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兒歌教案6篇

來源:巧巧簡歷站 8.99K

通過制定一份教案,從而明確接下來的教學方向,教案在編寫的過程中,你們務必要強調與時俱進,下面是本站小編為您分享的幼兒園兒歌教案6篇,感謝您的參閲。

幼兒園兒歌教案6篇

幼兒園兒歌教案篇1

今天第一次向兩位新領導展示集體教學活動。活動前的壓力可想而知,一天劃破一隻手指頭的節奏,再加上失眠的困擾,怪自己給自己負擔太重,想太多了。其實沒那麼恐怖啦。有問題才能成長。非常感謝何老大和周副園長提出了那麼多有價值的建議。

從活動目標達成度來説,首先目標一體現了合作,活動過程中也有合作的要求和合作的行為,但對合作所要達到的程度教師不明確。合作後的評價缺失。對孩子合作的實際經驗教師沒有深入瞭解,應該是從2人、3人逐漸增加為4人以上的多人合作,每多一人便要仔細思考此人將在合作中充當何種角色。後半句創編的節奏不明確,孩子的已有經驗是什麼,本次活動的新經驗又是什麼?因此可見,第一條目標的後半段是模糊不清,應改為“嘗試自主創編泡泡破裂時的節奏。”其次目標二“體驗合作創編的快樂。”達成度不夠。從活動中可看出,孩子有初步的合作意識,但合作方法和經驗欠缺,合作的成效不大,快樂更無從談起。

從活動設計與組織上來説,

導入部分:以班級固有常規《問候歌》導入,與大家打招呼,形式新穎,但在整體表現感覺上需加強。比如肢體動作的精細優美,師幼互動生生互動的完美演繹上需調整。

複習歌曲:從氣息練習到複習歌曲,從唱歌的要求到對歌詞內容理解的演唱要求再到表演唱等,小環節體現層層遞進。不足之處是練聲時吹泡泡的遊戲沒有利用好,和老師預想的有出入,孩子興趣轉移到了抓泡泡上。顯得有點多此一舉畫蛇添足。再者孩子的音樂感覺及演唱狀態欠缺了些,比如坐姿、表情等。還有所提的歌唱要求表述要專業,如何讓孩子既能唱出泡泡由小變大的感覺歌聲漸強,還不至於喊叫?可以用“越來越亮”。

創編節奏:呈現出五種節奏型,內容過滿且有難度,且合作經驗欠缺,導致目標難以達成。活動過程中所提供的舞板也由於個人過分緊張漏掉。

幾個小細節需注意:

1、隨身裝道具的小袋子要固定放好。

2、需要呈現孩子作品時,可在巡視時視具體情況逐個展示,逐個交流,避免其他幼兒等待。動作要温柔。

3、材料呈現的位置欠妥當,造成孩子圍站在桌子一圈,影響正確的視線。節奏譜的起點處及上下位置都需做好標記。或者應該呈現在小黑板上,這樣孩子的位置和節奏譜地板的位置都將固定,沒有干擾。

4、在孩子自主探索節奏譜時少了主題音樂的渲染,最後環節突然將節奏編進歌曲有些突然。

5、合作要求提好後,應該讓孩子先自由分組商量好取好材料後再創編節奏,這樣一來,孩子就不會急着拿材料而忽略合作。

6、作品展示時,教師心中有目標。在巡視時就要定好哪個作品要公開講評哪個作品有新的經驗傳遞。

7、提問孩子對圖片的不同描述時,孩子對方位詞的掌握欠缺,需要平時積累。

對幼兒的表現:總體來説孩子的表現還是不錯的,包括整體的常規及積極參與、整個的精神面貌等。唯一欠缺的是合作環節,部分孩子小團體主義嚴重,大部分孩子沒有商量,沒有聽清合作要求,專注傾聽理解上有欠缺。

根據本次活動,何老大提出了三點建議:難度降下來,情趣造起來,細膩做起來。我要用心記下來。

以後設計方案時,還要多思考一下,是什麼?為什麼?怎麼做?

要想上好一個活動真的不容易,要考慮前期活動形式的經驗、師幼互動的經驗、幼兒已有的知識儲備等。今後我要做的還有積累提問和迴應的策略,適時對幼兒活動中的情況作出合理評價,多給孩子們自由表達表現的機會,適當安排師幼互動生生互動的機會。

(這次活動的選材費了不少腦細胞。之前有一個內容很好《小魚的夢》非常美的旋律,原打算把那個內容向兩位領導展示,於是精心準備了道具等,可惜計劃趕不上變化,被局領導的到訪給擱置了。這周開展主題《有趣的水》第二個子主題“會變的水”。這學期因為研究重點定為藝術活動,所以必須開展音樂或美術領域的活動。這個主題的音樂活動真不知道有啥好教材。廣泛搜尋各種資源,方紅梅專家曾開展過《泉水叮咚》,不過那個活動對資源的蒐集及孩子的前期經驗要求很高,我們時間緊,一時半會來不及。湊巧,在曹冰潔專家的書籍裏找到《吹泡泡》方案,蠻好玩,但是節奏型蠻複雜的,不知道我們孩子能否達到這水平。實在找不到方案,就試試唄。我和孩子們一起復習各種節奏。他們節奏感還不錯,但看譜經驗欠缺,怎麼辦,練唄。翻開《3-6指南》思考,感覺整個方案給孩子自由發揮的餘地太少,可孩子自主創編的能力真的沒有把握,越來越覺得沒把握。

自信心不足,特別想放棄。自己都沒把握,如何展示給領導啊?無奈之下,求助於周老師,聊到很晚很晚,得到很多建議,獲取了信心和能量,太感謝了。時間關係,腦子裏一片混亂,一時半會調整不了,硬着頭皮上吧。)

幼兒園兒歌教案篇2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細緻地享受舔棒糖的感覺,並在輕鬆的氛圍中説出自己的感受。

2、鼓勵幼兒敢於大膽表述自己的見解。

3、鼓勵幼兒大膽的猜猜、講講、動動。

4、引導幼兒在兒歌中學習,感悟生活。

5、發展幼兒的語言能力。

活動準備:

維尼熊一隻,錄音帶,機,棒糖40支,托盤一個,籃子若干個。

活動過程:

一、聽兒歌錄音。(分三段)

1、猜想小熊維尼在幹什麼?

2、真有意思,維尼繼續吃呀吃

3、再來聽一聽,維尼是不是象你們猜的那樣,它還在吃

二、説一説自己對棒棒糖的感受。

原來它在吃棒棒糖,你吃過嗎,你覺得棒棒糖怎麼樣?

三、品嚐感受棒糖帶來的樂趣。

1、維尼今天給小朋友們也帶來了許多棒棒糖,誰想吃?

但它有兩個希望,我們起來聽一聽:

a不爭不搶,輕輕拿。

b邊舔邊與同伴分享、交流吃糖的感覺。

2、幼兒自由討論,師也一起品嚐,交談:

——你的糖怎麼樣?(口味,顏色,軟硬,多少,等等)。

3、吃完後,收好小棒。師與幼兒一同小結交談內容。

4、完整欣賞兒歌。

剛才小朋友講了這麼多有趣的事情,維尼熊也想來講一講,讓我們一起來聽聽,並猜一猜,它為什麼這樣想?

四、手指遊戲

1、幼兒與老師一起“舔”糖,“舔幾下”。

2、欣賞錄音,和維尼一起“舔”棒糖。

五、音樂遊戲:吃棒糖的小孩

全體參與,被摸到頭的幼兒蹲下,“舔十下”時,師去捉幼兒(棒棒糖)。

幼兒園兒歌教案篇3

教案目標:

1、能有節奏地朗誦兒歌,發準"生"、"裝"等字音。

2、運用聽説遊戲的方法感知、理解兒歌內容。

3、感受豐收的喜悦。

教案准備:

1、金黃色的大披風一件;筐子一個。

2、蘋果、梨子、香蕉、石榴、葡萄等水果。

3、蘋果、梨子、香蕉、石榴、葡萄等水果的頭飾。

教案過程:

一、瞭解兒歌中的角色,引起幼兒興趣。

教師身穿大披風,披風下藏着蘋果、梨子、香蕉、石榴、葡萄等水果,扮成要生寶寶的秋媽,提問:我是秋媽媽,我的肚子裏有什麼?幼兒猜測。

二、教師邊表演邊朗誦兒歌,初步欣賞、感受兒歌內容。

唸到"秋媽媽肚皮大"時,雙手做表示大的動作,輕輕拍拍自己的肚子。

唸到"生下許多果娃娃"時,做表示許多的形體動作。

唸到"蘋果、梨子和香蕉"時,從披風下拿出蘋果、梨子、香蕉放在筐子裏。

唸到"還有石榴和葡萄"時,從披風下拿出石榴、葡萄放在筐子裏。

唸到"哎呀呀,哎呀呀裝呀裝不下"時,將從披風下拿出的水果放在筐子旁邊,表示水果滿的放不下。

三、教師提問,幫助幼兒理解兒歌並練習發準字音。

秋媽媽肚皮大,她要幹什麼?(糾正發音:生)秋媽媽生下了哪些果娃娃?這麼多果娃娃能裝得下嗎?(糾正發音:裝)四、教師幼兒邊玩遊戲邊學習朗誦兒歌。

教師分配角色,扮演"蘋果、梨子、香蕉、石榴、葡萄"的幼兒帶頭飾藏在老師的披風下面;扮演"筐子"的幼兒圍坐成一個圓圈。

教師帶幼兒邊朗誦兒歌邊做遊戲。

四、幼兒交換角色表演。

幼兒園兒歌教案篇4

活動目標:

1、激發幼兒對幼兒園的情感,使之愛來幼兒園。

2、理解並初步記住兒歌內容,能有節奏地念這首兒歌。

3、能發準 “樹” (shù) “蝴” (hú) 這兩個音。

4、充分發揮幼兒的想象力進行創編活動。

5、引導幼兒在兒歌中學習,感悟生活。

活動準備:

1、課件《小朋友愛上幼兒園》。

2、各種小動物的圖片。背景圖若干。

3、實物投影儀。

活動過程:

一、導入。

師:小朋友,你們最愛做什麼事情呢?(幼兒自由講述後個別回答。)

二、學習兒歌。

1、師:剛才有的小朋友説愛***,有的説愛***。那今天老師請來了很多的小動物還有小朋友,我們一起來看看他們愛做什麼呢?

2、播放課件

3、剛才你們看到了誰呀?他們愛做什麼呀?

4、幼兒講述,教師單個播放課件。

5、你們看兒歌裏的小朋友愛上幼兒園,那你們呢?你們在幼兒園除了唱歌跳舞還做些什麼事情呀?(畫畫、做遊戲、學兒歌、認數字……)

6、老師幫這首好聽的兒歌取了一個名字叫:“小朋友愛上幼兒園”。我們一起把兒歌念給叔叔阿姨聽好嗎?

三、創編兒歌。

1、剛才兒歌裏説小魚愛在水裏遊,那你們知道還有誰也喜歡在水裏的呢?

2、那還有誰喜歡在樹上、花間、地上的呢?請你們和好朋友説一説。

3、老師還給每個小朋友準備了一張圖和一些小動物的圖片,請給他們找一個他們喜歡的地方,再用好聽的話説出來。

4、幼兒自由講述

5、請個別幼兒將貼好的圖放到投影儀上講述。

活動反思:

通過本節課,幼兒初步知道幼兒園有很多得樂趣,並願意與同伴交流,大部分幼兒能夠用漢語表達出故事的情節,在互動的過程中,幼兒願意參加,積極性很高。有個別幼兒不願參與,但經過老師的鼓勵,能夠用語言表述,只是沒有動作。本節課教學目標完成良好。

幼兒園兒歌教案篇5

【活動目標】

1、欣賞散文,感受散文中露珠擬人化的形象,瞭解露珠與太陽的關係。

2、能根據經驗積極參與講述,提高講述能力。

重點:理解散文內容。

難點:能在理解的基礎上進行講述。

【活動準備】

1、小露珠指偶一個、課件

2、幼兒已在户外尋找觀察過露珠。

【活動過程】

一、談話活動,引起興趣。

師:前幾天早晨我們去草地上尋找到了什麼?它是怎麼樣的呢?請幼兒講述。

二、欣賞散文,感受意境。

1、出示小露珠指偶,引出內容

師:今天老師把小露珠請進了教室,小露珠每天早上總是第一個醒來,它是個舞蹈家,你瞧——

2、教師邊表演邊完整朗誦散文一遍,後提問:

小露珠常常在哪裏跳舞?(嫩綠的草葉上、花朵上、田野上)

3、邊放映課件邊朗誦散文後提問:

(1)小露珠在等誰?為什麼?(太陽總是第一個看到它跳舞)

(2)小露珠突然不見了,它到哪裏去了?(幫助理解太陽與露珠的關係)

(3)還會來嗎?為什麼?

4、教師套上紙偶帶着幼兒再次完整朗誦散文,幼兒進一步理解散文內容。

三、根據經驗講述“小露珠的蹤跡”

1、回憶講述

師:你見過小露珠嗎?在什麼時候能見到它?

2、互相講述“小露珠的蹤跡”

師:小露珠是熱空氣遇到冷空氣後凝結成的小水珠,早上露珠到處都是。你還在哪些地方見到過它呢?

幼兒互相講述(小草上、花朵上、滑梯上、鐵門上等地方)

3、佈置任務:回家後利用早晨自己去找找,小露珠還會停留在那些地方?把自己的發現告訴爸爸媽媽。

幼兒園兒歌教案篇6

一、活動過程

1.以遊戲情境引入活動,初步感受兒歌內容

(1)播放《火車開啦》伴奏,吸引幼兒的注意力。

師:聽!這是什麼聲音?誰開過來了?(邊説邊出示火車,並引出第一句兒歌西瓜爺爺開火車,咔嚓咔嚓去旅行。)

分析:教師這一活動方式的導入很有童趣,形象、直觀,目的性強,符合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在輕鬆、愉悦的遊戲情境中喚起他們學習兒歌的興趣,並且在耳聞目染的感官碰觸中認識火車的外形特徵及火車開動時發出的咔嚓咔嚓的聲音,積累了初步的經驗。當教師説:原來啊,是西瓜爺爺開着火車準備去旅行啦。馬上邊拍手邊按節奏念出第一句兒歌西瓜爺爺開火車,咔嚓咔嚓去旅行。讓孩子對兒歌的句式有了一個初步的感知。緊接着,教師又設置了懸念:西瓜爺爺還請了其他的水果寶寶一起去旅行,我們來看看,它都請了誰呢?將活動自然地過渡到下一個小環節。

(2)教師結合課件依次出示水果寶寶,幼兒初步感受兒歌。(引導幼兒學説短句:上火車,咔嚓咔嚓去旅行。)

分析:在自然、輕鬆的課件欣賞氛圍中喚起了孩子已有的生活經驗,他們的思維立即活躍起來。在這個環節中,教師重點在於讓幼兒學説短句:上火車,咔嚓咔嚓去旅行。通過藉助多媒體教學,教師逐一出示可愛的水果寶寶,並逐句來學習,讓幼兒對兒歌的句式有了更進一步的理解,這是本次活動的重點。而且,為了激發幼兒的興趣,教師還將各種水果擬人化。當可愛的、充滿卡通趣味的水果寶寶在大屏幕上款款而下的時候,孩子們個個激動極了。這時候,教師適時地引導孩子跟水果寶寶打招呼,並告訴幼兒説老師要用一句好聽的話來請水果寶寶上火車,自然而然地引出了下一句兒歌:蘋果蘋果上火車,咔嚓咔嚓去旅行。緊接着,我請幼兒也來用那句好聽的話邀請水果寶寶上火車。在這種輕鬆的遊戲情境中,孩子們邊玩邊學,不知不覺地就學會了每句兒歌。並且,在這環節的提問中,我採取個別和集體相結合的方式,既面向全體又兼顧到個別幼兒,不會顧此失彼。

2.藉助多媒體課件,引導幼兒學習理解兒歌

(1)教師按一定的節奏完整示範朗誦兒歌,幼兒欣賞。

提問:兒歌叫什麼名字?西瓜爺爺請了哪些水果寶寶去旅行呢?

(2)幼兒學習朗誦兒歌。

a幼兒結合圖譜進行朗誦。b幼兒按節奏邊拍手邊朗誦兒歌。c幼兒運用肢體動作大膽表現兒歌。

分析:在前面一個環節幼兒已初步感知了兒歌,並學習了短句上火車,咔嚓咔嚓去旅行。因此,在這一環節完整學習兒歌就顯得輕鬆多了。況且有了多媒體的幫助,幼兒學習起來很輕鬆、很愉快。教師先是按節奏完整地示範朗誦,幼兒欣賞。接着,又藉助提問幫助幼兒理解兒歌。然後採用了各種不同的方式(結合圖譜、按節奏朗誦、結合動作等)引導幼兒學習朗誦兒歌。先是有了形象直觀的看圖朗誦,然後過渡到結合動作朗誦,動靜交替,課堂氣氛十分活躍。

3.引導幼兒分析詩歌句式,啟發幼兒想象,嘗試按原兒歌的句式換詞進行仿編

(1)引導幼兒分析兒歌句式:兒歌句子中哪些是一樣的,哪些不一樣?

(2)啟發幼兒擴散思維:還有哪些水果寶寶要去旅行?

(3)幼兒仿編,老師全面巡迴觀察。重點指導幼兒按原兒歌的句式,換詞進行仿編,提醒幼兒互相交流並按節奏朗誦。

(4)把幼兒仿編得較好的句子組合成一首完整的兒歌,鼓勵幼兒在集體面前朗誦。

分析:嘗試仿編兒歌是本次活動的難點。我先引導幼兒分析兒歌的句式,讓幼兒發現兒歌中相同的句子和不同的句子,為仿編作鋪墊。接着讓幼兒説説:還有哪些水果寶寶也要去旅行?啟發幼兒大膽地想象。在這一環節中,老師拓展了幼兒的思維。他們開動腦筋,紛紛表示要將自己知道的、喜歡的水果寶寶也邀請上火車去旅行。並且用了那句好聽的話,能與自己的好朋友大膽地分享自己仿編的句子。教師在全面巡視的過程中,發現幼兒的仿編情況很好,如有個小朋友説要請櫻桃寶寶上火車,她還馬上完整而流利地用了老師要求的句式來表達櫻桃櫻桃上火車,咔嚓咔嚓去旅行。而對個別能力較弱的幼兒,教師只要稍加暗示,他們也可以完整地將自己仿編的句子朗誦出來,這時教師及時地表示肯定,可以使幼兒信心倍增。活動過程中教師更多以接納、尊重的態度去傾聽、鼓勵支持,將幼兒參與仿編的熱情推向新的高潮,孩子們大膽想象,盡情盡興地進行仿編同時,教師多方創造條件,為幼兒主動學習提供時間與機會,充分調動幼兒學習的主動性與自覺性。在這一環節中,教師充分地給孩子創造了想説、敢説、願意説並能得到積極應答的環境。

4.活動結束

老師扮演西瓜爺爺,幼兒扮演水果寶寶,邊朗誦兒歌邊按順序上火車去旅行,整個活動在孩子們的歡聲笑語中結束了。

二、活動反思

1.情況分析

在組織活動時,我採用多媒體教學,將水果擬人化,整個活動生動、有趣,充分地吸引了幼兒,不但提高了幼兒的語言能力,也豐富了幼兒的生活經驗。我根據幼兒的心理特點和認知經驗,將認知內容巧妙地融人各種遊戲之中,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啟發引導,探索發現,形成了師幼互動的良好氛圍,教育效果顯著。

2.本節亮點

活動以遊戲貫穿始終,讓幼兒在玩中學、學中玩,活躍了氣氛,拓寬了教學途徑,符合小班幼兒活潑好動的特點。在活動中教師充分地給幼兒創造了一個想説、敢説、願意説並能得到積極迴應的環境。

3.存在不足

不足之處是,孩子仿編的水果有一定的侷限性,一般都是常見的、常吃的那幾種。

4.調整策略

一是我們會將活動延伸到區域活動中,在語言區投放多種多樣的水果圖片,引導孩子繼續仿編。二是教師可以結合圖譜來幫助孩子分析兒歌的結構和句式,這樣比較形象直觀,比較符合小班孩子的年齡特點。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