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下冊數學教案8篇

來源:巧巧簡歷站 2.1W

在寫教案的時候,需要遵守差異性準則,教案在制訂的時候,你們需要注意文字表述規範,以下是本站小編精心為您推薦的一年級下冊數學教案8篇,供大家參考。

一年級下冊數學教案8篇

一年級下冊數學教案篇1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教科書第1-3頁。

教學目標:

1. 能辨認上、下、前、後這些方位,並用這些方位來描述物體的相對位置。

2. 能將自己所學知識運用於生活實際,初步能在同一場所辨認自己或他人所在的位置和方向。

3. 積極主動地參與位置與方向的認知過程,體會位置和方向在生活中的價值,發展學生積極學習情感體驗。

4. 鍛鍊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正確辨別上、下、前、後的位置關係,體驗其相對性。

教學過程:

一、聯繫生活,揭示課題

師:誰能告訴大家,在你的課桌上面放的是什麼,桌子下面又有什麼?

學生自由説。

師:誰能幫老師數一數,你前面有幾位小朋友,後面呢?

學生彙報。

板書課題:上下、前後。

二、新課

1. 上、下

出示主題圖,師:這是某個城市的跨江大橋,你們看,多宏偉啊,誰能把自己從圖上看到的情景説一説?

讓學生用自己的話對主題圖進行描述,並側重引導學生用“上”、“下”對物體的位置關係進行準確的描述。

學生獨立完成課本的填空。

聯繫生活實際,學生用“上”、“下”描述身邊事物的位置關係。

2.前、後

讓一組學生排成一縱隊,指名描述小夥伴的位置,學會用“前”、“後”來準確描述。

一年級下冊數學教案篇2

教學目標

1.經歷探究兩位數加一位數進位加法計算方法的全過程,理解兩位數加一位數的進位加法的算理,掌握兩位數加一位數進位加法的計算方法。

2.培養同學們知識遷移的能力和初步的邏輯思維能力。

3.體會所學知識在現實生活中的應用價值,從中獲得價值體驗。

教學重點

理解並掌握筆算兩位數加一位數的進位加法的計算方法。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教學單元主題圖

多媒體課件出示第84頁單元主題圖。

教師:小朋友們知道這是哪兒嗎?從這幅情景圖中你都知道些什麼?

主要引導學生回答出圖中的文字信息。

教師:你能根據這些信息提出哪些數學問題呢?

引導學生提出相關的數學問題,並讓學生列出算式。

教師隨學生回答板書出這些算式:27+8 45+45 32-17+12等。

教師:這些算式你會計算嗎?這就是我們這節課要研究的內容--兩位數加一位數的進位加法。

(板書課題)

二、教學新課

1.複習舊知引入

多媒體課件出示:改編的例1情景圖:把其中的有8輛客車改為有2輛客車。

教師:從圖中你能知道些什麼信息?能提出什麼數學問題?

學生:從圖中可以知道這個停車場貨車有27輛,客車有2輛。

教師:一共有多少輛車呢?解決這個問題該怎麼列式?

學生:27+2。

教師:為什麼這麼列式?

學生:求一共有多少輛車就是要把客車的輛數和貨車的輛數合起來。

教師:27+2又該怎麼算呢?

學生:把相同數位上的數相加,個位上的7和個位上的2加起來等於9,9再加上20就是29,所以27+2=29。

2.教學例1

多媒體課件出示例1情景圖。

教師:看來小朋友對以前學習的知識掌握得不錯!下面我們再看看這個停車場,你發現有變化沒有?哪些變了,哪些沒有變?

引導學生仔細觀察後回答出:這幅情景圖中的問題和小男孩説的話都沒有變,只是小女孩説的話由原來有2輛客車變成了8輛客車。

教師:現在要求一共有多少輛車,又該怎樣列式呢?

學生:27+8。

教師:27+8和27+2在計算方法上一樣的嗎?

引導學生猜想:它們都是兩位數加一位數的加法,我想它們的計算方法是一樣的。

教師追問:同學們這個猜想是有道理的,由於它們都是兩位數加一位數,所以它們的計算方法是一樣的,都要把相同數位上的數對齊相加,都要從個位加起。但是同學們在用這個方法計算27+8時會遇到新的問題,究竟會遇到什麼問題呢?你們試着算一算就知道了。

學生試着計算後,引導學生回答出在計算過程中遇到的問題:發現在算27+8時,個位上的7+8得15,這個結果比10大,不知結果該怎麼處理?此處如果學生知道結果該怎麼處理可請學生來講,他是怎麼想的?為什麼要這樣做?

如果學生不知道結果該怎麼處理教師則作如下引導:

教師:是呀,這個比10還大的結果該怎麼處理呢?我們可不可以用學具小棒來幫助我們呢?現在請你用小棒擺出27+8,然後算一算它們合起來是多少?

學生擺小棒,教師巡視指導。

教師:誰來彙報一下27根小棒加上8根小棒合起來是多少根小棒?

學生:合起來有35根小棒。

教師追問:能説説你是怎麼算的嗎?如果你能邊演示邊説那就更好了。

學生:先拿出2捆零7根小棒,再拿出8根小棒合在一起,零的7根小棒加上8根小棒等於15根小棒,滿十了,我又可以把它捆成1捆。新捆好的一捆和原來的兩捆合起來就是3捆,也就是30。然後再加上剩下的5根就是35。所以27+8=35。

教師多抽兩個學生説一説這個過程。

教師:小朋友們真能幹!你們通過擺小棒解決了我們這節課上遇到的新問題。

教師:剛才我們用小棒操作的方式解決了進位的問題,在計算過程中,我們又該怎樣來解決這個問題呢?我們可以配合操作過程想一想,先可以把這兩個加數寫在豎式上。然後從哪一位加起呢?

引導學生髮現:從個位加起,7+8=15。

教師:剛才在擺小棒的時候你是怎樣解決7+8=15這個問題的呢?

引導學生回答:是把其中的10根小棒捆成新的1捆。也就是把10個一變成了1個十。

教師:也就是説7+8=15時,要向十位上進1,在個位上寫5。在豎式上怎樣表示這個變化呢?我們在十位上寫上一個小1,表示剛才7+8=15中的1個十,再把剩下的5寫在個位上。

(教師邊講解邊板書)

教師:在這裏老師想請小朋友們思考這樣一個問題:這兒為什麼不把1個十直接寫在結果的十位上呢?

引導學生説出:因為十位上的數還沒有加,現在進上去的1就把十位佔了,一會兒十位上加起來的數就不知寫在哪兒了。因此這個進到十位上的1只能記在心裏,為了不至於忘記,在十位上寫一個小1作記號。

教師:接下來我們該怎麼辦?

引導學生説出:接下來要把十位上的2和進上來的1相加,2+1=3,在十位上寫3。

教師:通過剛才的探討,你發現這節課學習的加法和我們以前學過的加法有什麼不同嗎?

學生:以前我們學過的加法個位相加沒有滿十,今天我們學習的加法個位上的數相加時滿十要向十位進1。

教師小結:這樣看來,我們還應該在我們掌握的計算方法上面補充一句個位相加滿十向十位進1,這樣加法的計算方法才全面。

教師板書:個位相加滿十向十位進1。

三、自主練習,深化理解

教師:27+8小朋友們已經會算了,請看大屏幕上這道算式,你會算嗎?

多媒體課件顯示:8+27=。

教師:這道算式和27+8相比較,它們有什麼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引導學生説出:相加的兩個數完全相同,只是交換了兩個加數的位置,計算方法應該也是完全相同的。

學生自主練習計算後彙報結果。

多媒體課件出示例2:9+75=。

學生獨立完成後小組交流計算過程再全班彙報,彙報時重點要求學生説一説進位的過程。

四、鞏固練習

課堂活動1,2,3題。

五、全課小結

教師:通過今天這節課的學習,你有什麼收穫?我們在筆算進位加法時要注意什麼?

學生回答。

一年級下冊數學教案篇3

一、學習目標

(一)學習內容

義務教育教科書(人教版)一年級下冊第8頁~第11頁,及練習二的第1——3題。

十幾減9是20以內退位減法的第一課時,是今後學習十幾減幾,多位數計算和其他數學知識最基礎的部分。通過創設實際問題的情境,列出減法算式。讓學生通過操作活動,理解算理,並形成的算法,形成運算能力。

(二)核心能力

?十幾減9》屬於數與代數領域內容,通過本單元學習,使學生能熟練地口算20以內的加減法,經歷與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過程,培養運算能力。

(三)學習目標

1.通過觀察和操作,合作探究,會用自己的語言表達與同伴交流15-9的計算方法。

2.在展示交流中,體會15-9算法的多樣化,通過對比分析,會選擇優化的方法,提升運算能力。

3.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感受數學來源於生活,能運用十幾減9正確解決生活中相關的實際問題。

(四)學習重點

掌握十幾減9的計算方法。

(五)教學難點

理解“破十法”的計算算理和方法。

(六)配套資源

實施資源:《十幾減9》名師教學課件、《十幾減9》課時作業。

二、學習設計

(一)複習導入

1.拍手遊戲:10的組成。

我拍1,你拍9,1和9組成10。

我拍2,你拍8,2和8組成10。

…………

9和幾可以湊成10?看到9想到幾?8和幾湊成10,看到8想到幾?

2.複習十幾的組成

師:比一比,看誰搶答的快。16可以分成10和幾?12可以分成10和幾?19可以分成10和幾?

(二)探究新知

1.觀察主題圖,提出問題

師:這是遊園會活動,説一説你看到了什麼?發現了哪些數學信息?

指導觀察方法:觀察圖上的信息要有一定的順序,結合具體的每項活動説説你發現的數學信息,並提出數學問題。

師:咱們一起看小丑賣氣球這幅圖:你發現了哪些數學信息?能提出一個數學問題嗎?

預設:小丑有15個氣球,賣出9個,還剩多少個?

師: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研究十幾減9的口算方法。

設計意圖:主題圖中活動項目很多,數學信息很零碎,教師引導學生有序觀察,收集信息和提出與信息相關的問題,初步培養學生有序觀察,找與對應信息相關,並提出問題的邏輯分析能力。

2.探究十幾減9的計算方法和理解算理

(1)列出算式,自主嘗試計算

師:要求“氣球還剩多少個”怎樣列式?板書:15-9=

(2)操作與思維、表達相結合,理解算理,提升算法

師:15個氣球,拿走9個該怎麼拿呢?先想一想,再拿一拿,然後和同桌説一説你是怎麼拿的。

學生活動彙報預設:

方法一:從15根小棒的下面先拿走5根,再從上面一行拿走4根,還剩6根。

師:剛才這個同學是怎麼拿的?誰聽清楚了,誰能上來邊説邊拿?

教師結合情況邊説邊逐步形成板書:

師:剛才我們是先從下面拿走5根,再從上面拿走4根,實際上是把9分成了5和4,先算15裏面的5-5,再算15裏面的10-4=6.

師:誰能像老師這樣,結合剛才拿的方法來説一説15-9可以怎麼算?

(一生照樣子説後,同桌相互説一説計算過程)

師:誰還有不同的拿法嗎?

方法二:從上面一併拿走9根,還剩1根,和下面的5根合起來是6根。

師:誰能結合他的拿法來説一説15-9可以怎麼算?

(同桌相互説一説,找個別學生彙報)

生:先把15分成10和5,從10裏去掉9,剩下的1與5合起來是6。

板書:

師:“10”表示哪些小棒?為什麼把15分成5和10?“1”表示哪根小棒?“5+1”表示什麼意思?

師:你能給這個方法起個名字嗎?

動手操作重點理解“破十法”的算法和算理

(1)畫出15個圓,左邊10個,右邊5個。

(2)從中圈出9個,想一想怎麼圈。

結合畫圖過程,用語言表達計算過程。先算什麼?再算什麼?並完成下面括號的填寫。

15-9=()因為()-9=(),()+5=()

師:誰還有不同的方法?

生:想加法算減法,因為9+6=15,所以15-9=6

師:剛才我們在計算15-9=?時想到了不同的方法,有的想加算減,有的是把15分成10和5,先算10-9=1,再算1+5=6,有的是先算5-5=0,再算10-4=6你最喜歡哪種方法?

設計意圖:讓學生從操作輔助到離開學具操作進行表象操作,從結合操作活動到分析算理,到逐漸脱離操作説明算理,教學過程的展開“扶得合理,放得適度”,思維層次不斷提升,知識不斷內化。

3.鞏固練習

(1)圈一圈,算一算。

師:怎麼計算12-9=?先圈一圈,再説一説你是怎麼算的,先算什麼?再算什麼?

生:10-9=11+2=3

師:不操作,你能直接説説怎麼計算14-9=?

設計意圖:學生通過動手操作、閉眼想象、歸納,將操作、語言和算式充分地聯繫起來,從而將多種表徵方式相結合,幫助學生理解用“破十法”計算15-9的算理。

(2)圈一圈,算一算:獨立完成課本第10頁“做一做”第2題。

(3)完成練習二第1題。

(三)課堂

全班交流,今天你學會用哪種方法計算十幾減9的算式?你更喜歡哪種計算方法?

(四)課時作業

1.練習二第2題送信。

先讓學生進行遊戲,遊戲完之後把信件按順序:11-9、12-9、13-9、14-9、15-9、16-9、17-9、18-9

師:大家有什麼發現?

師:十幾減9的差為什麼比被減數個位上的數多1呢?

師:你更喜歡用哪種方法計算十幾減9?

用你喜歡的方法計算。

11-9=13-9=16-9=18-9=17-9=

師巡視,觀察學生選擇的計算方法,學生彙報,交流自己的計算方法。

知識點十幾減9的計算方法。

答案略

解析通過遊戲形式練習,瞭解學生對十幾減9計算方法的掌握情況,接下來按順序擺放讓學生髮現規律,並説出十幾減9的差為什麼比被減數個位上的數多1的道理,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和運算能力。

2.結合生活實際,編一道用“16-9”解決的實際問題。

知識點十幾減9的應用。

答案略

解析通過學生編題,讓學生髮現計算和生活的聯繫,培養學生用數學的眼光觀察生活,積累數學素養。

3.看圖列式。

(1)(2)

知識點讓學生觀察分析圖中的信息和問題,提高學生看圖列式的能力。

答案18-9=915-9=6

解析這兩道題都是已知總數和其中一部分,求另一部分的問題,都用減法計算。此題培養學生看圖能力的同時,利用所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4.解決問題。

一共有17人排隊做操,小紅的左邊有多少人?

知識點讓學生結合生活經驗,列出算式。體會所學知識的價值,並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答案17-9-1=7(人)

解析結合生活中排隊做操的情境,用總人數減去小紅右邊的9人,再減去小紅1個人,就是小紅左邊的人數。

一年級下冊數學教案篇4

一、創設情境 提出問題

1、談話。

小朋友們,校園就是我們共同的家,我們每個人都希望把自己的家打扮的漂漂亮亮的,是不是啊?那你想用什麼來打扮自己校園呢?

學生説

你們的想象力真是很豐富!我想如果用各種漂亮的鮮花來打扮校園,那一定是非常漂亮。現在讓我們大家一起去花圃看看吧

(課件呈現情境圖

2、發現信息

黃花有20盆,紫花有30盆

3、提出問題

問題一:黃花和紫花一共有多少盆

問題二:搬走20盆黃花,還剩多少盆花

問題三:搬走30盆紫花,還剩多少盆花

二、自主探討 解決問題

1、解決“黃花和紫花一共有多少盆?

(1)列式計算。

為什麼有加法

那20+30=該怎麼算呢?得數又是多少呢?

>(2)獨立思考

>(3)同桌交流

>(4)學生彙報

3>方法一:2+3=5 20+30=50

方法二:50可以分成20和30 所以20+30=50

方法三:50-30=20 20+30=50

方法四:2個十加3個十是5個十就是50

(5)輸理算法

你們能看明白這幾種算法嗎

(6)算法優化

2、解決“搬走20盆黃花,還剩多少盆花?”

50-20=30

學生説説算法

3、做一做

出示:30+40; 70-30

教師引導學生輸理關係

4、揭示課題

像20、30、50這些數,都是整十數,今天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整十數加減整十數。板書課題:整十數加減整十數

三、遊戲練習 鞏固新知

1、開火車。

40+20

60-40

3+2

30+20

40+3&

40+30

6-4

60-40

95-5

80-80

60+6

66-6

2+3+4

20+30+40

80-50+4

90-60-10

2、幫小鳥找家。

現在還有一隻小鳥沒有家該怎麼辦呢?

適時滲透思想教育。)

現在這裏還有一個窩,可以提供哪些小鳥來住呢?(課件出示:50)

3、買球。

課件出示:排球30元

足球40元

籃球50元。

問題一:買一個足球和排球要多少錢?

問題二:你還能提出什麼問題?

問題三:如果給你100元,你可以怎麼買?

四、課堂小結 拓展延伸

今天你有什麼收穫?

今天是利用所學的知識解決身邊的一些數學問題,只要小朋友們認真觀察、認真思考,生活中還有更多的數學問題等着你們去解決呢!

一年級下冊數學教案篇5

課題名稱

數的順序比較大小

教學目標

百數圖內的規律

重難點分析

重點分析重難點

本身內容與以往認知不同,要讓學生初步構建數與數之間的關係,建立數感。培養學生探究的樂趣,發展學生的思維。

難點分析

國小生抽象邏輯思維較弱,理解困難,學生的思維主要以形象思維為主,抽象邏輯思維較弱。

教學方法

激趣導學--目標導學--導思點撥--設問尋疑--診斷反饋--拓展延伸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出示例4:百數表

探索新知

1.教師課件出示百數表2.引導學生觀察填好的百數表,發現規律。(學生觀察、討論、交流、整理)師:我們共同學習100以內數的順序,比較大小。

2.發現規律。

a.橫着看:十位數字相同,個位數字依次變大。

b.豎着看:十位數字依次變大,個位數字相同。

c.從左上角斜着看:個位和十位數字相同。從上往下逐漸變大。

d.從右上角斜着看:從上往下,十位數字依次變大,個位數字依次減小

e.誰還發現了什麼?

①在一橫行內,左邊的數大於右邊的數。

②在一豎行內,下面的數大於上面的數。

③下面的一行始終大於上面的一行數。

二、知識講解(難點突破)

2.探究42與37的大小。

①42裏面有4個十,2個一;37裏面有3個十,7個一。

上面兩種方法都反映出42大於37。

我們根據百數表比較的結果也是正確的。

3.説説我們不用百數表該如何比較數的大小?

看圖得出:

①先比較它們的十位,十位大的數則這個數大。

②十位相等,比較它們的個位,個位大的則這個數大。

引導學生總結比較兩位數大小的方法:先看十位上的數,十位上的數大的那個數就大;十位上的數相同,再比較個位上的數,個位上的數大的那個數就大。

三、課堂練習(難點鞏固)

1.比一比,三種顏色的球中,誰多誰少?

温馨提示:

比較兩種顏色球的多少,就是比較兩個數的大小。

兩個數相差大,就用“多得多”或“少得多”;兩個數相差小,就用“多一些”或“少一些”。

2.學生交流、討論、彙報。

58>15紅球比藍球多得多或藍球比紅球少得多。

58>10紅球比黃球多得多或黃球比紅球少得多。

四、小結

數的順序,比較大小“這部分內容是在數數、讀數、寫數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通過填寫100以內的數目表,使學生對100以內數的順序有一個更深刻的認識,瞭解每個數在數目表中的位置、與相鄰數的關係,對100以內的數的大小有比較清楚的瞭解。同時,通過對此表的觀察,從中發現一些有趣的排列規律,這樣可以發展學生的思維,開闊學生的思路,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一年級下冊數學教案篇6

教學目標

1、經歷用不同的工具測量同一物體長度的過程,體會統一長度單位的必要性。

2、認識釐米,體會釐米的實際意義。

3、能估計較小物體的長度,會用刻度尺測量物體的長度。

內容分析

教學重點:會用刻度尺測量物體的長度。

教學難點:會用刻度尺測量物體的長度。

教學準備

投影儀、不同長度的鉛筆若干、刻度尺。

教 學 流 程

個性化設計

一、導入新課。

教師言語導入。

師:通過同學們,我們每天在這間教室裏學習,講台是老師的好夥伴,課桌是同學們的好夥伴,今天,這兩位夥伴有話要對大家説呢?大家聽嗎?

錄音:大家好!我是講台,今天我想知道自己有多長,小朋友們能告訴我嗎?還有我呢,我是課桌,我也想知道自己有多長,親愛的小朋友,你們能告訴我嗎?

二、新授

1、桌子有多長。

(1)估計活動。

師:小朋友們,請大家先用手比劃一下講台有多長,課桌有多長。

學生用手比一比,説一説。

(2)實際測量。

教師詢問:同學們還能用其他的方法説明課桌有多長嗎?

學生回答可以用東西量。

(3)討論交流。

讓學生來説一説剛才用什麼方法來説明桌子有多長。

學生們説他用不同的工具量的。

師總結:原來大家用的測量工具不一樣,標準也不一樣,這樣説起來真是麻煩。

那有沒有辦法使測量的結果都一致呢?

生説:可以用尺子來量。

(4)認識刻度尺,用尺子量。體會1 釐米的實際意義。

讓學生拿出刻度尺,認一認。

師講解:讓學生知道刻度尺上每10個小格組成一大格,就表示1cm ,即1釐米。讓學生指一指從哪到哪是1釐米。

再讓學生找一找生活中哪些物體的長度是1釐米的。(指甲蓋、鼻孔等)

2、量一量:鉛筆有多長?

(1)引導示範。

師:首先我們應找到0刻度,把筆的一端對準它,看另一端對準哪個數值,再把它讀出來。

讓學生想想,有時候一枝鉛筆不會剛好是政釐米 數,該怎麼辦?

應該讀出較為接近的整釐米數即可。

(2)學生動手操作。

讓學生展示測量的過程。

二、完成練一練。

1、第一題:先估計有多長,再量一量。

2、第二題:螞蟻搬豆。

3、第三題:由學生獨立完成。

三、全課總結。

今天你知道了什麼 ?

板書設計:桌子有多長(釐米的認識)

教師及時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會學生比的方法。

請學生説出所知道的測量的工具,教師及時補充。

指導學生任意測量,再全班交流。

一年級下冊數學教案篇7

師:在動物園的另一角,有一隻小螞蟻餓急了,正在找東西吃呢。忽然它看見一個又大又紅的蘋果,很想吃,可在它周圍有許多方格,怎樣才能吃到蘋果呢?請看圖,這兒有提示:螞蟻往右走幾格,再往上走幾格到蘋果處。我們一起來幫幫小螞蟻好嗎?(老師演示,讓學生明白題意)

師:這隻小螞蟻又發現不遠處還有一個香甜的香蕉呢,請小朋友自己去幫助小螞蟻,好嗎?你可以看提示(2)

師:這隻小螞蟻的胃口可大了,它還想吃到可口的小青蟲和脆甜的鴨梨呢!該怎麼辦呢?同桌兩人可以商量商量螞蟻該怎麼走,然後再畫出來。(展示不同的方法)

4、説一説,他們各住在哪裏?

5、綜合練習(上、下、左、右、前、後、位置)

四、總結

師:這節課你有什麼收穫?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一年級下冊)》第5~6頁內容及練習一的4~7題。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能從具體的生活實踐或遊戲情境中進一步體驗和深化位置概念。

2.能準確地確定和表述物體所處的準確位置,建立較強的位置感,為今後建立較好的空間觀念打基礎。

3.讓學生在多種活動的參與中體會出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4.在數學活動中對學生進行適當的思想教育,使之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教學重點、難點

能準確地確定和表述物體所處的準確位置,建立較強的位置感。

教具準備:課件

教學過程:

一、課前遊戲,導入新課。

師:教師知道同學們特別喜歡做遊戲,那我們上課前也來做個“點指”的遊戲。老師説哪,同學們就用手指哪? 生隨老師做遊戲

師:從這個“點指”遊戲中我們明白了耳朵、眼睛等都有自己特定的位置,其實任何物體都有它們的位置,那麼在生活中如何確定他們的位置呢?這節課我們一起來學習位置。板書課題,學生齊讀課題。

二、探究位置

師:經過一週的評選,我們的假期作業終於評出了兩名優秀的作業,你們想知道是誰嗎?

生:想

師:這兩名同學一個同學是第五組的,一個同學是第四個。根據老師的描述請同學們快找一找他們是誰?

(生四下尋找發現無法確定)

師:為什麼不能一下就猜出是哪位同學?

生:因為第五組有4個同學,而且每一組都有第4個同學,所以無法確定是哪一個同學

師:是啊!第五組有四名同學,只説第五組很難一下子知道他是誰,而坐在第4個的每一組都有1個,所以也無法知道他是誰,那麼怎樣能讓同學們一下子把位置確定下來?

(生自由回答)

師:既要説出在第幾組,又要説出是第幾個。(板書)

師:他們分別是第五組的第3個(馮銘思)第2組的第4個(韓嘉悦)

生彙報後發給學生獎品,並及時鼓勵。

師:按我們現在的座位,同學們看一看,班級一共有幾組?

生:一共有6組

師:誰來數一數 生數一數

師:習慣上我們都是從左往右數這是第一組、這是第二組……

請各組同學記住自己是哪一組的,聽老師的口令

請第一組的同學揮揮手 請第二組的同學跺跺腳

請第三組的同學拍拍肩, 請第四組的同學站起來轉一圈

請第五組的同學笑一笑, 請六組同學拍拍手

師:最近咱班的王爽學習上很有進步,你能説出他的位置嗎?

生:王爽在第6組第2個

師:第四組第一個同學請起立(張墨焜)

師:誰是老師的好朋友,請你告訴我你的位置。

(生自由回答)

師:你的好朋友是誰?請小組的同學猜一猜

(生小組合作)

師:請和你的同桌互相説一説你前、後、左、右同學的位置,把第5頁的內容填上。

(生自由活動後彙報)根據學生的彙報適當板書

師:通過同學們的彙報,請同學們仔細觀察前後兩個同學的座位、左右兩個同學的座位與自己的座位有什麼關係?

生自由回答,教師適時板書,齊讀板書內容。

三、鞏固練習

1、師:看到同學們學得這麼認真,小動物們也想考考大家你們看,他們來了。從這幅圖上你獲取了什麼信息?

(出示做一做)

根據第一行第2個是猴子這個條件,誰知道狗在第幾行第幾個?

師:你還能提出 什麼問題?

生自由提問

2、星期天小明去看電影,他買了一張8排13號的電影票,他拿着票走進電影院發現有兩扇門“單號門”、“雙號門”,小明看了看手中的票想:“我應該進哪扇門呢?”哪位同學能幫助他?(出示教科書第8頁第4題)

學生分組討論怎樣幫助他。

師:(學生彙報後,小結)我們的電影院都是這樣的,如果拿的是單號票,就從單號門進,雙號票就從雙號門進,那麼小明拿的是8排13號,這是一張單號票還是雙號票呢?

(我們看單號或雙號,只看票上是幾號,不用看是幾排)

小明由單號門進入,看到電影院裏座位很多,他急了:這麼多座位我應該坐在哪?如何幫助他找到座位?

生:先找8排再找13號

師:小明和小麗是好朋友,一個是8排13號、一個是8排12號,他們會坐在一起嗎?

生:不會(因為電影院的座位比較特殊,把的在的單號排在一起,從中間往右次是1、3、5、7……所有的雙號排在一起,從中間往左依次是2、4、6、8……中間號,向兩邊逐漸擴大,所以他們不會挨在一起。

一年級下冊數學教案篇8

1、具體情境中,進一步體會加減法的意義。

2、探索並掌握兩位數加、減整十數的計算方法。

3、初步學會應用加減法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感受加減法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繫,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

4、滲透環保和愛護動物的教育

教學設計

(一)學前準備

1、口算:32+5,70-60,78-6,39-4,26+3,88-5,30+20,83+6

2、談話導入,揭示課題

師:同學們喜歡小動物嗎?看看今天老師給大家請來了誰?(出示一個青蛙手偶)我們來聽聽青蛙説什麼?(讓青蛙做個自我介紹。)

師:小青蛙對人類是有益的,以後我們不但自己不要去傷害它們,而且還要阻止別人去傷害它們,做一個保護有益動物的好孩子,你們願意嗎?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青蛙吃害蟲。(揭題板書)

(二)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1、師:同學們喜歡聽故事嗎?利用主題圖(課件)自編一個青蛙媽媽帶小青蛙捉害蟲的故事情境。

2、師:青蛙媽媽説:“我吃了56只害蟲。”小青蛙説:“我吃了30只害蟲。”聽了它們的話,誰能提出一些數學問題呢?生1:兩隻青蛙一共吃了多少隻害蟲?生2:青蛙媽媽比小青蛙多吃了幾隻害蟲?……

師:現在我們先來解決第一個問題:兩隻青蛙一共吃了多少隻害蟲?你們打算怎樣列式呢?生:56+30。

師:56+30=?該怎樣計算呢?

(三)小組合作,探究新知

1、探究56+30的計算方法師:四人一組合作利用桌上的學具,來擺一擺、撥一撥,説一説計算的過程。

2、小組彙報交流

生1:擺小棒:5捆加3捆是8捆,再加上6根,合起來是86根。

生2:從計數器上撥珠,56裏有5個十和6個一,再加3個十,合起來是8個十6個一,就是86。(師邊聽邊整理計算過程。)

生3:把56分成50和6,先用50+30=80,再用80+6=86。……

3、自主嘗試,探究算法

師:你們明白了,老師也明白了,現在老師也來提個問題:為什麼30中的3要加在十位上?

(1)學生四人一組討論。

(2)彙報交流。

(3)師強調:30中的3在十位上,表示3個十。

4、青蛙媽媽比小青蛙多吃多少隻害蟲?怎樣列式?

師:56—30=?該怎樣計算?(教學過程與56+30相同。)

(四)實踐運用,內化新知

1、趣味遊戲,練一練第3題。

2、同學們,剛剛在做遊戲的時候,小青蛙好像又有什麼新的發現了,是怎麼回事?大家瞧!(出示練一練第1題。)

(讓學生獨立完成。適時告訴學生啄木鳥也是益鳥,我們應該保護它。)

3、練一練第2題。

師:同學們,青蛙媽媽和小青蛙忙碌了一天,青蛙爸爸為慰勞它們,特意為它們舉行了一場跳水比賽。看,多熱鬧呀!(課件)

師:大家從圖中能獲得什麼信息?生:有38只青蛙。

師:忙了一天,青蛙該回家了,看荷葉上最後還剩下幾隻青蛙?(5只)那麼誰知道跳下去幾隻青蛙?比比看誰最先算出來。(算式不要求統一。)

(五)總結評價,知識延伸

師:今天大家都學會了哪些數學知識呢?我們和青蛙一塊度過了愉快的40分,對它也有了一些瞭解,對它有興趣的,回家查一查:一隻青蛙一年大約可以吃掉多少隻害蟲呢?現在請聽一首關於青蛙的兒歌(在歡快的音樂中結束新課)。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