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中班數學課教案精選6篇

來源:巧巧簡歷站 5.98K

我們需要仔細研究這份教案,確保它符合教學目標,教案應該反映出教育的多樣性和包容性,本站小編今天就為您帶來了幼兒園中班數學課教案精選6篇,相信一定會對你有所幫助。

幼兒園中班數學課教案精選6篇

幼兒園中班數學課教案篇1

活動目標:

1.用故事情境激發幼兒對數學的興趣。

2.知道相鄰數的概念,掌握2——5以內各數的相鄰數。

3.理解並能説出相鄰數間多1、少1的關係。

4.發展幼兒的觀察力、比較能力和思維的靈活性。

5.培養幼兒邊操作邊講述的習慣。

活動準備:

教具:美羊羊、喜洋洋等6只羊的卡片;6座房子卡片;1、2、3的圓點卡。

學具:幼兒每人一套操作卡。

活動重難點:

知道相鄰數的概念,掌握2——5以內各數的相鄰數。

理解並能説出相鄰數間多1或少1的關係。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1.師幼一起玩遊戲“吹泡泡”。調整幼兒情緒,進入活動狀態。

2.教師用談話的方式引入遊戲“找鄰居”,幫助幼兒理解相鄰的意思。

師:站在我們旁邊,離我們最近的小朋友就是我們的鄰居,大家找找看你的鄰居是誰和誰。

師幼一起小結:我們每個人都有兩個鄰居,一個在左邊一個在右邊,是我們的左鄰右舍。

二、基本部分:

1.設計故事情境,為美羊羊等找鄰居。

(1)複習6以內的數和6的形成。

(2)分別為每隻羊找鄰居。引導幼兒説出為什麼?(一左一右、最近等)

2.幫助屋頂上的數字找鄰居。幼兒運用知識遷移,找出數字的左右鄰居。

3.引導幼兒發現相鄰數之間多1、少1的關係。(活動難點)

教師以“2”的相鄰數為例,以“最近”為切入點,輔助圓點卡,引導發現。

師:小朋友都説1和3離2最近,是呀他們是緊挨着2的,那1和2之間,3和2之間相差幾呢?

根據幼兒的反應,適時出示圓點卡,運用比較的方法,幫助幼兒理解相鄰數之間少1和多1的關係。

師幼共同小結:一個數的相鄰數就是比它少1和比它多1的那兩個數。

4.幼兒動手操作,自由選擇操作板,為2或3、4、5找相鄰數。在操作擺弄的過程中進一步感知、理解相鄰數之間少1和多1的關係。

5.展示幼兒操作板,集體檢驗、糾錯,加深鞏固幼兒對相鄰數的認知。

教師要善於鼓勵肯定幼兒的表現。尊重個體差異,注重因材施教,對能力弱的幼兒提出希望,將材料和錯誤的操作放在區角里,鼓勵幼兒反覆操作;對能力強的幼兒可提出更高的要求,如,到區角里為其他數找相鄰數等。此環節要將集體活動和區角活動緊密結合。

三、結束部分:遊戲——“找鄰居”。

通過遊戲複習鞏固對相鄰數的認知,舒緩幼兒學習的緊張氛圍,在遊戲中輕鬆結束活動。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左鄰右舍》是學習2——5以內相鄰數的新授課。在設計的過程中,充分利用幼兒對動畫片《喜羊羊與灰太狼》裏面小動物的喜愛,創編故事情境引出課題,孩子們對找鄰居非常感興趣。一下子就為小動物找到了兩個鄰居。由於幼兒還沒有形成相鄰數的概念,所以這個部分以情境的引導方式來激發幼兒進行主動探索,讓幼兒輕鬆地在故事情境中自然將問題解決,為幼兒提供了主動探索的機會

請小朋友為數字寶寶也來找鄰居的.這一過程,實現從具體的物到抽象的數的轉換。遵循了幼兒數學學習由易到難、由簡單到複雜、由具體形象到抽象等規律。在此基礎上引導幼兒發現相鄰數之間的關係,我以2的鄰居為例,啟發幼兒操作探索,發現每個數都有兩個鄰居,一個比它少1,一個比它多1,從而為探索3、4、5的相鄰數作鋪墊。幫助幼兒掌握數的“鄰居關係”。

幼兒人手一套的數學操作材料能最大限度地激發和滿足幼兒主動探索的願望,更有利於幼兒掌握知識,完成目標。孩子們也能自始至終認真參與活動,在操作擺弄學具中感知相鄰數之間多1和少1的關係。

相鄰數這個看似簡單的內容,要讓幼兒充分熟練的理解和掌握它們之間的關係對幼兒來説還有一定的難度,通過孩子們的操作展示,我們發現大多數孩子們都能正確操作,也有個別孩子沒有完全理解,這是很正常的現象,這需要給幼兒足夠的操作機會反覆擺弄驗證,因此我將材料繼續投放到區角活動中,使得集體活動和區域活動緊密結合,互相發揮其作用。

另外在數學活動中,還應更注意數學活動的科學性、嚴謹性和規範性,因此我們在幼兒理解“鄰居”的基礎上,會在第二課時,將“鄰居”轉換成“相鄰數”這個專用詞。

幼兒園中班數學課教案篇2

活動意圖

在日常活動中,我發現我們班孩子對於各種圖形的認識還比較模糊,對圖形的理解僅僅停留在平面的、感性的層面上,因此他們在活動中無法正確表現出圖形的主要特徵。為了讓孩子們對圖形有一個進一步的認識,我設計了這個活動,以遊戲的形式引導幼兒在動手嘗試操作中,加深對長方形的主要特徵的理解。

活動目標

1、通過動手操作,瞭解長方形的主要特徵,提高圖形識別能力。

2、在活動中發展擴散性思維,培養觀察力。

3、體驗與同伴合作遊戲的樂趣,培養對數學的興趣和探索精神。

4、知道按事物不同的特徵進行排序會有不同的結果,初步瞭解排序的可逆性。

5、能與同伴合作,並嘗試記錄結果。

活動準備

1、幼兒操作學具:不同長度的管子若干。

2、長方形圖形教具。

活動過程

一、比較管子的長短

1、“今天,管子寶寶要和小朋友玩一個有趣的遊戲:比長短。請小朋友拿起你身後的一根管子寶寶,然後和你旁邊的小朋友比一比,看誰手裏的管子長?誰的管子短?”

2、幼兒兩兩進行比較活動。

3、教師鼓勵幼兒大膽説出遊戲結果:誰的管子長?然後把管子按長短分類放到前面的筐裏。

二、自由探索活動:嘗試用不同長度的管子在地面上拼出長方形。

1、幼兒自由探索活動。

請小朋友把你身後的袋子取過來,看看裏面有什麼?袋子裏有許多管子寶寶想和小朋友一起玩遊戲,我們先來數一數,你的.袋子裏有幾根管子?這些管子都一樣嗎?請小朋友用你的管子寶寶在地上拼一拼,看看誰的管子寶寶拼出的圖形多?請幼兒介紹自己拼的是什麼,重點引導幼兒拼長方形。

2、小結長方形的主要特徵。

瞧!這個小朋友拼出的是什麼形狀的圖形寶寶?

(教師出示長方形教具,幼兒仔細觀察比較)。

3、幼兒進行有目的地探索活動:嘗試用管子拼出長方形。

我們一起學着他的樣子也來拼一個這樣的長方形。

幼兒操作,老師觀察。

三、小組合作探索活動:用多根相同長度的管子組成長方形。

1、剛才你們真棒,能用不同長短的管子變出小長方形,現在我們試試看,要用幾根一樣長的管子拼出一個大的長方形!請五個小朋友為一組,自己拿管子寶寶在地面拼一個長方形,比一比哪組拼的長方形最大?”

2、幼兒5人一組合作進行地面拼圖活動:根據已有經驗,嘗試用幾根相同長度的管子拼放大小不一的長方形。

3、教師有針對性地分別加以指導。

帶領孩子一起看自己拼的長方形,體驗成功的快樂。

活動延伸

今天小朋友用不一樣長的管子寶寶拼出了小長方形,又用一樣長的管子寶寶拼出了大的長方形,以後還要請小朋友用這些管子寶寶拼出更多的圖形呢!

教學反思:

數學活動對於小朋友來説是個很愉快的課程,因為整節活動中游戲的時間多,而且小朋友動手操作的機會比較多,但是要讓孩子們能真正的理解這節教學活動的內容,並做到熟練掌握、靈活運用卻不是那麼容易。

幼兒園中班數學課教案篇3

活動目標:

1、感知6以內的數。

2、通過觀察比較正確認識和區分物體的高矮和厚薄,能將物體按高矮和厚薄排序。

3、在比較的過程中,逐步養成仔細觀察的習慣。

活動準備:

教具:圖片,厚薄不一的書5本。

學具:幼兒用書第32頁,筆。

活動過程:

1、集體活動。

(1)鞏固認識高矮,按高矮排隊。

請三位高矮不同的幼兒站到前面來,讓大家觀察比較,可以由高到矮或由矮到高有序地排隊。

再請5——6位高矮不同的幼兒上來,讓他們目測比較高矮排序。

(2)認識厚薄。

出示厚薄不一樣的書本,提問:這裏有什麼?有多少?它們有什麼不一樣?啟發幼兒用比較和目測的方法認識書本的厚薄,再請幼兒上來比一比排一排,學習按厚薄給書本排序。(從薄到厚、從厚到薄。)2、操作活動。

(1)引導幼兒看圖説一説:圖上有什麼?哪個厚?哪個薄?並認讀漢字:厚薄,並在厚書旁邊的圓圈裏圖上黃顏色。

(2)觀察比較彩色格子的長短,説説:哪個顏色的格子最長?哪一種最短?並按從長到短的順序在右邊的格子裏寫上寫上數序。

(3)啟發幼兒按數序提示給格子塗色。

3、活動評價。

讓幼兒講述自己的操作材料,教師表揚正確排序並大聲講述的幼兒。

幼兒園中班數學課教案篇4

一、活動目標: 1、學習3 的組成,知道3分成兩份有2種分法。

2、在活動中,正確記錄分合式,並會整理自己的操作材料。

二、活動準備: 1、幼兒人手一份數量是3的圖片。

2、教師用記錄卡一張,小貓頭飾一個,兩個圈。

3、幼兒人手一張數字寶寶卡片放在口袋裏。

4、音樂光盤。dvd

三、活動重難點 1、知道哪兩個數合起來是3,並能用較為清楚的語言表達分與合的過程。

2、在遊戲中學習3的組成,體驗同伴合作的快樂。

四、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

教師出示小貓頭飾,"看,誰來了呀?"

(二)學習3的組成。

1、師:今天小貓要邀請它的好朋友們小兔、小猴到家裏來做客,還為它們準備了許多好吃的,它想把這些好吃的分別放在2個盤子裏,可是它不知道怎麼分才好,你們願意幫助小貓來分一分嗎?

2、出示記錄卡,幼兒自主學習3的分成。

師:我們先來看看有些什麼好吃的?有多少?

幼:3只桃子。

幼:3個蘑菇。

幼:3條小魚。

那怎樣把數量是3的分成兩份呢,請你動動腦筋,看誰想得辦法多,並用數字把每次的分法記在下面的格子裏。

(評:通過讓幼兒來幫助小貓給它的好朋友分好吃的,給好朋友小兔、小猴這一"任務",在活動一開始就使幼兒的角色一下子就轉變了過來,激發了幼兒學習的興趣,激起了幼兒參與活動的熱情。)

3、幼兒操作,教師指導。

4、"你是怎麼分的?請你用一句好聽的話來説。"(在視頻上展示幼兒的分法)幼:我把3只桃子,1只桃子分給了小兔,2只分分給了小猴。

幼:我把3條小魚,1條小魚分給了小兔,2條小魚分給了小猴。

教師與幼兒一起記錄3可以分成1和2,幼兒一起學念。

師:"還有其他分法嗎?"

幼:我把3個蘑菇,2個蘑菇分給了小兔,1個蘑菇分給了小猴。

幼:我把3根棒棒糖,2根棒棒糖分給了小兔,1根棒棒糖分給了小猴。

"還有其他的分法嗎?"(沒有了)

(評:具體形象的小動物角色,使幼兒有話可説,通過自己動手嘗試操作的事情,幼兒也較易掌握並表達出來。他們根據自己的喜好,把數量為3的食物分給了小兔、小猴,從而掌握3分成2份有兩種分法,本環節充分體現了幼兒的自主性。)

教師小結

師:3分成兩份有兩種分法。幼兒一起念兩種分法。

(評:在幼兒操作後發現了3的兩種分法後,教師再小結,充分體現了"幼兒在前,教師在後"的以幼兒為主體的新理念。)

(三)遊戲學習3的組成。

師:小動物們吃得可開心啊,吃飽了,他們邀請我們小朋友一起森林玩,你們願意嗎?森林很遠,我們3人一組開火車去吧! "(聽音樂3人一組玩開火車的遊戲)"呀,看,這是什麼啊?(魔洞),這個魔洞只允許數字3過去,可我們小朋友也想過去怎麼辦呢?(先變成數字寶寶),請你們先將自己的數字寶寶請出來,看看自己是數字寶寶幾呢? 是數字3嗎?那怎樣才能讓我們的數字變成3呢?(幼兒講述1和2組合,2和1組合)"真聰明,那快點找到一個與自己合起來是3的朋友手拉手、排好隊一起過魔洞吧!"(教師檢查)

幼兒分組找到朋友過魔洞後,做一個勝利的表情或動作!

師:"剛才你們都很聰明,都能找到和自己合起來是3的好朋友一起過魔洞,真棒!"

師:"請你來告訴大家,你是數字寶寶幾,你找到的好朋友是幾?"

幼:我是數字寶寶1,我找到的是數字寶寶2,我們一起過了魔洞。

幼:我是數字寶寶2,我找到的是數字寶寶1。

老師或幼兒記錄1和2合起來是3,2和1合起來是3,大家一起學念。

(評:通過創設"過魔洞"這一情境,讓幼兒變成數字寶寶,去找好朋友過魔洞,再一次激起了幼兒的學習興趣,又起到了生生互動的作用。通過遊戲幼兒知道了哪兩個合起來是3,並會嘗試着用一句好聽的話來表達出來。本環節轉換自然協調,又充分注意到了動靜交替,不會讓幼兒感到枯燥乏味,相反的是讓幼兒體驗到了成功的喜悦和與同伴合作的快樂。)

(四)幼兒操作卡練習。

師:"我準備了許多的智慧星要獎給你們呢,可是你們得完成另一項任務後才能得到,你們願意接受挑戰嗎?"(1)講解操作卡。(2)幼兒操作。(3)檢查練習,獎賞"智慧星"。

(評:幼兒在學習了3的組成後,讓幼兒來操作練習,起到了對新知識的鞏固作用,奪取智慧星很切合大班幼兒的年齡特點,激發了幼兒的競爭意識。)

活動延伸: 在區角活動中練習2、3的組成。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改變了以往數學活動中以"教師教,幼兒學"為主的教學模式,創設了"給小動物分食物""與好朋友過魔洞""奪取智慧星"等遊戲情境,讓幼兒在玩中學,在快樂中學,充分激發了幼兒的學習興趣。整個活動過程,通過讓幼兒自主嘗試探索,從而知道了3分成兩份有2種分法,知道哪兩個數合起來是3,並能用較為清楚的語言表達分與合的過程。在活動中,幼兒表現出濃厚的興趣,又體驗到了的成功的喜悦,充分體現了"幼兒在前,教師在後"的以幼兒為主體的新理念,並創設了較好的生生互動的環境,活動效果較好。

幼兒園中班數學課教案篇5

活動名稱:數學——感知8、9的數量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正確感知8、9的數量。

2培養幼兒注意傾聽老師的要求,並按老師的要求進行活動。

活動準備:

教具:大範例圖——數量為5——9的數羣卡學具:雪花片活動過程:

一、集體活動1、複習感知7以內的數1)看數字做相應數量的動作。

2)説數字舉相應數量的數羣卡。

2、目測數羣(出示數羣卡)今天都來了哪些小動物?它們都來了多少?你是怎麼看,怎麼數的?(啟發幼兒先看大數再接着數小數)3、給數羣卡排隊現在請小朋友來給小動物排排隊。幼兒講述,教師操作。“應該把誰排在最前面,為什麼?現在誰的數量最多?

4、引導幼兒感知8、9的數量1)現在請一個小朋友來給這些小動物,送圓點朋友。(請個別幼兒操作,根據數羣卡數量,畫出相應數量的圓點。要求其他幼兒在別人操作時,能夠安靜、認真的看。集體檢查他的操作結果)2)做動作,進一步感知8、9的數量教師説數字8或9,幼兒根據要求做出相應數量的動作。(要求幼兒能夠安靜傾聽,並按要求做動作)

二、幼兒操作

1、聽數字,取雪花片現在,我們來玩一個遊戲,老師説數字幾,你們就取幾個雪花片。看誰拿的準確。

三、結束部分1、表揚能夠認真傾聽老師講,並能夠安靜操作的幼兒。

2、組織幼兒收拾用具,結束本次活動。

幼兒園中班數學課教案篇6

目標:

1、在動物過冬的情景中,通過看圖片找式題,理解圖意,讓幼兒初步理解5以內加法實際意義。

2、認識“+”號、“=”號,會正確認讀。

3、培養幼兒的觀察、理解、分析、判斷能力。

準備:

1、動物過冬背景圖。

2、蛇、烏龜、青蛙、狗熊、螞蟻、松鼠、貓、狗、兔、狐狸分別為2―5個。

3、5以內加法式題卡若干。

過程:

一、冬天到了,小朋友都感到冷了,你們會怎麼樣?動物到冬天它們怎樣過冬?

1、有的`動物躲在樹洞裏、泥土裏睡覺,等到明年春天來了,才醒過來,這是冬眠動物。

2、有的動物在秋天就開始貯藏糧食,冬天到了,它就躲在自己家裏,可以不用跑出來找食物。

3、還有的動物不怕冷,換了皮毛照樣出來活動,你們知道它們是誰?

二、尋找過冬的動物:

1、泥土裏誰在過冬?(蛇)這裏有幾條怎樣的蛇?(一大一小)一共有2條蛇在泥土裏睡覺,老師找式題:1+1=2講解題意與圖片相結合。

2、打開動物的家,請幼兒根據圖片情景找式題,並能表達式題的意思。

3、各小組根據圖意找出相對應的加法式題,並説説圖意。

三、認識“+”號、“=”號:

1、10道題都找到了,這些題目什麼地方都是一樣的呢?

2、認識“+”是加號,在題目中念“加上”;“=”是等號,在題目中念“等於”。

3、幼兒正確認讀5以內加法(結合圖片)。

4、今天看了動物過冬,也用加法計算了過冬的動物,除了這些過冬的方法,還有其它過冬方法嗎?還有哪些動物也象松鼠那樣貯藏糧食?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