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教師的建議》有感7篇 教師建言:讓你成為優秀的學生

來源:巧巧簡歷站 2.71W

《教師的建議》是一本針對教師職業的指南,提供了豐富的教學經驗和實用的教學技能。本書內容通俗易懂,適合新手教師及有經驗的教育者閲讀,能夠幫助他們更好地發揮自己的教學能力併為學生提供更優質的教育。

讀《教師的建議》有感7篇 教師建言:讓你成為優秀的學生

第1篇

説起寫日記,真是好多年前的事了。國小里老師逼着寫也就寫了,在中學和大學,也能堅持着寫一寫。工作後,總感覺自己在學校太忙太累,上課、批作業,回家後只想好好放鬆一下自己,哪還會想到記日記。有時上課時或課後發生了一兩件覺得有意思或值得重視的事,當時想記,但卻沒有付諸行動,等到想寫下來時,早已忘得精光。寫案例反思、論文時,苦苦回憶課堂的情形,但有的時間相隔太長,根本想不起來了,所以只能就近取材,這不能不説是一種遺憾。總是想,要是當初記下來該多好啊。

今天讀了蘇霍姆林斯基的《關於寫教師日記的建議》一文,頗有感想。蘇霍姆林斯基説:我建議每一位教師都來寫教育日記。教育日記並不是什麼對它提出某些格式要求的官方文獻,而是一種個人的隨筆記錄,在日常工作中就可以記。這些記錄是思考和創造的源泉。那種連續記了10年、20年甚至30年的教師日記,是一筆巨大的財富。每一位勤于思考的教師,都有他自己的體系、自己的教育學修養。我想,這些話對我們年輕的教育工作者來説應該是鼓勵和鞭策。我們年輕,富有旺盛的'精力和激情;我們年輕,有着充足的時間。我們如果每天少聊一次天,少打一次牌,少上一次網,少看一集電視劇……我們就能擠出一些時間用來寫教育日記,我們就會感覺生活的充實。長期堅持下來,當我們回首的時候,一種成就感會油然而生。我們又何嘗找不到教育生活中的快樂呢?

文中還説:記日記有助於集中思想,對某一個問題進行深入思考。確實,在寫日記的時候,此時的我們往往能靜下心來,對一些問題進行深入的思考。有思考,我們的教育生活才會變得豐富多彩;有思考,我們的思想才能逐漸走向成熟;有思考,我們的大腦才能變得更加智慧。如果沒有思考,我們與機器又有什麼區別呢?我們是創造者,我們的工作是富有創造性的,我們工作的對象也是富有創造性的活生生的人。離開思考,我們的工作將像一潭死水;離開思考,我們將不能被稱為人民教師。

“日記能教給我們思考。”的確,如果我們真的去做了,堅持了,那我們將是既懂理論又能實踐的真正的教育工作者。

如果我們都有教育理想的話,如果我們想成功的話,如果我們想不枉被稱作人民教師的話,那就讓我們行動起來,每天都寫一篇教育日記。每天想一點,每天記一點,到將來那就是一筆寶貴的財富。

讀《教師的建議》有感7篇 教師建言:讓你成為優秀的學生 第2張

第2篇

利用假期時間,閲讀了蘇霍姆林斯基的《給教師的建議》一書,書中給教師提出不少的教學建議,每一條建議都是幫助老師解決教學中的實際遇到的問題,其中有的是用實際事例,有的是一些的理論分析,最多的都是蘇霍姆林斯基教育教學中的親身遇到的問題和真實教學案例,閲讀這本書,對教師教學大有益處,也是我開闊眼界,啟發非淺。本次期末考試成績出來後,有幾個孩子的成績不是很理想,家長們很着急,紛紛詢問如何才能有效地提高孩子的學習成績,其中談到最多的方法就是利用假期為孩子補課。這是家長為孩子尋找的解決方案,那麼我能為孩子做些什麼呢?蘇霍姆林斯基在書中的第一條建議就是“請記住:沒有也不可能有抽象的學生”。其中主要就是討論如何看待班上學習有困難學生的問題,並給出了建議。

“學習上的成就這個概念本身就是一種相對的東西:對一個學生來説,“100分”是成就的標誌,而對另一個學生來説,“80分”就是了不起的成就。教師要善於確定:每一個學生在此刻能夠做到什麼程度,如何使他的智力才能得到進一步的發展,——這是教育技巧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這是蘇霍姆林斯基對學生學習成績的觀點,每個孩子的成功都是相對於自己來説的,教師應該充分地瞭解自己的學生各個方面,知曉學生的各種特點與個性,任何時候不拔高,不低估,這樣才能中肯地給予科學合理的評價,才能較好地把握學生的生長髮展方向。

“不同的兒童要達到這個知識的水平和範圍,所走的道路是各不相同的。有的孩子在一年級時就已經能完全獨立地讀出和解出解決問題,而另外一些孩子直到二年級末甚至三年級末才能做到這一點。教師應當善於確定:要通過怎樣的途徑,要經歷什麼樣的阻礙和困難,才能引導兒童接近教學大綱所規定的水平,以及怎樣才能在每一個學生的`腦力勞動中具體地實現教學大綱的要求。”這段話,給我的啟發很大,無論是對待優等生還是學困生,要幫助他們學習,首先就要了解他們在學習中將會遇到何種困難,這樣才能很好的指導學生的學習。

3、積極採用個性化教學方法幫助學生達到教學大綱的要求;

設計符合學生的教學方法,在建議中,蘇霍姆林斯基以一位數學老師的教學方法為例,建議我們分層設計教學方法。教學中,將學生進行分類,依據學生的不同特點,分別給予不同的教學指導。這個方法的前提是必須對學生有深入的瞭解。借鑑以上的建議,如何對班上學生進行輔導,有了一點想法。

1、現階段學習能力較弱的學生,設置符合他能力的學習任務;

2、學習習慣較差的學生,與家長聯繫制定家校學習習慣培養計劃,家校聯合努力糾正不良學習習慣;

3、學習動機不足的學生,通過鼓勵機制,引發興趣;

4、讓每一個學生體驗到取得成功的個人的、人格上的歡樂。

第3篇

一本好書能啟迪人的智慧,滌盪人的靈魂。我覺得蘇霍姆林斯基的《給教師的建議》就是這樣的一本好書。它猶如一泓清泉,清爽甘甜,沁人心脾;它彷彿是我的一面鏡子,時刻映照着自己;它又好像是我慈祥師長,不斷地給處於茫然中的我以指引。大師的形象雖然模糊,但大師的指引卻是那麼具體。我從今年的讀書節開始讀這本書,已經讀了六週了。

蘇霍姆林斯基是一位具有30多年教育實踐經驗的教育理論家。他寫的《給教師的建議》一書中共談了一百條建議,讀着此書,就好像有一位智者站在你面前,他循循善誘,給我排解煩惱,給我指點迷津,又猶如一位和藹可親而又博學的老人,在我遇到困難的時候及時給我以幫助,讓我充滿信心……

書中每一條談一個問題,有生動的實際事例,也有精闢的理論分析,很多都是蘇霍姆林斯基教育教學中的實例,娓娓道來,有益於教師開闊眼界,提高水平。書中眾多理論對我影響深遠,其中給我印象最深的是第二條“教師的時間從哪裏來?一晝夜只有24小時”。一看着題目我就被深深吸引了。是啊,我們經常聽到老師們這樣談論“我忙,沒有時間啊。”平時我也經常這樣地抱怨。一晝夜只有24小時,每天在單位工作的時間只有8小時,而且這8小時是排得滿滿的:備課、上課、批改學生的作業、輔導學習能力比較差的學生、還要時常接待家長、處理學生之間發生的摩擦,另外搞好班級的環境佈置,完成大隊部的工作等等,已經是有點應接不暇,更何況現在還要抽出時間來搞科研;晚上回到家還要忙着家中瑣碎的事情。那麼教師的時間到底從那裏來呢?帶着這個問題與煩惱我仔細閲讀了這一章節。書中寫到:每天不間斷地讀書,跟書籍結下終生的友誼。潺潺小溪,每日不斷,注入思想的.大河。讀書不是為了應付明天的課,而是出自內心的需要和對知識的渴求。如果你想有更多的空閒時間,不至於把備課變成單調乏味的死摳教科書,那你就要讀學術著作。

對啊!這段話發人深省,讓我從本質領悟了一些教育技巧的奧祕。我不應該總是抱怨沒有時間,抱怨事情太多,我應當在自己所教學的語文這門學科中,使學校教科書裏包含的那點科學基礎知識,成為入門的常識。在科學知識的大海里,我所教給學生的教科書裏那點基礎知識,應當只是滄海一粟。明白了這些道理,一切抱怨都拋到了一邊。書中所舉的那個歷史教師的例子就是最好的證明。他的成功之處就是用他的終身的時間在擴大自己的知識海洋,持之以恆地提高自己的教育技巧。教師的時間問題是與教育過程的一系列因素密切相關的。教師進行勞動和創造的時間好比一條大河,要靠許多小的溪流來滋養它。怎樣使這些小溪永遠保持活力,有潺潺不斷的流水,這是我們安排時間時應該首先考慮清楚的!

有句話我一直非常喜歡:“要想給孩子一杯水,自己先要有一桶水。”這在我們教育事業中尤為重要。蘇霍姆林斯基在許多條建議中都提到,教師要提高自己的教育素養,就必須要讀書,讀書,再讀書。要把讀書當作第一精神需要,當作飢餓者的食物。教師應該要不斷培養自己讀書的興趣,要喜歡博覽羣書,要能在書本面前靜下心來,善於對書本中的內容深入地思考。確實,我們教師教給學生的那點基礎知識,只是滄海一粟,教師要想提高自己的教育水平,在教學時遊刃有餘,這就需要持之以恆地讀書,不斷地補充自己的知識的儲備能量,使自己的知識海洋變得越來越寬廣,讓自己的“一桶水”永遠取之不不盡、用之不竭。

一個人只有不停地讀書,讀好書,讀有意義的書,才能從知識的海洋裏汲取更多的營養,才能不斷地充實我們的頭腦,提升我們的思想,才能讓我們擺脱“坐吃山空”、“無物可教”的尷尬境地!蘇霍姆林斯基説過:“一個真正的人應當在靈魂深處有一份精神寶藏,這就是他通宵達旦地讀過一二百本書。”

古人云:“開卷有益”。常讀書和常思考,會使我們勇於和善於對自己的教育教學作出嚴格的反省和內省,既不憚於正視自己之短,又要努力探究補救途徑,更要擅於總結自己的或同行的成功經驗,從中提煉出可供借鑑的精華,為理論的突破夯實根基。讀《給教師的建議》,我想對自己及老師們説一句:讀書,能使你的知識變得更豐富,若干年以後,“教科書在你眼裏看來就淺易得像識字課本一樣了”。

作為老師,我們要想盡一切辦法去點燃學生心靈中“想成為一個好學生”的火花,愛護好這點火花,使他能熊熊燃燒。

第4篇

説實話,我一直有看書的習慣,但與教學有關的書,看的確實很少,然而前蘇聯著名的教育理論家和實踐家蘇霍姆林斯基的《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卻讓我愛不釋手。書中每條建議談一個問題,既有生動的實際事例,又有精闢的理論分析,很多都是蘇霍姆林斯基教育教學中的實例,用平實的語言娓娓道來。這本書裏所傳達的真知灼見,到今天仍值得我們細細品味,也使我感受頗深。

首先,給我最大的感受就是教師需要終身學習,堅持閲讀。

“優秀教師的教育技巧的提高,正是由於他們持之以恆地讀書,不斷地補充他們的知識的大海。”

現代教育提出了“終身學習”的觀念,教師要求學生具有“終身學習”的觀念,自己首先要以身作則。所謂:其身正,不令而從;其身不正,雖令不從。以前總是説要想給學生一杯水,教師必須有一桶水,可現在看來,一桶水是遠遠不夠用的,學生需要自來水。一個教師如果不繼續學習,他將不能勝任教師這個工作。對於這一點,我深有體會,以前很少有專業知識方面的學習,近來常有緊迫感,總覺得知識欠缺,“書到用時方恨少”。近一年來,在學習這一塊有了大進步,便覺得自己充實了許多,自信也增強了許多。教育改革的發展指出了繼續學習的迫切性。學校的發展也體現了繼續學習的迫切性。隨家庭擇校就讀也同樣指出了繼續學習的迫切性。所以教師必須要養成繼續學習,終身學習,堅持閲讀的好習慣,給學生樹立學習的榜樣。

“傾聽”與“聽”是兩個不同的概念。聽是入耳,一種生理遊戲,但不一定入心,別人説話你聽到了,僅僅是一種聲波和信號,是人的一種本能而已。而傾聽呢,是一種身心兩方面的活動,既入耳又入心,需要注意力的高度集中。學會傾聽是非常重要的,傾聽不僅是一種交往藝術,更是一種美德。教師當然需要傾聽,烏申斯基説:“如果教育者希望從一切方面去教育人,那麼就必須從一切方面去了解人。”真正的教育必然是從心與心的對話開始的,而心與心的對話又是從真誠的傾聽開始的。教師善於傾聽才能理解孩子,才能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學,從而提高自己的水平。工作之餘,善於傾聽又會讓你交到知心朋友,擁有和諧融洽的家庭關係。因此,學會傾聽真的很重要,通過它會讓你學到更多的東西,也會讓你得到許多東西。

優秀學生是相似的,“差生”卻各有各的“差法”。在這篇文章中,作者告訴我們每個老師:“那些特別的孩子正是通過犯各種各樣的錯誤來學習正確的;我們永遠都不要絕望,是因為只要我們充滿期待,他們或許很有希望。”“照亮學校的將永遠不是升學率或者其他名和利的東西,而是聖潔瑰麗的師道精神,是一種對孩子的不染一絲塵埃的博大的.愛,和對每個孩子作為無辜生命的深深的悲憫。懷着愛與悲憫,我們不放棄,絕不放棄。讓我們專著的神情告訴所有人,我們沒有放棄。”從這些話中我深深地感受到用愛心去開啟學生心靈的窗户,走進學生的心靈世界,成為他們的良師益友的重要性。只有百花齊放才能迎來滿園的春色!只有本着不拋棄、不放棄的信念,我們才能收穫為人師的感動,才能獲得從教的幸福感。

以上只是我讀了本書後的點滴想法,讀着著作中的每個建議,就像正在一步步登上新的台階,也使感受到了教師職業的幸福,同時對自己的職業也有了更新的認識。我想:要成為一個優秀的教師,書是必不可少的。

“鳥欲高飛先振翅,人求上進先讀書”讀書吧!成長吧!

第5篇

我讀了蘇霍姆林斯基的《給教師的建議》,其中“一個“差生”的“思維的覺醒”一文,讓我感觸頗深。文中的主人公是一個叫巴甫裏可的差生。用老師的話來説:“看來,這孩子沒有能力掌握知識”。教他識字的女教師給他的鑑定是:思維遲鈍的兒童。在一節植物課上,學生們在學習用各種方法把果樹嫁接到野生砧木上去。巴甫裏克成功地完成了這項實驗,並且在試驗中提出了自己獨特的見解。這消息很快就傳遍了全校。許多孩子都想用同樣的方法培育樹苗,而搞成功的只有3人,其中2人是女孩子。而生物教師自己,據他本人承認,連一根樹枝都沒有種活。而他的智慧——用自然學科教師的話來説,是“表現在手指尖上”。一位教師在校務委員會的會議上説:“這個五年級學生會做的事,是有經驗的園藝工也很少能做成功的。”

從這件事情上開始了巴甫裏克的“轉變”。巴甫裏克身上那種害怕、拘束、猶豫的表現消失了。現在,當他在課堂上回答問題的時候,他已經不是在竭力回想教科書裏的什麼地方是怎麼説的,而是在出神地思考着,從他所看到和觀察過的東西里引出結論來。巴甫裏克現在帶着那麼強烈的求知慾聽着教師們講課,使一些教師感到有些意外。

巴甫裏克他是不幸的,在“分數第一”的教育思想下,記憶能力差、不會解答數學題的孩子,就算你不斷的補習也是個“反應遲鈍、無可救藥”的落後生。巴甫裏克他又是幸運的,因為他們五年級開設了他特感興趣的“植物學”這門課程,因為“那位植物學教師善於安排課堂教學,他不僅要求學生像平常所説的那樣“掌握教材”,而且讓學生去自己獲取知識。”在這裏他的思維覺醒了,他的才能有了展現的舞台。經過努力,他最終成了農藝師並找到了一份好工作。

巴甫裏克的故事感動着我,正是這樣刺眼的字眼兒映入我的眼簾,讓我再次打開電腦,搜索到《少年中國強》其中一期節目,專心致志地又看了一遍“何不凡”的故事。何不凡——他的出生給媽媽帶來了喜悦,他的出生讓媽媽真正認識到自己長大了,他的出生讓媽媽看到了他是一個“不平凡”的孩子,所以取名——不凡!下面就讓我們一起走進何不凡的世界。

巴甫裏克、何不凡,乍一看都是所謂的差生,但就像節目當中説的那樣,他們對待事物的態度只是極度的.喜歡和極度的不喜歡,喜歡的全身心投入、專心致志地學,絞盡腦汁、煞費苦心地想,付諸實施、精益求精地做;不喜歡的則反之,一切都不在乎。例如:學校六年級6班的何鈺傑同學特別喜歡古文,他的風采我們已在校園晨會上一睹為快,他用不到兩個月的時間背完了《國學》教材的上下冊32篇文言文和32首詩,已經讀完郭校長送他的《後漢書》,而且他已經能寫小古文了,最近他又在給老師及同學寫傳記了,其中已經寫了28個同學和3位老師,在傳記中,他把每個人物的外貌、性格、愛好都淋漓盡致地展現了出來,沒有雷同,沒有編造,沒有抄襲,完全原汁原味兒。自從喜歡上《國學》這本書開始,一個有點木納、從不善於主動表達的他,讓所有的老師同學對他刮目相看———何鈺傑,他有着自己美麗的夢想,長大後當一名作家。喜歡上《國學》的那一刻,就是何鈺傑思維覺醒的成長曆程,而郭校長就是幫助何鈺傑思維覺醒的那個關鍵人。在我們的教學生涯當中,也許還會碰到像何不凡、巴甫裏克這樣的若干個孩子,但此時的我已學會不再生氣憤怒,因為我有了學習目標,我要像何不凡媽媽一樣堅定自己的信念,像郭校長一樣擁有一雙慧眼努力地呼喚孩子思維的覺醒。

作為教師的我們只有善於發現、開掘學生的閃光點,根據孩子的個性及興趣對其進行引導,使學生形成陽光般的心態和健康的人格。相信每個孩子都會成為我們祖國的建設者,只是領域不同,所以我們一定要因材施教,不要對任何孩子放棄希望!

第6篇

?給教師的100條新建議》,作者是上海市北郊學校校長鄭傑。“不妨一讀此書,這是一本無害的書”。這就是鄭校長在《給教師的一百條新建議》中第一句話,就從一種別樣的角度吸引着我。此書是一位校長給教師的建議,也是一位教育改革者的暢想。他關注教師的生命質量,走進教師的心靈世界,並努力為教師增添職業歡樂。每一條建議都閃爍着思想的光芒,讓人反覆咀嚼,受益無窮。我就對其中的一條建議“每個人都應成為優質服務的提供者”談談自己的感想。

有位特級教師曾説過:“教師的工作,説到底是一種服務——一種教育的服務,服務中的教育。作為一名教師,積累的也無非是服務的本事罷了。”在競爭日益強盛的今天,教師不但要明確教育服務的意識,還要提供優質的服務。

服務是一種崇高的精神。由於長期形成“師道尊嚴”意識的影響,教師習慣地把自己當成一個知識的擁有者、教學的主宰者甚至有時候不是教師為學生服務,而是學生在為教師服務,如很多公開課,就是全體學生為老師的表演而服務的過程。

仔細分析我們的教育工作,從學生的學習、紀律、行為習慣的養成,甚至包括為了孩子的教育,對家長所做的工作,哪一樣不是服務性質的?教師要轉變觀念,以一個服務者的心態去對待工作,遇到問題,我們首先要考慮的是自己有沒有服務好?哪兒出了問題?怎樣做更好?這樣不但能使問題得到圓滿解決,還會為教師自身贏得更高的聲譽。服務意識是未來人的基本素質,只有從心底裏做好服務準備的教師,才能培養出高素質的人才。

“以人為本”的教育就是要求只有教師真心服務於學生,才能給學生創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有利於學生學習、成長。學生學習趕不上去,教師要幫助他們補課;學生學習習慣不好,教師要幫助他們改正;學生在成長中遇到了麻煩,教師要幫助他們分析原因,解決他們的實際困難,所有這一系列的幫助,都是對學生的服務。班裏有一個孩子,自控能力較差,還經常欺負同學。對於這樣的同學,我除了平時多關心一點,耐心細緻地做好思想工作以外,還經常讓他做一些小事情,使他覺得老師很看重他。慢慢地,他開始主動關心起班級、主動幫助同學了,自控能力也得到了增強,學習積極性也日益高漲,學期結束評上了“飛躍之星”。這就是教師根據孩子的特點專門對他進行的有效教育,這是一種有效服務。

一位老教師説過:“做別的工作你也許面對的是冰冷的機器,但是要記住,你從事了教師的職業,你面對的永遠是有感情的人。”教師不是要求學生尊重自己,而是先讓學生成為自己的偶像從而去贏得他們的尊重;不是用嚴格控制或批評懲罰去征服學生,而是瞭解所教的孩子的心理需求,設法用自己的魅力,用身上藴含着的真善美的因子,以及得體的語言、激情和幽默去吸引並指導着每一個孩子。要想學生所想,多站在學生的角度思考教育的問題。只有與學生建立起牢固的情感紐帶,才能得到學生的尊敬和愛戴,獲得良好的教育效果。在班主任工作中,教師可以組織許多的活動讓一個集體充滿温馨,讓孩子感覺我喜歡這個集體,喜歡這個老師。有了一種良好的'情感,教師的許多要求學生就容易接受,執行的就比較好。

教師要站到被服務者立場上去思考問題,瞭解他們所期所盼,為他們解除成長的煩惱,為他們做好服務。一多微笑。微笑能改變學生心境,更奇妙的是能改善教師自己的心情。教師應讓微笑伴隨學生的成長。特別是對待那些後進生,他們更需要教師的微笑。教師越是在生氣的時候越要自己保持微笑,這樣教師的言行才不會偏頗。二是學會傾聽。教師要做孩子的忠實聽眾,要捨得花時間讓學生説,要沉得住氣,讓學生説完。這不但是對學生的尊重,也是瞭解學生心理以便“對症下藥”的重要手段。比如有些孩子生氣的時候來找你説事,你靜靜地聽他説完,也許他的火氣也下去一半了,這時候你説的話他會更聽得進。三要有寬容之心。教師應耐心冷靜地處理學生出現的問題,尊重他們自己的選擇。要允許孩子犯錯誤,而且是反覆犯錯。如果孩子各個都是行為優秀,那麼教師的功能就少了一大半。

教師要讓自己的課堂儘量精彩一些,讓孩子們學得開心,儘量輕鬆。教師要精心備課,製作精美的課件,用生動幽默風趣的語言組織課堂,讓孩子專心學習。對一些學習有困難的學生,還要找其他的時間進行個別的輔導。讓每一個孩子都能發展地更好。

家長是教育事業發展和人才培養的堅強後盾,家長最應受到學校和老師熱情接待和服務。但實際上並非如此,在很多時候,對付學生的一個殺手鐗就是“請家長來!”。提高服務意識,應該從對待家長的態度做起:主動與家長交流教育心得,討論恰當的教育方法,多家訪或作電話訪問……。無論是“優秀學生”的家長,還是“後進生”的父母,他們都是學校生存的基石,我們都應以同樣的服務態度對待。家長如果有什麼困惑需要你的幫助,教師都要不遺餘力地幫助,熱情服務於家長,將家長作為最可信賴的夥伴,可以使我們的教育事半功倍。不論是家長髮來短信告之孩子有些感冒請多加照顧還是請老師嚴格要求,教師都要認真對待。

當我們接受別人提供的服務時,我們要對別人的服務心存感激,還要寬容,要善意地理解對方所提供的服務的出發點是好的。當你學會感激之後,你會醒悟,正是你的服務對象給你的生命如此精彩的內容。有些教師在平凡的崗位上幹出了不平凡的成績,或者成為優秀、特級教師等,都要感激服務對象給你提供的機會。一個人在別人獲得滿意服務時,他本人也會感到充實快樂。誠心誠意的服務,將給我們的生命更多驚喜,內心也會安寧,就會有幸福感,就會感到工作着的美麗。

第7篇

偶然從書店的角落中看到由前蘇聯著名教育家b·a·蘇霍姆林斯基著的《給教師的建議》.扉頁上寫着:如果你想有更多的空閒時間,不至於把備課變成單調乏味的死摳教科書,那你就要讀學術著作.利用這2個星期的假期細細的閲讀一番,書中每一條談一個問題,有生動的實際事例,也有精闢的理論分析,很多都是蘇霍姆林斯基教育教學中的實例.通過假期中對這本書的閲讀與學習,它讓我明白了許多鮮明的教育觀點,也有許多心靈感觸,在此談談我的體會.

它是20世紀蘇聯教育經典書籍之一,雖成舊,卻給了我深刻的回憶.

蘇聯當代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是一位具有30多年教育實踐經驗的教育理論家.他寫的《給教師的建議》一書中一共談了一百條建議,涉及到教學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種問題,並給出實例來加深真實感,更能引起我的共鳴.書中的理論為我指點迷津,對可能遇到的困難提出建議和措施,讀了以後增加了信心.

書中寫到:每天不間斷地讀書,跟書籍結下終生的友誼.潺潺小溪,每日不斷,注入思想的大河.讀書不是為了應付明天的課,而是出自內心的需要和對知識的渴求.如果你想有更多的空閒時間,不至於把備課變成單調乏味的.死摳教科書,那你就要讀學術著作.

這段話發人深省,讓我從本質領悟了一些教育技巧的奧祕.我不應該總是抱怨沒有時間,抱怨事情太多,我應當在自己所教學的這門學科中,使學校教科書裏包含的那點科學基礎知識,成為入門的常識.在科學知識的大海里,我所教給學生的教科書裏那點基礎知識,應當只是滄海一粟.明白了這些道理,一切抱怨都拋到了一邊.書中所舉的那個歷史教師的例子就是最好的證明.他的成功之處就是用他的終身的時間在擴大自己的知識海洋,持之以恆地提高自己的教育技巧.教師的時間問題是與教育過程的一系列因素密切相關的.教師進行勞動和創造的時間好比一條大河,要靠許多小的溪流來滋養它.怎樣使這些小溪永遠保持活力.

"學習的願望是一種精細而淘氣的東西.形象地説,它是一枝嬌嫩的花朵,有千萬朵細小的根鬚在潮濕的土壤裏不知疲倦地工作着,給它提供滋養.我們看不見這些根鬚,但是我們悉心地保護它們,因為我們知道,沒有它們,生命和美就會凋謝."書中提到這個問題就是興趣的培養,興趣是學習的動力,是點燃智慧的火花.因為興趣是學習成功的祕訣,是獲取知識的開端,是求知慾望的基礎.

聯繫教學中,一再地強調提高學生學習興趣是關鍵;再聯繫生活中的自己,何嘗不是興趣產生動力.

通過對《給教師的建議》一書的學習,確實獲益良多.我準備把在書中學到的理論運用到新學期的教學中去,在工作和學習中爭取不斷的進步.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