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小美術魚教案8篇

來源:巧巧簡歷站 4.82K

為了更好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參與度,提高教學的活躍性和效果,寫好教案很重要,優秀的教案設計能夠提高教師的專業素養和教學水平,以下是本站小編精心為您推薦的國小美術魚教案8篇,供大家參考。

國小美術魚教案8篇

國小美術魚教案篇1

教學內容:

對五官的觀察,瞭解各種表情,通過一些基本形用誇張、變形的畫法,畫一幅自己的肖像畫。

教學目標:

知識、技能:學習對五官的誇張、變形手法。用自己構想的方法進行表現。訓練學生的觀察、記憶能力,發展形象思維。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過程、方法:通過運用分析法、觀察法 、討論法等教學方法,進行觀察、欣賞圖片、使學生了解人的臉形、五官、表情進行誇張變化的表現方法

情感、態度:通過活動引發學生的美術興趣,同時培養學生的集體意識。

教學重難點:

重點:掌握變形、誇張手法。通過觀察範畫,學會觀察人的特點。進一步學習繪畫方法。

難點:觀察的方法。用誇張、變形的手法畫出自己的特徵。

課前準備:

教材、課件、鏡子、人物自畫像、彩筆、畫紙。

組織教學:

一、導入新課:

通過看圖片使學生初步瞭解自畫像與其它繪畫的區別。

檢查學生用具準備,並集中學生的注意力。

出示一些人物的自畫像。

提問:這些人物你們都熟悉嗎?你覺得他們的畫像怎麼樣?跟平時的畫像有什麼區別?

二、講授新課:

這樣能讓學生更具體,更形象地體驗到自身與他人的不同。

讓學生照鏡子,主要是組織學生以同桌的形式一起來照一照,仔細觀察自己的五官及頭髮,同學間互相找特點。

請幾個同學説説相互之間的特點。

進一步講解五官的種類及特點,使學生有深入的體會。

瞭解自畫像的步驟。

自畫像的特點是把人物外形及表情誇張變形。把人物最有特點的地方表現出來,並不是醜化。

教師演示畫法。

出示範畫請同學們欣賞。

三、佈置作業:

通過對自己的觀察,畫出自己的單色稿。

四、巡迴指導:

發現問題予以糾正,並注意安全。

教師進行公平公正的輔導,並對一些創作過程中出現困難得學生及時加以指導。

五、展評作品:

提高學生的觀察能力。

教師讓學生將單色稿貼到前面,根據畫像中的特點,讓大家猜猜是誰。

六、小結:

進行相應的表揚與鼓勵。

教師對於抓住自己特點的畫面,能讓學生一眼就認出的畫面,進行表揚。並針對容易出現的問題進行分析解決。

國小美術魚教案篇2

為了讓學生感受正負圖形的獨特魅力,拓展創新思維,能將正負形的設計方法學以致用於生活。提供了國小美術正負圖形的教案希望對老師們有幫助!

教學目標:

1.學生欣賞正負圖形,有效強化觀察的整體性、選擇性和多樣性。

2.學生分析、體驗大師的正負變異作品,初步瞭解大師設計正負圖形在形的重複、多形組合、解構與重構、形的虛實表現以及圖底反轉等構成方式和形成風格上的區別。

3.學生能感受正負圖形的特殊魅力,拓展學生的創作思維,瞭解正負圖形獨特的藝術價值。

教材分析:

正負形,正形與負形相互借用,在一種線形中隱含着兩種各自不同的含義。

在一個正負圖形中,一般包括有圖案的部分及襯托圖案的部分。屬於圖案的部分一般稱為“圖”,也叫做“正形”;而襯托圖案的部分稱為“地”,也就是“負形”,按照“相互統一、相互排斥”的這一物理學原理,正負線形成了各不相讓的局面。正是由於這種抗衡、這種矛盾而顯示出藝術化圖形的特殊魅力和視覺上的滿足與快感。

圖底關係,有時就被稱為正負形、反轉現象或視覺雙關原理。大師們精到掌握和運用圖底關係、矛盾空間等錯視原理使正負形作品大放光彩。

設計師們利用正負圖形這種形式,讓我們瞭解如何感受共享空間的存在,以及它們的美妙之處。正負形在我們生活中常被採用,如: 兒童的智力填充遊戲,在我國道教文化中廣為傳播的太極圖形——中國先哲們很早就認識到陰和陽對立的互補性,並且把它們之間的相互作用看成是所有自然現象和天地人關係的本質。同時本課中藉助了埃舍爾的較多作品,讓我們瞭解到在常人看來,理性的思考與生動自由的想象似乎是矛盾的,其實在設計家眼裏,這二者的結合正是通往自由創作的途徑。世界上一切相反的事物,往往都互為其根,相互依存。

教學重點:

欣賞大師作品,學生感受“正負圖形”的藝術價值。

教學難點:

學生對“正負變異”圖式的創作嘗試。

教學過程

課前準備

(學生)彩紙和剪刀等。

(教師)課件,彩紙和剪刀等。

教學過程

1.觀察“錯覺圖式”的導入。

(1)遊戲激發興趣。

提問:是你的眼睛騙了你,還是精心設計的圖形迷惑你了?它們的構成有一定的規律嗎?引導學生找出共用的關鍵線形,同時課件顯示“圖”與“地”的區別。它們的創作分別有什麼含義嗎?

(2)廣告引導探索。

暢談:直覺與聯想,在正形與負形中完美體現,使招貼的主題淋漓盡致。

那麼要如何進行圖形的表現,實現圖形創意的視覺化呢?

一般來説有:形的重複表現、多形組合表現、解構與重構、同構異質表現、形的矛盾表現、形的虛實表現、形的謊誕表現等等。

2.體驗“正負變異”的情感,設疑解惑。

(1)課件播放埃舍爾的作品集《錯亂空間》,讓學生解析這些作品的神祕所在。

①形的重複表現。

②多形組合表現。

③同構異質表現。

④解構與重構。

⑤形的虛實表現。

2)課件播放福田繁雄的作品。

(3)欣賞評析,引導創作。

比較性的教學欣賞有利於加強學生對作者及作品表現風格的理解。通過反思欣賞內容,注重學生個體與羣體間的交流,加強了學生對正負圖形形成的理解,即讓“元素”直接呈現,“自覺”組合的不同秩序和方式,使正負變異產生不同的情感分析,這一過程中,創造能力的培養是關鍵。在以上欣賞的過程中,圖形各構成的概念無須多做任何講解, 體會其形式美才是關鍵,人們往往十分注重實空間的利用,實空間的外形,而很多人往往忽略了對虛空間的利用和把握。正負形的訓練目的正是強調虛實的同等重要性。引導學生要用三隻眼去觀察生活,充分利用一切可利用的元素。

3.實踐“正負變異”的魅力,探索設計。

(1)展示範作,為學生創作提供創意與造型靈感。

(2)學生為自己創設一種物與物之間,人與物之間的或對立或依存的關係,比如“大魚吃小魚”,“風車轉”“蠶吃桑”……

(3)學生隨堂剪紙作品嚐試:

(4)小結:大量大師經典正負形,讓學生感受其概括、誇張、歸納、簡潔、添加等手法突出對象的特徵的方式,形象鮮明、典型、強烈。交流總結,正負圖形使創作者和欣賞的再創作者走進了一片如此廣闊而神祕的創造圖案的新天地。

國小美術魚教案篇3

課題:

媽媽的節日

課時:

2課時

課堂類型

造型表現

教學目標:

1、讓學生了解媽媽的辛苦與喜好,感受母愛的崇高和偉大。

2、引導學生運用簡單的創意、描繪、製作,在媽媽的節日中為媽媽送上自己的一份心意。

教學重、難點:

1、通過繪畫表達了自己的願望。

2、為媽媽做一件禮物。

教具學具:

繪畫與手工用具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二、講授新課:

1、導入:小朋友知道三月八日是什麼日子嗎?(婦女節)在媽媽的節日裏,你為媽媽做了些什麼?你知道媽媽的生日是哪一天嗎?

2、新授:

師:看來,我們每個小朋友都非常愛自己的媽媽,現在我要請小朋友來講講你自己的媽媽,也可以把你媽媽的照片拿上來給其他小朋友看看。

:媽媽每天除了上班,還要照顧我和爸爸,做家務,打掃衞生。媽媽對我們的愛是最無私和偉大的。你懂事了媽媽會開心,你遇到煩惱時,媽媽會理解你,幫助你。媽媽永遠是你心靈的庇護所。

3、作品賞析

討論:有哪些日子是媽媽的節日?在節日的時候,自己可以為媽媽做些什麼呢?

看其他小朋友是怎樣來表現的:書中圖例

4、發展階段:媽媽的生日不一定都有蛋糕,但一定少不了我的祝願。請你動手為媽媽製作一件禮物吧!用自己的方式和行動來表達你對媽媽的愛。你最想做一個什麼禮物送給媽媽?

我們可以用哪些材料來製作禮物呢?

彩紙、布、皺紋紙、乾花,線……

三、學生作業,教師輔導:可以拼貼,也可以做成立體的,顏色搭配和諧,造型新穎。

四、:表揚優秀作業

國小美術魚教案篇4

教學分析

?捲紙動物》是國小美術二年級的內容,通過捲紙動物的設計與製作,發展學生的立體造型能力及形象思維能力,讓學生掌握如何用基本的捲紙方式製作小動物,並且在愉快的美術活動中,讓學生感受到捲紙活動的樂趣,同時也激發了學生對小動物的愛心。

教材中大篇幅展示了捲紙動物範作,讓學生在充分欣賞感受的基礎上,展開想象的翅膀,激起創作的慾望。教學中要注重引導學生欣賞分析,從中學會一些基本的捲紙造型方法,同時啟發他們創造出更多的捲紙造型方法。要改變簡單的傳授、模仿為主的教學方法,重在培養學生自主探究的學習能力。教學目標:

1.初步瞭解紙立體造型的方法與動物的有關知識。

2.通過捲紙動物的設計與製作,發展學生的立體造型能力、形象思維能力和動手能力。

3.體驗美術活動的樂趣,激發學生對美術的學習興趣和對小動物的愛心。

教學重點:用基本的捲紙方法,設計製作具有立體效果的動物形象。

教學難點:能讓動物站立,並表現出自己的獨特創意。

第一課時

課前準備

(學生)膠水、剪刀、各種色卡紙或其他質地較厚的彩色紙

(教師)多媒體課件、捲紙動物範作

教學過程

1.動畫激趣,導入新課。

(1)課件展示(動畫):講述人類與動物的生存關係,激發學生對動物的興趣。

(2)出示範作導入,激發學習興趣。揭示課題:《捲紙動物》。

2.範作欣賞,學習探究。

(1)課件展示:學生作品。設問:這些可愛的小動物是由哪些方法捲成的?

(2)讓學生説説“捲紙動物”的形體結構特點及基本形體的卷折方法。

3.小組討論,啟發創新。

(1)分學習小組討論探究“公雞”的外形變化與表現方法,啟發學生想象創新。

(2)小組彙報交流,教師小結提示:不管怎樣變化,都要抓住表現對象的主要特徵。

4.學生練習,體驗表現。

參照喜歡的一件範作,嘗試卷折一隻動物,教師個別指導。

第二課時

課前準備

(學生)膠水、剪刀、各種色卡紙或其他質地較厚的彩色紙

(教師)多媒體課件、捲紙動物範作

教學過程

1.演示激趣,創新訓練。

(1)教師演示兩種基本形體的卷折,學生看一看、説一説像什麼。

(2)讓學生嘗試用不同卷法表現不同動物的基本形體,進行創新訓練。

2.講解示範,掌握步驟。

(1)提問:怎樣製作一隻形象豐富的動物呢?引導學生集體討論製作過程(2)教師小結補充,讓學生了解掌握從整體到局部的基本製作步驟(可藉助課件演示)。

3.學生練習,表現創新。

(1)明確作業要求:為自己設計製作一隻喜愛的捲紙動物。

(2)學生創作練習,教師巡視指導。

4.展示交流,互評互學。

(1)作品展示:在教室(或操場、草地)佈置一個動物“王國”。

(2)指導學生互評互學。

國小美術魚教案篇5

教學目標1.通過欣賞與感受活動,瞭解瓶子的造型特點及其美化方法。

2.通過剪貼、畫的技法,提高學生的審美創造能力和審美評價能力,培養他們對美術活動的興趣,體驗創造成功的`快樂。

3.培養學生對生活的熱愛之情。

重點、難點重點:對瓶子造型特點的感受以及裝飾、美化瓶子方法的瞭解。

難點:如何做一個有特色的裝飾瓶。

資源準備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二、創設情境,引出課題

出示展板:美麗的森林。

1、每個小組派一個代表找小動物。

2.請把找到的小動物帶回小組討論:這些小動物都是用什麼材料和方法制作成的?

3.小組代表回答,學生説教師板書:剪、貼、畫

4.引出課題——《瓶子變個樣》

三、講授新課

(一)學習從不同角度觀察瓶子(出示)

1.瓶子正着擺時可以變成什麼?

2.瓶子倒着擺時又可以變成什麼?

板書:變換角度

(二)遊戲“找朋友”(貼圖)

小組討論:根據瓶子的不同外形特徵(高、矮、胖、瘦)找合適的瓶子做朋友。

板書:外形特徵

(三)欣賞

1.比較第一頁中的兩幅作品,引導學生感悟:色彩的搭配(板書)

2.提出要求:

a認真觀察作品中你喜歡的色彩搭配,創作時用到自己的作品中。

b哪個瓶子變得最有創意,請把它記下來。

(四)學生創作——摘星賽

看了這麼多不同的瓶子變身,同學們想不想自己動手做一個呢?

那我們就來個摘星大賽吧。

出示比賽規則

四、評價展示

教師組織,師生互動

教師對學生的作品給予評價和鼓勵

五、課後拓展

以上就是一祕範文為大家帶來的8篇《國小二年級美術教案》,希望對您有一些參考價值。

國小美術魚教案篇6

教學目標

1.認識紙張的可塑性,感受美術活動的樂趣。

2.學習會動的小紙人的特點及製作方法,培養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能力。

3.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及創新精神。

教學重點:通過不同的渠道探究會動的小紙人的特點及製作方法。

教學難點:探究紙彈資的製作方法。

教具準備:紙彈簧對比教具、小紙人一個、紙彈簧作品若干、紙彈簧玩具一個、紙條若干、剪刀、膠水、雙面改、手工紙。

學具準備:瓶蓋一個、紙條兩條、手工紙、剪刀、膠水、雙面改、彩色水筆。

教學過程:

一、導入並揭示課題

1.觀察小紙人的變化(捏住後鬆開彈起),發現小紙人的特點(會伸縮、會搖晃)。

2.問題討論:小紙人會動的部分在哪裏?它像什麼?給它起個名稱(紙彈簧)。

二、探究如何製作紙彈簧

(教師發給同桌一個兩頭一樣大小的白色紙彈簧。)

1.感受紙彈簧的彈性及活動的特點(搖一搖、捏一捏)。

2.同桌通過觀察或拆開老師發給的紙彈安,探究紙彈簧的製作方法並嘗試製作。

3.請個別的製作成功的學生介紹紙彈簧的製作方法。(學生互相幫助)

三、進一步探究製作小紙人

1.對比觀察自己製作的彩色紙彈簧和老師發給的紙彈簧有什麼不同的地方。(彩色紙彈簧一頭大一頭小,白色紙彈簧兩頭一樣大)

2.為什麼製作小紙人的紙彈簧需要一頭大一頭小?自學課本找原因並添加小紙人的頭及胳膊(提醒學生添加部分如何講究技巧才能做得又快又好)(學生互相幫助)。

四、欣賞同學的作品

完成作品的學生將自己的小紙人拿到台上展示。

五、延伸

1.會動的紙玩具哪幾個部分用紙彈簧製作?

2.紙彈簧還可以作成其他造型嗎?欣賞其他紙彈簧造型作品:龍、小貓、毛毛蟲、小蛇、小鹿,認識紙張的可塑性。

3.生活中有哪些地方用到彈簧?(手電筒、自動筆、彈簧秤、牀墊、沙發)

六、課堂小結

今天你學會什麼,你怎麼學,向誰學?製作小紙人的方法很多種,學習方法也很多種。

課後筆記:

教師的思考:

1,如何讓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小紙人的製作,在做中學,在做中體驗美術活動的樂趣。

2.讓學生了解學習方式的多樣性。

具體做法:

1.每兩個學生髮給一個紙彈簧,在拆中觀察發現紙彈簧的製作方法。引導同桌一起探究、向自己的同伴學習、互相幫助。

2.教學生學會看書上的步驟圖,讓學生通過自學,學習紙彈簧的製作方法。

情況記錄:

1.學生的學習興趣濃厚、積極性高,看得出學生已感受到活動的樂趣。大部分學生能通過“小老師”──白色紙彈簧學會紙彈簧的折法。聰明的同學能很快總結出摺紙彈簧的學習方法:“我們可以將紙彈簧拆開看看是怎麼做的,只要拆一小段就能學會。”

2.教學氛圍較為輕鬆活潑,許多學生能互相幫助,如有的小朋友不僅自己學得快,還為全班同學作示範,而且樂於幫助他人。

3.學生自學小紙人的腦袋和胳膊的添加,許多學生並不完全根據書上的步驟圖製作而有自己的創新。如安裝腦袋的方法有三種以上,有的學生還給小紙人加兩條腿,有的小紙人有兩個腦袋。可以看出學生通過看書上的步驟圖學會了基本製作方法並且有自己的創新。

4.課的延伸部分不僅讓學生欣賞到不同的紙彈簧作品,同時讓學生明白紙彈簧作為摺紙的基本方法還可以進行不斷地變化和創造。如:當老師問學生紙彈簧還可以做成別的造型嗎?就有同學説什麼都可以做。的確,只要動動腦筋還可以創造出許多不同的作品。

本課的收穫:

1.本課的問題比較集中在紙彈簧的折法上,適合讓學生通過自主探究學習的方法獲得新的知識與技能。

2.開放式的學習方式讓學生獲得的不僅是某種知識與技能。在學生之間的互動,師生之間的互動以及學生與書本的交流中不僅鍛鍊了交往的能力,同時讓學生了解到學習的途徑是多方面的,可以是來自於教師、學生、書本,甚至是作品本身(如紙彈簧),因此學生的學習能力得到發展。學生在解決問題和與他人交往的過程中態度、情感價值觀也得到發展。

國小美術魚教案篇7

一、認知目標:

瞭解有關吃蟲草的自然知識,並選用多種方法來表現吃蟲草捕蟲的情景。

二、技能目標:

通過欣賞、觀察、表演等形式瞭解吃蟲草捕蟲的經過,並運用各種方法進行繪畫、製作。

三、情感目標:

滲透可持續發展的思想,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重點:瞭解吃蟲草的知識,能用所學的方法來表現吃蟲草吃蟲的情景。

難點:畫面表達清晰,有遮擋關係,具有情趣性。

教學方法:

對話式導入,綜合探索、交流、觀察、討論及小組合作的方法貫穿於教學的始終。

一、導入:

1.你見過吃蟲子的草嗎?生答

2.現在我們就來看看吃蟲草是怎樣吃蟲子的?(教師出示課件:放錄像學生觀看,毛氈苔、豬籠草、捕蠅草、狸藻捕蟲的情景。)

二、新授:

1.看了這些吃蟲草捕蟲子的情景,你們想知道它們的名字嗎?(課件出示吃蟲草圖片和它的名稱,學生了解吃蟲草的種類)

2.如果你是一株吃蟲草,你會怎樣吃掉小蟲子?請同學上台表演。(用肢體語言表現吃蟲草吃蟲子的情景,使學生髮揮想象力並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

3.問:你是靠什麼來吸引小蟲子的?(生答)

4.我們來看看吃蟲草是怎樣吸引小蟲子的(出示課件:吃蟲草各種形態、不同色彩的圖片,學生欣賞。)

學生總結並板書:形狀:奇特、

顏色:鮮豔、

氣味:芬芳

教師小結:吃蟲草的捕蟲器總是散發着迷蟲的魅力。在世界各地的很多地方還有其他的吃蟲草,我們沒有見到過,你們來看小朋友們想象中的吃蟲草是什麼樣子的。(課件出示小朋友們的畫。讓學生了解表現吃蟲草不同的方法,同時開拓學生的視野。)

三、課堂製作:

1.教師示範:

這麼多漂亮的吃蟲草,我也想做一個(教師拿出紙盒用彩色紙裝飾成吃蟲草,貼在準備好的吃蟲草畫中。)我將它種在吃蟲草叢中,讓它多吸引小蟲子,為我們的莊家多消滅害蟲。

2.你是不是也想擁有一株漂亮的吃蟲草呢?同學們來看要求:(課件出示)

3.學生創作

看誰製作的吃蟲草能將老師這裏的小蟲子吸引過去。

作業提示:發揮你的想象力,用你學過的方法表現吃蟲草捕食的情景。可自己表現,也可以小組合作。

要 求:1.吃蟲器要新奇獨特,畫面要飽滿,有疏密變化。

2.添畫草梗、葉梗、葉子、小蟲等,要變化形狀。

3.色彩要豐富鮮豔,盡最大可能來吸引小蟲。

四、展示作業:

請各組將自己的作品拿到講台上。

1.説一説自己是怎樣設計的吃蟲草,用什麼方法表現的?

2.其他同學對他的設計有什麼好的建議?

(教師給設計有創意的作品貼小蟲子,鼓勵學生課下繼續創作。)

國小美術魚教案篇8

教學目的:

1.學會用紙張,運用折、撕、貼的方法制作簡單雪花圖形。

2.培養學生的動手動腦能力和認真細緻的好習慣。

教學重點:訓練學生的造型能力。

—、組織課堂紀律。

二、談話導入。

1、談話:冬天裏的雪花,你見過嗎?我省的閩西、閩北一帶冬天可見下雪,其他地方要想見到雪就難了。但小朋友在圖畫書裏,電視上,一定見過飄飄揚揚的雪花。

2、下雪是一種帛然現象,即空氣中的小水氣,在高空遇冷便會凝結成小冰晶,許多小冰晶在空中相碰凝結成一朵朵小雪花,從天上落下,就是下雪了,冬天裏的雪花是晶瑩美麗的,每一朵雪花都是一個有趣的圖案,既有規則,又好看。用一張白紙就能撕出小雪花來,你相信嗎?下面我們不妨來試一試。

3、製作步驟:選一張白紙,裁成正方形,先對摺,然後再按教材右下圖中的虛線向內折兩次即可,在摺好的紙上可先用鉛筆畫些凹凸的線條(曳口教材例圖所示),然後慢慢地用手指按線把它撕下來,撕完後把紙打開,就成了六角形的雪花。白紙對摺後,也可按教材左下圖的圖示折三次撕紙的方法,這樣撕出的雪花圖形更飽滿,結構變化更多。

撕紙雪花完成後,可用深藍色彩紙襯底,使雪花更美,更白。也可以如教材所示,畫出一扇積雪的窗户,塗上深藍色的背景,再把撕好的雪花貼在畫面,就成了一幅雪花飄飄的美景了。

三,巡迴輔導。要由計劃,有步驟地進行,既要照顧全班同學,又要注意對個別同學的幫助。

四,進行小結。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