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春教案參考8篇

來源:巧巧簡歷站 1.25W

教案的撰寫過程使教師仔細思考教學目標和方法,從而提升他們的自我管理技能,教案的編寫可以基於課程標準、教學大綱或學校的教育政策,以下是本站小編精心為您推薦的音樂春教案參考8篇,供大家參考。

音樂春教案參考8篇

音樂春教案篇1

設計意圖:

新《綱要》中指出,教育內容的選擇,應既貼近幼兒的生活來選擇幼兒感興趣的事情,又有助於拓展幼兒的經驗和視野,如今人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家家户户都居住在高樓之中,因此,高樓對於孩子一點都不陌生,《數高樓》是一首活潑而富有童趣的歌曲,形象的描繪出層層疊疊的高樓,本次活動讓幼兒從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用身體動作的變化表現高樓,並用各種動作來表現歌曲中的唸白部分,從而使幼兒體驗到與同伴合作演唱的樂趣。

實施策略:

為提高幼兒對歌曲的理解和表現力,在教學活動中,我努力營造一個輕鬆、愉快、自由的活動氛圍,為幼兒搭建一個自我表現的舞台,感受音樂活動的快樂,通過遊戲貫穿整個活動,讓孩子們在玩中學、學中玩,體現遊戲是孩子基本活動的特點,這樣,幼兒的學習慾望和興趣才會被充分的調動起來。

活動目標:

1、能根據樂曲旋律嘗試用身體動作的變化表現高樓。

2、能唱準歌曲中休止符和唸白部分,變現出歌曲歡快的情緒。

3、體驗與同伴合作邊演唱的樂趣。

活動準備:

鋼琴、音樂光盤

教學方法:視聽結合法、討論法、遊戲法

教學重點:學會用多種方式變現歌曲的旋律、節奏和歌詞內容。

教學難點:附點音符和控牌的節奏掌握。

教學環節:

1、帶領幼兒伴隨着歌曲的音樂邊跳恰恰舞便進入活動室,讓幼兒通過律動初步感知歌曲的節奏和旋律特點。

2、幼兒欣賞音樂併發揮想象創造表現高樓的動作,用身體變化來表現歌曲的唸白部分。

3、在《數高樓》音樂中,啟發幼兒合作並創造性的玩搭高樓的遊戲,用演唱與合作表演的完美結合幫助幼兒鞏固歌曲,同時讓幼兒體會到合作表演的樂趣。

4、延伸活動:引導幼兒嘗試創編動作藉以更深層次的鞏固歌曲的旋律和節奏,培養幼兒的自主創造能力和發散性思維。

5、隨着《恰恰恰》的.音樂一起舞蹈,通過舞蹈讓幼兒鞏固歌曲中的恰恰恰的節奏,並結束本次活動。

教學過程:

一:導入活動:

1、帶領幼兒伴隨着歌曲的音樂邊跳恰恰舞邊進入活動室,讓幼兒通過律動初步感知歌曲的節奏和旋律特點。

2、請幼兒説一説:“你見過什麼樣的高樓?最高的有幾層?”請幼兒回答

二:引導幼兒用身體動作的變化表現高樓(此環節實施目標1)

1、教師用下蹲、半蹲、直立、高舉雙手來表現高樓,請幼兒猜一猜是幾層樓,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2、請幼兒想象還可以用什麼樣的動作表現高樓,並請幼兒表演,其他幼兒模仿。

三:學唱歌曲並進行表演(此環節實施目標2)

1、播放音樂光盤,請幼兒欣賞歌曲《數高樓》並回答問題:從音樂中你聽到了什麼?幼兒回答。

2、教師彈奏歌曲,邊彈邊唱,請幼兒欣賞並提問:歌曲中是怎樣變現高樓的?幼兒回答。

3、引導幼兒變化手的動作來變現歌曲中的唸白部分。

4、加動作與幼兒一起完整演唱歌曲《數高樓》

三:請幼兒進行表演唱,體驗與同伴合作邊演唱的快樂(此環節實施目標3)

1、請兩名教師合作表演歌曲《數高樓》

2、請幼兒兩人一組表演歌曲《數高樓》

3、幼兒跟隨音樂完整演唱歌曲並做動作。

4、引導幼兒圍成圓圈跟隨音樂演唱歌曲並做動作。

四:拓展延伸

請幼兒創新更逗表演方法(打槍、甩手)

五:結束活動:

幼兒跟隨《恰恰恰》的音樂一起舞蹈,通過舞蹈讓幼兒鞏固歌曲中的恰恰恰的節奏,並結束本次活動。

音樂春教案篇2

活動目標:

1.培養寶寶的聽力,強化寶寶的音樂反應能力,鍛鍊寶寶音樂節奏感

2.利用音樂形式讓寶寶感知快樂,體驗快樂,喜歡傾聽音樂,喜歡參加音樂活動,願意與同伴抱一抱

3.體驗集體音樂活動引發積極向上的情緒情感

4.鍛鍊寶寶蹲、起、走、跑、跳的動作

活動準備:

音樂、紗巾

活動過程:

一.入場集體問好,引發寶寶興趣,集中寶寶精力

“寶寶們你們好,歡迎你們來到盧老師的音樂課堂,讓我們來一起拍拍小手,歡迎寶寶們吧!”

二.手指謠

?一對好朋友》鍛鍊寶寶小手的靈活性,體驗模仿的快樂

三.音樂遊戲《抱一抱》

1.引導幼兒找一找自己的好朋友,面對面做好,提示寶寶 看到好朋友 要打招呼,可以握握手 拍拍肩,抱一抱,感受與朋友在一起的快樂。

2.播放音樂聽音樂做動作 聽到火車鳴笛的時候要馬上和自己的好朋友抱起來訓練寶寶的音樂反應能力

3.遊走動作

(1) 站起來好朋友拉手 隨音樂自由走動 聽老師音樂做動作 聽到火車鳴笛的時候抱起來,體驗擁 抱的快樂。

(2)圍成圓圈自由走動 聽老師口令做動作,聽到火車鳴笛的時候可以抱一抱,蹲一蹲,跑一跑等。

四.搖籃曲 鍛鍊寶寶傾聽音樂的能力 讓寶寶喜歡傾聽音樂

五.音樂《快與慢》鍛鍊寶寶節奏感

播放音樂 隨音樂節奏走動 走到老師這裏來領漂亮的紗巾

六.結束活動

幼兒人手一塊漂亮的紗巾和自己的好朋友一起玩做迷藏的遊戲 揮動紗巾和老師説再見

音樂春教案篇3

設計思路:

?玩具進行曲》節奏分明,輕快的音樂能很好地激發幼兒的表演慾望。在本次活動中將引導幼兒感受樂曲的詼諧幽默和玩具的有趣組合,學唱歌曲,通過引導,希望幼兒在動作表現上有進一步的提升。

活動目標:

1、學唱歌曲《玩具進行曲》,感受歌曲的活潑歡快。

2、嘗試用動作表現歌曲內容。

活動準備:

1、課件《玩具進行曲》。

2、各種玩具,小貓、小狗、小汽車、小娃娃。

活動過程:

一、欣賞歌曲

1.教師點擊【歌曲欣賞】,播放歌曲《玩具進行曲》,幼兒欣賞。

2.教師:歌曲好聽嗎?歌曲裏面提到了哪些玩具呢?

3.教師點擊【玩具圖片】,小結:歌曲裏面提到了玩具小貓、小狗、小汽車、小娃娃。

二、學唱歌曲

1.教師點擊【歌曲mtv】,請幼兒再次欣賞,並嘗試跟着歌曲在老師的帶領下拍節奏。

2.教師邊演唱歌曲邊引發孩子模仿各種玩具形象的動作。

*小貓怎麼叫的?(喵喵)走起路來怎麼樣?(靜悄悄)

*小狗的動作呢?開小汽車的樣子是怎樣的?

3.幼兒聽歌曲,反覆跟唱。

4.小結:你們唱得真好聽,這麼多玩具都來了,真熱鬧。

三、表演歌曲

1.請幼兒嘗試在音樂伴奏下,演唱歌曲並配合模仿各種玩具的形象動作進行表演。

2.活動延伸

*播放課件【歌曲圖譜】,幫助幼兒記憶歌詞。

*播放課件【歌詞創編】,教師提問:除了歌曲中唱到的玩具之外,小朋友想想,還有哪些玩具也來了?

3.小結:小朋友們有這麼多的玩具,可以組合着玩,真開心。

音樂春教案篇4

活動目標

1、感知理解歌曲內容,能夠愉快地演唱歌曲,準確地唱出弱起拍。

2、通過欣賞、隨樂意歌詞以及看圖仿編歌詞等活動,學習完整正確地演唱歌曲。

3、體驗森林動物生活的自在和快樂。

4、培養幼兒的音樂節奏感,發展幼兒的表現力。

5、樂意參加音樂活動,體驗音樂活動中的快樂。

活動準備

1、《幼兒用書》人手一冊,實物展示儀一呂。

2、音樂磁帶或cd,錄音機一台。

3、圖片:小松鼠、小白兔、小熊貓、小提琴、喇叭小鼓。

4、打擊樂器:鈴鼓、碰鈴、圓舞板及小鑼若干。

活動過程

1、打擊樂活動:小看戲。

——教師帶領幼兒隨着音樂給《小看戲》伴奏。

——教師:剛才,你們用了哪些樂器演奏《小看戲》的?

2、教師朗誦歌詞,感知歌詞內容,帶領幼兒學習念歌詞。

——教師講述歌詞《森林音樂家》第一段歌詞。

——教師:在熱鬧的森林裏有許多音樂家,第一位是誰?他有什麼樂器?他是怎樣演奏樂器的?

——教師出示小松鼠圖片和小提琴樂器圖片,帶領幼兒有節奏地念歌詞。

3、學唱歌曲《森林音樂會》第一段。

——引導幼兒看圖片,教師放慢彈奏音樂,帶領幼兒隨着音樂有節奏地念歌詞。

——教師演唱歌曲.鼓勵幼兒隨着音樂跟唱。。

——教師:小松鼠怎樣拉小提琴?

——引導幼兒探索表演小松鼠拉提琴的動作,然後邊唱歌邊完整地表演第一首歌曲。

4、看圖仿編歌詞,學習第二段、第三段歌曲。

——教師分別出示小白兔和喇叭圖片以及小熊貓圖片和小鼓樂器圖片。

——教師;在熱鬧的森林裏,第二位音樂家是誰?他在演奏什麼樂器?怎樣演奏這個樂器呢?

——啟發幼兒根據第一段歌詞的結構,仿編小白兔吹喇叭的歌詞,鼓勵幼兒快樂地演唱第二段歌曲。

——採用上述方法,學習表演唱第三段的歌曲。

5、完整地看圖表演唱歌曲《森林音樂會》。

活動反思

?森林音樂家》是一首活潑富有童趣的歌曲,在聽我範唱的時候孩子們的注意力都非常集中,都表現得很積極興奮,特別是歌曲後半段“這邊拉一拉那邊拉一拉”愉快的節奏使孩子們情不自禁地用肢體動作來表示,包括後面兩段吹一吹,敲一敲,孩子們都樂在其中,讓幼兒體驗在集體活動中的樂趣。

這首歌曲雖然旋律簡單輕快,但是有三段歌詞,幼兒要很快記住歌詞還是有些難度的,首先我讓孩子們注意聽我一遍一遍地範唱,討論聽到了什麼,然後出示圖片,降低記憶難度,這首歌曲中有好幾個量詞,比如一把提琴,一隻喇叭,一個小鼓,一個音樂家,孩子們有時會混淆,含糊不清的唱,我還是用反覆聽地手段讓孩子們刺激記憶,能完整的學習歌曲。

音樂是幼兒的天性,幼兒園的音樂教育是促進幼兒全面發展的重要教育手段。如今,倡導“讓幼兒主動學習,讓孩子成為學習的主人。”已成為教育工作者的共識。然而,如何在你教我學的歌唱活動中發揮孩子的主體性,使枯燥平淡的歌唱教學變得生動活潑和富有兒童情趣,是人們常常遇到的一個問題。在這個活動中,我遵循了幼兒學習的規律和幼兒的年齡特點,在新理念的指導下,整個活動始終以幼兒為主體,變過去的“要我學”為現在的“我要學”。遵循由淺入深的教學原則,幼兒在唱唱、聽聽、看看、想想、動動的輕鬆氣氛中掌握活動的重點、難點。本活動意在打破傳統單一教學模式,通過師幼互動,運用形象生動的遊戲,以鼓勵、賞識的方法來調動幼兒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使幼兒愉快地投入到整個活動中。

音樂春教案篇5

教學重點:

感受歌曲、樂曲歡快的情緒。

教學難點:

感受《森林中的鐵匠》中兩種不同的情緒。

教學用具:

課件、打擊樂器、錄音資料。

教學過程:

一、導入

階段目標:激發學生的興趣,導入新課。

二年級導語:今天老師要請大家欣賞一首樂曲。聽完以後請你們説説這首樂曲的速度有什麼變化?

教師操作:播放樂曲的錄音。

學生活動:完整的欣賞全曲。

二、初聽樂曲、感受樂曲情緒

階段目標:完整初聽,瞭解樂曲的基本情緒。

學生回答:這首樂曲,前面部分的速度是較慢的,後面部分的速度較快。

過渡語:回答的很好。這首樂曲為我們講了一個小故事,但故事的內容要有你們自己來聽。你們乾菜説樂曲前面部分的速度是較慢的,那我們就來聽一聽這一部分,聽完以後,請你們想象故事發生的時間和地點。

教師操作:播放樂曲第一段錄音。

三、分段欣賞樂曲

階段目標:更深入地瞭解樂曲的內容,感受樂曲的情緒。

1、欣賞樂曲第一部分。學生活動:聽第一部分旋律。生:時間是早上,地點是在森林裏。師:對那思念林的景色是什麼樣的呢?

生1:非常安靜。

生2:非常美,有大樹、小草,還有各式各樣的花。

生3:有漂亮的花,蘑菇,還有很多的霧氣。過渡語:下面就讓我們再來欣賞樂曲的第一部分,感受一下大森林清晨的美麗景色,並且新生音樂邊用身體動作來表現音樂所描繪的情景。天矇矇亮了,沉睡的森林甦醒了。

教師操作:播放第一部分旋律。

學生活動:再欣賞第一部分旋律,跟着旋律做動作。

過渡語:剛才,我們仔細欣賞了第一樂曲的第一部分,作曲家用緩慢的速度、舒展的節奏、優美的旋律,表現了大森林美麗的晨景。

2、欣賞樂曲第二部分。

過渡語:現在我們就來欣賞樂曲的第二部分。請同學們聽聽第二段樂曲與第一段樂曲有什麼不同?這部分樂曲在速度、節奏、力度以及情緒方面起了什麼變化?

教師操作:播放第二段錄音。

學生活動:欣賞第二部分樂曲。

生:速度比較快,力度比較強,節奏鮮明,旋律跳躍,情緒歡快熱烈。

過渡語:同學們説的很好。這段音樂告訴了我們主人公的職業,你門在來聽一聽,能聽到什麼聲音。教師操作:再次播放第二段樂曲。

生:有三角鐵的聲音。

生:有敲打東西的聲音。

生:;我聽見了叮叮噹噹的聲音。好象是打鐵的。

師:請同學們為這受曲子起名字。

生:森林的早晨、快樂的一天、神奇的鐵匠。

小結:這首樂曲叫做《森林的鐵匠》,又叫做《鐵匠波爾卡》,是德國作曲家米埃利斯創作的一首描繪性的作品。樂曲描繪了清晨森林的寧靜氣氛以及鐵匠打鐵的歡快的情緒,樂曲十分生動形象,經常在音樂會上演奏。

師:你們知道這首樂曲是用什麼樂器演奏的嗎?生:小提琴、長笛。小結:它是一首管絃樂曲。

四、完整地欣賞樂曲

階段目標:完整的欣賞音樂。

過渡語:現在我們就完整地欣賞一遍樂曲《森林中的鐵匠》。請同學們跟着音樂和老師一起做動作。

教師操作:播放課件,觀看課件,聽音樂,隨學生一起做律動。

教師提問:今天我們欣賞了樂曲《森林中的鐵匠》,欣賞後你懂得了什麼道理。

學生回答1:勞動的愉快的。

學生回答2:勞動是光榮的。

音樂春教案篇6

活動目標

1.積極參與活動,能與同伴一起遊戲,體驗合作的快樂。

2.用身體動作表現水草的舞動和小魚的遊動,發展創造力和表現力。

3.初步熟悉樂曲旋律,瞭解優美流暢與纖巧輕快的不同音樂性質,通過水草和小魚的遊戲表現音樂。

活動準備

1.幼兒準備:已欣賞過有關水族館的影碟,豐富有關水族館的經驗。

2.教師準備:多媒體、錄音機、磁帶及相關道具。

活動過程

1.聽音樂,和幼兒玩遊戲入場。

2.完整欣賞音樂,初步感受音樂的旋律和節奏。

3.播放音樂,藉助多媒體進一步感受音樂。

4.分段欣賞音樂,引導幼兒理解音樂中的不同形象。

(1)欣賞表現水草形象的音樂,啟發幼兒用舒展、優美的身體動作表現水草的舞動。

(2)欣賞表現小魚形象的音樂,啟發幼兒用纖巧、輕快的動作表現小魚的遊動。

(3)欣賞音樂的結束部分,啟發幼兒嘗試表現小魚和水草共同遊戲的快樂情境。

5.分角色、運用道具完整地聽音樂表現。

活動提示

1.在活動第一個環節中,教師和幼兒玩的遊戲規則為:老師做動作,孩子不做動作;孩子做動作時,老師不做動作。老師牽着朋友一起做動作,孩子也牽着朋友一起做動作。同時教師注意,自己做動作時,音樂為A段;孩子做動作時,音樂為B段;與朋友一起合作做動作時,為音樂的結束部分。

2.在活動中教師選用的道具可以是色彩鮮豔的紗巾,也可以是皺紋紙。

3.提請家長配合:家長可帶孩子一起了解更多的有關水生植物和動物的知識,豐富孩子的相關知識經驗。

音樂春教案篇7

活動目標:

1、觀看舞蹈動作,掌握樂曲的基本節奏型;學習用打擊樂器為樂曲《花狸虎》伴奏。

2、引導幼兒在樂曲唸白處創編不同的節奏型,培養幼兒的創造能力。

3、激發幼兒充分享受參與音樂創編過程帶來的樂趣,同伴間學會合作與交流。

活動準備:

1、打擊樂器:碰鈴、圓舞板、鈴鼓。

2、音樂圖譜。

活動過程:

一、激發興趣,導入課題

師:有一隻可愛的花狸虎要出去找朋友玩,請小朋友邊看老師的舞蹈邊想一想它是怎樣找到好朋友的?

1、老師表演舞蹈,幼兒欣賞。

提問:花狸虎是怎樣找到好朋友的?

2、舞蹈結束後請幼兒説説自己的感想。

通過討論幼兒明確了花狸虎找朋友的過程(走——跑——找到朋友快樂的歡呼——好朋友一起出去玩),同時幼兒瞭解了樂曲的基本節奏型。

3、逐步出示圖譜,帶領幼兒邊看圖譜邊做動作。

二、觀看圖譜,引導幼兒創編聲勢討論配器。

師:我們用舞蹈的形式表現了音樂,現在請小朋友再幫老師設計一套聲勢動作。

1、出示圖譜,自由創編聲勢動作。

師生討論結果:走——拍腿,跑——拍肩,歡呼——跺腳,好朋友一起走——拍手。

師:現在請小朋友看老師的指揮,我們分組做一下聲勢動作。

2、看老師指揮,分組做聲勢動作。

師:小樂器看到我們玩的這麼高興,它們也等不急了。你們快點想一想小樂器怎樣來演奏?

3、教師出示樂器,集體討論樂器的配置方案。

教師引導幼兒進行創編,給幼兒提供充分展示自己想法的機會

師:現在請小朋友拿起小樂器,看老師指揮演奏一遍。

4、演奏階段。

(1)看教師指揮,幼兒用小樂器分組進行演奏。

練習時重點指導幼兒注意傾聽,相互配合。對在演奏過程中出現的問題教師及時給予解決,注重培養幼兒以強帶弱互幫互助的學習品德。

師:我們用最漂亮的表情,最好聽的樂聲再來演奏一遍。

(2)教師指揮幼兒進行多聲部樂器合奏練習。

師:小朋友,當我們在念“哼哪一支哼哪|哈那一支哈”,表示快樂歡呼聲的地方還可以怎樣敲?

(3)引導幼兒在念白處創編不同的節奏型。

幼兒討論,教師帶領幼兒一起學習新創編的節奏型。

師:你們最喜歡哪一種節奏呢?我們聽音樂演奏一遍。

(4)師生根據新創編的節奏型,進行演奏。

師:這次我們交換樂器,再換一種新的節奏來演奏。

(5)交換樂器,進行演奏。

師:有沒有小朋友想當一當神氣的小指揮呢?

(6)孩子當指揮演奏一遍。

(7)學演奏家站起來演奏一遍。

三、結束部分

教師小結:花狸虎和它的好朋友在小朋友們好聽的樂聲中玩的更高興了,花狸虎想請小朋友和它一起出去玩,你們接受它的邀請嗎?(接受)好,我們一起出發吧。(聽音樂做動作下場)

四、活動反思

本堂課打破了打擊樂以單純的奏樂活動為目的的課堂模式,把舞蹈的形式加入其中,讓孩子們在課堂中能夠動靜交替,符合孩子的年齡特點。圖譜的設計使用,讓孩子們有了具體的感知對象,使原本抽象的樂曲,具有了形象化的特點。依據圖譜設計聲勢動作和配器的過程中,充分體現了幼兒自主學習的教學理念。本着幼兒在前教師在後的教學思路,充分調動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師生之間配合默契、關係融洽,展現出寬鬆和諧的課堂氣氛。缺點方面,安排的內容有點多,一節課上起來有點倉促,可以適當分解內容,減輕幼兒課堂壓力。俗話説:“教無定法,貴在得法”。一堂好的音樂課應該體現“教學遊戲化的”教育理念。整堂課充分調動幼兒多方感官,幼兒在聽、説、看、動等多種形式中體驗音樂,交流互動。我想,好的音樂課應該是一種藝術享受,我會在以後的教學實踐中,在新的教育理念的薰陶下,和孩子們一起探索,一起成長!

音樂春教案篇8

一、設計意圖

陳鶴琴先生説過:"大凡健康的兒童無論是遊戲、散步或工作,他們本能的都愛唱歌,表現出音樂的律動。"是的,幼兒從小就具備了學習音樂的潛力,而遊戲是孩子表現生活、表現學習的重要方式,是孩子們喜愛的一種活動。如何將音樂與遊戲有機地整合,讓幼兒在遊戲中更好地掌握音樂的性質、領略音樂的神奇,是我們必須考慮的問題。

我首先選擇幼兒熟悉的、與生活經驗相關的麪條,作為活動的內容。並充分抓住孩子愛遊戲的天性,以最自然的方式抒發情感、表現自我。讓幼兒將生活經驗遷移到音樂中,使孩子在不知不覺中領略到音樂的三段體結構(中速,慢板和快板),並理解音樂的性質,用誇張的肢體動作進行模仿和創造性的表現。

二、活動目標

1、在瞭解煮麪條的基礎上,用誇張的肢體動作進行模仿和創造性的表現;

2、能理解音樂的性質,根據音樂內容進行表現。

3.感受歌曲詼諧幽默的特點,能聽着音樂遊戲。

4.能根據音樂的速度,變換動作速度。

三、活動準備

1、生活中有見過煮麪條的經驗;

2、音樂磁帶、錄音機、大鍋(帖在地板上)教學拼圖(沒煮前的麪條,放在鍋裏的麪條,水沸後的麪條。

四、活動過程

(一)回憶表現的對象1、集體交流師:你們見過爸爸媽媽煮麪條嗎?(有)麪條沒煮之前是什麼樣兒?(豐富硬梆梆,直楞楞的,脆脆的等詞彙)麪條下鍋之後會發生什麼樣的變化呢?(慢慢變軟,慢慢變彎)水開了,麪條又變成什麼樣子了?(繞來繞去,麪條粘在一起)麪條煮好了,還要做什麼呢?(加調料讓麪條更好吃,還要記住關火,對幼兒適時進行安全教育)(過渡語)今天老師帶來一首好聽的曲子,小朋友們仔細地聽,這首曲子表現得是什麼,你們聽了有什麼感覺,好我們一起來聽聽看。

(二)傾聽與想象1、第一遍:傾聽與感受提問:這曲子好聽嗎?那你們覺得有幾段?小朋友的耳朵真靈都聽出來這首曲子有三段,第一段你們聽了有什麼感覺呢(雄壯有力很有節奏)第二段和第一段有什麼不一樣的地方?(慢、柔、舒緩)第三段有什麼樣的感覺?

教師小結:老師覺得這首曲子很像我在家煮麪條的過程,第一段雄壯有力就像沒煮的麪條一樣硬梆梆,直楞楞的,第二段很慢很柔就像慢慢變軟的麪條,第三段音樂節奏越來越快一聽就像在鍋裏打結的麪條繞來繞去的。

(過渡語)我們邊聽音樂邊把它畫下來吧。

2、第二遍:傾聽與匹配(過渡語)王老師今天帶來了幾幅圖,請你們一起來看看,這幅圖應該放在這在3段中的哪一部分呢?

3、第三遍:傾聽與匹配——請幼兒根據音樂貼相應的圖,並想象動作。

(出示圖片2:放在鍋裏的麪條)提問:這一張呢是什麼樣的麪條呢?可以用什麼樣的動作來表現(集體表現,教師融入適時鼓勵表揚)。

(出示圖片1:沒煮前的麪條)提問;這一張是什麼樣的麪條呢?(硬梆梆的直愣愣的,像沒下鍋的麪條)應該放在哪兒呢?你覺得用怎樣的動作來表現呢?(幼兒隨音樂自由表現,教師融入)(出示圖片3:水沸後的麪條)最後一張圖片,應該放在哪裏呢?這一段可以怎樣表現呢?(集體表現,教師融入適時鼓勵表揚)。麪條煮熟了,關火了,麪條不會再動了,我們擺個造型吧。

(過渡語)小朋友剛才想了好多的不同動作,我們來聽音樂把動作連起來表現出來吧!

4、感受音樂隨音樂表現各段動作(過渡語)剛才小朋友都表演得非常好,可是這首曲子裏有一個很特別的聲音,大家聽出來了吧?

5、難點:尋找滑音(麪條下鍋的音樂)剛才這個聲音就像是有東西掉下來一樣,那我們一起來聽聽看這聲音到底在哪裏呢?(放第一段音樂和第二段的開頭)這時候麪條下鍋了,我們可以用什麼動作來表現呢(集體表現,教師融入)。

(過渡語)小朋友想了很多面條下鍋的動作,那現在我們一起來跟着音樂完整地來表演一次吧,記住一聽到這個特別的聲音麪條就要下鍋了。

6、完整表現樂曲(啟發幼兒做出不同的動作)(三)音樂遊戲第一遍遊戲:

(老師穿圍裙拿勺子)我是廚師,在我要正式開始煮麪條了,今天我準備了一口大鍋,請麪條們都站在鍋的外面,聽到了特別的聲音時才能下鍋。

第二遍遊戲:

我要請個小朋友來當個廚師,其他小朋友都來請客人老師和我們一起做遊戲吧。

五、活動結束

1、評價

2、總結:

優點:

1、圖譜的出現對幼兒理解曲式提供抓手。

2、活動設計結構合理,環節流暢。

不足與建議:

1、教師對幼兒動作評價較為單一、寬泛,應針對動作與音樂聯繫,動作表現音樂的程度評價。

2、活動目標與活動過程缺乏聯繫,沒有準確地把握欣賞活動的特點。

3、幼兒的欣賞活動要尊重幼兒的想象和自我感受,為何賦予麪條形象的匹配,這是來源與幼兒還是來源於教師。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