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畢業是終點也是起點

來源:巧巧簡歷站 3.02W
大學畢業是終點也是起點
第二章 大學畢業是終點也是起點
   學生時代的終點,職業生涯的起點 近年來,由於高校教學質量下滑,學歷貶值,越來越多的大學生將“大學裏根本學不到東西”掛在嘴邊。找不到工作,是“因為根本學不到東西,哪裏找得到工作”,工作做不好,是“因為大學根本沒學到有用的東西”。一切不利狀況都能順理成章地推給大學,大學,成了“零”困境畢業生的宣泄對象。 還有一種畢業生本身對大學抱持尊重,但嚴峻的就業現實令他們不得不懷疑大學的價值。最後,大學成了他們遷怒的對象。 “在大學裏根本學不到東西”是一種不負責任的議論,高中畢業要不要上大學,涉及到一個時間、成本的問題, 有待後來者思考。但是,已經畢業的大學生,不應該否定自身的大學生活,輕率地否定大學生活的人,對自我能力缺乏正確認知,一個成熟的畢業生,應該對自己畢業的學校懷着感恩的心態。 用人單位負責招聘的人事經理,面試應聘者時必問的一個問題是“説説你以前的工作或學習環境”,人事經理需要從應聘者的回答中提煉出信息:這個人是否對給他提供了工作機會或學習機會的地方抱有感恩心態。同樣,應聘者回答這個問題也有一個原則:不要説從前的環境不好,即使它真的不好,也為應聘者提供過工作,提供過學習條件,提供過寶貴經驗,提供過實質性的成長環境,這些都是值得感謝的。應聘者出於個人脾氣或眼光偏頗抱怨自己的學校或之前的公司,會讓人事經理在腦中狂敲警鐘:這是一個只考慮自己的自私的人,有一天他也會用同樣的態度對待我們公司。 不負責任的議論,導致不負責任的心態,產生不負責任的想法,而這種不負責任的無意流露,直接導致了用人公司將應聘者拒之門外。所以,大學生在找工作之前,先要正確估計大學的價值,大學教育的價值。大學文憑並不能直接兑換成工作,但是,大學的價值不能小看,大學四年中,你已在無形中積累了一筆龐大的財富,它們將協助推動你今後的事業。
   學習能力。
   不要小看大學的價值。大學辦學的目的不是給予學生文憑,而是切實地教授學生一種學習的能力。大學之前的被動填鴨式教學,變成了大學後的主動求知,這種自學能力將廣泛地被畢業生運用到工作中,幫助畢業生有效率地汲取新知識。
   核心能力 大學四年,全面地培養了大學生的核心能力,包括思維能力,專業知識,創新意識,適應能力,個人意志力,這些能力構成了畢業生競爭力的核心部分。比起一張文憑,上述能力才是大學生的就業資本。
   個人素質。
   大學本身的莊重氛圍,能夠薰陶人的氣質,包括禮貌、真誠、正直、進取、尊重他人等等,這就是“大學無用”叫囂了很多年,家長還是要把孩子送進大學,用人單位還是要在資歷要求上限制大學學歷的原因。並不是學歷歧視,而是大學教育的潛移默化,能夠開闊人的眼界,改變人的氣質,提升人的形象,在當今社會,一個大學生,仍然能讓人想到“高素質”。
   同窗情誼。
   你的同學,來自大江南北,你的校友,分佈在各行各業,這就是你今後的社會關係網。大學時的真摯情誼使你們能夠坦誠地尋求對方的幫助或是為對方提供幫助,甚至成為彼此信任的夥伴。
   師長關愛。
   師長對學生的愛護沒有太多的功利性,他們希望每個學生都能夠體驗豐富的人生。他們願意以已有的經驗指導學生克服困難,他們對學生的瞭解,遠勝於學生的自我測評,有什麼困難不妨問問自己的老師,他們總會給出建設性的答案。
   大學畢業,是學生時代的終點,職業生涯的起點。
   畢業生走出校門時並不是一無所有,他們已經具備了開拓事業的核心能力,適應社會的基本素質。對大學教育有了正確的認識,能夠更理智地分析客觀就業條件和自身狀況,對大學校園抱有感恩心態,有助畢業生形成良好的就業觀念,

第7節:大學畢業是終點也是起點(2)
  上班和上學是兩回事兒
   走入社會,要在心態上完成“角色轉換”,大學畢業生不再是學生,而是職場新鮮人,社會入門選手。學生時代的多數習慣、與人相處的模式、生活理念都與社會不兼容,上班和上學是兩回事兒。畢業生工作後,會不由自主地做同一件事:懷念學生時代。也許還要加上一句感歎:當學生真好。那麼,上班和上學有什麼區別? 老闆不是你的老師。
   畢業生進入職場,最初都抱有“學習”的心態,他們希望儘快學到技術,得到經驗,做到更好的職位,拿到更高的工資,甚至把第一個公司當做職業跳板,學成後就立刻跳槽。 有這樣一個故事,老虎和貓學本領,貓教老虎跳躍,怒吼,敏捷地捕捉動物。老虎學會貓的本領後,第一件要做的事就是吃掉貓。而貓輕輕一跳,跳到了樹上。貓沒有把爬樹的方法教給老虎,所以,它保住了自己的性命。 在商業社會,處處充滿激烈競爭,貓與老虎的故事,隨時都在發生。所以,不要驚訝你的老闆或你的上司總是留下一手不肯教你,他們不是你的老師。老師的職責是教書育人,他們願意將自己的知識傾囊相授,而老闆或上司為了得到更高的工作效率,的確也會教你很多東西,但是,他們同時也在提防你成為未來的競爭對手。 同事不是你的同學。
   進入職場,畢業生會發現同事關係非常友好,大家客客氣氣,在人際交往上不用費太大的心思,學生時代那些意氣用事的爭吵幾乎不會在辦公室發生。但是,過了幾天,就會發現同事之間的客氣是一種疏遠,你無法與同事保持同學朋友間的那種親密友愛。再過幾天,你發現同事關係的複雜程度遠遠超過你的想象,一旦涉及到工作利益,辦公室立刻硝煙瀰漫。 所有人進入公司工作都是為了生活,為了拿到更高的薪水,這就註定了你與同事處於競爭關係,有些人會不遺餘力地打擊競爭對手,大公司更會出現派系鬥爭。過去在學校,同學之間也有競爭,但同學間的競爭最多是爭爭獎學金和班級名次,職場上的競爭,有時會讓你丟了飯碗,丟了名譽。 進入職場,不要把同事當做同學,必須認清你們的關係:既要合作,也要競爭。當然,也不要把同事關係想得過於冷酷,真誠的人自有真誠的力量,志同道合的同事,更容易互相欣賞,進而成為朋友。
   工資不是你的零用錢。
   進入職場,靠自己的努力維持生活,孝敬父母,這才懂得金錢來之不易。房租、水電費、交通費、生活費、電話費……衣食住行,全都需要錢。從前在學校大手大腳,錢包空了就給家人打個電話,現在工作了,再也開不了口,只能拼命節省。然後又發現,不管如何省,想做的事情太多,錢總是不夠用。假期是法定,不是你定。
   過去在學校,時間較為自由,每年兩個長假不算,平日還能逃逃課,睡睡懶覺。偶爾生病,在宿舍躺上幾天,也沒有人責備。 進入職場,充分理解了“時間就是金錢”這句話的深刻含義。上班遲到,扣錢;下班早退,扣錢;有事請假,扣錢;長假只剩國家規定的那幾天,就算是到了假期,也因為平日工作太累,只想在家裏休息,過去那些悠閒的時光,一去不返。 進入職場,必須杜絕懶散現象,讓自己習慣一種規律性的生活,習慣這種生活,就能從中擠出時間做自己喜愛的事,享受忙裏偷閒的樂趣。 現實不是你的理想。
   上學的時候,覺得自己無所不能;走入社會才知道,自己能做的事少得可憐。現實與理想的巨大差距,讓畢業生滿懷失望,甚至產生悲觀的念頭。懷疑社會,懷疑人生,懷疑自我能力,每個畢業生都會經過一次或幾次現實打擊,才能更清楚地知道自己的地位。 一個優秀的學生,畢竟只是學生,比起在職場摸爬滾打數年的人才,自然有差距。但是也要知道,畢業生有青春、有熱情、有創新意識、有不服輸的個性,這些都能幫助他們迅速成長,進而達到自己的理想。一分耕耘一分收穫是職場的通用準則,只要努力,理想也能變為現實。 老闆不是老師,但他能夠教給你很多知識,對此,應該心存謝意;同事不是同學,他們時刻與你競爭,但也需要通力合作,相處的時候多為對方想想,同事的關係也可以很融洽;工資現在還不高,但你現在的辛苦正是為了將來更好的生活;假期雖然不多,但通過巧妙的安排,也能為生活增添色彩;理想還很遠,但只要你相信,並且為之努力,終有一天它會變為現實。
   

第8節:大學畢業是終點也是起點(3)
  收起你的小情緒
   畢業生離開校門,各種困難接踵而來,多數象牙塔內的學子從未遭遇大風大浪,一時難以適應。畢業生的壓力巨大,主要表現在: 學歷貶值,前途茫茫。
   前面已經説過,大學畢業生早已不是天之驕子,他們面臨巨大的就業壓力:本來以為自己能夠在大學畢業後平步青雲,結果卻是在人才市場上一遍又一遍地投遞簡歷,簡歷卻如石沉大海,渺無迴音,失望不斷積壓,最終發展為對自己的質疑。 人外有人,求職艱難。
   儘管相信自己有一定的能力,但是,比自己更有能力的畢業生似乎無處不在,面試同樣的工作,有人中選就會有人失敗,失敗的人總是比成功的人多。厚厚的證書本來是自己引以為傲的資本,卻發現其他人拿着同樣的證書,且每一張都比自己高一個等級。終於明白山外有山人外有 人,一次次的打擊,侵蝕着人的信心。
   初入職場,萬事艱辛。
   經過數次打擊,好不容易拿到一份工作,自己也認清了嚴峻的就業形勢,決定努力工作。然後發現,自己需要從零開始學習如何工作,不但要學習工作技能,與領導相處,與同事相處,都需要小心翼翼。每個月的薪水支付了衣食住行的費用,只剩下赤字。生活的壓力驟然而來,突然對未來產生懷疑。
   功成名就,遙不可及。
   儘管自己兢兢業業努力工作,想要達到的目標卻還是遙不可及,想要過更好的生活,想要實現更大的自我價值,這些理想日漸消磨,最後剩下慣性支撐自己工作,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突然覺得生活沒有意義。
   以上壓力,任何一個環節,都能讓心靈脆弱的人失去心理平衡。不論是大學畢業初入職場的新人還是混跡多年經驗豐富的老手,人的心理情緒最為複雜最難掌控,中國的自殺率不斷升高,最容易自殺的不是老人,不是孩子,而是那些青壯年。 大學生畢業,一定要深刻地認識到生活的艱辛,在思想上做好接受打擊的準備,唯有如此,才能接受困難,承受壓力,開導自己,尋找對策,進而解決困難。大學生畢業,最重要的不是學歷,而是畢業生的心理素質。只有擁有正確的就業觀,風險觀,壓力觀,能夠樂觀地面對未來道路上的坎坷,才能走出困境,走向成功。不論是求職還是工作,道理都是一樣。 大學生在求職過程中,首先必須克服五大思想毛病, 克服這些毛病,就是在提升自己的心理素質,這五大毛病是: (1)貪圖享受。 幾乎每個大學生都想要找這樣一份工作,這份工作輕 鬆簡單,又有高額的薪水,優厚的福利,接連不斷的假期,最好還能公費環遊世界。貪圖享受,是很多畢業生無法克服的毛病。認清現實吧,早在十幾年前就有歌手在唱“有了錢沒時間,有了時間沒有錢。”工作和享受,沒有太多的共存機會,貪圖享受的人往往不安定,他們總是盯着更好的機會,而忽略手頭的工作,而更多的機會,就在他 們做夢的時候、休息的時候溜走。
   (2) 盲目跟風。
   盲目跟風主要表現在擇業觀上。看到律師行業走俏,就去報考法學碩士,畢業後發現律師事務所人滿為患,那些人不是來打官司的,而是來求職的;聽説人力資源經理是個高薪又輕鬆的職務,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擠進一家公司,拿到一份助理的工作,坐進辦公室發現大事小情連綿不斷,忙了一上午剛想鬆口氣,發現郵箱裏有幾千份應聘簡歷需要馬上看,還不如當個銷售員來得自在……擇業時不從自身實際出發選擇合適的工作,盲目追求熱門職業或高薪職業,即使得到了工作,也做不長、做不好、做不痛快。
   (3) 缺乏主見。
   缺乏主見,自己的事情自己不敢做主,總要問問這個,問問那個,優柔寡斷,人云亦云,爸爸説工作應該進學校當老師,媽媽説你適合做行政,朋友説你應該做編輯,老師説你應該考研……説來説去,自己覺得哪樣都好,哪樣都放不下,最後什麼也沒做好,什麼也沒得到。缺乏主見,實質是對自己缺乏正確認識,不能正確認識自己,很容易在社會上吃虧。 (4) 不切實際。
 

第9節:大學畢業是終點也是起點(4)
  不切實際的人喜歡誇誇其談,他們極其自負,認為自己天生就是做大事的材料;他們眼高手低,對平常的工作根本不屑一顧,卻找不到更好的機會;他們滿腹牢騷,認為自己大材小用;他們總是説着自己的理想,就是不肯看看手頭的工作……他們活得很累,活得鬱悶,卻還是不肯看看自己究竟站在一條怎樣的路上,下一步該走向何處。
   (5) 缺乏自信。
   現實總是讓人不自信。想要做到的事和能夠做到的事總不在一個層次。大學畢業生越來越不自信:手裏的文憑,價值令人懷疑;腦子裏的知識,很少能用在工作上; 錢包裏的鈔票,一天比一天更少;應聘公司的面試電話,還是沒有打來……請不要忘記自己處在一個什麼樣的時代,看看自己周圍的人,哪一個活得瀟灑,活得輕鬆?哪一個不是經過千辛萬苦,才收穫成功?想要擺脱困境,先要相信自己,不相信自己,別人如何相信你? 收起自命不凡的小情緒,做好殘酷接受考驗的準備。 讓自己始終保持清醒、自信、客觀、樂觀的良好心理狀態,是迎接挑戰、克服困難的關鍵。
   洗把臉,準備迎接新的太陽 大學生在學校的時候,總是有一肚子的不滿,抱怨學校限制個人自由,抱怨課程安排不合理,抱怨同學不好相處……一旦畢業臨近,卻哭得一個比一個傷心。學校突然變成温暖的港灣,讓人捨不得離去;要學的東西還有那麼多,想把聽過的課程重聽一遍;同學間的小恩怨,早就成了過眼雲煙,腦子裏只剩下對方的好處和優點。 畢業時,每個大學生的心態都不穩定,長達四年的常規狀態被打亂,前途尚不明朗,於是,學校更讓人覺得安全,相處四年的同學更令人依依不捨。 校園生活沒有太多的功利性,充滿了理想化,學生的身份也的確值得留戀,但是,畢業生應該把目光放遠,進入社會固然會遇到重重困難,卻也有更令人激動的收穫。
   就業,是思想成熟的證明。
   大學畢業選擇就業,就是決定不再依賴他人,不再做温室嬌花,走上社會參與社會,靠競爭佔據一席之地。“依靠自己”,正是思想成熟的標誌。 就業,是經濟獨立的標誌。
   沒有人能夠依靠父母一輩子。用自己的能力得到更好的生活,心安理得,也讓一直照顧自己的父母欣慰。就業,是經濟獨立的標誌,樂觀一點地想,終於有能力去買那些一直想買卻沒有錢買的東西;現實情況是,生活不易,消費要理智,量入為出,不要加入“月光族”。 就業,是個人理想的起點。 把夢想變為現實,實現自我價值,是最令人激動的事。 學生時代,書生意氣揮斥方遒,但身在象牙塔,理想像是霧裏看花,美好卻不實際。步入社會,正是實現個人理想的大好機會,將個人職業與理想結合是不錯的選擇,在工作之餘發展自己的愛好也是實現理想的途徑。 就業,是挑戰自我的契機。 自己的能力究竟如何,很多人無法回答這個問題。 俗話説,是騾子是馬拉出去遛遛,能力究竟如何,就業後立見分曉。也許這是個痛苦的過程,你會發現自己的知識儲備存在漏洞,人際能力存在偏差,對事物的感知能力不夠靈敏,應對心理也不夠強大,但是,認識自我是提高自我的第一步。將自己放入競爭激烈的職場,立刻就能檢驗出自己欠缺的能力,進而改變自己,適應職業需要。就業,是挑戰自我、提高自我的契機。就業,是實現人生價值的必經之路。
   人生價值與社會價值相連,社會價值越大,人生便越有意義。人生價值來自兩個方面:個人心理滿足感和他人評價。 不要以自私的心態尋找一份工作。因為一個人的價值能夠實現,他的行為一定具有很強的利他性,有時,利他性與個人價值直接成正比。 找工作的時候,不要只想着“這家公司能給我什麼”,而要想想“我能為這家公司做什麼”,有這樣心態的人,往往能夠得到面試官的尊重,也更易受到老闆器重。你的器量決定你為人處事的行為,也間接決定了你的成就。 什麼樣的心態是畢業生最理想的心態?答案並不同一,但都包括以下五個要點: (1) 自立。大學生都要經歷自我意識的覺醒,凡事要有自己的主見並付諸行動。
   

第10節:大學畢業是終點也是起點(5)
  (2) 自主。不要讓人推着你,不要人云亦云。鍛鍊自己的判斷力,即使會犯錯也不要緊,人都在錯誤中長大。
   (3) 自強。所有人都曾遇到過同樣的甚至更艱難的處境,失敗是成功之母。
   (4) 自信。相信自己,比什麼都重要,但盲目自信不可取。
   (5) 自由。人生沒有那麼多條條框框,為自己做主,重視自己的理想和意志。同時,也要聯繫實際,不要造空中樓閣。
   最後,還需要提醒的是,從大學畢業開始,你需要有投資意識。 現代社會,“房奴”“車奴”等新生詞彙層出不窮,其深層原因在於我們雖有保留財富的儲蓄觀念,卻少有以生財的投資意識,把有計劃的儲蓄和有眼光的投資相結合,生活才能寬裕,生活寬裕的人沒有生計之累,能夠專注自己的事業,更易取得成功。 基金有貓膩、股票有風險、儲蓄獲利低……剛剛畢業的大學生也許無法選擇投資方式,但是,投資的意識卻不能缺少,工作後要有經濟觀念,每個月一定要定時定額儲蓄,養成積累財富的習慣,然後尋找合適的機會投資。 還要記住,生活再困難,也不能將用於投資的錢花掉,因為這筆錢是財富的希望。
   走入社會,應具備的基本素質 大學畢業生初入社會,核心能力雖已在大學時期初步形成,但這種能力有待具體工作的激發,用人單位不會要求剛剛畢業的學生具備成熟的職業素質,他們對大學生職業素質的擔心,更多地表現在畢業生表現出的氣質上,大學畢業生,一旦令用人單位感到浮躁、虛榮、偏執、難以相處,也就失去了被錄用的機會。 此外,用人單位在筆試和麪試中,會用各種方法瞭解應聘者的個性和潛能,如果應聘者沒有基本社會素質,想通過測試也是奢望。那麼,大學畢業生應具備的基本素質有哪些?
   (1) 責任感。
   告別大學生活,不再被學校、家長庇護,大學畢業生面對社會難免無所是從。畢業生首先要樹立自己的責任意識:為自己的選擇負責,對自己的工作負責,遇到失敗首先要想的是自己的失誤,而不是把過錯推給別人。一個沒有責任感的員工是可怕的,他無法與企業同呼吸共命運,困難時甚至會一走了之,所以,沒有責任感的人,用人單位避之唯恐不及;一個沒有責任感的人更可怕,他的不負責任的行為會給他人帶來困擾,給自己帶來災難。
   (2) 規範化。
   大學培養個性,鼓勵個性,大學生也在校園生活中充 分發展了自己的個性,有些人特立獨行,有些人標新立 異,但是,進入社會,用人單位希望規範員工的行為,包 括作息方式、工作習慣、處事態度。企業給員工一把尺 子,告誡員工看着參考這把尺子規範自己的行為。大學畢 業生在求職期間,應儘量表現自己的規範化程度,中規中 矩的人是企業較歡迎的對象。 當然,也有一些行業、一些企業需要員工有個性,比 如微軟公司就把“明星氣質”作為選聘條件。 (3)敬業。 大學畢業生找到的工作,不一定是自己喜愛的,甚至並不適合自己的能力,這時,這份工作就成了一項考驗,敬業也就成了工作對員工的首要要求。在不喜愛、能力有限的條件下,盡最大努力將工作完成,這就是敬業。敬業是個人責任感的延伸,如果沒有敬業意識,任何工作都僅僅是賺錢工具,無法體現人生價值。 (4) 目標能力。
   大學畢業生的目標性差,並不是指他們沒有目標,相反,他們的目標多得驚人。但是,這些目標大多是空中樓閣,不切實際。真正的目標既要與理想結合,也要腳踏實地,有實現的可能。具體的衡量標準是,一個目標能否分成數個步驟達成,這些步驟自己有沒有能力完成。最重要的是:第一步有沒有能力完成。如果一個人連第一步都不能完成,那麼他擁有的不是切實可行的目標,而是夢想。
   (5) 控制力。
   夢想並不是沒有實現的可能,關鍵在於人的進步。目標的實現需要控制力,如製作具體計劃的能力,時間管理能力,掌控過程的能力,堅定貫徹計劃的能力,多數大學畢業生的意志薄弱,控制力差,只有在工作中一步步改進。這並不是用人單位考察的重點,卻是畢業生必須有意識去培養的素質。
  

第11節:大學畢業是終點也是起點(6)
  (6) 行動力。
   有了可行的計劃,卓越的控制力,更重要的還要有行動力,不要當空想家。行動力包括自我推銷的能力,完成計劃的能力,學習能力,與他人協作的能力等等。行動力是成功的關鍵,不論在簡歷上還是面試上,都要強調自己擁有行動力,一個有強大行動力的人必然有積極的個性,這正為企業所需要。
   (7) 創新。
   大學畢業生是頭腦最為活躍的一羣人,他們有諸多新鮮的想法,正是用人單位所重視的。所以,大學畢業生應樹立終身學習的觀念,隨時留意新的信息,開動腦筋產生新的想法。一個勇於創新的人,不但有前進的動力,更會在創新過程中豐富自己的智慧,為企業創造財富。創新型人才,是企業最歡迎的人才。
   (8) 承受能力。
   心理問題已成為困擾當今社會的一大難題,繁重的生活壓力、複雜的社會關係、嚴峻的就業形勢都能導致職場人士心理失衡。大學畢業生應該有清醒的認識:工作不輕鬆,隨時會遇到各種困難。保持樂觀的心態,不但能幫助自己走出困境,也讓他人放心。用人單位注意應聘者性格是否樂觀積極,原因就在於此。敢於承擔壓力的人,才能克服困難、取得成就。
   (9) 協作性。
   競爭與合作是人類永恆的主題,在職場更是如此。用人單位看重應聘者的競爭性,更看重合作能力。一個不能與其他人友好相處通力合作的員工,會導致整體效率的降低和公司的不團結,所以,用人單位往往錄用一個能力平平,能夠與人合作的人,也不願要一個不屑與他人接觸的個人主義者。
   (10) 交際能力。
   事業成功有諸多因素,人際關係網是很重要的一條。
   一個善於交際的人能夠得到更多的信息、機會、工作上的便利。通過與他人的交往,同時也豐富了自己的見識,傳播了自己的名聲。有些人天生不擅交際,需要慢慢培養。除了對交際能力有特別要求的行業,一般公司不會要求每個應聘者都能長袖善舞,只要求應聘者具備溝通能力。 大學畢業,是終點也是起點。畢業生只有認清學校與社會的區別,瞭解自己的地位,才能轉變角色,最重要的是,要有“社會化”的意識,從思想上擺脱學生身份。 大學畢業,是事業的開始,是人生的嶄新起點,畢業生面對的,不只是職業的艱辛,還有挑戰的樂趣,超越自我的喜悦和成功的快樂。要以積極的心態面對就業,就業的第一步,就是為自己選擇一份工作。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