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學習複習計劃2篇 磨礪高三必勝利器——高效學習複習計劃

來源:巧巧簡歷站 1.75W

高三學習複習計劃是學生備戰大學聯考的必備利器,也是適應高質量發展要求的重要舉措。明確階段性目標、科學安排時間、規劃學科複習路線、科學選擇學習方式,將為學生們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提高複習效率提供重要保障。

高三學習複習計劃2篇 磨礪高三必勝利器——高效學習複習計劃

第1篇

基礎知識繼續以“每日一練”主客觀題相結合的形式進行積累和落實。

1、字音複習。回扣課本,將高中語文課本中出現且已注音、釋義的生字再呈現再訓練;注意多音多義字;留心形近異音字。

除了對已學知識再鞏固,還要以主觀題的形式對《咬文嚼字》中提出的100個容易寫錯的字進行考查。

3、詞語複習。除常規訓練外,要特別注意成語和熟語的積累和歸類。

4、病句複習。緊抓11個標誌不放,結合模擬題進行再訓練,要特別注意病句和標點的修改訓練。

1、強化學生“讀”的能力,努力糾正學生“重做題,輕閲讀”的毛病。在做題之前一定要圈點勾畫,讀明白文本的主旨,主旨是通過什麼來表達的。

2、讓學生進一步明確題目設定的7個陷阱——以偏概全、混淆時間、主次不分、關係失當、答非所問、歪曲事實、無中生有。

利用早讀時間,回扣課本經典篇目——《勸學》《師説》《鴻門宴》《陳情表》《報任安書》《六國論》《齊桓晉文之事》《廉頗與藺相如列傳》《信陵君竊符救趙》。利用主觀題的形式鞏固18個文言虛詞的用法和意思。

藉助典型試題明確考題類型及解題思路,解決學生詞不達意的毛病;強化學生的'語言組織能力和術語意識;學會嚴謹而規範的表述,力求簡潔到位,使文字表述和思維真正統一,解決學生語言顛三倒四、要點不全的毛病。

(五)名言名句仍以三個版本的交叉篇目為主,輔以《詩經》《論語》等其它名篇名句。

首先應熟練掌握常見的各種題型,強化審題意識,挖掘題乾的限制語和提示語,找出隱含信息,從中尋求解題思路。要發揮老師的積極性,密切關注各省市的大學聯考模擬題,關注新題型,避免題型遺漏。要特別關注擴寫、排序和短文改錯三種題型。

強化審題意識,進一步讓學生明確“考什麼”“如何考”“怎樣答”等問題;強化學生的語言組織能力和採點意識,學會嚴謹而規範地表述;提高卷面質量,力求清晰美觀,簡潔到位。

內容上,繼續加大審題立意訓練。在素材積累上下功夫,將以前讀過的精彩文章,新鮮、活潑、生動的語言,名言警句進行歸納總結,及時下發最新寫作素材,力爭做到“內容充實”。不要觸及敏感的政治事件,少談宗教話題,不要單純發牢騷,不要寫早戀等話題。。

表達上,強化文體意識,根據題目確定最拿手的文體。規範各種文體的結構,使之嚴謹;加強語言訓練,使之更加流暢;嚴抓卷面質量,使之工整。

發展等級上,通過升格訓練,使文章更深刻更有文采更豐富。

高三學習複習計劃2篇 磨礪高三必勝利器——高效學習複習計劃 第2張

第2篇

要以課本為主。有些考生認為:“課本沒什麼看的!太簡單了!”這種想法是絕對不可取的。“萬變不離其宗”,千變萬化的試題只是命題角度的變化,大學聯考試題也同樣如此,它不會脱離《考試大綱》,不會脱離課本的知識點。所以在第一輪複習中,我們要把主要精力放在課本上。

複習課本不是像剛學習的時候那樣的細緻,但也不是簡單的翻一遍,或是單純的背誦一遍,必須要注意方法和技巧。雖説是第一輪複習,但實際上它包含兩遍:

第一,先把課本讀“厚”。具體做法是:結合《考試大綱和考試説明》,把每一課的知識點都找出來,逐個消化。需要知識的識記,需要理解運用的知識點,要再通讀一下課本上的相關內容,特別是以自己不一理解的重點問題,除了要問老師和同學之外,還要做少量相關的習題。這一遍複習不能留下任何的知識死角。要下苦功夫細緻地複習,時間不夠要抽時間,把識記、看課本和做題有效地結合起來。另外,每複習一個階段要做一套檢測題,檢查一下自己知識點上還有沒有漏洞,以便及時查漏補缺。我建議:以每兩課為一個階段,複習完兩課後做一套試題,自我檢測一下。

第二,再把課本讀“薄”。根據記憶規律,我們過一段時間還要重複複習一個前面我們複習進的內容,但時間有限,我們必須找出可行的方法!我的建議是:每進行完一個階段(也就是兩課),就要及時地總結一下,用一個專門的本子,列出兩課的知識框架結構,並找出裏面重點的知識和自己認為比較難的知識點,以備日後快速有效的複習。同時要做一個習題集,記錄下那些自己做錯的且比較重要的試題,每次考試前都要抽時間翻一下。

如果考生的政治基礎比較好,那麼只要做好上面的兩步,並跟上老師的複習進度,就基本可以了。但是如果考生的基礎知識不紮實,那就要投入比較多的時間來做好第一步,除了課內要跟上老師的複習進度,還要安排好課外時間。比如,要抽出時間記憶知識點和知識框架結構;要抽出時間做一定量的習題;要抽出時間理解和消化課本的重點和難點內容。在這個時間的安排上,我認為:前一類學生的課外時間投入最好是每天50分鐘左右,而後一類學生的課外時間投入最少要90分鐘,用30分鐘時間記憶,30分鐘理解,30分鐘做題,等到基礎知識牢固了,可以適當地減少課外的時間的投入。那種靠考前突擊記憶的做法是十分有害的,歷次實踐證明:如果平時沒有時間,那麼考前更沒有時間,也沒有好的心態去記憶,政治雖是文科,但同時要把功夫放在平時。

歷史:講究細節,是最考驗記憶的科目,課本中的大字、小字、地圖、乃至註釋都不能放過,大家聽起來可能覺得難以置信,但是我們班幾乎所有同學都是這樣做的.,這也是我們班能在文綜全區前十中佔據第三的位置的重要原因之一。在第一輪複習中我們是一課一課背的,這時就要求自己首先把這課書從頭到尾詳細地、無遺漏地背下來,然後整理出一個大綱,例如這一課涉及的政治、經濟、文化、民族、對外關係等,根據這個大綱把這一課中的知識主幹再強化記憶一遍,最後把容易遺忘的細小知識點如小字、地圖、註釋等整理出來再背一遍,三遍過後就可以對這課書有比較好的掌握了。

政治:則講究系統化,因為政治得分的高低取決於你所提到的得分點的數量,而要把所有知識點都答出來,除了要記得它們,還要把握這些的得分點的內在聯繫,以及它們適用的情況,如果你在腦中形成了完善的知識系統,就能由一個得分點聯想出相關的得分點。所以,在背政治的時候不能把知識割裂開來,可以把每一課、每一個章節、每一本書的知識點用簡潔的語言概括出來,然後按照他們在內容和邏輯上的聯繫構建成關係緊密的網絡,強化記憶知識脈絡,達到涉及一點便能聯想起整個知識網絡的目的。

地理:文科中最具有理科氣質的科目,單純靠記憶是學不好地理的,它最講究理解和總結規律。地理分為人文和自然兩個部分,自然地理可分為地形、氣候、土壤、水源、植被幾個方面來記憶,不僅要知其然,還要知其所以然,掌握各地理事物上述幾個方面情況形成的原因,將這些地理狀況與太陽的運動等相關理論聯繫起來,以理解為主,掌握了其中的規律,要想從一個條件分析出其他方面的情況並不困難。人文地理則可按勞動力、原料、燃料、技術、交通等幾個方面來記憶,結合太陽活動規律、大氣活動規律等自然規律來記憶。我一直認為人文地理比自然地理難學,因為它非常之靈活,所以在掌握好課本知識的同時,還要多讀一些相關的資料,擴大自己的知識面,加深對世界的瞭解。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