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工作計劃3篇 "融合實踐:綜合活動課程策劃與執行"

來源:巧巧簡歷站 3.07W

本文將圍繞“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工作計劃”展開討論。綜合實踐活動是培養學生綜合素質和實踐能力的重要環節,而工作計劃則是有效實施和管理這一課程的關鍵。通過本文的介紹,讀者將瞭解到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工作計劃的重要性及其相關內容,為教育工作者提供有益的指導和借鑑。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工作計劃3篇

第1篇

以素質教育理論為指導,全面貫徹全教會的精神,積極落實《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中的有關目標,根據各級教育局教研室的工作要求,加大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理念的學習力度,結合本校的特色,加強學科間的整合,積極構建活動的評價體系。以綜合為特徵,以實踐為核心,以活動為載體,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力爭讓綜合實踐活動成為我校的辦學特色。

由於綜合實踐活動極具開放性,它需要打破傳統的學校教學時間管理策略,因此本學期在綜合實踐活動課時的安排上,我們採用彈性課時制,課時集中使用與分散使用相結合,將每週3課時的綜合實踐活動時間根據需要靈活安排,當需要走出校門開展實地活動時,可以將綜合實踐活動時間與某學科打通使用,或者將幾周的時間集中在一天使用。

每一門學科都不是孤立的,它們之間都互相滲透。在學科教學中,學生會由本學科生成許多具有研究價值的問題,這時,教師要具有敏鋭的捕捉信息的能力,幫助學生提煉加工使之成為綜合實踐活動的研究課題,每一個教師在教學中充分利用手中的教科書,並在教學中培養自己挖掘綜合實踐活動素材的意識,使學科教學深入、徹底,更使綜合實踐活動課題的選擇具有廣泛性。如結合語文的教學可開展閲讀實踐,生活語文實踐的教學活動,結合英語學科開展英語表演等活動,結合數學學科開展生活中的數學調查研究,結合科學學科開展研究性學習。結合信息技術課開展如何收集資料的研究。各種研究採用室內與室外相結合、個體與羣體相結合、小組與班級相結合等多種形式開展帶有學科特色的綜合實踐活動。

生活,是學生學習的大舞台。但是很多學生對自己的生活熟視無睹,豐富多彩的生活對他們來説是平淡無奇的。這是因為他們對身邊的小事往往習以為常,見怪不怪。如果用研究的眼光看待、分析、認識身邊的小事,不僅會理解小事的教育意義,而且會提高思維的品質和研究習慣。這是綜合實踐活動的重要使命。1)賞識活動:即通過多種形式開展賞識活動課,可以幫助學生學會正確賞識自己、賞識別人、賞識自我,幫助學生正確認識自我,進而關注個人專長、能力、樹立自信心,賞識別人,讓孩子發現別人長處,學會與別人合作,發展學生合作過程中的人際溝通能力。2)學會關心:通過開展綜合實踐活動,培養學生學會關心自己、關心他人、關心自然、關心社會,通過設計系列化的實踐活動、校園文化活動體系。3)主題教育:通過每月一個主題活動來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九月份是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十月份是我為家鄉喝彩,十一月份是爭做規範生,十二月份是爭做守法小公民。4)體驗教育:讓學生走出教室,參與社區和社會實踐活動,以獲取直接經驗、發展實踐能力、增強社會責任感。如參加社區活動,我的第一桶金,實踐小能手的評比等等。通過該學習領域,可以增進學校與社會的密切聯繫,不斷提升學生的精神境界、道德意識和實踐能力,使學生人格臻於完善。

現在的學生不再是隻會讀書的機器了,他們關心國家大事,關注社會的焦點問題。對一些公眾現象,他們有自己獨特的見解。他們渴望被大人們認同,希望得到和大人們一樣的成就。我們把社會熱點問題引入校園,指導他們採用具有個性化的方式展開深度探究,從而獲得自己獨創性的理解。這是綜合實踐活動的主旨所在。如通過對自然界觀察、參觀、飼養、調查等多種形式,使學生懂得人與自然要和諧相處、珍愛生命,讓學生從人文景觀、自然景觀中獲得美的體驗。

我國是一個有着五千年文化傳統的泱泱大國,在歷史長河中積澱下來的文化精髓是學生學習的極佳資源,為了讓學生記住我們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我們結合傳統的節日開展綜合實踐活動,如由中秋節、重陽節引申開來的以敬老愛老為主題系列活動。結合學校的常規活動(科技節,體育節,藝術節,秋遊)進行學生同伴間的交往活動、學生個人或羣體的心理健康活動等等。

綜合實踐活動是一門課程,雖然沒有固定的教材,但並不是沒有目標。而這些目標和要求往往也是學校德育工作要達到的。因此,我們將綜合實踐活動的課題與學校德育、少先隊活動和校本課程的開發結合起來,互相借鑑、互相滲透更有利於學生的發展,如結合國旗下的講話內容、紅領巾廣播欄目,開展行為習慣系列、文明道德系列、 時事熱點系列、自主管理系列等主題的綜合實踐活動。結合實際工作的需要可以邀請縣內各界人士前來學校講座,如緬懷先烈,安全教育、法制教育、國情教育、消防教育等。

2、各班綜合實踐活動成果整理(各類案例,論文及學生活動體驗文章)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工作計劃3篇

第2篇

繼續堅持以深入推進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為契機,以全面發展學生的綜合素質為中心,在紮實有效的教研工作中一如既往地強化“研究、指導、服務”的教研職能,形成民主、開放、高效的教研機制,深化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實施層次和水平。

繼續圍繞學校在課程實踐中的'難點和重點問題展開細緻而又深入的研究,逐步引導學校在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建設上走向常態,全面推動這門課程在全市範圍內的有序開展和全面探索。

積極挖掘學校在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施過程中的已有資源和成功經驗並加以提煉,逐步深化我市在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方面的教育特色。

1.理性分析我市的實際情況,引導學校和教師加強對綜合實踐活動實施方面的研究,落實課程計劃。週期性地對學校課程執行情況進行分析評估,形成課程不斷革新的機制。

2.引導全市中國小根據“常州市中國小合格、優秀教研組評價標準”,完善教研組建設,優化師資配置的方式。

3.開展多種區域形式多樣的現場觀摩和研討活動,加強對教學過程的指導,逐步實現“由面帶點、由點帶面”的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跟進模式。

4.繼續加強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教研網的建設和推廣工作,促進互動與交流,為教師提供更多更好的素材性資源。

5.積極推進學校特色資源和優勢資源的建設,提高學校課程實施的能力和水平。

1.不定期舉辦專題學術沙龍,營造良好學術氛圍,為教師交流經驗提供平台,探討教師專業發展的途徑和方法。

2.有序組織高中階段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教研活動。繼續組織高中教師密切關注高中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施情況,並針對高中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施中的難點和重點問題進行專題研討;加強研究小組的相關工作,促進其對我市高中課程改革的全面理解與深入思考,為解決我市高中綜合實踐活動實施中遇到的問題出謀劃策。

3.引導參與綜合實踐活動教學的教師努力學習現代信息技術,促進教師隊伍信息素養的養成,提高教師應對新課程改革的適應能力。

4.引導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使用《學生研究性學習過程實錄手冊》,並根據國小生和國中學生的特點開發出較為成熟的適合國小和國中使用的版本。

5.加強對課堂教學動態生成資源問題以及教學預設與生成關係的研究,引導教師教學智慧的生成。

6.落實並深化局屬國中學校自主申報教研活動的制度,緊抓9個教學環節,定期組織國中教學開放,有效推進國中課程發展。

1.繼續加強與局屬學校和轄市(區)的交流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施現狀的調研,在對話和研討的過程中推動課程發展。

2.在常州市範圍內舉行各種方式的研討活動,通過交流、研討等方式就區域發展中的共性問題進行充分溝通,幫助一些發展薄弱區域和學校獲得有針對性的改進方案。

3.加強綜合實踐活動教研基地的建設,尤其注重基地建設過程中教師隊伍的培養,以促進教研基地自身發展的可持續性。此外,積極發揮基地教師在整體教師隊伍中的骨幹作用,發揮基地學校的示範和輻射功能,加強校際間的合作與交流。

4.進一步關注農村學校在課程實施方面的特點,總結優勢與不足,加強農村學校的校際研討和區域交流,為農村學校的課程發展提供更多支持,並進一步尋找綜合實踐活動適合於不同類型學校的不同實施方式和發展途徑。

1.進一步穩固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研究團隊,開展課題研究式的課程實驗,做好“學校綜合實踐活動實施策略研究”項目的成果推廣工作,緊緊圍繞影響課程健康持續發展的關鍵性問題進行行動研究,積累可行性經驗,為整體推進課程發展提供參考依據。

2.改革綜合實踐活動的評價方式。緊密結合國家級課題“基於課程標準的課堂教學評價研究”和江蘇省高中課程改革項目組有關校本評價的研究,繼續完善《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整體評價》,並指導學校進行有效的終結性評價活動;瞭解《研究性學習過程實錄手冊》的使用情況,加強綜合實踐活動過程性評價的管理與實施。

3.加強生命教育等重點項目在綜合實踐活動課程中的有效滲透和融合,引導學校根據自身發展需要有選擇地從事相關的研究活動,逐步創建課程與教學特色。

4.加強對國小、國中階段綜合實踐活動的評價研究,進一步完善學生的學業評價體系。

5.關注高中課程改革的發展狀況,組織學校共同研究過程性評價和學分認定辦法,逐步形成學生成長記錄的新方式。

發佈和研討“學校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施策略研究”項目的研究成果;

關注局屬學校在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施方面的常規落實情況;

探討常州市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在各個區域實施中的特點、問題、經驗及教訓。

全面輻射“學校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施策略研究”項目的研究成果;

組織常州市綜合實踐活動骨幹教師進行課程考察活動。

組織項目學校圍繞課題結題情況研討後續研究工作思路;

組織項目學校圍繞課程實施中的重點問題開展研討活動;

組織常州市國小綜合實踐活動學生研究性學習成果交流評比活動;

全面總結常州市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施情況,為進一步深化課程改革做出科學部署。

第3篇

以新課程標準為指南,以提升綜合實踐活動課堂教學質量為動力,按照實施新課程、落實新理念、打造新課堂的需要,積極有效地開展教學研究活動,充分發揮綜合實踐活動學科的全面育人功能,改進教學行為,促進教師專業教育教學水平的發展和提高。本學期繼續加強綜合實踐活動的理論學習與研討,力爭在操作層面上探索新路子,為學生的發展,也為學校的發展,作出我們應有的貢獻。

1、提高教師的自身修養,加強綜合實踐活動的理論學習與研討,使得每一個教師概念清,思路明。

要培養全面的學生首先要有全面的教師。俗話説: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教師只有全面提高自己,才能以自己的人格魅力感染學生。緊緊圍繞“全面創建學習型教師”主題,以綜合實踐課題《農村國小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資源的開發》為中心,鼓勵教師多閲讀教育教學理論等方面的書籍,並積極撰寫教育教學論文和案例,努力提升教育教學理論的層次和高度,爭取在各級教育教學報刊上公開發表論文,全面提高教師的理論水平。本期我們將從這裏出發。

2、規範綜合實踐活動的管理,加大教研力度,從內容入手,試解決實施過程中的“瓶頸”問題。加強教師間的交流,深化課堂教學改革,進一步提高教師教學質量

長期以來綜合實踐活動專職教師的課時多、活動多,平時教師間交流的時間太少,外出學習的時間更少。充分用學校內的教師資源,加強教師與教師之間的交流,對提高教師的教育教學質量,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是新課程積極倡導的學習方式,它有利於學生能動性的發揮和個性的張揚。這將是我們這學期一個重要交流活動內容。

走進新課程,實施新課程,必須澄清認識,提高每一個教師執行新課程標準的自覺性。只有正確認識綜合實踐活動,才會重視該課程,使之“合法化”,才會在實施過程中一路綠燈,把活動真正落實。本學期在學好《綱要》的基礎上,組織教師重新學習《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設計與實施》。不僅使教師知道綜合實踐活動是什麼,為什麼要實施這一課程,而且知道怎麼辦,如何去做。讓他們成為綜合實踐活動的“門內漢”,成為學生活動真正的引導者、組織者、參與者、領導者、協調者和評價者。因此,理論學習的時間要保證,方式方法要改變。

實施新課程,師資培訓當務之急。為了能發揮綜合實踐活動的最大效能,體現它的價值,自本學期起,立足“以點促面”式校本培訓。在條件許可下,儘可能多地讓教師走出去學習觀摩,然後發揮他們的輻射功能。此外,請專家或成功學校來校為教師作專題講座。教師通過培訓,明確了責職。這樣,實施新課程的重擔就不會只落在一個人身上或少數人身上,從而擺脱其他人有勁使不出的尷尬局面。

首先,從份利用我們的優勢,結合我們的地方優勢開展好鎮江市級課題《農村國小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資源的開發》的研究工作,並有針對性地研究新課程實施過程中的各種問題及探索解決辦法。

其次,針對綜合實踐活動實施現狀提出問題,明確研究方向。

綜觀我校綜合實踐活動現狀,不難發現“學生自主進行活動”這一靈魂的缺失。這脱離了學生生活,缺乏學生自主的活動只能與綜合實踐活動相趨甚遠,有違綜合實踐活動的初衷。這是綜合實踐活動不能深入開展的根本性原因。為了實現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價值,讓學生在活動中能真正動起來,解決綜合實踐活動的內容問題應為當前的首要任務。

我們在國小中、高年級進行相關的研究,探索農村國小綜合實踐活動中課程資源。通過進行相關的研究,在實踐中,轉變教師的教育觀念,宣傳課程改革思想,培養一批從事綜合實踐活動教學的老師,提高國小生的綜合能力,為推進素質教育,全面提高教學質量打好基礎。在理論上,探索綜合實踐活動與國小各學科的整合,國小綜合實踐活動師資培訓,以及為課程改革信息的收集與分析等提供經驗和程式。

再次,加強課題研究的過程管理。對於課題研究,往往只重結果而輕過程,加上對結果的“果”沒有正確的界定,使得造假之風興起。平時不聞不問,到時加班加點,研究也就只能停留在紙上,而不能真正解決實際問題。如今,面對綜合實踐活動的研究,從教師的理論學習、計劃的制定、總結的撰寫、學生活動的記錄等等,我們要抱着嚴謹的態度,重視研究的過程,做到事無俱細。

任何課程都需要在一定的環境中運行,才能得以較好地實施。課程資源這是課程實施的條件,如時間和空間、人力、物力、管理制度等等。不同的課程需要不同的實施保障條件,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實施便需要超越教室、超越課堂、走出校園,走入自然和社會,在指導教師的引導下自主地展開活動過程。因此,實施綜合實踐活動必須以優質的課程資源作後盾。如學生活動基地的確立,就必須是學校、家庭、社區、社會共同協作產生,而不能把它推給教師或學生個人。對綜合實踐活動,學校、家庭、社區、社會要形成共識。

校本課程是一個以學校為基地進行課程開發的開放民主的決策過程,即校長、教師、課程專家、學生以及家長和社區人士共同參與學校課程計劃的制定、實施和評價活動。開發校本課程,有助於提高教師獨立判斷和參與課程開發的積極性、創造性;有助於密切課程專家與學科教師之間的聯繫;有助於凸現學校特色,發展學生特長。綜合實踐活動與之有着異曲同工之效,因此,綜合實踐活動應很好地結合校本課程。否則,綜合實踐活動有可能落入個別教師依靠自己狹隘的經驗指導學生活動,其結果往往過於封閉、缺乏交流。所以,每一個參與新課程的教師都必須瞭解校本課程。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