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小六年級下冊數學教案模板7篇

來源:巧巧簡歷站 1.58W

只有內容生動有趣的教案才能提升我們的教學質量,教案是指本節課所要完成的教學任務,本站小編今天就為您帶來了國小六年級下冊數學教案模板7篇,相信一定會對你有所幫助。

國小六年級下冊數學教案模板7篇

國小六年級下冊數學教案篇1

學情分析

瞭解了按比例分配的應用,將通過練習進一步鞏固此類問題的解決方法。

學習目標

能運用比的意義解決按照一定的比進行分配的實際問題,進一步體會比的意義,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導學策略

練習、反思、總結。

教學準備

小黑板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一、基本訓練:

男女職工人數比是5∶4根據這句話你想到了什麼?

二、按比例分配練習:

(一)一個鄉共有拖拉機180台,其中大型拖拉機和手扶拖拉機台數的比是2∶7.這兩種拖拉機各有多少台?

(二)建築工人用2份水泥、3份沙子和5份石子配置一種混凝土.配置6000千克這種混凝土,需要水泥、沙子和石子各多少千克?

(三)一種藥水是把藥粉和水按照1∶100的比例配成的.要配成這種藥水4040千克,需要藥粉多少千克?

(四)用84釐米長的鐵絲圍成一個三角形,這個三角形三條邊長度的比是3∶4∶5.這個三角形三條邊各是多少釐米?

1.還是按比例分配問題嗎?

2.如果是四個數的連比你還會解答嗎?

三、判斷

一個長方形周長是20釐米,長與寬的比是7∶3,求長與寬各是多少釐米?

7+3=1020=14(釐米)20=6(釐米)【錯,要分的不是20釐米】

四、思考:平均分是不是按比例分配的應用題?按照幾比幾分配的

五、課堂練習:《伴你成長》

國小六年級下冊數學教案篇2

學習目標:

1、進一步認識圖形的旋轉,明確含義,感悟特徵及性質。能夠運用數學語言清楚描述旋轉運動的過程。會在方格紙上畫出線段旋轉90度後的圖形。

2、經歷觀察實例、操作想象、語言描述、繪製圖形等活動,積累幾何活動經驗,發展空間觀念。

學習重點:通過多種學習活動溝通聯繫,理解旋轉含義,感悟特徵及性質。

學習難點:在方格紙上畫出線段旋轉90度後的圖形

課前準備:鐘錶,課件,教具

學習過程

環節學案

回顧舊知

1、物體的運動有( )和( )。

2、平移和旋轉都只改變圖形的( ),不改變圖形的( )和( )。

自主探索

1、鐘面上指針旋轉的方向就是( )方向;相反的方向就是( )方向。

2、鐘錶上旋轉一週是( )度,12個時刻將它12等份,所以每份是( )度。

3、從8時到10時,時針繞旋轉點( )方向旋轉( )度,從11時到15時,時針繞旋轉點( )方向旋轉( )度。

4、旋轉三要素指( )( )( )。

合作探究

當橫杆升起時,橫杆繞旋轉點( )時針旋轉( )度;當橫杆落下時,橫杆繞旋轉點( )時針旋轉( )度。

達標檢測

基礎性作業:

課本29頁練一練1、2題(看課件)。

一棵小樹被扶起種好,這棵小樹繞點o( )方向旋轉了( )度。

提高性作業:

1、畫出線段ab繞點b順時針旋轉90度後的圖形;畫出線段ab繞點a逆時針旋轉90度後的圖形。

拓展性作業:

如圖,點p是線段mn上一點,將線段mn繞點p順時針旋轉90度。m p n

國小六年級下冊數學教案篇3

一、引

1、引入課題

師:這節課我們一起來探究學習“觀察與探究”(板書課題)

2、出示學習目標

本節課我們的學習目標是:(課件出示)

讓學生嘗試用圖表示成反比例的量之間的關係,利用圖進一步認識反比例。

滲透事物之間都是相互聯繫和發展變化的觀點,初步滲透函數思想。

二、學加導

師:明確了目標,請同學們藉助自學指導來完成目標。

自學指導:自學課本27頁,完成所提出的問題,並説説自己的想法。(先自學4分鐘,然後小組交流1分鐘。)

(一)學生自學:(先學)

師:好,開始。先自學2分鐘,然後小組交流3分鐘。

(二)彙報交流:(後教)

小組彙報,全班總結。

三、鞏固練習

(一)學生自學:(先學)

(1)長方形面積一定,長與寬成反比例嗎?為什麼?

(2)這節課我們用圖表表示成反比例的量之間的關係。

用x、y表示面積為24cm2的長方形相鄰的兩條邊長,它們的變化關係如下表。

1、觀察表格,根據數據在方格紙上畫出這8個長方形。

2、把圖中的點用平滑的曲線依次連起來。

3、長和寬是怎樣變化的?有什麼規律?長擴大,寬縮小,相對應的長和寬的乘積是24。

(二)交流訂正:(後教)

1、更正

師:學完後,在小組內進行交流。(有錯的在小組中説錯的原因,不會的優生講解。)

2、討論

集體訂正。(學困生先説,優生糾正,學困生再説)

四、全課小結

師:同學們這節課已接近尾聲,回顧本節課,你有什收穫?

國小六年級下冊數學教案篇4

教學內容:

人教版國小數學教材六年級上冊第96~97頁例1及相關練習。

教學目標:

1.通過學習,使學生初步認識扇形統計圖的特點和作用,知道扇形統計圖可以清楚地表示出各部分數量和總量之間的關係。

2.能看懂扇形統計圖,並能從圖中獲取所需要的信息,進行簡單的分析,進一步增強學生的統計意識,感受統計的價值。

教學重點:

看懂扇形統計圖,知道扇形統計圖的特徵,並能從統計圖中讀出必要的信息。

教學難點:

根據統計圖進行簡單的數據分析。

教學準備:

課前統計本班學生喜歡的體育項目,課前統計學生自己一天的作息時間安排,課件。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談話激趣

1.出示教材第96頁情境圖,説説同學們正在幹什麼?

2.在這些體育項目中,你喜歡什麼活動?出示統計表,進行統計。(可在課前進行調查統計,利用excel自動生成扇形統計圖)

喜歡的項目

乒乓球足球跳繩踢毽其他人數

?設計意圖】聯繫學生生活實際,統計自己喜歡的體育項目,為引出有關統計數據提供了現實背景。同時,採用真實的數據進行教學,可以引發學生學習的興趣,也可以讓他們經歷數據收集、整理的全過程,進一步體會到統計的意義和價值。

二、整理數據,引入新課

1.通過這張統計表,我們可以得到什麼信息?

預設:數量的多少對比:如喜歡乒乓球人數最多,喜歡足球的比喜歡踢毽的多2人等;數量求和:如喜歡乒乓球的和喜歡足球的一共有20人等。

2.如果要比較喜歡每種運動的人數佔全班人數的多少,可以怎樣比較?

3.如何計算喜歡各種運動項目的人數佔全班人數的百分之多少呢?

4.學生進行口算或筆算,完成統計表,並進行校對。

喜歡的項目

乒乓、球足球、跳繩、踢毽、其他

人數

12 8 5 6 9

百分比

30% 20% 12.5% 15% 22.5%

?設計意圖】先讓學生根據統計表得到數量之間的關係,再讓學生計算出百分比並補充表格,可以讓學生體會到百分比不僅可以表示出喜歡各項運動的人數的多少,還可以體現出喜歡各項運動的人數與全班總人數之間的關係,加深百分比與絕對人數之間的聯繫和區別。

三、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1.認識扇形統計圖

(1)如果我用這樣一張圖來統計我們最喜歡的運動項目,用這個扇形表示乒乓球的30%,你覺得這整個圓表示的是什麼?

(2)乒乓球的30%又表示什麼?

預設:把全班人數看作單位“1”,喜歡乒乓球的人數佔全班人數的30%;把一個圓平均分成100份,喜歡乒乓球的佔其中的30份。

(3)你能根據我們剛才計算的,把這張圖補充完整嗎?(教師可以逐項出示,並可以讓學生根據扇形的大小來判斷一下這塊扇形可能表示的是哪個運動項目。)

(4)根據學生回答完成扇形統計圖。

(5)揭題:像這樣的統計圖,我們把它叫做扇形統計圖。(板書課題)

(6)想想各個扇形的大小與什麼有關係?

(7)小結:扇形的大小和項目所佔總人數的百分比有關。我們可以根據扇形的大小來判斷數量的大小。

2.理解扇形統計圖的特徵

(1)看圖説説,在這幅統計圖中你還可以知道哪些信息?

預設:量的多少:如誰多誰少,誰和誰一樣多;部分和總量的關係:如喜歡乒乓球和足球的人數佔了總人數的一半,喜歡踢毽和跳繩以及其他項目的.人數佔了總人數的一半。

(2)説説這樣的統計圖有什麼優勢?

預設:可以根據扇形的大小清楚直觀地看到量的相對大小;可以看到各部分和整體之間的關係。

(3)小結:在這樣的統計圖上,我們不僅可以直觀地比較各個扇形的相對大小,還能清楚地看出各部分與整體之間的關係。

?設計意圖】通過計算、選擇、補充,讓學生經歷扇形統計圖製作的過程,使學生對扇形統計圖有一個較為完整、全面的認識,同時通過對信息的整理和對扇形統計圖的優勢分析,明確扇形統計圖的特點。

3.嘗試練習

出示教材第97頁“做一做”的內容。

(1)你能看懂這張扇形統計圖嗎?統計的是什麼?你是怎麼知知道的?(可以根據旁邊的圖例來知道各個扇形代表的項目。)

(2)説説從圖上你得到了哪些信息?

(3)如果每天喝一袋250 g的牛奶,能補充每種營養成分各多少克?引導學生用百分數的意義理解各百分數和250 g的關係,進而算出各種營養成分多少克。

國小六年級下冊數學教案篇5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40~41頁例2,練習九第3~7題。

1.使學生進一步理解並掌握圓錐體積的計算公式,能較熟練地運用圓錐的體積公式解決問題。

2.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學會思考,增強思維的靈活性,培養學生有序思考的習慣。

3.在探究問題中,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運用圓錐體積的計算方法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靈活運用圓錐的體積計算公式解決問題。

小黑板

一、複習引入課題

教師:怎樣計算圓錐的體積?

學生回答,教師板書體積公式:v=13sh

教師:誰能説説圓錐的體積計算公式是怎麼推導出來的?

抽學生簡要敍述圓錐的推導過程。

教師:要求圓錐的體積,應該知道哪些條件?

讓學生弄清要求圓錐的體積應該知道圓錐的底面積和高。

教師:這節課我們就利用圓錐體積的計算方法解決生活和學習中常見的數學問題。

板書課題:圓錐的體積二

二、探究新知

1.教學例2

教師用投影儀出示例2。

一煤堆的底面周長18.84m,高1.8m,這個煤堆近似一個圓錐體。準備用載重5噸的車來運。一次運走這堆煤,需要多少輛車?(1m3煤重1.4噸)

教師要求學生帶着問題理解題意。用投影儀出示問題。

(1)這道題講的是什麼事情?知道哪些條件?要求什麼問題?

(2)要求這堆煤的質量,必須先求什麼?

(3)要求煤的體積應該怎麼辦?

(4)這題應先求什麼?再求什麼?最後求什麼?

教師鼓勵學生獨立思考,教師適時點撥。

反饋:要求學生用完整的語言敍述題意。

教師抽學生敍述思考過程,要求語言簡潔,思路清晰。

在反饋過程中,儘量多抽幾個學生敍述。

通過討論,使學生明白,這題的.關鍵是求出圓錐形煤堆的體積,也就求出了煤堆的質量。

教師抽學生上台板算。

板書:

煤堆的底面積:3.14×(18.842×3.14)2=3.14×9=28.26(m2)

煤堆的體積:13×28.26×1.8=16.956(m3)

1.4×16.956÷5≈5(輛)答:……

教師:最後的結果為什麼要取整數部分再加1?

讓學生明白裝了4輛車後,剩下的雖然不夠裝一車,仍然要用一輛車裝,因此要取整數。

教師:在實際生活和學習中,經常會遇到不知道底面積的情況,這時怎樣求圓錐的體積?

2.小結

要求圓錐的體積必須知道底面積和高,如果只知道底面半徑、底面直徑或底面周長和高,要先算出圓錐的底面積,再利用圓錐的體積公式求出圓錐的體積。學會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三、鞏固練習

1.教師用投影儀出示教科書第42頁第3題

觀察圖形,獨立解答。抽二生上台板算。

讓學生理解此題應先算出圓錐的底面積,才能求出容器的體積。

2.解答教科書第42頁第4題

學生獨立解答,抽生反饋説出思考過程。

通過這一題的練習,體會圓錐與圓柱之間的關係。

3.解答練習九第6題

學生獨立完成,小組交流,展示思考過程,先算什麼,再算什麼。解答此題的關鍵是抓住體積不變進行解答。

4.發展練習

有一個底面周長是31.4dm,高9dm的圓錐形容器裏裝滿了黃豆,現在要把這些黃豆放入另一個高9dm的圓柱形容器裏,剛好裝滿。這個圓柱形容器的底面直徑有多大?

教師引導學生讀題,理解題意。

弄清已知條件和問題,根據條件尋找中間問題。明白先算什麼,再算什麼。

學生小組內交流,探討解決方案。

反饋:學生用完整清晰的語言敍述解題思路。

弄清解決這題的關鍵是抓住黃豆的體積不變,即圓柱和圓錐的體積相等。這是解答此題的突破口。教科書練習九第5題,第7題。教師:今天這節課我們學了什麼知識?通過這節課的學習,對圓錐的體積計算更熟悉了。知道圓錐和圓柱的知識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在解決實際問題時,應有序思考,靈活運用知識。

例2……

煤堆的底面積:3.14×(18.842×3.14)2=3.14×9=28.26(m2)

煤堆的體積:13×28.26×1.8=16.956(m3)

1.4×16.956÷5≈5(輛)答:

國小六年級下冊數學教案篇6

全冊教材分析

教學內容:

理解百分數的意義,體會百分數與分數、小數的聯繫和區別,在具體情境中理解比例的意義和級別性質,認識成正比例和成反比例的量,讓學生通過觀察、操作、實驗和簡單推理,認識圓柱和圓錐的基本特徵,探索並掌握圓柱和圓錐的體積公式以及圓柱表面積的計算方法;在具體的情境中,初步理解圖形的放大和縮小,初步理解比例尺的意義,初步掌握用方向和距離確定物體位置的方法,並能應用這些知識和方法進行簡單的操作或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認識扇形統計圖,初步體會扇形統計圖描述數據的特點,能根據扇形統計圖所呈現的信息提出或解決一些簡單的問題;初步認識眾數與中位數的意義。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

1.讓學生經歷應用百分數的知識解決生活中一些常見問題的過程,進一步理解百分數的意義,體會百分數與分數、小數的聯繫和區別,加深對方程思想方法的認識,提高解決相關問題的能力;在具體情境中理解比例的意義和級別性質,認識成正比例和成反比例的量,體會不同領域數學內容的內在聯繫,加深對相關數量關係的理解。

2.讓學生通過觀察、操作、實驗和簡單推理,認識圓柱和圓錐的基本特徵,探索並掌握圓柱和圓錐的體積公式以及圓柱表面積的計算方法;在具體的情境中,初步理解圖形的放大和縮小,初步理解比例尺的意義,初步掌握用方向和距離確定物體位置的方法,並能應用這些知識和方法進行簡單的操作或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3.讓學生聯繫對百分數的理解,認識扇形統計圖,初步體會扇形統計圖描述數據的特點,能根據扇形統計圖所呈現的信息提出或解決一些簡單的問題;結合實例,初步認識眾數與中位數的意義,會求一組簡單數據的眾數和中位數,初步體會眾數、中位數和平均數等不同統計量的不同特點。

4.讓學生通過系統複習,進一步掌握數與代數、空間和圖形、統計和概率等領域的.知識和方法,進一步明確相關內容的發展線索和邏輯關聯,加深對現實問題中數量關係、空間形式和數據信息理解,提高綜合應用數學知識和方法能力。

數學思考方面

1.讓學生在應用百分數解決相關問題的過程中,進一步培養分析、綜合和簡單推理的能力,提高用方程表示數量關係的能力,發展抽象思維,增強數感。

2.讓學生在認識圓柱和圓錐特徵的過程中,豐富對現實空間的感知,進一步增強空間

觀念;在推導圓柱和圓錐的體積公式以及探索圓柱側面積和表面積的計算方法的過程中,經歷觀察、猜想、實驗、分析、驗證和概括等活動,進一步培養合情推理與初步的演繹推理能力,發展形象思維。

3.讓學生在認識圖形的放大和縮小、探索並理解比例的意義和性質,以及理解比例尺的意義和應用比例尺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進一步體會不同領域數學內容的內在聯繫,增強用數和圖形描述現實問題意識和能力。

4.讓學生在根據方向和距離確定物體位置的過程中,進一步培養觀察能力、識圖能力和有條理地繼續表達的能力,不斷增強空間觀念。

5.讓學生在探索並理解成正比例、反比例的量的過程中,初步體會數量之間相依互變的關係,感受有效表示數量關係及其變化規律的不同數學模型,進一步提升思維水平。

6.讓學生在認識扇形統計圖以及眾數、中位數的過程中,進一步感受數據的意義和價值,感受不同統計量的聯繫和區別,發展統計觀念。

7.讓學生在系統複習的過程中,進一步體會知識間的聯繫和綜合,加深對基本數學原理和方法的理解,培養比較、分析、綜合、概括的能力,發展思維的整體性、靈活性和深刻性。

解決問題方面

1.讓學生聯繫已有的知識和生活經驗發現並提出一些數學問題,並主動用百分數、方程、正比例和反比例、圓柱和圓錐的體積公式、圓柱側面積和表面積的計算方法、圖形的放大和縮小、比例尺等數學知識和方法解決問題,進一步發展數學應用意識。

2.讓學生在解決有關百分數、圓柱和圓錐體積計算、圓柱側面積和表面積計算等實際問題的過程中,感受藉助計算器解決問題的價值,進一步掌握分析和解決問題的基本方法,體會解決問題方法飛多樣性。

3.讓學生能用比例、比例尺、正比例和反比例等知識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過程中,體會數形結合的思想對於解決問題的價值,進一步積累和豐富解決問題的有效策略。

4.讓學生在用方向和距離描述物體的位置,用扇形統計圖和相關統計量解釋數據信息、解答簡單問題的過程中,進一步體會合作交流的重要性,提高合作交流的能力。

5.讓學生在用轉化的策略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過程中,進一步增強解決問題的策略意識和反思意識,培養根據所需解決問題的特點合理選擇相應策略的自覺性和能力。

6、讓學生在系統複習的過程中,進一步提高綜合應用數學知識和方法解釋日常生活現象、解釋簡單實際問題的水平,進一步用不同方式、從不同角度探索解決問題方法的能力,發展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

情感態度方面

1.進一步感受數學思考的確定性和數學結論的嚴謹性,獲得一些成功的體驗,鍛鍊克服困難的意志。

2.進一步培養認真細心的學習習慣,培養髮現錯誤及時訂正的良好習慣。

3.進一步感受數學價值,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繫,不斷增強學數學、用數學的自覺性。

4.進一步瞭解有關數學知識的背景,體會數學的廣泛應用,培養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和對社會的責任感。

5.進一步感受自己在數學知識和方法等方面的收穫與進步,發展對數學的積極情感,進一步增強學好數學的信心。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百分數的應用、圓柱的側面積和表面積的計算方法、圓柱和圓錐的體積計算方法、比例的意義和基本性質、正比例和反比例、扇形統計圖、轉化的解題策略以及總複習的四個板塊的系列內容。

教學難點:圓柱和圓錐體積計算方法的推導、成正比例和反比例量的判斷、用方向和距離確定位置、眾數和中位數平均數、解題策略的靈活運用。

全冊課時安排:全冊共安排72課時的教學內容,其中30課時的總複習。

百分數的應用 11課時圓柱和圓錐11課時 比例7課時 確定位置4課時 正比例和反比例 4課時 解決問題的策略2課時 統計3課時 總複習 30課時

第一單元 百分數的應用

教學內容:

六年級(上冊)“認識百分數”這個單元裏,初步教學百分數的意義,用百分數描述部分與整體或兩個同類數量間的倍數關係;教學了百分數與分數、小數的相互改寫,解決簡單的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百分之幾的問題。本單元在此基礎上編排,通過應用百分數解決實際問題,進一步理解百分數的意義,體會百分數的廣泛應用。

日常生活和生產勞動經常應用百分數,如用百分數表示一個數量比另一個數量多或少的關係,又如利息與納税的計算、折扣的設計與計算等。應用百分數解決問題可以列式計算,也可以列方程解答。這些都是本單元的教學內容。

全單元的教學內容比較多,編排6道例題、四個練習以及全單元的整理與練習,大致分成五段教學。

例1、練習一,求一個數比另一個數多百分之幾(或少百分之幾)。這一段是接着六年級(上冊)求簡單的百分率編排的。

例2、例3、練習二,根據國家規定的税率和利率,計算應納税金額和可得利息金額。這一段應用百分數的乘法解決實際問題。

例4、練習三,解決有關折扣的問題,包括設計折扣和根據折扣求現價或原價的問題。這一段裏有列方程解題,也有列算式解題,列方程求原價是重點。

例5、例6練習四,列方程解決稍複雜的百分數問題或分數問題。在六年級(上冊)“分數四則混合運算”裏只教學稍複雜的求一個數的百分之幾是多少的問題,已知一個數的百分之幾是多少,求這個數的問題安排在本單元,由百分數問題帶出。

“整理與練習”綜合全單元的知識內容,進一步應用百分數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目標:

1.以現實問題中百分數的意義為突破口,通過推理分析數量關係,探索算法。

2.把求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的經驗,向求一個數的百分之幾是多少遷移。

3.列方程解決已知一個數的百分之幾是多少,求這個數的實際問題。

課時安排:百分數的應用 11課時

求一個數比另一個數多(少)百分之幾的實際問題 2課時

納税問題 1課時

利息問題 1課時

打折問題 2課時

列方程解決稍複雜的百分數應用題3課時

整理與練習 2課時

國小六年級下冊數學教案篇7

教學內容:

比較正數和負數的大小。

教學目的:

1、知識與技能:藉助數軸初步學會比較正數、0和負數之間的大小。

2、過程與方法:初步體會數軸上數的順序,完成對數的結構的初步構建。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培養學生應用數學的能力,使學生體驗數學和生活的密切聯繫,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重點難點:

負數與負數的比較。

教學過程:

一、複習

1、讀數,指出哪些是正數,哪些是負數?

-8 5.6 +0.9 -20xx六年級數學下冊教案01-02 +20xx六年級數學下冊教案01-02 0 -82

2、如果+20%表示增加20%,那麼-6%表示 。

3、某日傍晚,黃山的氣温由上午的零上2攝氏度下降了7攝氏度,這天傍晚黃山的氣温是 ____ 攝氏度

二、新授

(一)教學例3

1、怎樣在數軸上表示數?(1、2、3、4、5、6、7)

2、出示例3

(1)提問你能在一條直線上表示他們運動後的情況嗎?

(2)讓學生確定好起點(原點)、方向和單位長度。學生畫完交流。

(3)教師在黑板上話好直線,在相應的點上用小圖片代表大樹和學生,在問怎樣用數表示這些學生和大樹的相對位置關係?(讓學生把直線上的點和正負數對應起來。

(4)學生回答,教師在相應點的下方標出對應的數,再讓學生説説直線上其他幾個點代表的數,讓學生對數軸上的點表示的正負數形成相對完整的認識。

(5)總結:我們可以像這樣在直線上表示出正數、0和負數,像這樣的直線我們叫數軸。

(6)引導學生觀察

a、從0起往右依次是?從0起往左依次是?你發現什麼規律?

b、在數軸上分別找到1.5和-1.5對應的點。如果從起點分別到。5和-1.5處,應如何運動?

(7)練習:做一做的第1、2題。

(二)教學例4

1、出示未來一週的天氣情況,讓學生把未來一週每天的最低氣温在數軸上表示出來,並比較他們的大小。

2、學生交流比較的方法。

3、通過小精靈的話,引出利用數軸比較數的大小規定:在數軸上,從左到右的順序就是數從小到大的順序。

4、再讓學生進行比較,利用學生的具體比較來説明-8在-6的左邊,所以-8〈-6

5、再通過讓另一學生比較8 〉6,但是-8〈 -6,使學生初步體會兩負數比較大小時,絕對值大的負數反而小。

6、總結:負數比0小,正數比0大,負數比正數小。

7、練習:做一做第3題。

三、鞏固練習

1、練習一第4、5題。

2、練習一第6題。

四、全課總結

1、在數軸上,從左到右的順序就是數從小到大的順序。

2、負數比0小,正數比0大,負數比正數小。

五、佈置作業

?家庭作業》第2頁的練習。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