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小語文教學設計材料

來源:巧巧簡歷站 3.28W

  國小語文教學設計材料

學會運用不同的方法去把握不同文章的主要內容。學會根據文章的不同體裁、題材擬出恰當的標題。積累魯迅先生的名句,懂得大概意思,並在反覆誦讀的基礎上記憶,感悟大文豪的精神。以下是本站為大家整理的國小語文教學設計材料資料,提供參考,歡迎您的閲讀。

國小語文教學設計材料

國小語文教學設計材料一

教學目標:

1.交流把握文章主要內容的方法。

2.閲讀課文題目,結合課文內容探討這樣擬題的好處,並能為自己的習作擬出精彩的題目。

3.發揮想象,感受詞語的表達效果,選擇詞語寫一段話。

4.欣賞柳公權的楷書書法作品,感受書法之美。

5.積累魯迅先生的名言警句,理解句子的意思,感受魯迅的崇高精神。

重點難點:

1.學會運用不同的方法去把握不同文章的主要內容。

2.學會根據文章的不同體裁、題材擬出恰當的標題。

3.積累魯迅先生的名句,懂得大概意思,並在反覆誦讀的基礎上記憶,感悟大文豪的精神。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目標:

1.交流把握文章主要內容的方法,並針對不同的文章靈活運用。

2.讀不同的課題,感受擬題的好處,並學會運用到自己的習作中。

重點難點:

1.結合本冊所學課文來交流、歸納把握文章內容的基本方法,提高概括能力。

2.學會幾種擬題的方法。

一、交流平台

1.談話導入,引導閲讀。

導語:同學們,這個學期就要結束了。通過這學期的學習,我們掌握了不少閲讀方法。今天我們就要結合我們學過的課文,交流一下把握文章主要內容的方法。其實在之前的學習中,我們已經學過不少方法了,比如圍繞中心來組織材料、抓關鍵句來把握文章的主要觀點等,這些其實都與文章的主要內容有關。請同學們先仔細默讀課本上的文字,可以把你認為重要的語句勾畫出來。

2.學生交流課本中提到的把握文章主要內容的方法。

預設:可引導學生交流他們在閲讀中勾畫的重點語句。如“瞭解每個部分主要講的是什麼,再把各個部分的主要意思連起來”“關注文章的題目”“抓關鍵句”這些句子就提到了三種方法。教師可根據學生彙報的不同句子小結、概括出方法。

小結:課本上提到了三種方法:①段意合併法;②標題擴充法;③句子摘錄法。

3.結合具體的課文,交流、學習三種概括文章主要內容的方法。

段意合併法

(1)課件出示具體方法。

具體操作:先分段並概括出各段段意,然後把段意串聯起來。(先寫出每大段的意思,再根據文章內容分清主次,抓住主要的,舍掉次要的。)

(2)試着用這種方法概括出《這片土地是神聖的》《故宮博物院(材料一)》的主要內容,組內交流,再彙報。

教師提示:合併時,要對各段的大意做適當的修改,刪除重複的內容,綜合相同的內容。

(3)討論:一般什麼樣的文章比較適合這種方法?

明確:一般從幾個方面寫,層次比較清晰的文章適合用段意合併法。這類文章一般以寫景、狀物的居多。

標題擴充法

(1)課件出示具體方法。

具體操作:把標題擴展成完整的句子,以課文題目為中心,順次提出幾個相關問題,把答案組織串聯起來,就是文章的主要內容。

(2)試着用這種方法概括出《開國大典》《伯牙鼓琴》的主要內容,小組內交流,再彙報。

(3)討論:一般什麼樣的文章比較適合這種方法?

明確:以人名、地名、物名、中心事件命名的文章選擇“標題擴充法”比較合適。比如《草船借箭》一文,可提出這樣幾個問題:誰向誰借箭?為什麼借箭?最後周瑜的態度如何?

句子摘錄法

(1)學生交流一篇文章中哪些句子可能體現了主要內容。

(2)指名説一説。

(文中的總起句、總結句、過渡句、中心句,這些都可以稱作文章的關鍵句。)

(3)試着用這種方法概括出《夏天裏的成長》《青山不老》的主要內容,組內交流,再彙報。

4.結合學生彙報的內容總結概括文章主要內容時要注意的事項。

(1)結合前面的討論,再請幾名同學説説他們概括的內容,提出來全班討論。

預設:選出三種有代表性的發言:太過囉唆的;太過簡略的;比較合適的。通過對比,學生能比較直觀地感受到概括文章的主要內容時要做到簡潔、完整、重點突出。既不能過於囉唆,也不能太過簡略。

(2)教師小結。

小結: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的方法其實還有很多,這三種是比較常用的。同學們要注意,課文的特點不一樣,我們就要靈活運用不同的方法。比如閲讀寫事、寫人、寫景、介紹説明類文章時,概括主要內容的方法就不可能一樣。(板書:方法多樣,靈活運用。)但是,不管用什麼方法,我們都要做到簡潔、完整、重點突出!我們就是要在練習中擦亮眼睛,多動腦筋發現規律、總結規律,在不斷的發現與總結中逐步提高我們的閲讀能力、概括能力。

二、詞句段運用(1)

1.故事導入,突出標題的重要性。

過渡:在開始學習新的知識點之前,我們先來看一個小故事。大家讀一讀,説説為什麼改後的題目比原來的題目好呢?

(課件出示小故事。)

有一位攝影愛好者拍攝了一幅某少女在樹林裏撐着傘的鏡頭,畫面、色彩和角度都不錯,取名《晨曦》。他把這幅照片投向多家雜誌社,結果都被退回。後來有一位專業人士建議作者把題目改為《有約》,結果不但見諸報刊,還在一次比賽中獲得了三等獎。

交流示例:

生1:原來的題目挺美的,但是缺乏聯想,而且作品的主角是人,卻以景色取名,我感覺有點沒有突出重點。

生2:我也覺得原來的題目不能給人以更多的聯想,改後的題目《有約》卻能激發人的聯想:她在等誰?是和誰有約?心情會怎樣?整個畫面就生動起來了。

教師小結:同學們的發言不錯,改後的題目確實比之前的生動、有趣多了。這個故事説的是給照片擬題,今天我們要講的是給文章擬題,它們還是有共通性的。我們常説,眼睛是心靈的窗户,它可以折射出人的內心世界。因此,有人把文章的題目比作文章的眼睛。生動傳神的題目可以體現文章的靈魂,可以勾起讀者強烈的閲讀興趣。由此可見,題目在文章中的地位十分重要。

2.閲讀課本“詞句段運用”第1小題中呈現的各個課題,就擬題的方法和作用展開交流。

(1)組成四人學習小組,每人選擇一組題目,結合課文內容説説自己的發現和想法。

(2)以小組為單位,交流彙報。

第一組題目:《少年閏土》《狼牙山五壯士》《軍神》

用文章中的主要人物做題目。這樣的題目可以突出主要人物的形象,緊扣中心,突出主題。比如《狼牙山五壯士》中,用“壯士”暗示了主要人物的堅強不屈、勇敢無畏;《軍神》中,一個“神”就暗示了主角劉伯承將軍超乎常人的堅韌意志和革命精神。

第二組題目:《開國大典》《草船借箭》《“諾曼底”號遇難記》

以文章中的主要事件做題目。這樣的題目能很好地概括文章的主要事件,突出主旨。

第三組題目:《竹節人》《橋》《冰項鍊》

以文章中的主要事物做題目,即貫穿全文的線索。這樣的題目能激起讀者的閲讀興趣,同時在閲讀中也會格外留意這個事物。比如《竹節人》一文圍繞“竹節人”講了製作竹節人、鬥竹節人、老師沒收竹節人幾件事。

第四組題目:《在牛肚子裏旅行》《“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慢性子裁縫和急性子顧客》

這些題目新奇有趣,設置懸念。根據我們的常識,牛肚子裏怎麼能旅行呢?激發了讀者的閲讀興趣。“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為什麼會同時出現?慢性子裁縫和急性子顧客之間會發生什麼趣事呢?也讓讀者有了閲讀的興趣。

3.結合實例,説説習作擬題中應注意的方面。

過渡:剛才我們讀了那麼多課題,擬題看似簡單,但想擬一個合適且精彩的題目可真不容易。同學們已經寫過那麼多作文了,那麼現在我來考考大家,請大家根據我説的話題擬擬題目,我們再一起交流。

(1)出示話題:寫一寫你的愛好。

(2)學生自行擬題,教師選出幾種,全班一起點評。

①《我的愛好》

(直接採用話題,太空,不具體。教師可指出大部分學生存在這樣的問題,即習作擬題不進行思考、揣摩,太過平淡。)

②《我愛寫作

(過於直白,缺乏文采。)

③《讀書和寫作是我的愛好我的第二生命》

(這個題目比較有氣勢,但題目過長,讀來太拗口。)

④《猜猜看》

(讓人有點摸不着頭腦,可能是想讓大家猜猜自己的愛好是什麼,但對於這個話題似乎有點不合適。)

小結擬題誤區:①照搬話題;②因襲舊題;③空大玄虛;④文不對題。

4.學生根據交流的知識修改自己的習作題目。

(1)拿出自己的習作本,重新審視習作題目,嘗試着修改。

(2)在班上呈現修改前後的習作題目,全班交流、點評,選出優秀的習作題目。

三、課堂回顧

1.教師適當總結教學內容。

小結:同學們,今天我們學習的內容是在結合以前學習的課文的基礎上,總結、發現、交流學習規律和方法。近六年的學習,我們已經掌握了不少語文知識,無論從字詞的積累,還是閲讀方法、寫作方法上的積累,都已經有了非常大的進步。今天我們交流了把握文章主要內容的方法,在交流中我們結合了這學期學習的課文來談,同學們都能很好地概括,這既説明了大家對課文內容比較熟悉,也説明我們的概括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我們今天所學的只是基本方法,可能同學們有自己獨特的把握文章主要內容的方法,大家可以再進行總結。

關於文章擬題,則是比較靈活的自我展現。我們每個人有不同的觀點、角度,所以擬的題目各有特色,但總的來説,擬題還是有規律可循的,比如今天我們就學習了四種擬題的方法。好的題目就像一個人給人的初步印象,是生動、有趣、深情,還是激昂、有力、引人深思?要根據自己習作的內容來確定。我想大家通過本次的交流學習,在以後的習作中一定會在擬題上更下一番功夫了。

2.引導學生交流收穫。

(1)學生整理把握文章內容、給文章擬題的幾種方法。

(2)想想更多課題,討論擬題之妙。

教學目標

1.抓住關鍵詞,感受詞語的表達效果,用所給詞語寫一段話。

2.欣賞柳公權的楷書書法作品,感受書法之美。

3.積累魯迅先生的名言警句。

教學難點

1.讀詞語,生髮聯想,寫出恰當的段落來體現詞語所包含的意義。

2.積累魯迅先生的名句,懂得大概意思,並在反覆誦讀的基礎上記憶,感悟大文豪的精神。

教學過程:

一、詞句段運用(2)

1.教師提示學習內容,學生閲讀“詞句段運用”第2小題。

導語:同學們,語言文字是豐富多彩的,一個詞語就往往能讓我們產生不同的聯想。這些聯想可能與我們的生活閲歷有關,也可能與我們的愛好、性格有關。正因為這樣,同樣的文字在不同的人的眼裏就有着不同的意義。今天,我們就來看幾個詞語,看看大家由這些詞語能生髮怎樣的聯想。

(1)學生大聲讀出詞語,圈出每組詞語中自己認為比較重要的字或詞。

(2)依次出示詞語,請同學們説説由詞語產生的聯想,每個詞語可以請三到四名學生説一説,看看他們的聯想有什麼不一樣。

預設一:飽經風霜的臉

生1:我想到了我的爺爺,他一生經歷了許多事,現在他年紀大了,臉上的皺紋一道道的,他的臉就是一張飽經風霜的臉。(教師提示:可以進行外貌描寫。)

生2:我想起了駐紮在邊疆的戰士,他們冒着嚴寒酷暑守衞邊疆,儘管他們可能年紀不大,但他們的臉確實是飽經風霜的臉。(教師提示:可由此生髮對戰士們的精神的敬佩、讚揚。)

生3:我首先想到了魯迅先生筆下的黃包車車伕,他為了生活苦苦掙扎。我又聯想到那個時代許多像他那樣的底層勞動人民,他們的臉都是飽經風霜的,他們經歷了種種磨難,但仍頑強地活着。(教師提示:聯繫到所學課文,進行歷史、往事的敍述。)

預設二:秋天的深處

生1:秋天是一個季節,説走進它的深處,我想到的是深秋時節不同的景色。初秋或許只是有些微涼,葉子也只是微黃,但是深秋時節就不一樣了,秋色更濃,也更接近冬天。我想描寫深秋獨特的景色。(教師提示:進行景色描寫。)

生2:我們總説,秋天是個收穫的季節,那麼秋天的深處一定是收穫,而這收穫是靠春的播種、夏的培育而來的,我由此想到了我們做任何事都要有所付出、有所努力,才能收穫的道理。(教師提示:由季節的特點想到人生的特點,抒發哲思或感慨。)

預設三:心靈的深處

生1:在我心靈的深處,總有一個地方,藏着一些祕密。可能是快樂的,也可能是悲傷的。我想説説藏在我心靈深處的一個祕密,寫出它之所以被我深藏的原因,對我的影響。

生2:我有一個好朋友,我們無話不談,在我看來,他體貼、善良、聰明,但是其他人卻覺得不是這樣,而且有些人還對他有些誤解。我想説的是,我們不能以貌取人,也不能只因為一些表面現象而對某個人下定論。因為,只有你走進了他的心靈深處,你才能真正理解他。但這個深處,也是隻有通過真誠的交往才能走進去的。我希望我們與別人交往時多些真誠,少些猜忌,去感受每個人心靈深處的美。

生3:我想寫一寫書本對我的作用。書就像一位長者,一位好友,走進我心靈的深處,與我對話,助我成長。我們每個人都需要用書本、用知識豐富我們的心靈,讓我們的心靈更純粹、更深邃。

2.選擇一個詞語,將自己的想法用一段話寫下來。

(1)教師提示要點,學生試寫。

教師:我們要把想到的話用一段文字寫下來,注意是一段文字,篇幅不宜過長。要組織好語言,抓住重點,融入自己的思考或情感。

(2)學生寫好後,同桌交換互讀,提出修改意見。

(3)指名學生讀寫好的片段,全班交流、點評。

二、書寫提示

1.學生結合課本上的介紹文字欣賞柳公權的書法作品。

過渡:在上個單元的口語交際活動中我們一起聊了聊書法,也欣賞了王羲之的書法作品。大家可以把課本翻回到第103頁,再來欣賞一下。如果同學們學過書法,那麼極有可能臨摹過柳公權的《玄祕塔碑》,它歷來被作為童蒙學書以及其他初學書法者的正宗範本,對後世影響非常深遠。現在大家再讀讀介紹文字,能圈出其中表明柳公權的書法特色的詞語嗎?

(方圓並施,稜角分明,結構精妙,瘦硬挺拔,骨力遒勁。)

2.簡單瞭解《玄祕塔碑》的創作背景。

唐文宗開成元年(836年)六月,大達法師——端甫圓寂,享年68歲,葬於長安長樂原之南。他是繼玄奘法師後,唐代又一位有名的高僧。為紀念大達法師之事蹟以告示後人,唐武宗會昌元年(841年)十二月於長安刻此頌功德碑。此碑為柳公權64歲時所書,碑文由唐朝宰相裴休撰。

3.瞭解“楷書四大家”,欣賞其他楷書作品。

(1)課件出示楷書四大家資料簡介。

“楷書四大家”是對書法史上以楷書著稱的四位書法家的合稱,也稱四大楷書。他們分別是:唐朝歐陽詢(歐體)、唐朝顏真卿(顏體)、唐朝柳公權(柳體)、元朝趙孟頫(fǔ)(趙體)。

(2)出示歐陽詢、顏真卿、趙孟的楷書書法作品。學生欣賞書法作品,可説説自己最喜歡哪種字體,並簡要説明理由。

三、日積月累

1.激趣導入,引發興趣。

導語:同學們,在這一單元的學習中我們認識、瞭解了偉大的文豪——魯迅先生。我們在《少年閏土》中看到了渴望自由、珍惜友誼的少年魯迅的影子;我們在《好的故事》中感受到了魯迅先生對美的憧憬,對“好”的嚮往;我們在《我的伯父魯迅先生》中見到了一位慈祥的伯父、一位關心普通人民的長者;我們在《有的人》中感受到了魯迅先生永遠不滅的崇高精神……。魯迅先生以“筆”為武器,與當時的黑暗勢力進行了不屈不撓的鬥爭,寫下了很多以表心志的語言,值得我們永遠銘記。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他的一些膾炙人口、發人深省的名言警句。

2.自由讀“日積月累”中的句子。

3.自悟句子的意思,小組內交流。

4.教師梳理,點撥引導,更深入地體會魯迅先生的精神世界。

各句意思:

(1)無情未必真豪傑,憐子如何不丈夫。

(《答客誚》是一首體現魯迅愛子之情的詩,甚至可以説是他的愛子宣言。魯迅先生年近半百才有了兒子海嬰,對他十分寵愛,有朋友説他過於溺愛孩子,他便寫了這樣一首小詩。這首詩的後兩句是:知否興風狂嘯者,回眸時看小於菟?全詩的意思是:冷酷無情未必就是真正的好漢,疼愛孩子的為什麼不是大丈夫!你難道不知道在山林裏興風狂嘯的老虎,還時時回過頭來看顧小老虎嗎?身為父親的魯迅也有着父親的柔情,此時的他不再是與黑暗鬥爭的戰士,而只是一個普通的父親。)

(2)其實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這句話是小説《故鄉》的結尾,全句是:“希望是本無所謂有,無所謂無的。這正如地上的路;其實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這裏是把希望比作地上的路,意思是:只空有希望而不去奮鬥、追求,希望便“無所謂有”;有了希望並始終不渝地鬥爭、實踐,希望便“無所謂無”。人們都滿懷希望奮鬥,就會開闢出新的道路,迎來新生活。)

(3)惟有民魂是值得寶貴的,惟有他發揚起來,中國才有真進步。

(這句話是説:中國與中華民族是一體的,中國想要發展,前提是中華民族的發展。而最能代表一個民族的就是他的民族精神和文化,這就是一個民族的靈魂,也就是民族魂。只有民族魂發揚起來,民族才能站立起來,國家才能發展。)

(4)我們從古以來,就有埋頭苦幹的人,有拼命硬幹的人,有為民請命的人,有捨身求法的人……這就是中國的脊樑。

(“埋頭苦幹的人”“拼命硬幹的人”“為民請命的人”“捨身求法的人”都是堅強不屈,為國而奮鬥、戰鬥的人,他們體現了一種民族精神,是一個民族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精神支撐。)

5.指導學生背誦以上四句名言。會背的學生可舉手示意,在班上背誦。

6.教師出示魯迅先生的其他名言,學生可根據自己的積累補充,讀一讀,並交流感悟。

時間就像海綿裏的水,只要願擠,總還是有的。

哪裏有天才?我是把別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工作上的。

希望是附麗於存在的,有存在,便有希望,有希望,便是光明。

時間就是性命,無端的空耗別人的時間,其實是無異於謀財害命的。

青年們先可以將中國變成一個有聲的中國。大膽地説話,勇敢地進行,忘掉一切利害,推開了古人,將自己的真心的話發表出來。

只看一個人的著作,結果是不太好的:你就得不到多方面的優點。必須如蜜蜂一樣,採過許多花,這才能釀出蜜來。倘若呆在一處,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

國小語文教學設計材料二

教學目標

1.品味句子中的景物描寫,提高自己的審美情趣。

2.學習怎樣把一個畫面描寫具體。

3.積累古詩詞。

教學重點

運用多種方法把畫面寫具體。

教學難點

學習怎樣把一個畫面描寫具體。

教具準備

課件

教學設計

一、情境導入。

同學們,今天,我們又來到了語文園地。現在讓我們去看看這個語文園地都有哪些內容吧!

板書:語文園地

二、自主學習,合作探究

1.交流平台。(出示課件1)

(1)朗讀這兩段話。

(2)讀一讀這兩段景物描寫,認真品味這些句子在描寫景物方面有什麼特點?

生總結,彙報(出示課件2)

師:這兩段都是景物描寫。第一段作者採用動靜結合的寫法,抓住榕樹“枝繁葉茂,翠色慾滴”,表達了作者對“充滿生命力”的榕樹的讚美;第二段文字,描寫了月亮的動態,把月亮慢慢升高的過程寫得既活潑又有趣。

板書:動靜結合描寫景物。

2.詞句段運用。(出示課件3)

(1)元旦快到了,為元旦聯歡會設計一個海報吧。要有打動人的宣傳語,還要配上好看的圖畫,看看誰製作的海報最吸引人。

①收集有關元旦祝福的句子。

②為元旦晚會設計一個海報。

③在海報上寫上一條打動人的宣傳語。

生製作海報,並和同學交流自己編寫的宣傳語。

板書:宣傳語要能打動人

(2)讀下面兩組句子,體會作者是如何把一個畫面寫具體的,仿照着寫一寫。(出示課件4)

①讀句子,體會每組中第一句和第二句的區別。

生總結,彙報(出示課件5)

師:這兩組句子中,每組的第一句都描寫得比較概括,不生動,第二句在第一句寫景的基礎上進行細化,比如,“夕陽西下,烏鴉歸巢。”這句話,第二句把“夕陽西下”進行了細化,並且用“斜照”體現出夕陽的特點以及夕陽對萬物的“感情”;在描寫“烏鴉歸巢”時,作者更是賦予烏鴉以人的情感,用“急急匆匆”點明烏鴉回家時內心的焦急,給人無限遐想,同時作者還用“動人”點明看到這樣的景物時的感覺;“點點”則形象地寫出了烏鴉往家飛時的形狀。綜上所述,第二句比第一句更生動,更富有感情。

板書:更生動形象,更富有感情

②根據例子,仿寫句子。(出示課件6)

師對學生們仿寫的句子進行點評。

示例:

眼前是一條清澈的小河。

示例:一條清澈的小河緩緩地、優雅地在眼前流過。

小狗在公園的草坪上玩耍。

示例:可愛的小狗在公園碧綠的草坪上盡情地玩耍。

清早,天空中佈滿了陰雲。

示例:寂靜的清早,低沉、昏暗的天空中佈滿了濃濃的陰雲。

3.日積月累。(出示課件7)

學習《漁歌子》這首詩。

漁歌子

(唐)張志和

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

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

(1)朗讀這首詩。

(2)簡介作者(出示課件8)

張志和(730年(庚午年)~810年?),字子同,初名龜齡,漢族,婺州(今浙江金華)人,自號“煙波釣徒”,又號“玄真子”。唐代著名道士、詞人和詩人。

(3)板書:説説詩句的意思。

西塞山前白鷺在自由地翱翔,江水中,肥美的鱖魚歡快地遊着,漂浮在水中的桃花是那樣的鮮豔而飽滿。

江岸一位老翁戴着青色的箬笠,披着綠色的蓑衣,冒着斜風細雨,悠然自得地垂釣,他被美麗的春景迷住了,連下了雨都不回家。(出示課件9)

(4)學生讀讀背背。

(5)測試學生背誦情況。

三、課堂小結。

這節課我們接觸到了富有特點的、美麗的景物描寫,明白了怎樣把景物描寫得更加具體生動,還積累了古詩詞,更學會了製作海報,可以説是受益匪淺。

板書設計:

教學反思:

1.在本課的學習中,我引導學生體會寫景句子的特點,讓他們把握通過動態描寫能把景物寫活,能讓景物更生動形象。在仿寫這個環節,我鼓勵學生把自己仿寫的內容展現在同學們面前,並及時做出評價。效果較好。

2.在“日積月累”的學習中,我讓學生在充分朗讀的基礎上,通過講解,讓他們把握詩歌的內容,體會詩中對的景物的描寫,突出詩歌的意境,提高學生對詩歌的鑑賞能力。

美中不足的是對海報的製作指導得不夠細,希望在今後的工作中詳細進行每一步,讓學生在每一步教學中都有所收穫。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