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音樂教案優質8篇

來源:巧巧簡歷站 2.14W

教案可以用於評估教學的效果,以便進行必要的改進,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在教案中提出問題和建議,以更好地適應他們的學習方式,以下是本站小編精心為您推薦的中班音樂教案優質8篇,供大家參考。

中班音樂教案優質8篇

中班音樂教案篇1

一、活動目標:

1、初步學會歌曲,培養幼兒在唱歌時咬字清晰,用自然的聲音演唱歌曲。

2、感受歌曲旋律,讓幼兒初步感受京劇音樂,會用簡易樂器為歌曲伴奏。

3、通過對故事主題的提升,培養幼兒從小養成誠實的好品德。

二、重點與難點:

1、重點:培養幼兒在唱歌時咬字清晰,用自然的聲音演唱歌曲。

2、難點:讓幼兒初步感受京劇音樂。

三、材料與環境創設:

多媒體課件、簡易樂器

四、設計思路:

本次活動設計以幼兒園大課題“傳承民族文化,促進幼兒教育”為依據,以中班組小課題“在德育小故事中對音樂進行思想品德教育”為導向,並結合本班幼兒對音樂活動的興趣,尋找一條最佳途徑,讓音樂與故事完美結合,發揮故事與音樂的藝術魅力,更好的促進幼兒德育發展。

“撿果果”是一首具有京調風格的歌曲,在活動中讓幼兒初步接觸我國多元文化,在民族文化的薰陶下,發現並感受生活中的美。充分利用班級資源———幼兒收集的筷子在音樂活動過程中調動幼兒積極性,通過節奏練習,更有興趣的學唱歌曲。

五、活動過程:

1、律動《筷子舞》

2、練聲

———請幼兒用正確的嘴形唱歌。

———請幼兒用簡易樂器伴奏,練習節奏××ㄧ×oㄧ

3、教師結合多媒體講述故事

———故事裏講了誰?幹什麼?

———教師設置懸念,“老師把這個故事編成了一首兒歌,兒歌裏會告訴我們答案?———教師有節奏的念第一遍兒歌,請幼兒回答問題。教師總結,提升故事的主題:“小朋友從小做個誠實的好孩子。”

———教師有節奏的念第二遍兒歌,請幼兒用簡易樂器伴奏。

———師生共念兒歌,練習節奏。

4、教師範唱歌曲,請幼兒傾聽。

———“老師給這首兒歌編了一段美妙的旋律,你們聽聽看,跟我們以前學的歌曲有沒有不一樣的地方?”

———教師重點教唱歌曲中具有京調風格的兩句,讓幼兒充分感受並學會唱。

5、請幼兒再次傾聽歌曲,能力強的幼兒跟老師一起唱。

———“請小朋友用筷子寶寶給老師伴奏?”

———出示音符寶寶,請幼兒整齊的敲打節奏。

———教師組織幼兒以不同的形式學唱歌曲。

妹妹小朋友唱,弟弟小朋友用筷子伴奏。

弟弟小朋友唱,妹妹小朋友用筷子伴奏。

請個別小朋友一邊唱一邊伴奏。

6、延伸活動:請全班幼兒一起演唱歌曲,並用筷子伴奏。

中班音樂教案篇2

活動目標

學習用連貫、優美的 聲音演唱歌曲《我的好媽媽》,唱準最後一句的節奏。

回憶生活經驗,創編幫媽媽做事情的歌詞。藉助教師的動作提示,理解和記憶歌詞,嘗試進行簡單的歌表演。

通過回憶自己的生活經驗,在歌唱活動中進一步理解和表達與媽媽之間親密和關愛的情感。

活動準備

幼兒圍坐成半圓。

幼兒用書:《好媽媽》。

音樂磁帶、錄音機、投影儀。

活動過程

一、幼兒聽教師範唱歌曲《好媽媽》前半段。

教師:每個小朋友都有一個好媽媽,她們每天都在辛苦地工作,你們覺得媽媽工作累嗎?從 哪裏感覺到媽媽工作累?。

教師反饋幼兒的回答內容,並跟隨優美的音樂伴奏演唱歌詞前半段,提醒幼兒注意聽。

教師:你們的 媽媽是不是像老師歌裏唱得那樣辛苦?

二、幼兒聽教師範唱歌曲《好媽媽》後半段,並嘗試與教師接唱。

教師出示幼兒用書《好媽媽》畫面,引導幼兒看圖並遷移生活經驗來創編歌詞。

教師:媽媽下班回家後很累,你會幫媽媽做些什麼事?怎樣讓媽媽開心?

幼兒聽教師用較慢的速度唱歌曲後半段(用上幼兒創編的詞)。

三、教師 引導幼兒根據歌詞內容創編動作。

教師:現在老師要完整地演唱這首歌曲,請小朋友一邊聽老師唱歌、一邊試着根據歌詞內容做動作。

四、在 教師動作的暗示下,幼兒學唱歌曲《好媽媽》。

五、教師引導幼兒仿編歌詞,進行表演。

教師:媽媽的工作很辛苦,我們要關心她。我們可以怎麼關心她呢?

中班音樂教案篇3

活動目標

1、感受樂曲緩慢、歡快和緊張快速的不同性質,並較合拍地隨樂動作,並能根據音樂的變化變換動作。

2、探索和表現熊走、熊跳舞和熊騎自行車動作。

3、能用表情和動作表現小熊的快樂心情。

4、樂意參加音樂活動,體驗音樂活動中的快樂。

5、在學會歌曲的基礎上初步掌握()的玩法,學習按遊戲和音樂的要求,相應的按節奏變換動作,感受遊戲的樂趣;

活動準備

熊走路、熊跳舞和熊騎自行車圖片各一張。

活動過程

一、複習歌曲《在農場裏》。

齊唱歌曲。

創編新詞,並進行領唱、齊唱。

二、欣賞樂曲《快樂的小熊》。

1、傾聽音樂。

對比音樂的不同性質。

在座位上邊聽音樂邊做身體動作,表現對音樂的感受。如:緩慢——雙手拍腿,歡快——拍手,緊張快速——雙手做出繞線的動作或雙手高舉手腕轉動等。

2、學習律動。

a出示圖片,並將音樂與圖片內容進行匹配。

創編熊走路、熊跳舞和熊騎自行車動作。

b合拍地隨樂做動作。

c教師反饋幼兒做得較好的動作,供同伴借鑑,以逐步積累和豐富動作經驗。變換音樂順序,幼兒及時用動作做出反應,併合拍地進行表演。

3、音樂遊戲:誰是小熊。

引導幼兒把自己的小椅子排成一個大圓圈,椅背朝裏,椅子數量比幼兒人數少一。提醒幼兒音樂停止時才能找椅子坐下來。開展遊戲3—4遍。

教學反思:

在活動中,我為了避免孩子從頭唱到尾,在解決難點四分音符與感情技巧處理部分,我採用了談話的方法,讓孩子稍微休息了一會,使活動能夠動靜結合,孩子們的表現基本上完成了我預設的目標。當然了,本次活動還有很多不足的地方,希望各位老師和專家多加指點。

中班音樂教案篇4

22、中班下學期語言教案《月亮下來吧》含反思

【活動目標】

1、利用圖譜大膽進行仿編,並嘗試完整地講述。

2、學會朗誦兒歌,感受兒歌的意境美。

3、能簡單複述兒歌。

4、樂於與同伴一起想想演演,激發兩人合作表演的興趣。

【活動準備】

1、知識經驗:已瞭解月亮的變化規律。

2、物質準備:圓形、半圓形圖片數張、兒歌圖譜一份。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

師:“天黑了,星空中出現了月亮姐姐,小朋友們還記得月亮是什麼形狀的?”

小結:對了,月初的時候小月牙彎彎的,過了幾天就變成圓形的!再過幾天又變成彎彎的小月牙。

二、引導幼兒想象“月亮像什麼?”

1、“月亮真調皮,喜歡變魔術,你猜彎彎的月亮會變成什麼?”

小結:彎彎的月亮變成香蕉,可以那在手裏吃……還可以變成生活中的很多東西。

2、“圓圓的月亮會變成什麼呢?”

小結:圓圓的月亮變成皮球,可以拿在手裏玩,變成西瓜拿在手裏吃……還可以變成生活中的很多東西。

三、欣賞並學習兒歌。

1、第一遍欣賞。

師:今天,老師帶來一首月亮的兒歌,聽聽兒歌裏的小朋友和月亮做什麼遊戲。

提問:兒歌的名字是什麼呢?聽了這首歌感覺怎麼樣?你覺得好玩嗎?你想不想和月亮做遊戲?

2、出示圖片,欣賞兒歌。

提問兒歌裏小月亮做什麼事?月亮變成了什麼?

3、結合圖譜,學習兒歌。

師:老師把這首歌,變成了小圖譜,誰能看着圖譜,給大家朗誦這首歌呢?

四、利用圖譜進行仿編。

1、幼兒自由討論,嘗試創編。

師:“你想不想請月亮下來呢?你覺得月亮是什麼呢?”

2、引導幼兒嘗試用完整的語言進行講述。

五、活動結束:月亮告訴我,它有點累了,小朋友們想她的時候在語言區告訴她吧!

活動延伸:

將圖片投放在語言區。

附兒歌:

月亮呀,下來吧,

你是一個皮球呀,

小弟弟,要把你,

拿在手中玩。

月亮呀,下來吧,

你是一面鏡子呀,

小妹妹,要把你,

拿在手中照。

月亮呀,下來吧,

你是一隻小船呀,

小弟弟,小妹妹,

坐你到天上!

教學反思:

本活動以談話形式引入,運用形象的圖譜,通過充分調動幼兒的興趣,啟發、引導幼兒運用已有的生活經驗來理解兒歌的內容,感受兒歌的韻律美,教師精巧的課堂設計、熱烈有效的師幼互動、真實自然的教學風格,極大地激發了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較好地完成了活動目標。

23、中班中秋節教案《我與月亮的對話》含反思

活動目標:

1、協助幼兒理解詩歌內容,學習朗誦詩歌,豐富詞彙;淘氣、微妙。

2、初步瞭解月亮變化的科學知識。

3、激發幼兒從小愛科學的情感。

4、瞭解節日的來歷,知道節日的日子及習俗,樂於參與節日的活動。

5、願意參加活動,感受節日的快樂。

活動準備:

1、在學習詩歌前兩週,家長協商幼兒觀察月亮的形狀和變化

2、教師繪製好與詩歌內容想適應的圖片,月亮在月層裏穿行、漸變的立體教具。

3、錄製好配樂詩朗誦的磁帶。

活動過程:

一、利用立體教具鼓勵幼兒的月亮提出問題。

1、我們小朋友通過觀察發現,月亮的臉總是在變,有哪些變化呀?

2、有誰知道為什麼月亮的臉有時圓圓的、有時經常的、……?

3、我們一起來看看月球的介紹(多媒體)

二、聽配樂詩朗誦,試着理解詩歌

1、我們先來聽一首詩歌

2、詩歌裏的.小妹妹問了月亮什麼問題呀?

三、瞭解月球的變化,嘗試分析變化的原因。

1、詩歌裏回答説月亮什麼時候是圓圓的呀?什麼時候是彎如刀?

2、這兩個星期來,我們每天都在觀察月亮,也同過各種方式獲得瞭解了關於月亮的相當多的知識,現在有沒有小朋友可以為大家分析一下變化的原因?

四、分角色學習朗誦詩歌。

五、鼓勵幼兒發揮想象繪製登上月球的想象畫。

和:月亮月亮我問你

月亮月亮我問你,月亮聽了笑嘻嘻,

為啥當個小淘氣?不是我要躲着你;

那天是個圓圓臉。圓圓臉兒是十五,

望着我們笑咪咪;彎如鐮刀是月初;

今天只露一道眉,要問這是啥微妙,

你要躲到哪裏去?長大書本告訴你。

教學反思:

通過本次活動不僅豐富了孩子們的知識,鍛鍊了動手能力的想象力,更讓他們感受的我們的傳統節日的濃濃的節日氣氛!

中班音樂教案篇5

中班歌曲:春雨沙沙

中班歌曲:春雨沙沙

活動目標:

1、在音樂中嘗試兩人合作編配簡單的節奏型,感受音樂節奏活動的有趣和快樂。

2、反覆感受音樂,用小樂器伴奏表達對春雨的喜愛。

活動重難點:兩人合作編配簡單的節奏

活動準備:

材料準備:歌曲錄音《春雨》、各種節奏型卡片。

認知準備:會簡單的節奏型

活動過程:

一、複習《趕着羊兒過小河》

二、春雨飄飄

提:天氣變暖了,什麼季節來了?(隨講)是誰告訴我們春天來到了?

小結:天氣變暖了,小燕子回來了,小動物從冬眠中醒來了······春天真的來了。

過渡:你們聽什麼聲音?

1、欣賞音樂

提:在這段音樂中是什麼在告訴我們春天的.消息呀?

——對呀,春雨落下來了,好像在告訴種子,快長大吧,好像在告訴小燕子,快回來吧~~~讓我們用好看的動作來做做小種子一起和春雨姐姐好嗎?

·師幼律動

小結:小種子喝到甜甜的雨水,伸伸懶腰從泥土裏鑽了出來~~~這段音樂小種子會説話的,到底它在説什麼事情聽一聽。

2、欣賞歌曲

提:這段音樂中春雨使怎麼唱歌的?(隨講)那麼小種子講什麼事情?

重點練習:種子説話

三、小樂器伴奏

1、設計節奏

提:春雨唱歌時聲音是不同,他可能怎麼唱歌?

(引導幼兒用不同的節奏表示春雨的聲音)

·兩人合作設計節奏

2、看指揮指導:

1、教師出示節奏卡,幼兒看着節奏型卡片,

12ⅩⅩ∣ⅩⅩ∣ⅩⅩⅩ∣ⅩⅩ∣ⅩⅩ∣ⅩⅩ∣ⅩⅩⅩ∣ⅩⅩⅩ∣

ⅩⅩⅩ∣ⅩⅩⅩ∣ⅩⅩⅩ∣ⅩⅩⅩ∣

34ⅩⅩⅩ∣ⅩⅩ∣ⅩⅩ∣ⅩⅩⅩ∣ⅩⅩ∣ⅩⅩ∣Ⅹ—

ⅩⅩⅩ∣ⅩⅩⅩ∣ⅩⅩⅩ∣ⅩⅩⅩ∣ⅩⅩⅩ||

四、隱延伸活動

可以在區角中進行設計

中班音樂教案篇6

音樂欣賞是一項有利於幼兒身心健康和音樂能力發展的活動。下面就我對中班幼兒音樂欣賞教學的幾點反思。

(一)讓幼兒充分地感受音樂。

達爾克洛茲認為:“音樂本身就是以聽覺為基礎的,音樂教育應完全立足於聽。”因此,音樂音樂欣賞教學應該以聽為主線。在聽的基礎上,教師用簡潔、準確、生動並具有啟發性的語言、圖片、電化教具去提示音樂的思想性、藝術性,啟發幼兒的想象力,幫助他們認知和了解音樂。如:在音樂欣賞《荷包蛋》的教學時,我讓幼兒注意傾聽歌詞內容,幼兒邊聽邊感受自己煎荷包蛋的過程及荷包蛋煎好後請大家嘗一嘗切身體驗。在聽的過程中,孩子們會情不自禁地隨着音樂節奏做煎蛋的動作。此時教師適當用圖譜誘導,加上一些自由發揮的簡單動作。讓他們進一步投入音樂的意境。又如:《卡普里島》的教學。如在引導幼兒欣賞《卡普里島》時,首先我用語言把幼兒帶入去卡普里島旅行的情境中。“請閉上眼睛,我們要開船去卡普里島旅行啦!”然後讓幼兒欣賞音樂,讓幼兒感受韻律平緩、反覆的特徵,想象卡普里島有什麼情景。聽完音樂讓幼兒説謊產卡普里島可能是一個什麼地方,再讓幼兒看圖譜,遊覽美麗的卡普里島。這樣音樂欣賞《卡普里島》就編排完成了。

(二)讓幼兒創造的模仿來表現音樂

幼兒的創造開始於模仿,脱離了知識經驗、技能技巧、思維方式等這些“創造工具”,創造性發展就等於一紙空談。所以在此模式中,首先由教師直接提出主題,或引導幼兒回憶有關經驗的基礎上提出主題,然後由教師直接根據主題引出基本動作,並引導幼兒學習基本動作,最後再引導幼兒用集體討論探索的形式,創造出各種新的動作。

比如我在進行音樂欣賞“化蝶”的音樂欣賞活動時,我在準備好相應的歌曲之後,請幼兒自由的創編,孩子們有的側飛、有的向上飛、有的向前飛、還有的往後退着飛,一幅姿態各異、可愛的蝴蝶畫面剎時呈現在我們面前,但是,孩子們的動作雖然不相同,卻只侷限於單獨動作,此時我只是稍加引導“哎呀,蝴蝶一個人飛多寂寞呀,這可怎麼辦?

它們會怎麼做呢?”孩子們在我的點撥之下,很快進入新一輪的創編,三三二二的做停在花朵上的動作,在此輪創編中孩子們不但隨着音樂打開記憶的閘門,展開充分的想象,而且還加入了更多同伴間的合作,使自己的動作經驗得到了較好的提升。

(三)發現典型,帶動全面

在活動中儘可能的為幼兒提供同伴交流與合作,顯得十分必要。因為幼兒在身心兩方面都處於基本相同的水平,他們間的交流是平等的、雙向的,雙方在交流過程中,心理上相互影響,情感上相互支持,行為上相互模仿,經過認同、內化,融入自己的經驗,從而促進自己的發展,表現的慾望和信心會更足。所以,在音樂欣賞活動中,教師一定要注意為幼兒提供同伴間充分交流的機會,並善於捕捉幼兒創作中好的範例,引導幼兒相互學習、相互觀摩、相互借鑑。因為,這個好的“範例”,對其他孩子來説是一個很直接的啟發,他們可能模仿這個好的動作,也可能在此啟發下,創作出更新的、更獨特的動作,從而更好的以“典型”帶動“全面”。中班音樂教案及反思

(四)個別輔導,恰當地示範和啟迪

音樂一開始,幼兒就會馬上進入到表現中去,這瞬間的反應,也就是對幼兒的個性發展和判斷能力培養的時刻,這就需要發揮自己的判斷力和想象力,馬上要隨着音樂的韻律而動,投入到再創作——自我表現的階段中去。在這個過程中,由於各自的想象力和創造力的程序不同,對音樂、音樂欣賞反應的“潛質”各不相同,因此,反映出不同的個性、不同的表現程度。有的一聽到音樂前便知道用什麼動作去表現;有的則要在聽完音樂後,才能表現出組合的動作;而有的只能反覆停留在幾個簡單的動作上。這時教師就要進行個別輔導,恰當地示範和啟迪,幫助他們聯想意境、理解音樂,讓他們的創造力得以充分地發揮。在音樂欣賞《小紅帽》這一活動時,用視頻儀放大幼兒用書,指着圖講述故事情境,引導幼兒有節奏地説圖譜:“小紅帽去森林,她一會兒走,一會兒跑一跑,見到外婆嘻嘻笑。讓我們一起跟着小給帽出發吧!走一走一迪篤迪篤”。然後讓幼兒傾聽音樂《小紅帽》,跟着教師的伴奏一起有節奏地説。這時性格內向的幼兒動作幅度小,緩慢地表現出小紅帽走路的情境。性格開朗的幼兒則動作幅度大,用一蹦一跳的動作表現小紅帽走路的情境。教師應給予恰當的分析,肯定和鼓勵,引導和提高幼兒的表現能力。

>中班音樂教學反思二:中班音樂《我們是中班的小朋友》教學反思>>(627字)

?我們是中班的小朋友》這首歌曲比較長,歌詞也有較多,對於剛剛升入中班的小朋友們來説,熟悉歌曲,把握歌曲的旋律和曲調,是本次活動的一個重點,另外,歌曲中又有附點音符和切分音的地方,怎樣快速又正確地教幼兒學會演唱歌曲並能注意到這些細節的地方,是本次活動的難點所在。為了讓幼兒有興趣地學,並能達到學習的一個有效度,我做了以下幾個方面的嘗試:

1、以難點前置的方法來練習附點音符和切分音的節奏。一般的唱歌的開始,都會安排練聲的環節,但有時候也可以變換方式,比如進行節奏訓練。這樣做的目的是讓孩子們對附點音符和切分音的節奏有一定的瞭解,為後面的學習做好了鋪墊。在進行節奏練習的時候,我又以小鼓來吸引幼兒,使孩子們不至於感到太單調。小小的不足是,在這個環節中,我花費的時間有點長了,整個活動的分配就不夠合理,這是以後在活動中要注意的。

2、以利用標誌圖的方法來幫助幼兒記憶歌詞。歌曲較長,孩子們容易忘記歌詞,所以在活動前我就設計好了簡單的標誌圖來代表歌詞。在讓幼兒完整傾聽歌曲一遍以後,我便提問幼兒聽到了什麼,幼兒的回答並不豐富,很多孩子聽完以後有點不知所以然,而我提出請小朋友邊看標誌圖邊聽的時候,他們很快就能記住歌曲裏唱到了什麼,然後再在鋼琴伴奏下練習念歌詞節奏,一定程度上幫助幼兒解決了記憶歌詞的難度。活動後,很多孩子們都還興趣盎然,我想在下次複習演唱等活動中,進一步引導幼兒用動作和表情來表現歌曲,豐富幼兒對這首歌曲情緒的表達,真正體驗做一箇中班小朋友的自豪感。

中班音樂教案篇7

活動目標:

1.積累一定的音樂語彙,鼓勵幼兒大膽嘗試運用語言、動作、打擊樂伴奏,感受樂曲的結構、性質及樂曲所藴藏的內涵。

2.發展幼兒感受音樂的能力,激發幼兒在嘗試活動中提高對音樂欣賞的興趣。

3.培養幼兒熱愛、尊重媽媽的情感。

活動準備:

錄音機一台、樂曲磁帶幾盒、畫有“小鳥愛媽媽”幻燈片若干幅、打擊樂器若干。

活動過程:

一、創設情景,激發幼兒學習興趣幼兒在歡快的音樂聲中進入活動室,根據不同音樂,嘗試創編短小的問候曲,激發幼兒對嘗試活動的興趣。師:看,我們來到了美麗的小樹林裏,這兒有好多朋友在歡迎我們,聽,誰在向我們問好!(鼓勵幼兒多編幾句)例:出示小鳥頭飾,放鳥兒叫錄音,幼兒唱歌。

二、欣賞音樂《小鳥愛媽媽》

師:小樹林是鳥兒們的家,鳥媽媽很愛自己的孩子,辛辛苦苦養育小鳥,小鳥也像小朋友們一樣很愛自己的媽媽。今天,老師帶來了一首很好聽的曲子,説的就是小鳥愛媽媽的事。

1.幼兒完整聽樂曲,鼓勵幼兒大膽想像,引導幼兒嘗試語言或動作,描述聽了音樂後的初步感受。;本文師:請小朋友仔細聽音樂,可以隨音樂自己編動作,注意聽完後告訴老師,聽了這首音樂你有什麼感受?小鳥和它的媽媽好像在於什麼?

2.結合觀看幻燈,再一次欣賞樂曲。逐段分析樂曲的結構以及所表達的美好情感,啟發幼兒説出這首樂曲由三段體組成,鼓勵幼兒大膽嘗試用語言描述,結合動作表演來分析,表達樂曲的結構性質、情感內容。(1)欣賞第一段音樂。

師:聽了這段音樂

後,你感覺如何,你好像看到了什麼?請用動作表演出來。小結:這段音樂歡快活潑,好像看到了小鳥和鳥媽媽在小樹林裏幸福、快樂地生活着。

(2)欣賞第二段音樂。

師:你覺得這段音樂與第一段音樂有什麼不同,你覺得好像發生了什麼事,如果你是小鳥,你會怎樣照顧生病的媽媽。

小結:這段音樂平穩、低沉,講的是鳥媽媽病了,小鳥細心照料、關心媽媽。

(3)欣賞第三段音樂。

師:這段音樂聽了後有什麼感覺,我們用動作把你好像看到的事表演出來。

小結:這段音樂優美抒情,鳥媽媽恢復了健康,帶着小鳥在樹林裏又過起了自由自在的生活。

3.嘗試用動作,鞏固對樂曲的樂段、樂句的認識,嘗試用樂器演奏。

(1)師:請大家為樂曲編幾個動作,每段音樂編一個動作,第一段每句在重拍上拍一下手,表示鳥兒們在小樹林裏快樂地生活着;第二段用手指做小鳥嘴,拍一下手,表示捉蟲子喂媽媽;第三段一小節音樂做一個鳥兒飛落動作,表示鳥媽媽恢復了健康。

(2)嘗試用打擊樂器為樂曲伴奏。

師:現在我們要用打擊樂器為這首樂曲伴奏了,想一想每一段音樂用什麼樂器演奏最合適。

三、第四個嘗試活動,即興舞蹈《小烏愛媽媽》

師:小鳥多愛媽媽呀,我們小朋友也像小鳥一樣愛媽媽,我們對媽媽説:媽媽您辛苦了,我們已經長大了,您歇會兒吧!請大家跟着音樂把自己會做的事表演出來。

活動反思

此次音樂活動是創新的,給予孩子的是全新的體驗,是值得提倡的。因此,教師精心設計活動過程是音樂教學與否的關鍵所在,只有教材的處理和教學設計充滿趣味性,這樣才能吸引孩子主動學習。

中班音樂教案篇8

教材分析

歌曲《小老鼠打電話》節奏歡快,內容幽默詼諧,富有兒童情趣。《幼兒園多元整合活動課程》教材裏,這首歌曲是中班下學期的內容。這首歌曲篇幅較長,間奏較多,在第一課時學唱歌曲對於中班上學期的幼兒來説有一定難度。《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指出,幼兒在藝術活動過程中應伴隨愉悦感,幼兒藝術教育應豐富幼兒的情感體驗,培養幼兒感受、表現音樂作品的情趣和能力,樂於與同伴一起娛樂、表演,因此,我為本次活動確立了以下目標。

活動目標

1.感受歌曲幽默詼諧的特點。

2.欣賞、學唱歌曲,嘗試有節奏的對話和演奏。

活動準備

歌曲錄音、圖譜、響罐,貓和老鼠的胸貼、手袋偶

活動重點:學習看圖譜理解歌曲內容,體驗用不同方式演奏歌曲所帶來的愉悦感。

活動難點:學唱新歌,能用不同方式表現歌曲中的間奏。

活動過程

1.練聲

出示貓和老鼠的節奏譜

師:小貓怎樣叫?幼:喵喵喵喵喵喵喵

師:小老鼠怎樣叫?幼:吱吱吱吱吱吱吱

(用這一節奏型作為幼兒的練聲曲目,能讓幼兒提前熟悉歌曲中的節奏,為後面的節奏和歌唱活動打下基礎。)

2.教師講故事《小老鼠打電話》,幫助幼兒理解歌曲內容。

有一天,小老鼠一個人在家,他感到好無聊啊。他想,要是能有個朋友和我一起玩過家家的遊戲就好了。

什麼是“過家家”?過家家就是小朋友平時玩的娃娃家。找誰玩呢?小老鼠拿出電話號碼本看了看,他撥了一個號碼,5432678.叮鈴鈴,叮鈴鈴,電話打通了。小老鼠説,喂、喂,你好呀,請你快到我的家。電話那邊説,好、好,知道了,馬上就到你的家。小老鼠一聽是大花貓的聲音,嚇得趕緊把電話掛了。小老鼠嚇得心怦怦直跳,我找的朋友怎麼會是他呢?小老鼠又仔細看了看電話號碼本,原來號碼打錯了。

(教師在講故事的過程中不過分渲染故事情節,為的是讓幼兒注意傾聽並記住歌詞語句和內容的邏輯順序。)

3.教師範唱“小老鼠打電話”,引導幼兒有節奏的學説人物對話。

教師:這個有趣的故事藏在一首有趣的歌曲裏,歌曲的名字也叫“小老鼠打電話”。

(幼兒首次完整的傾聽歌曲這一環節中,教師採用鋼琴伴奏並用較慢的粗度演唱可以幫助幼兒聽清歌詞內容。)

教師:歌中小老鼠撥的電話號碼是?出示54 32 6 7 8

教師:小老鼠撥通了電話,他是怎麼説的?大花貓是怎麼回答的?

出示相應的圖譜,師幼練習有節奏的對話,引導幼兒感受不同角色的不同心理和語氣。

4.出示歌曲圖譜,播放歌曲錄音。

教師:這首歌曲的名字叫什麼?

教師先提問圖譜中有歌詞部分的內容,再提問可以用什麼動作或聲音表現間奏部分。

教師:小音符表示歌曲中沒有歌詞的部分,這叫間奏。

教師帶領幼兒學説歌詞。

5.播放歌曲錄音,幼兒欣賞教師用響罐演奏歌曲中的間奏部分。

(此歌曲篇幅較長,在幼兒再次欣賞歌曲的同時,教師用響罐演奏歌曲的間奏部分,能較好的幫助幼兒熟悉歌曲旋律和結構,增加趣味性。)

6.播放歌曲錄音,幼兒看圖譜用響罐演奏歌曲的間奏部分。

(幼兒邊看圖譜邊用響罐演奏,不但能減輕教師教授與幼兒學習的困難和負擔,提高有限教學時間內的教學效率,而且還能使平淡枯燥的新歌學習活動變得生動和富於情趣。)

教師引導語:響罐在什麼時候可以進行演奏?如果在有歌詞的部分響罐發出聲音會讓大家聽不清歌裏唱什麼。

(當教師預計幼兒在下面的活動中可能會發生失控行為時,可以在活動開始之前,預先提醒並用積極的語言讓幼兒理解某種控制的要求是活動審美趣味的重要組成部分。)

7.播放歌曲錄音,鼓勵幼兒用不同的表現方式演奏歌曲的間奏部分。

8.遊戲:貓捉老鼠

出示貓和老鼠的胸貼,教師講解遊戲規則,鼓勵幼兒用好聽的聲音完整演唱歌曲。(鋼琴伴奏)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