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音樂教案及教學反思《大蛀牙》5篇 音樂教案進階實踐:《大蛀牙》教學反思

來源:巧巧簡歷站 2.9W

本文將介紹一份關於大班音樂教案及教學反思的資料《大蛀牙》,通過教案的設計和教學反思的分析,旨在幫助教師更好地進行大班音樂教學。其中,教案的編寫詳細規劃了課堂活動和教具運用,並提供了有效的教學指導,而教學反思則探討了教學過程中的反思與總結,為教師靈活調整教學方法提供了支持。教師可藉此資料提升教學質量,讓音樂教育更立體地融入大班教育。

大班音樂教案及教學反思《大蛀牙》5篇 音樂教案進階實踐:《大蛀牙》教學反思

第1篇

1、通過感受和表現音樂的美感,培養幼兒的審美觀念。

4、感受旋律的氣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參加集體音樂活動的樂趣。

(反思:以遊戲的引入,可以提高幼兒的興趣,把幼兒帶入音樂的世界。老師在與幼兒一起玩遊戲時可以更加自由、輕鬆。)

老師:我們玩猴子學樣的遊戲,請小朋友模仿老師拍出身體節奏。

(反思:老師在以上的活動就是為了下一個目標做鋪墊的。幼兒對老師所拍的節奏和動作大部分是可以掌握的。但當幼兒遇到較困難的節奏時,老師只是一帶而過,沒有繼續深入。在老師出拍時,老師應考慮到幼兒的接受能力,可以從易到難開始。當幼兒拍錯時,老師可以重複3――5次,動作要誇張些,拍子放慢些。)

老師:有個小丑特別喜歡吃糖,又不愛刷牙,結果長了大蛀牙。請你們聽一聽,他長了幾顆大蛀牙。

(反思:在這個環節中,引起許多聽課老師的爭議,認為老師的節奏拍錯了。在課前,我聽過多次的音樂,有一種先入為主的想法,覺得樂曲中的牛鈴聲小,速度快,幼兒較難聽出來。老師有太多的不放心,也低估了幼兒的能力。)

(反思:在活動中我側重於讓幼兒感受音樂裏的蛀牙次數,忽略了幼兒心理對興趣需求,興趣點的激發不是很高。出現了幼兒不想再次聽音樂的現象。當出現這些情況時,老師應該邀請幼兒一起動起來,多準備遊戲,激發幼兒的興趣。)

老師出示第一張小丑,引導幼兒:你們看這個小丑有幾顆大蛀牙?(兩顆)

老師介紹鍵盤:這個是鋼琴鍵盤,有黑有白。白的叫白鍵,黑的叫黑鍵。

老師:你能在鍵盤上找出兩個黑鍵嗎?(幼兒輪流觸摸黑鍵)

老師出示第二張小丑,引導幼兒:你們看這個小丑有幾顆大蛀牙?(三顆)

老師:你能在鍵盤上找出三個黑鍵嗎?(幼兒輪流觸摸黑鍵)

(反思:幼兒遊戲興趣非常濃郁,因為在鋼琴鍵上玩遊戲化的情節對幼兒的吸引非常大。不足之處:遊戲時,始終是老師與幼兒玩,沒有音樂的加入,略顯呆板。我們每做的一件事情,最後都要回歸音樂。)

(反思:幼兒能夠模仿出老師的動作,但幼兒更願意自己去創造。)

(反思:幼兒很喜歡玩這個遊戲,老師在組織中沒有注意到遊戲的氛圍,結束也顯得有點倉促。)

1、自己應該更充分相信班中孩子的能力、潛力。在某些環節中使教育更加放手與開放,減少一些不必要的暗示。

2、應提高自己捕捉幼兒在討論中想法與信息的能力。

3、老師在活動中還應具有自由自主、靈活變通的能力。

大班音樂教案及教學反思《大蛀牙》5篇 音樂教案進階實踐:《大蛀牙》教學反思 第2張

第2篇

1、通過感受和表現音樂的美感,培養幼兒的審美觀念。

4、能認真傾聽同伴發言,且能獨立地進行操作活動。

1、通過感受和表現音樂的美感,培養幼兒的審美觀念。

1、複習《哈巴狗》新增互動遊戲,請兩個小朋友面對面坐好,中間放數根琴錘當肉骨頭,放音樂聽見汪汪兩聲就搶骨頭,最後看誰搶的骨頭多則誰獲勝。

2、遊戲:聽鼓聲拍手(也可改成跺腳,點頭),鼓敲得慢則拍手也慢,鼓敲得快則拍手也快,鼓敲得重則拍手也重,鼓敲得輕則拍手也輕。

老師認識的一個小朋友可喜歡吃糖了,而且經常不刷牙。有一天他牙痛,媽媽帶他去醫院看病,醫生對小朋友説:“小朋友乖乖,小蟲子壞壞,把嘴巴張開,啊——”小朋友有點害怕,就把嘴巴張開一點點:“啊——”醫生看不見小朋友的牙齒,於是又鼓勵小朋友説:“小朋友乖乖,小蟲子壞壞,把嘴巴張開,啊——”這一次小朋友有把嘴巴張得大大的:“啊——”醫生髮現有一顆大蛀牙:“原來你沒刷牙!”接着醫生又發現了好幾顆大蛀牙。

2、小朋友,我們來數數看這位小朋友共有幾顆大蛀牙?

放音樂,幼兒聽音樂,老師拿出牙齒卡片,聽到大蛀牙就畫黑一顆牙齒,最後讓小朋友數數又幾顆大蛀牙。

3、拿出八音琴,讓小朋友聽聽是第一個音高還是的二個音高。

遊戲:小朋友用自己的手當牙齒,嘴巴開得小的時候就把手舉到與胸一樣高,嘴巴張得大時就把手舉到頭上去。

小朋友站成以一排當牙齒,老師拍到哪個小朋友的頭哪個小朋友就趕快蹲下。

小朋友站成兩排當上下兩排牙齒,分段唱,互換當牙齒。

幼兒的年齡特徵決定了幼兒對單一的教學缺乏興趣,同時注意力集中的時間也比較短,因此,我採用幼兒熟悉的歌曲及遊戲導入,激發幼兒的興趣。

由於幼兒對音樂的把握有一定的難度,特別是音樂中的高音和低音,我們不好向她們直接枯燥的講述,這樣他們既沒有興趣,也不會懂,也不符合大綱要求,那麼,究竟如何讓他們理解呢?我就設計了這個活動,使幼兒在音樂中結合遊戲,結合肢體語言,去感受,去表達。效果還不錯。

不過,在活動中我感覺當孩子做蛀牙遊戲時,有點流於形式,過於模仿老師的動作,缺乏創造性,這方面在教學中還需注意。

小百科:蛀牙有時也有人叫它蟲牙,學名齲齒,是細菌性疾病,因此它可以繼發牙髓炎和根尖周炎,甚至能引起牙槽骨和頜骨炎症。如不及時治療,病變繼續發展,形成齲洞,終至牙冠完全破壞消失。

第3篇

1.在熟悉音樂旋律的基礎上,根據故事情節嘗試進行不同角色的表演。

2.在遊戲中瞭解有用的護牙小祕決,增強健齒意識。

師:我是一隻蛀牙蟲,每天我都要出來走一走、看一看,看見好吃的了,我會鑽一個洞,又看見好吃的了,我會卡吃、卡吃全吃光。慢慢的我的肚子就吃飽了,慢慢的我就長大了。蛀牙蟲們準備好和我一起出發吧。

師:剛才蛀牙蟲們都做了哪些事?(走、長大、看、鑽、吃……)

師:請出一條大牙蟲,我就是一顆大牙齒,請看我們碰面了。

3.分角色練習先教師扮蛀牙蟲,幼兒扮牙齒;或二幼兒扮蛀牙蟲,其他扮牙齒。(鼓勵幼兒創編各種動作和表情)

四、出示大牙刷,練習刷牙時蛀牙蟲的動作。(角色間動作相反)

1.討論“牙齒牙齒好痛呀”怎麼辦?(刷牙、少吃甜食、漱口)

師:我向左刷(牙蟲向右)我向右刷、向上、向下,牙蟲全都消滅光。

師:牙刷向哪邊刷,牙蟲就要向反方向躲,牙蟲們,牙刷來了。

師:接下來就請女孩子把椅子放在紅色線上來做小牙齒,男孩子放在藍色線上,我們是(蛀牙蟲),來,找一顆牙齒準備好。

師:現在我們都知道了,要想消滅蛀牙蟲,保護牙齒健康,就一定要(早晚刷牙、少吃甜食),這可是一個很有用、很重要的護牙小祕決哦,我們不但自己要記牢,還要告訴朋友們,好嗎?

第4篇

1、嘗試從圖意的邏輯順序來推斷故事情節,提高閲讀能力。

嘗試從圖意的邏輯順序來推斷故事情節,認識漢字:蛀牙王子。

根據自己的理解大膽連貫地講述故事,瞭解保護牙齒的方法。

2、教師自制蛀牙王子哇哇大哭的圖片一張;雲朵形狀的白紙若干。

1、引導幼兒觀察圖面並有依據地判斷:為什麼王子突然大聲地哭,猜猜發生什麼事情了?

2、引發後續閲讀願望:我們一起來看看故事,就知道小王子為什麼哭了。

1、引導幼兒觀察圖意,並能前後聯繫:小王子為什麼哭?從哪裏看出來?

2、一起逐頁翻看圖書,教師運用提問幫助幼兒觀察和理解。

(1)、小王子最愛吃什麼?(先請幼兒回答,説出判斷理由後教師再用故事原文進行總結)

(2)、醫生為什麼要來?他會説什麼呢?(用最後一句話小結時出示字卡:蛀牙王子)

(3)、連續講述第7—8頁,提問:現在你知道小王子為什麼哭了嗎?大家都稱小王子什麼?

三、閲讀“蛀牙王子”第9—12頁,繼續提問並講述圖意。

2、幼兒自主閲讀,並根據自己的理解連續講述故事後半部分。

3、共同討論補充保護牙齒的方法:假如你是醫生,會對蛀牙王子説什麼?(出示雲朵白紙貼在小王子大哭圖周圍,將幼兒提出的保護牙齒的方法記錄在白紙裏)

幼兒邊看圖書並聽教師講述故事,能用角色的語調、語氣模仿對話部分。

文學作品的欣賞有利於幫助幼兒提高語言的欣賞能力。

?蛀牙王子》通過故事的形式讓幼兒知道不能多吃糖,要勤刷牙多吃有營養的蔬菜等。

活動中,這個故事通過分段來讓幼兒欣賞,這樣,更加能吸引幼兒的注意力,再通過圖片的展示幫助幼兒更直觀地理解故事的內容。

故事內容很貼近小朋友們的生活,更加能吸引幼兒的注意力了,幼兒能認真的聽故事,並且當讓小朋友們自由表述地時候,他們在講述的過程中能積極根據教師提供的圖片,基本上能講述故事的完整內容。

第5篇

1.引導幼兒兩人一組,互相觀察對方牙齒的顏色、大小、形態。討論它們的功能。

2.請幼兒數一數對方共有幾顆牙,比較老師與幼兒牙數的不同。

3.啟發幼兒仔細觀察,看看哪些小朋友有蛀牙,議一議為什麼會有蛀牙。

6.教師小結:讓幼兒知道要保護好牙齒,必須堅持做到每天早晚刷牙、飯後要漱口,睡前不吃東西、多喝牛奶少吃糖,定期檢查治療蛀牙等。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