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中歷史課改心得體會2篇 歷史課改:啟迪智慧,開啟未來

來源:巧巧簡歷站 1.03W

國中歷史課改是教育改革的重要一環,也是培養學生綜合素養的關鍵課程之一。本文從實際工作經驗出發,總結了國中歷史課改過程中的心得體會。

國中歷史課改心得體會2篇 歷史課改:啟迪智慧,開啟未來

第1篇

實現由“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的轉變,是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教育領域最為深刻的思想變革,也是歷史教育領域的重大任務。

由於在實施新課程教學之前,我們進行了集中培訓,課程改革的目的、意義和基本理念等都有了深一層的瞭解。雖然只有幾天的課改培訓,但我的教學思想已受到了極大的觸動。國中歷史教育,是國民素質教育的一門基礎課,但並不是培養史學專家的。而我們以往的教學,過分強調對知識點的學習,過分強調深入研究,過分強調歷史的系統化,卻並不重視學習過程,而當學生結束國中學習後,歷史知識忘光了,就等於白學了三年。在學習過程中,能夠使學生終身受益的東西得到得很少。因此,新課程要求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培養他們終身學習的能力和習慣,倡導學生勇於質疑、敢於爭先,積極競爭,激發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

將歷史教學變成開放的體系,重要的是以課程標準為核心,更自由地發揮教師和學生的積極主動性,為學習知識提高能力而展開教學。更好地開展研究性學習,將發展的空間留給學生.教師不要越俎代庖,教師的角色僅僅是引導和組織教學,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課堂教學注重三維的歷史教學目標,即“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歷史課堂成為關注學生實際體驗的課堂,課堂教學的大部分時間,應該讓學生參與學習歷史的活動。例如“大變革”這一課,教材知識要點如果讓教師講述,是用不了多少時間的。課堂教學完全可以調動學生,讓學生積極參與,主動體驗。學生通過參與課堂教學活動,既獲取了知識,又有了對歷史的親身體驗和感受。

新的教學方式應該不要求有模式的東西,而只根據知識需要自主自由地安排教學,尋求多種教學方式和途徑,打破教學活動中教師"以講為主,單向授受"的傳統作法。像對話,討論,角色扮演等等都是我在教學中經常採用的教學方式,這些方法的運用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角色扮演活動:就是選擇教材中有重大意義的歷史事件,讓學生站在歷史人物的立場上,結合當時的歷史情境思考問題,分析問題,發表自己的意見和看法。如以寧為戰死鬼,不為亡國奴為例,讓學生扮演29軍將士,激起學生的愛國熱忱。角色扮演活動可以加深學生對歷史知識的理解,培養學生的歷史意識。

學生學習方式的變革之一是學生應在學習中學會“合作”。“合作性”,也是學生歷史學習方式變革的重要途徑。課程改革提倡學生建立主動探究式學習,在探究學習過程中,要充分發揮團隊的合作精神。把教學的過程變成一個合作,互動,民主,開放的過程.如講授“紅軍不怕遠征難”時,我提前將學生分成小紅軍、地理專家等小組,確立不同的學習探究目標,指導他們分頭去搜集資料。然後,各小組根據自己的學習探究目標,完成相關發言。讓學生在自主探討中獲得知識,培養能力。

四、充分發揮學生自身的特長和能力,鼓勵以多種形式表述歷史問題

以往的歷史課堂,總是以語言文字貫穿始終,頂多再有一副歷史地圖。而不善言辭的學生在這裏只會更加沉默。對學生學習的評價也僅限於一張大卷。學生的個性受到了禁錮,他們特有的專長無用武之地,反而令其反感歷史課堂,因其枯燥無趣而在歷史課上做其他科作業。

而這次的課改,恰恰要求教師要探索新的教學途徑,改進教學手段,充分發揮學生自身的能力和特長,為其主動適應未來社會打好基礎。於是,在歷史課堂上出現了許多旁人認為是“不務正業”的現象。

如,有些學生在畫房屋,這是學生根據書中文字介紹進行再創造所描繪的半坡聚落的村莊,河姆渡人的房子。在課上,學生們發揮想象,設計歷史大事年表,有以表格形式的,有以紀年數軸方式的,還有的完全以圖畫的形式,不用一字而概括那一段歷史。學生們在用他們擅長的方式敍述着歷史口演話劇、講故事、撰寫小論文、繪畫,等等,都是他們施展特長的渠道。在歷史課堂中,更加註重的,是學習過程和結果的全程評價,是探索和解決問題的方法。

新課程改革浪潮猶如一縷春風吹遍了祖國神州大地,給教育改革注入了一股嶄新的活力。通過學習和實踐我知道,新課程在課程功能、結構、內容、實施、評價和管理等方面都較原來的課程,有着重大的創新和突破。

新的歷史教材,從外觀看,圖文並茂,色彩鮮豔,深受學生喜愛。從內容上講,降低了難度,淡化了知識體系,增加了貼近學生生活、貼近社會的內容,給學生親自動手操作、探究實踐提供了更廣闊的空間。在教學過程中我深深體會到這一點,在《美國經濟的發展》一課中,教師給學生充足的時間去講述硅谷,比爾蓋茲等故事,激發學生積極的情感,在歡聲笑語中上完一堂課。還有歷史探究活動課,這可是學生們活動的天地,他們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紛紛將自己最好的作品展現給大家。當得到老師的鼓勵時,別提有多高興了,常常是下了課,學生們還圍着老師問這問那,意猶未盡。他們真正成了學習的主人,由原來被動接受式的學習變為主動探究式的學習。

新的課程改革,要求教師轉變教學方式,樹立以學生為主,不斷探究的學習理論。那麼,光憑一本書、一張嘴走進課堂是遠遠不夠的。教師要認真挖掘教材,充分備好每一堂課,精心設計每一個探究性的問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要讓歷史課堂充滿激情,充滿生機。有時需要語言的激發;有時需要教學手段的多樣化;有時需要教師知識的儲量大,總之,對教師的要求更高了。在課改實踐中,我有了一種從未有過的危機感和緊迫感,覺得自己要學習的東西太多了。往往是上了這一課又要忙着準備下一課的內容,有時為了一個探索性的問題的設計而絞盡腦汗,還總覺得不盡如人意,總覺得自己知識太貧乏,迫切地需要去學習、去充實自己。渴望瞭解更多課改的知識,渴望指導,渴望交流,不斷地豐富和提高自己。

在歷史課程改革過程中,面對新課標、新教材,在教學實踐中遇到的問題也很多,怎樣設計好每一個教案,每一堂課?怎樣處理好教材?設計什麼樣的探究問題,才能激發學生們積極的情感,有利於他們的'終身發展?為什麼自己的課堂效果不理想,達不到預期的目的?還有對教材的驗證及反思是否正確等等,這些都迫切需要大家在一起溝通和交流,因此教研工作就顯得尤為重要,教研活動水平要求更高了。

國中歷史課改心得體會2篇 歷史課改:啟迪智慧,開啟未來 第2張

第2篇

一、我是一名專職歷史教師,教了十年的歷史。雖然這門課如今還被人稱為“副課”,但是比較課改前後,它還是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初當歷史教師的那幾年,是我教學工作中最難過的幾年。那時,歷史不是會考科目,在政史地組中,九年級歷史教師是處境最難的,而我恰恰就在教九年級。會考的指揮棒,讓學生和家長都明白,花時間學歷史是完全多餘的,所以,雖然我精心備課,努力講好每一堂歷史課,可學生根本就不學,就連提問都不屑於回答,統一答案都是:“我不會。”但是九年級的第一學期末,歷史要參加考試,考試成績還要被公佈在電視上。那年月,我們全校教師的教學成績,收視率極高,成為了全團父老鄉親關注的焦點。

而我們九年級歷史教師,更成為了大家恥笑的對象。面對教學成績幾個“率”後面的“0”,有“好心人”在為我擔憂:“這姚雪琴在學校可咋混下去呀!”聽到這樣的話,我感到莫大的委屈:誰能知道我為了講好每一堂課,在課前花的功夫?誰又能知道我花了幾個晚上辛苦刻出來的油印資料,發到學生手上後,就成了飄散一地的廢紙……回想起只做了幾分鐘的歷史卷子,就帶着滿臉喜氣走出考場的學生,這讓我想到了“文革”時期交白卷的張鐵生。難道我們的基礎教育真得就不需要學歷史了?歷史課真得就已經淪落為一門多餘的課程了?

我無力改變現狀,我只能為我是一名歷史教師感到悲哀,更為我見到的一些現象感到擔憂:我在講日本人在南京大屠殺時用極其殘忍的手段屠殺中國人,我們的學生竟發出了冷漠的笑聲;明星面對電視鏡頭,和主持人提問時,她竟不知道盧溝橋事變是怎麼回事。我不敢想象,如果我們的教育朝這個方向發展下去,再過若干年,還有多少人會知道毛澤東為何人?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怎麼來的……

二、20xx年,我們團場進入課改的第一年,我作為第一輪進入新課改教學的教師,參加了農二師教委組織的新課改培訓。在和各團場教師交流的過程中,我才知道作為歷史教師,大家的處境都差不多,都為歷史教育的發展感到無奈,感到茫然。我們的培訓教師,來自農八師教委的歷史教研員王亞光老師重新點燃了我們的信心。他告訴我們:“現在中央都在大力提倡領導幹部學習歷史,你們應該相信,我們的歷史教育會有受到重視的一天,教育部門不會讓歷史教育在基礎教育中缺失的。”就在那年年底,歷史被確定為20xx年會考的科目,學生對歷史這門課也開始重視起來,因為有了學生的學,教師的教學充滿了活力。

課改後的歷史重視過程與方法,情感與態度價值觀。所以,在新課程改革後,我不純粹以傳授知識為主,而是更加重視對學生能力的培養,也就是我們説的”授之以漁“。每節課最多講授不超過25分鐘,留給學生充分的時間去思考和練習,以培養學生的各種能力,包括組織文字能力、小組合作學習能力、識圖能力、理解能力、辯論能力、歷史情景劇表演能力,等等。這樣的教學形式受到學生極大的歡迎,學生學習歷史的積極性和興趣都得到了極大的改善。歷史考試成績也取得了較為明顯的進步。

新課改不僅改變了我們的教育觀念,更為我們歷史教師提供了施展自己才能的機會。雖然很多人還沒有完全認識歷史課的教育功能,對它仍然輕視,但我認為,重視歷史教學應該從我們歷史教師自身做起,如果我們都不重視,那就不會有人重視這門課。我首先從作業抓起,嚴把作業關,認真批改每一本作業,哪怕一個錯別字,我都不會放過。凡是錯誤之處必須訂正,決不放鬆。久而久之,學生知道歷史教師是認真的教學,他們自然也就會認真地來學習這門課。

此外,我重新審視課改前我上的歷史課,雖然認真備課,但一堂課還是完全被課文內容框住,只注重講授知識,忽略了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培養。如果讓學生感到學歷史只是瞭解一些過去的人和事,他們對這門課肯定不會感興趣,因為這些,離他們的生活太遙遠,沒有什麼實際的用處。而如今,我們要通過歷史教學,不僅讓學生了解歷史,更要讓他們從歷史事件、歷史人物身上得到一定的啟發和經驗,明白一定的道理,要讓歷史成為學生今天行為的指導,讓歷史在現實中得到昇華,這才是真正的收穫。

如今,看着我的學生能在課堂上認真聽講、積極回答問題,能出漂亮的歷史手抄報,能用老子的“對立雙方能互相轉化”的觀點來正確對待自己的學習,正確評價歷史人物,在考試中取得好成績,我感到了作為一名歷史教師的快樂。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