穀雨教案7篇

來源:巧巧簡歷站 9.97K

教案寫好了幫助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重點講解和培養學生的關鍵思維方式和學習策略,教案的有條理性可以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學習規劃,提高學習的自律性和持久性,本站小編今天就為您帶來了穀雨教案7篇,相信一定會對你有所幫助。

穀雨教案7篇

穀雨教案篇1

活動目標

一、培養動手能力,陶冶情操,教會他們用平和的心態從容處事;

二、在茶的沖泡中,教會他們講究的是細節,如温度、時間、茶的投放量、茶器等等;

三、互動禮節:規範高雅的茶藝動作,久而久之養成良好的禮節,塑造孩子的身心。通過茶文化,能夠陶冶孩子的情操,而且其中的一些細節,更能潛移默化地教會孩子做人的道理。

四、通過活動引起幼兒對二十四節氣的興趣,加深對中華傳統文化的認知。

活動過程

1、教師引導幼兒瞭解穀雨節氣對於農事和民間習俗的重要意義

由穀雨節氣間氣候的特點引導幼兒瞭解穀雨期間的習俗

2、帶領幼兒瞭解了穀雨這一天的養生食品。

教師介紹中國的茶飲文化——二十四節氣中的穀雨這一天,便是全民飲茶日,倡導茶為國飲、科學飲茶的生活態度。

3、藉助工具(如繪本、視頻、書籍、茶具等)讓幼兒初步理解茶文化

(茶道六君子:茶筒、茶匙、茶漏、茶則、茶夾、茶針)

4、介紹茶葉材料名稱:茶葉

通過教師對不同品種的茶葉進行介紹,使幼兒瞭解茶的分類及用途,學習區分紅茶、綠茶、烏龍茶。

讓幼兒初步感受、體驗中國的茶文化,激發民族自豪感。學會觀察茶葉的不同特點,簡單區分茶葉。

5、引導幼兒學習茶水的沖泡方法後,帶領幼兒製作“穀雨茶”

教師講解泡茶的細節,如温度、時間、茶的投放量、茶器等等

6、幼兒品嚐“穀雨茶”

幼兒不僅瞭解了茶文化,並通過自食其力,喝到了自己親手泡製的“穀雨茶”

換問法:這朵牡丹花漂亮嗎?哪裏最漂亮?你們猜猜這是誰拍攝的?等延伸活動:

幼兒欣賞感受牡丹花的美后,嘗試用多種材料顏料、毛筆、毛刷、報紙團、海綿、瓶底、自制粉撲等多種材料作畫表現牡丹,進一步感受牡丹的美。

活動總結

本節活動有四個巧妙之處:

第一:充分調動了幼兒的多種感官。幼兒通過看一看、聞一聞、比一比,通過親身感知去認識牡丹花,解決活動的重點認識牡丹花的外形特徵。

第二:引導幼兒分層次有目的的觀察。根據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注意時間較短,觀察外形特徵時分兩次去觀察,一次觀察花朵,一次觀察花葉,幼兒帶着觀察目的有效的觀察,對牡丹花外形特徵的認識更加充分。

第三:通過電子設備輔助幼兒表達。幼兒不僅用多種感官感知體驗,幼兒通過電子設備相機、ipad等影像來表達自己的收穫,結合圖片進行表達與分享。

第四:巧妙利用園林叔叔。通過邊看園林叔叔的修剪照顧牡丹花邊聽園林叔叔講解愛護花草的知識,幼兒體會到了園林叔叔的辛苦同時會激發幼兒愛護牡丹花及身邊的花草。

穀雨教案篇2

一、活動目的。

1、通過活動,讓學生體會幫助人與被人幫助的快樂。

2、讓學生初步學會在別人有困難時,能積極伸出援助之手,培養愛的情感和良好的`人際心理。

二、活動準備。

1、學生準備:紅領巾。

2、提醒學生:遊戲過程中遵守遊戲規則;大膽發言,説出內心的真實感受。

3、邀請部分家長參加。

三、活動過程。

(一)“盲人走路”的遊戲。

1、平時,我們走路、讀書、寫字都離不開眼睛。如果沒有眼睛,生活會是怎樣呢?下面我們就來玩個“盲人走路”的遊戲。這個遊戲要玩得有意思,還得遵守一些遊戲的規則,你們能遵守嗎?我們一起來看看是什麼規則?(小黑板出示)

(1)蒙上眼睛,走到老師身邊和老師握一下手,然後回到座位;

(2)遊戲過程中講究誠信,保證把眼睛蒙嚴實了,把自己真正當作一位盲人來做好遊戲。

2、你能做到誠實守信嗎?我們現在解下紅領巾來把眼睛蒙上(矇眼過程中)老師提醒一下:有的人是真蒙上了,像盲人一樣看不見了,可有的人看起來蒙上了,實際卻沒有蒙好可能是紅領巾疊的不夠厚,透光,隱隱約約看得見人影,你有沒有這樣呢?

3、好,蒙好的先坐在自己位置上,等一會兒。我説“開始”,你就到老師這兒來,握過手的就回到位置上,但記住:不管能不能找到老師,不管能不能回到座位,都不能解下紅領巾,直到我説:“遊戲結束!”你才可以解下紅領巾。

4、能遵守嗎?那好,小盲人們慢慢走到老師這兒來,和老師握個手好嗎?

5、握過手的,你就可以回座位了。好!現在所有人站在原地不要動,能回到自己的座位嗎?實在不能回去的就摘下紅領巾吧!

6、好,剛才我們當了回盲人,感覺怎樣?你的心裏有什麼感受呢?

7、現在我們再來做一次這個遊戲,這次呢,同桌兩個人合作起來,一個人當盲人,另一個人攙着他,把他領到老師這兒來握個手。明白了嗎?

8、這次當盲人的同學,你能説説兩次當盲人感覺一樣嗎?

9、那麼,攙盲人走的同學,聽了小盲人們的感受,你又有什麼感受呢?

10、(原來真誠待人,被人信任是如此令人愉快的事!)伸出你的手,給人以幫助,雖然只是舉手之勞,卻能給盲人帶來光明,給自己帶來快樂。

今天我們晨會課的主題就是:(齊讀)播種真誠,收穫信任。

(二)“誠信”在我身邊。

1、那麼在你的生活中,有沒有過此類關於誠信的事?你親身經歷的,或者是你聽説過的都可以!小組之間先説説。

2、指名全班交流。(雖然是一件小事,卻讓你充滿感激!老師也快樂着你的快樂!他的行為真讓人感動!)

(三)“誠信”在我心中。

伸出我們的手,給需要幫助的人以援助,不僅給別人以温暖,也會給自己的心靈灑滿了陽光。相信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會變成美好的人間。讓我們記住:當你播下真誠,那你必將收穫信任!

(四)“誠信”引我前進。

讓我們來誦讀誠信的名言警句:

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孔子

誠信是做人之根本,立業之基。

你必須以誠待人,別人才會以誠相報——李嘉誠

誠信是人最美麗的外套,是心靈最聖潔的鮮花。

誠信是溝通心靈的橋樑,善於欺騙的人,永遠到不了橋的另一端。

穀雨教案篇3

設計意圖

“趣玩二十四節氣”課程的內容選擇,遵循適宜性、整體性、遊戲性三原則。摒棄大而空地堆砌節氣知識,精心選取每個節氣最重要的物候特點、節氣習俗等,採用幼兒喜聞樂見的活動形式,如節氣故事視頻、民俗體驗、遊戲探究,帶領幼兒真正走進節氣文化。

節氣“穀雨”的集中活動以“雨生百穀”這一節氣含義作為核心,展開介紹了穀雨時節多雨的氣候特點、“穀雨前後,種瓜點豆”的農事活動,並結合《穀雨到了》的節氣故事視頻、“種豆子”的科學活動,帶領幼兒充分地感知、體驗穀雨的節氣文化,真正做到活動有價值,孩子有收穫。

活動目標

瞭解穀雨的氣候特點與農事活動,知道穀雨前後適合農作物的生長。

能夠與同伴合作種植豆子,體驗穀雨時節種植的樂趣。

活動準備

經驗準備:幼兒對常見農作物有一定認識。

課件準備:“農作物”組圖;《穀雨到了》故事視頻;《種豆子》手工視頻;

紙面教具:《種植牌》;《種植記錄表》。

材料準備:各類豆子、鏟子、土培容器、澆水工具。

活動過程

出示組圖“農作物”,激發幼兒的活動興趣。

(教師也可在本環節出示農作物,進行實物展示)

——這些農作物你都認識嗎?

——你知道它們是怎麼來的嗎?(種出來的)

——哪個季節比較適合種植這些農作物呢?(春季)

播放故事視頻《穀雨到了》,引導幼兒瞭解穀雨的氣候特點與農事活動。

活動建議:教師可重複播放故事視頻,引導幼兒從視頻裏尋找答案。

——現在正是春天,是播種農作物的好時候,熊貓奇奇和熊貓妙妙打算去田野間走走,我們也去看看吧。

——農民伯伯向奇奇和妙妙介紹了哪個節氣呢?(穀雨)

——穀雨是春天的第幾個節氣?(最後一個)

——為什麼穀雨到了,適合播種農作物?(天氣變暖、雨水多了)

——“穀雨前後,種瓜點豆”這句俗語中,“瓜”和“豆”指的是什麼呢?(農作物)

小結:穀雨不僅是二十四節氣之一,還是春季的最後一個節氣。穀雨到了,天氣變暖和了,雨水也變多了,特別適合播種農作物,所以“種瓜點豆”是穀雨前後最重要的農事活動。

播放手工視頻《種豆子》,出示種植工具與材料,引導幼兒瞭解土培種植豆類農作物的方法。

1.師幼互動,瞭解幼兒有關種植豆類的已有經驗。

——穀雨到了,我們也來種一種豆子吧。你種過豆子嗎?

——你知道種豆子需要哪些工具?做哪些準備嗎?

2.播放手工視頻《種豆子》,引導幼兒初步瞭解土培種植豆類農作物的方法。

——種豆子前要準備什麼呢?

——具體的步驟你都記住了嗎?

3.出示種植工具與材料,教師演示種植,引導幼兒鞏固種植方法。

活動建議:教師可用提問的方式引導幼兒回憶種植的步驟,幼兒回答一個步驟後,教師演示一個步驟。

——老師也準備了這些材料,請你們幫老師回憶一下種植豆子的步驟吧。

在小組內發放種植工具、紙面教具《種植牌》,組織幼兒到種植區種植各類豆子,體驗穀雨時節種植的`樂趣。

1.將幼兒分組,每組提供種植工具及不同種類的豆子,如黃豆、綠豆、花生、蠶豆等。

2.帶領幼兒到種植區,按小組進行種植。

3.分發紙面教具《種植牌》,請幼兒做好標記插放至盆栽中。

活動延伸

區域活動

在種植區,投放種植工具和紙面教具《種植記錄表》,請幼兒照顧、記錄豆子們的生長。

家園共育

1.請家長與幼兒在家探索更多有關種植豆子的方法,通過拍照進行記錄、分享。

2.穀雨有“摘春茶”“賞牡丹”的習俗,家長可在穀雨前後帶幼兒摘茶、賞牡丹。

3.家長與幼兒共同聆聽寶寶巴士故事《穀雨節氣:一起去看牡丹吧》,引導幼兒進一步感知節氣傳統文化。

季節劃分

我國傳統的四季劃分方法是以二十四節氣中的“四立”作為四季的起始點,以二分和二至作為中點。如春季以立春(鬥指東北,後天八卦艮位)為始點,春分(鬥指東)為中點,立夏(鬥指東南)為終點。以“四立”為四季的起始適用於反映我國的氣候與物侯。由於地域差異,西方國家入春比我國遲。在西方,是以“二分二至”作為四季起始的。如春季以春分為起始點,以夏至為終止點。西方國家地處較高緯度,離黃赤相交點較遠,以“二分二至”作為四季的起始點比“四立”更能實際反映西方當地氣候與物候。西方這種以“二分二至”劃分的四季比我國傳統“四立”劃分的四季分別遲了一個半月。

節氣農事

雨生百穀,雨量充足而及時,穀類作物能茁壯成長。穀雨是春季的最後一個節氣,這時田中的秧苗初插、作物新種,最需要雨水的滋潤,所以説“春雨貴如油”。這時,中國南方華南大部分地區雨水較豐,常年4月下旬雨量約30至50毫米,每年第一場大雨一般出現在這段時間,對水稻栽插和玉米、棉花苗期生長有利。但是華南外的南方其它地區雨水大多不到30毫米,需要採取灌溉措施,減輕乾旱影響。北方地區是旱地農業;全年降水量少,而且季節分配不均,降水集中在夏季;每年的春季少雨,常有乾旱,春旱嚴重;應及時春灌。

穀雨的來歷

“二十四節氣”是上古農耕文明的產物,農耕生產與大自然的節律息息相關,它是上古先民順應農時,通過觀察天體運行,認知一歲(年)中時令、氣候、物候等方面變化規律所形成的知識體系。古時,臨制四方、建四時、均五行、移節度、定諸紀,皆繫於北斗。北斗七星是北半球的重要星象,在不同的季節和夜晚不同的時間,會出現於北半球天空不同的方位,它是古人定方向、季節節氣的標尺。北斗七星圍繞北極星自東向西轉的規律,我國古代的星象學家把它形象地叫做“斗轉星移”,而通過“斗轉星移”的規律,人們能夠判斷季節節氣時間。即所謂:“斗柄東指,天下皆春;斗柄南指,天下皆夏;斗柄西指,天下皆秋;斗柄北指,天下皆冬。”由於二十四節氣是以北斗星斗柄旋轉指向確定,因此這個曆法也稱作“星辰歷”。以北斗星斗柄所指的方位作為確定季節的標準,稱為鬥建,亦稱月建。斗柄旋轉依次指向“十二辰”,稱為“十二月建”(或“十二月令”),“建”代表北斗七星斗柄頂端的指向;斗柄從正東偏北(寅位,後天八卦艮位)開始,運轉一圈為一週期,謂之一歲(攝提)。西漢漢武帝時期將“二十四節氣”吸收入《太初曆》作為指導農事的歷法補充。採用“平均時間法”(又稱平氣法)劃分節氣。用立杆測影(土圭)在黃河流域測定日影最長、白晝最短(日短至)這天作為冬至日,以冬至日為“二十四節氣”的起點,將冬至與下一個冬至之間均分24等份,每“節氣”之間的時間相等。現行的“二十四節氣”來自於三百多年前訂立的“定氣法”(1645年起沿用至今)。而從定《時憲曆》之後直至今的“農曆”,“二十四節氣”是根據太陽在迴歸黃道上的位置來定的,即在一個為360度圓周的“黃道”(一年當中太陽在天球上的視路徑)上,劃分為24等份,每15°一等份,以春分點為0度起點(排序仍把立春列為首位),按黃經度數編排,每15°為一個節氣。

史料記載

?通緯·孝經援神契》:“清明後十五日,鬥指辰,為穀雨,三月中,言雨生百穀清淨明潔也。”

?羣芳譜》:“穀雨,谷得雨而生也。”穀雨前後,天氣較暖,降雨量增加,有利於春作物播種生長。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三月中,自雨水後,土膏脈動,今又雨其谷於水也。雨讀作去聲,如雨我公田之雨。蓋谷以此時播種,自上而下也。”

這時天氣温和,雨水明顯增多,對穀類作物的生長髮育關係很大。雨水適量有利於越冬作物的返青拔節和春播作物的播種出苗,古代所謂“雨生百穀”,反映了“穀雨”的現代農業氣候意義。但雨水過量或嚴重乾旱,則往往造成危害,影響後期產量。穀雨在黃河中下游,不僅指明瞭它的農業意義,也説明了“春雨貴如油”。

穀雨典故

這穀雨二字為什麼用它做節氣名,還得從倉頡造字説起。

開天闢地以後,人類經過了幾十萬年沒有文字的日子。到黃帝時代,朝中出了個能人倉頡。他立志要使人間擺脱沒有漢字的苦難,辭官外出,遍訪九州,回到家鄉楊武村,獨自一個住在溝裏沒人處造字。造了三年,造出一斗油菜籽那麼多的字。玉帝聽到這件事,大受感動,決定重獎倉頡。獎啥呢?獎了個金人。

那一天晚上,倉頡正在甜睡,忽聽有人喊他:“倉頡, 快來領獎。”倉頡迷迷糊糊地睜開眼睛,卻見滿屋子明光耀眼。他不知這是啥緣故,急忙坐起來四下裏看。這一看不要緊,卻看見地上立着個金人。他心裏嘀咕了:這是咋搞的,哪兒來的這金人?莫非是在做夢?正想着,東鄰西舍的公雞嗚嗚啼叫,不一會天亮了,金人仍穩穩當當地立在地上。他想起夢中聽見的喊聲,明白了這金人是天上神仙給自己的獎品。又一想,自己只做了應該做的事,不配受這樣的獎勵。於是,他朝空三拜,算是對神靈的感謝。第二天,他叫來全村的小夥子,連抬帶推地把金人送到黃帝宮中。黃帝問起金人來歷,他只説偶然撿的,並説這是天下之物。理應為天下人共用,自己偶然撿的,不敢佔為私有,特來晉獻。黃帝深知他的人格高尚,笑着收受了。可是,過了四五天,正當黃帝和羣臣觀賞金人時,突然飛來一道霞光,金人不見了。黃帝心裏非常難受,卻弄不清金人哪兒去了,便派人去給倉頡報訊。

卻説倉頡正在酣睡,夢中又聽到有人大喊:“倉頡,玉帝給你獎的金人你不要,你想要啥?”倉頡在夢中説:“我想要五穀豐登,讓天下的老百姓都有飯吃。”那人又説:“好,我去報告玉帝讓他把金人收回去,給你送些穀子。”聽到這兒,倉頡醒來了,一看窗外,只見滿天繁星,知道是在做夢,也就沒有多想,又呼呼地入睡了。

第二天,天氣晴朗,萬里無雲。倉頡正要出門,卻見滿天裏向下落穀粒。那穀粒下得比雨點還密,足足下了半個時辰,地上積了一尺多厚方才停住。倉頡既奇怪又高興,急忙跑出門去,只見那穀粒鋪遍了整個村子,鋪滿了山川平地。鄉親們也十分驚異,個個人都向家裏攬穀子。

這時,倉頡忽然想起夢中的情景,知道是玉帝對自己的獎勵,便急忙去報告給黃帝。他走到半路,碰見了黃帝派來的人,相互説清情況,又一塊去見黃帝。黃帝聽了倉頡的一番彙報,也深感倉頡的功勞是應該大力表彰的。於是,他把下穀子雨這一天作為一個節日,叫做穀雨節,命令天下的人每年到了這一天都要歡歌狂舞,感謝上天。從此,穀雨節便一直延續下來了。白水人民都把這一天作為祭祀倉頡的節日。

穀雨的習俗

禁殺五毒

穀雨以後氣温升高,病蟲害進入高繁衍期,為了減輕病蟲害對作物及人的傷害,農家一邊進田滅蟲,一邊張貼穀雨貼,進行驅兇納吉的祈禱。

漁家流行穀雨祭海

穀雨時節正是春海水暖之時,百魚行至淺海地帶,是下海捕魚的好日子。俗話説" 騎着穀雨上網場"。為了能夠出海平安、滿載而歸,穀雨這天漁民要舉行海祭,祈禱海神保佑。

走穀雨

古時有“走穀雨”的風俗,穀雨這天青年婦女走村串親,或者到野外走走,寓意與自然相融合,強身健體。

喝穀雨茶

傳説穀雨這天的茶喝了會清火、辟邪、明目等,所以南方有穀雨摘茶習俗。

穀雨食香椿

北方則有穀雨食香椿的習俗。

穀雨祭祀文祖倉頡

“穀雨祭倉頡”,是自漢代以來流傳千年的民間傳統。

洗澡消災避禍

在西北地區,舊時,人們將穀雨的河水稱為" 桃花水",傳説以它洗浴,可消災避禍。

節氣養生

由於穀雨節氣後降雨增多,空氣中的濕度逐漸加大。穀雨節氣後是神經痛的發病期,如肋間神經痛、坐骨神經痛、三叉神經痛等。同時天氣轉温,室外活動增加,北方地區的桃花、杏花等開放;楊絮、柳絮四處飛揚,過敏體質的朋友應注意防止花粉症及過敏性鼻炎、過敏性哮喘等。在飲食上應減少高蛋白質、高熱量食物的攝入。 春季,肝木旺盛,脾衰弱,穀雨前後15天及清明的最後3天中,脾處於旺盛時期。脾的旺盛會使胃強健起來,從而使消化功能處於旺盛的狀態,消化功能旺盛有利於營養的吸收,因此這時正是補身的大好時機。

由於穀雨節氣後降雨增多,空氣中的濕度逐漸加大,針對其氣候特點進行調養,適宜的膳食有:參蒸鱔段、菊花鱔魚等,具有祛風濕、舒筋骨、温補氣血的功效;草菇豆腐羹、生地鴨蛋湯具有滋陰養胃、降壓降脂、抗菌消炎、清熱解毒、養血潤燥的功效。

且穀雨節氣氣温偏高,雨水頻繁,蛇蟻蚊蟲的繁殖和活動也變得頻繁,小夥伴們儘量穿長衣長褲,噴抹驅蚊水,以免被叮咬。

穀雨教案篇4

活動名稱:牡丹真國色

活動目標:

重點:學習簡單的拓印方法,發展幼兒的想象力

難點:幼兒感受拓印畫帶來的特殊效果美,體驗不同的繪畫形式的樂趣。

活動準備:國畫牡丹、多媒體課件、報紙、大白菜、顏料盤、顏料(紅黃紫白綠)、墨汁、毛筆。

活動過程:

一、導入

1、欣賞國畫牡丹花

師:今天,張老師給小朋友們帶來了幾幅漂亮的畫,讓我們一起來看看,畫面上畫的是什麼啊?你們以前見過這種花嗎?誰能告訴我這種花的名字叫什麼啊?這種花的名字叫:牡丹。小朋友們,你們知道嗎?牡丹可是百花之王呢!你們想不想聽一聽關於牡丹的故事啊?

2、教師講述故事《牡丹湖的傳説》

二、圖片欣賞,豐富幼兒對牡丹的印象

1、師:老師的故事講完了,你們喜不喜歡堅強勇敢的牡丹花啊?好,那讓我們一起去看看漂亮華貴的牡丹花吧!

2、播放牡丹圖片。

3、小結:看到這麼美的牡丹花,我都想自己來畫畫牡丹花了。小朋友們想不想來試一試?

三、探討發現

1、出示拓印工具

師:今天老師還給你們帶來了幾個小幫手,讓我們看看他們是誰啊?(報紙、白菜。)

那現在老師要把他們變成一個小印章。讓我們一起來説:魔法魔法變變變,變成報紙小印章!

2、教師示範拓印方法

師:我們把變好的小印章蘸一蘸紅色的顏料,然後在在紙上印一印,兩個手用力按一按,好了,一朵牡丹花變出了,把印章放到哪裏?放在相同顏色的盤子裏。我們在用這個像葉子一樣的小印章來畫牡丹的葉子,葉子是什麼顏色的?牡丹的葉子在哪裏畫啊?應該靠近牡丹一些。最後我們在給牡丹畫上枝莖,然後小手指蘸點黃色或者白色的顏料,在中間點幾個花蕊。好了一朵牡丹花就畫好了。

3、請能力能力較強的幼兒到前邊示範

師:誰想來前面試一試?

四、創作表現

1、分組進行拓印:播放音樂,自由分組

師:好了,那我們一起去畫牡丹吧!現在請你把小袖子挽起來。

2、幼兒作畫,教師巡迴指導!

3、給作品起名字。

師:哇,小朋友們都畫好了,你們可真棒!現在啊,我們來給我們畫的畫起個名字吧。老師把名字提到你們的作品上。

4、欣賞評議

師:好了,現在請小朋友們,拿起你們的作品,讓後面的客人老師欣賞一下吧!

五、結束活動

1、那現在讓我們回到教室裏,把我們的作品掛起來好不好?

2、整理物品。

穀雨教案篇5

活動目標

1、知道穀雨節氣有觀賞牡丹花的習俗。

2、在仔細觀察中發現牡丹花的明顯特徵並用語言表述。

3、感受牡丹花的美,願意愛護牡丹花。

重點難點

重點:在仔細觀察中發現牡丹花的明顯特徵難點:能用語言表達自己的發現

活動準備

古人和現代人賞牡丹的圖片各一張,相機、ipad

活動過程

1、引導幼兒發現穀雨節氣有賞牡丹花的習俗

教師出示遊人在賞牡丹花的照片,師:今天早晨我發現公園裏的人很多,你們看看他們在幹什麼?教師出示一張古人賞牡丹的圖片,師:這是什麼時候的人?他在幹什麼?

小結:今天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穀雨節氣,古代人和現代的人在穀雨節氣這天都會觀賞牡丹花。我們也去公園中觀賞牡丹花吧。

教師組織幼兒到中山公園中的牡丹園觀賞牡丹花,出發前提出出行安全要求。

2、引導幼兒觀察、發現牡丹花的明顯特徵

(1)幼兒觀察牡丹花花朵的顏色、形狀和味道。

師:公園中的牡丹花有哪些顏色?你看到過其他顏色的牡丹花嗎?牡丹花的花朵什麼樣?像什麼?牡丹花有香味嗎?

小結:牡丹花的花朵有白色的、粉色的、紫色的、紅色的,每一朵花都有好多層花瓣,花朵是圓形的,聞起來還有淡淡的香味。

(2)幼兒觀察牡丹花花葉的顏色和形狀?

師:牡丹花的葉子什麼樣?像什麼?和你的小手比一比。

小結:牡丹花的葉子是大大的,像一個手掌,像一把小扇子…

(3)幼兒用相機和ipad記錄自己喜歡的牡丹花

3、引發幼兒愛護牡丹花的情感

請園林叔叔向幼兒宣傳愛護牡丹花的做法:牡丹花很漂亮,我們小可以用眼睛看,用相機把漂亮的牡丹花照下來,可以聞一聞,但是千萬不能用小手摸,因為手上有小細菌,小細菌會使牡丹花生病,生病了牡丹花就謝了。

4、師生交流觀賞牡丹花時的發現和感受教師帶領幼兒回到班級中,將幼兒記錄的牡丹花照片滾動播放。

師:這是誰拍攝的牡丹花?你的牡丹花是什麼顏色的?你喜歡它嗎?你喜歡它哪裏?或你覺得它哪裏最美?

穀雨教案篇6

教學説明:

“節氣歌”是人教版國小語文第四冊第五單元“語文園地”裏的“讀讀背背”的內容。一般老師上課也許只停留在讓孩子進行簡單的記憶。不過這樣的記憶效果並不好,等到六年級或者再長大一點,孩子就將曾經所學所記憶忘得一乾二淨。不僅是學生,我們也有很多老師,自己在這個方面的只是也比較欠缺。在教學過程中,我嘗試着根據自己的理解,注入一些新鮮的元素,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增強記憶。

一、 詩詞導入:

師:請認真聽老師背誦詩句,聽聽老師的朗讀裏隱藏着什麼密碼。

1.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

2.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3.律回歲晚冰霜少,春到人間草木知。

將紅色部分的字眼重讀。

師:聽出什麼祕密沒有?

生:每一首詩句裏都含有一個節氣。

師:是的,今天我們一起走進“節氣歌”(板書)

二、熟悉節氣歌

師:如果我告訴你我可以一口氣將節氣歌背誦下來,你們信不信?假如我背錯了你們會不會笑話我啊?

師當場背誦節氣歌。

師:掌聲在哪裏?誰來評價一下?

生:你讀得很好。

師:我不是讀的,是……

師:為什麼老師可以背誦的這麼流暢呢?你們想試一試嗎?

生自由朗讀《節氣歌》三遍。

師:誰來讀一讀?大家一起讀一讀。評價。

師:知道這首節氣歌裏面有多少個節氣嗎?

生:二十四個節氣。

師:你是怎麼知道的?

生1:我在日曆上看到的。

生2:我在字典上找到的。

生3:我在語文書上92面找到的。

生4:王老師在一年級的時候告訴我們的。

師:你們真了不起,可以通過不同的途徑瞭解這個知識。

師:想不想知道到底是哪二十四個節氣呢?請開書到92頁,認真讀一讀二十四個節氣。

師:誰來讀一讀這二十四個節氣?這些節氣分別對應“節氣歌”中的哪個字?請對照讀一讀。

師:“暑相連”指的是哪幾個節氣?“秋處露秋”是指哪四個節氣?

師:一年有12個月,一年有二十四個節氣,猜猜看,一個月有幾個節氣?每個節氣有多少天?

生:每個月有兩個節氣,每個節氣有15天。

師:清明以後是什麼節氣?我們剛剛度過了清明小長假,清明節是在4月4日,按照剛才這位同學的回答,請你説一説穀雨大約是在哪一天?

生開始掰手指頭,而後紛紛告訴我“穀雨”這個節氣是在4月20日。

分組朗讀並評價以後再集體朗讀,最後點名背誦。

三、理解節氣歌:

師:請同學們豎着看二十四節氣歌每行的第一個字,你們又發現了什麼祕密?

生1:他們分別是春夏秋冬。

生2:每一行的第一個字都是“立”。

師:誰知道“立”的意思?

生:我知道這裏的“立”指的是“開始”的意思。

師:你太能幹了。“立夏”就是夏天的開始。那麼,“立春”呢“立冬”呢?“起立“呢?

生大笑。那是站起來的意思。

師:(恍然大悟狀)哦,原來一個字在不同的語言環境裏面表達的意思是不一樣的哦。

生得意的點頭。

師:(故作神祕狀)二十四節氣歌裏面藴含着無窮的祕密呢,不但有好聽的好玩的,還會有好吃的哦,想知道嗎?

生更加精神飽滿的投入學習了。

師讀:春分秋分,晝夜平均。

師:春分、秋分——表示白天和夜晚長短相等。“分”即平分的意思。這兩個節氣一般在每年公曆的3月20日和9月23日左右。

師:夏至、冬至——表示夏天、冬天到了。“至”即到的意思。夏至日、冬至日一般在每年公曆的6月21日和12月22日。不同的地方在這兩個節氣會吃不同的食物。湖南地區一般夏至吃光糰子,冬至吃糯米飯,而在江南一帶有夏至吃三鮮的説法。北方有“冬至餛飩夏至面”的説法……

師:驚蟄——春雷乍動,驚醒了蟄伏在土壤中冬眠的動物。這時氣温回升較快,漸有春雷萌動。每年公曆的3月5日左右為驚蟄。

師:學習二十四節氣有什麼好處呢?可以知道氣候的變化,古時候,勞動人民基本上是根據節氣的變化來進行農業生產的。而對於現代的我們來説,學習二十四節氣又是對傳統文化的一種很好的繼承因此我們的好好學習,認真記憶。

四、觀看二十四節氣圖,增進學生對於節氣的感情。

穀雨教案篇7

教學目標:

1.在老師的幫助下,能通過四季的產生,知道節氣的由來。

2.知道“穀雨”節氣的時間、由來及含義。

3.能通過圖片及老師的講解明白穀雨節氣的“三候”指的是什麼。

4.通過諺語的學習,知道穀雨節氣適合種植哪些農作物;某些天氣變化規律及其對農作物的影響。

5.通過學習穀雨習俗,知道牡丹花是中國的國花;在老師的幫助下讀懂古詩《牡丹圖》。

教學重難點:

1.“節氣”的由來。

2.“穀雨”節氣的含義。

3.穀雨“三候”的含義。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課件展示學生熟知的四季圖片,詢問學生是否知道四季的由來。

2.(添加轉圈遊戲)教師通過圖片簡單陳述地球公轉,讓學生明白四季是怎麼產生的。

3.通過四季產生的原理,過度到24節氣的由來。

4.設置數學大比拼環節(第一題由學生回答,第二題有難度,為節約時間,老師直接説答案)。

(設計意圖:節氣知識與數學學科相結合,讓學生開動腦筋,想一想,算一算,加深對節氣的理解。)

二.穀雨簡介

學生知道什麼是24節氣後,開始引入穀雨節氣,告訴學生穀雨節氣的大體時間,出示今年的萬年曆圖片,學生通過觀察圖片,可以清楚地看到哪一天是穀雨。接下來,向學生介紹“穀雨”的意思。(篇幅有點長,如果老師讀,學生不會動腦,也不感興趣,所以此處讓學生讀。)

三.學習關於“穀雨”節氣的其他知識。

1.學習什麼是“三候”?學生如果不明白,可以簡單介紹“三候”的意思,然後具體到“穀雨”節氣的“三候”有哪些,學生通過具體實例,會對“三候”有初步的理解。相信在以後的學習中,學生會對這個陌生的概念有更進一步的理解。

2.學習穀雨諺語。

每一個節氣農伯伯都自己編了一些順口溜,這些順口溜被叫做“諺語”,一般諺語與天氣和農作物的生長有關。展示幾個意思簡單的諺語,並做簡單解釋,學生比較感興趣。

3.學習穀雨習俗之一——吃春

通過展示學生熟悉的圖片,學習穀雨習俗之一——吃春。

4.學習穀雨習俗之二——賞花

展示穀雨期間開花的一種植物——牡丹

向學生展示牡丹花的.圖片,告訴學生牡丹花是中國的國花,明朝著名的詩人唐寅曾畫過牡丹,並寫過一首關於牡丹的詩。關於唐寅,學生並不陌生,在一年級下冊學生已經學習過唐寅寫的《畫雞》這首詩,知道唐寅既擅長畫畫又擅長寫詩。所以學生對這首陌生的詩並不會牴觸。對古詩的意思做簡單解釋,然後留作作業。(設計意圖:此處是與語文、美術學科的整合。)

此處挑選了兩個我們熟知的習俗。

四.作業設置

1.讓家長幫忙從網上找出唐寅的《牡丹圖》這首詩,背誦。

2.用a4紙畫一畫牡丹,並配上這首詩,製作一張詩配畫。(可以學唐寅畫扇形圖,也可以自己設計其他格式,比比看,誰的設計最美觀。)

3.家裏種有香椿的同學,與家長一起用香椿做一道菜。

4.有種植條件的同學可以和家長一起種一種棉花,記錄種植過程。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