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總結報告及十四五規劃

來源:巧巧簡歷站 8.4K

  2020總結報告及十四五規劃

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和歷史罕見的汛情災情,全縣黨員、幹部、羣眾、醫務工作者、人民子弟兵、民兵預備役以強大的凝聚力、執行力和戰鬥力投入疫情防控阻擊戰和防汛抗洪保衞戰。以下是本站和大家分享2020總結報告及十四五規劃參考資料,歡迎你的閲讀及借鑑。

2020總結報告及十四五規劃

       2020總結報告及十四五規劃一

各位代表:

現在,我代表縣人民政府,向大會報告政府工作,請予審議,並請各位縣政協委員和列席人員提出意見。

2020年和“十三五”發展回顧

2020年,是郎溪發展史上極為重要、極不平凡的一年。

一年來,面對前所未有的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歷史機遇,全縣上下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考察安徽和紮實推進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座談會重要講話指示精神,加快推進“一地六縣”合作區郎溪片區規劃建設,省委、省政府主要負責同志蒞臨郎溪調研指導,“一地六縣”規劃建設,其時已至、其勢已成、其興可待。

一年來,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和歷史罕見的汛情災情,全縣黨員、幹部、羣眾、醫務工作者、人民子弟兵、民兵預備役以強大的凝聚力、執行力和戰鬥力投入疫情防控阻擊戰和防汛抗洪保衞戰,充分展現了不畏艱苦、甘於奉獻、守望相助、共克時艱的時代風采,譜寫了可歌可泣的動人篇章。

一年來,面對複雜嚴峻的宏觀經濟形勢,全縣上下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在省市和縣委的正確領導下,在縣人大、縣政協的監督支持下,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落實落細“六穩”“六保”工作,集中力量辦好“十件大事”,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較好地完成了縣十七屆人大五次會議確定的目標任務、實現了“十三五”圓滿收官。預計全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88億元,增長4%左右;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2%;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6%;服務業增加值增長4%;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0.4%;一般公共預算收入20.85億元;城鎮、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增長5.1%、6%。

2020年,我們重點做了以下工作。

一、三大攻堅戰成效顯著

牢守底線,防範化解重大風險有力有效。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我們按照堅定信心、同舟共濟、科學防治、精準施策的總要求,第一時間建立健全“點、線、面”疫情防控工作體系,統籌做好醫用物資、生活必需品保障。全縣幹部羣眾聞令而動、全民戰疫,開展聯防聯控、羣防羣控,強化常態化疫情防控,切實做到“外防輸入、內防擴散”。7名郎溪醫護人員出色完成馳援武漢任務。全縣治癒出院病例1例,1月30日後無新增確診病例,全面打好了這場沒有硝煙的疫情防控人民戰爭。出動救援搶險力量0.53萬人次,緊急轉移避險安置1.86萬人次,成功防禦長達51天的梅雨期、歷史罕見的6次強降雨侵襲、南漪湖持續超警戒水位37天的險情,防汛抗洪取得全面勝利;汛中開始謀劃、汛後迅即推進災後恢復重建“四啟動一建設”工作,得到國家減災委和省市充分肯定。金融風險防範全面加強,政府隱性債務實現“無增量、減存量”目標。“1+10+N”安全生產專項整治三年行動強力開展,安全生產形勢總體平穩;建平鎮平港社區被評為全國綜合減災示範社區,畢橋鎮市場監督管理所被國務院食品安全委員會推薦為全國食品安全工作先進集體,並已通過省級公示。

盡鋭出戰,脱貧攻堅決戰決勝。堅持精準扶貧、精準脱貧戰略不動搖,集中力量打好“四季攻勢”,紮實開展“抗補促”專項行動。精準落實“一户一方案、一人一措施”要求,剩餘113户317人全部脱貧,如期完成脱貧攻堅目標任務。持續加強監測預警和動態幫扶,防範“三户一體”返貧致貧機制進一步健全,貧困户“兩不愁三保障”及飲水安全問題動態清零。“九大工程”精準推進,87個扶貧項目高效實施,28個貧困村實現特色種養扶貧產業園區全覆蓋。與嶽西縣縣域結對幫扶有序開展。“五大振興工程”啟動實施,接續推進全面脱貧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

管控並重,污染防治持續強化。以“五控”為抓手強力推進大氣污染防治,PM2.5、PM10平均濃度分別下降18.6%、17.3%,優良天數比例增長17.5%,超額完成市下達目標任務。新老郎川河水質改善和南漪湖等重點流域水環境治理持續推進,縣域地表水斷面指標全部達標,累計淨獲得上級生態補償資金550萬元,居全市首位;7個鄉鎮政府駐地污水處理設施相繼投入使用,城區污水處理廠二期和開發區東西區污水處理廠一級A提標改造即將建成。“1+N”和中央、省市生態環保督察等反饋問題按時整改完成,“三大一強”“散亂污”企業排查整治持續開展。“三線一單”科學編制。省級生態文明建設示範縣創建工作紮實推進。

二、經濟運行企穩向好

工業強縣縱深推進。突出“保企業、穩增長”,出台實施應對疫情支持中小企業共渡難關“十條政策”、深入推進“六穩”工作全面落實“六保”任務若干政策、持續做大新型政銀擔等一系列紓困惠企措施,創新施行“123456”工作法,分區分級推進復工復產,重點税源企業於2月底全部恢復生產。堅持政府過“緊日子”、政策兑現“馬上辦”,強化財政與金融、產業、就業等政策系統集成和財政資金直達機制,確保政策紅利直接惠及各類市場主體,傾心傾力幫扶企業發展。累計新增減税降費2.1億元,撥付各類扶持資金2.28億元、工業企業考核獎勵資金2806.5萬元,減免養老、工傷、失業、醫療保險費6600餘萬元;為285户企業辦理536筆享受銀行優惠利率貸款21億元,為14户中小微企業辦理21筆延期貸款及無還本續貸7000萬元,累計降息讓利1815萬元。申報非標專項債項目8個、總投資30.8億元,申請發行專項債券16億元,已發行3.9億元。大力推進“培大育強”“小升規”,戰略性新興產業產值、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分別增長18%、20%;新增規上工業企業30户,新開工億元以上項目76個;新認定、複審高新技術企業15户;獲批國家級綠色設計產品2個。郎溪經濟開發區順利進入國家級培育期,被評為省綠色發展試點園區,紡織材料特色產業集羣被列入省縣域特色產業集羣(基地)。

現代農業穩步發展。大力實施茶產業和花卉苗木產業提升工程,農業轉型升級加快推進。狠抓春耕備耕、災後田間管理,糧食穩產、生豬保供等順利實現。新增國家級農民合作社1個、省級示範家庭農場3家。宏雲製茶被評為省級首批長三角綠色農產品生產加工供應示範基地。農業新產業新業態加快推進,大佛山養心谷被評為全國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五星級精品園區,新增省級示範區2家。狠抓農產品質量安全,新增“三品一標”認證8個,獲批省級農產品質量安全縣稱號。畜禽糞污綜合利用率達98.5%,秸稈收儲運和“五化”利用體系健全完善。扶持壯大村級集體經濟有序實施,新增村集體經濟年經營性收入達50萬元以上強村6個、達10萬元以上優村22個,“薄弱村”全面消除。

服務業難中有進。狠抓“兩穩一促”,全力克服疫情衝擊。從國際市場開拓、口岸通行、擴大出口信用保險承保覆蓋面等多方面降低企業成本和風險,新增外貿企業3户,預計超千萬美元企業數達8户,進出口總額3.15億美元。推動“冬去春來暖生活”消費促進活動,支持大型商業綜合體、限上企業等40多户企業開展展銷活動,限上消費品零售額增長7%。全面推進農村電商提質增效,農產品網銷額達1.3億元,增長53%,建平鎮被評為省級電商示範鎮。全域旅遊“四級聯建”全力推進。探索創建 “三美”模式,積極推進“兩山”理念實踐創新基地試點建設,新和旅遊度假區總規正在編制,基礎設施全面啟動,“悠然茶田”度假酒店等項目簽約落地,皖東南花木大市場發展勢頭良好。新和千畝櫻花林、美迪花世界花卉展分別被央視《新聞聯播》和《人民日報》頭版報道。中國綠茶之鄉-郎溪茶旅二日遊線路被評為省首屆十大最美茶旅線路,凌笪鄉被評為省避暑旅遊目的地。

三、發展後勁持續增強

“一地六縣”高位起勢。堅持先行先試、邊幹邊試,與滬蘇浙等地加強合作、深度融合,高標準推動“一地六縣”郎溪片區規劃建設。搶抓機遇,積極申請國家、省、市在產業發展政策、重大基礎設施、生態環境保護、公共服務發展上的傾斜支持,力爭更大的規模空間和政策“紅利”。謀劃“一地六縣”重大工程項目52個,總投資863.2億元;滬皖大道建設提升工程等18個重大項目正式開工。與省港口運營公司合作組建定埠港國際物流公司,開展定埠港二期建設,即將開通集裝箱航線,全力打造區域性航運樞紐和生態綠色皖東南第一港。與白茅嶺農場有限公司簽訂滬皖綠色農產品共建共享合作基地等戰略合作協議。與光明集團、“蘇浙皖甬”農擔公司簽訂金融支持“一地六縣”綠色生態發展戰略合作框架協議。與華東理工大學共建長三角區域發展郎溪研究院,在全省率先設立長三角區域交流合作服務中心。深化與廣德、溧陽合作建設蘇皖合作示範區,民生共享、旅遊發展等6個方面42個合作項目(事項)深入實施。

項目引領量質齊升。擦亮“一地六縣”招牌,強力開展招商引資、項目攻堅“雙百”行動。成立招商引資工作信息中心,充實優化專業招商力量,完善工業項目預審等招商機制,更加註重主導產業培育和產業鏈招商,更加突出節約集約和畝均貢獻。新簽約內資項目90個,其中5-10億元項目2個、10億元以上項目5個;實際利用省外資金項目94個,到位省外資金190億元,增長5.6%。嚴格落實“四督四保”“六個一”項目推進機制,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持續推進。預計全年新開工項目50個,竣工項目50個(其中投產運營40個)。博盈機電、金弘潤新材料等項目建成投產。聚傑微纖、友良鍛造等項目開工建設。謀劃新型基礎設施、公共衞生等領域重點項目50個,已批到位項目154個,到位財政性資金超10億元。

深化改革激發動能。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常態化開展“一張網”建設,實現“一網、一門、一次”和7×24小時不打烊服務;政務服務事項平均承諾時限壓縮至3.06個工作日。被《人民日報》《環球時報》社評為最具投資營商價值縣,榮獲2019年省投資環境十佳縣。交易監管“一放開三嚴管”模式穩步開展。國土空間總體規劃加快編制。“五大工程”助推人才興縣改革深入實施。鄉鎮機構改革、事業單位車改順利完成。市場監管、交通運輸、文化市場、農業領域綜合行政執法改革紮實推進。農村綜合改革持續深化,農村土地“三權分置”改革深入開展。完成供銷社“三會”制度建設。砂石資源統一經營管理改革正式實施。

四、城鄉面貌日益優化

城市建設紮實推進。城東新區控制性規劃編制完成。市民文化藝術中心開工建設,郎溪(國際)大酒店完成封頂。水韻郎川(城區水環境整合治理PPP)、老城區改造等重大項目加快建設。長三角君瀾酒店簽約落户。濱河路改造等4條市政道路、税務局宿舍等3個老舊小區改造及綠化提升工程等項目投入使用。智慧城市建設穩步推進。創建國家園林縣城47項考核指標均已達到要求。穩定城區房地產市場發展、促進建築業改革發展實施意見出台施行,在全省率先推行商品房預售資金第三方託管,房屋銷售面積42.6萬平方米、增長12%,預購支付2.85億元回購安置房935套,完成256户、2.6萬平方米房屋徵收。以“紅色物業”為抓手,“四位一體”物業管理加速構建。城區煙花爆竹“雙禁”、違建拆除、貨車限行強力開展,城市管理水平不斷提升。

鎮村建設持續深化。2019年6個省級中心村、2020年7個美麗鄉村示範村、4個重點示範村通過省級評定,2020年2個省級中心村和5個“315”示範工程品牌村主要工程基本完工,40個重點自然村整治項目全部完成。深入推進農村環境“三大革命”與村莊清潔“百日行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計劃如期實現。農村衞生廁所普及率達88%。城鄉一體化垃圾轉運體系建成運營,農村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100%。全面推廣“生態美超市”,設立“三美銀行”試點,新建9個“新風堂”。建立“河長制+檢察官”“民間河湖長”“河湖警長”工作機制,河湖“清四亂”工作常態化推進,岸線劃定和保護規劃編制完成。“林長制”改革示範區加快創建,創成省級森林村莊4個,人工造林4129畝。

基礎設施加速完善。商合杭高鐵建成通車,郎溪南站開通運營,“鐵公基”交通網絡業已形成。G318十字段改擴建、建平大道開發區段大修工程加快推進。龍鬚湖綠道一期、通湖綠道、環天子湖綠道(盛村至柯村段)、慶豐綠道及28公里農村道路擴面延伸工程交工驗收,新和綠道、燈塔綠道、環天子湖綠道(十姚路)開工建設,“美麗的鄉村風景線”初具規模;省級“四好農村路”示範縣創建工作位居全省前列。鍾橋水庫、鍾橋河右岸防洪工程已經省水利廳備案並上報水利部列入今年實施計劃。港口灣水庫灌區郎溪片項目加快建設,第一聯合圩錢滸站、中小河流治理重點縣及水系連通凌笪和姚村項目區建設完成;老郎川河左岸堤防治理工程初步設計已經獲批、即將實施。城鄉電網供電可靠性進一步提高。

五、幸福指數不斷提升

社會保障更加有力。城鄉低保、特困供養人員標準全面提標,社會保險待遇水平穩步提升。跨省異地就醫即時結報積極推行。創新開展首屆掌上面試招聘會,常態化開展“2+N”就業招聘活動,新增城鎮就業人數8261人。農民工工資支付工作評價位居全市前列。殘疾人康復、教育、就業、維權紮實推進。縣鄉村三級養老服務中心建設實現全覆蓋,十字香山老年公寓入選首批長三角異地養老機構。社會矛盾糾紛調處化解中心掛牌運行。退役軍人服務保障體系紮實推進。城鄉公益性公墓全面啟動建設。縣人武部新營區建設主體工程完工,圓滿完成年度徵兵任務。

社會事業齊頭並進。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登記工作順利完成。深化醫藥衞生體制改革,縣醫院“三五創建”穩步推進,門診住院綜合樓及附屬配套工程加快建設,縣中醫院步入良性發展軌道。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與縣醫院合作建立醫聯體,鄉村衞生健康振興“五大工程”深入實施,醫療服務水平不斷提高。全民健身中心投入運營,郎溪縣第一屆運動會成功舉辦。郎溪中學校舍改擴建、第四國小、職教中心二期建成使用,郎川幼兒園主體完工,第三中學、實驗國中綜合樓新建工程啟動建設。大學聯考再創佳績,本科總達線率全市第一。鎮村兩級綜合文化服務中心實現全覆蓋。

社會秩序和諧穩定。深化法治郎溪、平安郎溪建設。掃黑除惡專項鬥爭持續推進,成功打掉以方臘為首的黑社會性質組織1個、惡勢力組織2個,摧毀“保護傘”“關係網”6個。司法所建設提升工程三年行動計劃啟動實施。弘揚新時代“楓橋經驗”,積極推廣“七大調解法”。以“黨建+三治”為代表的基層社會治理創新持續深化。順利完成“七五”普法總結驗收工作。城區管理體制改革啟動實施。城區社區警務網格化管理、鄉鎮社區警務機制改革和農村派出所參與交通警務機制改革有效推進。“雪亮工程”二期加快建設。我縣榮獲第五屆安徽省文明城市稱號,十字鎮施吳村被評為全國文明村鎮。

六、自身建設切實加強。

貫徹全面從嚴治黨要求,深化“三個以案”警示教育,切實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以中央脱貧攻堅專項巡視“回頭看”、省委巡視“回頭看”為重點,紮實開展巡視巡察發現問題整改。加強法治政府建設,修訂完善縣政府工作規則,嚴格遵守重大行政決策程序。自覺接受人大法律監督、工作監督和政協民主監督,主動接受監察監督、羣眾監督、輿論監督,強化審計監督,68件人大代表議案建議和103件政協委員提案高質量辦理。嚴格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中央八項規定及細則,馳而不息整治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嚴格執行國務院“約法三章”,“三公”經費和一般性支出壓減5.3%。支持紀檢監察機關監督執紀問責,堅決查處侵害羣眾利益的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

與此同時,國防教育、國防動員、人民防空等工作水平進一步提升,民族宗教、外事僑務、對台、統計、審計、氣象、檔案、老齡、老幹部、機關事務、關心下一代等工作取得新成效。

各位代表,過去一年的成績令人振奮。追溯“十三五”時期,為郎溪未來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和保障。

五年來,我們堅持發展為要,綜合實力愈加增強。預計地區生產總值從2015年的110億元增加到2020年的188億元,年均增長7.6%,人均生產總值達到54089元。財政收入由21.8億元增加到29.8億元,年均增長6.4%。固定資產投資年均增長12.3%。金融機構存款、貸款餘額年均分別增長14.9%、15.6%。城鎮、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分別增長7.8%、8.4%。榮獲國家級生態縣、全國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縣、省發展民營經濟先進縣、省質量強縣、省衞生縣城、省雙擁模範縣等稱號。

五年來,我們堅持轉型升級,產業結構愈加優化。三次產業比由13.1:56.9:30優化到10.5:53.3:36.2。規上工業企業達214户,應税銷售超億元企業達47户,税收超千萬元企業達23户;規上工業增加值年均增長9.2%,智能製造、新材料和大健康三大主導產業產值佔比提高到60%,戰略性新興產業產值年均增長18.6%、佔比提高到56%。服務業增加值、規模農產品加工產值年均分別增長7.7%、12%。市場主體由10506户增加到30818户。

五年來,我們堅持統籌協調,城鄉魅力愈加彰顯。縣城建成區拓展到17.5平方公里,綠化覆蓋率達40.5%,人均公園綠地面積達14.8平方米,亮化、綠化及一批配套功能提升項目高質量實施,城市更大更美更宜居。縣城防洪標準基本達到50年一遇,經受住2次特大洪澇災害。美麗鄉村建設持續推進,建成省級中心村35個,自然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實現全覆蓋,道路、水電、通信等基礎設施更為完善。

五年來,我們堅持“兩山”理念,生態優勢愈加釋放。深入貫徹水、土壤、大氣“十條”, PM2.5、PM10指標和優良天數比例實現“兩降一升”,考核Ⅲ類水體達標率達100%。紮實開展中央和省環保督察、國家土地例行督察、違建別墅、“大棚房”等問題整改,高井廟自然保護區開發建設問題得到根本遏制。超額完成污染物減排任務。單位GDP能耗較2015年下降16%。“河(湖)長制”“林長制”進一步推深做實。

五年來,我們堅持擴大開放,發展活力愈加迸發。以“一地六縣”合作區、蘇皖合作示範區為重點,與長三角重點城市開展全方位全領域合作。五年累計招商引資項目355個,累計實際到位內資875億元、外資4.54億美元,建成億元以上項目289個。完成交通投資超30億元,商合杭高鐵、揚績高速、建平大道、定埠港等一批事關長遠發展的項目建成運行,公路里程建設較“十二五”末增長118%。

五年來,我們堅持民生為本,羣眾生活愈加美好。民生工程高標準實施,累計投入資金30.1億元。較2015年,城鄉低保標準分別提高42.2%、204.8%,農村特困人員集中、分散供養標準分別提高107.3%、204.6%。新增城鎮就業4.5萬人。現有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全部脱貧,28個貧困村穩定出列、村集體經濟收入均超30萬元,是“十二五”末的14.9倍。教育衞生投入不斷加大,水平大幅提升。大學聯考應屆本科達線率和一本達線率逐年提高,連續3年摘得市理科狀元;基本公共衞生服務均等化水平不斷提升,每千人擁有牀位數、醫師數、護士數高於全市平均水平。

各位代表,奮鬥伴隨着艱辛,成績來之不易。這是上級黨委、政府和縣委正確領導的結果,是縣人大、縣政協以及各方面監督支持的結果,是全縣人民和衷共濟、奮發有為的結果。在此,我代表縣人民政府,向全縣廣大幹部羣眾和創業投資者,向各位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向駐郎武警官兵、政法公安幹警,向關心、支持郎溪發展的社會各界人士,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誠摯的感謝!

同時,我們也清醒地看到,受疫情、汛情、世情影響,縣人代會確定的少數指標未預期完成,全縣經濟社會發展中還存在不少困難和問題。從經濟發展看,經濟總量不大,增長壓力增大,實體經濟困難增多,產業層次仍然較低,主導產業不突出,領軍企業和專精特新企業偏少,財政收支平衡矛盾較為突出,高質量發展基礎還不牢固。從蓄勢動能看,大項目儲備不足、轉化不多,有效投資增長乏力,支撐重大項目的要素保障、服務保障還不夠強,科技創新支撐能力偏弱,生態環保壓力仍然較大。從羣眾期盼看,公共服務供給還不平衡不充分,城市治理、社會治理還有待加強,教育醫療、文化體育等領域與羣眾需求還有差距。從政府自身看,少數政府工作人員思想不夠解放、專業能力不夠過硬,不敢擔當、不善擔當等問題依然存在,服務效能還需進一步提升。對此,我們一定高度重視,採取有效措施,切實加以解決。

2020總結報告及十四五規劃二

按照縣委十三屆十三次全會部署,根據《中共郎溪縣委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縣政府編制了《郎溪縣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綱要(草案)》,提請大會審查。

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十四五”期間,我們將堅定不移地實施“生態立縣、工業強縣、人才興縣、創新活縣”四大戰略,推動郎溪高質量發展。一是生態立縣。深入貫徹生態綠色發展理念,積極踐行“兩山”理念,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將保護生態環境和提供生態產品放在更重要位置,走出一條具有郎溪特色的生態美、生產美、生活美的綠色崛起之路。搶抓“一地六縣”合作區建設機遇,大力發展綠色製造業、綠色生態農業、全域旅遊業,加快構建綠色創新體系和綠色產業體系,促進綠色高質量發展。二是工業強縣。深入貫徹高質量發展理念,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為引領,搶抓“一地六縣”合作區建設機遇,以重大項目建設為突破口,做優做強主導產業,轉型升級傳統產業,探索推進戰略性新興產業,持續優化“一區四園一港”產業佈局,促進產業集聚,大力引進項目,逐步形成現代化產業體系,紮實推進新型工業化進程。三是人才興縣。深入貫徹人才強國戰略,搶抓長三角人才一體化發展重要機遇,瞄準“一地六縣”排頭兵定位,積極推進“郎川聚才”行動,加快完善人才就業創業政策,高效提供就業與社會保障等公共服務,不斷深化人才體制機制改革,建設高素質人才隊伍,激發人才創新活力,不斷培育創新發展新優勢,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強大的智力支撐。四是創新活縣。深入貫徹創新發展理念,積極吸引長三角地區優質創新資源,大力構建產學研協同創新平台,協同建立創新服務中心、產業轉化基地和“企業—高校—政府”創新聯盟,打通G60科創成果轉化承載通道,加強科研成果轉化,提升產品科技含量。大力實施高新技術企業培育行動和“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培育計劃,加快形成以創新為引領的產業體系和發展模式,為經濟發展注入新動力。

綜合考慮,“十四五”時期,通過建設“五區一圈”的空間格局(踐行“兩山”理念樣板區、區域產業合作示範園區、生態型產城融合先行區、綠色農產品服務功能區、現代臨港產業集聚區、共建共享共保“幸福圈”),加快打造高水準生態保護綠色發展先行區、高質量產業合作創新發展先行區、高顏值文旅康養產城融合先行區、高品質宜居宜業人才匯聚先行區,把我縣建設成為“一地六縣”長三角工貿文旅創新強縣。到“十四五”末,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取得積極成效,長三角一體化、新型工業化、新型城鎮化、城鄉一體化和社會治理現代化取得重大進展,奮力爭當安徽省縣域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排頭兵。力爭地區生產總值超過300億元,年均增速穩定在8%到10%左右。產業結構持續優化,第二產業增加值佔生產總值比例穩定在53%左右,第三產業增加值佔生產總值比例超過40%。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