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我上大班了教案及反思通用8篇

來源:巧巧簡歷站 2.57W

通過實用的教案,我們能夠更好地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和自主學習的習慣,結合實際的教學進度編寫教案,能夠更好地引導學生進行學習總結和複習,鞏固和應用所學知識,本站小編今天就為您帶來了大班我上大班了教案及反思通用8篇,相信一定會對你有所幫助。

大班我上大班了教案及反思通用8篇

大班我上大班了教案及反思篇1

活動目標

1、理解兒歌內容,感受兒歌美妙的意境。

2、嘗試仿編兒歌,發展語言能力和表現能力。

3、體驗秋娃娃的熱心腸,萌發關心他人的情感。

4、通過觀察圖片,引導幼兒講述圖片內容。

5、鼓勵幼兒大膽的猜猜、講講、動動。

教學重點、難點

嘗試仿編兒歌,發展語言能力和表現能力。

活動準備

電話一架,課件一個,動物圖標若干,筆和紙若干。

活動過程

一、接電話,引出活動。

(接電話)師:喂,你是誰呀?秋娃娃,你好!什麼?多穿衣裳彆着涼!你真是熱心腸!謝謝你!

師:你聽到了什麼?為什麼秋娃娃要提醒我們多穿衣裳彆着涼?我是怎麼説的?秋娃娃還會打給誰?

鼓勵幼兒大膽猜測。

師:秋娃娃到底打給了誰?

二、藉助課件,幫助幼兒理解兒歌內容,感受兒歌美妙的意境。

(一)完整欣賞兒歌

師:秋娃娃打給了誰?怎麼説的?為什麼這麼説?

讓幼兒充分表達自己所聽到的,老師及時用兒歌裏的話來小結幼兒所説,並和幼兒一起用動作模仿。

(二)師幼藉助課件朗誦兒歌

師:你覺得哪裏念起來有困難?和幼兒分句朗誦。

師:請課件來幫忙吧!

(三)藉助課件集體朗誦兒歌。

師:你最喜歡兒歌裏的哪一句?

幼兒説一句,老師出示相應的圖標,和幼兒分句練習,幫助幼兒記憶兒歌。

(四)幼兒藉助圖標朗誦兒歌。

三、藉助圖標仿編兒歌,發展語言能力和表現能力。

(接電話)師:秋娃娃,你有什麼事?請我們幫忙?好的。

師:秋娃娃來不及打電話,請小朋友幫忙,你們願意嗎?你想打給誰?怎麼説?

請幼兒先説一説,然後請一、二個幼兒到前面來擺圖標仿編兒歌。

師:小朋友都想説,就請筆來幫忙,打給誰?説些什麼?先畫再説。

觀察幼兒的仿編情況,鼓勵能力強的幼兒多仿編幾句。

提醒幼兒和同伴交流編好的兒歌。

請四、五位打給不同對象的幼兒把畫好的圖標展示在板上,並説一説創編的兒歌。

集體完整朗誦創編的兒歌。

四、接電話,結束活動,萌發關心他人的情感。

(接電話)師:秋娃娃,不用謝!是你教會我們去關心朋友的!

師:能關心朋友了,你們高興嗎?

教學反思

在進行教學活動幼兒的生活經驗很重要。在生活中,5歲的幼兒習慣了與人面對面地交流,很少打電話,拿起電話不知道説什麼,缺少這打電話的經驗,所以在進行活動時幼兒不像是在打電話。我們在創設教學活動時以幼兒現實生活中自身經歷的所見、所聞、所想來設計,如果脱離了小班幼兒現有的經驗就會出現像幼兒對活動興趣不大或是幼兒只是講自己知道的不去理會老師弄得課堂很亂。

大班我上大班了教案及反思篇2

活動目標:

1.在操作中感知油水分離的現象。

2.大膽地探索讓油水融合的方法,初步學習記錄實驗結果。

3.樂於積極探索,細緻觀察比較。

4.發展合作探究與用符號記錄實驗結果的能力。

5.激發幼兒對科學活動的興趣。

6.通過實驗培養互相禮讓,學習分工合作的能力。

7.能積極地與同伴交流自己的發現,激發進一步探索事物變化的願望。

活動準備:

水、花生油、一次性透明杯、抹布、記錄紙、筆、筷子、熱水、洗潔精。

活動過程:

一、觀察油和水,運用各種感官初步感知其特點。

引導幼兒看顏色、聞氣味的方法分辨油和水。

1.你們面前都有2個杯子,杯子裏裝的分別是什麼?

2.杯子裏裝的是什麼?你是怎麼知道的?

3.小結:對,這就是一杯水和一杯油。

二、實驗:觀察油水分離現象。

1.猜一猜把油倒進水裏,會發生什麼事情呢?

2.幼兒實驗、觀察。

把油倒進水裏,你發現了什麼祕密?(注意事項:倒的時候小心點別倒到外面,如灑了及時用抹布擦掉。)

3.小結:油和水倒在一起後,是分成兩層的,油和水是分離,油總是在上面,水總是在下面。

三、探索感知不同材料能否讓油水相融。

1.你們有什麼好辦法能使它們融合在一起呢?

2.出示三種材料進行集體猜測

這裏有筷子、熱水、洗潔精三種東西,你們認為這些東西可以讓油和水融合在一起嗎?(教師進行記錄)

3.幼兒實驗、觀察,並把實驗結果記錄在紙上。(提醒幼兒操作一個記錄一個以免忘記實驗結果)

4.交流實驗結果

小結:原來,洗潔精可以幫助油和水融合在一起,變成了白色的液體。

四、聯繫生活實際

1.除了洗潔精,還有什麼可以讓油和水融合在一起呢?(幼兒根據已有經驗回答)

2.觀看視頻(洗衣粉、洗衣液去油漬)

3.小結:原來像洗潔精、洗衣粉、洗衣液這些洗滌用品都能讓油和水融合在一起,在生活中幫助我們把衣服上、手上的油漬洗乾淨呢!

活動反思:

油和水是日常生活中常見的事物,油和水混在一起到底會出現什麼現象,這是在生活中經常出現的但又不太注意的現象,我抓住這一現象,意在通過觀察記錄和實驗操作激發幼兒的探索興趣。整節活動連接緊密,穩紮穩打。在活動過程中教師引導幼兒大膽猜想並堅持幼兒自己動手探索、發現的原則,培養幼兒主動探索的能力,讓幼兒在實踐中感悟出真知,在細心的觀察中發現“油和水”的奧祕。也培養了幼兒敢於質疑、樂於猜想的科學態度。活動達到教育目標。

大班我上大班了教案及反思篇3

設計意圖

知恩感恩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一種美好的情感,是一種修養,一個常懷感恩之心,懂得感恩之心的人,必定是一個人格健全的人。又到一年一度的母親節,每年5月的第二個星期天(今年是5月13日),藉助這一節日我們在幼兒中間開展了“媽媽,我永遠愛您”為主題的系列感恩活動。為了引導幼兒體驗濃濃的親情,激發幼兒愛的情感,從小培養他們懂得飲水思源,尊重、感激別人的勞動,知道回報、關愛媽媽。在母親節即將來臨之際,孩子們用歌聲和鮮花傳達自己的感恩之情。通過家園共同教育,創設感恩氛圍,實施潛移默化的情感教育,激發幼兒熱愛母親的情感,抒發幼兒對媽媽的濃濃愛意,增進幼兒與媽媽的感情。

活動目標

1、讓瞭解“母親節”,知道每年5月的第二個星期日是母親節,通過一系列的活動,讓孩子更加愛自己的母親。

2、感悟自己成長過程中媽媽所付出的.艱辛,讓孩子懂得感激身邊的親人。

3、會用自己的方式表達對媽媽的愛,知道愛自己的媽媽,懂得回報,並能為媽媽做一件事或送一件小禮物。

4、培養幼兒敏鋭的觀察能力。

5、在活動中將幼兒可愛的一面展現出來。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通過提問導入活動主題。

1、教師開場白:

教師手拿母親之花——康乃馨,隨着一首大家熟悉的歌曲《感恩的心》響起,

師:小朋友看,這是什麼花?(康乃馨)

你們知道這個星期天是什麼節日嗎?(母親節)

2、母親節是誰的節日?這朵花就是要送給媽媽的花。

3、我們應該怎樣表示對媽媽的愛?

4、如果我們想在媽媽進門的時候,給媽媽遞上拖鞋,我們應該怎麼做呢?

(二)關鍵步驟

1、由老師示範正確的方法,邀請一位幼兒或教師一起做示範。

老師可向示範者提示表演的步驟:媽媽開門進來,雙方互相注視對方微笑、問好:媽媽,祝您母親節快樂!

小朋友從鞋櫃取出拖鞋,放到地上(鞋跟的方向朝向媽媽):您辛苦了,我幫您拿拖鞋。

2、幼兒學習朗誦《遊子吟》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

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三)幼兒討論

1、平時你都幫媽媽做些什麼?

2、在什麼時候做的?

3、你還可以幫媽媽做什麼?

4、除了幫媽媽做事以外,還有什麼方法能夠表達我們對媽媽的愛?

(送一個自己做的小禮物、給媽媽表演個節目等)

活動結束

1、評價

2、總結

活動延伸

1、結合主題“媽媽,我永遠愛您”開展系列感恩主題教學活動:如語言活動《想要媽媽的木木鴨》、社會活動《媽媽愛我我愛她》、藝術活動《感恩的心》等。

2、利用晨間談話時間圍繞感恩話題進行“媽媽,我永遠愛您”的主題談話。

3、這段時間在班級播放一些感恩歌曲,積極營造感恩氛圍。

4、以繪畫的形式寫一封信給媽媽,畫面中表達自己對媽媽的愛。

5、結合教學活動《給媽媽的心願卡》,幼兒繪製簡單的心願卡送給媽媽。

6、回家開展“我送媽媽一個吻”活動,唱一首感謝媽媽的歌曲,幫媽媽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

活動反思

我們每一個人都是在母愛純潔而無私的沐浴下長大,在成長的道路上,母親的付出實在是太多太多了,而現在有很多獨生子女家庭,由於對孩子過分寵愛、驕縱,造成了很多孩子對母親的愛視而不見,認為是理所當然的,因此更談不上關心母親,感恩母親了,這對幼兒健全人格的發展極為不利。因此,藉此機會我們邀請小朋友的媽媽來幼兒園和我們一起聯歡,希望通過這次的活動讓幼兒理解媽媽的辛勞,體會媽媽的愛,進而從感恩母親開始,懂得知恩圖報,成為一名善良的、有着"感恩"的心的人。

大班我上大班了教案及反思篇4

大班主題教案《小小設計師》含反思適用於大班的主題教學活動當中,讓幼兒感受探索活動的樂趣,體驗成功的快樂,通過幼兒對拼擺圖形、數量統計、講述交流等實踐體驗,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與主動的探索精神,教育幼兒不怕困難,有始有終地完成任務,培養幼兒的任務意識,快來看看幼兒園大班主題《小小設計師》含反思教案吧。

活動目標:

1、通過幼兒對拼擺圖形、數量統計、講述交流等實踐體驗,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與主動的探索精神。

2、感受探索活動的樂趣,體驗成功的快樂。

3、教育幼兒不怕困難,有始有終地完成任務,培養幼兒的任務意識

4、使小朋友們感到快樂、好玩,在不知不覺中應經學習了知識。

5、通過活動幼兒學會遊戲,感受遊戲的樂趣。

活動準備:

1、幼兒與教師共同收集各種各樣的拼圖材料:正方形、長方形、圓形、六邊形等(塑料、木製、畫筆)、彩色吹塑紙、尺子、各色顏料

2、統計表(大、小)、美工板、筆、小紅點、小獎狀

活動過程:

一、幼兒與教師共同參觀瞭解最近收集的地磚材料,運用“小獅子的信”引導幼兒根據信件內容,提出自己的疑問,“動物王國想建一個兒童樂園,它們的要求是什麼?”引起幼兒活動興趣。

二、幼兒與教師討論規則:在設計地磚時,應注意什麼?鼓勵幼兒大膽提出自己的見解。教師根據幼兒的回答進行小結:

(1)根據需要取材料,不隨意丟材料。

(2)注意及時進行數量的統計。

(3)向家長評委介紹自己的作品時要有禮貌。

三、幼兒分組自由選擇同伴與材料進行設計活動。引導幼兒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進行統計:各種圖形的數量、各種顏色的數量等

四、展示、分享與交流,評選最佳設計方案。

1、幼兒與同伴展示自己的設計方案。

2、親子互動遊戲《我也投一票》,引導幼兒大膽向家長介紹自己的設計,鼓勵家長參與幼兒的評選活動,給拼得好、數得對、講得好的幼兒貼小獎勵。

3、幼兒為獲獎的幼兒發小獎狀。

教學反思:

本節課是“綜合與實踐”的主題活動課。目的是讓學生在實踐操作活動中,能運用所學過的平移、旋轉、軸對稱等圖形運動的知識,欣賞並創造圖案,能用自己的語言描述圖形的運動,逐步發展空間觀念,感受生活中的數學美,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經過課堂教學實踐,本節課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注重培養學生從給定圖案中選取和確定基本圖形的能力。

從複雜的圖案中確定基本圖形是本節課深入學習的基礎,在複習環節除了複習三種圖形的運動外還通過追問“可以看作由哪個圖形經過平移形成了這個圖案呢?”初步感知圖案中的基本圖形。在此基礎上,在欣賞、分析老師出示的四個圖案的過程中,認識基本圖形並通過在學具中找出基本圖形和在圖形運動前先讓基本圖形重合等活動進一步強化基本圖形的概念。

2、注重培養學生的空間觀念

從運動的角度觀察圖形,不但加深了對圖形特徵的認識,更重要的是可以培養學生的空間觀念。在教學設計中安排了三個層次,第一,通過觀察圖案尋找基本圖形後想象這個圖案是由基本圖形經過哪種圖形的運動形成的;第二,在學生利用基本圖形經過圖形運動形成四個圖案的過程中,引導學生從不同角度觀察、想象用不同的方法創造相同的圖案,在學生熟悉了這四個圖案的形成過程後,通過創設“利用基本圖形和圖形的運動自己設計圖案”這一活動,既可以進一步使得學生熟悉圖形的特徵和運動又可以讓學生體會到相同的基本圖形經過不同的運動可以形成豐富多彩的圖案;第三,創設利用組成的圖案作基本圖形,並用這些基本圖形經過圖形的運動組成更大的圖案等活動,進一步培養學生的空間觀念。

3、注重學科內不同知識的綜合“綜合與實踐”領域的課可以既可以聯繫不同學科知識也可以聯繫本學科的知識,我在教學過程中,把圖形的運動與有餘數除法的知識綜合起來,體現了綜合實踐課的綜合性,既可以幫助學生鞏固所學知識又可以引導學生養成自覺聯繫不同章節知識的學習習慣。

4、注重讓學生欣賞和感受生活中的數學美

能否領悟和欣賞數學美是一個人數學素養的基本成分,能夠領悟和欣賞數學美也是進行數學研究和數學學習的重要動力和方法。通過欣賞和動手創作圖案讓學生感受到數學美並不難,教學中通過教師追問“以前我們只知道它們很漂亮,現在你能用數學的眼睛去分析分析他們為什麼這麼美麗嗎?”讓學生不僅感受到數學的美而且用理性的思維分析數學美的內涵,使學生養成用數學的眼光發現美、欣賞美和創造美。

雖然本節課的教學效果很好,但也存在一些不足,在下次執教過程中需要調整。

學生的知識結構

學生的認知結構決定了本節課的重點和難點,備課時我認為學生在利用“旋轉”這一圖形的運動時會遇到困難,但課上學生明顯在運用“軸對稱”這一知識上出現了困惑,反思自己的教學過程我認為引導學生經歷翻轉的活動或者通過課件直觀演示都會降低認知難度,從而使學生更容易掌握和應用“軸對稱”這一圖形的運動。

本文擴展閲讀:設計是把一種設想通過合理的規劃、周密的計劃、通過各種感覺形式傳達出來的過程。

大班我上大班了教案及反思篇5

活動目標:

1、對故事中有關複製的情節感興趣。

2、感受故事幽默、誇張的特點。

3、通過語言表達和動作相結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4、引導幼兒在故事和遊戲中學習,感悟生活。

5、鼓勵幼兒大膽的猜猜、講講、動動。

活動準備:

圖片。故事錄音。

活動過程:

一、產生懸念。

1、逐一出示10個小人,請幼兒數一數。

2、小朋友,你有幾個爸爸?可是官老爺卻一下子有了10個爸爸,這是怎麼回事呢?

二、理解故事內容。

1、完整欣賞故事一遍,説説小水缸是一隻怎樣的缸?

2、教師邊演示教具邊講述故事一遍。

3、誰先看上了這隻寶缸?王八皮為什麼想搶而沒有搶成?

4、王八皮想出了一個什麼壞主意?

5、為什麼官老爺也喜歡這隻寶缸?

6、官老爺為什麼會有這麼多的爸爸?

7、最後有人拿到寶缸了嗎?為什麼?

三、討論。

1、這個故事什麼地方最好笑?

2、老伯伯拿寶缸幹了什麼事?王八皮、官老爺、官老爺的爸爸想用寶缸幹什麼?誰最貪心?

3、如果你有一隻寶缸,你想“克隆”什麼?

四、結束。

把我們討論的,去講給爸爸媽媽聽。

活動反思:

這節大班語言課《十個爸爸》上下來,發現有很多的不足之處,語言提問不夠精煉貫穿着這個活動,還有些問題迴應不當,追問的比較少,比如最後一個環節,問幼兒如果有寶缸可以複製什麼呢?一幼兒回答:複製十個金魚。我馬上追問:你想怎麼來處理這十個金魚呢?和誰一起吃呢?回來想一想,金魚乾嘛一定要吃呢,餵養的金魚供人欣賞不是更好嘛。還有我發現我更多的`是在重複幼兒的回答,而沒有提煉,提煉性總結性的語言不多,有些追問沒有追到底,語言不夠精煉,比較囉嗦,我覺得這些都要在平時中積累經驗,讓自己更好的上好每一節課!

大班我上大班了教案及反思篇6

設計意圖:

呼啦圈是生活中常見的小型輕器械,玩法多樣,利用呼啦圈開展户外體育活動,不僅能夠激發幼兒對體育活動的興趣,還能發展幼兒的基本動作。

活動目標:

1.探索呼啦圈的各種玩法,培養創造性思維,萌發合作意識。

2.練習雙腳跳。

3.學會一物多玩,體驗玩圈的樂趣。

4.讓幼兒知道愉快有益於身體健康。

5.初步瞭解健康的小常識。

活動重、難點:

活動重點:練習雙腳跳。

活動難點:培養幼兒的創造性思維、萌發合作意識。

活動準備:

經驗準備:幼兒在户外活動中玩過圈,初步積累了一定的玩圈經驗。

物質準備:

1.呼啦圈若干、輔助材料若干。

2.音樂《甩葱歌》、音樂《身體妙妙秒》

活動過程:

一、熱身運動(《身體妙妙秒》)。

教師:“小朋友們,今天我們班來了個新朋友,但是在認識她之前啊,她有一個小小的要求,那就是大家先一起活動一下小手和小腳,做做熱身運動,請我們的助教老師放音樂,我們一起動起來吧。”

二、導入

(一)教師拿出呼啦圈,像小朋友介紹。

(二)鼓勵幼兒自由探索呼啦圈的各種不同的玩法,體驗創造性玩呼啦圈的樂趣。

1.幼兒自由探索呼啦圈的玩法。

教師:“好了,小朋友們,剛剛我們認識了呼啦圈,現在你們一起動腦筋想一想呼啦圈有多少種玩法,注意不要傷害到自己和好朋友哦。”(幼兒分散玩呼啦圈,自由探索呼啦圈的各種玩法,教師鼓勵幼兒發揮想象並嘗試多種玩法)

2.幼兒相互展示,互相交流。

教師:“大家都找到了很多種玩法,那有沒有誰願意來跟大家展示一下你是怎樣玩兒的啊?”

3.幼兒再次探索呼啦圈的不同玩法。

三、遊戲環節

(一)遊戲“我們都是小袋鼠”教師:“小朋友們,剛剛我們知道了這麼多的呼啦圈玩法,現在我們一起來玩個遊戲吧,遊戲的名字叫做”我們都是小袋鼠“,老師扮演袋鼠媽媽,你們扮演小袋鼠,袋鼠媽媽要帶領小袋鼠一起回家。”(教師引導幼兒回答袋鼠是怎麼跳得,並提醒幼兒跳的時候要雙腳併攏,蹬地要有力,落地的時候也是兩腳着地,並且要輕輕的落地;注意圈的擺放可以交叉,教師可以帶領小朋友跳過去,跑回來,然後繼續跳過去,又跑回來,如此反覆,可以鍛鍊幼兒雙腳跳的能力。)

(二)遊戲“大魚捉小魚”1.放音樂,師幼共同遊戲。

教師:“小朋友們,剛剛玩了”我們都是小袋鼠“這個遊戲,大家都很開心,接下來我們再來玩一個遊戲,名字叫做”大魚捉小魚“。”(遊戲規則:教師用呼啦圈做小魚的家,教師扮演大魚,幼兒扮演小魚在池塘裏遊(自由遊動)。當聽到“大魚來了”,大魚開始追逐沒有在家(呼啦圈)中的小魚,小魚要及時跳進自己的家(呼啦圈)中躲避。沒有及時跳進自己家中躲避的小魚,如果被大魚捉住就停止玩遊戲一次,沒被捉住的小魚可以繼續遊戲。)

2.小朋友獨立遊戲(教師可讓小朋友扮演成大魚,然後繼續遊戲)。

四、放鬆活動

(一)引導幼兒收拾擺放好呼啦圈。

(二)幼兒跟隨教師一起做放鬆動作。

五、延伸活動幼兒利用户外活動時間繼續探索呼啦圈的不同玩法。

教學反思:

本次教學內容的選擇比較適合幼兒生活經歷,幼兒十分的感興趣。呼啦圈比較貼近生活,幼兒玩得很開心。但在教學過程中,我發現幼兒的思維很受限制,特別是在玩法和創新方面。因為是在户外上,很多幼兒比較散開,自己追逐呼啦圈去玩了,所以老師要時刻提醒。

大班我上大班了教案及反思篇7

活動目標:

1、感受歌曲中的説唱情趣,學習與同伴的協調錶演。

2、學習根據歌詞創編動作,體驗創作及合作表演的樂趣。

3、藉助圖譜記憶歌詞、學習歌曲。

4、能根據音樂的速度,變換動作速度。

活動準備:

娃娃家相關教具。

活動過程:

1、談話引入。

師:小朋友喜歡玩娃娃家嗎?娃娃家裏面有誰呢?你們在玩娃娃家的時候都幹些什麼呢?

2、觀看情境表演並欣賞歌曲。

師:現在我們來看一看和聽一聽這兩個小朋友是怎麼玩娃娃家的。

3、熟悉學習歌曲。

師:現在請小朋友一邊聽老師的琴聲,一邊聽兩個小朋友的範唱,並跟着他們一起學一學這首好聽的《扮家家》。

4、分組表演。

師:請小朋友找個小夥伴兩人為一組來進行演唱表演。

5、結束。

活動反思:

其實音樂活動,我一直上的不是很好,這次這堂音樂課,我覺得在一些方便已經有些進步了,如:根據孩子們的生活經驗入手,讓孩子們產生共鳴,這樣孩子們注意力才能更快的集中過來,讓孩子們學唱的時候形式有變化,孩子們也會感興趣等等。但是我覺得這堂音樂課還是上的有很多的不足。我覺得下次在上這樣的音樂活動時,可以注意的有:

1、 在幼兒學唱的時候,首先要讓幼兒記住歌詞,教師的方法可以在變幻一下,效果會更好。

2、 讓幼兒學會了,在來分角色演唱,這樣孩子們不但能興趣更濃,對歌詞的內容才能理解的更透徹,唱起來才會得心應手。

讓幼兒進行 表演的時候,教師的方法如果更新穎,幼兒就能學的更好

大班我上大班了教案及反思篇8

設計意圖

樓房是小朋友天天都能看到的“美術源於生活,為生活服務”,構建生活化的美術教學,是我們在現代教育思想指導下的一種理想追求,是當前深化美術教學改革的必然要求。它與健康活動、社會活動、科學活動、語文活動共同構成“五指活動”,互相連接成一個整體。繪畫是幼兒表達行為的第二種語言。為此設計了本次活動《我設計的樓房》從而提高他們的繪畫能力。陶冶幼兒情感,促進幼兒認知、智力及創造性能力的發展都具有良好的作用。

活動目標:

1、瞭解城市中樓房的外形特徵、結構、種類。

2、感受城市中高樓的形態,喜愛我們生活的城市。

3、培養幼兒的觀察、操作、表達能力,提高幼兒的審美情趣及創新意識。

4、引導幼兒能用輔助材料豐富作品,培養他們大膽創新能力。

5、培養幼兒的欣賞能力。

活動準備:

兒童經驗基??

知道樓房的多種形態。

環境準備

各種樓房的圖片、作畫材料。

教學難點重點:

能用繪畫形式對高樓的形態進行表現。

活動過程:

一、美麗的樓房

1、欣賞美麗的樓房。

今天老師帶來了一些樓房的圖片,老師覺得這些樓房很漂亮,你想看看嘛

2、觀察圖片,瞭解樓房的不同構造。

這幢樓房是怎麼樣的?

二、暢言美麗的樓房

1、尋找自己覺得美麗的樓房。

你覺得哪幢樓房最漂亮?為什麼?

2、樓房的美麗所在。

三、我設計美麗的樓房

1、引導幼兒設計自己心中美麗的樓房。

你想設計一幢怎樣美麗的樓房?怎麼設計呢?

2、增添樓房周圍的環境設施。

你覺得樓房周圍還可以有什麼?

活動反思:

幼兒美術教育活動設計的常用方法;突破學科本位,建立美術、音樂、文學問的彼此聯繫,進行綜合實踐活動。美術教學的目的不是單純為了美術技能技巧的提高,而更多的是幼兒對美好事物的感受、理解、體驗,從而激發幼兒對美的創造。根據活動內容,藉助多媒體教學手段,通過啟發和誘導,充分發揮每個幼兒的主體性和創造性,重視對幼兒個性和創造精神的培養;並使幼兒通過美術學習,加深對文化和歷史的認識,加深對藝術的社會作用的認識。在美術學習方法中採用了“示範講解法”,這是美術活動中最常見的教學手段,幫助幼兒掌握正確的表現方法。引導和鼓勵幼兒用自己認為有美感的形式,創造性的表達、表現對事物的觀察和感悟,注重幼兒審美與創造力的發展。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