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猴子下山教學設計及設計意圖4篇

來源:巧巧簡歷站 3.07W

優秀的教學設計都是根據我們你的教學目標來擬定的,教學設計在撰寫的時候,你們需要強調邏輯思路清晰,本站小編今天就為您帶來了小猴子下山教學設計及設計意圖4篇,相信一定會對你有所幫助。

小猴子下山教學設計及設計意圖4篇

小猴子下山教學設計及設計意圖1

教學目標

1、會認“猴、結、掰、扛、滿、扔、摘、捧、瓜、抱、蹦、追”12個二類字。會寫“塊、非、常、往、瓜、進、空”7個生字。

2、能準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知道小猴子下山教給的道理:做事不能三心二意,見義思遷,應該一心一意。

重點難點

1、能準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知道小猴子下山教給的道理:做事不能三心二意,見義思遷,應該一心一意。

課時安排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激趣引題

示圖,小朋友看,這是誰啊?喊喊它的名字吧。(猴子、小猴子)以前你聽過哪些有關猴子的故事?今天,我們學一個更有趣的故事-小猴子下山,板書課題。

二、初知課文,理清思路

1、小猴子下山的過程中,經過了一些地方,你能不能看圖就直接叫出這些地方的名字。

2、示圖

玉米地、桃樹下、瓜地、

3、能不用上“一()玉米地”這樣的方法來説説小猴子下山的時候,它來到了()來到了()來到()最後回到山上去了。剛才我們知道小猴子下山去的路線。

4、能不能知道小猴子下山去幹什麼啦?怎麼辦?讀課文。

5、理解思路:

掰玉米、扛玉米、扔玉米

摘桃子,捧桃子,扔桃子

摘西瓜,抱西瓜,扔西瓜

追兔子

三、研讀重點段

1、接下來,我們就去玉米看看吧。

2、你看見了什麼?

小猴子看見玉米結得又大又多。

小猴子心裏很高興。

小猴子就掰了一個。

小猴子扛着往前走。

3、誰得把這四句話合併成一句話?出示合併後的句子,大家趕快來讀一讀吧。

4、師生合作讀:剛才我們看見了小猴子下山來,走到(一塊玉米地裏),看見(玉米結得又大又多,心裏十分高興,)就(掰了一個),(扛着往前走)。

5、引:小猴子扛着玉米,走到了一塊桃樹下。(出示第2自然段)自己讀讀看,你又看見了什麼?

(引領學生説出桃樹又大又紅,這次非常高興是因為找到了最愛,讀出扔玉米的毫不猶豫。)

6、能不能看圖用上“小猴子扛着玉米,走到(),看見(),就()。”

7、(出示第三幅圖)誰能編故事?(出示:小猴子捧着桃子,走到(),看見(),就()。)

8、(出示第四自然段),看看你們填的對不對呢?學生讀。

9、(出示第五自然段),小猴子抱着個大西瓜往回走,大西瓜能回到山上嗎?它的什麼*病又犯了?(三心二意的*病)結果?(出示句子,學生讀:兔子跑進森林不見了,小猴子空着手回家去了。)

四、提升主題

1、小猴子下山,本來是想幹什麼?(找吃的)結果呢?(兩手空空)是吃的沒有嗎?(不是)為什麼會空手而回?(小猴子做事不專心,三心二意,想一出是一出,見義思遷)

2、經過了這次,小猴子一定得到了教訓。過了幾天,它又準備下山。下山之前,我覺得我們得跟小猴子説幾句話,不然,它又兩手空空回來了。你怎麼跟他説?説什麼?(學生自由發言)

第二課時

一、複習,指名讀下面詞語。

非常高興又大又圓可愛一片

西瓜真好小兔兒

二、指導書寫,教師要點撥重點。

非:左右結構,要注意筆順。

常:上中下結構,可用熟字換偏旁的方法來記,“黨”字下面的“兒”換成“巾”。也可以分上面小字頭,中間禿寶蓋,下面“吊”來記。

非常:表示不一般,十分的意思,比如:非常美麗,意思是不是一般的美麗,是十分美麗了。正如非常高興,非常愛吃等。常常,經常,常來常往。

瓜:筆順瓜,第一筆橫撇。瓜地,西瓜,冬瓜,南瓜,瓜果。

小猴子下山教學設計及設計意圖2

一、導入:

同學們你們喜歡小猴子嗎?那你們知道小猴子住在什麼地方嗎?

老師來告訴你們小猴子真正的家在山上。有一天,小孩子想下山玩玩,它下山以後發生了什麼事呢?你們想聽嗎?好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第13課《小猴子下山》。

二、新課:

1、請同學們把書翻到53頁,教師範讀課文,學生想:這篇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麼事?

2、學生自由朗讀課文,畫出生字,標出自然段。

3、指名認讀生字。開火車讀生字卡片。

4、分段指名朗讀課文,糾正生字的讀音。

三、分段學習

1、學習第一自然段

①小猴子下山來到了什麼地方?看到什麼?心情怎樣?它是怎麼做的?

②用動作演示“掰、扛、扔、捧、摘”這些動作。

③為什麼要掰玉米?又為什麼要扛着走?

④這一段中哪些詞應該重讀,畫出應該重讀的詞語,自己試着讀讀看。邊讀邊用動作表演出。

2、想一想老師剛才提出了哪些問題?

學生自學課文的2、3、4自然段。

出示學習嚮導,指名嚮導。學習嚮導:

1、讀一讀:小猴子來到什麼地方?看到什麼?心情怎樣?

2、議一議:小猴子是怎麼做的?你認為哪些詞應該重讀?畫出重讀的詞。

3、演一演:請你邊有感情的朗讀邊表演這一段

課文。

①喜歡學哪一段就學習哪一段,可以自己學也可以小組討論學習。

②學生彙報學習結果。

3、我們一起學習課文的第五自然段,齊讀第五自然想一想,小猴子下山看見那麼多的好東西,最後的結果怎麼樣?它為什麼會空着手回家?

4、填空練習。(出示投影)填空後任選括號裏的一個詞語説一句話。

5、指1、2名學生看投影複述課文內容。

6、聯繫學生實際,説説自己平時做事情的時候有沒有像小猴子一樣的做法呢?

學生檢查自己平時做事的方法是否正確。

7、表演課文內容。

8、想象擴展:討論小猴子空手回家後會想些什麼,説些什麼?猴媽媽會對他説什麼?

9、續編課文,編一個《小猴子第二次下山》的故事。下一節課評一評,講一講看誰編得精彩。

四、板書:

13、小猴子下山

玉米地——又大又多:掰、扛

桃樹下——又大又紅:扔、摘、空着手

西瓜地——又大又圓:扔、摘、回家去

往回走——蹦蹦跳跳:扔、追

小猴子下山教學設計及設計意圖3

一、預習回饋,引入新課

1、板書課題,提醒注意“猴”的書寫。

2、遊戲中複習回顧。出現大量故事中曾出現或沒有出現過的事物圖片,讓學生判斷哪些圖片中的事物是故事中有的?旨在複習故事中的要點。

遊戲過程中,將故事中出現過的“玉米、西瓜、桃子、兔子、猴子”等圖片貼到黑板上。

3、指導讀好這些名詞。強調“桃子、兔子、猴子”等帶“子”的輕聲。

二、整體讀文,明確路線

1、接讀全文。

師:小猴子下山來(板畫:山),它先後走過了哪些地方?(板畫:路線)咱們請幾位小朋友來接讀這個故事吧?(接讀課文,正音)

2、排列圖片。

師:聽完故事,你能把這些圖片按小猴子下山的先後順序放進這幅路線圖裏嗎?

3、練説量詞。

排圖片後,輔助貼圖練説:小猴子下山,先來到了一()玉米地,再走到一()桃樹下,接着走過一()西瓜地,最後看見了一()小兔子。

三、以小猴子所見為線索,積累並學會運用“又()又()”的詞語

1、找出課文中“又()又()”的詞語。

師:這一路走來,不知小朋友們發現了沒有,小猴子臉上的表情一直都是──(非常高興)。是啊,因為他看到的可都是好東西呢!,故事告訴我們啊,小猴子看見玉米結得──(又大又多)貼詞卡。那麼其它的呢?你能説説嗎?

貼:又大又紅,又大又圓,蹦蹦跳跳

2、練讀詞語。我們來讀讀這些詞語,要讓大家感覺到是好東西哦!

3、拓展運用

這些好東西光是看看(畫眼睛),就是那麼的吸引小猴子了!像這些好吃的,要是小猴子嘗一嘗的話(板畫:嘴巴),也許還會品嚐到怎樣的好味道?選一種説説:(甜除了品嚐到甜,吃起來還有怎樣的感覺?(脆、鮮、嫩、糯、鬆、爽、軟……)如果用鼻子聞一聞呢?還會覺得?(香)你能像故事中那樣,用又()又()把這些好味道連起來説一説嗎?

如:又香又甜又鮮又嫩又鬆又脆又甜又脆又甜又糯(提示要點:完全不可能同時存在的兩個特點是不能用“又…又…”來連接的)

那這蹦蹦跳跳的小兔子你也能用這樣的“又()又()”方式來説一説它嗎?

四、以“小猴子所做”為線索,積累並學會精確地使用動詞

(一)學習第一自然段,認讀並理解:掰、扛。

1、自由讀第一自然段。

師:哇,這一路上有那麼多好吃的、好玩的,還等什麼呢!我們趕快一起出發吧!看,玉米地到了!(課件出示)咦,畫上怎麼沒畫小猴子呢!是這樣的,課文中寫小猴子來到玉米這部分沒有配插圖,我想請小朋友幫我想想,這幅圖上該畫一隻怎樣的猴子呢?別急哦!還是先讀讀這部分故事是怎麼寫的吧!

2、你會畫一隻怎麼的猴子?(提示:表情、動作)隨機學習:掰、扛。(指導書寫:掰)

3、齊讀第一自然段。

(二)學習二至四自然段,理解並積累“摘、捧、抱、扔、追。

1、自由讀,找一找小猴子的動作,並圈一圈。

小猴子繼續走啊走,來到桃樹下,走過西瓜、還看見了一隻小兔子,在這些地方小猴子又是怎麼做的呢?我們去讀讀寫這三部分的課文吧!拿起筆,邊讀邊圈一圈像這樣寫小猴子動作的詞語。

2、回饋。教師故意打亂順序貼動詞。

3、學生評價,並談理解。

討論要點:

(1)區別:捧、抱,

(2)理解“摘”可以跟桃子、西瓜搭配,但不能跟玉米搭配。

(3)扔:應該扔了三樣東西。老師把這些動作都貼到了。(正是所有的東西都被扔了,兔子又沒追上,小猴子才會兩手空空回家去。趁機將另一隻垂頭喪氣的猴子貼圖貼上去)

五、體會小猴子當前所感,並能積極展望未來

1、複述故事。

2、所有的好東西都被扔了,小猴子只好空着手回家去了。看着小猴子兩手空空、垂頭喪氣的樣子,我想他心裏一定裝滿了後悔和難過。其實啊,每個人在成長的過程中總會犯些錯,做些傻事。經歷過一次次的教訓,我們才會變得聰明能幹起來啊!

3、課件中出示配樂動畫:今天,太陽下山了,小猴子只好空着手回家去了!可太陽下山還會升起,瞧,新的一天又來了!今天的小猴子下山,又會發生怎麼的故事呢?我們接着往下編一編吧!(課件定格在:小猴子第二次下山)

4、回家編一本題為《小猴子第二次下山》的圖畫書。

小猴子下山教學設計及設計意圖4

教學內容:

《小猴子下山》

教學目標:

1、複習鞏固認生字詞,在教學中通過做動作的方式讓學生理解本課的動詞,並讓學生在語境中理解運用又( )又( )形式的詞語並進行拓展。

2、通過個別生讀、男女賽讀、齊讀的方式讓學生能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

3、通過學習,使學生懂得無論做什麼事情都要有明確的目標,要專一,有始有終。

教學重點:

1、複習鞏固認生字詞,在教學中通過做動作的方式讓學生理解本課的動詞,並讓學生在語境中理解運用又( )又( )形式的詞語並進行拓展。

2、通過個別生讀、男女賽讀、齊讀的方式讓學生能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

教學難點:

通過學習,使學生懂得無論做什麼事情都要有明確的目標,要專一,有始有終。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動物圖片、生字詞卡片

教學方法:

講授法、合作探究法、情景表演法

教學過程:

1、課前遊戲互動:

2、導入:

看,(師拿出事先準備好的猴子圖片)有一隻小動物也來到了我們的課堂上,它也想和小朋友們一起學習呢,大家歡迎嗎?(生:歡迎)今天我們就和小猴子一起來學習《小猴子下山》。

板書課題:《小猴子下山》。(注意:“猴” 左右結構“犭”旁)

齊讀課題

3、複習字詞:

(1)這隻勤學的小猴子還給我們帶來了很多的詞語寶寶呢,大家一起來看看還認識嗎?

(2)自讀課文,説一説:小猴子下山都經過了哪些地方?

貼圖片:“玉米地”、“桃樹下”“瓜地裏”、“樹林裏”

(3)哇……你看,這隻可愛的小猴子經過了這麼多的地方啊!誰能用小猴子先來到哪裏,再來到哪裏,接着來到哪裏,最後來到哪裏説一説。

4、學習課文

(1)過渡語:小猴子一路來到了這麼多地方,那它都看到了什麼,做了什麼呢?讓我們繼續學習課文《小猴子下山》。

(2)學習第一自然段。

指名讀第一自然段,生評價。評價後再齊讀。

其他生思考問題:

小猴子來到了哪裏?(用“———”劃出來)

看到了什麼? (用“﹏﹏﹏”劃出來)

心情怎麼樣?

又是怎麼做的呢?(用圓圈圈出表示動作的詞)

指生回答

理解“又大又多”不僅僅玉米的個頭大,而且這樣大的玉米到處都是,非常多。

談話:如果你就是小猴子看到地裏又大又多的玉米是什麼樣的心情?(高興)理解“非常高興”(特別高興),你能不能帶着這種特別高興的心情讀一讀。

讓學生説説小猴子為什麼有“掰”“扛”這樣的動作,(在具體的語境中理解這兩個動詞)進一步理解玉米大的意思。指導學生讀好第一段。

(3)學習第二、三、四自然段

採用小組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讓生根據以下四個問題合作學習二、三、四段。

小猴子來到了哪裏?(用“———”劃出來)

看到了什麼? (用“﹏﹏﹏”劃出來)

心情怎麼樣?

又是怎麼做的呢?(用圓圈圈出表示動作的詞)

(4)引導生各種形式朗讀:

引導學生感受小猴子看見了桃子就喜歡桃子,扔了玉米;看見西瓜,扔了桃子;看見小兔子,就扔了西瓜。結合圖畫,體會當時小猴子的心情。(讀出小猴子的心情)

(5)積累“又( )又( )”形式的詞語。

(6)小猴子為什麼最後空着手回家去呢?

抓住“只好”一詞,引導學生感受小猴子什麼也沒得到的原因。(結合學生實際生活,進行口語交際的訓練)

(7)整體迴歸

藉助插圖,複述課文(讓孩子帶着頭飾體會着小猴子的動作、神態演一演也可以)

5、拓展閲讀

《小猴子下山》兒歌

6、課堂小結。

7、課外作業或實踐活動。

讀編故事:《小猴子第二次下山》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