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音樂郊遊教案8篇

來源:巧巧簡歷站 3.19W

想必有不少教師在上課之前都是會進行教案的寫作的,寫教案是我們在開展教學工作之前,必須完成的任務,下面是本站小編為您分享的中班音樂郊遊教案8篇,感謝您的參閲。

中班音樂郊遊教案8篇

中班音樂郊遊教案篇1

一、活動方案

通過引導幼兒用樂器表現音樂,培養幼兒的節奏感,感受樂曲中的歡快和抒情,激發幼兒對打擊樂的興趣和對春天美的感覺。

二、活動準備

1.會唱歌曲。

2.樂器(小鈴、串鈴、木魚)。

三、活動過程

(一)歌曲《郊遊》

t:秋天來了,讓我們出去走走,去郊遊,用歌聲告訴大家你看到了什麼

(引導幼兒回憶歌曲,唱出歡快和抒情的對比感覺。)

(二)動作表現《郊遊》

l集體動作表現歌曲節奏

t:郊遊真開心,有時拍手有時拍腿,看到悠悠白雲時手伸得高高的指給大家看。 (引導幼兒配合旋律,用動作表現節奏。) .

2.分組動作表現歌曲節奏

t:去郊遊要請老師走在前面,小朋友跟在後面,導遊為我們介紹風景。老師在前面拍手,小朋友跟在後面拍腿,導遊帶我們去看白雲(拍手和晃手)。(幼兒分組擔任角色,動作表現屬於自己角色的節奏。)

(三)樂器表現《郊遊》

1.為角色配器

t:小樂器也想和我們一起去郊遊,有小鈴、串鈴和木魚,聽聽它們唱歌的聲音為老師選一個樂器為小朋友和導遊也選一個樂器。(引導幼兒根據音樂為老師、導遊和自己選擇合適的樂器。)

2.樂器表現

t:帶上你的樂器跟着音樂去郊遊。聽音樂分組操作樂器,老師指揮。

t:換一個角色,換一種樂器試一試。(交換樂器再次演奏。)

操作提示:

為三個角色找樂器時,老師可引導幼兒根據角色需要配上合適的樂器。例如:老師走在前面用小鈴讓後面的小朋友知道前進的方向,在郊遊時跟着老師不迷路;’為小朋友選擇木魚,因為木魚的聲音“的篤的篤”就像在走路;為導遊選擇鈴鼓,搖奏的時候就好像白雲在天上飄過。用生活經驗解釋配器,為抽象的聲響賦予情景,既便於幼兒操作,又能增強幼兒的想象力。

中班音樂郊遊教案篇2

設計思路:

現在的孩子,平時有很多機會和家人一起玩出遊玩,因此他們也會有許多郊遊的經驗和大家一起分享,從他們活潑的語言與生動的表情中我感受到了他們對外出的嚮往與熱愛,並且能自豪的描述自己的新發現,這樣的活動不僅可以讓幼兒感受大自然的美好風光,培養他們熱愛大自然的情感,另一方面也可以拓展他們的視野。根據他們喜愛郊遊這一情緒特點,我選擇了音樂活動《郊遊》,歌曲的旋律活潑明快,很適合中班幼兒演唱,將歡快的節奏、簡單易記的歌詞與孩子歡快的心境相結合,相信孩子們學唱的積極性會更高,並能在音樂中獲得愉悦的情感體驗,另外要感受並演繹出歌曲a段中“x x xx x”的歡快節奏與b段中較之緩慢而優美旋律的不同的風格,這對中班年齡的幼兒又是有一定挑戰的,將作為本次活活動的重難點。

本次活動將分為三個環節,第一環節通過分享討論初步感受郊遊的快樂;第二環節在感受體驗中學唱歌曲,並感受歌曲前後兩段不同的風格,進一步體驗郊遊時的快樂;第三環節在與老師、同伴的合作表演中運用肢體語言表現歌曲中郊遊的快樂情景。

活動目標:

1.熟悉歌曲旋律,在學習踵趾小跑步的基礎上,嘗試歌表演。

2.在郊遊的情境中,體驗和同伴共同舞蹈的快樂。

活動準備:

音樂

活動過程:

一、分享討論——感受郊遊真開心

你知道什麼是郊遊?你和誰去郊遊過?心情怎麼樣?

二、感受體驗——熟悉音樂,學習舞步

1.完整欣賞歌曲

歌曲裏的小朋友是怎麼去郊遊的?看到了哪些景色?

2.教師進行歌表演

你看見了哪些動作?(重點練習踵趾小跑步)

單個動作可在中間的空地方練習,連起來後幼兒可一個個排好隊,在教室裏繞圈練習。

3.幼兒學跳(重點練習踵趾小跑步)

單個動作可在中間的空地方練習,連起來後幼兒可一個個排好隊,在教室裏繞圈練習。

三、合作表演——嘗試兩人合作表演

1.這個舞蹈還可以兩人一起跳呢(觀看視頻)

兩個人跳和一個人跳有什麼不同?(腳的方向、有高低變化)

2.幼兒嘗試兩兩合作表演

幼兒兩兩合作練習,注意腳是不是打架。高低變化時怎樣才能跟上音樂?

3.幼兒兩兩手拉手,在郊遊的情境中進行表演。

中班音樂郊遊教案篇3

中班打擊樂:郊遊

活動目標:

1、複習歌曲,瞭解歌曲的結構特點,能用身體動作表現歌曲的節奏。

2、根據音樂的節奏特點,嘗試用鈴鼓、圓舞板、碰鈴演奏歌曲。

3、體驗與同伴共同演奏的樂趣。

活動準備:

事先會唱歌曲《郊遊》,節奏圖譜、鈴鼓、圓舞板、碰鈴若干。

活動過程:

一、複習歌曲。

“小朋友,前段時間老師教了一首《郊遊》的歌曲,你們還記得嗎?”(伴樂輕唱)

二、感知結構,嘗試用身體表現節奏型。

1、“老師用圖譜把歌詞都記下來了,看看老師用了哪些符號?”

“那請你們用好聽的聲音看着圖譜來唱一唱,然後告訴我,這首歌曲裏面有什麼地方是相同的。”(伴樂齊唱)

“第一段和第幾段相同?”“相同的部分我們稱為a部分”

“中間部分有它們一樣嗎?”

師小結:像這樣開始和結尾的節奏相同,中間不同的結構叫aba結構。(出示aba)

2、“如果用我們的身體動作來表現節奏,看到小腳你想到什麼動作?看到小手呢?誰來試一試。”(引導幼兒看圖譜,集體分部練習)“除了用跺腳、拍手還可以用什麼身體動作呢?”(拍腿拍肩,集體嘗試)

3、分析b段:“b段我們看到了什麼?這兒不是小腳小手,而是白雲、陽光、青山綠水,可以用什麼動作呢?”(幼兒做,集體練習)

4、集體完整練習,分部練習。“現在我們一起來練習一下。”(看指揮伴樂做動作)

三、討論配器,並演奏。

1、“小朋友真能幹,連小樂器們都忍不住想來玩一玩啦,看一看,都來了誰?” 認識鈴鼓,碰鈴,圓舞板。

“我們幫它們分一下工,走的部分用什麼樂器?為什麼?拉手的地方呢?” “b段優美的部分適合用什麼來演奏呢?”

2、嘗試用樂器演奏一遍。

3、交換樂器。

四、結束。

“今天我們又學了一個新本領,會用樂器來演奏歌曲了,像這樣用樂器來演奏的活動叫打擊樂。鈴鼓、碰鈴、圓舞板都是打擊樂器,在我們三樓的音樂室裏,還有許多的打擊樂器呢,等下我們一起去用別的樂器來試着演奏《郊遊》好嗎?”

中班音樂郊遊教案篇4

活動目標:

1、感受音樂歡快的特點,理解音樂的主題。

2、嘗試用動作表達自己對音樂的理解和感受,體驗隨樂表演的樂趣。

3、在進行表演時,能和同伴相互配合,共同完成表演。

4、通過肢體律動,感應固定拍。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瞭解日月潭風景區相關知識。

2、物質準備:音樂cd、背景圖一幅。

活動過程:

一、以去郊遊引入,帶領幼兒隨音樂律動進場,初步感受音樂旋律。

二、欣賞音樂。

1、完整欣賞音樂,初步感受音樂歡快的旋律特點。

2、教師結合動作,引導幼兒再次欣賞音樂,感受音樂所表現的主題。

3、結合圖譜欣賞音樂,幫助幼兒理解樂曲的結構。

4、分段欣賞音樂。

(1)請幼兒看圖譜説説:哪些音樂像是表現小朋友繞樹林拐彎,哪些音樂像是表現小朋友擦汗,哪些音樂像是表現快到了景點,小朋友很高興?

(2)引導幼兒用動作有節奏地表現郊遊時繞着樹林走、擦汗、快到景點很高興、擺造型拍照留念等。

三、表現音樂。

1、引導幼兒嘗試聽音樂完整表演一遍。

2、引導幼兒從空間層次上用不同的肢體動作表現最後的造型。

3、用自己設計的造型再次聽音樂完整表演。

四、拍照結束,幼兒聽音樂去下一個景點郊遊。

活動反思:

從今天教學目標的達成度上來看,我覺得今天的活動基本能夠達成目標,從第一次的傾聽音樂,孩子們就能夠愉快的聽着音樂擺動,到後來用肢體表現時,也能用輕鬆的動作表現音樂,並且幼兒能夠根據旗幟進行分組,能協調好用一種方式來開展遊戲,遊戲是幼兒也表現的十分愉悦。

在傾聽理解音樂的環節上,孩子們能區分出音樂的不同特點,有些孩子説出前面的音樂是過草地,但在爬山時,有孩子提到了樹林,這可能與出示的圖片有關係,讓孩子聯想到了樹林,老師在選擇圖片的時候,可能可以再考慮的`多一些,排除一些其他因素。

看圖譜時,幼兒很容易辨別出草地和爬山的音樂的不同,但是在説出理由的時候,可能老師比較急切一點,還可以多一點空間留給幼兒,讓他們説説為什麼這是草地,這是爬山,而老師沒等孩子説就自己把“平平的是草地,越來越高的就像是爬山”都説出來了。

創編過草地動作時,孩子們發揮自主性,編的動作較為豐富,並能符合過草地輕快、活潑的旋律,爬山的動作也能根據重重的、一步一步的節奏和感覺來創編。

整個遊戲環節,孩子們在導遊阿姨帶他們去旅遊的這種情景中,玩的還是十分的愉快和投入的,只是在最後的時候,孩子們可能有些興奮過頭,對於音樂的傾聽也關注的少了點。

中班音樂郊遊教案篇5

設計意圖

歌曲《郊遊》曲調流暢、輕快從容,來源於幼兒生活。通過播放多媒體課件帶幼兒進入郊遊的情境中,再現了幼兒生活中外出遊玩的生活經歷。在活動中感受郊外美麗的景色幫助幼兒體驗大自然的美好。

活動目標

(一)理解歌曲aba結構,感知a段音樂的歡快和b段音樂的優美。

(二)學習用跳躍、連貫的歌聲演唱歌曲。

活動準備

物質準備:圖譜、音樂磁帶。

經驗準備:有過郊遊的經驗。

活動過程

(一)我和朋友去郊遊,初步感受音樂旋律。

1.今天,幼兒園的小朋友要一起去郊遊,那你們知道什麼是郊遊嗎?郊遊就是出去旅遊。那現在就請你邀請你的好朋友手拉手一起去郊遊吧。

2.(播放歌曲磁帶),幼兒自由結伴,聽音樂手拉手,感受歌曲歡快的情緒。

(二)理解歌曲內容,感知歌曲的結構和性質。

1.有許多小朋友也手拉手去郊遊,我們來聽聽,小朋友們去郊遊看到了什麼?(完整聽歌曲一遍)

2.小朋友們是怎麼去郊遊的?他們去郊遊看到了些什麼呢?(白雲悠悠、陽光柔柔,青山綠水一片錦繡)你們知道什麼叫錦繡?(錦繡的意思是很多漂亮的景色在一起)

3.出示圖譜,理解歌曲。

(1)我把這首歌曲畫了下來,請你們看着圖譜再來聽我唱一遍歌曲吧。(範唱。)

(2)你們看懂了嗎?小朋友是怎麼去郊遊的?(請幼兒説一説)

(3)現在我們一起來看着圖譜,把小朋友們出去郊遊的事一起來説一説。

4.剛才你有沒有聽出來這首歌曲有幾段嗎?(三段)哪兩段是一樣的?(第一段和第三段是一樣的)那這首歌你覺得哪裏是很快樂的,唱起來應該是跳躍、活潑的,哪裏聽起來是很優美的、温柔的,唱起來應該是輕柔的、緩慢的?

5.第一段和第三段講了小朋友去幹什麼?(郊遊)那去郊遊的時候心裏怎樣?(高興、開心等)那我們唱的時候該怎麼唱?用很歡快跳躍的聲音唱。

6.那中間第二段是在欣賞美麗的景色,欣賞景色的時候我們要慢慢地走,慢慢地看,那我們唱的時候也要慢慢地,用很優美的聲音演唱。

7.帶領幼兒一起輕鬆歡快地演唱,感受與朋友一起郊遊的快樂情緒。

(三)大家一起去郊遊

1.教師帶頭以邀請遊戲的形式,連續邀請幼兒手拉手地邊唱邊表演。每增添一個幼兒,歌曲就重複唱一遍。

2.請四名幼兒帶頭。在演唱歌曲前,先找到一個小朋友拉好手,然後一起唱“走走,走走走,我們小手拉小手。走走,走走走,一同去郊遊”。唱完一遍後,趕緊再邀請一名幼兒,手拉手邊唱邊走。不斷反覆演唱這段歌詞,知道所有幼兒均被邀請到。

3.請幼兒兩兩結伴,共同演唱歌曲。

中班音樂郊遊教案篇6

設計意圖:

打擊樂演奏是幼兒園音樂教學的內容之一,通過打擊樂教學能幫助幼兒掌握樂器的演奏技能並發展節奏感。通過中班的學習,幼兒初步能學會看圖譜,按圖譜有控制地演奏,在大班這階段我們主要讓幼兒繼續學習有控制地演奏並讓他們在活動中體驗演奏的樂趣。《郊遊》是中班幼兒學過的一首歌曲,它是一首aba結構的歌曲,表現了幼兒在郊遊中輕鬆愉快的心情。根據本班幼兒的實際情況,在節奏型上適當地提高了一些難度。這對剛進入大班的幼兒來説是一個挑戰,這也是打擊樂活動的一個新的嘗試。

活動目標:

1、學習看圖譜,按圖譜有控制地演奏。

2、根據樂曲的變化設計配器方案。

活動過程:

一、律動入室2、引導幼兒發現歌曲的動作節奏師:“剛才這歌曲叫什麼名字?你們知道它是什麼結構的歌曲嗎?什麼是aba?(前面和後面的樂曲是一樣的結構)現在我們請個小朋友説説a段做了什麼動作?怎麼做的?(師哼唱,請一個幼兒示範)

二、引導幼兒看圖譜,用身體動作表現節奏型

1、觀看a段圖譜:我們先看a段,上面有什麼?(腳印、手)表示什麼?(可以踏腳和拍手)你怎麼用這些動作表現節奏?(請一幼兒示範)全體幼兒學習a段的節奏型。

2、分析b段節奏型:這是什麼符號?(出示波浪線)可以怎麼表現?(搖或晃的動作)請一幼兒示範。

3、引導發現結束句不同的地方後面的a段和前面的a段是一樣的,有沒有不一樣的地方?請個小朋友來示範一下可以怎麼做?(全班幼兒練習一次)4、視情況而定:哼唱,幼兒做動作一次或跟着音樂做動作一次。

三、啟發幼兒探索樂曲的配器方案

1、啟發幼兒説説樂器特點師:“瞧,我請來了三種樂器(出示鈴鼓、雙響筒、圓舞板),你們説説,它們的聲音有什麼不同的特點?(鈴鼓:可以拍或搖、晃。比較延長、抒情;雙響筒:高低音,象腳步;圓舞板:聲音短促)

2、為樂曲配器師:“你們覺得a段適合用什麼樂器呢?a段腳步的適合用雙響筒;(貼上雙響筒的圖標)b段的比較抒情,可以延長的,適合用什麼樂器?(鈴鼓)最後的部分我們要讓歌曲更熱鬧些,可以怎麼做?(用上全部的樂器)

四、幼兒嘗試用樂器演奏

1、師哼唱,讓幼兒學習用樂器演奏整首歌曲。

師:“請小朋友輕輕地請出小樂器,我們試試把樂曲演奏一遍吧。請認真看圖譜,注意什麼時候要輪到那種樂器演奏。”

2、指出演奏的不足,連貫地演奏一遍。

3、跟着音樂,看圖譜完整地演奏1—2遍師:“我覺得小朋友可以聽音樂來演奏了,我們來試試吧。”

4、幼兒看指揮演奏1—2遍師:“小朋友真棒,現在我有個更難的,請小朋友不看圖譜,眼睛看着老師的指揮把樂曲演奏一遍,行嗎?”

五、結束活動師:“請小朋友帶好自己的小樂器,不發出聲音,到教室輕輕地放好小樂器吧”

活動反思:

在這次活動中,由於整個活動設計的結構設計比較完整,思路清晰,通過引入、讓幼兒發現歌曲的動作節奏、引導幼兒看圖譜表現等等循序漸進地遞進,所以活動中相對較為緊湊,幼兒整體地掌握情況比較好。活動是初步地探索、學習有控制地演奏樂曲,所以活動顯得比較緊湊。而因為是第一課時,在今天的活動中只給了幼兒固定的一種打擊樂器演奏,不象平時讓幼兒更換不同的樂器演奏,感受不同樂器的音色,在下次的打擊樂活動中應放手讓幼兒創造,可以讓幼兒多看圖譜探索,發表自己的見解,讓幼兒成為自主進行打擊樂編奏的主體。

中班音樂郊遊教案篇7

活動目標

1、在理解歌詞,唱會歌曲的基礎上,感受aba段不同的情感,唱出a段歡快的音樂,b段優美的音樂。

2、掌握x x xx x這一走步節奏,並且用肢體動作創造性的展現郊遊的遊戲化情境。

3、在音樂和遊戲的情景中,能用歡快、活潑、興奮地情緒,有感情地、自信地,完整地演唱歌曲,感受到郊遊時的輕鬆愉快。

4、通過演唱《郊遊》使幼兒喜愛春天,從而表達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重點難點

教學難點:歌曲的三、四、五樂句。教學重點:有感情地唱歌曲。

活動準備

錄音帶,錄音機,歌詞圖譜,節奏型卡:x x xx x。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1、入室律動。組織幼兒做課前手指遊戲坐好,

2、複習歌曲《茉莉花》;複習節奏:x x xx x。

二、基本部分:

1、談話引入:小朋友你們跟家人去郊遊過嗎?(幼兒自由回答)是乘坐什麼交通工具去的?

2、教師出示歌詞圖譜以講故事形式與幼兒一起回憶郊遊的快樂,並引導幼兒按照圖譜説唱歌詞。

3、放錄音帶《郊遊》,引導幼兒聽出有兩段“不同的”音樂。

4、教師邊指圖譜邊範唱一遍,讓幼兒能更好的理解歌詞,熟記歌詞。

5、學唱歌曲。

(1)教師以分句教唱法並結合歌詞圖譜帶幼兒唱歌1-2遍。

(2)教師以整體教唱法用不同的動作帶幼兒唱歌,讓幼兒感知歌曲的節奏和ab兩段不同的“情緒”。

(3)教師彈歌曲旋律,幼兒根據圖譜用自然,歡快的聲音有感情的

唱歌曲。

(4)分小組接唱。女孩唱a段,男孩唱b段。

(5)放歌曲錄音,教師與幼兒一起按歌詞合節奏地進行歌表演。

6、音樂遊戲:《去郊遊》

教師與幼兒手拉手圍成一個大圓圈,聽歌曲音樂進行開火車狀等不同動作進行遊戲,還引導幼兒去邀請其他老師一起遊戲。

三、結束部分:

1、小結。

2、出室律動,活動結束。

教學反思

?郊遊》這首歌曲的前兩句與最後兩句要求用輕快、跳躍的聲音來唱,而中間則適合用優美、抒情的聲音來處理。教師可以通過示範講解引導幼兒認真傾聽,並辨別區分不同的聲音。

在活動中我一開始對於兩種不同的歌唱方式進行講解,但很快我發現孩子們並不能很好的理解接受,於是我立刻想到了一種方法:為了讓幼兒理解並準確地把握,我設計這樣一幅圖:用一組小兔子的耳朵形狀表示“輕快、跳躍”,用一組柔和的波浪線表示“優美、抒情”,按節奏的形式出現。根據這幅畫,幼兒可以很快地分清出哪幾句需要唱得活潑歡快,哪幾句需要唱得優美抒情。這樣的教學方式比起教師單調的講解記憶要有趣得多,並且印象更深刻。

活動中我藉助了比較形象的圖,幫助幼兒理解、記憶歌詞,讓幼兒看着圖片演唱,根據圖孩子們正確的對兩種歌唱的方式進行演唱,從而突破了活動的難點。教師的範唱起到一個示範的作用,最後讓幼兒分組接唱,在每一次唱完後教師引導幼兒進行評價,讓他們明白如何接唱才算唱得好,從而突破活動重點。

在這個音樂活動中還存在着許多的不足之處,比如我沒有在活動前考慮到活動方式的改變,而是在活動中及時調整,對教材的分析應更加透徹;還有就是在活動中的教師的語言應該更加精煉。我還注意到孩子的情緒變化,在活動中我為了讓他們更熟練的唱歌,就請他們再唱一遍,而我的語言組織也不夠精練,所以孩子們就感覺不是很有趣,在以後的教學中我要多想辦法,讓自己的每個教學環節都進行得更自然更有趣,讓孩子不知不覺輕鬆的遊戲中完成,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

中班音樂郊遊教案篇8

活動目標

1、感受歌曲活潑歡快的情緒,體驗與朋友結伴表演的快樂;

2、能創編跳躍、連貫的動作幫助理解和表現歌詞的

內容;

3、初步學唱歌曲,知道aba的結構類型,並學習用“跳躍地”和“連貫地”兩種方式來表現歌曲。

活動準備

經驗準備:幼兒已有郊遊的生活經驗;

物質準備:cd音樂《郊遊》。

活動過程

一、活動導入

1.複習歌曲《小紅花》。

指導語:(教師彈湊歌曲前湊)這是什麼歌曲?在最後一句我們應怎麼唱?(前面跳躍,後面連貫)

用跳躍、連貫的聲音唱《小紅花》。

2.教師引導幼兒回憶郊遊時的美好前景。

提問:你們郊遊過嗎?去了哪裏?玩了些什麼?

3.教師範唱歌曲,引導幼兒講述歌詞內容。

提問:歌曲裏小朋友郊遊時快樂嗎?他們是怎麼郊遊的?看見了什麼?

4.幼兒學唱歌曲

二、教師再次範唱歌曲,啟發幼兒發現aba的結構。

提問:你們發現歌曲裏有相同的地方嗎?

三、教師帶領幼兒學唱歌曲,進一步理解熟悉歌詞。

提問:這首歌裏唱到白雲怎樣?陽光怎樣?青山、綠水怎麼樣?

四、教師引導幼兒討論,發現並運用不同方式演唱歌曲。

提問:你們發現中間部分和前後重複的地方有什麼不同?你們唱什麼歌的時候也運用了這兩種方式?

五、教師通過語言創設情境,到“地方郊遊”,帶領幼兒完整學唱1~2一遍。

六、鼓勵幼兒聽音樂結伴邊表演邊歌唱。附歌曲: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