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猴子下山教學設計第一課時5篇

來源:巧巧簡歷站 2.67W

教學設計在完成的過程中,你們需要強調創新教學方法,優秀的教學設計都是根據我們你的教學目標來擬定的,本站小編今天就為您帶來了小猴子下山教學設計第一課時5篇,相信一定會對你有所幫助。

小猴子下山教學設計第一課時5篇

小猴子下山教學設計第一課時1

教學目標

1.通過學習課文,快速瞭解小猴子下山的路線。以此為線索學習並積累“又( )又( )”形式的詞語,並會遷移運用。能夠正確區別“摘、扛、捧、抱、追”等動詞。

2.能正確朗讀故事,並能結合插圖、板書等講述故事。

3.由故事得到一定的啟示:在成長過程中,我們總會像小猴子那樣犯些錯做些傻事,而事後難過後悔是無用的,重要的是能以今天的教訓為基礎,用積極的心態展望明天。

教學重難點

能正確朗讀故事,並能結合插圖、板書等講述故事。並能從中得到啟示

教學準備

課件、卡片

教學過程

一、預習回饋,引入新課

1.看圖片:你看到了什麼?

2. 板書課題,提醒注意“猴”的書寫。

3. 齊讀課題。

二、檢查預習,學習生字。

1. 出示單字。先自己讀一讀,交流識字方法,再加上動作讀。

2. 給生字找朋友。同桌輪流讀詞語,同桌展示,再小隊開火車讀。

3. 小西瓜出題。加上動作搶讀出現的生字,再全班齊讀。

三、整體讀文,明確路線

1.接讀全文。

師:小猴子下山來它先後走過了哪些地方?咱們請幾位小朋友來接讀這個故事吧。(接讀課文)

2.練説量詞。

學生回答後,一次出現經過地點的圖片。練習填空:小猴子下山,先來到了一( )玉米地,再走到一( )桃樹下,接着走過一( )西瓜地,最後看見了一( )小兔子。

四、師生協作,自主學習。

1. 一起學習第一自然段。

(1)分析詞語“掰”、“扛”及“又大又多”,指導朗讀。

(2)這段寫了哪些內容?

明確:先寫小猴子來到什麼地方,再寫它看見了什麼,最後寫它是怎麼做的。

2.互助學習2-4自然段。

(1)在2—4段中選擇最喜歡的一段認真讀,思考下列問題,能不能用一句話概括?

①小猴子來到了什麼地方?

②它看見了什麼?

③它是怎樣做的?

提示:小猴子走到 。他看見 ,非常高興,就 。

(2)小組內交流,喜歡各段的同學分段展示,重點指出動詞並指導朗讀。

明確:區別“捧”、“抱”,理解“摘”可以跟桃子、西瓜搭配,但不能跟玉米搭配。

五、積累運用,“又( )又( )”。

1.找出課文中“又( )又( )”的詞語。

師:這一路走來,不知小朋友們發現了沒有,小猴子臉上的表情一直都是──非常高興。是啊,因為他看到的可都是好東西呢!,故事告訴我們啊,小猴子看見玉米結得──又大又多(板書)。那麼其它的呢?你能説説嗎?

貼:又大又紅,又大又圓,蹦蹦跳跳

2.練讀詞語。我們來讀讀這些詞語,要讓大家感覺到是好東西哦!

3.拓展運用

(1)那這蹦蹦跳跳的小兔子你也能用這樣的“又( )又( )”方式來説一説它嗎?

(2)我會説: 又( )又( )。

六、體會結尾,拓展練習。

1.小猴子見到這麼多好東西,最後是不是高高興興回家了?為什麼呢?

2.小猴子為什麼空着回家了?如果你是小猴子,你會怎麼做?

3.看圖複述課文。

課文學完了,你能把這個故事講給別人聽嗎?套用句式,同桌交流互助。

提示:小猴子下山來。他走到( ),看見( ),非常高興,就( )。

他走到……

最後,( )。

4.通過這個故事,你學會了什麼?

明確:做人不能喜新厭舊,做事情要專一。其實啊,每個人在成長的過程中總會犯些錯,做些傻事。經歷過一次次的教訓,我們才會變得聰明能幹起來啊!

5.練一練。

小猴子空着手回家後,媽媽對他進行了教育。他又一次下山來了。媽媽對小猴子説了什麼?第二次下山,他又是怎麼做的呢?發揮你的想象,續寫故事,看看誰是我們班的“故事大王”。

七、寫字指導——“兔”

1.觀察字形,與“晚”的右半部分相近,但多了“、”。可理解為小兔子的尾巴。

2.交流筆順、擴詞。

3.師範寫,生練習。

通過小猴子下山圖導入,易讓孩子產善生直觀印象,簡單明瞭的導入新課。

通過多種活動檢查預習、鞏固生字,夯實基礎。

讓學生明確本文的線索,使課文體現整體性。

量詞的使用是本冊教學的一個重點,在這裏進一步進行練習。

課文的主要段落的內容、結構都是差不多的。因此首先讓學生一起學習第一段,掌握分析課文的方法,然後舉一反三,自主學習其餘三段,充分運用自主互助模式。

課文中多處運用“又( )又( )”的詞語。讓學生體會這類詞語的特點,並學會運用。

在分析結尾的時候,注重學生的自主感悟,並進行拓展——“你是小猴子會怎麼做?”為課後續寫故事作業打下基礎。

雖然這是一篇選讀課文,書上並沒有規定生字的學習,但低年級的語文教學離不開寫字教學,因此我選擇了學生比較感興趣,平時又出錯較多的“兔”。

小猴子下山教學設計第一課時2

教學目的

1.理解課文內容,懂得做什麼事情都要有明確的目的,辦事要專一,有始有終。

2.看懂圖意,能夠回答課後問題。

3.能正確流利有語氣地朗讀課文。

4.學會10個生字,學習由生字組成的新詞。用“真”、“非常”練習説話。

教學時間 3課時

教學重點 理解課文內容,知道小猴子什麼也得不到的原因;掌握好生字的音、形、義。

教學難點 圖文結合,正確引導學生理解課文內涵。

教學準備 與課文相同的5幅插圖。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激趣引入課堂。

(板畫一座山)這是一座山,山上住着一隻小猴子,(出示猴頭)你們看它可愛不可愛?有一天,小猴子想下山去玩,臨走時媽媽對它説:“你下山的時候……”可是小猴子根本就沒聽見媽媽的話,一溜煙向山下跑去……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小猴子下山這篇課文。(板書課題)。

二、指導看圖,初步理解文意。

小猴子下山都去了哪些地方呢?(出示五幅圖)誰能用一句簡單的話把每幅圖的意思説一説?誰能把五幅圖的意思連起來説一説?(板書:玉米地、桃樹下、瓜地裏、回家路上)

下面我們看課文是怎樣寫這五幅圖的。

三、圖文對照分析課文,引導學生理解課文內涵。

(一)初讀課文。要求:讀準生字的讀音,給課文劃分小段。

(二)分小段讀課文,用“誰到過什麼地方做了些什麼事”的句式説一説1~4小段的意思。

小猴子每到一個地方都想得到更好的東西,可是最後它怎麼樣呢?(什麼也沒得到)你是從哪知道的?指名讀第5小節。

(三)為什麼小猴子最後什麼都沒得到?

1.看圖:小猴子每次到過的地方相同嗎?它每次摘的東西,扔的東西相同嗎?

2.指名再讀1~4小段。

(1)從圖上看玉米、桃子、西瓜長得非常好,小白兔也很可愛,課文中是怎樣具體來寫的呢?細讀課文,找到“又大又多”、“扛着”、“又大又紅”、“又大又圓”、“蹦蹦跳跳”、“真可愛”。

(2)指導朗讀,讀好這些詞和句子。(板書:掰玉米 扔 摘桃子 扔 摘西瓜 扔 追小兔 不見了。)

3.看圖:前4幅圖和第五幅圖比較,小猴子的表情發生了什麼變化?説説第五幅圖小猴子的表情是什麼樣?問:為什麼高高興興的小猴子最後變成這樣了呢?(因為什麼都沒得到)為什麼?同學展開討論,發表自己的看法。“只好”是什麼意思?説明什麼?指導朗讀好這句話。

(三)小猴子下山的時候媽媽曾經和它説了一些話,可是小猴子沒聽見,現在它落得兩手空空很後悔,很想知道媽媽到底對它説了什麼,你們能幫助小猴子,告訴它媽媽説的話嗎?(揭示課文內涵,小結後板書:做事要專一,有目的,有始有終)

(四)再讀全文,進一步理解文意。

(五)發散思維:下一次小猴子再下山時它會怎麼做?板書設計

8.小猴子下山

第二課時

一、上節課我們分析了小猴子下山這篇課文,知道了無論做什麼事情都要專一,有目的,有始有終。這節課我們的主要任務是學好這課書的生字,還要練習朗讀課文。

二、指名朗讀課文。要有語氣,有感情。

三、學習生字。

(一)認讀生字卡片。要求:讀得正確,聲音宏亮。

(二)重點指導以下幾個字。

1.筆畫易錯的字。“非”,筆順是這樣:。“片”,最後一筆橫折要一筆寫成。練習用“片”口頭組詞。“瓜”,第三筆是豎提,不要忘了點。“兔”,第六筆的撇要一筆寫成,不要寫成一豎一撇。“真”,中間是三個橫,不要寫成2個橫,下面是八字底。

説一説這些字怎樣記,易錯的地方是哪兒?指導書寫並板書這些字。

2.與舊字換一部分組成的字。“常”,與“黨”上面相同,下面不同。“非常”就是特別的意思。“着”,與“看”下面相同,説説哪一樣,哪不一樣。讀輕聲zhe,區分和“這”的用法:“這”一般用在一句話或一個詞的最前面,而“着”用在詞的後面。“圓”,説一説與“園”的區別。組詞。

指導書寫並板書這些字。

3.“得”,怎樣記這個字?在課文裏讀de,它還是“得到”的“得”。“可”,寫時注意第一筆的橫稍長。

指導書寫並板書這些字。

三、熟讀這些詞。

板書設計:

8.小猴子下山

(用田字格黑板板書這些字)

第三課時

一、進行鞏固詞語的練習。

(一)進行各種形式的讀詞比賽,目的:看準字形。

(二)猜字遊戲。

(三)把生字卡片擺在黑板上,説出一個字後立即找出這個字。目的:記準字形。

二、完成課後練習。

(一)填空.P20/2

步驟:1.讀句子。地裏的什麼又大又多。樹上的什麼又大又紅。瓜地的什麼又大又圓。

2.明白填什麼後填在書上。

3.完整地讀句子。

(二)完成課後練習3。

步驟:1.讀句子,進行比較,哪個好,為什麼。

2.理解“真”、“非常”的意思。

3.練習用“真”、“非常”進行説話。

三、指導完成作業及本課練習冊。

板書設計與第二節課相同。

小猴子下山教學設計第一課時3

教學目標

1.認識“猴、結”等12個生字,讀準多音字“結、只、空”的字音;會寫“塊、非”等7個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利用動作演示等方法正確理解“掰、扛、扔、摘、捧、抱”這些詞,並能選幾個詞各説一句話;瞭解並積累“又又”形式的詞語。

3.藉助插圖,圖文對照,讀懂故事內容,並仿照“小猴子走到(哪裏),看見(什麼),就(怎麼做)”這個句式,説説故事主要情節。

4.能推斷小猴子最後為什麼“只好空着手回家去”的原因,初步明白做事情要目標明確,有始有終。

教學重難點

瞭解表示動作的詞的不同含義,並學習運用;根據課文內容,説一説“小猴子最後為什麼只好空着手回家去”。從故事中懂得無論做什麼事都應該一心一意,不能三心二意。

教學準備

1.預習提綱:完成《狀元大課堂·好學案》對應課文預習作業。

2.準備資料:詞語卡片、多媒體課件。

教學課時2課時

第1課時

課時目標

1.認識“猴、結”等7個生字,會寫“塊、非、常”3個字,讀準多音字“結”的字音。

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藉助插圖,圖文對照,讀懂故事內容,並仿照“小猴子走到(哪裏),看見(什麼),就(怎麼做)”這個句式,説説故事的主要情節。

教學過程

板塊一謎語導入,激發興趣

1.課前交流。

師:動物王國裏有很多小動物,今天我們就請來一位動物朋友,它聰明、伶俐、會爬樹、愛吃香蕉,你們猜猜它是誰?

生:小猴子。

師:沒錯,就是聰明調皮的小猴子。你聽過哪些和小猴子有關的故事?我們來交流一下。

生:《猴子撈月》《十二生肖》《孫悟空大鬧天宮》……

師:今天我們再來學習一個和小猴子有關的故事。

2.導入新課。

(1)導語:小猴子在參加完動物王國的大會以後呀,覺得動物王國有點無聊,所以呢,他就想下山玩玩。下山後發生了什麼事呢?讓我們一起來學習第18課《小猴子下山》,板書課題。

(2)出示課件。(課件出示:用田字格展示“猴”)

(3)“猴子”的“猴”是反犬旁,注意觀察右邊的“侯”裏面沒有一豎。很多小動物的名字,都是反犬旁,比如狗、狼、貓……

(4)齊讀課題。

板塊二明確脈絡,整體感知

1.初讀課文,梳理文段。

(1)自由朗讀,出示要求。

課件出示:

l大聲地朗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難讀的地方多讀幾遍。

l給課文的每個自然段標上序號。

(2)這篇課文一共有幾個自然段?5個自然段。(都標對了嗎?標錯的看黑板改一改)

2.圖文結合,初步感知。

(1)小猴子下山後去了哪些地方玩呀?

(2)請同學們再次輕聲地讀一讀課文,並用“”畫出小猴子下山後經過了哪些地方。

(3)你看見小猴子去了哪兒呢?指名説。(一塊玉米地、一棵桃樹下、一片瓜地裏、樹林裏)

課件出示:

仿照“小猴子走到(哪裏),看見(什麼),就(怎麼做)”這個句式,説説故事的主要情節。

板塊三分段讀文,隨文識字

1.學習第1自然段。

(1)現在,讓我們趕緊跟隨着小猴子的腳步去玉米地看看吧。誰來讀一讀課文的第1自然段?(指名讀,學生點評)

(2)教學“塊”字。(課件出示:用田字格展示“塊”)

你還會換什麼偏旁?指導書寫。我們還可以説一塊什麼呢?(課件出示:豆腐、蛋糕的圖片)

(3)小猴子看見玉米結得——又大又多。看!這些就是又大又多的玉米!注意“結”在這裏念第一聲,它是多音字,表示植物長果實。你能舉例嗎?例如:這棵樹上結滿了蘋果。

看到又大又多的玉米,小猴子的心裏——非常高興。(引讀)

①(非常)誰再來讀一讀?全班一起讀。你能給“非常”找一個近義詞嗎?(十分、特別)

②誰來用“非常”説一句話?

(4)小猴子看到又大又多的玉米心裏非常高興,就——掰了一個,扛着往前走。

會讀書的你們有沒有發現,這一句話中有幾個表示動作的詞,找到了嗎?(指名説)

(5)出示課件。(課件出示:用田字格展示“掰”)

(6)這個字誰會讀?(bāi)你掰過什麼東西?怎麼掰的?誰來做做這個動作?做得真形象,左邊一隻手,右邊一隻手,中間一個分,兩手一分就是“掰”。

出示課件。(課件出示:用田字格展示“扛”)

一起讀好這個字。與手有關,所以是提手旁。

(7)走,我們也去掰掰玉米!讀讀第1自然段,誰來試試?指名讀。(這隻小猴子的聲音真響亮!你把字音都讀準了,了不起!)我們一起來試一試。

2.學習第2自然段。

(1)過渡:小猴子扛着玉米,走啊走啊,來到了——(一棵桃樹下)。同桌互相讀,讀一讀第2自然段。

(2)小猴子看到的這棵桃樹上有什麼?出示課件。(課件出示:用田字格展示“滿”)

(滿樹的桃子)表示樹上的桃子很多。如果表示天上的星星很多,我們可以説——滿天的星星……

(3)出示課件。(課件出示:用田字格展示“扔”)

這個字不僅是後鼻音,還是翹舌音,誰再來讀一讀?一起讀。誰來做一個扔的動作?(往低的地方扔)

(4)出示課件。(課件出示:用田字格展示“摘”)

這個字誰認識?你的翹舌音讀得很準。誰再來讀一讀?一起讀。你還會摘什麼?(摘星星、摘桃子、摘西瓜)

生字寶寶回到句子裏,誰還願意讀?(指名2人讀)一起讀!

(5)男生們,讓我們一邊做動作,一邊讀好這一自然段吧!女孩子認真聽,學會傾聽在學習中也是非常重要的。

板塊四認真觀察,指導寫字

1.出示生字,交流要點。

(1)出示課件。(課件出示:用田字格展示“塊、非、常”)

(2)學生觀察這幾個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説説書寫時要注意什麼。

2.明確要點,指導書寫。

(1)指導書寫要點。

①塊:左窄右寬,左短右長。右邊的橫折往左收,一撇先直再彎穿插到提下方,一捺較舒展。

②非:注意筆畫順序,先寫左豎與三橫,再寫右豎與三橫。兩豎有長短,左豎稍短。橫畫之間距離勻稱,稍有長短之別。左邊三橫間距稍密,右邊三橫間距稍疏。

③常:小字頭要收緊,禿寶蓋要舒展,“口”字形體小又扁,位於橫中線上方。“巾”字略寬於“口”,上下重心要對正。

(2)教師示範寫,學生練習,教師巡視指導,展示評價。

第2課時

課時目標

1.認識“捧、瓜”等5個生字,會寫“往、瓜、進、空”4個字,讀準多音字“只、空”的字音。

2.利用動作演示等方法正確理解“掰、扛、扔、摘、捧、抱”這些詞,並能選幾個詞各説一句話;瞭解並積累“又又”形式的詞語。

3.能推斷小猴子最後為什麼“只好空着手回家去”的原因,初步明白做事情要目標明確、有始有終的道理。

教學過程

板塊一分類複習,小組練習

1.鞏固識字。

(1)出示課件。(課件出示:用田字格展示“掰、扛、扔、摘”)

課件出示:

仔細觀察上面的字,它們有什麼共同點?(都是表示動作的詞)

(2)讀一讀,演一演這幾個動作。

2.小組練習,用“掰、扛、扔、摘”各説一句話。

板塊二分組合作,自主學文

1.回顧前文,總結方法。

課件出示:

一塊玉米地又大又多掰扛

一棵桃樹下又大又紅扔摘

總結:同學們,你們仔細觀察,文章的結構有何相似之處?都是先説地點,然後描述小猴子看到的東西,接着寫小猴子的動作和結果。你能照着上面的樣子把文中第3~5自然段的關鍵詞語找出來嗎?

2.分組學習,交流展示。

(1)學生交流展示。

課件出示:

一片瓜地裏又大又圓扔摘

往回走蹦蹦跳跳扔追

樹林裏不見了空着手

(2)每組派一個代表用上面的詞語複述課文,其他學生評價。

(3)課件出示:課文插圖3、插圖4、插圖5。

課件出示:

學生分組學習,分組演一演小猴子在這三幅圖中的動作和情態。

3.方法指導,聚焦識字。

(1)出示課件。(課件出示:又大又圓)

像這樣的詞語文中有幾個?請找出來。你還知道哪些這樣的詞語?説一説。

(2)出示課件。(課件出示:用田字格展示“捧、瓜”)

學生口頭練習組詞。小組練習小猴子“捧桃子、抱西瓜”的動作。

(3)認識兔子,唱兒歌:小白兔,白又白,兩隻耳朵豎起來,愛吃蘿蔔和青菜,蹦蹦跳跳真可愛!(課件出示:用田字格展示“抱、蹦、追”)

讓學生做動作,記住這3個字

板塊三指導朗讀,探究原因

1.揣摩心情,指導朗讀。

(1)出示課件。(課件出示:第3自然段)

思考:小猴子看見又大又圓的西瓜心情如何?——非常高興。帶着這種高興的心情讀好第3自然段。指名讀,其他學生評價。

(2)出示課件。(課件出示:第4自然段)

當小猴子看見小兔子時,它的心情又如何?——興奮。你能讀出這種心情嗎?同桌相互讀。

(3)全班齊讀最後一個自然段。(課件出示:用田字格展示“只、空”)強調這兩個多音字的讀音。

此時的小猴子心情又如何呢?——後悔,沮喪。你能安慰一下小猴子嗎?

2.明確原因,拓展延伸。

(1)想一想:小猴子為什麼最後只好空着手回家呢?小組討論,説説理由。

總結:認準目標,做任何事都不要三心二意,半途而廢。堅持下去才能滿載而歸,半途而廢只能空手而歸。

(2)想象一下:小猴子第二次下山會是怎樣的情境呢?

(3)交流展示,互相評價。

板塊四集中寫字,練習提高

1.出示生字,觀察結構。

(1)出示課件。(課件出示:用田字格展示“往、瓜、進、空”)

(2)仔細觀察字的結構及各筆畫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明確要點,指導書寫。

(1)往:左窄右寬。第四筆起筆與左邊第一撇同高,三橫距離均勻,長短不一,最後一橫要舒展,高於左邊雙人旁。

(2)瓜:第一、二筆均為撇,兩撇方向不相同。豎提的收筆高於撇的收筆,一捺起筆在豎提的下方,不與撇相連。

(3)進:“井”字位置稍靠右,第二筆橫位於橫中線,第三筆撇靠近豎中線。走之第二筆要寫得短小,橫中線起筆。最後一筆平捺要舒展。

(4)空:上下寬窄、長短較一致。第一筆點與第七筆豎都位於豎中線,使整個字中心對正。

(5)教師範寫,學生練習,展示評價。

小猴子下山教學設計第一課時4

教學目標

通過本課文的教學讓學生做到:

(1)學會8個生字、詞。

(2)能熟練朗讀課文、理解句子。

(3)懂得做事情要有恆心、有始有終、而不應這山望着那山高。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能讀、寫,並在適當的語言環境中運用8個生字、詞。

難點:能概括小猴子為什麼一無所獲。

課時安排:2課時

第1課時

教學目標

通過本節課教學學生做到:

(1)能使學生會讀、寫生字、詞。

(2)能朗讀課文

任務分析

1、學生的起點能力:在原有知識方面,學生已掌握了閲讀該課文的一些基本的字、詞。在技能方面,學生已學過《小貓釣魚》等一些故事性較強的課文,形成閲讀這類文章的模糊概念。

2、教學任務分析:該節課都為陳述性知識的教學。

教學過程

(一)知識的新授階段

1、呈現新教學內容

(1)呈現課文題目“小猴子下山”

(2)老師講述“小猴子下山”的故事,使學生對整篇文章有一個大致概念。

2、生字教學

(1)呈現文中的生字、詞

結jie 非常fei chang 扛kang 往wang 圓yuan 跳tiao 追zhui 空kong

(2)一個學生拼讀生字,老師在旁糾正錯誤;指出注意翹舌音、前鼻音和後鼻音.老師範讀,全體學生跟讀。擦掉拼音後再認讀。

(3)教寫生字

學生先書空8個生字、詞。請兩位學生板書。老師糾正錯誤之處。

提供記憶策略:

結:由“糹”、“士”“口”組成,注意是“士”而不是“土”

往:“住”字再加“丿”

常:底下是“巾”字

跳:與腳有關,所以是“足”字旁。

(4)運用生字、詞

非常:提問:非常是什麼意思?(參考答案:十分、很、極)

用“非常”這個詞造句。老師提示:老師獎給我一面紅旗,我( )高興。

學生自己造句。

扛:請學生表演扛東西的姿勢。然後造句。

(二)鞏固與檢測

1、根據課後習題第二題,比較區別形近字。

先請學生讀這些字,然後給3分鐘時間答題,請學生回答,並及時反饋。

2、根據課後習題三,區分不同動詞的意義,並會在適當的語言情景下運用。

讀“抱”“扔”“摘”“扛”;

學生表演這四個動作(有錯誤之處及時糾正)

學生做習題,校對。

作業

抄寫生字,熟讀課文,完成課後習題四。

第2課時

教學目標

通過本節課的教學,學生做到:

(1)能流暢朗讀課文。

(2)能回答小猴子為什麼一無所獲。

(3)能看圖複述“小猴子下山”的故事。

任務分析

(1)在原有知識方面,經過上一次課的學習,學生已經掌握了閲讀該文的重要字、詞。學生已經能通讀全文。

(2)教學任務類型:關於處事態度的教學。

教學過程

(一)複習與這堂課有關的原因知識

1、全體學生朗讀字詞。

2、請一位學生朗讀整篇文章。

3、提問習題四。

(二)開始新授課教學

(聽了某同學的朗讀之後,大家想知道小猴子為什麼只好空手回家去嗎?今天我們就來回答這個問題。首先大家討論一下。)

1、提問:大家看了第二自然段之後,發現小猴子摘了什麼?(參考答案:玉米)

提問:那麼第三自然段,它又摘了什麼?(參考答案:桃子)

提問:它的玉米呢?(參考答案:扔了)

提問:第四自然段,小猴子又怎麼做了?(參考答案:看到了西瓜,就摘了西瓜,扔了桃子)

提問:那麼第五自然段呢?(參考答案:扔了西瓜去追小兔子了)

問:結果呢?(參考答案:沒追到,所以什麼也沒有了)

問:小猴子這樣做好不好?(參:不好)

問:為什麼?大家討論一下。請幾位學生回答。

綜合那麼多的同學的意見,我們覺得做事情要有恆心,有始有終,不能三心二意;不應該像小猴子一樣。

2、呈現“小猴子下山”的掛圖,請幾位用學看着掛圖講一講小猴子下山的故事。

小猴子下山教學設計第一課時5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會認“猴、結、掰”等生字,會寫“塊、非、常”等生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並能結合插圖講述故事。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懂得做事情要有恆心、有始有終,而不應這山望着那山高。

[教學重難點]

重點:識字、寫字,朗讀課文。

難點:理解小猴子的“掰、扛、扔、摘、捧、抱”等動詞。

[教學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以圖導言,激趣導入

教師板畫一座小山。教師:同學們都很喜歡小動物,瞧,今天我們的課堂上就來了一隻小猴子。(在小山上貼上一隻小猴子圖片)你覺得這是一隻怎樣的小猴子呢?(學生自由發言)今天我們就來講講這隻小猴子的故事。(板書課題:小猴子下山)讀了課題,你知道了什麼?還想知道什麼?

二、初讀課文,自學生字

1.大聲讀課文,要求:讀通課文,讀準字音。

2.再讀課文,標出自然段序號,在文中畫出小猴子都去了哪裏。

3.分組朗讀課文,思考:課文講了一個什麼故事?1.給下列漢字注音。

( )掰( )扔( )摘

( )捧( )蹦( )追

三、學習第1自然段(掰玉米)

1.小猴子下山來了,他首先來到玉米地裏。他看見玉米結得又大又多,他做了什麼呢?(板書:玉米地)

課件出示:小猴子走到玉米地裏。他看見,非常高興,就。

2.理解“掰、扛”兩個動詞。

(1)指名上台做“掰、扛”的動作。

(2)讓學生説説小猴子為什麼用“掰”“扛”這樣的動作,進一步理解玉米大的意思。

3.指導表情朗讀。

(1)小猴子第一次下山,看到又大又多的玉米,他毫不猶豫地掰了一個扛着往前走,甭提有多高興了!現在請同學們戴上小猴子的頭飾跟着老師一起做動作,有表情地朗讀第1自然段。

(2)指名上台表演讀。2.根據課文內容填空。

小猴子來到了,看到的玉米。

3.小猴子非常高興。“非常”一詞可以用來替換。(填序號)

A.時常

B.十分

C.經常

四、回顧所學,小結學法

1.剛剛我們學習了課文的第1自然段,哪位同學來説一説小猴下山做的第一件事是什麼?(教師板書:掰玉米又大又多掰、扛)

2.學生在教師的幫助下總結出學習第1自然段的方法。

(1)小猴子來到哪裏,做了什麼?

(2)理解小猴子的動作。

(3)有表情地朗讀課文。

4.照樣子,説一説。

(又大又多的)玉米

( )蘋果

( )葡萄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