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卡》公開課教案設計三篇

來源:巧巧簡歷站 2.69W
 通過凡卡給爺爺寫信這件事,反映沙皇統治下俄國社會中窮苦兒童的悲慘命運,揭露當時社會制度的黑暗。下面是本站小編整理的《凡卡》公開課教案設計三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凡卡》公開課教案設計三篇

      《凡卡》公開課教案設計1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瞭解課文內容,理清課文脈絡。
  2、瞭解沙皇統治下俄國勞動人民的悽慘生活。
  3、讓同學領悟文章將作者敍述、信的內容和回憶插敍結合在一起的表達方法。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同學們回憶一下你們九歲時的生活狀況是怎樣的。是不是正享受着快樂的童年生活呢?在家是家長的寵兒,在學校有老師教你們知識。我們今天就來看看同齡的國小徒凡卡他過着怎樣的生活。
  二、熟悉課文內容,整體理解課文
  1、由朗讀課文,邊讀邊考慮:
  文章主要寫了一件什麼事情?
  (課文主要寫了凡卡給爺爺寫信的事。)
  2、理清文章的脈絡,小組討論:
  以信為線索,課文講了哪幾局部內容?你能試着給課文分段嗎?
  分為三局部:
  寫信前(1~2段);寫信中(3~15段);寫信後(16~21段)。
  第一局部:聖誕節前夜,凡卡趁老闆做禮拜的機會,偷偷地準備給爺爺寫信。
  第二局部:凡卡寫信的內容及聯想。
  第三局部:凡卡寫信封,寄信和寄信後所做的夢。
  追問:大家能説説分段的依據嗎?
  (依照事情發展的順序寫的。)
  3、默讀課文第二局部,找找哪些是凡卡寫信的內容?哪些是寫凡卡在寫信時聯想到的?
  寫信的內容: 3、8、10、11、12、15。
  寫信時聯想到的:4、5、6、13、14。
  三、從信中瞭解凡卡的生活,體會情感
  1、以小組為單位默讀課文,把信的內容連起來讀一讀,想一想:
  “凡卡是個怎樣的小朋友”?“信中寫了哪些內容”?
  以此引導同學細細讀信。通過讀書、討論、總結出以下幾點:
  ⑴ 凡卡是個孤兒,只有爺爺一個親人,他思念爺爺。
  ⑵ 凡卡在鞋匠家過着非人的悽慘的學徒生活,受盡折磨。
  ⑶ 莫斯科的情況,這個大城市不是窮人的天下。
  ⑷ 凡卡央求爺爺帶他回到鄉下。
  2、瞭解凡卡的悽慘生活,默讀“凡卡在鞋鋪受盡折磨”一段(8段),討論:
  凡卡在鞋鋪裏受到了怎樣的折磨?
  (找出原句並概括。)
  捱打:被老闆揪着頭髮,拖到院子裏,拿皮帶打;老闆娘用魚嘴戳他的臉;
  捱餓:吃的“簡直沒有”、“一點兒”、“又是一點兒”;
  挨凍:而且睡不好。
  3、提問:
  凡卡為什麼會受到折磨?
  (只要同學根據自身的理解説的恰當都可以,培養同學整體掌握課文的能力和語言表達的能力,發展他們的創新思維。)
  教師適時簡要介紹文章背景:
  沙皇統治下窮苦小朋友的悽慘生活。《凡卡》寫於1886年,它反映了沙皇統治時,無數破產了的農民被迫流入城市謀生,他們深受剝削之苦,連兒童也不能倖免。契訶夫家的小雜貨店裏有兩個國小徒,就常受他父親的虐待。他自小了解學徒生活,也同情國小徒的倒黴命運。
  4、進行德育滲透,讓同學懂得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激發同學愛祖國。
  5、朗讀指導:
  ⑴ 考慮:
  一個九歲的小朋友擔負這麼重的勞動,遭受這麼多的折磨,怎麼忍受得了呢?該怎麼讀呢?
  ⑵ 師範讀並指導。
  ⑶ 同學自由朗讀。
  ⑷ 全班朗讀。
  四、安排作業
  1、積累詞語;
  2、查找作者生平以及有資料
  【板書設計】
  捱打:揪、拖、打、戳
  捱餓:簡直沒有
  挨凍:而且睡不好
  第二課時 【教學目的】
  1、讓同學理解文章運用寫信的過程記敍,採用插敍、對比、反襯、暗示的表達方法表達人物的思想感情。
  2、讓同學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通過凡卡寫信的內容及他的神態、動作,聯想並理解他的內心。
  【教學重點】
  1、對比手法的運用。
  2、通過凡卡寫信的內容及他的神態、動作,聯想並理解他的內心。
  【教學過程】
  一、導入
  上一節課,我們解讀了凡卡信的內容,今天我們接着來看看凡卡在寫信時聯想到了什麼。
  二、從凡卡的聯想中瞭解凡卡的生活,體會情感
  1、朗讀凡卡的聯想,考慮:
  凡卡聯想起什麼事?
  指明2個同學分別朗讀,然後讓其他同學概括:
  4、5、6段:第一次聯想到了爺爺守夜的情形和鄉村冬夜的景色。
  13、14段: 第二次聯想到與爺爺砍聖誕樹的情景。
  2、考慮:
  凡卡為什麼會想起這些?
  小組討論然後回答
  聯想到爺爺,突出了凡卡對爺爺的思念;
  聯想冬夜的景色,説明冬夜充溢了快活、歡樂的氣氛,這與凡卡的學徒生活形成了鮮明的對比,説明凡卡思念爺爺,思念家鄉的一切;
  聯想到爺爺砍聖誕樹可以看出爺爺在農村的生活很貧苦,但在凡卡的回憶裏是那樣的美好、快樂、有趣,反襯出凡卡在莫斯科生活的孤單與淒涼。
  (對比前文寫莫斯科的一段。)
  3、指導朗讀:
  怎麼把回憶中的快活讀出來?
  (重點讀第6段和第13段。)
  4、小結:
  兩段回憶是本文的.插敍;
  這兩段對鄉村美好生活的聯想對凡卡的淒涼悽慘的學徒生活起了對比、反襯作用。
  三、從凡卡的心情中瞭解凡卡的生活,體會感情
  1、找出作者的敍述局部,想想凡卡在寫信時,心情是怎樣的?有什麼變化嗎?
  2、理解重點句子,從重點詞中體會凡卡的內心活動:
  ⑴ 凡卡撇撇嘴,拿髒手背揉揉眼睛,抽噎了一下。
  ⑵ 他很滿意沒人打攪他寫信,就戴上帽子,連破皮襖都沒披,只衣着襯衫,跑到街上去了。
  ⑶ 過了一個鐘頭,他懷着甜蜜的希望睡熟了。
  第1句對凡卡訴説自身受折磨情況後的動作描寫,突出表示凡卡極度痛苦的心情。
  第2句説明凡卡急於要把信寄出去,好讓爺爺快點來接他,快點脱離苦海的內心活動。
  第3句由於寫信沒有被打攪而滿意,寄信也很順利,心情肯定輕鬆了許多。所以懷着甜蜜的希望睡熟了。
  3、交叉在理解第1句後,朗讀15段,加深理解凡卡的心情:
  同學齊讀,讀完提問,從朗讀中你體會到凡卡怎樣的心情?
  (凡卡孤苦無依,受盡折磨,凡卡迫切希望離開這裏。)
  4、交叉在理解第3句後,凡卡的信寄出去了,凡卡的願望會實現嗎?
  (從文中找依據。)
  為什麼還要寫他的夢?
  (夢中的美好反襯出實際的嚴酷。)
  四、安排作業
  擇A或者C或者C完成:
  A、用第一人稱,按時間順序寫出凡卡的故事。
  B、用“凡卡的故事”為題改寫這個故事。
C、你有什麼想對凡卡説的?能否給凡卡寫一封信。
 

     《凡卡》公開課教案設計2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瞭解凡卡悲慘的生活遭遇,體會文中表達的思想感情。
  2.初步領悟文中所採用的對比、反襯、暗示的表達方法。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通過第八、第十、第十五自然段的理解感受凡卡生活的悲慘和內心的痛苦。
  教學難點:初步領悟文中所採用的對比、反襯、暗示的表達方法。
  教學準備:
  學生:瞭解契柯夫的作品及本文的寫作背景。
  教師:課文錄音、配套卡片若干
  板書設計:
  現實:悲慘
  凡卡
  回憶:快樂
  教學過程:
  一、複習導入,初設疑問:
  1.通過昨天的學習,我們瞭解到《凡卡》這篇小説在寫作上有什麼特點?
  2.凡卡回憶了哪些往事?你從凡卡回憶的這些往事感受到他在爺爺身邊時生活得怎麼樣?(板書:回憶快樂)
  3.凡卡給爺爺寫信,信的主要內容是什麼?(凡卡希望爺爺把他帶回村子裏去。)凡卡為什麼希望爺爺把他帶回去?(板書:現實悲慘)
  4.今天,你想進一步知道什麼呢?引導學生進一步追問:凡卡的.生活悲慘在哪兒?凡卡的生活為什麼這樣悲慘?
  二、讀信悟情,解答疑問:
  1.快速讀信,看看課文的哪幾個小節最能反映凡卡生活的悲慘?
  2.默讀第8小節,找找反映凡卡悲慘生活的句子,並把自己的體會標註在書上。
  A.學生交流
  B.交流後引導學生總結:凡卡吃不好,睡不好,還常常捱打,被夥計捉弄。
  C.設身處地地想想,如果是你,會怎麼樣呢?
  D.我們那可憐的凡卡正在向爺爺傾訴自己的不幸,選擇最能打動你的句子有感情地讀一讀。自由讀、指名讀、齊讀“親愛的爺爺,……”
  3.默讀第10、15自然段,也找找反映凡卡悲慘生活的句子,感受深刻的地方適當地寫一些標註,如有產生疑問的地方,就在旁邊打個問號。
  A.交流反映凡卡悲慘生活的句子和體會。
  B.學生質疑(估計):“凡卡為什麼不怕爺爺結結實實地打?”引導學生通過討論體會凡卡在鄉下的生活很苦,可是當學徒的生活更苦,以及凡卡失去親人疼愛的孤獨。
  C.在10和15節中選一個小節練習有感情地朗讀。自由讀、兩小節各指名一人讀、評讀。
  4.討論第二個問題:凡卡的生活為什麼這樣悲慘呢?結合課文及課外查閲到的資料談談。
  5.把信的內容連起來有感情地讀一讀,讀到寫回憶的部分停下來想一想凡卡在爺爺身邊時的快樂生活。教師質疑:這篇小説一半寫苦,一半寫甜,這是不是有矛盾?(引導學生討論,領悟作者寫凡卡回憶鄉下生活的“快樂”,更襯托出凡卡學徒生活的“悲慘”。)
  三、再問再議,拓展練筆:
  1.自由讀20、21兩個自然段,提出問題與同學討論。
  2.重點討論問題:凡卡寫的這封信,他爺爺能收到嗎?
  A.學生聯繫“地址不詳”,認為他爺爺不能收到信。
  B.討論:就算凡卡的爺爺能收到信,他能把凡卡帶回去嗎?
  C.是啊,對於凡卡來説,回到爺爺身邊只能是一個甜蜜的夢而已。(播放最後一節課文錄音)
  3.練筆(任選一題)
  l.課文在凡卡睡熟並做着甜蜜的夢的地方結束了。但夢總是要醒的,想象一下,凡卡睡醒以後,會發生什麼事情。
  2.讀了課文,你可能有很多話想對凡卡説。先説一説,再寫下來。
  (如教學時間不充裕的話,就作為作業。)
  四、佈置作業
把自己喜歡的詞句摘抄在自己的摘抄本上。
 
     
    《凡卡》公開課教案設計
3
  學習目標:
  1.通過學習凡卡寫信的內容以及他的神態、動作、聯想,來了解他的內心(過程與方法)。
  2.學習本課生字、新詞。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知識與技能)
  3.通過理解課文,瞭解舊俄沙皇統治下窮苦孩子的悲慘生活,激發學生痛恨不合理的社會制度,珍惜今天幸福生活的思想感情。(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教學時數:兩課時
  教學過程
  一、走進文本
  生活化導入,讓班級的學生描述一個最幸福的生活場景(這個導入可以使學生把自己的生活與凡卡的生活進行對比,從而更能認識到凡卡的痛苦,也會更加珍惜今天的生活,潛移默化的教育往往最有效果)。
  二、熟悉文本
  1.用生字詞(讀音、解釋)檢查預習情況(“知識與技能”目標)。
  凡卡茹(rǘ)科夫  楦(xuàn)頭  保佑(yòu)  別墅(shǜ)
  蘸(zhàn)了蘸筆尖  小崽(zǎi)子  搓(cuō)煙葉  打攪(jiǎo)
  2.用文章內容來檢查預習。
  凡卡的這封信主要寫了哪些內容啊(“知識與技能”目標)?
  向爺爺述説自己在鞋匠阿里亞希涅那兒所遭遇的痛苦,想讓爺爺把自己接到身邊。
  他在鞋匠阿里亞希涅那兒遭遇哪些痛苦啊?(對課文的熟悉並不多餘,因為深入分析深入解讀是一定要以充分熟悉文本為基礎的)
  3.檢查朗讀(全文或某些段落)
  三、解讀文本
  提幾個問題貫穿起課堂的邏輯結構(“過程與方法”目標)
  第一個問題:文章寫道,凡卡把自己的'這封信投入了郵箱,可是,請大家根據課文內容思考,凡卡的這封信能夠寄出去嗎?
  學生的回答肯定不夠全面,教師不要急於公佈正確答案,而是要形成懸念,讓學生再讀課文,熟悉文本(在這裏,教師提示學生默讀課文,這是正確回答的前提),在一堂課裏,不同形式的熟悉文本既能為深入解讀文本打下堅守基礎,又是語文教學“語文味”的重要體現。這個時候的教師可以用“為什麼”“你怎麼這樣認為呢”“你是如何得出這個結論的,能否給大家介紹一下你的思路”等的問題來讓學生自己質疑自己的答案,從而形成進一步閲讀文本的要求和興趣。
  第二個問題:既然凡卡的這封信最後不能寄出,為什麼他還要寫呢,他不寫行不行啊?
  上面我們已經瞭解了信的內容,反映了凡卡的痛苦生活,有了痛苦如果有個地方説一説,對一個人來説有哪些作用呢?
  心靈的慰藉,一種暫時的安慰,這是生命的必須。如果有痛苦沒有地方訴説,會使我們更加痛苦。所以,凡卡的這封信即便是最後不能寄出,他也要寫。最後他能夠“懷着甜蜜的希望睡熟了”就説明了這一點。
  所以,在生活中,如果自己的朋友有了痛苦我們就應該認真地傾聽他的訴説;同樣,如果自己有了痛苦也應當找個合適的機會向朋友訴説,讓朋友分擔自己的痛苦。“一個快樂兩個人分享,一個兩個快樂;一份痛苦兩個分擔,一個只有一半的痛苦。”(如果長期堅持這樣的教學,學生的同情心就會逐步形成了,也就是“三維目標”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形成了)
  插入全文朗讀。
  第三個問題:假如凡卡的這封信能夠順利寄出,爺爺很快就能收到,他的爺爺會來接他回去嗎?
  學生討論思考回答。不能。爺爺讓他在鞋匠阿里亞希涅幹什麼,爺爺自己是什麼狀況呢,爺爺能夠養活他嗎?通過這些追問,學生一方面認識到爺爺也是泥菩薩過江——自身難保,即便是能夠把他接回去,在爺爺的主人——日發維夫老爺家裏幹活,還是一樣地會受這樣的折磨(而且,爺爺給他的選擇是最好的,不管是哪個時代哪種社會,有手藝往往總是生活得比較好)。
  自己的主人是這樣,爺爺的主人也會這樣,請大家思考,這説明了什麼問題呢?
  當時的社會都這樣,即所謂“天下烏鴉一般黑”的時代,自然地引出對作者和背景的介紹。這個時候介紹作者和背景,有助於學生更深刻的理解當時的沙俄統治和普通百姓所經受着的折磨和痛苦,從而更加同情凡卡和爺爺,更加憎恨沙俄的統治者和那些欺壓百姓的地主階段,也有利於“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進一步形成(在教學中,“順其自然”,順着教學進程的自然而安排教學環節,這也是現代教學所倡導的,以前的教學總是在開頭就介紹作者和背景,往往使學生丈二和尚——摸不着頭腦,浪費了教學資源,影響了文本的解讀。在教學中我們堅持這樣一個原則——“一切安排都以有助於學生更好的學習來進行”,有了這個前提,就可以讓我們做到,如果一開始介紹作者和背景能夠有助於課堂學習,那我們就在一開始介紹作者和背景,如果不能,我們就動腦子把這兩個“知人論世”的重要內容安排在其它合適的位置)。
  四、昇華文本
  第四個問題:文章最後寫道凡卡在夢裏,看見的很多美好的情景,寫這些有什麼作用啊?
  請大家聯繫全文(提醒學生再次默讀課文)和時代背景思考一下,然後作出回答。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