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的複習計劃6篇 時間機器:重返歷史的複習大作戰

來源:巧巧簡歷站 2.77W

歷史的複習計劃,旨在幫助讀者系統、高效地複習歷史知識。通過精心設計的內容安排和多樣化的學習資源,我們提供了豐富的歷史背景知識、重要事件回顧以及歷史人物評述等內容。無論是備戰考試還是增加學識,我們相信歷史的複習計劃將是您的最佳選擇。讓我們一起用知識來書寫輝煌的歷史!

歷史的複習計劃6篇 時間機器:重返歷史的複習大作戰

第1篇

為進一步搞好高三歷史複習工作,充分利用最後一個學期的時間,全面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和複習質量,努力提升學生的大學聯考成績,高三歷史組全體教師根據高三文科班學生的實際情況、上學期歷次月考、統考暴露出來的問題及往屆高三備考經驗,特制定本學期的工作計劃。

以20xx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大綱的説明》為依據,以培養學生的歷史學科能力和解題能力為核心,充分發揮歷史學科組的集體智慧和力量,紮實抓好專題教學,加強學法指導,堅持高效訓練,力爭我校在20xx年大學聯考中歷史學科取得理想成績,為我校文綜整體水平的提高奠定堅實的基礎。

專題複習在一輪複習的基礎上深化和提高,通過合理設置專題,對歷史知識進行新的整合,形成新的知識體系,與階段特徵相聯繫,總體上構建立體知識體系,依此為基礎,提高學生的分析比較能力、概括歸納能力,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學生在一輪複習後存在的主要問題是基礎知識記憶、回答問題的基本能力、知識體系的構建方面存在問題。我校高三文科共有6個教學班,文科學生基礎較差。在上學期歷次月考、統考中文科班學生在歷史學科方面暴露了一系列問題,如:基礎知識不牢固,知識遷移能力差,審題不清,缺乏解題方法,書寫不夠規範等。當然也反映了教師自身教學的問題,如:教學手段相對單一,課堂效率低下,對於新的教學方法、模式及理念缺乏學習和實踐普遍性不夠,課堂教學中的針對性不夠,尤其是落實不到位。要想在20xx年的大學聯考中取得滿意的成績,我們任重而道遠,學生基礎需進一步加強,能力需進一步提高。

第一,形式小而靈活,視野寬闊;第二,注重對歷史學科主體內容的考查,以史料創設新情境考查三維目標;第三,呈現出以“現代化史觀、整體史觀和文明史觀點”為核心內容的價值取向;第四,聯繫實際,不迴避熱點,具有強烈的時代感。

2.提防專題複習容易出現的問題一是專題劃分不科學,大而空;二是流於重複教學,只簡單整合或概括,缺乏系統性和針對性;三是過多注重教師講解忽視對學生能力的培養,講與練脱節;四是搞“題海戰術”,“就事論事,就題論題”;五是不能正確處理專題資料與課本的關係,“抓了專題丟了課本”。

1.依託教材,對相關的基礎知識重新梳理和整合,構建專題知識體系。

3.把握專題特徵,揭示歷史發展規律。科學確定專題,“以大劃小”,大專題體現文明史觀、整體史觀、近代化史觀等,小專題則進行深層次的分析,體現切口小、視野大、程度中、知識全的特,做到“以小見大”,實現從宏觀到微觀的整體思維過程,對提高複習效率大有益處。

(二)抓課本主幹知識,夯實基礎突出重點“心中有書”才能做到“心中有數”。“心中有數”是指歷史主幹知識、基本線索、階段特徵、歷史概念。在第二輪複習中,提高學生自覺讀書的意識,引導學生掌握主幹和重點。這一目的主要通過學案完成。二輪複習學案的編制首先應該立足於學情和考情,以考試説明為指導,教師對各種資料加以取捨、整合,正確引導學生進行復習。包括學生預習、課堂探究、課堂檢測、課後練習等部分,通過課前的預習部分、課後練習部分指導學生進行自主複習,梳理相關考點,抓課本夯基礎。讓學生具體掌握歷史基礎知識、地圖、插圖、年表、查大事,樹立時間觀念。教師精講、師生探究線索、階段特徵、概念、評價等,突出重點。

(2)不會利用試題給定的條件和要求審題,忽視試題設置的時空條件;忽視題目的設問要求,隨意變更問題方向。

(3)獲取和解讀信息能力較差,文字閲讀能力較差;不能最大限度的獲取和利用材料中的有效信息。

2、解題能力訓練應包括兩個題型(單項選擇題、材料問答題),四個重點環節(審題、解題思路、理論切入點、答題規範化)。

(四)關注熱點問題,注重歷史問題與現實問題的聯繫

目前文科綜合中的歷史考試經常以熱點、焦點、問題生成,隱性介入考查歷史知識。要關注現實問題,但要突出歷史學科特點,形成與之相關歷史知識網絡,而不是就熱點而複習熱點。如2011年是辛亥革命100週年,中國共產黨成立90週年等週年紀念熱點問題。長效熱點問題:全球化史觀、現代化史觀、整體化史觀、多樣化史觀等。

(1)國家統一,民族振興是歷史教學的始終熱點話題。

(2)中國的“三農”問題為代表的民生問題,越來越受到世人關注,城鄉差別、農民工問題、農村體制改革都需要認真對待。

(3)國家法定節假日的規定,充分體現了國家弘揚傳統文化,構建和諧社社會重視。

繼續延續一模考試前的專項訓練模式,針對選擇題有效信息提取不全的問題、選擇題事件、時間記憶不紮實的問題、非選擇題審題不會利用關鍵詞的問題、學生易錯題、重點熱點問題等,定時定量訓練,集中突破,提高效果。做到“五個必須”:

(1)固定時間集體備課,重點討論:學情瞭解情況、總結學生存在的主要問題,如何解決?各教師對專題的理解和把握的方向,總結不同意見,形成整體思路。專題教學中出現的教學問題,解決措施?彙集各種大學聯考信息,整合利用。落實學部各種規範化要求等。

(2)利用辦公室集體辦公的優勢,隨時解決教學中出現的突發問題,真正做到為學生解決各種後顧之憂,安心備考。

1、環節一:明確目標、把握考情——課標分解、命題點搜索,主要通過近三年新課標要求下的各省大學聯考試題為例,精選不同的知識點,讓學生通過題目切身感受大學聯考的要求。通過以上各類大學聯考題的總結,參考課標和《考試説明》,可以分析出:第一:大學聯考考點:宗法制、分封制、始皇帝、三公九卿制、郡縣制、漢至元政治制度的演變、內閣、軍機處、監察諫議制度、選官制度。第二:命題點:高層多次赴大陸拜祖歸宗、清明節祭祀祖先等考查分封制、宗法制;加強社會主義民主、構建和諧社會對應古代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的演變;從文明史觀角度認識中央集權制度、選官制度、監察制度,理解從專制人治到民主法治的發展。

2、環節二:構建整體網絡,做到理清框架了然於胸,以學生自主梳理為主,教師點撥。

3、環節三:主幹知識系統化,縱向梳理、橫向整合,把零星的知識串珠成鏈,以學生自主梳理、基礎記憶為主。

4、環節四:重點問題明確化,教師點撥歷史概念、階段特徵、發展規律、重難點問題、總結性問題。

5、環節五:熱點命題情景化,利用所學知識貫通古今,掃描熱點。

6、環節六:專題訓練經典化,以近四年各地大學聯考題、近兩年各地大學聯考模擬題為例,限時限量檢測,歸納方法。

歷史的複習計劃6篇 時間機器:重返歷史的複習大作戰 第2張

第2篇

調動學生學習歷史的積極性,嚴格遵循開卷考試的規律,緊扣教材,精心安排複習計劃,整合知識點,科學組織複習,收集焦點和熱點,遷移訓練,提高學生的應考能力,全力迎接會考。

1、現在的學生對於歷史學科的複習的最大特點就是普遍不夠重視,或者説重視程度偏低,明顯表現為上課情緒激情不足,平時主動複習的慾望淡薄,有些學生甚至出現練習馬虎應付的現象。

2、大部分學生基礎知識不牢,能力欠缺,一是平時積累少,或者根本沒有積累;二是平時練習時間少;三是平時練習的一些比較有創新的題目依賴性較大,表現為等待老師的答案,或者乾脆置之不理。

3、大部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較差,特別是在辨析這個環節上,學生語言的組織非常混亂,答題結構不完整,導致失分的現象嚴重。

4、學生自己可控的時間少,自主學習能力非常有限,在各科的複習時間上的安排欠缺合理性,以致於在一些他們所認為相對不是很重要的科目上的複習不夠認真,導致複習效果欠佳。

5、學生對練習的鞏固情況令人擔憂,大部分對練習沒能形成一個系統性的整理和概括,思想上仍是單純地認為練習過的習題就是不需要再進行鞏固了,甚至個別的學生眼高手低,對多次出現的習題視而不見,失分嚴重。

6、許多學生的書寫仍是比較潦草不清,答案不講格式,學習習慣比較差。

7、學生對於複習大部分是“西瓜芝麻一起抓”,以致於經常顧此失彼,首尾不得相顧,複習的質量大打折扣。

歷史會考已從應試型考試向能力型考試方向發展。在歷史會考複習中,離開歷史基礎知識的掌握去談能力的培養,這種能力就成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木,所以,歷史會考複習必須做到知識和能力並重。

1、歷史事件的發展是有其內在規律的,歷史教材的編撰也是有其經緯邏輯的,要緊扣課程標準,理清歷史事件脈絡。

2、歷史學科講究系統性和連貫性,要學會把課本中的知識縱向排列、橫向比較,這樣能夠比較容易地在整個歷史長河中,找準該歷史事件的地位作用、影響大小,從而有利於我們記憶和理解。

3、課文中的遣詞造句是經過千錘百煉的,我們要尊重歷史,用與書本中相同尺度的語言來講述歷史事實,切忌隨意發揮,畫蛇添足。要想取得好成績,還要注意課本中頁腳註釋、補充段落和照片下面的小字所述內容。要做到這一點,細是基礎,懂是關鍵,活是技能,從而達到用的目的。

4、培養學生動手動腦的能力和習慣。把課本中的文字轉變成一目瞭然的表格,使歷史知識條理化、簡單化、小專題化,可以很好地增強我們讀題、解題、做題、答題的能力。

5、課堂以讀議練為主,課堂上老師講課的內容,都是經過認真思考和準備的,重點、要點、難點分明,學生以聽記為主。複習中,思考自查,學生則要以思考為要,找出自身的弱點、肓點,要從追求有趣的故事情節,提高為得出有用的歷史結論。

6、既要掌握歷史知識,也要學會考試技巧,一道結構完整的歷史試題,通常由4個部分組成,即提示語、主幹語、限定語、項目語,答題時要有意識地按照這4個方面去認真分解試題,答題書寫要做到“四化”,即構思目標化、層次條理化、答案要點化、書寫序號化,尤其是書寫序號化要再三向學生強調它的重要性,使用它,可以幫助學生讓答卷顯得條理清晰,格式規範,這有助於提高得分率。

第一輪:複習時間到五月上旬。複習內容為:依據課標,引導學生過好教材關。複習任務:課堂複習和練習儘量與考試説明保持一致性。學生在讀好教材的基礎上,適當完成課時練習,真正做到查漏補缺;教會學生構建知識體系,教會學生讀題審題,學會選擇答題方向;重視書寫和格式,提高應考能力。

利用3周複習中國近現代史,因為這部分內容會考所佔比重最大,頭緒多,知識點多,學生遺忘的也多,先從這裏下手,就切入了重點和難點。

堅持以教材為中心,以單元模塊為線索,以學生識記、創新思維為主導,精心設計複習訓練題,快節奏大容量,落實課堂效率。具體複習模式:

第一步:依據知識網絡,學生熟讀教材,初步建立知識體系。

第三步:課堂訓練,説寫結合,提高應考能力,發展創新思維。

總之,歷史科目的會考複習,沒有定式,只有規律,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沒有捷徑,來不得虛假,一份付出一份回報,在最後的時刻,師生共同努力,為實現終極目標付出所有的細心、耐心和恆心,勝利就在前方。

第3篇

歷史學科具有過去性的特點,複習能起到加深記憶痕跡,温故知新的作用,也使知識更加系統化,以達到靈活運用的程度。因此在教學中佔重要的地位。同時,高一期末複習,是學生入學以來最重要的一次考試,也是檢驗學生學業水平最規範、最真實的一次考試。但複習的時間又很緊張,我們結合自身教學實踐和反思,探索如下:

1期末複習階段,以鞏固基礎知識為主。學生在學期臨結束時,由於時間長,記憶痕跡逐漸淡化,需要及時強化。故複習時以看課本,鞏固基礎為主。在我們複習期間,主要時間是留給學生,以學生的看書和整理基礎知識為主,老師的講解為輔。

複習階段,既要看書,鞏固基礎知識,又要適當做題,以查缺補漏,鍛鍊做題能力,加強雙基。在時間短、任務重的情況下,用一週時間複習,我校每週三節歷史課,三節晚自習,而複習任務是必修一政治制度的九個專題,因此,每節正課要複習三個專題,晚自習要做一套相應的測試題。但是,有的專題難度大,任務重,而有的專題相應難度小一,任務輕些。根據總規劃,學生在複習時適當往前後伸伸腿,任務重,沒完成者,則在下節課補上,並完成規定的複習任務;如完成任務,還剩餘時間者,則提前複習下節課的內容。統籌兼顧,科學規劃,以防止顧此失彼。

複習階段要充分發揮教師主導地位的前提下,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在複習期間,知識結構的細化,具體化和個性化,全靠學生自己來完成。

同時,在串講知識提綱和評講試卷時,高度重視語言的簡潔凝練和幽默風趣,並適當的舉些生動形象的事例或小故事,以調動學生的直接興趣。從而,減輕學習疲勞,加強教育效三具體複習方法:

①老師在課下,“根據單元引言,吸取大學聯考命題的基本思路與觀點,以高中課程標準為指導,概括單元的知識結構,理清歷史發展的基本線索。”

②把每個專題的幾節課的內在邏輯聯繫理出來,注意每個事件的大體發展線索,學生容易出錯的地方,注意概念的系統化。“複習提綱,一般採用以下兩種形式:一是標題式提綱,由一系列的大小綱目組成。它的優點是能較好的反映知識的系統性;一是問題式提綱,由一系列連貫性的問題組成。這種提綱容易突出重點,對學生的啟發性較強。”在上課時,先把線索寫在黑板上,與學生一起回顧核心的複習提綱,同時輔之以談話法,以引起學生的有意注意。

新課改,特別注意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和創造性。因此,在講解完知識結構後讓學生在課下,結合老師講解和自己的理解以及見到的其他學習材料上的相關內容,把知識提綱細化,做到富有個性化。這樣才能真正變為學生自己容易接受的知識,也有利於從整體上把握一個專題的系統知識,從而,有利於應用知識。

學生平時複習時往往是直接出聲的背誦或者單純看書,往往不動手,複習的效果不太理想。我要求他們自習課複習時一邊看書,一邊在草稿紙上動手把知識結構寫寫,這樣多種感官並用,加強了記憶的痕跡,也有利於集中注意力,大大提高了學習效率。

複習時,讓學生先從整體上把握在一個專題的大體階段特徵,然後看每節課時也先看講了幾個大問題,相互之間有什麼邏輯聯繫。然後再具體複習每個小的知識點。這樣,知識是以整體一個記憶單位的形式出現的,從而使知識系統化,便於學生提綱挈領的掌握知識,並有利於知識的提取應用。

這種方法能及時發現那些內容還沒有記住,使複習更具有目的性。同時還可以看到成績,增強信心,提高積極性這種方法也有利於克服學生的浮躁心理,提高學生複習時的注意力,使學生真正掌握知識。

複習時,主要以恢復、鞏固、應用基礎知識、查缺補漏、加強雙基,訓練思維能力為目的,因此,做題既非常必要,又要適可而止。

在具體做題時,向學生做好充分的思想教育,即以實效為目的,每次做題都要注重質量。力爭選擇題全對,非選擇題訓練周密嚴謹的思維能力。同時,進行具體的做題方法指導:選擇題:注意“三審三思”,“三審”指把握題幹中的時間、限制詞和問法;“三思”指選擇項是否符合史實、是否和題幹有聯繫、是否和題幹有必然聯繫;非選擇題格式要求“序號化、提示化、段落化、要點化”。

主要是英、法、美、德、日、俄等國的歷史。例如,法國政權的更替。

(2)國際關係史的複習法。如英法關係、英美關係、德法關係、美日關係、第一次世界大戰、第二次世界大戰、巴黎和會、華盛頓會議等都屬於國際關係史,應加強複習。(3)中外史關係的複習法如中日關係、中英關係、中美關係、中俄關系、中法關係、中德關係。

(1)注意歷史事實之間的橫向聯繫。例如19世紀末20世紀初,成為帝國主義國家的有美、英、德、法、俄、日等。接着,新興的美國超過了英國,德國先後超過了法國和英國,從而改變了帝國主義國家之間的力量對比,造成了它們之間的新矛盾,形成了幾個帝國主義大國加緊爭奪霸權,重新瓜分世界的局勢。

(2)注意事物本身的縱向聯繫。如三元里人民抗擊英軍侵略和義和團抗擊八國聯軍侵略這兩場鬥爭的共同點。再如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美國獨立戰爭、法國資產階級革命的過程。

(3)注意知識的廣度。關於國共兩次合作,可以理解為第一次是黨內合作,第二次是黨外合作。關於中法戰爭,中國是敗而敗,法國是不勝而勝。關於美國兩次資產階級革命,美國獨立戰爭是解決美國資本主義發展的外部矛盾;美國內戰是解決美國資本主義發展的內部矛盾。國為民國元年為1920年,所以民國六年即1920年。總之,考生不僅知其一,而且能舉一反三。

(4)注意知識的深度。複習是一種創造性勞動,將初步獲得的知識加以深化在更高層次上有新的認識,不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例如,1840年,是英國發動侵略中國的鴉片戰爭的具體年代,而1840年的鴉片戰爭標誌着中國封建社會轉變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開始,這是1840年的內涵。

3、進一步提高基本理論水平及運用理論分析問題的能力複習時應把重點放在能力上,尤其是思維能力的訓練。我們以“原因和結果”為例加以説明。

第4篇

本屆高三(17)、(20)班歷史成績整體勢力較差。學生普遍存在底子差,落後面較大,學生的日常管理和大學聯考指標的完成都有相當難度。針對以上情況,歷史教學工作的主體構想是認真領會和貫徹執行學校和級組關於20xx屆大學聯考的目標和任務,針對學生的基本情況和大學聯考變化的新特點,認真研究教學和備考工作,力爭在大學聯考中有新的突破。

1、認真領會《歷史學科教學指導意見》的精神實質,明確考試內容和能力要求。在夯實歷史基礎知識的前提下,強調學生對各學科知識整體把握,綜合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思維能力;突出學科知識結構中基本的、核心的、可再生性的內容;強調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繫,強調學以致用,理論聯繫實際;突出對學習方法和學習能力的考查,倡導創新意識和創新精神。為此,我對高三歷史任教班的教學工作做如下設計和構想:從考試目標與要求來看,歷史學科考試內容在原新教材與新出版的同種浙教版新教材上出現的一些新變化,引導學生注意其明顯的變化的“增、減、挪”部分。

2、探索建立知識整體結構的最佳方法,尋找知識考查的切入點。

大學聯考歷史強調對基礎知識的牢固掌握和靈活應用,因此在高三歷史複習的過程中,教師要指導學生自覺尋找適合自己實際情況的最佳複習方法,牢固掌握和靈活應用學科知識並進行學科知識的聯想、拓展和遷移能力的自我訓練。由於各學科特點不同,複習方法側重點也不同。歷史學科側重歸納、比較和概括歷史知識,運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觀點分析歷史現象和歷史事物,揭示其本質,闡述歷史發展的規律,以史鑑今,注意史論結合。可將現行教材和新教材公共交點的最基本的、核心的、可再生性的內容,運用圖導法建立知識整體結構。採用相關知識統整表、知識結構圖解、知識結構螺旋形等方法將知識重組、整合,構成一個有機整體,以期在知識的交融、各種思想方法相互碰撞的過程中,產生更為深刻的思想內涵。

3、加強對專業的點撥和訓練,培養和提高學科思維能力。

訓練是對基礎知識的拓寬和延伸,也是對學習質量的檢測,更是調控學習過程的手段。教師要多進行學習方法和答題方法的指導,幫助學生學會學習,引導學生主動探索,在讀書和思考中聯繫實際,提出並解決問題。首先要重視對各地課改較成功的題例和樣卷的研究,從中體會大學聯考“怎麼考”(出題思路),從其參考答案中體會“怎麼答”(解題思路、答案組織、文字表述等)。研究大學聯考試題(典型的、適量的)是探索正確的解題思路和方法、提高解題能力的重要途徑。其次,選用綜合性的練習題有針對性地訓練學生對題目中各種信息(文字、圖片、表格、地圖等)的判讀和分析,訓練學生從形象思維過渡到抽象思維從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以提取有效信息,有針對性的解題。第三,我們要求學生課外選取材料編制一些試題,並寫出命題角度,考查的知識和能力範圍,答題的切入點和思路並擬定答案要點。讓學生在實踐中加深對試題思路的把握,形成科學的思維方式。第四,注重培養學生的審題、解題、答題思路和方法。在審題過程中,指導學生要審題型和要求、審關鍵詞、審時空範圍,然後確定解題思路和答題方法,組織答案時還要注意文字表述的規範表達。要用規範的歷史語言回答問題,培養運用辨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觀點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堅持史論結合。第五,在試卷分析時要結合教材抓住主幹歷史知識,理清線索,對基礎知識進行重組,理清因果關係和背景及意義,提升理性認識,構建較完整的歷史知識網絡。因此,試題分析時不僅要知其然(即答案的正確與否)、知其所以然(即該答案正確的原因是什麼),還要知其所以不然(該題之所以錯的原因),最後還要把每個選項對應到教材中相應的歷史階段,在分析理解的基礎上根據選項內容重新組題,以達到做一道選擇題要得到多道題所能反映出來的信息量。第六,在複習中教師應積極創設出一些新情境的好題讓學生在全新視角中觀察歷史問題,以活化學生的歷史思維,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

1、進行相應的單元知識串講,一輪複習後,進行通史式的第二輪專題複習。

3、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閲讀理解能力、辯證思維能力以及對歷史事物認知和分析評判的能力,努力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4、全面強化基礎,狠抓落實,同時全面加強歷史思維能力的培養和大學聯考的針對性訓練。

5、抓好高三(20)班的培優工作,確定典型,重點突破和提高。

1、充分利用課堂教學的時間,發揮課堂教學效果。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採取啟發式教學方法,引導和培養學生良好的思維習慣和能力,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學效果。

2、適當進行定期和不定期的課堂練習、課外作業以及質量跟蹤檢測,及時批閲和評講,做好教學的反饋工作。

3、強化歷史早讀,狠抓學生個案,特別注意加強對尖子生的輔導和後進生的提高。

1、學生來源:優生:各班歷史科成績前10名;後進生:每班後5名,由班主任和科任教師確定名單。

3、主要方式:集中輔導和個別輔導相結合,跟蹤質量檢測,定期反饋學習情況,及時整改。

第5篇

高三12-25班是我校文科班,三個班共810人,其中12-15班為史生班,16-21班為史政班,22-25班為史地班。本屆相當一部分學生歷史基礎知識不紮實,學習層次參差不齊,對歷史的學習方法還不能比較好地掌握,二卷答題不規範,歷史基礎知識很不紮實,理解運用能力較差,與大學聯考的要求和學校的要求還有一定的差距。在對學生全面強化督促的同時,如何抓好基礎,強化針對性,有的放矢,提高講與練的方法及效益,成為一輪整體複習中的一大挑戰。

第一輪復定下的基本基調是: “踏實、準確、穩步”。

踏實:依綱據本梳理課本知識,穿插小專題。延伸和加深要適度,照顧全體學生,注重夯實基礎,紮紮實實,講得實在,練到實處,達到實效。基礎知識、基本技能要求掌握講到位、練到位。訓練中突出重點,講究效果。除了重點內容要訓練外,要求重點抓好基礎題和中檔題的訓練,狠抓錯題過關,提倡“小題大做”。在基礎知識的學習過程中,注重總結規律,不斷提高。我們要求學生自己在複習過程中總結提高,讓學生通過自己的總結,探索解題規律,把教師的教學思路內化為自己的自覺意識。

準確:就是要瞄準考綱,準確定位,把準難度,講練準確。

穩步:穩步推進,穩中取勝。不單純追求進度,以知識是否掌握到位為基本依歸。

1、 進行第一輪複習掌握單元基礎知識,鞏固知識點,強化知識體系。

2、 加強綜合訓練,講練結合,全面提高學生的解題能力及思維能力。

1、 認真學習新課標和教學要求,確定教學的基本目標和要求。

2、 開展重點章節、重點內容、難點內容的教學討論,輪流主備。

4、 統一考試的要求與範圍,進行考試質量分析,共同總結考試中以及教學中的問題。

5、 及時學習新大學聯考的相關理論和最新信息與要求,做到教學目明 確, 有的放矢,提高實效。

第一輪復定下的基本基調是: “踏實、準確、穩步”。

踏實:依綱據本梳理課本知識,穿插小專題。延伸和加深要適度,照顧全體學生,注重夯實基礎,紮紮實實,講得實在,練到實處,達到實效。基礎知識、基本技能要求掌握講到位、練到位。訓練中突出重點,講究效果。除了重點內容要訓練外,要求重點抓好基礎題和中檔題的訓練,狠抓錯題過關,提倡“小題大做”。在基礎知識的學習過程中,注重總結規律,不斷提高。我們要求學生自己在複習過程中總結提高,讓學生通過自己的總結,探索解題規律,把教師的教學思路內化為自己的自覺意識。

第6篇

1、大部分同學基礎知識比較牢固,但能力欠缺,對於平時練習的一些比較有創新的題目依賴性較大,表現為等待老師的答案,或者乾脆置之不理。

2、大部分同學的文字表達能力較差,特別是材料分析這個環節上,同學們對於書寫文字的組織非常混亂,導致不必要的失分的現象屢屢有之。

3、一些同學對練習的鞏固情況令人擔憂,大部分對練習沒能形成一個系統性的整理和概括,思想上仍是單純地認為練習過的習題就是不需要再進行鞏固了。

4、也有一些同學對於複習大部分是“西瓜芝麻一起抓”,以致於經常顧此失彼,首尾不得相顧,複習的質量就是大打折扣。

這些都是值得注意並有意識進行更正的,複習時出現的錯誤,望同學們警惕!

同學們在接下來的歷史複習中,應該達成以下學習目標:

1、以知識結構為複習的線索,在知識結構的幫助下,對國中歷史基礎知識進行重新整合,建立符合自己複習特點的知識網絡。

2、以基礎知識為主,以能力提高為理念,在複習中着重要求具有時代性、發展性和科學性的思維,最大程度體現會考對學生的素質要求。

3、在平時的複習中,強調以練習促質量、以探討促思維,更多關注自己不同階段的複習效果,及時對複習的階段計劃進行適當調整。

4、以考試標準為準,課堂複習和練習儘量與考試説明保持一致性。

20xx年會考歷史雖然是開卷,但對知識點的掌握,和知識網的建立都不容忽視,遵循以下三個階段的複習方案,相信同學們的成績一定會得到提升!

為全面迎接20xx年會考,打好20xx年會考攻堅戰,同學們的整個複習主要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20xx年20xx月——4月份月底):“梳理教材”,即按照教材的編寫體系,以《會考歷史考試標準》規定的考試內容為重點,提綱挈領地複習,目的是掌握教材中最基本的知識,同時對歷史事件之間的聯繫,教材的整體線索有一定的瞭解。

第二階段(20xx年5月份):專題複習,經歷第一階段的複習,同學們掌握了較多的基礎知識,但知識是零碎的,孤立的,沒有從宏觀上整體把握知識脈絡。因此在複習的第二階段,同學們應該將前面所學的知識列成專題歸類總結,比較對照,形成知識網。

第三階段(20xx年6月初至會考前):綜合複習,將六本書的知識有機融合,根據會考的具體要求,選擇若干題目進行一系列綜合訓練,目的是將第一階段古今中外的歷史知識進綜合、形成能力。查漏補缺、熱點講解、模擬測試,同學們可以每一週進行一次強化訓練,根據多次訓練的情況,找出自己的薄弱環節,再進行理解、訓練,進一步鞏固知識、提高能力。

六本書的內容很多,在複習時同學們要注意全面系統地進行復習,根據《會考歷史考試標準》裏的考查內容及要求,複習這部分內容時就要格外注意。此外,同學們對自己常犯的錯誤要進行有針對性的訓練,提高自己學習歷史知識的能力。

基礎知識掌握了,能力提高了,還要提大學聯考試、答題的能力。特別是應試的技巧,同學們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1)審題,在平日練習和考試過程中一定要仔細審題,題目問的是什麼要弄明白,然後根據題目要求回答,千萬不能草草看一眼就解答。

(20xx)對課本內容一定要熟悉,會考歷史對學生的考察要求是做選擇題儘量不看書,材料題和問答題一定要看書。

(3)注意合理地安排考試時間,可以在平時考試和練習中進行實訓。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