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牙山五壯士》教學反思5篇 《狼牙山五壯士》教學反思:凝聚人心、傳承精神

來源:巧巧簡歷站 7.61K

本文主要反思了在教學過程中如何通過《狼牙山五壯士》這部經典電影,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和民族精神。通過深入分析電影中五位革命烈士的英勇事蹟,引導學生理解和認同中國傳統美德,激發學生的強烈榮譽感和責任感。

《狼牙山五壯士》教學反思5篇 《狼牙山五壯士》教學反思:凝聚人心、傳承精神

第1篇

同樣的教材《狼牙山五壯士》,以前的教學和現在卻有不同的感受。以前的我費力地分析着故事情節,牽着學生的鼻子走,課堂平靜得如死水一潭。而今,我輕鬆地和學生在一起學習,興致勃勃地探究着,回味着,激動着,課堂上智慧的火花四處飛濺。課後,我認真反思了這節課成功的原因:

一、首先熟備課文。它使我在課堂上前後貫通,遊刃有餘。課前並非一定要精心設計教學框架,只要課前做好充分準備,在課堂上完全可以隨機應變,以學定教。例如,我事先並不知道學生首先會彙報“跳下懸崖”這部分內容,由於我能夠把握住課文的骨架,將各部分內容瞭然於心,因此這部分內容學生想學、願學、樂學。

二、接着,在情境中師生互動,構建民主平等的師生關係。在教學過程中我努力建立一種相互平等、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師生關係,形成了民主和諧的教學氛圍,使學生能在一個歡樂、和諧、寬鬆的支持性環境中學習。如教學完“跳下懸崖”這部分內容後,讓學生質疑、答疑後,我問:“這是英雄的中國人民堅強不屈的聲音!”這聲音是五壯士喊的,為什麼説“是英雄的中國人民堅強不屈的聲音”?你們能幫助我解答這個問題嗎?學生當“老師”,自然不願被自己的“學生”問住,於是他們互相補充,爭相回答我的問題。(“五壯士的聲音代表了中國人民的共同心願”。“五壯士的聲音,就是中國人民的聲音”。)在以上師生互動的情境中,師生之間既有信息的傳遞,又有情感的交流,更有思維的撞擊,師生完全處於平等狀態,使課堂成為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之花的理想場所。

國小生由於生活閲歷太淺,往往對作品中所包含的情感感受太少,自己無法表達這些情感。此時,教師就可以進行範讀。但教師範讀時必須充滿感情和有一定的朗讀技巧,這樣才能夠給學生以啟發和感染。這樣通過教師生動形象、栩栩如生的範讀,學生的情感才會自然而然地和作品、教師的情感產生共鳴,才會在不知不覺中學會朗讀。這樣訓練,不僅引導學生體會文章的思想感情,而且引導學生學會表達情感;不僅引導學生模仿讀,而且培養學生創造讀。因此,在對學生進行朗讀訓練中,教師的示範朗讀非常重要。如在引導學生通過語言文字體會到五壯士的英勇頑強的精神後,但就是讀時體現不出來五壯士的這種精神,這時教師的範讀就顯得極為重要。通過教師的範讀,學生知道了應該怎樣讀才能體現出來這種精神。這無形中就節省了很多的時間,同時,我再關注學生的的個性化閲讀理解,通過學生的讀輕而易舉的悟到了五壯士通姦敵人壯烈犧牲的壯舉,學生被五壯士的英雄事蹟所感動了,再一次一次的朗讀中把課堂推向了高潮,這樣也培養了學生的語感,學生在今後遇到類似的語言文字就知道怎麼讀了。

教學中通過讓學生抓住句中的關鍵詞語進行理解,然後在理解的基礎上指導學生朗讀,從而讓學生加深對語言文字的敏感程度,使教學達到應有的效果。因此,在指導學生讀書時,指導學生抓住重點詞朗讀也是培養學生語感的好方法。如在引導學生理解完班長領戰士們走上絕路這一部分時,怎樣讓學生讀出班長的果斷和堅定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我首先讓學生抓住這部分中的重點詞語去談自己的體會,然後再進行朗讀,學生很快地就找到了感覺,讀出了班長的斬釘截鐵、堅決果斷。如果經常進行這樣的訓練,學生的語感在自然而然當中,也就訓練出來了。

這節課我做到了四“讓”:讓學生有足夠的時間“讀”;讓學生有機會“問”;讓學生能經常“議”;讓學生能自由“講”。如片斷中我讓學生觀看課文插圖後,提問“大家看了這幅圖想説點什麼嗎?”一石激起千層浪,學生觸圖生情,紛紛舉起了手。大家敞開心扉,暢所欲言,既表達了心聲,又張揚了學生個性。

一樣的教材,不一樣的教法。該片段教學充分體現了學生是課堂真正的主人,學習的主體,教師只是一個學習夥伴,在學生夥伴有疑難需要幫助時,我們才需伸出援助之手,稍作點撥、引導。只有老師把時間、空間慷慨地還給學生,讓他們充分地説出自己的所思、所悟、所惑,學生的個性才能得到張揚,其創造性才能真正釋放。

《狼牙山五壯士》教學反思5篇 《狼牙山五壯士》教學反思:凝聚人心、傳承精神 第2張

第2篇

顏老師的職稱評審課選擇了《狼牙山五壯士》這篇課文,有幸聽了她的試講。這節課的教學設計,思路清晰,環環緊扣,體現了教師紮實的基本功。

顏老師的這節課是第二課時,導入課題開門見山,直接從課文內容入手,回憶並板書文章的五個環節,前兩部分內容的配樂朗讀,將同學們的思緒拉回到硝煙瀰漫的戰場。這節課的學習內容是第3——5部分。

顏老師的設計體現了以情動人、以讀促思的教學理念。主要體現在:

1、 過渡語慷慨激昂,有效地激發學生對敵人的憎恨、對英雄的敬仰之情。

如,“想到南京大屠殺,想到敵人對老百姓的罪行,怎能不叫人充滿仇恨!”

“這是偉大的愛國精神,這種精神來源於對祖國、對人民的熱愛,這種精神是他們捨生忘死的源泉……”

顏老師蒐集大量歷史資料,抗戰背景的文字資料,戰爭圖片視頻資料、狼牙山五壯士電影剪輯、背景音樂資料……聲與影的結合,形象地再現了那個動人心魄的戰爭場面,英雄的光輝形象躍然紙上,領學生熱血沸騰。

在教學過程中,顏老師設計了多種形式的讀,有意識地使學生在讀中感受,讀中理解。在學習頂峯殲敵這一個環節時讓學生配上動作邊讀邊演。整段的教學設計沒有做任何繁瑣的分析。這種開放靈活的形式給了學生更多自主學習空間,讓課堂充滿生動和樂趣。在感受五壯士跳崖的悲壯這個難點上, 為了學生能深地體會壯士英勇跳崖的壯行,顏老師引導學生品讀了對描寫五壯士的神態、動作與語言的語句,觀看五壯士英勇跳崖的視頻,使學生對五位英雄的崇敬之情得到了昇華。

第3篇

?狼牙山五壯士》一文表現了五壯士熱愛祖國,熱愛人民,仇恨敵人,勇於犧牲的精神。本次教學我主要指導孩子們學習課文的第二課時,因此在設計目標時就設計瞭如下兩個學習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瞭解狼牙山五壯士痛殲敵寇、壯烈犧牲的英雄事蹟,感受五壯士愛護羣眾、仇視侵略者、為祖國為人民勇於獻身的精神,從中受到思想教育。

2、領悟課文寫人記事的`寫作方法,提高表情達意的能力。

而理解描寫五壯士痛殲敵人、英勇跳崖的動作和神態的語句,體會五壯士偉大的獻身精神以及忠於黨和人民的崇高品質是本課的學習重點。為了突破學習重點,指導孩子走進人物的內心,我在文本學習的同時引入了三次討論和一次想象説話:

1、在學習課文前引入五壯士痛殲敵人、英勇跳崖部分的短片,在孩子們回顧歷史後馬上發問:看完短片,你有什麼想説的?孩子們紛紛舉起了激動的小手,把自己心裏的想法表達出來,從而也帶動了其他孩子更進一步去思考人物的內心世界,體會人物為了祖國和人民不怕犧牲的精神,為課文的學習奠定了良好的思想基礎。

2、在學習五壯士痛殲敵人部分,我在引導孩子們通過用字替換“砸”字,並分別做動作體會戰士們的力氣大、殺敵決心大、對敵人的仇恨深之後,為了引導孩子們去挖掘“砸”字裏面所包含的對敵人深深的仇恨,我引入資料:日本侵略者在中國實施殘酷暴行的文字和圖片,並配以音樂,抽孩子聲情並茂地朗讀。此時,座位上的孩子已經融入進去,有的眼睛濕潤了,有的激動憤慨……當我問出:此情此景,你能理解為什麼五壯士對敵人充滿了仇恨了嗎?孩子們暢所欲言,全班的氣氛頓時激烈起來,紛紛控訴起侵略者的殘忍。

3、在學習五壯士的跳崖部分,我不是直接進入文本,而是問孩子們:想一想,如果選擇五壯士跳崖這一部分的一個畫面刻成浮雕的話,你覺得哪些畫面可以定格成永久的浮雕,值得後人去敬仰?引導孩子們從大家的討論中獲得啟發,從而去挖掘“屹立”一詞的含義和五壯士忠於祖國和人民的堅定不移的決心,深化人物精神。

4、在學習戰士們“熱血沸騰”“緊跟”部分,我引導孩子想象説話:孩子們,當戰士們緊跟在班長的身後時,你能想象此刻他們心裏會想些什麼嗎?通過想象説話,使孩子們明白戰士們選擇絕路時態度堅決果斷,情緒高漲是因為他們有崇高的為羣眾和連隊而獻身的精神。

通過以上三次討論和一次想象説話,從孩子們的角度出發,創設了討論情景,在交流的過程中,注重引導孩子發現、感受、評價,提高認識水平,還培養了孩子們正確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五壯士的偉大形象得到了提升,為了國家和人民勇於獻身的精神得到了昇華,課文的重點也在無形中得到了突破。

通過本課的學習,我也獲益良多,也更加認識到自己還有許多地方需要不斷改進。要上好每一堂課,必須做到精心的設計和充足的準備,也要兩手準備,隨時做好接受課堂生成和各種突發情況的考驗。

當然,在本課的學習中還存在着一些不足,如孩子們回答問題的知識面太窄,部分孩子對人物精神的認識還不夠深入,老師和孩子對於這種大課堂學習都表現出了緊張情緒等。我會在今後的教學中不斷反思,拓寬孩子的知識面,有意識地培養孩子們答問的能力,力求不斷提高孩子們的學習能力。

第4篇

今天,與學生們一起合作完成了人教版九年義務教育五年級上冊第22課《狼牙山五壯士》第一課時的教學,在此次教學有很大的收穫,執教完本課亦有許多反思。現將執教完本課的反思總結如下,希望能促進自己更大的進步。

在這次執教過程中由於準備不夠充分,對每個環節掌握不夠紮實,再加之本人對於這類戰爭性課文的教學方式不夠了解,致使在課上有些語句混亂,甚至忘記了一些內容。

就本課的教學設計和教學安排而言還是較為合理的,但是在執教過程中由於自身的原因致使教學過程中出現了較多的問題。

首先,在教學過程中遺漏了環節。例如,研讀環節中課文可以分為幾個部分被遺漏;在教學第二自然段時忘記了朗讀的指導,致使這節課中的朗讀目標沒有紮實有效地完成。

第二,過渡語乾澀。過渡語在教學過程中起到引導學生逐漸深入的作用,而在這節課的教學過程中由於緊張和對每個環節掌握的不紮實,課前設計的層層推進的過渡語基本沒有用到,在過渡的過程中僅僅使用了乾澀無推進引導作用的簡單語言。

第三,對學生的評價不到位。在教學過程中紮實有效的評價可以激發學生的積極性,而不到位甚至無效的評價只能使課堂氣氛更加緊張,學生盲目不知所措。這節課中對於學生的朗讀、回答問題的評價往往是“好!”“不錯”等基本無效的評價,有些需要老師評價激勵的地方甚至就沒有評價,課堂中沒有發揮教師評價應有的積極作用。

第四,在課上我追求面面俱到,但忘記了要詳略得當,效果卻適得其反,重難點沒有突破。 面對以上的問題,使自己看清了自身在教學中的不足。在教學過程中缺乏應變能力、有效評價能力、掌控課堂能力及對教材的瞭解掌握應用能力。

在今後的教學過程中,要加強學習,努力鑽研教材,爭取早日成為一名優秀的國小語文教師。

第5篇

?狼牙山五壯士》記敍了抗日戰爭時期,八路軍戰士成功地掩護羣眾和連隊轉移,最後把敵人引上狼牙山頂峯,英勇跳崖的故事。表現了五壯士熱愛祖國、熱愛人民、仇恨敵人、勇於犧牲的革命精神和英雄氣概。學完課文後,反思如下:

一、課初教師複核課文主要內容,幫助學生理清敍述思路。這樣做了之後,學生對文章的結構和構思方法會有一些感性的整體的認識。

二、課中抓住課文中的關鍵內容,引導學生閲讀、感悟。首先由文中提到的四個關鍵詞語入手。由這四個詞語展開課文的學習,不僅加深了對這些詞語的體會,而且學生學起來也思路明晰。二從抓住重點語段中的重點詞語進行體會、感悟、朗讀,同時進行詞語的運用。如:班長馬寶玉的“走!”體現了班長及戰士們的堅決,為了戰友和羣眾早已將生死置之度外的精神。“斬釘截鐵”的所得體會、運用。抓住這些字詞反覆朗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三、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在教學中,我努力想讓學生成為課堂真正的主人,學習的主體,而我只是一個學習夥伴,在學生夥伴有疑難需要幫助時,我們才需伸出援助之手,稍作點撥、引導。把時間、空間慷慨地還給學生,讓他們充分地説出自己的所思、所悟、所惑,讓學生張揚個性,真正釋放其創造性。

四、創設情境,加深體會,訓練口頭表達、想象能力,提高語感。在情境中師生互動,構建民主平等的師生關係。在教學過程中我努力建立一種相互平等、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師生關係,形成民主和諧的教學氛圍,使學生能在一個歡樂、和諧、寬鬆的支持性環境中學習,在學習過程中暢所欲言,説出體會,訓練口頭表達、想象能力,提高語感。

五、課後讓學生蒐集抗日戰爭時期英雄人物的故事和寫學後感,內化學生所學知識,提高學生認識、豐富知識。

1、由於老師忘記下課時間,結尾處有些亂,學生未來得及彙報個人感受。

2、未調動起全班學生參與到學習中來,雖然她們也在聽,但未能表達自己的想法。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