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下美術教案反思5篇

來源:巧巧簡歷站 7.29K

寫教案可以提前對自己的課堂進行一定的預知,教案在書寫的過程中,大家需要注意與時俱進,本站小編今天就為您帶來了中班下美術教案反思5篇,相信一定會對你有所幫助。

中班下美術教案反思5篇

中班下美術教案反思篇1

活動目標

1、藉助故事中神奇的想象,引導幼兒注意蔬菜的顏色特徵,關注蔬菜的作用。

2、能根據故事的情節線索進行大膽仿編,自主表達。

3、通過語言表達和動作相結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4、引導幼兒在故事和遊戲中學習,感悟生活。

5、鼓勵幼兒大膽的猜猜、講講、動動。

活動準備:

人手一本看圖説話

活動過程:

一、創設談話環境,產生興趣:

出示“神奇的牛”。這是誰?奶牛有什麼特殊的本領?

二、閲讀故事:愛吃蔬菜的奶牛

第一邊閲讀後提問:你覺得書裏大概講了一件什麼有趣的事情。鼓勵幼兒大膽講述。

你覺得什麼地方很有趣的?(互相商量)

三、再次閲讀:

1、這裏的人都不喜歡吃蔬菜,大家的身體變得怎麼樣呢?

2、一天誰來了?奶牛喜歡吃什麼?它擠出的牛奶是什麼顏色的?

3、人們喝了奶牛的就牛奶變得怎麼樣了?

4、現在大家喜歡吃蔬菜了嗎?為什麼喜歡?

5、你覺得這個故事裏什麼地方很有趣的?(互相商量)

四、介紹故事的名字。

活動反思:

幼兒期是語言發展,特別是口語發展的重要時期。幼兒的語言能力是在交流和運用的過程中發展起來的,應為幼兒創設自由、寬鬆的語言交往環境,鼓勵和支持幼兒與成人、同伴交流,讓幼兒想説、敢説、喜歡説並能得到積極迴應。幼兒的語言學習應在生活情境和閲讀活動中引導幼兒自然而然地產生對文字的興趣。

中班下美術教案反思篇2

活動目標

1、體會故事的誇張與想象,學習用“我給奶牛吃××(顏色)的××(食物),就擠出×顏色的牛奶。”句式説話。

2、藉助故事中的神奇想象,關注蔬菜的顏色特徵與作用。

3、領會故事藴含的寓意和哲理。

4、培養幼兒大膽發言,説完整話的好習慣。

活動準備

ppt課件《神奇的奶牛》、奶牛手偶、蔬菜指偶、蔬菜圖片

活動過程

1、利用奶牛手偶,引出故事。

導語:牛奶是什麼顏色的?你們見過彩色的牛奶嗎?今天老師帶來一個有趣的故事,故事的名字叫《神奇的奶牛》。這頭神奇的奶牛怎麼變出彩色的牛奶呢?我們一起來聽聽。

提問:

(1)牛大叔帶來的奶牛什麼地方很神奇?

(2)故事裏説道了那些小動物?

(3)有那些顏色的牛奶?它們是怎麼變出來的呢?

2、分段理解故事。

利用ppt課件《神奇的奶牛》,逐步出現圖片,教師邊講邊指圖,注意故事誇張的語調,及語速,給孩子觀察思考的空間。

提問:

(1)橙色的牛奶是怎麼來的?小白兔喝了橙色的變成了什麼兔?

(2)綠色的牛奶是怎麼來的?誰喝了?結果是怎麼樣的?(紫紫的牛奶、紅紅的牛奶)

(3)小動物們喝了會變顏色的牛奶心裏覺得怎麼樣?小動物能變回原來的顏色嗎?怎麼變?

小結:牛大叔帶來的奶牛真是太神奇了,吃了不同顏色的蔬菜就擠出不同顏色的牛奶,小動物們喝了什麼顏色的牛奶就變成什麼顏色小動物。不同顏色的蔬菜有不同的營養,小朋友要什麼菜都吃,身體才會健康強壯。

3、學習用句式説話。

(1)幼兒自由説一説:吃過的各種顏色的蔬菜名稱和顏色

(2)教師操作指偶,示範使用句式説話“我給奶牛吃××(顏色)的××(食物),就擠出×顏色的牛奶。”

(3)幼兒選自己喜歡的蔬菜圖片練習用句式説話“我給奶牛吃××(顏色)的××(食物),就擠出×顏色的牛奶。”

4、討論:這個故事有趣嗎?你覺得哪裏比較有趣?

小結:這個故事實在有趣,奶牛吃了不同顏色的食物就擠出不同顏色的牛奶,小動物們喝了什麼顏色的牛奶就變成什麼顏色的小動物。自然界是個五彩斑斕的世界,有許多神奇的植物,有許多有趣的現象,小朋友們下次吧我們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記錄下來,把它變成一個好聽的故事講給大家聽。

教學反思:

這節語言課《神奇的奶牛》,其中牛奶是孩子們在生活中最熟悉的食品,而通常我們喝的都是白色的牛奶,為什麼會有彩色的牛奶?這一問題是幼兒很好奇的一個話題。這個活動我共設計了四個環節,第一個環節是引起幼兒的興趣,完整的欣賞故事。第二個環節是分段欣賞故事,感受故事中神奇的想像。第三個環節是學習用句式“我給奶牛吃××(顏色)的××(食物),就擠出×顏色的牛奶”説話。第四個環節是討論,幼兒自由發言説説自己對故事的印象,自己覺得故事哪裏比較有趣,進一步體驗想象的樂趣。第一個環節中通過引出課題,完整欣賞故事並提問:“為什麼説牛大叔的奶牛是一頭神奇的奶牛?引起幼兒的興趣。第二個環節,主要是請幼兒分段透過圖片欣賞故事,二在這個環節中孩子們通過看課件傾聽故事興趣還是比較濃的。注意力也很好,也能很好的關注蔬菜的顏色特徵與作用,達到目標二的效果,第三個環節是學習用句式“我給奶牛吃××(顏色)的××(食物),就擠出×顏色的牛奶”説話。這個環節主要是讓幼兒熟悉故事的具體內容,並使用句式,可是在句式使用進行的時候,我發現這樣的設計對幼兒來説,比較簡單了,於是臨時改成一個人連着説幾種食物或是幾個小夥伴説而連起來,並創編故事,但效果比較差,以至於出現有些失控了。也讓我想到出現問題的兩個原因,一是材料的不足,如果是加上合適的圖片,即前面兩句讓幼兒看着圖説,後面的在幼兒熟悉了之後再讓幼兒想象的去説。二是環節設計中前面沒有為創編故事做鋪墊,例如:分段欣賞後沒有再次完整欣賞故事,只是單方面的注意到句式的使用,所以臨時的急性加上創編對於孩子們來説就有很大的難度了。三是孩子們在這方面的合作意識很弱。我想這在以後的語言課中是非常值得我去思考的問題。第四個環節,它是主要為了讓孩子們進一步體驗想象的樂趣,在這個環節孩子們很興奮,很樂意講自己喜歡的故事環節,而且通過這樣交流結束也能很正面的瞭解到孩子對故事的理解。

通過了這個活動我得到了很大的教訓,在以後的語言活動中,在課前要更多從孩子的角度能做好更充分的準備。

中班下美術教案反思篇3

一、活動目標:

1.能用幾何圖和線條畫出簡單的魚,並用色彩進行裝飾。

2.繼續學用"短線排列"的方法塗色,能大膽地表現"好吃的.魚"。

3.在選擇、調換顏色的過程中感受到色彩美。

二、活動準備:

(一)材料:

玩具小貓、圖畫紙若干。(每張紙上畫上一個煎盤,並用縫紉機在煎盤的四周扎一圈細密的小孔。)油畫棒、勾線筆、彩紙條、膠水、剪刀等。實物投影儀、錄音機、音樂磁帶。

三、活動過程:

(一)設置情境,引起幼兒作畫的興趣:

1.出示小貓,告訴幼兒:今天是小貓的生日,朋友們給它送來了很多禮物,是什麼呢?

2.屏幕顯示各種各樣的魚,引導幼兒觀察欣賞這些魚的造型。

師:小朋友,你們看這些魚是什麼樣子的呢?(用三角形、半圓形、圓形、梯形和線條組合而成的)

3.師繼續講述:小貓收到了這麼多的魚,心想,如果能把這些魚燒成各種各樣的味道,請朋友們一起來吃該有多好啊!可小貓不會燒魚,怎麼辦?(啟發幼兒動手幫小貓燒魚)

4.師提問:請小朋友想一想,這些魚可以燒成什麼味道的呢?(茄汁的、咖喱的、紅燒的、糖醋的、葱油的……)

(二)教師以燒魚的形式,為幼兒做示範:

1.教師介紹煎盤,準備燒魚。

師:説了那麼多,老師都讒了!趕快準備燒魚了,先拿出燒魚用的炊具--煎盤。

2.教師邊示範邊講解:

⑴先把魚放入煎盤裏。(在煎盤裏畫上一條魚)

⑵然後在魚的周圍澆一層油。(塗上一圈不規則的黃顏色)

3.師生共同討論:燒魚的時候可以

放些什麼作料?

請個別幼兒上前,嘗試自己製作作料並貼在魚的邊上或身上,如綠色的葱段、紅色的辣椒、黃色的薑片,還可以添畫一些作料,如咖啡色的醬油等。

4.最後,教師提醒幼兒按照自己的設想用短線排列的方法給魚塗上相應的顏色。

(三)幼兒作畫,教師巡迴指導(背景音樂):

1.要求幼兒儘量把魚畫大些(不超出"煎盤")。

2.啟發幼兒選用一些與咖喱的、紅燒的、糖醋的、葱油的及其他作料相似的顏色,把魚燒得又香又美。

3.對個別運用短線排列法塗色有困難的幼兒,做個別輔導。

4.提醒幼兒最後撕去煎盤周圍的紙邊。

(四)評價活動:

1.請幼兒將各自的煎盤放在鋪好桌布的桌子上,教師抱着玩具小貓和幼兒一起圍坐在桌子旁以品嚐魚味的形式評價作品。

師:哇!小朋友燒了那麼多好吃的魚,我們和小貓一起來看一看、嘗一嘗,比一比誰燒得魚又香又美。

2.對大膽造型、配色鮮豔以及構圖獨特的幼兒多做鼓勵,也可用大家提建議的方法,幫助個別幼兒豐富畫面內容。

教學反思:

本次活動體現了幼兒在玩中學、學中玩的教學理念,使學習美術成為一種樂趣。幼兒能積極參與整個活動,在整個活動中我都是強調以幼兒自主參與活動為中心,寓教於樂,培養了幼兒的興趣,充分發展了幼兒的理解智力和接受智力。

當一條條形態各異的小魚從孩子的小手中描繪出來的時候,我真的都有激動地感覺。雖然魚的姿態不是很美,畫面佈局中還存在着問題,線條不是那麼的優美。但對於小班下學期的孩子們,真是一個不小的進步。

首先,目標定位準確。在設計活動前,我深入地瞭解了孩子們的能力水平,針對他們的實際需要制定出本次活動目標,為活動能順利的開展奠定了一個良好的基礎。其次,形式設計注重多樣性。在設計活動形式時,我把 圖片引入課堂,並在教師示範時,恰當的融入神祕的色彩的變魔術,使得活動變得生動形象,符合孩子的年齡特點,孩子非常感興趣。同時,多層次,多角度對不同形態魚的欣賞和感受,為幼兒的大膽表現提供了豐富感性材料。第三,注重了孩子的差異。在活動過程中,我針對不同層次的幼兒提出了不同的要求,能力差的孩子,我幫助他們畫出魚的身體,讓他們添畫出魚的其他部分。能力強的孩子,則鼓勵他們畫出魚的遊戲情景。這樣,整個活動中,每個孩子都在原有水平上獲得了不同程度的發展。

當然,這次活動還存在着一些問題,有些目標在實施活動時指導的不夠,如花紋的設計缺乏創新。還有,活動設計中對孩子的自主創造發揮提供的空間還不夠,孩子的思維還有一定的侷限性,如魚的形態還不夠豐富。

通過這次活動,我感到,只有充分的瞭解孩子,制定出孩子通過努力能夠達到的目標,才能切實的促進孩子的發展。同時輔以豐富的活動設計,就會使孩子對活動充滿興趣,在自由快樂中獲得成功。

中班下美術教案反思篇4

設計背景

繪畫是藝術技能,它能陶治性情.對寶寶而言,繪畫幫助他們發揮想象力,創作能力.有 一次在自由活動時,發現很多小孩子都喜歡在泥沙子上面畫畫,於是我利用了他們的興趣設計了這一活動,讓他們能在自由快樂的環境中學習,培養孩子們的想象力,創作能力和繪畫能力,能用語言,繪畫抒發情感.

活動目標

1.會繪畫簡單的物體圖形與認知圖畫上的物體。

2.培養幼兒的積極性;動手能力,想象能力與創作能力。

3.能用語言,繪畫抒發情感。

4.能認識到團結就是力量,並能感受到其中的`樂趣。

重點難點

重點;會畫簡單的物體圖形與認識,培養幼兒的積極性,動手能力,想象力與創作能力.難點;繪畫抒發情感與認知團結的重要性

活動準備

已畫好的房子模板的大白色卡紙 ,彩色筆每組一份,多彩多姿的小屋圖片若干份。

活動流程

(1)由談話討論進入活動

(2)多種形式欣賞與認知圖片內容

(3)裝飾小屋

(4)語言表達環節

(5)製作翻翻書

活動過程

(一) 談話

1.師;"孩子們你們見過那些漂亮的房子呢?它們是什麼樣的?它們有什麼用處?你喜歡什麼樣的房子?為什麼?"(與孩子一起探討)

(二)欣賞理解

1.拿出圖片欣賞,讓孩子説説看,圖片有什麼?看到的和認識的有什麼不一樣?

2.請部份小朋友簡單的説説自己家裏的房子是什麼樣子的?

(三)動手操作

1.師;"我們認識了這麼多的漂亮房子,開心嗎?老師手上有一些房子現在非常的難過,因為它們啊沒有漂亮衣服,沒有花啊,草啊,樹啊陪它玩.它很傷心地跟我説,要我們幫幫它.我們的小朋友們最最有愛心了,一定會幫它的忙對不對?"

2.幼兒分組坐好,每組分發已畫好的房子模板,讓他們幫助小屋塗上色彩.給小屋找些朋友(如;花,草,樹與簡單的物體圖形,每小組討論,分工合作,共同完成。

(四)語言表達

1.引導幼兒根據圖畫積極想象,大膽表達。

師;"每個小組都畫得很棒,每個小朋友都非常的用心,老師我迫不及待的想要知道圖畫裏面的是什麼了,老師最喜歡聽小朋友講"。

教師先讓幼兒和旁邊的小朋友自由討論一下,然後再把自己的作品用完整的語言大膽表達出來.説説大家一起努力,合作能感受到什麼?

(五)讓幼兒們共同製作一本翻翻書,讓別人可以閲覽到他們的作品。

教學反思

在活動中,孩子們的積極參與和歡快的笑聲,讓我欣喜地感受到他們創作能力的豐富和想象的活躍.在活動準備中,我根據孩子的興趣愛好設計了這一內容,使內容充滿了幻想和童趣,激發孩子的同情心和愛心,讓他們學習到幫助他人是一件很開心的事情,在學習過程中,能感受到團結友愛才能把事情做得更好,認識到團結的重要性.孩子們對繪畫有了進一步的提高,更對繪畫產生了很濃厚的興趣.如果在活動中,能明確指出團結的要素,讓孩子更深的學會到與人團結友愛的本領就更好了。

中班下美術教案反思篇5

【設計意圖】

新《綱要》在藝術領域中指出讓幼兒“能初步感受藝術中的美”,並能大膽地表現自己的情感和體驗。本次音樂活動《奶牛和小老鼠》選取了海頓的第九十四交響曲的第二樂章的第一主題《驚愕》。它的節奏單純,速度平穩,有明顯的行進感,由小提琴輕柔地奏出,第二次反覆時聲音更輕,兩段音樂有較明顯的強弱變化與力度變化,最後一個強有力的和絃發出爆發性的聲音使聽眾愕然,適合小班幼兒欣賞。考慮到小班幼兒的年齡和學習特點,結合最近主題,我設計了音樂欣賞活動《奶牛和小老鼠》,在活動中通過故事情節、圖譜、肢體節奏、樂器演奏和遊戲等形式幫助幼兒理解重音的出現和音樂的強度與力度的變化,鼓勵孩子用身體動作的幅度力度的變化來表現樂曲力度的變化,從而不斷提高幼兒對音樂的感受力和表現力。

【活動目標】

1、感受弱力度音樂造成的神祕感和突然出現的強力度和絃造成的驚奇感,學習把握音樂的節奏,用身體動作、敲打樂器的幅度和力度變化來表現音樂的力度變化。

2、初步學習看指揮按節奏演奏,學習分組演奏,“輕輕奏”時仍可聽到聲音,“重重奏”時不發出難聽的聲音。

3、樂意玩音樂遊戲,體驗活動的快樂。

4、熟悉歌曲旋律,為歌曲創編動作。

5、熟悉歌曲旋律,學唱新歌。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有玩過打擊樂活動經驗

2、物質準備:《驚愕交響曲》片段、圖譜、愛心魔力棒、獅子出場音樂、輕快活潑的音樂、自制樂器(裝有黃豆的口香糖瓶子人手兩個)

【活動過程】

一、欣賞音樂,感受重音表現的音樂特色

1、第一次欣賞音樂,感受重音出現的驚奇感。

(1)情境語:奶牛和小老鼠是一對好朋友,它們最喜歡在一起打鼓啦。聽!

(幼兒傾聽,師用手偶演示)

(2)師:“哎喲!剛才我們都被(嚇了一跳),連奶牛和小老鼠也嚇得躲了起來。心裏有點(害怕)!曲子最後一個音聲音很(大)很(重)。這個重音寶寶藏得可好了,我們一起來把它找一找吧!”

2、第二次欣賞音樂,學習用簡單的身體動作隨音樂有節奏表演,啟發幼兒大膽想象,講出平時在生活中聽到的類似曲子中“驚愕”的現象。

(1)師:“重音寶寶原來藏在曲子的最(後面),把我們突然嚇了一跳。你覺得會是誰來了?(幼兒自由猜想)出示大獅子圖片,師:“你們説的都有可能,看!原來是森林之王大獅子來啦!”

(2)師:“請你想一想,你平時聽到什麼聲音,也會把你突然嚇一跳?”

(3)教師小結:兇猛動物的吼叫聲、天空中的打雷閃電聲、鞭炮聲都會把我們突然下一跳,但我們是堅強勇敢的孩子,不害怕。

二、結合圖譜,感受樂曲表現的強弱變化

1、學習用身體動作幅度和力度變化來表現音樂的變化。

(1)師:“今天天氣真好,奶牛和小老鼠又在一起打鼓了,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教師指圖,幼兒欣賞,感受曲子強弱變化。

回憶交流:故事裏誰先打了鼓?(奶牛)奶牛打鼓的聲音比小老鼠要(大、重);奶牛打鼓結束了誰接着打鼓?(小老鼠)它打鼓的聲音怎麼樣?(小、輕)。重音寶寶原來是誰來了的聲音?(大獅子)

(2)啟發幼兒用肢體動作(打鼓)來感受曲子強弱,第二遍時加入聲勢“咚咚”

師:“我們也來學學老牛和小老鼠打鼓吧!小鼓棒準備好!”

師:“如果你在打鼓時發出好聽的咚咚的鼓聲就更能幹了!”

2、學習看指揮用樂器演奏,通過幅度和力度變化來表現音樂的變化。

師:“瞧!我們的打鼓聲把瓶子寶寶給邀請來啦!”

第一遍時完整演奏,第二遍時分組演奏。

師:“瓶寶寶玩累了,讓它在椅子下面休息一下吧!”

三、結合故事,在遊戲中感受音樂特色

1、師哼唱,幼兒分角色一拍一下向前走學老牛和小老鼠打鼓。

師:“告訴小朋友一個好消息!森林音樂會就快要開始啦,小朋友,我們一起跟着奶牛和小老鼠去表演打鼓的節目吧!誰願意學奶牛打鼓?請你站在這邊。”

2、隨音樂完整玩遊戲

師:“表演真精彩,現在動物音樂會正式開始啦!讓我們面向客人老師”

“看!誰來了?”(教師彈奏大獅子出場音樂)配班老師扮演大獅子,幼兒蹲下或跑下座位以示保護自己。

3、教師彈奏輕鬆歡快的曲子,幼兒跳舞歡慶,結束活動。

師:“大獅子走了,奶牛、小老鼠我們出來跳一跳、玩一玩吧!

教學反思

?小老鼠上燈台》是一首比較老的歌曲,但是歌曲詼諧幽默,深得孩子們的喜愛,有很多家長在家教孩子唱的也是這首歌。我在教學的時候,也有個別孩子已經會唱了這首歌曲。

活動時,我先出示手偶小老鼠,讓孩子在《小老鼠上燈台》的音樂聲中,和小老鼠一起鍛鍊,活動活動身體,激發幼兒的情趣,讓幼兒投入到活動中。接着我根據歌詞內容,用手偶講述故事,我邊操作,幼兒邊學習,孩子的興趣一下就提高了。在學唱時,我除了讓幼兒完整欣賞以外,還和孩子們分段欣賞了歌曲。幼兒説出哪句,大家就一起學唱哪句,在這個過程中,我針對歌曲的難易、孩子的掌握程度,有針對性的練習歌曲。遊戲是小班孩子的最愛,這個活動中自然也少不了。在遊戲《貓和老鼠》中,配班的俞老師做貓,小朋友做小老鼠,孩子的興趣一下就提高了,有個別孩子還被大貓的出現給嚇哭了呢!在遊戲中大家都比較關注的是貓什麼時候出現,而不是歌曲本身。我想,小班孩子要求他們邊唱邊遊戲還是有些困難的,因為孩子的注意點不是在歌曲的演唱上,而是擔心自己會不會被貓給抓住,真的是很天真。

歌曲可以通過具體的音樂形象來表現、恰當地根據歌曲的內容創設生動具體的情景,使幼兒通過想象、聯想來理解歌曲,使教學活動情趣盎然,生動活潑。音樂活動中讓幼兒身臨其境,增強了幼兒的主動參與意識,自然地將自己角色化,與角色融在一起。

活動雖然結束,但留給我的思考依然很多,需要在今後的活動中不斷的磨練,不斷的思考才能得到進一步的提高。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