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袋麥子》教學反思4篇 "從《三袋麥子》中看到的教學反思"

來源:巧巧簡歷站 6.31K

《三袋麥子》是一部著名的文學作品,它以生動的語言、深刻的思想、獨特的藝術風格展示了中華民族的光輝歷程。本文旨在從教學角度出發,對該作品進行反思和探討,以期在教學實踐中不斷提升教學效果。

《三袋麥子》教學反思4篇

第1篇

?三袋麥子》是一篇非常有趣的童話故事,講的是土地爺爺給小豬、小牛和小猴各送了一份節日禮物——一袋麥子後,小豬、小牛和小猴各自用不同的方式處理了這袋麥子。一年後,土地爺爺故地重訪,並對於小豬、小牛和小猴的不同舉措作出了三種不同的評價。在教學中我是這樣做的:

1、教給學生通過關鍵詞句來理解課文內容的方法,並引導學生把自己當作課文中的人物,和他們共思想,共行動,在情感上產生共鳴。比如在教學第二到第四自然段時,我指導學生抓住 黃燦燦開心迫不及待 飽滿看了又看多好保存上等的麥種全種下 等關鍵詞語理解小豬、小牛和小猴對一袋麥子的不同處理方式,體會它們得到麥子後的心情、想法和做法。

2、 內化課文的語言內容和語言形式,分別説一説:小豬看着黃燦燦的麥子,心裏會想什麼?小牛看了飽滿的麥粒,會説什麼?小猴看了上等的麥種,會想些什麼?説些什麼?

3、為幫助學生體會課文的語言和情感,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學完課文後,我讓學生續編故事,進行拓展延伸:土地爺爺把一袋麥子又送給了誰?他是怎麼想的,説的,做的?一年後,他會對土地爺爺説些什麼?土地爺爺會有什麼反應?作出什麼評價?

從學生們收回的寫話中,可以看出,大部分學生能在課文的基礎上表達出一定的內容,但創新還是不夠,思維有些侷限。

《三袋麥子》教學反思4篇

第2篇

?三袋麥子》是蘇教版小語第五冊中的一篇童話,通俗易懂但又含義深刻。 主要講了土地爺爺分別送給小豬、小牛、小猴一袋麥子。小豬收到麥子迫不及待地幾天就吃完了;小牛留着慢慢吃,第二年還剩半袋;小猴把麥子全種下地,第二年收穫了好多麥子。

第一課時的要求是注重生字教學,對課文大體內容有個初步瞭解,把課文讀通讀流暢就行。所以我在設計教學時重點是讓學生多讀,在此基礎上理清課文脈絡。

在導入時先給學生聽錄音,激發學生想讀的願望,然後以對話的方式提出一些問題和學生交流,課文的理解應該是不難的。小猴、小牛、小豬三種不同的處理辦法,代表了三種不同的價值取向(或人生態度),新課改中,作為教師,不僅要關注學生個體的情感體驗,同時還應該注重學生正確價值觀和積極人生態度的培養,所以我認為在教學《三袋麥子》一課時,有必要對三種小動物不同的態度進行整合,取長補短,互相滲透,相得益彰。所以在接下來的教學中,以三位小動物的是怎樣不同處理和處理的結果怎樣兩個問題讓學生讀課文找出答案。由老師概括出詞語板書。讓學生明白故事的起因、經過、結果分別是什麼。然後根據課文板書將故事的主要內容説出。這樣,學生不僅在教師的點撥下學習到不少的精闢詞句,而且對所學的詞句進行及時的鞏固,最主要的是學會如何運用所學的字詞句,提高了語言運用的能力。學生之間的溝通與交流(把文中描述性的語言轉化為人物對話),不僅是對課文中的語言進行內化的過程,也是口語交際的訓練,是即興口語表達的鍛鍊,是創新能力的培養。通過表演讓學生的能力從多方面得到提高,讓學生在自主實踐中,輕輕鬆鬆地學習語文,提高語文素質。

但如何把語文的工具性體現出來?怎樣關注一下學習文本的另外一個方面,語文實踐功能?我想我在這方面做的還是不夠的。

1.在概括三位小動物的處理方法和結果時,是老師給出概括的詞語。我想應該先在文中找出相關語句,然後讓學生去概括。

2.在概括詞語時老師應該放一放。在給出小豬的結果的例子後,可以讓學生自主學習,讓學生頁學着同樣的方法給小牛、小猴也概括出來,鍛鍊學生的概括能力。

3.根據板書練習説課文的主要內容,其實有兩種方法。可以先讓學生一層一層説。先説小豬的處理方法和結果,再依次説小牛、小猴。還可以把三個獨立的小故事連起來,去掉多餘成分,精煉語言。讓學生學會用不同的方法或者角度去學説課文的主要內容。

4.課堂上老師的語言有些重複囉嗦,以後還應更加簡練些。

語文學習的目的是什麼?肯定不光是學會幾個字,知道一些著名的作家等等。學習語文的最終目的應該還是給人以精神的慰籍,思想的解放,在如今這個追求個性的社會我們更應該注重個人的經驗感受,允許多種多樣的正確的思維方式,而不是在侷限於以前那種單調的模式。

?三袋麥子》是一篇非常有趣的童話故事,講的是土地爺爺給小豬、小牛和小猴各送了一份節日禮物——一袋麥子後,小豬、小牛和小猴各自用不同的方式處理了這袋麥子。一年後,土地爺爺故地重訪,並對於小豬、小牛和小猴的不同舉措作出了三種不同的評價。在教學中,如何既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引導學生各抒已見;又注重教學內容的價值取向,正確解讀土地爺爺的評價,獲得科學的認識?這些既是本文教學的重點,又是本文教學中可以出彩的亮點。教學本文時,我主要做如下設計:

語文課堂有異於美術課堂,發掘其魅力要靠文字的描繪。因為低年級學生閲讀理解能力和實際生活經驗十分限制,腦海中很難自覺呈現出教材所描繪的情境,所以很顯然,教師形象而有活力的教學語言才是課堂上有效的催化劑。在具體教學時,我設計了這樣的導入語:快要過年了,土地爺爺想得真周到,特意把三袋金燦燦的麥子送給三個可愛的小動物,讓它們過個好年,這可樂壞了三個小動物,你們想知道他們是怎麼處理這三袋麥子的嗎?

語言的描繪,為學生創設一個尋求問題的學習情境,學生頓時興趣盎然,強烈的求知慾望油然而生,為下一步的學習創設了良好的氛圍。

多媒體出示:小豬開心地喊道:squo;太棒啦!我最愛吃白麪饅頭和烙餅了……squo;;小牛看了又看,心想:多好的麥子呀……;小猴呢,它覺得面前的是上等的麥種……的圖片。

情景搭配文字,要求學生在閲讀的基礎上,思考這段話向我們展示的情境——三個小動物都非常喜愛土地爺爺的禮物。相機伴隨思考:它們是怎麼處理這三袋麥子的呢?

多媒體出示:小豬説完不由地舔了舔舌頭;小牛抱出另外半袋麥子;小猴拉着土地爺爺去看它堆得滿滿的麥囤的動態圖象情景。讓學生比較這三個小動物的處理方法。相機思考發言:假如,你就是一個動物,面對這樣一份禮物,你會怎麼做呢?

我在充分尊重學生的差異性、多樣性、獨特性的基礎上,正確帶領學生去肯定土地爺爺的多元評價,去分析自己的答案。課堂上,學生沒有簡單地效法小猴,也沒有一味地排斥小豬。答案五花八門:我會吃一半,種一半;我會做出各種各樣的食品送給好多好多人吃;我會把麥子送給貧窮的人。通過這一討論來引導學生多元認同,自覺地去調整認識,拓展了學生的思維。

通過多媒體技術的運用,使學生的學習變的豐富多彩,既激發了學生的思維興趣,又培養了學生的理解能力,更給學生以直觀、深刻的印象,大大地提高了課堂教學的效率。

朗讀應是體驗文章情感的重要手段,朗讀有助於學生用整個心靈去理解和體味。在教學《三袋麥子》時,當我看到學生體會到土地爺爺對三個小動物對麥子的處理方法都很滿意時,便及時組織學生朗讀,對小豬的哈哈大笑,對小牛的點點頭,對小猴興奮地誇獎,通過自由讀、指名讀、齊讀、示範讀、表演讀等多種形式,邊讀邊體會,使學生感受到課文描述的情境,把自己融入到課文的情節中去,把教學過程推向高潮。

瑞士發展心理學皮亞傑強調高度活動的觀點,闡明瞭活動有利於智力

低年級學生有着較強的表演慾望。因此我儘量開發教材資源,設計表演內容,讓學生參與表演。通過了示範表演、會的站起來表演、同桌互演、上台表演等多種手段,使學生的情感與被感知的對象融為一體,達到了情感的昇華。學生在表演中學習,在表演中發展自己,課堂氣氛尤為活躍。真正體現了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教學理念。

整個教學過程中,我採用教—扶—放的方法,通過扣讀導演、以演促讀使學生的朗讀及理解能力得到明顯提高,也使學生對課文的理解更加透徹。

這節課,我雖然效仿了別人的教學設計,但是我想只要有好的教學理念、教學設計適合我、適合我的學生,那我就不妨拿來主義試一試,上完了這一堂課,也給與我諸多的思考。

第3篇

?三袋麥子》是一篇相當有趣的童話故事,它把三個小動物處理土地爺爺送給它們的麥子的經過描寫得生動、形象。寓思想教育於文字之中,文章淺顯易懂,富有童趣。 在教學中我有兩點體會:

形象有活力的教學語言是教學的催化劑,如果教師語言不生動形象,即使是生動、有趣的內容,也會講得乾巴巴,。我在教學這篇課文時,設計了這麼一段導入語:快要過年了,土地爺爺想得真周到,特意把三袋金燦燦的麥子送給三個可愛的小動物,讓它們過一個好年,這可樂壞了三個小動物,你們想知道它們是怎樣處理麥子的呢?學生迫不急待地打開書本,尋找答案,很快就找到了小豬、小牛、小猴處理麥子的不同方法。

眾所周知,愛動、表演慾望強是國小生的天性,讓其扮演課文中的角色,學生主動參與性將大大提高。因此,我儘量開發教材資源,設計表演內容,讓學生參於表演,使他們成為真正的學習主體。在充分朗讀的基礎上,進行分角色表演,適時地導一下,這樣不僅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也使學生的情感與被感知的對象融為一體,課堂氣氛也尤為活躍,達到了學生在表演中感悟課文的效果。為拓展學生的思維,分析完課文後,我提出如果你也分得一袋麥子,你會怎麼辦?讓學生討論。孩子們討論出來的結果還真不少:我會吃一半,種一半。我會開心地吃一點,請大家用一點,再種一點。我會召集大家,利用麥子製作各種食品,然後舉行百食宴,讓大家動腦、動手、又可動口。還有學生説:我會把麥子給窮人吃。答案真是五花八門。

在《三袋麥子》這一課的教學中,看着學生童趣盎燃的表演,聽着學生朗朗的讀書聲,我感受到了學生髮自內心的快樂。在教學中,我為學生創設了一個童話般的情境,為學生搭建了一個激發想象、釋放才智的平台,充分發揮自主式、參與式的教學優勢,把課堂還給學生,使每個學生在快樂中學習。滿意之處有以下兩點:

在這一課的教學中,我做到了深掘教材,敢於創新,為學生創造了思維、想象、表達的寬鬆環境。如讓學生思考:看到小豬這樣處理土地爺爺送來的麥子,你想對它説些什麼?在學生思考的同時,教師予以點撥、誘導,使學生積極主動參與,發揮想象。

在教學活動中,我創設情境以夥伴的身份來到學生中間活動、表演,完全捨棄了師道尊嚴。課堂上突出了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實現了師生間平等對話。上完這節童話課,我深切地領悟到,要使學生主動、富有個性地學習,必須從學生這一主體出發,在課堂上為他們栽下一棵枝繁葉茂的梧桐樹,為他們創設一個揮灑自我的樂園,從而實現我喜歡學。同時,也讓我感到情境教學,對於低年級學生猶如靈秀之泉,滋潤着他們的心田,對培養情感、啟迪思維、發揮學生主體,培養學生的參與性、自主性、創造性,審美情趣,提高綜合素質都有積極作用。

另外值得我深思的是,作為新時代的教師,要創造性地運用教材資源,挖掘教材,活用教材,拓展教材,全方位地發揮自身的創造力和能動性,給學生創設一個良好的學習情境。

師:同學們,今天土地爺爺給大家帶來了三袋麥子。這三袋麥子將要作一次長途旅行,在旅行中他們會有怎樣不同的命運呢?

師:今天我們繼續學習第九課——(出示課題)

師:讓我們一起隨土地爺爺和三袋麥子做一次愉快的旅行吧!請同學們打開課本,翻到49頁。

生:我感覺到小豬的確很貪吃。(怎麼知道的?)因為小豬迫不及待地把麥子磨成麪粉,做成了各種各樣的食品。

師:還想請你讀讀這句話,試着感受小豬貪吃的心情。

師:看來小豬是很着急,生活中有過這樣着急的經歷嗎?

生1:有次我燒得厲害,媽媽迫不及待地把我送到醫院診治。

生2:馬上要檢查黑板報了,老師迫不及待地給同學們分配工作。

生讀:小牛捧起飽滿的麥粒,看了又看,心想:多好的麥子呀,我要先把它保存起來——————小牛經常把那袋麥子搬到屋外透透風,曬曬太陽。

師:喜歡小牛嗎?(喜歡)請你們再讀讀,一起品味品味小牛的節儉、勤勞。

著名語文教育專家張慶先生在總結國小語文課堂教學時,他強調指出了務本的觀點。他説,語文教學一定要回歸學生、教師的本體,迴歸語文文本的本位。什麼是本體,怎樣實現本位的迴歸?

首先,從整個教學流程來看,無論是教師的提問、引導,是教學具的準備,無論是讀文的感受,是聯繫實際生活的經歷,都緊緊圍繞着學生這一中心,都有助於他們自由的表達,快樂的傾吐。其次,在教學的過程中我始終以文本為依託,引領學生走進文本,品評文本,從而使孩子們在文本中發現、獲取、創造,並堅持從文本中來到文本中去,既要讓學生讀出所感所悟,又要讓學生讀出所疑所惑,既要讓學生讀懂語句,又要讓學生讀出語句中藴涵的情意。第三,在這樣的教學中,至始至終都是師生、文本之間的平等對話,有文本與學生之間的無聲交流,有學生與教師之間的有聲對話,更有教師、學生、文本三者之間自由民主對話的構建。而這才是真正意義上的語文閲讀教學。

第4篇

?三袋麥子》是蘇教版小語第五冊中的一篇童話,通俗易懂但又含義深刻。 主要講了土地爺爺分別送給小豬、小牛、小猴一袋麥子。小豬收到麥子迫不及待地幾天就吃完了;小牛留着慢慢吃,第二年還剩半袋;小猴把麥子全種下地,第二年收穫了好多麥子。在教學時,我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的:

1、指導學生精讀,讓學生通過關鍵詞句來理解課文,體會人物形象。引導學生把自己當作課文種的人物,把文章讀得有滋有味。如學生在閲讀小豬開心地喊道:太棒啦!我最喜歡吃白麪饅頭和烙餅啦!這句話時,我説,想着你們平時開心的樣子,來讀讀這句話,把小豬開心的樣子讀出來!學生讀得非常投入,開心!教學中我採用多種形式的讀,訓練學生的默讀,提高學生的閲讀興趣和閲讀能力。

2、注重啟發式教學,提出問題與學生交流。如讓學生説説土地爺爺對三個小動物的反應與評價有什麼不同?説説小豬,小牛,小猴的做法,你最贊成誰的?為什麼?如果是你,你會怎麼做?學生對課文的理解應該是不難的。小猴、小牛、小豬三種不同的處理辦法,代表了三種不同的價值取向(或人生態度),顯得都有些不近情理。學生在回答如果自己對麥子的處理方式時,有的説:我想麥子可以吃一半,種一半,這樣既可以先吃到,還可以收穫許多麥子!有的説:我想邀請小豬和小牛一起種,讓他們也有吃不完的麥子!有的説:我想收穫很多麥子以後,我會把麥子作為禮物送給其他的人,讓別人也有機會去享受播種和收穫的喜悦!……多麼善良的孩子!多麼精彩的發言!學生能主動對三種小動物不同的處理方式進行整合,取長補短,互相滲透,補充創新,相得益彰。

當然,在堂上也有很多不足,注重學法指導的我卻沒有讓學生抓住小豬的説話和動作來品讀。帶學生分析時,因為設計內容多,覺得學生會自己讀懂,所以就沒有太多的用時。還有就是設計好的複述故事沒有能夠圓滿完成。原因就是簡單的問題浪費了時間,我們總希望能夠盡善盡美地把自己所能想到的呈現給學生,結果卻顯得有些重複囉嗦。所以在以後的教學中要注重提高課堂效率,設計要簡約有效,真正做到不搞花架子,簡簡單單教語文,紮紮實實求發展。

熱門標籤