深刻的印象。

2.由於學生在七年級已經學過人口密度的概念,並接觸過人口密度圖,在講“人口分佈不平

均”這部分內容時,可先讓學生完成課文中的“做一做”。在“全國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口數量”圖上,讀出江蘇、山東、新疆、西藏的人口約數(江蘇6700萬、山東8500萬、新疆1500萬、西藏200萬),計算人口密度(江蘇和山東每平方千米分別為670人和560人,新疆和西藏每平方千米分別為9.4人和1.7人),比較東部沿海兩省和西部內陸兩自治區的人口密度大小(江蘇、山東人口密度大,新疆、西藏人口密度小)。通過以上練習,使學生對我國東西部人口分佈不均的狀況有一個深刻的印象。然後再讓學生閲讀“中國人口分佈”圖,結合課文,自己總結出中國人口分佈的特徵。

中國人口地區分佈的不均狀況,是歷史上長期以來形成的,與各地的經濟發展水平和自然條件的關係十分密切。教師不宜把中國人口分佈的不平均這一特徵作為中國的“人口問題”來講。最好結合本段課文的內容,聯繫國中“世界的人口”一章的知識進行教學,讓學生搞清楚中國人口分佈同地區經濟發展和自然條件的關係,使這部分內容的教學成為義務教育地理教材“人和環境的關係”這條主線的一個部分,為學生初步建立正確的人地觀打下基礎。

3.在講授我國“農村人口比重大,城鎮人口比重小”這一內容時,教師可採用列表講述的方法。

同時,應向學生説明,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城鎮人口占全國人口的比例不斷增加。

今後,隨着國家經濟建設和城鎮建設的發展,城鎮人口的比重還將繼續增加。至於我國城市發展的政策這一內容,教學中可一帶而過。

4.“華人與華僑”這一部分內容,教師應首先幫助學生區別“華僑”和“華人”兩個概念,然後説明我國的僑胞遍佈世界各地,廣大僑胞熱愛祖國,為祖國的社會主義建設事業做出了很大貢獻。同時,也要説明關懷和重視保護海外華僑是我國政府的一貫政策。

關於“中國的人口”第二課時教法建議

1.“人口增長過快及帶來的問題”是本節的重點內容之一。

這部分內容可以分三部分講授:

①我國人口基數大,增長快。

可以結合課文中的“我國人口增長”曲線圖,讓學生看看我國人口直線上升的情況。或者讓學生簡單算算如果人口自然增長率相同,11億人和100萬人所增加的人口有什麼不同,以此理解人口基數大對人口增長的影響。但這種計算不要搞得太多、太複雜。

②新中國成立後,我國人口增長迅速的主要原因:

我國人口增長迅速的原因比較複雜。這裏應主要向學生講明兩個方面。

一是由於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人民生活水平提高,醫療衞生條件改善,平均壽命延長,人口死亡率有大幅度的下降。另一方面,由於我們控制人口的工作做得還不夠好,人口出生率長期處於較高水平,這兩個方面的共同作用,使人口自然增長率居高不下,即使在70年代後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較低的年代,由於已形成龐大的人口基數,每年的新增人口仍是個驚人的數字。

③“人手”和“人口”、“人的生產”和“物的生產”之間的關係:

要讓學生明白人既是物質財富的生產者,也是消費者。人生下來就需要衣、食、住、行各方面的物質資料。人口越多,需要生產的產品、耗用的資源和佔用的空間越多,在我們國家這個既定的範圍內,每人平均佔有的就越少。如果我們不注意控制人口,使人口的增長超過物質資料增長的速度,我們的生活水平不但得不到提高,反而要降低,四個現代化的目標不會實現,而且會使自然資源和生態環境問題進一步惡化,給我們的子孫後代造成困難。

這段課文插有幾副圖,較為形象地反映了“人的生產”和“物的生產”的關係,突出了人均的觀念。教師可讓學生自己分析這些插圖,談談這些關係。

2.在講計劃生育是我國的基本國策之前,可先聯繫第一冊課本中學過的有關人口與經濟、資源和環境相適應的知識,讓學生對為什麼我國把計劃生育作為基本國策有所認識。

我國計劃生育的基本國策,控制人口數量,提高人口素質的人口政策,以及晚婚、晚育、少生、優生的具體要求,應讓學生牢記。

同時還要讓學生明白,在實行計劃生育的同時,還要努力發展生產。只有經濟發展了,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人們的生育觀念改變了,才能最終解決我國的人口。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