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撇》的教案最新5篇

來源:巧巧簡歷站 2.62W

為了寫好一份教案,相信教師一定在絞盡腦汁了,我們要以教學工作的重點和難點,制定一份完整的教案,以下是本站小編精心為您推薦的《撇》的教案最新5篇,供大家參考。

《撇》的教案最新5篇

《撇》的教案篇1

?手指》是豐子愷先生寫的一篇散文。文章開門見山指出每個人都有十根手指,一隻手上的五根手指各有所長,各有所短。接着就以風趣幽默的語言具體描寫五根手指的不同的姿態和性格。最後闡明瞭一個道理,“五根手指如果能團結一致,成為一個拳頭,那就根根有用,根根有力量,不再有什麼強弱、美醜之分了”。本文是一篇略讀課文,新課標中對略讀的要求是“粗知文章大意”,六年級的學生已經具有很強的獨立閲讀能力,因此本課的設計理念主要有兩點:

1、簡單教學,注重語言文字:在落實詞、句的基礎上,引領學生感悟課文。

2、動態生成:設計矛盾衝突,引發思維碰撞,培養個性閲讀體驗。

從而本課的教學目標有三方面:

1、學會生字詞語,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正確領悟課文,懂得團結一致力量大的道理。

3、學習豐子愷先生質樸的語言、幽默的風格,十分傳神地表情達意的寫作手法。這充分地體現了新課標中的“正確地理解和運用祖國的語言文字”“語文學科工具性與人文性統一”的觀點。

語文應該明確自己的責任:新課標中指出語文課程應指導學生正確地理解和運用祖國語言文字,豐富語言的積累,培養語感,發展思維,應致力於學生語文素養的形成和發展。在這一部分的教學中,老師立足文本,關注語言,強化體驗,調動學生的生活經驗,引導學生全方位地感悟語言。如此教學,就是學習語文,發展語言,有利於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在課前學生已經閲讀課文,自學了生字詞語,對詞語的理解有了一定的基礎,讓學生根據課文內容補充,不是什麼難事,通過學生的動手,加深了學生對這些詞語的影響,初步積累詞語。但教師並沒有停留在此,沒有讓學生單獨從字面去理解詞語的意思,而是讓學生瀏覽課文,聯繫課文內容,將這些詞語分別送給五個手指。獨出心裁,水到自然。既讓學生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同時,進一步理解了詞語的含義,又使學生正確地運用了這些詞語,對手指的特點有了深刻的認識。

其次,教會學生聯繫上下文理解詞語含義的方法。因為詞語只有在一定的語境中才能真正體會其真正的的內涵,脱離課文進行,那隻能枯燥地理解。學生在文中找理由的過程,是對詞語的揣摩、品味,是一個積累、感悟語文豐富的文化內涵的過程。另外通過對這些詞語內涵的理解,對手指的特點更瞭然於胸。在這個過程中,讓學生在創造性的感知活動中去感悟課文言語對象的表達,在反覆揣摩、品味的基礎上,不斷構建自身良好的語感圖式,全面地提高了學生的語文素養和人文素養。然後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初步體會文章的情感,感受文中用詞的幽默與傳神。朗讀是積累和體會詞語與情感的最好的手段。在這一過程中,三個維度“知識和能力”、“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得到全面落實,學生的語文素養得到提高。

語文應該體現自己的特點:新課標中指出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一。在第二部分的教學中,首先是設疑,然後師生進入文本,去共同探究,觸摸作者思想的深處、情感的深處,跨越時空,思接千載,與文本進行着心靈的交流和思想的撞擊,達成共識,

充分地體現了“語文學科工具性與人文性統一”的觀點。

新課標中指出:閲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閲讀實踐。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的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薰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教師在第一步中設置疑問,把握研究主題,確定了學生個性閲讀的核心,創設自由的交流氛圍,提供個性化閲讀的平台,共同探究,達成共識,最終實現對課文的全面深入的理解和掌握。在教學形式上,摒棄了繁瑣的分析講解,將學習的自主權真正還給了學生,從而實現了文本、教師、學生三者的真誠交流,真誠對話,實現了學生個性化的閲讀。

教師如此別具匠心,既凸現語文的工具性,又彰顯出語文的人文性。語文教育的目的就是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而要達到目的,只有把握語文教育的特點(前提),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策略)。標準提出了:“語文課程豐富的人文內涵對學生精神領域的影響是深廣的,學生對語文材料的反應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應該重視語文的薰陶作用,注意教學內容的價值取向,同時也應尊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獨特體驗。”在此,教師沒有把文本的內容和文本的語言形式分割開來,而是積極地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引領學生進入文本,去體味豐子愷先生深邃的思想,精闢的見解,豐富的情感,獲得真切的感受,從而使學生在品味語言的過程中給學生以人文關照,讓學生獲得言語智慧的同時,也得到了人文精神的滋養,從而把人文性落實到工具性上面,使得兩者同生共構,相得益彰。

《撇》的教案篇2

一、教材分析

?秋天的懷念》是史鐵生寫的一篇懷念母親的散文。作家用凝重的筆觸回憶了母親在自己雙腿癱瘓後的幾件平常小事,由一個個平凡的細節為讀者詮釋了母愛的內涵。課文是作家對母親的追憶與懷念,更是一篇充滿人生哲理的感人作品,課文語言平實含蓄,情感真摯細膩。

二、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理解課文內容,聯繫抓住課文內容,感受母親的形象。

2.能力目標:(1)指導學生通過自己學討論。自己讀懂課文,培養學生自學能力。

(2)訓練學生概括課文主要內容的能力,培養學生有感情的讀好課文的能力和升入理解課文內容的能力。

3.情感目標:通過理解課文內容,理解母親對“我”的關心照顧和“我”對母親的一片深情,學習史鐵生母子堅強的生活態度。

三、教學重點和難點

引導學生研讀文本,領會樸實的語句中藴含着的豐富情感,引發學生對生活態度的積極思考,關注對“好好兒活”意義的探尋。

四、教學方法

本篇課文采取以學生為主體,老師為主導的模式,在教學過程中貫穿了以老師為主的講授法和提問法,以及以學生為主的討論法和交流法等多種教學方法。

五、教學過程

(一)激情導入,引出題目

1.通過歌曲《燭光裏的媽媽》導入,“母親”是個親切的字眼,提到母親我們都有説不完的話,師問:誰來説説自己的母親?

(生答:母親勤勞,樸實,善良,很愛我們等?)

2.看到題目“秋天的懷念”,師問:大家想到了什麼?

(生答:秋天是個容易傷感的季節,或許是對發生在秋天的某件事的懷念?或者是對在秋天去世的某個人的懷念等。)

(二)閲讀課文,整體感知

1.默讀課文,師問:思考課文裏寫了幾次秋天看菊花?“我”和母親各有怎樣的表現?母親想帶我去看菊花的願望實現了嗎?(生答:兩次!第一次是我暴怒的時候,母親要帶我去看花,但我不去;第二次是我在窗前看落葉的時候,我答應了母親第二天去看花,但也沒看成,因為就在那天,母親去世了。)

2.通讀全文,師問:你感受到母親是個什麼樣的人?

(生答:母親慈愛,寬容,善良,樂觀,堅強,偉大,無私)

(三)自由研讀,真情感知

1.師問:藉助表格捕捉人物形象,看到怎麼樣的兒子,怎樣的母親?

(生答:兒子悲觀,煩躁,倔強,暴怒無常;母親:慈愛,樂觀,堅強)

2.研讀課文,通過“暴怒無常”“砸”“摔”“捶”等字眼體會史鐵生的痛苦與絕望。

3. 研讀關於母親的描寫,從“躲”“忍”“擋”等細節描寫體會母愛的無私與深沉,指導朗讀,進一步感受母親的平凡、堅強、寬容和無私。

(生答:“躲“字突出母親不願讓兒子看到自己的難過,但又不放心兒子一個人在家呆着,所以只得躲起來注意着兒子的動靜;”忍“字突出了母親的偉大與堅強,面對殘疾的兒子,即使自己生患重病也不想讓兒子失去活的希望;”擋“字突出了母親不想兒子看到落葉紛飛的,生命逝去的蕭條景象,她想讓兒子積極樂觀地活着,她要擋住的不僅是落葉,她要擋住的更是一扇通向死亡的門。)

4.自由閲讀課文,找出自己最感動或最喜歡的部分,並討論其喜歡或感動的原因,加深學生的情感體驗。

(生答:1.“母親撲過來抓住我的手,忍住哭聲説:“咱孃兒倆在一塊兒,好好兒活,好好兒活??”;母親用她堅強樂觀的態度鼓舞對生活充滿絕望的兒子要好好活着,母親這種偉大而無私的愛讓我深深感動。2.別人告訴我,她昏迷前的最後一句話是:“我那個有病的兒子和我那個還未成年的女兒??”母親在臨

死前仍讓放不下自己的兒女,體現了母愛的偉大和母親這一生的操勞。)

(四)品讀課文,體會感動

1.師問:你從哪些句子體會到了母親對“我”的寬容和關懷?

(生答:1.“母親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見的地方偷偷地聽着我的動靜。當一切恢復沉寂,她又悄悄地進來,眼邊紅紅的,看着我。”2. 母親撲過來抓住我的手,忍住哭聲説:“咱孃兒倆在一塊兒,好好兒活,好好兒活??”3. 那天我又獨自坐在屋裏,看着窗外的樹葉“唰唰啦啦”地飄落。母親進來了,擋在窗前:“北海的菊花開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4. 對於“跑”和“踩”一類的字眼兒。她比我還敏感。她又悄悄

地出去了。5. 別人告訴我,她昏迷前的最後一句話是:“我那個有病的兒子和我那個還未成年的女兒??”)

2.師問:母親為什麼沒讓“我知道她的病”?

(生答:母親知道兒子由於行動不便很傷心難過,對生活也充滿厭倦和絕望,她不想兒子再為自己的身體擔憂,這會更加加重他的精神負擔,而自己是兒子的唯一依靠,不想兒子覺得自己快失去依靠而更加輕生。)

(五)昇華情感,感悟人生

1.師問:母親為什麼如此急切地想帶兒子去看菊花?

(生答:因為母親知道自己的病已經很嚴重了,所剩的時日也不多了,她想在生前帶兒子去北海看看象徵着頑強生命力的花,想讓兒子高興高興,重塑對生活的希望。)

2.師問:母親所説的“好好兒活”到底是怎樣的活?

(生答:母親希望兒子像盛開的菊花一樣樂觀,積極,即使身體有缺陷但仍然能堅強地活着,做個生活的巨人。)師問:通過看菊花,母親意在給兒子的到底是什麼?結合課文最後兩個自然段深刻領悟。(生答:盛開的菊花淡雅、高潔、熱烈、深沉、潑潑灑灑、爛漫,鮮花是生命的象徵,母親希望盛開的鮮花能激起兒子生命的熱情和生活的希望,希望兒子能好好兒活下去。)

3.師問:母親帶着對兒女們深深的牽掛離開了,我想兒子應該有許多話要對母親説,大家試想下清明節到了,作者會對母親説些什麼?

(生答:他會説:“媽媽,您放心吧!我一定會好好兒活的。我要像北海那怒放的菊花一樣,好好兒的活,活得堅強,活得快樂,活得有價值,請您在天國裏放心!我早已不是曾經那個自暴自棄的孩子了,我要好好地活下去。”)

(六)隨文練筆,加深感悟

結合課後問題:你想對文中的母親、“我”和妹妹説點什麼?引導學生同人物對話,並作為課後作業寫下來。

(七)拓展延伸,推薦閲讀

1.引進史鐵生懷念母親的有關文摘。

母親生前沒給我留下過什麼雋永的哲言,或要我恪守的教誨,只是在她去世之後,她艱難的命運,堅忍的意志和毫不張揚的愛,隨光陰流轉,在我的印象中愈加鮮明深刻。

有一年,十月的風又翻動起安詳的落葉,我在園中讀書,聽見兩個散步的老人説:“沒想到這園子有這麼大。”我放下書,想,這麼大一座園子,要在其中找到她的兒子,母親走過了多少焦灼的路。多年來我頭一次意識到,這園中不單是處處都有過我的車轍,有過我的車轍的地方也都有過母親的腳印。

──摘自史鐵生《我與地壇》

我有一個悽苦的夢??在夢裏,我絕望地哭喊,心裏怨她:“我理解你地失望,我理解你的離開,但你總要捎個信兒來呀,你不知道,我們會牽掛你,不知道我們是多麼想念你嗎?”但就連這樣的話也無從説給她,只知道她在很遠的地方,並不知道她在哪兒。這個夢一再走進我的黑夜,驅之不去。

──摘自史鐵生《有關廟的回憶》

我坐在小公園安靜的樹林裏,閉上眼睛,想,上帝為什麼早早地召母親回去呢?很久很久,迷迷糊糊的我聽見了回答:“她心裏太苦了,上帝看她受不住,就召她回去了。”睜開眼睛,看見風正從樹林裏穿過。

──摘自史鐵生《合歡樹》

2.推薦閲讀史鐵生相關作品,實現了從課堂走向課外,走向生活。

閲讀《我與地壇》《合歡樹》《有關廟的回憶》,進一步體會史鐵生對母親地深切懷念。

《撇》的教案篇3

活動設計背景

根據中班幼兒的年齡特點,結合本班幼兒的現有水平和學習需要,我選擇了兒歌《小熊過橋》。此兒歌篇幅短小,通過小熊過橋前後的心情變化塑造了一隻勇敢小熊的形象,內容有趣,通過教師的引導幼兒可以理解。而且兒歌詞彙生動,如“走不穩、站不牢、心亂跳”,通過學習可以豐富幼兒的詞彙量。本次活動的重點是幫助幼兒理解兒歌內容,特別是幫助幼兒理解小熊過橋前後的心情變化,讓幼兒從中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本次活動的難點是引導幼兒根據小熊過橋的心情變化較有表情地朗誦兒歌,基於上述的解讀,本次活動的設想是先以提問走獨木橋的經歷導入活動,喚起幼兒原有過橋的經驗;接着再借助flash中形象生動的畫面幫助幼兒理解兒歌內容;最後通過聽教師朗誦、看教育掛圖、表演等多種形式引導幼兒學習兒歌,進一步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培養幼兒認真傾聽、大膽表達的良好習慣。

活動目標

1、 喜歡參加兒歌活動,感受兒歌語言的豐富和優美。

2、 能夠背誦兒歌的內容。

教學重點、難點

1、 理解兒歌內容,體會小熊過橋的情感變化,豐富詞彙:走不穩、站不牢、心亂跳,並能根據小熊過橋的不同心情較有表情地朗誦兒歌。

2、 能認真傾聽同伴發言,知道遇到困難要勇敢面對,有勇敢的精神

活動準備

① 教具:事先消過音的“小熊過橋”的flash、有關故事內容的教育掛圖

② ②學具:獨木橋、用皺紋紙做成的小河、小熊和鯉魚的頭飾

活動過程

(一)以提問走獨木橋的經歷引入活動,喚起幼兒原有過橋的經驗,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

師:前天,我們在飯後散步的時候走過了鐵索橋,小朋友站在橋上有什麼感覺啊?

(二)通過觀看flash,幫助幼兒理解兒歌內容,感受兒歌語言的豐富和優美,啟發幼兒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

師:今天有隻小熊也想過橋,我們一起來看一下發生了什麼事?

1、發生了什麼事,小熊過橋遇到了什麼困難?

2、小熊為什麼不敢過橋啊?小熊站在橋上有什麼感覺,它的心情怎麼樣?(豐富詞彙:立不穩、站不牢、心亂跳)

3、誰來幫助它了?鯉魚是怎麼幫助小熊的?小朋友動腦筋想一想,鯉魚會對小熊説什麼?跟旁邊的小朋友交流一下。

4、最後怎麼樣?小熊過橋了嗎?它的心情怎麼樣?

(三)多形式引導幼兒學習兒歌,學習較有表情地朗誦兒歌

1、教師有表情地朗誦兒歌,幼兒初步感知兒歌內容

2、教師結合掛圖再次有表情地朗誦兒歌,讓幼兒體會小熊過橋的心情變化,鼓勵幼兒爭做

勇敢的孩子

3、師幼結合掛圖共同朗誦兒歌

4、教師創設情境,幼兒帶上頭飾分角色表演兒歌

(四)以“小熊過橋、回班慶祝”的形式結束活動

師:小熊過橋心情很高興,它真是個勇敢的孩子。我們回班慶祝一下吧。

(五)活動延伸:

1、將掛圖投放到語言區,供幼兒進一步學習、朗誦

2、將頭飾、“小河”、“獨木橋”投放到表演區,鼓勵幼兒用誇張的動作、表情表演兒歌

附兒歌:

小熊過橋

小竹橋,搖搖搖,有隻小熊來過橋。走不穩,站不牢,走到橋上心亂跳。

“媽媽,媽媽快來呀!快把小熊抱過橋!”河裏鯉魚跳出水,對着小熊大聲叫:

“小熊小熊不要怕,眼睛向着前邊瞧!一二三,向前跑!”小熊過橋回頭笑,

鯉魚樂得尾巴搖。

《撇》的教案篇4

【教材解析】

?搭石》是一篇意境優美、生活氣息濃郁的散文。作者藉助對鄉親們“擺搭石、走搭石”等幾個生活畫面的細緻描寫,讚美了鄉親們無私奉獻的美好品質和家鄉的淳樸民風。

本課重在學習提高閲讀速度的方法和基本閲讀習慣。教學中通過記錄閲讀時間、檢測閲讀效果、交流閲讀體會等方式引導學生在閲讀時集中注意力,遇到不影響內容理解的詞語,不要停留太久,不要回讀。

【教學目標】

1.認識“汛、譴”等6個生字,讀準多音字“間”,會寫“汛、訪”等10個字,會寫“汛期、山洪”等16個詞語。

2.用較快的速度默讀課文,能集中注意力,不要回讀,瞭解課文的主要內容。

3.品讀作者細緻描寫的典型事例,抓住關鍵詞句,感受鄉親們默默無聞、無私奉獻的精神。

【教學重難點】

1.用較快的速度默讀課文,能集中注意力,不要回讀,瞭解課文的主要內容。

2.品讀作者細緻描寫的典型事例,抓住關鍵詞句,感受鄉親們默默無聞、無私奉獻的精神。

【教學準備】

1.預習提綱:完成對應課時預習卡。

2.準備資料:多媒體課件。

【教學課時】

2課時

第1課時

【課時目標】

1.認識“汛、譴”等6個生字,讀準多音字“間”,會寫“汛、訪”等10個字,會寫“汛期、山洪”等16個詞語。

2.用較快的速度默讀課文,能集中注意力,不要回讀,瞭解課文的主要內容。

【教學過程】

板塊??

談話導入,明確要求

1.單元導讀,明確單元主題。

(1)同學們,從今天起,我們進入第二單元的學習。請同學們先自讀第二單元導語頁,説一説:你獲得了哪些信息?(課件出示單元導語頁)

語文要素

(2)學生交流。

預設:①圖上畫的是沙漏,裏面裝着的是一本本書……②這個單元要求我們做到閲讀要有一定的速度。③學習提高閲讀速度的方法。④結合具體事例寫出人物的特點。

2.聯繫實際,交流體會。

(1)提問:同學們平常閲讀時有沒有關注自己的閲讀速度?提高閲讀速度有什麼好處?

(2)指名交流。

預設一:平時我喜歡看書,但不太關注自己的閲讀速度。遇到自己喜歡的、容易讀懂的書籍,讀得會快一些;遇到生字多、不太好懂的文章,閲讀就會慢一些。閲讀速度快,相同的時間,讀的書就會更多些。

預設二:有時向別人借一本喜歡看的書,歸還時間緊,就會快速地看,只看主要情節。精彩的部分也沒辦法回看,更沒有時間摘錄好詞好句。

3.提出要求,激發期待。

同學們都喜歡閲讀,還能儘量去讀懂文章內容,這個習慣非常好!閲讀是一種本領,有許多的竅門。有些文章值得細細品味,而有些文章適合“鯨吞”。《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要求我們在國小階段默讀的速度要達到每分鐘不少於300字。怎樣做到既讀懂,又讀得快,還能讀得多呢?學習了這一單元,我們會掌握一些提高閲讀速度的方法,幫大家實現讀懂、讀得快、讀得多的願望!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讀單元導語頁,明確本單元的語文要素,明確學習目標。談話引導學生聯繫實際閲讀經驗,再告知學生課標要求,使學生知需求與不足,對學習提高閲讀速度的方法充滿期待,產生學習動力。

板塊二

初嘗速讀,激發興趣

1.

閲讀背景,初試身手。

引導:請同學們集中注意力,默讀屏幕上的文字,説説寫了什麼。

課件出示:

1977年年末,劉章來到河北省省會石家莊工作。當他見到人們搶着擠公交車,無序地橫穿馬路的時候,便想到家鄉的潺潺小溪,想到山裏人走搭石的情景。當他見到馬路上有磚頭或樹枝,人們寧可繞着走,也不肯彎腰拾起的時候,他又想到山裏人在雨水過後,自覺擺搭石的情景。他覺得搭石上有心意、有美、有情,便在1980年2月寫了短文《搭石》,向人們展示山裏人勤勞、無私奉獻、互助禮讓的美德。

2.學生交流。明確:這段話介紹了《搭石》的寫作背景,作者寫這篇文章來讚美家鄉人民勤勞、無私奉獻、互助禮讓的美德。

3.方法提示:我們學習用較快的速度默讀時,要集中注意力,遇到不認識的字或不理解的詞可以猜讀,不停下,不回讀。這節課,我們用這個方法來學習課文《搭石》。

語文要素

?設計意圖】閲讀課文的寫作背景,嘗試快速閲讀,既激發學生的閲讀興趣,又為理解課文的主旨打下基礎。

板塊三

導讀提示,閲讀檢測

1.學習提示,嘗試運用。

(1)導入:我國當代詩人、作家劉章被譽為“農民詩人”“草根詩人”,他的作品大多描寫了家鄉人們的生活。

(2)板書課題。學生齊讀課題。

(3)根據學習提示默讀課文。

課件出示:

·用較快的速度默讀課文,記下所用的時間。讀的時候集中注意力,遇到不懂的詞語不要停下來,不要回讀。

·你讀這篇課文用了幾分鐘?瞭解了哪些內容?

①指名讀學習提示。

語文要素

教師強調:記下閲讀所用的時間,是指讀懂課文主要內容所用的時間,而不是目光掃過文字所用的時間。集中注意力地讀,讀的時候不分心,不被幹擾;讀中遇到不太理解的地方,學習猜讀,跳讀,不要回讀。

②學生默讀課文。課件計時器啟動。

③學生完成閲讀任務,記錄閲讀時間。

2.檢測效果,瞭解搭石。

(1)閲讀後檢測。

課件出示:

r·搭石是(小溪裏橫着擺放的一排平整方正的石頭)。

r·搭石的作用是(任人走,任人踏,方便人們過河)。

r·搭石構成了家鄉的(一道風景)。

r·課文圍繞“搭石”,主要寫了人們(擺)搭石、(走)搭石的情景。

r·搭石不僅聯結着故鄉的(小路),也聯結着鄉親們(美好的情感)。

(2)學生自我檢測,全班集體訂正。

(3)引導交流:請不同閲讀時長的同學彙報完成題目的情況,分享閲讀收穫。

預設一:我讀這篇課文用了3分30秒。我讀懂了什麼是搭石,搭石的作用是什麼,知道了鄉親們是怎麼擺搭石、走搭石的。還完成了檢測題,並且全對。

預設二:我讀得快,只用了3分20秒,但完成檢測題時,又回讀了課文,最後做對檢測題,用了4分多鐘。我想以後不能只讀不想,要邊讀邊思考,記下一些關鍵的信息。

3.閲讀分享,交流方法。

(1)引導:同學們初次閲讀課文,不僅能感知文章的基本信息,瞭解文章的內容,在提高閲讀速度上也進行了初次的嘗試。那麼,還有什麼好辦法能提高閲讀速度?看看我們的學習夥伴怎麼説。

(2)指名朗讀課後第一題,讀兩位學習夥伴的分享,並説説受到了什麼啟發。

預設:遇到不理解的詞句不能停留太久,如果不影響理解,就不再回看。回讀會使閲讀速度變慢。

(3)回憶自己剛才的閲讀過程,你們有沒有類似的體驗?有沒有出現注意力不集中或者回讀的現象?説説你的感受。

預設一:剛開始讀時,我不太理解“出工、收工”是什麼意思,但我沒有停下來,讀完後我猜測是上班、下班的意思。

預設二:閲讀過程中我發現稍微一分心,就不能很好地理解詞句,需要返回去再讀,所以集中注意力很重要。

(4)教師點撥閲讀方法。

①“集中注意力”,不因為其他事,而將目光離開文章,同時,邊讀邊想,不分神。如果注意力不集中,也會回讀。注意力不集中,只讀不想,會使理解不準確。

②“回讀”是指閲讀中目光重新掃視前面讀過的文字。回讀的次數越多,閲讀速度就越慢。所以閲讀中要儘可能減少回讀的次數。

4.默讀練習,鞏固方法。

(1)引導:用剛才學到的方法,快速閲讀課文第3自然段,記錄閲讀時間,完成閲讀任務。

課件出示:

·“走搭石”與過真正的橋的方法不同,二者的區別可以用“(緊走搭石慢過橋)”這句俗語來概括。

·“走搭石”時人們動作的協調有序表現在(前面的抬起腳來,後面的緊跟上去)。

(2)自我檢測,集體反饋。

(3)引導:請同學們彙報閲讀時間,反饋閲讀任務完成情況,説説遇到不理解的字詞時你是怎樣做的。

預設:我用了58秒的時間來閲讀這段文字,在閲讀的過程中我集中了注意力,因此感覺比以前讀得快。“人影綽綽”這個詞我不理解,而且字音也讀不好,所以我就跳了過去。

?設計意圖】默讀之前,提示學生注意閲讀要求,初步學習提高閲讀速度的方法:集中注意力閲讀,不回讀。接着讓學生進行速讀實踐,用測試的方式讓學生明白:提高閲讀的速度是指在讀懂課文的基礎上,比原來閲讀的速度更快一些,而不是過分追求速度,忽略對課文的理解。

板塊四

自學字詞,檢查反饋

1.過渡:認識和理解了生字詞,我們能再次提高閲讀的速度。下面我們學習生字詞。

2.用較快的速度默讀課文,自學生字詞。

3.檢測自學效果。

課件出示:

汛期

間隔

唯獨

譴責

懶惰

平穩

平衡

聯結

山洪暴發

脱鞋挽褲

協調有序

清波漾漾

人影綽綽

理所當然

(1)指名讀。相機正音。

清波漾漾(yànɡ)人影綽綽(chuò)

(2)集中注意力,迅速找出下列每組詞語中不同類的一個詞。

課件出示:

a.汛期

防汛

喜訊

汛情

b.懶惰

惰性

偷懶

勤快

c.協調

威脅

協助

協作

d.衡山

平衡

衡量

均衡

(3)圈出不懂的詞語,聯繫上下文理解。

①譴責:責備;嚴正申斥。本課指如果哪一處沒有搭石,人們會批評、責備那裏的人懶惰。

②清波漾漾:清色的水波在盪漾。

③人影綽綽:形容人影多,姿態美。綽:(體態)柔美。

④理所當然:從道理上説應當這樣。本課指年輕人背老人過搭石是應當做的事。

4.指導寫字。

課件出示:

(1)引導:你想提醒大家寫好哪個字?(指名説)

預設:①“懶”“衡”中間部分的最後一筆為了避讓右邊,都要變成點。

②“汛、訪、挽、隔、惰、穩、協”都要寫得左窄右寬。

③“隔”右部的“鬲”下面被包圍部分是一橫,不能寫成兩橫。

(2)學生練寫生字。

?設計意圖】五年級學生自主識字寫字、理解字詞的能力強,本環節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在交流中指導學生分享學習生字的成果。

板塊五

問題導讀,佈置作業

1.圍繞問題,默讀課文。

(1)思考:文中給你留下印象最深的畫面是什麼?哪些地方讓你感受到了美?

(2)學生集中注意力默讀課文,邊讀邊在文中相關句段旁邊寫下批註。

2.作業:做好閲讀批註,準備下節課交流。

?設計意圖】指導學生圍繞核心問題再讀課文,把握內容。

第2課時

?課時目標】

品讀作者細緻描寫的典型事例,抓住關鍵詞句,感受鄉親們默默無聞、無私奉獻的精神。

?教學過程】

板塊??

想象畫面,體會情感

1.快速讀文,抓住中心句。

(1)找出課文的中心句。

指名讀出課文的中心句:“搭石,構成了家鄉的一道風景。”

(2)概括課文的主要內容。(指名交流)

預設:課文主要寫了鄉親們擺搭石、走搭石的一幅幅畫面,讚美了鄉親們一心為他人着想,無私奉獻的美好品質和家鄉的淳樸民風。(相機板書:擺搭石

走搭石)

2.回顧課文,想象畫面。

(1)思考:説説課文給你留下印象最深的畫面是什麼,從哪些畫面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從哪些語句中可以體會到鄉親們美好的情感。

(2)小組內學生交流。

預設:鄉親們擺放搭石、一行人走搭石、兩人面對面走搭石、年輕人背老人走搭石的畫面都讓我印象深刻。

3.全班交流,體會情感。

學生交流預設:

(1)交流畫面一:心有他人擺搭石。

課件出示:

上了點兒年歲的人,無論怎樣急着趕路,只要發現哪塊搭石不平穩,一定會放下帶的東西,找來合適的石頭搭上,再在上邊踏上幾個來回,直到滿意了才肯離去。

①指名朗讀,其他同學邊聽邊想:這是一幅怎樣的畫面?你從中體會到了什麼?

預設:從“無論……只要……一定……”“合適”“踏上幾個來回”“直到”等詞語中,體會到上了點兒年歲的人調整、擺放搭石非常用心、細緻,心裏想的是他人。

②指名朗讀。教師指導:讀出上了點兒年歲的人為他人無私奉獻的美好情感。

(2)交流畫面二:協調有序走搭石。

課件出示:

每當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時候,動作是那麼協調有序!前面的抬起腳來,後面的緊跟上去。嗒嗒的聲音,像輕快的音樂;清波漾漾,人影綽綽,給人畫一般的美感。

①這些文字描寫了怎樣的畫面?從哪些詞語中可以體會到鄉親們美好的情感?

預設:課文最美的畫面就是一行人協調有序走搭石的情景。“協調有序”寫出了人們走搭石的動作美,“嗒嗒的聲音”寫出了人們走搭石的聲音美,“清波漾漾”“人影綽綽”寫出了人們走搭石的畫面美。

②品讀“協調有序”,想象畫面。

a.教師追問:“協調有序”是什麼意思?怎樣的動作才是協調有序的?如果不協調有序會怎麼樣?(聯繫“緊走搭石慢過橋”來體會)

b.指名説一説:結合文句,你是怎樣理解“協調有序”的?

c.教師點撥:沒有人踩腳,沒有人跌入水中,沒有人指揮,可是,一行人走得就像有人指揮似的,那麼輕快,那麼整齊,那麼有默契,那麼有序,那麼和諧!這樣的動作就叫作“協調有序”。

d.指導朗讀。引讀:每當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時候,動作是那麼協調有序!前面的——抬起腳來,後面的——緊跟上去;前面的——抬起腳來,後面的——緊跟上去;前面的——抬起腳來,後面的——緊跟上去。(速度一次比一次加快)

e.引導學生小結:所以,一行人走搭石,每個人心裏要——想着別人。這段話不但寫出了人們走搭石的動作美,還寫出了——聲音美,寫出了——畫面美,寫出了人們的——心靈美。

③再讀這段話,結合“清波漾漾”“人影綽綽”,想象畫面。

a.“清波漾漾,人影綽綽”是怎樣的畫面?(指名交流)

b.學生配樂朗讀,讀出家鄉的人們協調有序走搭石的美好畫面,心中有他人的美好情感。

(3)交流畫面三和畫面四:互相禮讓走搭石,尊老愛幼過搭石。

課件出示:

如果有兩個人面對面同時走到溪邊,總會在第一塊搭石前止步,招手示意,讓對方先走;等對方過了河,兩人再説上幾句家常話,才相背而行。假如遇上老人來走搭石,年輕人總要俯下身子背老人過去,人們把這看成理所當然的事。

①引導:這些句子描寫的是兩人走搭石的情景,從中你體會到鄉親們什麼樣的情感?是從哪些詞語中體會到的?

②指名回答。

預設:從“止步”“招手示意”“讓”“等”等詞語中可以體會到鄉親們的`相互禮讓;從“俯下”“背”可以體會到年輕人很尊敬老人。

③指導朗讀。

a.引導:用你的朗讀,讀出這種互相禮讓、尊老敬老的淳樸鄉情吧!

b.學生朗讀文段,讀出感受。指導讀好“總會”“伏下”“理所當然”。

?設計意圖】以課後第二題作為核心問題,引導學生在讀中想象畫面,品味詞句,體會情感,積累語感。

板塊二

拓展寫話,昇華情感

1.引導:走搭石的時候,還會有哪些動人的畫面呢?根據提示寫一寫。

課件出示:

·遇到孩子走搭石,大人總會(抱着孩子過去),人們把這看成理所當然的事。

·遇到搭石被水衝得七零八落,人們總會(重新把搭石整齊擺好),大家把這看成理所當然的事。

·看到走搭石的婦女抱着孩子,拎着東西,人們總會(幫忙拎東西或抱着孩子),大家把這看成理所當然的事。

學生反饋交流。

2.讀着這一幅幅畫面,劉章爺爺有怎樣的感歎?畫出文中相關的句子。

學生交流反饋。

預設:劉章爺爺感歎:搭石,構成了家鄉的一道風景。一排排搭石,任人走,任人踏,它們聯結着故鄉的小路,也聯結着鄉親們美好的情感。

3.讀着一幅幅畫面,你想説些什麼?

4.齊讀課文最後一個自然段。提問:這一自然段在文中起什麼作用?

預設:課文最後一個自然段是點睛之筆,讚美了鄉親們一心為他人着想、無私奉獻的精神。結尾借物喻人,起總結全文、昇華主題的作用。

?設計意圖】本環節抓住“理所當然”展開想象,拓展寫話,加深學生對鄉親們美好品質的理解,激發學生對鄉親們美好品質的讚美之情。引導學生關注文章結尾的作用,學習結尾借物喻人的寫法

板塊三

回顧全文,總結寫法

1.思考:回顧全文,課文圍繞“搭石”寫了哪些內容?是怎樣寫出作者對鄉親們美好品質的讚美的呢?

預設:課文圍繞“搭石”,寫了什麼是搭石,鄉親們擺搭石、走搭石的情景,表達了作者對鄉親們一心為他人着想、無私奉獻的品質的讚美之情。課文通過寫鄉親們擺搭石、走搭石的具體事例來突出鄉親們的品質特點。

2.引導學生看板書,一起説説人們是怎樣擺搭石、走搭石的,再次感悟寫法。

3.小結:作者善於從平凡的事物中發現美。藉助“搭石”這一平凡的事物,描寫人們擺搭石、走搭石的幾件具體事例,表現出鄉親們無私奉獻的精神和一心為他人着想的品質。結尾處運用了借物喻人的寫法。

搭石的美,讓作者銘記於心,流淌於筆下的文字中。家鄉人們的美好情感讓我們感動於懷,烙印在我們的精神世界裏,指導我們的行動。

?設計意圖】本環節再次回顧全文,總結出文章通過典型事例來表現人物品質的寫法,引導學生學語言,悟表達。

【板書設計】

5搭石

【教學反思】

?搭石》一文文質兼美,要讓學生在學習用較快的速度默讀課文中,想象畫面,感悟人們的美好品質,品味樸實的文字中藴含的美好的意境,讀是最根本的方法。

首先,本課的教學,我主要設計了多個環節的讀,每次讀的目標很明確。一讀明確目標,知道本單元要學習用較快的速度默讀課文,學習借具體事例,突出人物特點;二讀體驗方法,藉助背景閲讀,激發學習提高閲讀速度的興趣;三讀感知內容,運用集中注意力、不回讀的方法,把握文章主要內容;四讀體會情感,圍繞核心問題,讀中想象畫面,感悟人物品質;五讀拓展讀寫,總結全文,感悟讀與寫的方法並拓展運用。

其次,在引導學生學習提高閲讀速度,讀懂課文的同時,特別注重創設讀寫情境。在具體的情境中,更利於激發學生讀與寫的表達靈感。例如,圍繞“理所當然”,創設孩子、婦女走搭石的情景,引導學生想象畫面,拓展寫話。

《撇》的教案篇5

教學目標

1、自主學會本課的生字。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注意積累語言。

3、聯繫上下文或生活經驗,藉助旁批領會課文內容,感受魚販們的快樂。培養學生面對生活積極樂觀的態度。

一、結合實際,談話導入

教師:同學們,平常你們到魚市場買魚,的感受是什麼?學生各抒己見。今天,老師帶同學們漂洋過海,去西雅圖一個特殊的魚市場走走,看看這個魚市場給我們的感受是什麼。

二、學習課文

1、自讀課文,讀通課文。

(1)學生自讀課文,學習生字,注意讀準“媲”字的聲母。

(2)學生反饋讀課文情況。

(3)同桌分段輪讀課文,注意讀通課文。

2、根據旁批提示細讀課文,理解課文。

教師:同學們,在這個異國他鄉的西雅圖魚市場,你的感受是什麼?(這裏的人都很快樂)你從哪裏知道的?(根據學生的回答相機學習課文相應部分)

(1)魚販們的快樂。

① “那天,天氣不是很好,但市場並非……這是多麼和諧的生活,充滿樂趣和歡笑。”

a、指導朗讀,感受魚販充滿樂趣和歡笑的生活,體會魚販的快樂心情。

b、魚販們過着“和諧的生活”,還可以説過着()的生活。

②“與其每天抱怨沉重的工作……魚販們創造出了魚市場中的奇蹟。”

a、説説魚販們是怎樣把“苦日子過甜的”。

b、“一個創意接着一個創意”,你能説説他們會怎樣創造性地工作嗎?

c、採用多種形式指導朗讀。在讀中體會魚販們對待生活、工作的快樂情感。

(2)顧客的快樂。

①“這樣的工作氣氛還影響了附近的上班族……心裏似乎也會悟出一點道理來。”

a、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顧客是快樂的?(抓住重點詞語理解)

b、“心裏似乎也會悟出點道理來”,悟出什麼道理?

②指導朗讀,感受顧客的快樂之情。

3、品讀課文,欣賞課文。

教師:自己再自由讀課文,看看你特別欣賞哪些語句,有感情地朗讀出來。學生自己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朗讀交流。

三、拓展延伸

教師:同學們,難道生活中就只有魚市場有快樂?想想,哪裏還有快樂?

補充:的快樂

教師:同學們,只要我們樂觀地對待學習、生活,積極地享受學習、生活,那咱們處處都會擁有快樂。

四、作業

書寫生字。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