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小鳥教學反思8篇 "從放小鳥看待教育:反思與探討"

來源:巧巧簡歷站 3.27W

本文主要反思“放小鳥教學”現象,探討其可能帶來的負面影響及解決方案。放小鳥教學,即把所有複雜的知識簡化成一些“鳥語”,而不注重學生的深入理解和思考。若長期持續下去,將嚴重影響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

放小鳥教學反思8篇

第1篇

?放小鳥》是國標本蘇教版國小語文一年級下冊的一篇課文。課文敍述的是“我”放飛一隻小鳥的事,告訴我們鳥是人類的朋友,表現出少年兒童愛鳥的童心。課文語言生動優美,充滿兒童情趣,引人入勝,想象豐富,是啟發學生想象,豐富語言積累,並能初步養成愛觀察的良好習慣的好課文。

在這一課的教學中,我根據新課程標準的理念,低年級兒童的年齡特徵、認知特點等,運用多種形式創設情境,增進他們學習的興趣,讓他們有主動的想要探求知識的渴望,想讀,想説的慾望更強烈,讓學生成為真正意義上學習的主人,從而達到課堂教學的目的。

由於學習的對象還是低年級,課文內容對於他們還是具有一定的誘惑力的。根據他們這一心裏,在教學過程中,我讓學生把自己想象成小作者,去體會“我”的心情。比如説課文中第一小節,小作者看到小鳥不吃不喝,無計可施,非常着急,我讓學生通過朗讀,體會,表達小作者的着急。課文的第一小節,描寫小鳥的外貌的句子也很優美,讓學生通過自己的朗讀,讀出小鳥的美麗,並在腦海中勾勒出小鳥的樣子,激發學生對小鳥的喜愛之情。通過這種情境的創設,讓學生進入情境體驗,從而加深了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和體驗,使得學習更為順暢。

每個個體都是存在差異性的,因而不同的學生對課文的理解也是

多角度的,教師需要尊重學的`個體差異,讓他們有自己的體驗空間。比如課文的第二小節是鳥媽媽和小鳥相見後的一些場景。通過播放鳥鳴,想象一下,鳥媽媽和自己的寶寶終於見面了,它們之間會説點什麼,情景再現,同桌之間説一説,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體現自己的個性,從而讓課文的內容得到昇華,為後面的“我”放小鳥的做好鋪墊。課文的最後一小節,小鳥被放走了,會跟“我”説點什麼,再次讓學生插上想象的翅膀,深入理解課文內容,讓課文的主題得到深入,鳥類與人類是好朋友,引導學生認識保護鳥類的意思。

教學是一門永遠需要學習的藝術,在這節課的教學中,我也有些不足之處:比如第二小節小鳥與鳥媽媽見面後的情景,它們之間的交流沒有處理好,還可以讓學生演一演,情境再現,讓課堂氣氛跟活躍些,學生的理解跟深入些。最後的環節,學生對於問題的回答已經比較到位,我還讓他們再回答,對於他們來説有點困難了。

總的來説,我運用新課改的教學理念去教學《放小鳥》這一課,雖然做的還不是很好,但學習效果反饋回來的點滴,卻使我今後能自信、從容地走進新課程的課堂,爭取以後做的更好。

放小鳥教學反思8篇

第2篇

悟到這點,我的課堂便圍繞“愛”字展開,抓住關鍵詞句進行品悟分析,巧妙點撥,並在每個環節的結尾用飽含深情的小結語把這些藏在字裏行間的,點點滴滴的愛都放大,點透,讓學生明明白白徹徹底底地感知體悟這些愛,根植這些愛,點燃他們心中的愛。

語言訓練是語文課的重要目標之一,課堂中,我有意識地圍繞教學目標設計了多處語言訓練。如,為了讓學生體會鳥媽媽對小鳥的愛,為了再現鳥媽媽與小鳥相見的感人場景,我設計了一個情境表演,讓孩子們扮演鳥媽媽和小鳥想象它們見面時會説些什麼;在放飛完小鳥後我又提供句式讓學生再次展開想象的翅膀,想象小鳥還會對我説什麼,我望着遠去的小鳥又會説什麼?並在具體過程中,我十分注意傾聽學生的發言,提醒他們注意表達的邏輯性,條理性和完整性。通過這一系列的訓練,不但情感目標得到有效落實,學生的想象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也都有了一定的發展,語文的工具性有了體現。

本文是一篇情意濃濃的文章,尤其是鳥媽媽的愛更是感人至深,這份濃濃的愛在文中僅化為兩個字“焦急”,如何讓學生深入體會鳥媽媽的焦急,感受母愛的偉大,是我課前思考的最多的問題。最後我選擇了創設鳥媽媽找孩子和大鳥小鳥相見這兩個情境來激發情感,感悟“焦急”。淺層次地理解“焦急”意思之後,在抒情的.音樂中,我深情描述道:那天鳥媽媽發現孩子不見了,就到處找孩子,從天空到樹林,從樹林到小河,又從小河到田野,可它找到孩子了嗎?為了找小鳥鳥媽媽白天找,晚上找,晴天找,暴風雨天還在找,可它還是?為了找小鳥,鳥媽媽翅膀快飛斷了,嗓子也喊啞了,他找呀找呀,終於它找到了孩子,卻發現小鳥被關在籠子裏無法相救,鳥媽媽焦急萬分,她不住地叫喚,她會對小鳥説什麼呢?小鳥見到了媽媽又會説什麼呀?……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我驚喜地發現學生真的是被感染了,他們一個個先是瞪大純淨的小眼睛靜靜地聽着,想着,慢慢地臉上的表情開始發生了明顯地變化,此時此刻,我知道他們的心絃真的被撥動了,情感之門被打開了,鳥媽媽的偉大母愛已深深地植入他們心中,對“焦急”這個詞的理解也更形象更深刻。

第3篇

?放小鳥》這一課文語言優美,充滿童趣。上課這天的晨會,學校舉行了“愛鳥周”活動的啟動儀式,然後又帶小朋友去參觀了各種鳥的標本,聆聽了老師的講解。這個活動讓學生對小鳥有了更多的瞭解,為學生理解課文內容做了一個很好的準備,有知識上的,也有情感上的。

在教學第二自然段時,讓學生聽錄音並先提問“在作者着急的時候,突然聽見了什麼?看到了什麼?”有的學生説:“我聽到窗外也有一隻鳥在叫。”有的學生説:“我看到窗外飛來了一隻鳥。”還有的説:“那肯定是鳥媽媽找它來了。”學生又一個個進行有感情地朗讀,他們都體會到了鳥媽媽的着急心情。接着我又讓學生想象一下鳥媽媽與孩子相見了,它們會説些什麼呢?(把自己當作鳥媽媽或小鳥)。學生想象都十分豐富,説得感人極了!最後學生又扮演了鳥媽媽和小鳥,一起唱了《世上只有媽媽好》這首歌。 既激發了學生愛護小鳥的情感,又培養了學生的想象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當教到課文第3小節“我看了看籠子裏的小鳥,決心放它回家去”時,我故意裝作不明白的樣子問:“這小鳥那麼可愛,‘我’很喜歡它,但‘我’為什麼放他回家呢?”話音一落,同學們又高高地舉起了小手。有的説“因為我看小鳥被關在籠子裏太難過了”;有的説:“我想讓它回到媽媽的身邊”;有的説“如果我不放它回家,它會一直不吃不喝,最後會餓死的。” 這時我接着問學生:“那‘我’這樣做是不是真正的愛小鳥呢?”學生搶着回答説:“是,是。”此刻學生對課文已經完全理解,我這節課的教學也順利完成了。

本課語言優美,充滿兒童情趣,主要講述了一位小朋友放飛一隻小鳥的故事,告訴人們鳥是人類的朋友,我們要愛護小鳥。課文看似簡單,但要讓學生真正理解其內涵,也不是一句兩句就能講清楚的,因此,在教學時,我以想象這一活動為主線,讓孩子們自由的發揮想象,教學效果不錯。

在講解第一自然段的時候,我問學生:“文中的小作者把小鳥關進籠子裏,給它食吃,給它水喝,可小鳥一動也不動,小鳥為什麼會這樣?在想什麼呢?”問題一出,有學生説,小鳥想回家,也有學生説,小鳥想媽媽了,它想飛出去。這一部分的想象指導,為後文小鳥與鳥媽媽見面的情景作了鋪墊。接着,我又引導學生,當我看到這小鳥不吃不喝的情境的時候,我是怎麼想的'?學生通過想象,給了我同樣精彩的回答,通過這一部分的想象,讓孩子們充分體會到小作者對小鳥的喜愛之情,他們讀起來也更加有感情了!

教學第二自然段,我還是引導學生通過想象,小鳥和鳥媽媽現在見面了,它們見面的時候會説什麼呢?學生各抒己見,把小鳥對媽媽的思念之情,把鳥媽媽着急的心情全都説了出來,這裏的想象幫助學生理解了為什麼小鳥在籠子裏不吃不喝,同時,也為後面小作者放小鳥又作了一次鋪墊。從這次學生的精彩的回答中,孩子們能充分的感悟到小鳥和鳥媽媽的叫喚是彼此的思念,從中體會到了文本的內容。

第四自然段中,我這樣問學生:“小鳥跟着媽媽飛走了,它會對小作者説什麼呢?小作者又會對小鳥説什麼呢?”請小朋友再次展開想象,從而使學生明白了小鳥是人類的朋友,我們應該愛護小鳥。接着,我引導學生為本文進行了角色扮演,再現鳥媽媽和小鳥相見的感人一幕。有了前面的想象這一教學環節,學生們便很快進入了角色,這樣做,培養了學生的想象力和語言表達能力,也使學生真正領悟到了課文所含的道理。

第4篇

?放小鳥》一課的教學重難點是瞭解小鳥可愛的樣子,體會“我”的心情變化,理解“我”放小鳥的原因,並通過朗讀體會“我”的感情起伏變化。

在交流彙報時,學生喜歡哪一段,就進入哪一段的學習,如體會小鳥可愛時,採取“拼一拼,畫一畫”的方法,學生的創新意識在遊戲中得到了培養,在體會鳥媽媽“焦急”的心情時,讓學生聽聽鳥的三種叫聲,想象鳥媽媽説的話,培養了孩子們的想象力。

為了讓學生了解小鳥的可愛,我在“看一看”環節中提供了各種鳥的圖片,在“做一做”環節中提供了拼拼塗塗的`遊戲,學生可以自由選擇感知,課文的重點、難點在靈活的學習方式中都得到了解決。

在“想一想”環節中,我設計的是一組課後反饋的資料,有各種鳥和其它動物的圖片,學生可以用課堂上的方法説説它們的樣子,學生都可以自由發揮,這一設計無疑給學生提供了更加廣闊的學習空間。

第5篇

?放小鳥》是蘇教版一年級(下冊)中的一篇充滿兒童情趣的課文,敍述的是“我”放飛一隻小鳥的事,告訴我們鳥是人類的'朋友,表現出少年兒童愛鳥的童心。

這篇課文看似放飛小鳥,實則放飛的是對自然界一切美好事物的祝福,如何激發學生愛護小動物的感情是本課的一個重點。在孩子稚嫩、純真的心靈中,天生有對小動物的憐憫之情,在教學設計中我就抓住了孩子的這個特點,創設情境,再現鳥媽媽和小鳥相見的感人一幕。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調動學生思維的積極性,進行想象説話練習,令學生為小鳥的命運心焦,既激發了學生愛護小鳥的情感,又培養了學生的想象力和語言表達能力,同時也發展了學生間的人際關係。

第6篇

昨天和孩子們一起學習《放小鳥》,原本有現成的教案和課件,但總覺得太繁瑣,不太適應當前課堂教學的`要求。再加上使用課件還得換教室,學生們得帶上椅子上樓,對於一年級來説諸多不便,而且不安全。於是,我理清思路,決定在教室裏上課。儘管沒有使用多媒體課件,但教學的效果還是讓我滿意的。

第一課時主要是讓學生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在此基礎上理解、積累有關字詞。曾經試着讓學生當堂來讀課文,但要想達到熟練的程度並且顧及每一位學生是不可能的,照顧優生差生會越落越遠,兼顧差生優生吃不飽,沒事可做。於是,我開始讓學生提前預習課文。一般是第二天上新課,我就前一天晚上讓學生熟讀課文,要求讀5到10遍。當然,有些學生可能一兩遍就可以了,有些學生5遍還不行。不過,這樣要求,課堂上老師加以引導,小組內互相幫助,大多數學生能順利完成第一課時的教學任務,而且背誦也快了很多。《放小鳥》我同樣採用了上述方法。

第7篇

文章學完後,關於第三個問題大家有了答案:小鳥可能是姑媽抓來的,可能是姑媽買來的,可能是別人抓到後送給姑媽,或是姑媽碰巧買到了......不管怎樣,小鳥是被人抓到了。文章中的小作者那麼照顧小鳥,小鳥都不吃不喝,要是那些壞人抓到了,小鳥的命運又會怎樣呢?同時讓學生回憶《護林軍》這首小兒歌,激發學生熱愛小鳥,熱愛小動物的情感。

第二課時的生字教學主要是放手讓學生小組合作,大家藉助筆順表基本上可以解決,我在巡視的過程中主要提醒個別字的.結構、偏旁和組詞。然後是小組展示,基本上能做到當堂解決。孩子們很喜歡這種學習方式,特別為了在展示時表現自己以及維護小組聲譽,他們在學習時都很用心,儘管也有幾個學困生和搗蛋鬼,但只要我們善於引導,學習的效果還是不錯的。

自從改變課堂教學模式後,我覺得輕鬆了很多。老師的大膽放手很重要,要充分相信學生,給他們提供展示自我的舞台。同時,把握文章的主題,引導學生聯繫生活實際,注重前後知識的銜接,學生一定會學得輕鬆愉快,且學有所獲。

第8篇

留給孩子想象的空間——《放小鳥》教後反思

兒童的想象力是豐富的,教師要留給孩子想象的空間,讓孩子在知識的藍天中展翅高飛。《放小鳥》這篇課文的重點是激發學生愛護小動物,因此,在教學中我主要是引導孩子走進動物內心,感受它們的情感來理解課文內容。

學習課文第二自然段,我抓住“突然,小鳥朝着窗外叫起來。我抬頭看去,原來窗外也有一隻鳥在叫喚,那聲音聽起來多焦急呀!”讓孩子説説從小鳥的'叫聲中聽懂了什麼?鳥媽媽又在説些什麼?進而體會小鳥焦急的心情,再現了鳥媽媽和小鳥相見的感人一幕。

讓我們抓住文本中的空白,喚起孩子的真情,走進人物的內心,展開想象的翅膀,這既激發了學生愛護小鳥的情感,又培養了學生的想象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