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無問西東觀後感7篇 “境遇交織,無問才終”。

來源:巧巧簡歷站 2.48W

電影《無問西東》是由導演畢贛執導,黃曉明、王力宏、陳坤、姜文等實力派演員聯袂出演的一部現代史詩般的影片。影片以北京電影學院為背景,講述了幾位學生從青澀少年成長為成熟人物的人生故事。電影以其深刻的人物描繪、出色的演繹和精彩的故事情節,引發了廣大觀眾對於命運、人性和價值觀的思考。

電影無問西東觀後感7篇 “境遇交織,無問才終”。

第1篇

她認為好的,我則無疑。很多電影都是她看後推薦給我的,比如《梵高傳》《驢得水》等,事實證明,她的鑑賞力、思考力在我之上。何況,我倆之間,一直保持“奧迪”的親密度——四個零:交流上零障礙;思維上零距離;感受新知零差距;讀書討論零隔閡。

有時感慨,生命真是充滿玄妙:從自己身上“掉”下來的一塊肉肉兒,長着長着,就成了自己的知己。這就是上蒼給予“母親”偉大時,饋贈的意外之一吧。

“也許,他們對快閃般的鏡頭和敍述方式不適應吧。這是青春勵志片。需要用自己的積累,重新diy一下,張力無限。”女兒站在我的書架前,接我的話茬兒。隨後,她快速地從抽走《西南聯大行思錄》。

小年這天下午,女兒請我看了《無問西東》。這可是她第二次看了,我確定陪我觀看約高於電影更吸引她後,深表謝意。我內心裏還是有點小確幸的,都説女兒是父親上輩子的情人,我也算霸道,“搶”了他的小情人兒,主動請我觀影,且還vip“包場”。

第一次被請vip,不大習慣哩。影院裏的沙發椅子,蠻大蠻舒服的,“電鈕”一摁,下面的沙發呈上腳來,瞬間變成一張軟軟的沙發牀,我趕緊又調一調,變成最舒服的坐姿。這要是擱小時候看電影,就是村長級的佳座了,就是村長吧,也只能是在“滋拉滋拉”響的放映機後面,他要等着放一會兒後,宣佈“耕地上肥”重要通知的。

小時候還真做過看電影的夢:一個屏幕前,我一個人的小板凳隨便坐,放映時沒有“假演片”。(每次電影正片開始前放的宣教片)而此時,做夢夢不到的事,實現了,比夢精彩上千倍。

場景快閃式推進。清華校園,西南聯大校園;烽火戰場、現代商場交叉變換。但主線是清晰的。像片名一樣,《無問西東》出自清華大學校歌中的“立德立言,無問西東”,換言之,美好的德行和與人有益的言辭是青春飛揚的根基。影片時間跨度大,從1920年代到現在。空間跳躍寬,幾個場景並行推進,可謂縱橫交錯。別具匠心的剪輯手法,穿越百年中國,實質是展現四代人青春的迷惘和嚮往、信仰和自由以及勇敢等等。

往窄點説,把它當作水木清華百年興衰的一個記錄片,更好看些。

它打破了我們原有的觀影模式,着重於不同時空的不同年代的年青人的羣塑。人物沒用原名,但故事都是原型,需要動用你的原始積累來組合。甚至一個場景就是一個人物的剪影。説個例子,在敵機的轟炸聲中給學生上課的和“靜坐聽雨”的教授們,都確有其人,只不過在片尾裏呈現名字,或更準確説,這些大師早已深藏於我們的精神領域裏了。

大屏幕前的我和女兒,神情專注。電影大約進行了20分鐘。忽然,進來兩人,身影清晰,正值青春年華的模樣兒。

“看來咱不是包場啊,這時才來的。也是看第二遍的?”我衝女兒嘀咕一句。

“不會這麼尷尬吧,我們坐在他們的座號上了。”女兒有點不自在。

我伸手抓起了包,準備起身讓座。這當兒,倆青春年華,一個打着小手電,一個手拖餐盤,走到近前。“貴賓,這是本場贈送你們的兩個甜桶冰淇淋,兩桶苞米花,請慢用。”我連説,謝謝,謝謝你們。

忍到她倆走後,我與女兒悄悄大笑,女兒説,vip以前她也看過的,沒見過這種形式的被貴賓,可能過小年的緣故吧。

笑過之後,《無問西東》也來到了淚點,多是被西南聯大校園裏的場景打動,更有王力宏主演的沈光耀,家訓在耳,毅筆從戎的果敢,以及他在戰場上撞擊敵機、敵艦犧牲的那一時刻。這個人物原型,應是就讀過清華大學的沈崇誨。

影片結尾,不是花絮,而是再現影片場景,裏面加上人物的姓名,大多來源於西南聯大的師生。我也懂了,女兒為啥回家後直奔《西南聯大行思錄》了。

這是影院燈亮起來後,停在大屏幕中的“主題”。女兒提醒我,你是最珍貴的。

每個人都是珍貴的。在女兒眼裏,我是最珍貴的。而,我這個做女兒的,在我心裏媽媽也是最珍貴的。

張震所飾演的張果果最後打電話決絕透露商業機密,台詞沒有記住、只是覺得在這個爾虞我詐的商業戰場,張果果兜兜轉轉、最終還是保持了自己忠貞善良的底線。試問在如此利益誘惑的社會,又能有多少人能做到這個?

60年代黃曉明和章子怡的故事實話我沒看懂、明顯的一文藝mv,能記住的就“逝者已矣,生者如斯”這句話了,已經發生的事、已經逝去的人,對這些最好的方式就是活好當下,別讓逝去的人逝去的沒有價值。自己的理解、沒看懂這段導演演了個啥意思,難道就是告訴大家爆炸了個核武器,大家記住這段艱辛歷史?不懂不懂。

沈光耀的故事是這個影片裏面我最喜歡的了,尤以沈母最為感動。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三代五將的家庭,太能洞察功名利祿的虛幻,沈母愛光耀,同時也保護了他的翅膀。沈母知道:光耀是父母的,同時也是他自己的,所以放他千里求學。無疑、光耀的父母給了他人生最大的財富——人生的樂趣、對愛情的喜歡,對為人父母的過程享受等等等等,其實這些都可以概括為四個字:精神財富。

片子最後的彩蛋、故事的原型都是近現代中國頂尖大師、致敬!

電影無問西東觀後感7篇 “境遇交織,無問才終”。 第2張

第2篇

如果説,電影《無問西東》裏這些人物,誰和生活中的我們最像,那便是吳嶺南。吳嶺南雖然實課成績較差,但是國文卻很好。身在洛麗塔的他處於青春的迷茫期,不知道自己要什麼,也不知道如何將自我的優勢發揮到最大,即便身在國內頂尖學府,內心依舊迷茫慌亂。最終在一代文豪泰戈爾的一段演講中與自己和解、釋懷並做到影響他人。仔細想想,誰的人生中不是如吳嶺南一樣,有過迷茫期呢,然而並不是每個人在迷茫期的時候都有一個類似泰戈爾的人點醒自己,讓自己從迷茫中解脱出來。

電影4個故事,很長又很短,像是一下子説盡了人世間的喜與樂,悲與苦,但是又意猶未盡,知道這僅僅是人物生命的某一個階段而已,接下來還是要摻雜着悲歡離合過下去。通過此片可以看出,導演實際上是個悲觀主義者,全篇傳遞了太多的悲觀和傷感,然而也能看出她希望這個世界是美好的,所以她選擇用“善良與愛的傳遞”這個意念來銜接四個看似沒有多大關係的故事。

吳嶺南從泰戈爾那裏悟出了人生真實性的重要性,從而和自己和解並將此傳遞給沈光耀及西南聯大的一眾學生,沈因此聽從自己內心的召喚去當空軍,為危難中的國家出一份力,軍中擁有較好物資補給,善良的沈光耀將軍中的食物投放給蒙自村中的孩子,從而讓陳鵬得以活下去,成為對國家有用的人,陳鵬和王敏佳用失去生命的代價讓李想不再懦弱學會付出,在災難面前將生的希望留給了張果果的父母,張果果又救了“陳”姓的四位雙胞胎女孩兒,也許這四個孩子從小獲得過他人愛的資助,也會將這份善良和愛傳遞下去。

最後不得不説,優秀的電影和文學等作品還是很偉大的,像是一個媒介透過另一個時空,傳播世界和人性的多面性給觀眾,帶給觀眾反思與愛,讓我們學會在恐懼中拒絕產生恐懼的行為,在愛中散發愛的光芒,終於明白了藝術來源於生活,又高於生活的道理。

電影《無問西東》,是個有關愛與堅守的故事,在四個不同年代下,幾位主角在美好的年代遭受了最殘忍的考驗,他們在時代洪流的沖刷下,思索自己的立世之道,堅守自己所思,愛自己所愛。

吳嶺瀾面對的是前途渺茫,他一開始很迷茫,後來老師一句話點醒了他。而泰戈爾與校中眾前輩的淡定從容,成了他心中不夜的明珠。後來縱使有戰爭的磨難,但依然是泰山壓於頂亦能從容不迫,而他的所作所為也影響着沈光耀。

沈光耀是富家子弟,父母不希望他去當兵,在他們看來,當兵打仗是為了功名利祿,而他們不想獨子還未知道自己要什麼,就先失去性命。“這世間不缺完美的人,缺少的是從心裏往外的真心、正義、無畏和同情”,這一句話,讓光耀眼中的火苗燃燒了起來。後來他雖以身殉國,但他的愛和呵護,讓許多孩子得到了救助和保護,其中就有陳鵬。

陳鵬和王佳敏面對的是世間惡意,對於王佳敏而言,死而復生並不是幸福,真正讓她感到幸福的是陳鵬温暖的愛意和呵護,最讓人動容的莫過於落葉下的那幾盒雪花膏。世上所有的人都欺負你、侮辱你、忌妒你、嫉妒你、傷害你,想把你變成最醜的樣子,可在我心裏,你永遠都是當年最美的模樣。王佳敏走在漫天的黃沙中説,“死亡來臨前,我一定要找到你。”眼中滿是深情。

一生一世很短暫,當你發現所愛的,就應不顧一切的去追求,因為生命隨時都會終止。命運是大海,當你能夠暢遊時,你就要盡情遊向你的所愛,因為你不知道狂流何時回來,捲走一切希望與夢想。

第3篇

工作之餘有幸觀看了《無問西東》這部影片,影片中四段故事,四個時空,看似是清華這條主線讓故事聯繫在一起,但我覺得聯繫故事的是人性中最真實的部分。是真心,是正義,是無畏,是同情,這一切的力量,始終能戰勝虛偽,戰勝邪惡,戰勝膽怯,戰勝冷漠,能給我們真實的力量。

影片中梅貽琦和吳嶺瀾的對話深刻地打動了我,吳嶺瀾--一個國文和外語滿分,物理落榜的學生,因為“最優秀的學生都學了實科(現在的理科),我想成為最優秀的學生”而選擇實科。梅貽琦一句話點醒了吳嶺瀾,也點醒了無數青年兒女,他説:“你把自己交給繁忙,得到的是踏實,卻不是真實。”急着追趕別人而繁忙從來都不是真實,真正的充實是有所希冀而心靈深處滿溢出來的、不懊悔也不羞恥的平和與喜悦。

四個年代、四個故事、四種選擇,這選擇無關對錯,只關乎內心,能夠使內心豐盈的選擇就是正確的選擇。不同年代人的幸福感來源和內心的追求!戰爭年代人的幸福感多來源於對和平的憧憬和嚮往;到了信息年代的我們,知識和科技變得唾手可得,似乎就連物質生活也變得漸漸難以滿足我們,這時候內心的充盈就也就更加重要。任何時代,任何人,從來不缺選擇,我們高速公路工作人員也是一樣,既然選擇了這條道路,反問內心,在工作中,看到無數高速公路工作人員構建起的安全張承高速,內心的喜悦與成就感就是人生的充實與喜悦。

正如電影裏那句經典的台詞:“如果提前瞭解,你所要面對的人生,你是否會還有勇氣前來?”我的答案是會,在張承高速工作的時間裏我感受到了紅旗站同事如家人般温暖的關懷,在工作中更加體會到了為人民服務的幸福感與充盈感,我想説:只問無悔,無問西東。

女兒提起電影《無問西東》,説挺好。她認為好的,我則無疑。很多電影都是她看後推薦給我的,比如《梵高傳》《驢得水》等,事實證明,她的鑑賞力、思考力在我之上。何況,我倆之間,一直保持“奧迪”的親密度——四個零:交流上零障礙;思維上零距離;感受新知零差距;讀書討論零隔閡。 時尚説法,“姐妹花”,不是塑料的。是瓷閨蜜。有時感慨,生命真是充滿玄妙:從自己身上“掉”下來的一塊肉肉兒,長着長着,就成了自己的知己。這就是上蒼給予“母親”偉大時,饋贈的意外之一吧。 接着説《無問西東》。“我沒看過,只聽一個文友説,不太好。”“也許,他們對快閃般的鏡頭和敍述方式不適應吧。這是青春勵志片。需要用自己的積累,重新diy一下,張力無限。”女兒站在我的書架前,接我的話茬兒。隨後,她快速地從抽走《西南聯大行思錄》。小年這天下午,女兒請我看了《無問西東》。這可是她第二次看了,我確定陪我觀看約高於電影更吸引她後,深表謝意。我內心裏還是有點小確幸的,都説女兒是父親上輩子的情人,我也算霸道,“搶”了他的小情人兒,主動請我觀影,且還vip“包場”。

第一次被請vip,不大習慣哩。影院裏的沙發椅子,蠻大蠻舒服的,“電鈕”一摁,下面的沙發呈上腳來,瞬間變成一張軟軟的沙發牀,我趕緊又調一調,變成最舒服的坐姿。這要是擱小時候看電影,就是村長級的佳座了,就是村長吧,也只能是在“滋拉滋拉”響的放映機後面,他要等着放一會兒後,宣佈“耕地上肥”重要通知的。 小時候還真做過看電影的夢:一個屏幕前,我一個人的小板凳隨便坐,放映時沒有“假演片”。(每次電影正片開始前放的宣教片)而此時,做夢夢不到的事,實現了,比夢精彩上千倍。來説《無問西東》。場景快閃式推進。清華校園,西南聯大校園;烽火戰場、現代商場交叉變換。但主線是清晰的。像片名一樣,《無問西東》出自清華大學校歌中的“立德立言,無問西東”,換言之,美好的德行和與人有益的言辭是青春飛揚的根基。影片時間跨度大,從1920xx年代到現在。空間跳躍寬,幾個場景並行推進,可謂縱橫交錯。別具匠心的剪輯手法,穿越百年中國,實質是展現四代人青春的迷惘和嚮往、信仰和自由以及勇敢等往窄點説,把它當作水木清華百年興衰的一個記錄片,更好看些。

它打破了我們原有的觀影模式,着重於不同時空的不同年代的年青人的羣塑。人物沒用原名,但故事都是原型,需要動用你的原始積累來組合。甚至一個場景就是一個人物的'剪影。説個例子,在敵機的轟炸聲中給學生上課的和“靜坐聽雨”的教授們,都確有其人,只不過在片尾裏呈現名字,或更準確説,這些大師早已深藏於我們的精神領域裏了。大屏幕前的我和女兒,神情專注。電影大約進行了20分鐘。忽然,進來兩人,身影清晰,正值青春年華的模樣兒。“看來咱不是包場啊,這時才來的。也是看第二遍的?”我衝女兒嘀咕一句。只見那倆“青春年華”直奔我們來。“不會這麼尷尬吧,我們坐在他們的座號上了。”女兒有點不自在。

我伸手抓起了包,準備起身讓座。這當兒,倆青春年華,一個打着小手電,一個手拖餐盤,走到近前。“貴賓,這是本場贈送你們的兩個甜桶冰淇淋,兩桶苞米花,請慢用。”我連説,謝謝,謝謝你們。 忍到她倆走後,我與女兒悄悄大笑,女兒説,vip以前她也看過的,沒見過這種形式的被貴賓,可能過小年的緣故吧。笑過之後,《無問西東》也來到了淚點,多是被西南聯大校園裏的場景打動,更有王力宏主演的沈光耀,家訓在耳,毅筆從戎的果敢,以及他在戰場上撞擊敵機、敵艦犧牲的那一時刻。這個人物原型,應是就讀過清華大學的沈崇誨。 影片結尾,不是花絮,而是再現影片場景,裏面加上人物的姓名,大多來源於西南聯大的師生。我也懂了,女兒為啥回家後直奔《西南聯大行思錄》了。

“謹以此片獻給珍貴的你”。這是影院燈亮起來後,停在大屏幕中的“主題”。女兒提醒我,你是最珍貴的。 每個人都是珍貴的。在女兒眼裏,我是最珍貴的。而,我這個做女兒的,在我心裏媽媽也是最珍貴的。

最近電影《無問西東》熱播,我也去揍了回熱鬧。帶着些許期待,也為這段時間的忙碌而找點休閒。

和平時所看到的電影不一樣的是:劇情從現代一直演到了戰火烽飛年代而後又回到現代。思緒此起彼伏,一開始還真有點“劉姥姥進了大觀園”摸不着頭腦的感覺。看完仔細品味,慢慢琢磨,再看劇情介紹,原來《無問西東》説的是四代人的芳華,四代人的青春,四代人的熱血。電影展現了四代人在貧苦時期年輕學者的迷茫,經典台詞是:“把自己交給繁忙,得到的是踏實,卻不是真實”。戰爭時期老牌知識分子的風骨,經典台詞是:“這個時代缺的不是完美的人,缺的是從心裏給出的真心、正義、無畏和同情。”建國初期青年支邊的熱血, “願你在被打擊時,記起你的珍貴,抵抗惡意;在迷茫時,堅信你的珍貴。愛你所愛,行你所行,聽從你心,無問西東。”和平時期物慾橫流中保持善良的初心,經典台詞是:“看見的和聽到的,經常會令你們沮喪。世俗是這樣強大,強大到生不出改變它們的念頭。可是如果有機會提前瞭解了你們的人生,知道青春也不過只有這些日子,不知你們是否還會在意那些世俗希望你們在意的事情”。四條敍事線連貫在一起,讓整部影片充滿熱血、温情的同時又不矯情。

從《無問西東》這部電影中我明白了生命了珍貴,青春的無畏,也讓我明白我們這一代人太過於浮躁,做什麼事情都是火急火燎,只想快速成功,有時卻忘了自己的初心,就像劇中張果果當他掃墓回來,終於看清了自己的內心,那句“我跟別人不一樣”雖然輕柔緩和但卻那麼擲地有聲。我們這個年代缺少的不是人才,而是對自我保持初心,對事情保持敬畏的人。

電影最後以這句台詞結尾:願你在被打擊時,記起你的珍貴,抵抗惡意;願你在迷茫時,堅信你的珍貴,愛你所愛,行你所行,聽從你心,無問西東。實在是經典,讓我明白,在任何時代,在任何時候,我們都要不忘初心,做最好的自己,做一個善良樂於奉獻的人。

觀眾對一部影片的好感,明擺着,直接拉伸“豆瓣評分”的分值,反過來,“豆瓣評分”又會招攬一輪又一輪的觀眾,“不分青紅皂白”地走進影院,然後帶着滿滿“不問西東”,大智若愚的快感,或是掛着一臉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狐疑,三步一回頭,五步一惆悵的走出影院。

一向懷揣點兒文藝情結,越是生澀,朦朧,迷離的影片,越是直呼過癮,走心的觀眾,越是偏向《無問西東》這類片子,更何況影片導演聚集起來的,像章子怡,王力宏,張震,黃曉明,祖峯這樣強悍的“卡司陣容”,也足以助推着“豆瓣評分”的高度。

能想象得出,導演在這部影片裏是想有追求的,平行,縱橫,交叉,擰巴的四條線最初看起來,一頭霧水,霧水一頭。矜持一點的觀眾,出了影院,還不好意思向身邊看過影片的人問個究竟。四個故事,四個人物,有點像四根麪條擰成了一根粗大的“麻花”,放在“油鍋”裏好一陣煎炸,香倒是蠻香,卻有點生硬,嚼得有點牙疼。導演又很想將這根擰在一起的“麻花”,炸出“民國”,“抗戰”,“_”和“現代”的味道來,然而,嚼在嘴裏,還是比不上“爆米花”的味道。

影片中不斷出現的“黑屏”,是導演用來“切換”和“穿越”年代和時空的“狠招”,不這樣,不足以區間原本沒有太多關聯的故事脈絡。如此“多線”敍事,和“多點”敍事而形成的“波線”敍事手法,雖然大膽打破了常規性的電影觀影趨勢和慣性,但還是具有一定的冒險性和獻身精神。

其實,每一位角色構成的故事,一旦展開,都會是一部獨具人生價值的電影。恰恰導演卻“蜻蜓點水”般有意無意的掠過,可惜和浪費了手上這幾個好素材,好原料。再説,也沒用足這幾位“大卡司”,沒讓他們演過癮,也沒讓觀眾看過癮。

所以,有觀眾不無遺憾地説,等於拍了四部短片,又等於是為“清華”拍了一部“獻禮片”,又像是一部“清華同學”的影像合集。

觀劇和觀影一樣,最怕的是讓觀眾“跳戲”。觀眾進了影院,原本“入戲”就難,像這部劇來來回回不斷的“跳躍”,“交叉”,好容易培養起來的情緒和注意力被東扯西拉,斷斷續續。一場電影下來,觀眾不光會覺着有些疲憊,對影片的那點兒好感,也會大大削弱。

不多説這部影片的成色究竟如何,影片中的章子怡和王力宏,還是深深聚焦了觀眾的看點,對章子怡這樣的國際影星,這個小角色,這麼一點的戲份,她同樣演出了“大家”的風範和巨星的氣質。

王力宏在影片中不僅帥爆,還帥出了英雄氣概。過了“小鮮肉”年齡段的他,演技明顯大漲,加上給他的那段戲又是全劇最“催淚”的幾場,相信,他這部影片之後,在歌壇上的“過氣”,會在電影銀幕上“回温和”“飆升”的。

還應該説説,這部影片中音樂的運用,總體是值得贏取美譽度的。比如,那首經典的《奇異恩典》多處用在了影片背景中。原本“情感不足”的分,被這首背景音樂補救了不少。但可惜的是“神父”領着孩子們用童聲和中文演唱,一下又衰減了零點幾分。導演還用了一段類似當紅的“彩虹合唱團”那樣風格的男女生合唱,用了一段有點像音樂劇唱段的童聲合唱,初衷是好的,是想與劇情和“真情”形成反差和逆轉。聽上去,除了覺得有那麼一點探索意義,但還是不很協和,不很貼切。

花了錢,從影院出來,可以不假思索,不去糾結,無問西東。我想,觀眾還是會情不自禁的拷問一番自己的智商和情商,影片中的人和事到底帶我們“情歸何處”?

當然,留在片尾“彩蛋”裏的那一組組歷史上的“清華”大師名錄和簡歷,多少托起了這部影片厚重的教育根基和信念傳承的神聖使命感。這組看似不經意的“彩蛋”,倒是濃墨重彩勾勒出這部影片的“真情”和“實意”......

第4篇

四個不同時代卻同樣出自清華大學的年輕人,對青春滿懷期待,也因為時代變革在矛盾與掙扎中一路前行,最終找尋到真實自我的故事。

電影講述民國、抗戰、解放初期和現代四個時代四代年輕人遭遇的青春變革,講述其中的選擇與思考。按時間順序最早的是民國時代陳楚生飾演的清華學子吳嶺瀾(為方便記住下文我就都以演員名做電影人物名了),糾結是否要在周圍人學習“實科”的大勢下回到自己內心喜歡又擅長的文科;在他學成之後在西南聯大做老師的抗戰時期,出生於廣東的富家子弟“王力宏”在他的課上受他啟發毅然遵從自己的內心踏上戰場做了一名飛行員,而接受到“王力宏”駕駛飛機投遞的物資的“黃曉明”在長大成人後同樣進入了清華校園,他暗戀着自己的好友“章子怡”,而章子怡則傾心立志要支援邊疆的“胡家華”。在一次為國中班主任出氣的事情中章被眾人所誤會,而眾人平日的不滿一股腦的爆發也使她的命運發生了改變,而一同犯事的胡則因怕前程被毀而不敢發聲,如願去到邊疆的他在雪地救了另外一對情侶,這對情侶後來的孩子是現代公司中做公關推廣工作的“張震”,他在職場中成了上司爾虞我詐的犧牲品,而在對手暗示他交出上司的黑料和麪對需要幫助的四胞胎家庭時,他糾結於是否該相信世界的真與善。

這就是電影所講的四段故事,相信大家也都看出來了電影劇情中的分散。的確如此,在觀影的前半部分我需要努力理清思路才能跟得上這四個毫無共同點的故事(努力的原因是因為我去之前就想好了要寫這個推送),四段故事關聯得很牽強,而且其中導演也並沒有表達出共同的一個主題,直到電影已經過半,“陳楚生”故事中他的老師意味深長的一段話才讓電影開始靠近一個主題——年輕人要活得真實。陳的老師想讓他更通透地思考人生路,面對真實的自己;王力宏扮演的沈光耀需清醒地看清戰爭時代很難有安逸清閒的求學場所,章扮演的敏佳小公主則需拋掉虛榮面對自己並沒有和毛合過影的事實,張震所飾則需清楚世界本就艱難、善良只是選擇,而全部故事的主題全是通過張震最後在照顧四胞胎的屋子裏所説的台詞而昇華——當你知道自己的心在哪裏,就知道自己到底喜歡什麼、要做什麼,就不會再問西東。

這部電影很難稱得上是佳作,敍事上有些平淡無力,四段故事並沒有強烈的情緒共通,瑣碎的故事如章子怡的國中班主任的家庭糾葛筆墨重得有些莫名其妙,但要我打分,我是能給這部片子打上8分的高分的,其中大部分的功勞要給陳楚生與張震的這兩段故事。我很喜歡片中陳楚生的幾段出鏡,把少年時代關於人生關於理想的思考與迷茫展現得很真實,身上所帶的幾分書生的耿直與清秀讓我也看到了自己。片中他説很羨慕泰戈爾在清華講座時身邊幾位文學大家的氣定神閒,他相信這是對於人生、對於世事思考後的通透。是啊,年輕時我們總糾結如何才能過好這一生,糾結到懷疑自己這種思考是否有價值,而當你看到別人身上思想的力量時,我相信你就知道,課程上的學習只能教給你技能與方法,獨身處的思考才會讓你敢於面對真實的自己與世界,才會讓你發自內心地相信這個世界,擁有氣定神閒的平靜。

而張震這段故事則是整個電影最重要的部分,他對上司的一句“我和你們不一樣”也十分熱血地擊中了我,當世界變得充滿欺騙,當你的上司為怕避風險而借你提出劍走偏鋒的提案,提案順利則功勞歸他,而當最後提案慘敗時則讓你犧牲離職;當你連買一份餃子餡都被商販欺騙,一直幫扶的困難家庭對你也是過分依賴時,你是否還一如少年地選擇善良,是否耿直地相信這個世界的美好。

耿直這個詞,現在真的難稱得上是一個夸人的詞,在你讀書多年一直以學校教誨你的善待他人去待人接物時,上司説你耿直,同事笑你耿直,父母讓你別太耿直。世道是很艱難,生活也很乏味,但活着不就為創造自己世界的美好麼?我盡一份力,我選擇相信,也許沒讓整個世界變得更好,但這讓我看到的小世界更好,讓我更加愛自己,更有動力地活下去,這有何不可為?我相信待人真誠就能交到真朋友,我相信對待愛情不妥協能收穫幸福的婚姻,我相信堅持善良能讓我過得幸福。又快到了過年回家面對親人“關切詢問”的季節了,希望當這個世界再評價你“這孩子真耿直是不是讀書讀傻了”時,你能驕傲地説上一句:“對,我就是耿直,我和你們不一樣”。世界很美好,世道很艱難,願我們在被打擊時永遠記得真實的珍貴。

第5篇

電影《不問西東》裏吳嶺瀾、沈光耀、陳鵬、張果果四個時代的年輕人,在最好的年紀迎來了最殘酷的考驗,併成就了永不褪色的青春傳奇。尤其是沈光耀自願參與了最殘酷的戰爭,用戰火中的熱血生命寫出了他的精彩。他以往和他的教官一樣堅信:這個時代缺的不是完美的人,缺的是從自我心底給出的,真心、正義,無畏和同情。同樣,每個共產黨員都要守住的,正是對黨和人民的真心,對黨的事業的真心,這決不是背口號的空話,而是要用一生堅守、奉行的初心。

和平環境更考驗黨員幹部的初心。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強調: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改革發展的新要求、新挑戰,更考驗着黨員幹部的為民初心。應對市場經濟的物物交換原則,以及無處不在的金錢價值觀,這些都無時無刻影響着我們,考驗着每個黨員幹部,稍有不慎就會跌入利益的陷阱。現今的各種物質利益的誘惑,其實絲毫不遜於戰爭年代的考驗。黨員幹部能不能在新時代的考驗面前,更好地站穩腳跟,堅守當初入黨時的初心,向戰火中現身的革命先烈一樣守牢初心,更是一種直接的考驗。

堅持住對黨那份發自心底的真心。共產黨員是用特殊材料製成的,這特殊的材料就包含着那份發自心底的真心,包含着對黨的事業的無限忠誠。每個黨員幹部都應當在內心拷問,應對生與死的考驗,我們是否能夠像沈光耀那樣,奔赴一場劫難,卻像去赴一場盛宴,能不能夠在新時代的每項工作中,都能始終堅持對黨的事業的那份真心,努力在自我的崗位上,發揮好先鋒模範作用,帶動周邊羣眾共同為推動黨的十九大描繪的宏偉藍圖落地實施而努力,共同凝聚在黨的周圍,構成實現中國夢的磅礴力量,用自我的實際行動,為黨的事業不斷添磚加瓦,奮鬥一生。

不問西東只問初心是否永駐心間。在心中播撒一片信念的種子不難,難在一生堅守這種夢想信念。踏上新時代的長征路,把完美的藍圖變為現實,需要的不是一時的熱情,而是長期的堅守。

面向新時代,黨員幹部也需要不問東西,只問初心,要能夠扛得住各種利益的誘惑,在困難和挑戰面前,能夠始終堅守住夢想信念,守住入黨時的那份初心,經常照照焦裕祿、谷文昌、廖俊波等先進人物的鏡子,守牢進取向上的初心,也要經常照照周永康、令計劃等反面典型的鏡子,搞清楚底線在哪裏,紅線在哪裏,真正守得住初心,耐得住利益的考驗,讓入黨時的那份初心永遠留在心間,像《無問西東》裏的四個年輕人一樣,守住初心、踐行初心。

第6篇

電影《無問西東》裏四個不同的時空下,幾位主角在美好的年代經受了並不美好的考驗,他們被時代推着向前走,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思索,也有自己的堅守。

章子怡、黃曉明、王力宏、張震以及陳楚生,他們每一個人都站在時代的洪流中,等待着被沖刷,卻也不甘願被沖刷。片中尤其以黃曉明和章子怡的這段情感經歷最為抓心。

當黃曉明看到章子怡被兄弟抓着胳膊,旁邊是隨風飄揚的白色牀單,其實映襯着的就是黃曉明那張比白牀單還要慘白的臉。他轉身離去的背影其實並不那麼決絕,但是跑着跑着他卻為自己做了一個決定,跑到了校長辦公室的黃曉明,一臉的茫然,是年輕人該有的樣子;當他説出自己想要離開的決定時,那麼一句決絕的話伴隨着他並不甘心的面龐,依然也是年輕人該有的倔強。

是的,年輕就是敢作敢為。彼時的黃曉明把一個年輕人應該有的樣子演繹的活靈活現,那種走在時代中的有朝氣的年輕人被黃曉明無聲的詮釋。把愛情擺在了理想前面,但愛情卻沒有把他擺在前面的陳鵬(黃曉明飾),與在兩個優秀男人難以抉擇的王敏佳(章子怡飾)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陳鵬對於愛情的確定,和王敏佳對愛情的不確定,仿若命運向他們開的一個玩笑。年輕的時候,人和人之間果然是一場誤會。

人們離開後,每個人也都會繼續着自己的生活。陳鵬走向了更好的一種生活,王敏佳卻因為年少時撒過的謊而成為了眾矢之的,命運沒能放過她,而是把她推入了被眾人唾罵的深淵。“當你在凝視深淵的時候,深淵也在凝視着你。”這句話出自尼采的《善惡的彼岸》。王敏佳不僅僅被時代的洪流即將沖垮,也被時代中的人們打得遍體鱗傷。

就好像是命運的召喚,也好像是心有靈犀。陳鵬似乎感應到了自己喜歡的人陷入不幸之中一樣,那一天,伴隨着如注的大雨和凜冽的風,陳鵬跑了回來,只為拯救他喜歡的王敏佳。此時的黃曉明依然是一個年輕人,卻多了些許成熟的模樣,或許是因為時代賦予了太多的艱難,使得每個人都在快速的成長,黃曉明也不例外。當他看到遍體鱗傷的王敏佳,當他無聲的哭着為王敏佳挖下了一個墳墓,雨過之後,回頭的那一瞬間他居然看到王敏佳睜開了眼鏡,這一刻的陳鵬似乎又變成了少年的模樣,滿眼的喜悦和驚詫。自始至終,黃曉明演出了一種不動聲色的力量,是一個少年到男人的蜕變。

王敏佳在死亡來臨前遇到了真愛,人生還有比這更好的事嗎?她會一輩子感念陳鵬吧,那個用黃燦燦的銀杏葉覆蓋的雪花膏三件套盒子,會成為王敏佳一輩子的心安吧。

這就是不一樣的黃曉明,用不動聲色的力量感動了王敏佳,也感動了你我他。

第7篇

這部影片主要是經過四個故事,來講述故事中的五位青年,在不一樣時代人生道路上的選擇。

故事之一:現代白領青年張震,應對有四個嬰兒的貧困家庭,在幫與不幫中的選擇。到影片最終他還是決定選擇幫。

故事之二:六十年代,三個青年王敏之、陳鵬、李想在人生道路上的選擇。經過他們介入班主任教師與其妻子感情不和這根導火索,而引出一場人生觀與道德觀的碰撞。在這場撕裂的鬥爭中,他們的師母自殺,教師懊悔,王敏佳差點丟了生命,李想在關鍵時刻,為了實現自我去大西北的目標,而放棄了王敏佳。陳鵬在感覺追求王敏佳無果的情景下,選擇了服從學校分配。最終李想為了救同事,把自我的生命留在了大西北,到死他都在懊悔自我的逃避。而王敏佳在陳鵬的幫忙下,最終敢於應對現實,而選擇了主動到大漠中去尋找自我的愛人。陳鵬在王敏佳需要幫忙的時候,做了那個無怨無悔給王敏佳託底的人。

故事之三:也是電影最精華的部分,講述了抗戰時期西南聯大的故事。1937年北平淪陷,清華、北大、南開三所大學的學子奔向昆明,組成了西南聯大。這所存活了8年的最窮的大學,卻被譽為中國教育史上的珠穆拉瑪峯。故事之三:也是電影最精華的部分,講述了抗戰時期西南聯大的故事。1937年北平淪陷,清華、北大、南開三所大學的學子奔向昆明,組成了西南聯大。這所存活了8年的最窮的大學,卻被譽為中國教育史上的珠穆拉瑪峯。

在炮火中,沒有教室,在山洞、溝壑中席地而坐,掛一塊黑板就是教室。瀑雨聲蓋過先生的教書聲,先生在黑板上寫下了'靜聽雨聲'四個字。雨水淋濕了先生、學生的衣服,打濕了先生、學生的頭髮,但沒有一個人離開。

翻來西南聯大的歷史,朱自清吃糙米度日;聞一多靠治印換錢,2年留下1400多方印譜;華羅庚住牛棚;鄧稼先的父親鄧以哲教授叮囑兒子'好好讀書,將來力圖報國'。鄧稼先沒有辜負父親的期望,為祖國的強大做出了重大貢獻。臨終時他還説:'不要讓人家把我們落的太遠'。他們的身上具有一種什麼樣的精神?是'身處逆境而正義必勝的永不動搖的信念,對國家民族的前途所具有的高度職責感,支撐了聯大對敬業、求知的追求'。

吳嶺瀾在選擇專業時感到迷茫,梅校長對他説'你看到什麼,聽到什麼,做什麼,和誰在一齊,有一種從心靈深處滿溢出來的不懊悔,也不羞恥的平和與喜悦'。最終,他在聽到泰戈爾的演講後找到了答案。

故事之四:應對國家山河破碎,西南聯大的學子們投筆從戎,'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沈光耀在經歷了空襲,經歷了死亡之後,激發了國家情懷,揹着母親報名參軍,空投食物給那些忍受飢餓的孩子。在戰場上以微笑應對死亡,在最終關頭,駕機迎頭撞向敵人。他的原型就是清華學生沈崇海,當沈崇海發現自我的飛機受損,不能回到空軍基地時,他駕機撞向了敵艦。抗戰時期,有1200名聯大學子投筆從戎,其中14人以身殉國。

整部電影經過四個故事的相互穿插,和年代的交替,把四個故事中的人物相互關聯起來。就像一部散文詩,形散而神不散。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